毒理学本科期末考试重点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观题:名解▲:简答填空

第一章绪论

1、☆毒理学(toxicology)是药理学的分支。研究外源因素对机体的损害作用及其机制、安全性评价、危险度分析和管理的一门学科。毒理学主要分为三个研究领域,即描述毒理学、机制毒理学和管理毒理学。

2、替代法(alternatives)又称3“3R2)减少(reduction)受试动物的数量和痛苦,3)取代(replacement)整体动物试验的方法。

3、目前常用的化学物质有:6~7万种。

第二章毒理学基本概念

1、外源化学物(xenobiotic):是在人类生活的外界环境中存在、可能与机体接触并进入机体,在体内呈现一定的生物学作用的

。外来化合物并非人体的组成成分,也非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而且也不是维持机体正常生理功能和生命所必需的物质,但它们可由外界环境通过一定的环节和途径与机体接触并进入机体,在机体内呈现一定的生

2、☆毒性(toxicity):化学物引起有害作用的固有的能力,称为该物质的毒性。内在、不变的性质,取决于该物质的化学结构。

☆毒效应:化学物对机体健康引起的有害作用。(可以人为改变)

☆中毒(poisoning):是生物体受到毒物作用而引起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后出现的疾病状态。

☆毒物(poison,toxic substance):在一定条件下,在较低剂量下进入机体就能干扰正常的生化过程或生理功能,引起暂时

(即在较低剂量下可导致机体损伤的物质)

3、损害作用(aderse effect):是指影响机体行为的生物化学改变,功能紊乱或病理损害,或者降低对外界环境应激的反应能

非损害作用(non-adverse effect):机体发生的生物学变化在机体适应代偿能力范围之内,并对其他外界不利因素影响的易

4、▲毒效应谱(spectrum of toxic effects):指机体接触外源化学物后,取决于外源化学物的性质和剂量,可引起多种变化,可以表现为:①机体对外源化学物的负荷增加②意义不明的生理和生化改变③亚临床改变④临床中毒⑤甚至死亡。

5、毒作用的分类:1) 速发或迟发性作用2) 局部与全身作用3)可逆与不可逆作用

4) 过敏性反应5) 特异体质反应

速发性毒作用(immediate effect) :是指某些外源化学物在一次暴露后的短时间内所引起的即刻毒作用。

迟发性毒作用(delayed effect):是指在一次或多次接触某种外源化学物后,经一定时间间隔才出现的毒性作用。

局部毒性作用(local effect):是指某些外源化学物在机体暴露部位直接造成的损害作用。

全身毒性作用(systemic effect):是指外源化学物被机体吸收并分布至靶器官或全身后所产生的损害作用。

可逆作用(reversible effect):是指停止暴露外源化学物后可逐渐消失的毒作用。

不可逆作用(irreversible effect):是指在停止暴露外源化学物后其毒作用继续存在,甚至对机体造成的损害作用可进一步发展。

超敏反应(hypersensitivity) :是机体对外源化学物产生的一种病理性免疫反应。

:通常是指机体对外源化学物的一种遗传性异常的反应性。原因:基因多态性

6、☆靶器官(target organ):外源化学物可以直接发挥毒作用的器官就称为该物质的靶器官。毒效应的强弱,主要取决于毒物

7、某个特定的器官成为毒物的靶器官可能有多种原因:

①器官的功能和在体内的解剖位置;②该器官的血液供应;③具有特殊的摄入系统;

④代谢毒物的能力和活化/解毒系统平衡;⑤存在特殊的酶或生化途径;⑥毒物与特殊的生物大分子结合;

⑦对损伤的修复能力;⑧对特异性损伤的易感性等

8、构成高危险人群易感性的生理学基础:①年龄②性别③遗传因素④营养及膳食情况⑤疾病状况⑥其他。

是关于个体对外源化学物的生物易感性的指标,即反映机体先天具有或后天

10

给予剂量又称潜在剂量是指机体实际摄入、吸入或应用于皮肤的外源化学物的量。

应用剂量:是指直接与机体的吸收屏障接触可供吸收的量。

或生物有效剂量(biologically effective dose),是指送达剂量中到达毒作用部位的部分。

计量资料。

1)S形曲线2)直线型3)双曲线型剂量-反应曲线类型:S形曲线

11、▲毒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

①体内试验也称为整体动物实验,整体研究动物外推到人

②体外实验:利用游离器官,培养的细胞或细胞器,生物模拟系统进行毒理学研究

③人体观察(临床观察)中毒、事故、意外等

④流行病学研究:研究疾病的分布,探讨病因,采取措施。

12、毒性参数:1)毒性上限参数(在急性毒性试验中以死亡为终点的各项毒性参数:绝对致死剂量LD100,半数致死剂量

)2)毒性下限参数(有害作用最低水平及最大无有害作用剂量)

LD50

(人或实验动物)某种有害作用

(对照)机体是可以区别的。

:在规定的暴露条件下,通过实验和观察,一种外源化学物不引起机体(人或实验动物)可检测

急性阈剂量:为与化学物质一次接触所得。慢性阈剂量:则为长期反复多次接触所得。

一般认为,外源化学物的一般毒性和致畸作用的剂量-反应关系是有阈值的,而遗传毒性致癌物和致突变物的剂量-反应关系是

13(空气、水、食物、土壤等)中与人群身体健康有关)所规定的浓度和暴露时间的限制性量值,在低于此种浓度和暴露时间内,根据现有的知识,不会

14Zac=LD50/Limac

Zch= Limac/LimchZch 故发生慢性中毒的危险性大。

第三章 外源化学物在体内的生物转运与转化

1ADME 过程)

3就越快。

4、弱有机酸和弱有机碱类物质在体液中处于解离态和非解离态的比例取决于其本身的解离常数pKa (该物质50%解离时的pH 值)和体液的pH 值。弱有机酸在酸性环境中、弱有机碱在碱性环境中多处于非解离态,易于透过生物膜转动。 主动转运 膜动转运 cytosis 滤过 filtration 特殊转运

special

transport 易化扩散 facilitated diffusion 被动转运 (顺浓度差)

生物转运 passive transport 简单扩散 simple d iffusion active transport :不需要载体、不耗能量

:大量水经膜孔流过、不耗能量 (借助于载体或 特殊转运系统) :在载体参与下,逆浓度梯度,耗能 :在载体参与下,顺浓度梯度,不耗能量 (转动时生物膜的形 态发生变化,耗能) 吞噬作用和胞饮作用:固态颗粒物或大分子物质 从胞外到胞内

胞吐作用:颗粒物或大分子物质 从胞内到胞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