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海外散文创作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暨南大学

本科生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时间的玫瑰-----论北岛海外散文创作

学院:人文学院

学系:中文系

专业:汉语言文学

课程名称:中国当代文学史

学生姓名:吴俐瑢

学号:2011052317

指导教师:冯晖

2013年6 月3日

摘要:90年代中期,北岛开始创作散文,先后出版了共6本散文集。这些散文作品用语内敛、平和、简洁,感情抒发节制,北岛创作散文的渊源和其散文作品的特点对解释诗人北岛的文体转型创作具有重要意义,而这也更有助于读者去了解作者和作品。漂泊语境下的北岛用散文筑起回忆的长廊,与诗歌形成互文,流露出诗歌特有的气质,北岛这种新的言说方式成为中国文学散文领域一道别致的风景。

关键词:北岛、漂泊、散文创作、诗性气质、言说方式

北岛作为中国80年代的重要诗人,在中国当代诗歌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生活际遇等原因,北岛从90年代开始了近20年的迁移和漂泊,这也赋予诗人更丰富的生命体验和更开阔的文化视野,也使得北岛开始崭新的文体写作-----散文。至今,先后出版了散文集《蓝房子》、《午夜之门》、《失败之书》、《时间的玫瑰》、《青灯》以及《城门开》。诗人北岛的散文创作成为中国当代散文领域一道别致的风景。幽默、简洁又不乏警示的语言,内敛、诗意的情感让北岛的散文为更多的读者所喜欢,而这种新的文体写作也成为北岛一种独特的言说方式。在漂泊语境中,诗人的创作,尤其是转型创作,不论是中国经验还是世界体会,以及对民族提出的新的历史命题,都是值得关注的文学现象。散文文体“文如其人”的特征能让读者更为真实、更全面、具体地去了解作者。

一、漂泊语境下的“中年写作”

在谈及散文创作初衷时,北岛说自己是因为生计开始写散文的,茫然中动笔。“散文与漂泊之间,按时髦说法,有一种互文关系:散文是在文字中的漂泊,而漂泊是地理与社会意义上的书写。自一九八九年到一九九三年四年内,我住过七个国家,搬了十五次家。这就是一种散文语境。这些日子你都去哪儿了?干了什么?这是诗歌交代不清的。”①海外的漂泊、近乎绝望的孤独,“中国人在西方,最要命的是孤独,那深刻的孤

《失败之书》序言,汕头大学出版社2004年出版

独”(《女儿》)也使得他在异国的天空下结识了许许多多的他乡人,有帕斯、特朗斯特罗姆、布莱顿巴赫等其他国际知名作家,也结识了像芥末和于泳这样风浪浮沉的小人物。正如孟悦在台湾版的《午夜之门》的序言中写到:这亲切的特殊之处来自那种流浪者与流浪者的相伴相随。情感上的脆弱、身份的困惑、异质文化的冲突、古老文明下知识分子独有的悲怆凄凉、人世浮沉、也使得步入中年的北岛对生命、死亡有了更深刻的思考。②“墓地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包含了历史、宗教、建筑、语言等诸多方面。每块墓碑都会说话,主角消失了,故事并没有结束。进入墓地,顾彬脸上的线条变得柔和了,改变了平时行进的节奏,忽快忽满,在墓地中徘徊......我真的跟他在墓地学了不少东西,最重要的一条是体验死亡的宁静。”(《空山》)而对于“垮掉一代”的“嚎叫诗人”艾伦·金斯堡,他这么写道:诗人之死,并没为这大地增加或减少什么,虽然他的墓碑有碍瞻观,虽然他的书构成污染,虽然他的精神砂砾总影响着那庞大机器的正常运转。”(《诗人之死》),都让读者看见了一个与《回答》中的北岛的不一样的诗人,但其对社会的反叛依然还在,只是方式显得平和,思辩却更加慎密无缝。不论是对艾伦·金斯堡,“他就像个过河的卒子,单枪匹马地和严阵以待的王作战,这残局持续了五十年,而对峙本身就是胜利。”(《艾伦·金斯堡》)的赞赏,还是对熊秉明先生的深深怀念,“熊先生走了,这个世界更加黯淡了,留下我们去面对死去的天空----一个冷漠而高效率的时代。”。(《如果天空不死》)

谭桂林的《天涯诗学:漂泊使人的寻根冲动》在提及北岛散文时,提出了一个北岛散文创作状态的概念:中年写作③。出版散文集《失败之书》时,北岛在他的序言里也对“中年写作”的概括作了呼应。他说:“散文往往是中年心态的折射,与荷尔蒙、血压及心跳速度等生理因素有关。就像一个下山的人,需要调节呼吸,放慢步伐,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怀旧在所难免,那是对气喘吁吁的爬山过程的回顾,对山的高度以及风险的再认识。”④

北岛也曾在诗歌《背景》中写道:

《午夜之门》序言,九歌出版社2002年出版

谭桂林的《天涯诗学:漂泊使人的寻根冲动》

同①

必须修改背景/ 你才能够重返故乡

在采访中,他指出:所谓“修改背景”,指的是对以改变的背景的复原,这

是不可能的,因而重返故乡也是不可能的。这首诗正是基于这种悖论,即你想回家,但回家之路是没有的。这甚至说不上是失望,而是在人生荒谬前的困惑与迷失。⑤而在《城门开》里头,也写到:这一重建工程旷日持久,比我想象的难得多。记忆带有选择性、模糊性、及排他性,并长期处于冬眠状态。而写作正是唤醒记忆的过程----记忆的迷宫,一条通道引导另一条通道,一扇门开向另一扇门。⑥

北岛的乡愁不似中国传统文人那般浓密,是内敛、清淡和苍凉的,是在历史巨大幕布下淡淡的一笔,哀而不伤,试图与记忆相会,寻求自己的故乡和背景。北岛曾把诗歌比喻为“危险的平衡”,而散文之于北岛,恐怕就是一种“更为安全的平衡”,灵魂在承受与释放中得到平衡,西班牙诗人马查多语:诗是忧郁的载体。创作散文的北岛依然是诗人北岛,他的散文有诗歌的“忧郁”、承担与警醒,但又多了份从容洒脱,更凸显了诗歌的幽默诙谐,中年写作的心态渐现,李陀在《蓝房子》的序里头写到:没想到北岛的散文读起来能让我发笑。可是当我看到北岛描写金斯堡怎样点头哈腰,亦步亦趋地跟在一个肥胖而傲慢的老女人后面,又说这位老胖女人是纽约的“袜子大王”,而金斯堡的“很多活动经费都是她从袜子里变出来的”,我不由得笑了起来——一位生产袜子的“大王”竟和被称为“垮掉一代”之父的大诗人金斯堡之间有这样生动的联系!.....我觉得这是北岛这本散文集最可贵的地方,它们像一颗温润明亮的珍珠,悄悄藏在书页和字行之间,总是在读者料想不到的时候滚了出来,给人一阵喜悦。不过,不同寻常的是,读了若干页之后,你在发笑之余会尝到一种苦涩---—种北岛式的幽默所特有的苦涩。对一个敏感者,这种苦涩能让人彻夜不眠。⑦

北岛带着中文游历世界,他乡的天空有如他一样找不到回家的路的异乡人。在一篇访问记中他这么描述自己目前的生活日程:“上午写作、中午午睡。下午去健身房读书

唐晓渡《没有幸福,只有自由和平静》当代作家评论,2004年第3期)

《城门开》序---我的北京,三联书店2010年出版

《蓝房子》序言,九歌出版社1998年出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