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金融危机发生的原因及对策

合集下载

美国金融危机的原因

美国金融危机的原因

美国金融危机的原因、演变及对策值得研究美国金融危机是由次贷危机引发的,愈演愈烈,它的源流演变,对世界经济金融造成的伤害评估都值得研究。

发生这场危机的根本原因有如下观点:1、危机源于美联储从2001年开始执行的不当的货币政策。

从2001年到2004年,美联储开始执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将联邦基金利率从6.5%降到1%,以应对互联网泡沫破灭对美国经济增长造成的不利影响。

宽松的货币政策环境反映在房地产市场上,就是房贷利率的明显下降,30年固定按揭贷款利率从2000年底的8.1%下降到2003年的5.8%,一年可调息按揭贷款利率从2001年底的7.0%,下降到2003年的3.8%。

房贷利率的降低被认为是带动21世纪以来的美国房产持续繁荣、次级房贷市场泡沫化的重要因素。

同时,美联储宽松的货币政策刺激了国内的需求,引发全球贸易不平衡的加剧,当新兴经济体积累了大量的美元之后又形成国际金融资本流入美国为主的市场,进一步推动了房价等资产的价格,加剧了资产的泡沫化。

而从2004年6月到2006年8月,美联储改变其低利率政策,将联邦基金利率从1%升到5.25%。

连续升息提高了购房借贷的成本,这强烈地抑制了市场需求,引发了房价下跌,以及按揭违约风险的大量增加,最终导致了次贷危机的爆发。

2、部分美国银行和金融机构违规操作、盲目进行金融创新是这次危机的主要原因。

在这轮美国房地产市场的繁荣过程中,一些银行和金融机构为追求高额利润,利用房贷证券化的机会将风险转移到投资者身上,降低贷款信用门槛,导致银行、金融和投资市场的系统风险的增大,甚至故意将高风险的按揭贷款产品打包到证券化产品中去,向投资者推销这些有问题的按揭贷款证券。

本应承担风险评估责任的评估公司也因追求自身利益没能有效地履行职责,从而使得这些严重的高风险资产得以顺利进入投资市场。

当这种风险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危机的爆发就成为一种必然的结果。

3、是由美国次贷危机发展成全面金融危机,而且正在向实体经济渗透,向全球蔓延。

浅谈经济危机的产生原因

浅谈经济危机的产生原因

浅谈经济危机的产生原因统计一班王妍41109013提要:经济危机可由多种原因所造成。

郎咸平认为信任为产生经济危机的一大因素。

而在马克思的观点中,相对生产过剩是造成每次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

当相对过剩与通货膨胀二者同时引发经济危机时,还会产生双重重危机。

关键字: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原因信用危机生产过剩通货膨胀双重危机背景:金融是现代经济体的核心部分。

当金融系统出现严重问题时,经济体的其他部分也必然受到影响。

2008年下半年开始,首先从美国开始,经济危机突然来袭,并很快席卷全球。

这一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引发了我对经济危机产生原因的思考。

正文:一、信用危机引爆经济危机2008年的次贷危机因美国房地产泡沫破裂而产生,次级贷款是整个房地产贷款中最为薄弱的一个环节,也是房地产泡沫破灭后首当其冲的一个环节。

房利美和房地美的财务危机正是这些贷款出问题的反应。

可以说,危机正在向全局性的抵押贷款危机和金融危机发展,“次贷危机”这个称谓已经不能涵盖这次危机的全部,所以已经从“次贷危机”转化成“金融危机”。

郎咸平的观点中认为:例如,有一批人想借钱卖房子的人,他首先会去找中介。

中介通过收集材料,查找收入证明、税收证明等等来进行了解。

经过第一关中介的审核之后,如果中介认为可以了,他就可以交给银行。

银行拿到这些材料进行第二次的审核,看看过不过关,如果过关的话,那么就由银行借出一笔钱给这些想购物者,这就是房贷。

假如这笔房贷为一百万。

那么银行借出一百万,他的资金就少了一百万,美国有一个庞大的金融市场,它通过金融市场把债券吸收掉,消化掉,下一步就是这些银行把这一百万再去卖掉,可以卖给其他银行,也可以卖给房地美,把这一百万卖给了它,这两家可以说是美国政府的事业单位,就把这些一百万债权切成一千块一张的房地产抵押债券,卖给社会大众,通过这种运作形成证券化,老百姓会买,中国政府也买,欧洲政府也买,也就是说通过全世界市场的吸收吸收这一百万美金的房贷。

2007--2009世界金融危机成因及对策

2007--2009世界金融危机成因及对策

2007--2009世界金融危机成因及对策会计11-1国铁晖201110692007--2009金融危机的成因及对策经济危机的爆发具有周期性和气不可预测性。

每次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都有所不同。

研究金融危机的成因可以有效的减轻金融危机对本国经济的影响。

那么 2007~2009世界金融危机的成因是什么呢?美国如何从这次金融危机的阴影中走出来呢?此次金融危机的成因有很多,是多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制度层面:资本主义基本矛盾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

这一矛盾的发展,将产生两个方面问题:一是总供给大于总需求,从而造成生产过剩;二是引起社会生产比例失调,从而造成经济不能正常运行。

这两方面问题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就会爆发经济危机。

当前金融危机的实质就是生产过剩,次贷危机是这场金融危机的导火索,所谓次贷危机,就是由没有购房能力而且信用程度很低的穷人,通过贷款买房以后无力偿还抵押贷款而引发。

二、政治角度:1.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内在矛盾该观点认为,随着全球化的逐步发展和深入,世界经济发展出现了新特点:第一,全球经济体系的扩展与愈发紧密的相互依赖关系;第二,全球经济权力结构的多极化趋势;第三,非国家行为体作用凸显,很大程度上侵蚀了国家主权、淡化了领土边界。

上述三大特点不可避免地对美国主导下的现有国际经济秩序造成重大冲击。

这种冲击的直接表现就是现有美国霸权主导下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与世界经济发展趋势愈发不相适应,存在着不可避免的内在紧张与矛盾。

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在很大程度上是世界政治经济秩序在体系结构层面矛盾不断激化的一个集中释放。

2.美国不稳定的政治体制。

美国自由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制度总体上行之有效,其中蕴藏着矛盾与冲突。

大资本所代表的少数人与小资本所代表的多数人,对市场和政府运行影响力在事实上不对等。

长期以往这种不对等的经济格局就被固化为一种权力不对等的政治格局。

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

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

金融危机的产生及对策分析[摘要] 经济活动本身如自然界运行一样,存在着一种平衡状态,危机是平衡状态被打破的必然结果。

过度投机导致经济或金融活动的平衡状态被打破,信用交易监管的不力导致投机活动泛滥,加速了危机的爆发。

[关键词] 金融危机投机经济平衡监管2007年在美国爆发的次贷危机最终演变成目前这场影响全球的金融危机,对世界实体经济造成了极大的破坏,距离上次1997年爆发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仅仅十年。

纵观世界经济,为什么全球或局部性的金融危机反复出现?为什么它会对实体经济造成严重的破坏,它的根源到底在哪里?人类应该如何防范金融危机的发生以及减轻金融危机所带来的影响?本文将就以上问题展开论述,探讨金融危机的根源,进而寻找应对金融危机的对策。

一、经济生物链和经济生态平衡经济活动的运行规律如同自然界一样,存在着一种动态的平衡,各个环节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依赖的关系,当某个环节过度发展,最终会对其他环节产生影响,而严重的失衡状态就是我们谈到的危机。

经济本身的波动是一种正常现象,各个环节不同步发展也是客观现象,但是当某个环节的发展超出正常波动的范围,则最终会打破经济原有的平衡状态,表现出来就是经济或金融的危机状态。

以金融、房地产、其他实体经济为例,当金融和地产的过度发展最终挤占了实体经济的发展空间,透支了实体经济的血液之后,最终金融和地产也会因为缺乏真正的血液而崩溃,这就是目前经济的危机状态。

二、金融危机的根源经济危机的直接表现就是金融泡沫的破裂后表现出来的某些行业严重过剩某些行业严重不足的经济不平衡的危机。

下面简单探讨一下金融危机发生的原因,本文认为,金融危机发生的最直接的原因就是金融活动中的过度投机行为,而政府在监管信用交易(投机交易)方面的缺位加速了危机的爆发。

1.金融危机的直接根源:过度投机。

投机活动无处不在,但是最容易发生在哪里呢?“资本惧怕没有利润或利润过于微小的情况。

一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会非常胆壮起来。

亚洲金融危机影响及对策分析

亚洲金融危机影响及对策分析

亚洲金融危机影响及对策分析
一、背景
亚洲金融危机是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发生的一次金融危机,其影响深远,涉及多个国家和地区。

危机爆发后,各国经济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金融市场动荡不安,投资者信心受挫,给整个亚洲地区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二、危机产生的原因
亚洲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亚洲一些国家的经济基础相对薄弱,产业结构不够合理,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出口和投资拉动。

其次,这些国家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未能建立起有效的金融监管体系,导致金融市场存在巨大的风险。

此外,国际投资者在亚洲市场上的过度投机行为也是导致危机爆发的重要原因。

三、危机的影响
亚洲金融危机给亚洲各国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首先,各国股市大幅下跌,投资者信心受挫,资本市场动荡不安。

其次,由于金融系统的崩溃,各国货币大幅贬值,导致通货膨胀加剧,民众生活水平下降。

此外,由于经济的衰退,就业机会减少,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

四、对策分析
为了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各国采取了多种措施。

首先,加强金融监管,控制金融风险。

其次,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多元化。

此外,提高货币汇率机制的灵活性,以应对国际市场的冲击。

同时,
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危机。

五、结论
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深远,对各国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为了应对危机,各国需要加强金融监管,调整产业结构,提高货币汇率机制的灵活性,并加强国际合作。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应对危机,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浅谈2008年金融危机

浅谈2008年金融危机

浅谈2008年金融危机2008年金融危机是近年来全球范围内最严重的金融危机之一,对世界各国的经济、金融和政治领域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场危机从美国次贷市场的崩溃开始,迅速蔓延至全球,引发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

本文将围绕2008年金融危机的起因、影响以及应对措施进行浅谈。

一、起因2008年金融危机的根源可以追溯到美国的次贷市场。

长期以来,美国的次贷市场一直在不断地扩张,金融机构通过发放高风险贷款获得了巨大的利润。

由于监管不力和贷款审核标准过低,次贷市场中充斥着大量低信用贷款和高杠杆交易,金融机构和投资者对贷款质量缺乏足够的了解和关注。

当次贷市场出现问题时,一系列连锁反应迅速蔓延至全球,引发了全球金融市场的动荡和危机。

二、影响2008年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全球股市遭受重创,许多金融机构和大型企业面临破产和倒闭的风险。

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国际贸易和投资大幅下滑,许多国家的实体经济陷入困境。

许多国家的金融体系遭受重创,不少银行和金融机构面临倒闭和破产的风险。

金融危机还引发了全球性的通货紧缩和失业潮,社会稳定面临严峻挑战。

三、应对措施面对2008年金融危机,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旨在稳定金融市场、促进经济增长和维护社会稳定。

各国政府纷纷出台了救市计划,包括提供资金援助、扩大财政支出和降低利率等措施,以稳定金融市场和信心。

国际组织积极发挥作用,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提供紧急贷款和技术支持,国际清算银行(BIS)加强监管合作等,以维护全球金融市场的稳定。

各国政府着力刺激经济增长,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减税降费和扩大内需等,以促进就业和拉动经济增长。

各国政府还加强了金融监管,修订了相关法律法规,增强了风险管理和透明度,以防范未来金融危机的发生。

2008年金融危机是一次对全球金融体系和经济秩序的严峻考验,其产生的原因复杂多样,影响持续深远。

尽管危机给全球经济和金融带来了重大冲击,但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采取了有效的应对措施,稳定了金融市场,促进了经济复苏。

浅谈2008年金融危机

浅谈2008年金融危机

浅谈2008年金融危机2008年金融危机是近年来全球范围内发生的重大经济事件,对全球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场危机引发了许多关于金融市场的讨论,也让人们更加关注金融体系的稳定和风险管理。

本文将对2008年金融危机进行简要分析和讨论,以期让读者了解这次危机的根源和影响。

一、危机起因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源于美国次级房贷危机。

美国次级房贷是指向信用较差的借款人发放的高风险贷款。

在过去的几年里,随着住房市场的繁荣和房价的上涨,次级房贷成为了金融机构的主要资产之一。

2007年美国房地产市场出现了下滑,导致大量次级房贷无法偿还,金融机构面临了巨大的损失。

次级房贷危机引发了信贷市场的恐慌,使得金融机构之间的信任受到了严重损害。

这导致了信贷市场的冻结,银行间的信贷难以获得,金融机构陷入了流动性危机。

许多金融机构由于持有大量的次级房贷资产而陷入了资产负债失衡的困境,甚至面临破产的危险。

这些因素共同导致了金融市场的崩溃,形成了2008年的金融危机。

二、危机影响2008年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其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危机对实体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冲击。

金融危机导致了信贷市场的紧缩,企业和个人难以获得融资支持,导致生产经营活动受到了影响。

大量企业面临破产,失业率上升,经济增长放缓甚至出现负增长。

危机还引发了房地产市场的崩溃,许多人因此面临严重的财务困境。

危机对全球贸易产生了严重的冲击。

由于全球金融市场动荡,许多国家的货币贬值,出口大幅下降,导致了全球贸易的大幅萎缩。

由于信贷市场紧缩,许多企业无法获得足够的融资支持,导致出口订单减少,进一步加剧了全球贸易的衰退。

危机对全球金融体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金融危机暴露了金融体系中存在的许多问题,如过度杠杆化、缺乏有效的风险管理、缺乏监管和监督等。

这些问题暴露了金融体系的脆弱性和不稳定性,迫使各国政府和国际金融组织采取了大量的紧急措施来稳定金融市场和经济。

三、危机启示2008年金融危机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启示,对于金融市场和金融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浅谈金融危机的解决方案【精选文档】

浅谈金融危机的解决方案【精选文档】

浅谈解决金融危机的方案摘要:金融危机又称金融风暴,是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如短期利率、货币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等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

金融危机可以分为货币危机、债务危机、银行危机、次贷危机等类型。

面对如此多样的危机类型,以及给我们带来的严重影响,我们该怎样去应对呢?关键词:金融危机影响解决措施正文:2007年-2009年环球金融危机,又称世界金融危机、次贷危机、信用危机。

它是指一场发生在美国,因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引起的风暴。

从最初的抵押贷款风险越演越烈,最终蔓延到金融市场,金融市场的风波未息,实体经济上又见波澜,企业大量倒闭,失业率提高,社会普遍的经济萧条,甚至社会动荡或国家政治层面的动荡。

华尔街金融风暴越演越烈,日本、欧洲一些国家都出现了经济衰退,世界经济增速放缓,悲观的情绪在市场上蔓延,国际经济环境的剧烈变化使中国经济正经受着严峻的挑战和重大考验。

正如温家宝总理所言:值此艰难时刻,关键是鼓起勇气和信心,这比黄金和货币更重要。

危机是挑战,也是机遇。

金融危机也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影响,更多企业倒闭,特别是一些外贸企业,受国外金融危机影响,出口亏损,当企业资不抵债的时候,就会倒闭,而企业倒闭自然会殃及百姓,企业再掀裁员潮,工作越来越难找,股市也发生了不小的波动。

至今此次环球性金融危机已经经历了两年左右的时间,这两年全球经济金融形势每况愈下。

时至今日,人们仍然在惊恐中煎熬,苦苦期盼危机的终结。

但是,到目前为止,我们仍然无法看到危机的终结。

为此,我国政府、金融机构纷纷拿出种种不同招数应急处置金融危机。

美国的危机挽救政策可谓是其中的典型,并对中国应对危机的政策进行了一定层面的思考。

面对金融危机,一定要与本国的国情结合起来。

政府首先要做的就是让国内经济稳定发展。

国内经济风险主要包括:一是通胀转向通缩的可能性在增大,二是国内资本流入转为流出的可能性在增强,三是信贷紧缩形势下,国内的非法集资形势比较严峻,四是中国经济不稳定的因素在增加。

浅谈2008年金融危机

浅谈2008年金融危机

浅谈2008年金融危机2008年金融危机是自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之一,对全球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这次危机起源于美国次贷危机,随后迅速蔓延到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

以下将就该危机的原因和影响进行浅谈。

2008年金融危机的起因主要是由于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信贷危机。

在此之前,美国房地产泡沫已经形成,许多银行通过发放高风险贷款来获取短期利益。

这些高风险贷款被打包成复杂的金融产品,通过债务证券化销售给其他金融机构和投资者。

当房地产市场出现下滑时,大量高风险贷款违约,金融产品的价值暴跌,导致整个金融体系陷入信贷危机。

危机的蔓延主要是通过全球化金融市场的联系和金融机构之间的复杂关系。

很多欧洲银行和其他国际金融机构持有大量美国次贷相关的金融产品,当这些产品价值下跌时,这些金融机构也面临巨大的损失。

因为全球金融市场高度相互依存,危机很快蔓延到其他国家和地区,引发全球范围内的金融动荡。

2008年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全球股市暴跌,许多企业面临资金链断裂和财务危机,导致大量企业倒闭和失业增加。

全球贸易受到冲击,出口减少,国际贸易紧缩,加重了全球经济下滑的压力。

危机对金融市场的信任造成了重大的破坏,金融机构对风险的敏感性增加,进一步抑制了经济复苏。

对中国而言,2008年金融危机也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出口国之一,危机导致全球需求减少,中国的外贸出口受到了重大影响。

许多外资撤离中国市场,股市暴跌,造成了国内市场的动荡和不稳定。

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包括推动内需,提高基础设施建设和加强金融监管等,有效地应对了危机带来的挑战。

2008年金融危机是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信贷危机,蔓延到全球的金融危机。

危机对全球经济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导致股市暴跌、企业倒闭、失业增加等不良影响。

对于中国而言,危机也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但通过政府的积极应对,中国成功地渡过了这场危机。

当前经济危机的原因及对策

当前经济危机的原因及对策

当前经济危机的原因及对策首先,金融危机是近年来经济危机的主要原因之一、金融体系是经济运行的核心,金融体系的不稳定直接会导致经济危机的爆发。

金融危机通常由资本市场的崩溃、金融机构的倒闭以及信贷问题等引发。

其中,2024年的次贷危机就因次级抵押贷款的违约导致金融机构遭受巨大损失,进而引发了一系列金融危机。

其次,贸易摩擦也是当前经济危机的重要因素。

国际贸易在全球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但随着国际贸易关系的复杂化和不稳定性的增加,贸易摩擦不断升级。

例如,中美贸易战对全球经济和全球产业链造成了巨大冲击,导致全球经济增长放缓,企业利润下降,就业形势严峻等。

此外,疫情也是当前经济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2024年新冠疫情的爆发使全球范围内的经济活动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封锁和限制措施导致了供应链断裂、企业倒闭、就业下降等问题,不仅损害了全球各国的经济发展,也对全球经济格局带来巨大影响。

面对当前的经济危机,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对策来应对:首先,加强金融监管和风险防范。

通过建立健全的金融监管机制,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力度,减少金融风险的传播和扩大。

此外,加强对金融创新和金融市场的监管,防止金融泡沫的形成和破裂。

其次,深化,促进经济结构优化。

加强对市场的调节作用,降低行政干预,推动市场资源的合理配置。

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鼓励和培育新兴产业,推动经济结构的升级和调整。

再次,加强国际合作,推动全球经济复苏。

当前的经济危机是全球化问题,需要各国加强合作,共同应对。

通过加强国际贸易合作,降低贸易壁垒,减少贸易摩擦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同时,加强国际间的疫情防控合作,共同研发疫苗和药物,推动全球经济复苏。

此外,提高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和政策应对能力。

通过有效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调节,刺激经济活动和消费需求,加快经济的恢复和增长。

同时,制定和实施灵活的就业政策,促进就业增长,缓解就业压力。

综上所述,当前经济危机的原因主要包括金融危机、贸易摩擦和疫情等。

浅谈应对金融危机兼济社会责任

浅谈应对金融危机兼济社会责任

浅谈应对金融危机兼济社会责任随着全球化的深入推进,金融市场的相互联通性越来越强,金融危机的风险也在逐步增加。

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各国在应对金融危机方面采取了不同的措施,同时也加强了社会责任的履行。

本文即从应对金融危机和兼顾社会责任两个方面,来谈谈如何应对金融危机。

一、应对金融危机1.推进金融体系改革金融体系是支撑金融发展的基础,金融危机的起因也与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有关。

为了防范金融危机的发生,应当在金融体系层面上推进改革,加强监管和风险控制。

同时,还应当引导投资方向,促进金融市场健康发展。

2.加强资本市场建设资本市场是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金融危机发生时,资本市场可以提供资金流动的支持,是防范金融危机的重要手段之一。

因此,在平时应当加强资本市场的建设和运营,使其更加健康公正,提高金融市场的良性循环程度,防范金融危机的发生。

3.加强国际合作金融危机是全球性的,各国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合作尤为重要。

在金融危机发生时,应当加强国际间的合作,共同应对风险挑战。

此外,各国应当制定共同的规则和标准,来规范金融市场的运营、投资方向和风险分散等重要内容。

二、兼顾社会责任1.保护客户利益金融机构在运营过程中,应当注重客户利益的保护,在提供金融服务时必须考虑客户的需求和风险。

在金融危机时期,保护客户利益愈加重要,通过提供风险警示和投资建议等方式,帮助客户降低风险、减少损失。

2.支持社会公益事业金融机构不仅要追求利润最大化,也应该承担一定的社会公益责任。

在金融危机时,金融机构可以通过捐赠款项、提供无偿贷款等方式支持社会公益事业,为全社会共同度过金融危机贡献力量。

3.关注员工福利员工是金融机构的重要资源,应当注重员工福利问题。

在金融危机时期,机构面临利润下降等困难,但也不能牺牲员工利益。

应当秉持客户、员工和机构共赢的原则,在保障员工基本权益的前提下,最大程度的降低金融危机对员工的影响。

浅谈金融危机的原因及反思

浅谈金融危机的原因及反思

国 家 应 采 取 相 应 的 措 施 扩 大 内 需 ,通 过 拉 大 内需 解 决 企 业 经 济 全 球 化 加 速 了 国 际 贸易 和 国 际 投 资 的 发 展 ,也 推 动 了 生 产 要 素 在 世 界 范 围 内 的 优化 配 置 , 各 国之 间实 行 贸易 自 由化 , 遇 到 的市 场 问 题 。要 发 展 能 够 长 期 持 续 经 营 的 产 业 ,解 决 市 场 表 明 世 界 各 国 的 经 济 体制 和经 济 全 球 化 的发 展 产 生 了矛 盾 。 供 应 不平 衡 的 问题 ,提 高 市 场 资 源 的利 用 率 。 与 此 同 时 ,政 府 做 决 策 时 应 该 从 全 体 人 民 的 根 本 利 益 出 发 ,坚 持 金 融 为 经 济 服
二 、金融危机对 我国经济 的影响 我国经济 对外 依存度较高 ,我 国经 济已经深深融进 了世界
更容易 受到金融危机 的伤害 ,美 国的金融 危机给我们带 来了很 的经济体 系 中,金融危机 会影响 中国经 济的发展速度 。金融 危 多 教 训 , 笔 者 将 在 本 文 中 从 金 融 危 机 产 生 的 原 因 出 发 ,分 析 了 机 会 使 全 球 经 济 变 的 萧 条 ,这 就 会 大 大 减 少 中国 出 口 的 产 品 , 金融危机 给我国经济 带来的 问题 ,并 结合 这些 问题对 中国金融 对 我 的 经 济 发 展 产 生很 大 的 负 面 影 响 。从 美 国 金 融 危 机 来 看 ,
之前, 采 取 扩 大财 政 和 货 币 投放 的措 施 来 刺 激 经 济 发 展 。 这样 , 就 能 暂 时 保 护 好 资 不 抵 债 的 企 业 和 金 融 机 构 ,可 是 这 样 做 ,不
四 结语

我国金融体系存在问题及对策

我国金融体系存在问题及对策

我国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我国金融体制的改革,使我国金融体系逐渐走向正确的轨道。

我国金融市场依然存在很大的系统性风险,其破坏性的金融风险,很容易导致了金融危机的蔓延,威胁到我国的经济体系。

本文从我国存在金融危机的原因,以及如何防止我国金融风险的发生,提出合理的对策。

关键词:金融;弱点;思考中图分类号:f8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1-0-01一、我国出现金融危机原因我国的金融危机,是一个全球性的系统风险相对本地化的风险。

我国金融市场的系统性风险,是更大的金融风险,它的破坏性较大,并可以很容易地导致了金融危机的发生。

对我国经济的威胁起到一个确定性作用。

在一般情况下,金融系统相对稳定,在此平衡形势下基础上构建的。

货币供应和需求的平衡,平衡资金贷款,资本市场,平衡国际收支。

货币的供应和需求的平衡体现在稳定的货币,平衡的基金信用,其贷款反映了较稳定的合作关系,汇率和资本市场,金融资产价格的稳定,平衡国际收支的平衡,国际资本流动的稳定性。

货币金融危机所引发的金融危机,是以为货币的贬值,导致外汇储备短缺,金融资本转移到国外,固定汇率制度因此被破坏,产生了通货膨胀。

银行和金融体系所引发的金融危机,银行业本身的损失,超过12%的银行系统的坏账,让一些银行倒闭破产的边缘,使其导致到银行体系相对稳定性。

资本市场存在金融危机导致资本市场的崩溃。

二、我国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放眼于我国实际汇率的发展情况来分析,人民币的实际汇率升值的压力仍然存在一定的空间。

与美国经济相比较,我国的通胀率仍处于很低的水平。

从我国进出口角度来看,中国一直保持贸易顺差,经常账户盈余,表明我国具有一定的抗风险能力。

在资本及金融体系的角度来看,因为我国已放慢的速度从2008年吸收的外国投资基金,外债资金流入我国金融市场。

其短期债务的比例呈上升趋势,导致我国应该是高度重视这方面的原因,以防止出现系统性金融风险,所产生的短期投机性资本。

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及对策

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及对策

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及对策1. 金融危机的发生及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金融危机是指由于某些原因,导致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出现资金流动性问题,引发市场的恐慌性破裂,导致经济状况出现重大动荡的一种现象。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从美国次贷危机开始,迅速蔓延至全球,影响深远。

金融危机给全球经济造成了极大冲击,其主要影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国际贸易受挫金融危机导致全球景气下降,市场需求减弱,国际贸易停滞。

各国经济体之间的贸易额普遍下降,国际贸易受挫,跨国公司的生产与贸易活动受到严重的影响。

尤其是亚洲和欧洲的一些出口国,他们的国内生产量和就业状况也受到影响。

1.2 投资萎缩金融危机加剧了全球金融市场的不确定性,投资人的信心遭到严重打击,资本市场受到重创。

资本外流、投资萎缩,大量跨国企业撤出境外投资,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发展受到一定的抑制,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外贸额和外汇储备也出现了明显的下降。

1.3 全球信用紧缩2008年金融危机暴发后,众多金融市场和机构紧缩资金,银行信用危机严重,信用利差扩大。

各经济体经济运行低迷,企业融资成本提高,贷款难度增加,这些都对世界各国的发展产生了不小的危害和压力。

2. 金融危机应对策略面对金融危机的严重挑战,世界各国加强国际协作,采取一系列措施来稳定金融市场,提振经济信心,促进经济增长。

下面就是一些应对策略的案例:2.1 加强监管层和政府对金融市场的监管和管控金融危机爆发后,金融机构的信用风险快速扩散,不稳定因素增多,国际金融市场出现了一系列危机。

在此背景下,各国政府为了保障银行、证券、基金等金融机构群众的利益,采取了一系列的相关措施,特别是收紧政策、加强监管等措施。

2.2 实行货币政策的灵活调节中国央行实施的货币政策是以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和促进国内经济发展为目标,央行先通过市场利率调节政策,缓解流动性压力,保持金融体系稳健,遏制通货膨胀,控制信贷风险,对于支持经济增长的根本政策,采取了恰当、灵活、有效的调控措施。

浅谈2008年金融危机

浅谈2008年金融危机

浅谈2008年金融危机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这场危机瞬间影响了世界各个国家的经济,人们的生活都受到了很大的冲击。

这场危机不仅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金融动荡,还波及到了整个实体经济,给世界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浅谈2008年金融危机的起因、影响以及教训。

我们来看看这场金融危机的起因。

2008年的金融危机起源于美国次贷危机。

在这场危机中,美国的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崩溃,导致了金融市场的恐慌和信任危机。

在过去的几年里,美国银行向信用不佳的借款人发放了大量次级抵押贷款,这让许多人得以购买远远超出其经济能力的房屋。

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这些借款人开始无法偿还贷款,导致房屋价格暴跌,以及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崩溃。

这一连串的事件迅速蔓延到全球,导致了一场空前的金融风暴。

2008年的金融危机给全球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首先是金融市场的动荡。

在危机爆发初期,全球股市迅速下跌,金融机构面临破产和资金流动性危机。

许多大型金融机构纷纷倒闭或者被迫接受政府救援,全球的金融市场陷入了混乱之中。

其次是实体经济的受影响。

随着金融市场的动荡,全球的实体经济也受到了严重的冲击。

许多企业面临资金链断裂、订单减少等问题,导致了大量的裁员和倒闭。

最后是全球贸易的减缓。

随着全球经济的放缓,各国之间的贸易也逐渐减少,这进一步加剧了全球经济的衰退。

2008年的金融危机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教训。

是监管的不足。

在危机爆发前,全球的金融监管存在着漏洞,监管机构对金融机构的风险把控不够,导致了金融市场的不稳定。

是金融机构的过度风险投资。

在危机爆发前,很多金融机构过度投资于高风险的金融衍生品市场,这使得金融市场更加脆弱,一旦发生问题就会迅速崩溃。

是全球经济的过度依赖金融。

在危机爆发后,全球经济面临了巨大的困境,这也提醒我们不能过度依赖金融市场,应该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

在危机爆发后,各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救援措施来应对金融危机。

首先是货币政策的灵活调整。

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及对策分析国际金融危机是指由于金融市场的泡沫破裂、信贷机构倒闭、金融资产大幅折价等引发的金融市场动荡和经济恐慌。

在全球化的经济背景下,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不仅限于国际范围,也会直接影响到各个国家的经济运行。

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

本文将分析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并提出应对危机的对策。

1. 贸易受阻国际金融危机会导致全球经济一片混乱,许多国家的企业生产和销售都受到严重影响。

这将直接影响到我国的贸易活动。

由于外部需求下降,我国的出口将受到挑战,导致外贸收入减少,贸易顺差减少,进而影响到国内经济增长。

2. 银行业风险国际金融危机会导致全球金融市场的动荡,许多金融机构面临倒闭的风险。

这将直接影响到我国的金融体系,造成银行业风险增加,信贷收紧,企业融资难度增大,经济活动受到限制。

3. 外资撤离国际金融危机发生时,许多跨国公司会撤离一些高风险的市场,从而造成我国的外资流出。

这将对我国的资本市场和投资活动带来负面影响,甚至导致资本市场的崩溃。

4. 资金市场动荡国际金融危机会导致全球资金市场的动荡,这将直接影响到我国的股票、债券、期货等资金市场。

资产价格波动大,投资者信心下降,这将导致我国的资本市场和金融市场的不稳定。

5. 经济增长放缓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对策1. 加强宏观调控在面对国际金融危机时,我国政府需要适时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加强宏观调控,稳定经济增长。

通过加大财政支出,扩大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福利投入,刺激内需,减缓经济下行压力。

通过降息、降准等措施,释放流动性,提供金融支持,促进企业融资。

2. 扩大内需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我国应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从出口导向向消费和投资导向转变。

政府可通过减税降费、扩大社会消费、增加消费刺激政策等手段,扩大内需市场,提振经济增长。

3. 保持金融稳定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金融市场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我国政府需要保持金融市场的稳定。

金融危机发生的原因及相应防范措施

金融危机发生的原因及相应防范措施

金融危机发生的原因及相应防范措施引言金融危机是经济领域的重大事件,对全球经济和社会产生严重影响。

本文旨在探讨金融危机发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金融危机的原因金融危机通常由多个因素共同作用导致。

以下是一些主要的原因:1. 不良贷款:金融机构的不良贷款是金融危机的常见原因之一。

当贷款违约率上升,金融机构面临巨大损失,导致金融系统的不稳定。

2. 泡沫经济:过度的投资和炒作往往会导致泡沫经济的形成,当泡沫破裂时,经济会陷入衰退,引发金融危机。

3. 不完善的监管制度:监管机构对金融市场的监管不力也是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

监管制度的缺陷可能导致市场出现过度风险和不稳定性。

4. 经济衰退:当经济增长放缓或衰退时,金融系统容易受到冲击。

经济衰退可能导致失业率上升、企业破产等问题,从而引发金融危机。

相应的防范措施为了应对金融危机的风险,采取以下防范措施是必要的:1. 加强监管:改进监管制度,确保监管机构有足够的权力和资源来监督金融市场,及时发现和应对潜在的风险。

2. 提升透明度:加强金融市场的信息披露和透明度,使投资者能够全面了解市场状况,降低信息不对称可能带来的风险。

3. 加强风险管理:金融机构应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体系,包括合理评估和控制风险、制定风险管理政策和流程等。

4. 经济多元化:促进经济多元化,减少对某个特定行业或市场的过度依赖,以分散风险和降低金融系统脆弱性。

结论金融危机的原因复杂多样,但通过加强监管、提升透明度、加强风险管理和促进经济多元化等防范措施,可以减少金融危机的发生概率,并降低其对经济的冲击。

浅谈对金融危机的认识

浅谈对金融危机的认识

浅谈对金融危机的认识摘要:主要谈谈对金融危机的概念、表现形式、爆发原因、特点、对该国以及全球的影响以及作为发展中国家应该如何解决国内的金融危机。

关键词:金融危机、次贷危机、证券化、金融监管一金融危机的概念及特点金融危机又称金融风暴,是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

金融危机的特征是人们基于经济未来将更加悲剧的预期,整个区域内货币币值出现较大幅度的贬值,经济总量与经济规模出现较大幅度的缩减,经济增长受到打击,往往伴随着企业大量倒闭的现象,失业率提高,社会普遍的经济萧条,有时候甚至伴随着社会动荡或国家政治局面的动荡。

拿08年爆发的美国爆发的次贷危机来说,其一,它的影响波及面广:地域上,席卷整个发达资本主义世界,并影响到全球不同国家;产业上,重在金融等虚拟经济领域,再向实体经济部门扩散。

其二,危机程度深:公司、银行的破产倒闭;实体经济(房地产、汽车制造等传统产业)受到的冲击;甚至一些国家濒于破产边缘(冰岛、匈牙利、乌克兰、巴基斯坦,等)二美国次贷危机的产生及其原因分析最近一次的全球金融危机就是08年的美国次贷危机。

次贷即“次级按揭贷款”(subprime mortgage loan),“次”的意思是指:与“高”、“优”相对应的,形容较差的一方,在“次贷危机”一词中指的是信用低,还债能力低。

次级抵押贷款是一个高风险、高收益的行业,指一些贷款机构向信用程度较差和收入不高的借款人提供的贷款。

与传统意义上的标准抵押贷款的区别在于,次级抵押贷款对贷款者信用记录和还款能力要求不高,贷款利率相应地比一般抵押贷款高很多。

那些因信用记录不好或偿还能力较弱而被银行拒绝提供优质抵押贷款的人,会申请次级抵押贷款购买住房。

在房价不断走高时,次级抵押贷款生意兴隆。

即使贷款人现金流并不足以偿还贷款,他们也可以通过房产增值获得再贷款来填补缺口。

但当房价持平或下跌时,就会出现资金缺口而形成坏账。

浅谈2008年金融危机

浅谈2008年金融危机

浅谈2008年金融危机2008年,全球金融市场发生了一场重大的危机,被称为“2008年金融危机”,这次危机给全球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也让人们对金融市场和经济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反思。

本文将从背景、危机原因、影响和教训四个方面来浅谈2008年金融危机。

一、背景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源于美国次贷危机。

在2000年前后,美国的房地产市场出现了一波高涨,因此银行、金融机构纷纷向不符合传统信贷标准的人们发放房屋抵押贷款,这就是所谓的次级抵押贷款。

由于很多借款人负担不起高额的房贷,银行和金融机构开始将这些次级抵押贷款打包成金融衍生产品,再通过证券化的方式出售给全球的投资者。

这些次级抵押贷款的还款率并不高,因此一旦出现经济衰退,借款人无法偿还贷款,金融衍生产品的价值就会迅速下降,从而引发金融危机。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次级抵押贷款的违约率开始飙升,金融机构和投资者纷纷遭受巨大损失,引发了全球金融市场的动荡。

二、危机原因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有着多方面的原因。

美国的次贷危机是这次危机的导火索。

银行和金融机构对次级抵押贷款的盲目发放,将风险进一步放大。

金融市场的过度杠杆化也是危机的原因之一。

在长期繁荣时期,金融机构借贷和投资的杠杆比例过高,一旦市场出现波动,就会引发系统性风险。

监管不力也是危机的原因之一。

金融市场的监管机制不够完善,监管部门对金融机构的风险控制不够严格,导致金融机构在追求利润时忽视了风险管理。

三、影响2008年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危机导致了全球股市的大幅下跌,许多金融机构破产或者陷入困境,全球金融市场出现了信贷紧缩,企业融资困难。

危机引发了全球经济的衰退。

在危机期间,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失业率飙升,国际贸易减少,世界各国的经济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

危机还导致了全球范围内的财政赤字加剧,国家的财政状况进一步恶化。

2008年金融危机还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在经济衰退之下,人们的家庭财富受到了损失,投资收益减少,购买力下降,这让许多家庭生活陷入困境。

浅谈2008年金融危机

浅谈2008年金融危机

浅谈2008年金融危机2008年金融危机是自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一次全球性金融危机。

该危机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随后迅速波及全球。

本文将对2008年金融危机的原因、影响以及教训进行探讨。

2008年金融危机的主要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首先是美国次贷危机。

由于美国房地产市场的繁荣,大量银行和金融机构开始放宽房贷的条件,推出了具有高风险的次贷产品。

这些次贷被打包成金融产品,迅速流入全球市场,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债务泡沫。

当美国房地产市场开始下滑时,房贷违约率上升,次贷市场崩溃,导致了全球金融市场的信心大幅下降。

其次是金融监管的失灵。

在过去几十年中,金融监管出现了不断减少和放松的趋势,导致银行和金融机构风险管理能力相对薄弱,无法有效控制风险。

加上财务创新工具的广泛使用,金融市场出现了复杂的交易结构和脆弱的风险承担能力,使得金融体系更加容易受到冲击。

2008年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是金融市场的崩溃。

许多国家的股市和金融机构遭到重创,许多银行破产或者陷入困境,资本市场流动性严重受阻,导致全球股市崩盘。

其次是全球经济的放缓。

由于投资和消费信心下降以及金融市场的冲击,全球经济增长放缓,许多国家的产出和就业数量均出现了下降。

最后是金融体系和国际经济秩序的重塑。

2008年金融危机使得人们重新审视金融体系的弊端和风险,加强金融监管,重建金融秩序,并且加强了国际合作,以防止类似危机再次发生。

从2008年金融危机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些教训。

首先是加强金融监管。

金融监管应该更加注重风险管理,防范系统性风险的发生。

其次是避免财务创新工具的滥用。

财务创新工具应该在适当监管的框架内使用,避免对金融稳定性构成威胁。

加强国际合作也是非常重要的。

国际金融体系应该加强信息共享,合作监管,以防止类似危机再次爆发。

2008年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根源在于美国次贷危机和金融监管的失灵。

虽然危机带来了沉重的后果,但我们也可以从中汲取教训,加强金融监管,避免财务创新工具的滥用,加强国际合作,以防止类似危机再次发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近期我国通货膨胀现象的成因及对策近期,受全球经济的影响,我国出现经济过热的现象,突出表现为供过于求,投资过热,物价上涨,居民消费价格较高等经济现象。

2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4.9%,涨幅与1月份持平。

其中,城市上涨 4.8%,农村上涨 5.5%;食品价格上涨11.0%,非食品价格上涨2.3%;消费品价格上涨 5.4%,服务项目价格上涨3.8%。

分类别看,食品价格同比上涨11.0%,烟酒及用品类价格同比上涨1.9%,衣着类价格同比上涨0.4%,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价格同比上涨1.4%,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价格同比上涨 3.0%,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同比上涨0.3%,居住价格同比上涨 6.1%,交通和通信类价格同比下降0.3%。

1-2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 4.9%。

2月份,居民消费价格环比上涨 1.2%。

其中,城市上涨 1.2%,农村上涨1.3%;食品价格上涨 3.7%,非食品价格上涨0.1%;消费品价格上涨 1.5%,服务项目价格上涨0.6%。

分类别看,食品价格环比上涨 3.7%,其中鲜菜环比上涨15.2%;烟酒及用品类价格环比上涨0.2%;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价格环比上涨0.2%;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价格环比上涨0.2%;交通和通信类价格环比上涨0.1%;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环比上涨0.3%;居住价格环比上涨0.3%;衣着类价格环比下降0.8%。

中国社科院3月16日发布了2011年《宏观经济蓝皮书》(以下简称蓝皮书),蓝皮书指出,2011年国民经济增速将呈现出小幅回落的趋势,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速呈现“前低后高”走势,全年增长估计达到9.1%,比个百分点左右。

1年回落2010.通胀方面,蓝皮书预计2011年全年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增长 4.0%,较2010年扩大0.6-0.8个百分点,2011年四个季度同比增长分别为4.2%,4.2%,4.0%和 3.5%,全年呈现前高后低的走势。

2011年我国经济出现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通货膨胀指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因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导致货币贬值,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地上涨现象。

通货膨胀衡量的一个重要指标是消费物价指数,该值二月份已达到 4.9%,有明显的通货膨胀表现,其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浅层原因1、结构性因素(自然灾害引起部分农产品供应不足),自然灾害多发,部分国家2010年遭遇干旱和洪灾造成粮食减产,因而国际农产品价格上涨对中国国内价格产生了很大影响。

这些自然灾害引发食品供应紧张,导致物价上涨进而引起通货膨胀,2010年中国进行了价格调整,电、水、石油、天然气价格都上涨,从而更加剧了通货膨胀。

2、成本推动(劳动力成本上升,进口原材料价格上涨),生产要素价格的上升,结合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的上涨,成本因素导致物价上涨推动通货膨胀。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农业生产的劳动力成本、农资成本不断上涨,同时城镇对农产品的需求在不断增加,这使得农产品价格的上涨成为长期趋势。

3、发达国家物质产业的比较优势在长期内丧失,物质产业不断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并且持续拉大对发展中国家的贸易逆差;全球化发展使物质产业转移出现了加快趋势,随着发达国家制造业的主体转移的加速,发达国家对主要发展中国家的物质产品需求越来越强烈,对发展中国家的商品与生产要素价格形成越来越大的拉动作用,对中国的商品与生产要素价格形成越来越大的拉动作用,从而形成由外部需求拉动导致抬高商品价格水平和生产要素价格水平。

二、通货膨胀深层原因1、货币供应量增加,货币发行过量是关键。

据统计,2010年9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M1+定期存款,非支票性储蓄存款)余额为69.6万亿元,同比增长19.0%,增速比6月末高0.5个百分点。

狭义货币供应量M1(M0+活期存款)余额为24.4万亿元,同比增长20.9%,增速比6月末低 3.7个百分点。

金融机构存款增长较快,9月末,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同比增长19.8%,增速比6月末高 1.2个百分点。

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增速稳中趋升。

9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8.5%,增速比6月末高0.3个百分点,比年初增加 6.3万亿元,同比少增2.4万亿元。

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继续小幅上升,9月份非金融性企业及其他部门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 5.59%,比6月份上升0.02个百分点。

9月末,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为 6.7011元,比2010年6月19日升值1.89%,比2009年年末升值 1.90%。

(央行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然而制造业不振,10万亿的信贷投下去,但是没有值得投资的项目。

再加上我们的市场监管体系存在漏洞,游资所到之处,绿豆、青菜等等农产品全都一路看涨。

其中40%资金为政府投融资平台,项目数量达到3800多个,而2010年前十个月又新增信贷7万亿元,又新上一批项目,仅钢材生产规模预计就达7亿吨,比去年新增1800多万吨。

”美国华尔街金融海啸后中国实施的经济刺激政策,货币量发行太多,理论上超过GDP两倍,市场流动的货币偏大,当货币供应偏多的时候物价自然要上涨。

再加上中国的市场经济不太规范,中央政府调控房地产后,社会上的很多游资从楼市退出后对农产品进行严重炒作。

在当前流动性过大的情况下,资本的保值增值投资性需求造成了通货膨胀。

2、国际游资的流动,需求拉动型(热钱进入使需要增加)。

2010年随着中国经济慢慢的复苏回暖,人民对经济的信心增加,中国的大国崛起,也让国际商品市场体现着13亿人需求的变化,今天,中国已经成为海外铁矿石最大买家,全球第二大石油进口国,全球最大的铜消费国。

“尤其是中国的建筑行业和制造行业,对原材料的需求量巨大,这也是在世界范围内出现大宗商品价格通货膨胀现象的主要原因。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加剧了世界金融市场的动荡,而美元贬值则以一种更为“诡谲”的方式向全世界输出通胀。

首先,美元的贬值推动了以美元计价的商品价格上涨,其次,为了对冲美元贬值风险,国际风险资本投资黄金和原油等大宗商品保值,增加了大宗商品需求,导致价格屡创新高,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课题组《当前价格走势与未来趋势分析》的报告指出,因美元币值变动导致原有期货价格涨幅提高了109%,而中国对全球大宗商品需求旺盛,自然会受到美元贬值的巨大影响,因此物价有所上涨。

3、供不应求是主要原因,过多的货币追逐过少的商品,导致物价上涨,通货膨胀。

小幅度的通货膨胀是正常的,但2010年物价上涨的幅度是不合理的,有许多的人为因素在里面,囤货居奇,流动成本大等,都导致物价虚上涨,这样导致的通货膨胀将导致社会不稳定,因为价格将大涨大跌。

由于2008年金融危机,国家采取宽松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国家财政投放四万亿,以促进生产和消费,拉动经济增长,而在今年由于通货膨胀的影响,为了稳定物价,国家采取了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如减少财政支出,提高存贷款利率和准备金率,减少货币发行量等。

.三、四方面因素加大我国通货膨胀风险。

考虑到国际收支顺差矛盾持续积累后有向物价上涨扩散的趋势,综合国内外因素判断,当前物价上涨并非仅受偶发或临时性因素影响,通货膨胀风险趋于上升。

央行8日发布的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称,目前,我国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的趋势更为明显,贸易顺差过大、信贷投放过多、投资增长过快问题仍然突出;高耗能产业增长偏快,节能减排形势依然严峻;价格上涨压力持续加大,特别是一些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食品价格和住房价格上涨较快。

根据央行报告指出,当前,国内供给和工业生产能力增长较快,瓶颈制约有所缓解,加之国家及时出台了一系列平抑食品价格上涨的综合性措施,都对价格上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但考虑到国际收支顺差矛盾持续积累后有向物价上涨扩散的趋势,综合国内外因素判断,当前物价上涨并非仅受偶发或临时性因素影响,通货膨胀风险趋于上升。

以下四方面因素加大了通涨风险:1、粮食、肉类等食品价格短期内易涨难落。

2、能源资源价格存在上涨压力。

近期国际油价再次走高。

国内推进资源价格改革,加强环保,也将推动能源资源价格上涨。

此外,在产能集中释放后,未来不排除再次出现煤电油运紧张。

3、劳动力成本上升。

一方面将在产品和服务价格中反映出来,另一方面可能拉动消费物价上涨。

4、通胀预期增强,对价格形成进一步的上涨压力。

公众对通胀的感受主要基于经常购买商品的价格,当前价格上涨最快的肉禽蛋是居民日常消费的重要.商品,因此居民感受到的通胀可能高于实际通胀水平。

当“感受通胀”大于“实际通胀”时,价格预期可能进一步被推高。

总的来看,在全球通胀压力上升的背景下,中国目前更需关注食品等涨价向一般消费品传导的风险。

按照当前的经济状况,继续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坚持稳中适度从紧,保持必要的调控力度,努力维护稳定的货币金融环境,控制通货膨胀预期,保持物价基本稳定;继续协调运用公开市场操作和存款准备金率工具,根据宏观调控的需要积极创新对冲工具,加强流动性管理;继续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推动货币市场基准利率体系建设,进一步增强价格杠杆的调控作用;继续按照主动性、可控性和渐进性原则,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这些货币政策能有效地缓解当前经济过热行为。

首先,应该使汇率成为真正的市场机制。

在汇率作为市场机制的条件下,其自由波动,首先会对国际收支的正常项目即进出口进行有效调节,例如汇率上涨,必然抑制过度的出口,而有利于推进进口,从而保持进出口平衡;而汇率下跌,必然有利于推动出口而有效抑制进口,从而推动进出口平衡。

同时,汇率同样也会对国际收支的资本项目进行有效调节,从而保持资本项目的国际平衡。

总之,只有保持汇率的市场机制本性,才能有利于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我国目前所出现的问题,正是汇率长期人为管制的结果,汇率该降时不降,该升时不升,因而导致国际收支严重失衡,使得国内通胀和海外财富缩水。

有人说日本20年前是因为日元升值而进入经济衰退期的,但日本专家说,日本经济出问题是因为日元该升值时而没有及时升值所引发的,是汇率管制的结果,并不是日元升值的结果。

由此可见,我们必须走向汇率市场化。

.其次,应该使外汇市场真正形成。

外汇市场是调节一个国家外汇规模的最主要机制,在外汇市场真正开放的条件下,外汇的增加不会导致央行基础货币的投放,因为外汇会很快地被民间购买和用于国际购买。

我国实际上并没有一个真正的自由外汇市场,外汇在资本项目下并没有放开,所以外汇流入中国,就只有央行收购,央行被迫多发人民币,最终推动了国内通胀的形成。

如果我们有一个真正的外汇市场,在资本项目下也允许人们自由买卖外汇,那么央行就不用再多发货币去收购外汇,外汇会迅速地被民间力量购买和很快在国外花掉,从而就不可能出现国内通货膨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