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殇》 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殇(屈原)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品读诗歌,体会楚辞的语言格式,理解诗歌内容;理解诗歌的主题意义,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2.过程和方法:诵读研讨,培养学生分析诗歌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壮烈的战争场面,体会战士们视死如归的爱国精神。
【教学重点】
在诵读中感受诗中表现出来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难点】
指导诵读,读出诗中悲壮的感情。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视频《英雄的黎明》导入
二、释题、介绍作者
国之殇,恸未央,大家知道国殇是什么意思吗?(生回答。
)
师:殇,古代汉语词典中有两个意思:①未成年而死者,②战死者。
“国殇”意为为国牺牲的人。
我们今天要讲的这首《国殇》是屈原的重要作品《九歌》中的一篇。
《九歌》是一组祭歌,因而,这是追悼阵亡将士的祭歌。
(一)释题
殇:①未成年而死者。
②为国家牺牲的将士。
国殇:指死于国事。
这是一首追悼阵亡将士的祭歌。
《国殇》是屈原的重要作品《九歌》中的一篇。
《九歌》是一组祭歌,共十一篇。
师:屈原,我们非常熟悉。
你能用几个字概括一下屈原给你留下的印象吗?
生:(预设)爱国
大写的赤诚忠心,行走的爱国诗人。
这样一个对祖国有着赤诚忠心的人,在这首诗歌中又会表达什么样的情感呢?我们一起来看诗歌。
三、小组合作探讨,赏析诗歌
(一)读一读
(二)品一品
本诗第一节描写战争场面,第二节抒发情感。
本诗战争场面极其惨烈,请小组合作描绘战争场面。
师:让我们饱含感情,怀着对这些勇士的敬意,再来齐读一下这首诗。
师:《国殇》是一首祭歌,但是在这首诗中,我们没有看到悲哀,更多的是悲壮,是慷慨激昂。
这首诗的感情基调为何会如此呢?
生:这除了跟楚国将士们的英勇无畏有关,更和诗人有着分不开的关系。
因为屈原本身就是一个极具爱国主义精神的诗人。
正因为他自己是一个从不考虑个人的荣辱得失,一心只想到国家的利益前途的人,所以才会有《国殇》中对那些牺牲了的将士充满敬意的颂扬。
四、朗读指导
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
(战士出征,气氛悲壮,读时语速应慢,低沉。
)
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
(敌众我寡,将士毫无畏惧,比前句更显悲壮。
)
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
(我军伤亡惨重,读出伤感、难过。
)
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
...。
(坚守不退,鼓舞士气,前句可稍平,第二句须高亢。
)天时/怼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
(语速快)(诗人情感激动,高亢。
)
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
..。
(语速快)(情绪激动,高亢。
)
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
(表现战士们的杀敌的决心,作者的痛惜之情。
)
诚既勇兮/又以武,(快)终/刚强兮/不/可凌。
(高度赞扬将士们的凛不可犯,应读出高亢。
)
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前句叙述,可稍平。
后句情感达到最高点,高亢。
)
请生试读,师范读。
五、谈一谈
师:《国殇》中的那些无名英雄,已经让我们十分感动,在漫长的中华文明史上,有无数为国捐躯,为正义献身的仁人志士。
我相信在同学们的心中都有一个这样的英雄。
你能跟大家分享一下你心中的英雄吗?
请生来分享。
六、写一写
请你动笔,为你心中的英雄写一曲赞歌?(限时5分钟,50个字左右。
)
最后一句结束我们今天的课程,唱响爱国主义的赞歌,让爱国主义精神代代相传。
结语:在为师心中,屈原既是一位风度翩翩的诗人,又是一位激情澎湃的英雄。
他志存高远,心系国家,他忠君忧民,坚持真理,他的一身正气,感染着一代又一代为真理而斗争的勇士。
希望我们正视屈原,正视楚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