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公众参与

合集下载

5.3公众参与

5.3公众参与

民间环境保护组织(NGO)
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主任宋键在1997年中国 环境论坛──经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国际研 讨会上明确指出:“社会团体代表着各自群体的利 益,具有组织公众、积极参与、共同行动的能力和 积极性。在环境与发展事务中,社会团体的作用是 重要的和不可替代的。”
NGO
优势: ①拥有专业的知识、技术及调查能力 ②拥有更加单纯的社会责任感和充沛的创造力 ③引起了更广泛的基层团体的参与和支持。
第三节 公众参与
民间环境保护组织 个人环境道德修养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认识公众参与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能力目标:
1.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2.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环保活动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环境伦理观,理解个人 在环境保护中应具备的态度、责任和行为准则。
难点:
公众参与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
思考
你认为是不是应该提倡环保领域中的见义勇为 行为,为什么?
提示
环保是一项公益事业,人人有责,因此更应提倡 见义勇为行为。
思考
你觉得环境道德还应该包括哪些内容?
提示
尊重与善待自然(尊重地球上的一切物种,尊重 自然生态的和谐与稳定,顺应自然的生活等);关心 个人并关心人类;着眼当前并思虑未来等。
思考
发了舆论和公众的声援 变。同时,他们通过研究、教育和
。次年,美国放弃在安 游说工作,推动政府、企业和公众
奇卡岛进行核试验。 共同寻求环境问题的解决方案。
案例4
【材料阅读】
阅读案例4《世界自然 基金会中国站(WWF China)为儿童建立“地球 的孩子”网站 》,并回答 问题。
思考
该网站设立的目的是什么?

民航空防安全培训教材

民航空防安全培训教材

民航空防安全培训教材【前言】民航空防安全培训教材旨在提供全面而有效的培训内容,以增强民航工作人员对空防安全的认识,提高应对潜在威胁和危机事件的能力。

本教材包含相关概念、基本知识、应急处理等方面的内容,旨在帮助民航工作人员建立起安全意识和有效的反应机制。

【第一章: 民航安全的背景和概念】1.1 民航安全的定义和意义1.2 国内外民航安全形势分析1.3 民航安全法规及制度【第二章: 空防安全知识】2.1 重要设施的防范措施2.1.1 机场的安全措施2.1.2 航空器的安全措施2.1.3 机场和航空器设施的保护2.2 人员安检与登机口管理2.2.1 乘客安全检查2.2.2 行李安全检查2.2.3 登机口管理2.3 航空器安全管理2.3.1 航空器检查和维护2.3.2 技术设备的安全应用2.3.3 航空器紧急情况的处理【第三章: 应急处理】3.1 紧急情况的分类与等级3.2 应急预案的制定与实施3.3 紧急情况处置的步骤与原则3.4 紧急情况下的组织与协作【第四章: 通信与协调】4.1 民航安全通信的要求与原则4.2 通信设备的应用与操作4.3 资讯分享与联动交流【第五章: 民众参与与安全宣传】5.1 旅客的安全意识与参与5.2 机场和航空公司的安全宣传5.3 公众参与的组织和管理【第六章: 民航安全管理与质量评估】6.1 安全管理体系6.2 事故与事件报告与分析6.3 质量评估与改进【第七章: 民航安全培训与教育】7.1 培训需求分析与计划设计7.2 培训方法与教学技巧7.3 培训效果评估与持续改进【总结】本教材旨在提供民航工作人员所需的空防安全培训知识,并帮助其建立起全面的安全意识和应对危机事件的能力。

通过本教材的学习,民航工作人员将能够更好地履行其职责,确保民航运输的安全与稳定。

同时,为了保证教材内容的实效性和适应性,本教材将持续更新和完善,以适应民航安全形势的变化和需求的变化。

【附录】- 相关法律法规- 相关政策文件- 问题与答案(注:以上内容仅为教材目录示范,实际内容根据相关标准和要求进行编写)。

餐饮业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现状及改进措施

餐饮业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现状及改进措施

餐饮业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现状及改进措施一、餐饮业食品安全监管体系概述餐饮业作为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行业,其食品安全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

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对于保障公众健康、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公众对食品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对餐饮业食品安全监管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1 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核心要素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核心要素主要包括法律法规、监管机构、技术标准、检测手段和公众参与等方面。

法律法规为食品安全监管提供了法律依据,监管机构负责具体的监管工作,技术标准和检测手段为监管提供了技术支持,公众参与则增强了监管的透明度和有效性。

1.2 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应用领域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应用领域广泛,不仅包括传统的餐饮服务,还涵盖了食品生产、加工、储存、运输等各个环节。

在餐饮业中,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主要关注食品原材料的采购、加工过程的卫生、食品的储存和销售等环节。

二、餐饮业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制定餐饮业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制定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行业组织、企业和消费者共同参与。

制定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国内外食品安全监管的经验和做法,结合本国实际情况,制定出既符合国际标准又具有本国特色的监管体系。

2.1 国际食品安全监管标准国际食品安全监管标准主要由世界卫生组织(WHO)、国际食品法典会(CAC)等国际组织制定。

这些标准为各国食品安全监管提供了指导和参考。

在制定本国食品安全监管体系时,需要充分借鉴和吸收这些国际标准。

2.2 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关键技术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关键技术包括食品检测技术、风险评估技术和追溯技术等。

食品检测技术用于检测食品中的有害物质,风险评估技术用于评估食品中潜在的风险,追溯技术则用于追踪食品的来源和流向。

2.3 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制定过程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制定过程包括需求分析、技术研究、标准制定、试验验证和推广应用等阶段。

公众参与原则的概念_概述说明

公众参与原则的概念_概述说明

公众参与原则的概念概述说明1. 引言1.1 概述公众参与原则是指在决策制定和政策执行过程中,将社会大众纳入其中,以确保经济、环境和社会开发等方面的决策更加公正、透明和可持续。

公众参与的概念涉及到民主、透明、信息分享和多元意见的重要性,旨在实现更高效的决策制定和增强社会认同感。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分为五个主要部分来探讨公众参与原则的概念和意义。

首先,在引言部分简要介绍本文的目的,并对文章进行概述。

其次,第二部分将详细定义公众参与原则,并回顾其发展历程。

第三部分将探讨公众参与原则的要点一,包括子要点一、子要点二和子要点三。

紧接着,第四部分将进一步阐述公众参与原则的要点二,包括子要点一、子要点二和子要点三。

最后,在结论部分总结公众参与原则的重要性和效果评估方法,并展望未来发展方向以及对公众参与原则在不同领域的应用进行讨论。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全面介绍公众参与原则的概念、意义和作用,并深入探讨其在决策制定中的要点和重要性。

通过对公众参与原则进行分析和研究,旨在提高人们对于公众参与概念和实践的理解,为进一步加强公共决策和治理提供有益的参考信息。

此外,本文还将展望未来公众参与原则的发展方向,并讨论其在不同领域应用的可能性和挑战。

2. 公众参与原则的概念:2.1 定义:公众参与原则是指在政策制定、决策制定和项目实施过程中,广泛征求公众意见、参与讨论和决策,并将公众的观点、需求和利益纳入考虑的一种方法。

公众参与原则强调政府和行政机构在制定决策时应当积极倾听和尊重公民及相关利益团体的声音,并通过各种途径为公众提供信息,使其能够真正了解和参与到决策过程中。

2.2 发展历程:公众参与原则作为一种管理方式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在此之前,政策决策往往是由少数人或专家来做出。

然而,在20世纪末,随着民主意识的增强以及对政府权力的监督要求日益提高,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采取公众参与原则。

目前,大部分国家都将其纳入法律法规或者行政规范中,并鼓励全社会广泛地参与到政府决策中来。

课件6:5.3 公众参与

课件6:5.3 公众参与

环境保护中公众参与得成功的关 键
原因
可持续发展观是人类对于环境、经济、社会三者之 间关系处理方法和行动方式的变革,体现人类追求 效率与公平、人与自然和谐的目标。只有广大人民 的参与,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环境保护法的制定和 完善,与公众参与有 十分密切的联系
第三层面是鼓励公众发挥民主监督作用。公众、团体和组织 既要参与与环境和发展有关的决策过程,也要监督对污染环 境的行为和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的执法。保证环境保护法律、 法规、政策的贯彻落实,杜绝以权代法、以言代法和以权谋 私。特别是参与那些可能影响到自身生活和工作的社区决策 以及对决策执行的监督。
教材第85页思考
(4) _分__类__回__收____、循环再生。 (5)保护自然、__万__物__共___存__。 3.青年是环境保护的生力军
探究 民间环境保护组织与公众参与
【问题导思】
1.民间环境保护组织具有哪些优势?
【提示】 民间环境保护组织的优势在于他们拥有专业的知 识、技术及调查能力,拥有更加单纯的社会责任感和充沛的 创造力,而且引起了更广泛的基层团体的参与和支持。
【答案】 1.环保是一项公益事业,人人有责,因此更应提 倡见义勇为行为。
2.尊重自然、保护环境、节约和合理利用资源、与自然界 和谐相处等。
3.积极参与当地环保NGO活动,如参与绿色学校、绿色社 区的创建活动,做环保宣传员,监督政府环保措施的落实情 况,检举违法和不环保行为等。参加环保行动时尤其应注意 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来解决问题和改善环境。
知识2 个人环境道德修养
1.科学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1)手段:宣言、政策、国策以及法律等。 (2)意识:在广大人群中建立一种环境伦理意识。 2.环境道德的主要内容 (1)节约资源、__减__少__污__染___。 (2) _绿__色__消__费__、环保选购。 (3)重复使用、__多__次__利__用___。

施工现场治污减霾方案

施工现场治污减霾方案

施工现场治污减霾方案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施工现场所产生的废气和灰尘排放也成为环境污染的重要因素。

为了减少施工现场对空气质量的影响,保障工人和周边居民的健康,本文制定了一份施工现场治污减霾方案。

本方案的目标是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减少施工现场对空气质量的负面影响,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1. 废气治理1.1. 使用高效过滤设备:在施工现场的机械设备上安装高效过滤器,过滤出尾气中的颗粒物和有害物质,减少排放对空气的污染。

1.2. 定期维护和检修:定期对施工机械设备进行维护和检修,确保其排放达到国家标准,减少废气排放的数量和污染物浓度。

2. 粉尘治理2.1. 确保施工场地的洁净:要求施工人员对工作场地进行保洁,及时清理积尘,减少粉尘扬尘的污染。

2.2. 使用封闭式施工方式:对一些特殊工程,如隧道和地下工程,采用封闭式施工方式,减少粉尘扩散到周围环境的可能性。

2.3. 采用湿式作业:在进行破碎、钻孔等作业时,使用水雾喷洒设备进行湿作业,有效降低扬尘。

3. 污水处理3.1. 高效处理设备的运用:对施工现场产生的污水进行处理,采用高效的污水处理设备,确保污水排放达标。

3.2. 分类收集和处理:对不同类型的污水进行分类收集和处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3.3. 持续监测:对处理后的污水进行定期监测,确保水质符合排放标准。

4. 垃圾管理4.1. 设置垃圾分类点:在施工现场设置垃圾分类点,鼓励工人和管理人员对垃圾进行分类投放,减少废弃物的污染。

4.2. 每日清理和运输:每日对施工现场进行垃圾清理,并及时运输到指定的垃圾处理中心。

5. 宣传教育5.1. 培训工人意识:通过培训和教育活动,提升工人的环保意识和知识水平,使其自觉遵守环保规定。

5.2. 员工手册和宣传材料:制作员工手册和宣传材料,向施工人员传达环保政策和要求,形成共识。

5.3. 公众参与活动:组织公众参观施工现场,增强公众对施工现场治污减霾方案的了解和支持。

我国环境保护法律制度中的公众参与

我国环境保护法律制度中的公众参与

我国环境保护法律制度中的公众参与
我国环境保护法律制度中的公众参与是指在环境决策和环境管理过程中,公众可以参与和影响相关事务的决策过程。

公众参与的目的是加强环境信息公开、保护公众利益、促进民主参与、提高环境决策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我国环境保护法律制度中的公众参与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1. 环境信息公开:环境保护法规定了环境信息公开的制度,要求相关环境信息应向公众公开,公众有权知情、参与和监督环境决策和管理过程。

2. 环境影响评价:环境保护法规定了环境影响评价的程序和要求,要求在环境敏感项目和重大工程建设前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向公众公开评价报告,听取公众意见和建议。

3. 环境保护专家的聘任和参与:环境保护法规定了环境保护专家的聘任条件和参与程序,要求在环境决策和环境争议解决中征求环境保护专家的意见和建议。

4. 环境公益诉讼:环境保护法规定了环境公益诉讼的适用条件和程序,允许符合条件的社会组织或者公民代表公众利益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维护环境权益。

5. 公众参与的土地征收和环境保护:土地管理法规定了征地补偿和征地手续中应当听取公众意见的要求,环境保护法规定了环境影响评价的程序和要求,用于保护受影响公众的权益。

以上是我国环境保护法律制度中的一些公众参与机制和内容,通过公众的参与,可以促进环境决策的公正性、科学性和透明度,保护公众权益,促进可持续发展。

地区发展模式

地区发展模式

地区发展模式引言概述:地区发展模式是指在特定地理环境、经济条件和社会背景下,一定地区内的经济、社会和环境发展的方式和模式。

地区发展模式的选择和实施对于地区的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探讨地区发展模式,分别是资源开发模式、产业结构模式、城市化模式、环境保护模式和社会治理模式。

一、资源开发模式1.1 自然资源开发:根据地区的自然资源分布情况,制定合理的开发方案,充分利用资源优势,促进经济增长。

1.2 资源节约利用:加强资源管理和保护,推动资源的节约利用,减少资源浪费,实现可持续发展。

1.3 跨区域合作:加强地区间的资源共享和合作,推动资源的跨区域开发,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二、产业结构模式2.1 产业布局规划:根据地区的产业基础和优势,合理规划产业布局,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2.2 产业协同发展:加强不同产业之间的协同发展,促进产业链的完善和延伸,提高地区经济的整体竞争力。

2.3 创新驱动发展:注重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转型,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城市化模式3.1 规划建设:制定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合理布局城市功能区,提高城市的空间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3.2 城市管理:加强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建设,提高城市的品质和居民的生活质量。

3.3 城乡一体化: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促进农村地区的农业现代化和农民收入的增加,实现城乡共同发展。

四、环境保护模式4.1 生态保护: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4.2 绿色发展:推动绿色经济发展,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实现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的双赢。

4.3 环境治理:加强环境治理和监管,提高环境管理水平,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活环境的良好品质。

五、社会治理模式5.1 公平正义:建立公平正义的社会治理模式,保障社会公平和人民权益的平等享有。

5.2 社会和谐: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加强社会矛盾的调解和解决,建设和谐社会。

智慧社区建设中公众参与度提升

智慧社区建设中公众参与度提升

智慧社区建设中公众参与度提升一、智慧社区建设概述智慧社区建设是现代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如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实现社区管理的智能化、服务的便捷化,以及居民生活的舒适化。

智慧社区的建设不仅能够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还能促进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1.1 智慧社区建设的核心理念智慧社区建设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通过科技手段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社区的管理效率。

它强调居民的参与和社区的互动,以实现社区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社区环境的持续改善。

1.2 智慧社区建设的关键技术智慧社区建设涉及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 物联网技术:通过传感器和网络连接实现社区内各种设施的智能监控和管理。

- 大数据技术:收集和分析社区内的各种数据,为决策提供支持。

- 云计算技术:提供数据存储、处理和分析的平台,支持社区服务的高效运行。

- 技术:通过智能算法优化社区服务流程,提供个性化服务。

二、智慧社区建设中的公众参与公众参与是智慧社区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能够确保社区建设更加贴近居民的实际需求,提高居民对社区建设的满意度和归属感。

2.1 公众参与的重要性公众参与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反映居民需求:通过公众参与,可以更准确地了解居民的需求和期望,使社区建设更加符合居民的实际需求。

- 增强社区凝聚力:公众参与能够增强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促进社区成员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 提高决策质量:公众参与可以提供多元化的视角和建议,有助于提高社区建设决策的质量和有效性。

2.2 公众参与的方式公众参与的方式多种多样,包括但不限于:- 社区论坛和会议:定期举办社区论坛和会议,邀请居民参与讨论社区事务。

- 问卷调查和意见收集:通过问卷调查和在线平台收集居民对社区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 社区志愿服务:鼓励居民参与社区志愿服务,如环境保护、文化活动等。

- 社区规划参与:邀请居民参与社区规划和设计过程,提出建设性意见。

课件11:5.3 公众参与

课件11:5.3 公众参与

【例题】 读环境问题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将备选答案的字母填入相关的空格内。
A.气候恶化
B.水旱灾害增加
C.农业减产
D.土地肥力下降
E.威胁人类生存
F.全球变暖

,②
,③
,④
,⑤
,⑥

(2)环境恶化威胁人类生存。要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必须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公众参与是一个重要方面,下列哪些行动
真正治理好环境问题,不仅要靠政府的高效率和国民的高 素质,更需要公众的积极参与,推动环境保护的法则建设和 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没有公众参与就没有环境保护运动
意义 公众参与 使环境保 护决策更 加科学
续表
原因 公众参与的主要目的在于制约政府的自由裁量权,确保政府公 正、合理地行使行政权力。可使环境影响评价制定的环保措施更 加科学合理,具有可操作性,增加环保审批的透明度,能充分体现 公正、公开、科学、民主的精神
第三节 公众参与
情境导入
课程目标
过去,我国环保工作主要限于政府主管部门和环境专业工作 者,公众的参与程度和意识比较低。现在我们已经认识到, 只有极大地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使环境保护成为全体社会 成员共同的责任和使命,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新型文化 观念,自觉约束自身行为,协调政府推动环境保护的发展,社 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才能真正实现。 公众参与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有哪些?个人在环境保护中 应具备的态度、责任和行为准则是什么?
化、绿化、美化环境;坚持做好本职工作中的环境保护,为保护环境尽职尽 责;改变消费观念,做绿色消费者。
第三层面是鼓励公众发挥民主监督作用。公众、团体和组织既要参与 有关环境与发展的决策过程,也要对污染环境的行为和破坏生态环境的行 为的执法进行监督。保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政策的贯彻落实,杜绝以权 代法、以言代法和以权谋私。特别是参与那些可能影响到他们生活和工作 的社区决策以及对决策执行的监督。

猫腻词语理解

猫腻词语理解

猫腻词语理解1. 引言猫腻词语是指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经常出现,但其真实含义与字面上的意思不完全一致的词汇。

这些词语通常用于政治、商业、社会等领域,目的是为了掩盖真相、迷惑大众或达到某种目的。

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介绍猫腻词语的概念、特点以及其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

同时,我们还将探讨猫腻词语对信息传播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并提出对策以应对猫腻词语带来的挑战。

2. 猫腻词语的定义与特点2.1 定义猫腻词语是指那些表面上看起来正常、无可厚非,但实际上具有隐含意义或潜在目的的词汇。

这些词语常常通过改变表述方式、模糊事实真相或运用双关语等手法来达到其目的。

2.2 特点猫腻词语具有以下几个特点:•多义性:猫腻词语常常具有多个意义,使人们容易产生歧义或误解。

这种多义性使得猫腻词语能够灵活应对不同场合和不同目的的需要。

•模糊性:猫腻词语往往使用抽象、模糊的表述方式,使其含义变得模糊不清。

这种模糊性可以让使用者在遇到问题时有更大的回旋余地,也可以让听众或读者产生不同的理解。

•虚假性:猫腻词语有时会故意掩盖事实真相,制造虚假印象。

通过表面上正确的陈述或夸大其词,猫腻词语能够引导公众产生错误的认知和判断。

3. 猫腻词语在政治领域中的应用3.1 政治宣传政治宣传是政府和政党向公众传达信息、塑造形象、争取支持的重要手段。

在政治宣传中,猫腻词语被广泛运用。

例如,在竞选演说中,候选人可能会使用一些虚假承诺或模棱两可的措辞来吸引选民的支持。

这些猫腻词语可以让选民产生期待,但实际上往往无法兑现。

3.2 政府声明政府在发布官方声明时,也常常使用猫腻词语来掩盖真相或减轻负面影响。

例如,在处理突发事件时,政府可能会使用一些模糊的说辞来回避责任或降低公众的关注度。

3.3 政策解读政策解读是政府向公众解释和阐述政策内容和意图的过程。

在政策解读中,猫腻词语可以起到模糊、混淆视听的作用。

政府可能会使用一些抽象、模糊的词语来描述政策目标和效果,以便灵活应对不同情况和利益相关方的需求。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引言概述: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是保障公众健康和安全的重要措施。

为了规范公共场所的卫生管理,提高公共卫生水平,各地纷纷出台了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的实施细则。

一、公共场所卫生管理责任1.1 公共场所经营者责任:公共场所经营者应当建立健全卫生管理制度,定期进行卫生检查和清洁消毒工作,确保公共场所环境卫生。

1.2 政府监管责任:政府部门应当加强对公共场所卫生管理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违反卫生管理规定的行为,保障公众健康。

1.3 公众参与责任:公众也应当积极参与公共场所卫生管理,自觉遵守卫生规定,举报违规行为,共同维护公共卫生环境。

二、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标准2.1 卫生设施标准:公共场所应当配备洗手间、垃圾桶等卫生设施,并定期清洁消毒,保持清洁卫生。

2.2 食品安全标准:餐饮场所应当遵守食品安全卫生规定,保证食品质量安全,避免食品中毒事件发生。

2.3 空气质量标准:公共场所应当保持空气流通,定期通风换气,确保空气质量符合卫生标准。

三、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培训3.1 卫生管理人员培训:公共场所应当定期组织卫生管理人员进行卫生管理培训,提高其卫生管理水平和意识。

3.2 公众健康教育:政府部门应当加强公众健康教育宣传,提高公众对卫生管理的重视程度,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3.3 卫生管理知识普及:公共场所应当在显著位置张贴卫生管理知识宣传资料,提醒公众注意卫生管理规定,促进公众卫生意识的提高。

四、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奖惩机制4.1 奖励措施:对于卫生管理工作出色的公共场所,可以给予奖励,鼓励其继续保持良好的卫生管理水平。

4.2 惩罚措施:对于违反卫生管理规定的公共场所,应当依法给予处罚,直至责令停业整顿,确保公共卫生安全。

4.3 鼓励举报制度:建立公共场所卫生管理举报制度,鼓励公众积极参与监督,保障公共场所卫生管理的效果。

五、公共场所卫生管理监督评估5.1 监督机构设立:建立公共场所卫生管理监督机构,负责对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整改要求。

环境保护法基本原则之公众参与原则

环境保护法基本原则之公众参与原则

论环境保护法基本原则之公众参与原则摘要:要理解公众参与原则,就必须对该原则所蕴含的理论问题进行分析,公众参与的必要性,公众参与是中国环境保护事业的民主推动力量,是环境法制革新的民主化方向,,在深化改革、转型发展的新时期,要坚持现代民主法治的基本原则,逐步完善公众参与制度,创新公众参与方法,创造公众参与条件,不断丰富中国环境法的新内涵,认真践行中国环境法的新使命。

关键词:环境保护法;公众参与;基本原则;制度完善1、前言在我国,环境保护关系到全国人民的切身利益,环境质量的好坏会影响到所有人的生活和健康。

保持一个良好的、清洁、舒适的环境,既是是人们的愿望,也符合人民的利益。

因此,个人、集体和国家在环境建设的根本目标、利益是完全一致的。

所谓公众参与原则,是指社会公众均享有参与环境资源保护的权利,都能平等地参与环境决策和环境管理,并有权对政府的决策行为、管理行为和单位、个人的环境资源的利用行为进行监督。

公众参与的原则在20 世纪80年代末才正式确立。

这一原则的明确化使得我国的环境保护有了更广泛的群众基础,在环境保护和发展方面起到了指引和宣传的作用,也调动了公众。

参与的积极性。

然而这一原则的确立到现在也不过是短短20年的时间,尽管积极作用应该给予肯定,可是它的不足之处也是明显的。

2、公众参与原则定义与理论依据2.1环境保护法所调整的利益具有不同于一般法律所调整的利益的特殊性。

环境法的使命是保护环境,而环境的基本特点是其整体性。

环境法所要保护的环境或者说环境整体本质上是人类的利益,而不是人类个体的利益[1]。

"环境法不是为个人私利而忙碌的法,而是为人类共同利益而设计的法"[2]。

环境法调整人类整体利益的特殊性,决定了在环境法中,公众参与原则中的公众的范围不能仅局限于利益相关者或利害关系相关者,也不能仅限于一定数量的人或团体。

因为环境是人类的整体利益,对于一国而言是就是指一国民众整体的利益,这种利益既需要居住于环渤海湾地区群众的广泛参与,也需要居住于云南地区民众的参与。

媒体议程设置

媒体议程设置

媒体议程设置1. 媒体议程的定义和背景介绍媒体议程设置是指媒体在报道中选择何种话题,以及对这些话题进行何种呈现的过程。

媒体议程设置是权力的一种表现形式,它不仅影响着公众对事件的认知,也能够塑造舆论和影响政策决策。

媒体议程设置是媒体对社会角色的固有责任的一部分,它能够引导公众关注重要的社会问题,并对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在过去,传统媒体通过编辑和报道选择的方式主导着媒体议程的设置。

然而,随着新媒体的兴起和社交媒体的普及,个人和非传统媒体逐渐参与到媒体议程设置的过程中。

这些新的媒体形态不仅拥有广泛的传播渠道,也能够更快速地传播信息和观点。

2. 媒体议程设置的影响因素2.1 政治因素政治因素是媒体议程设置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政府和政治力量通常会利用媒体来达到宣传和塑造形象的目的。

政府对媒体议程设置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敏感话题的限制和审查,以及对有利于自身利益的话题进行推广和宣传。

2.2 经济因素经济因素也是媒体议程设置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媒体作为商业机构,追求商业利益是其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要求。

具有商业化运作模式的媒体会在选择报道话题时考虑到公众的兴趣和社会热点,以吸引更多的观众和广告商。

2.3 社会因素社会因素是媒体议程设置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社会对媒体有着高度的关注和期望,对媒体披露和报道的信息有着较高的要求。

媒体的议程设置需要反映社会关注的热点和公众的需求,以获得更多的社会认可和支持。

3. 媒体议程设置的作用和意义3.1 影响公众观点和行为媒体议程设置对公众具有重要影响力,能够引导公众对事件的认知和理解。

媒体通过选择报道话题、呈现方式和视角,影响公众的观点和行为。

媒体的议程设置可以引导公众关注重要的社会问题,推动社会进步和变革。

比如,媒体对环境保护和人权问题的关注,能够引起公众对这些问题的重视并促使政府采取相应措施。

3.2 塑造舆论和影响政策媒体议程设置还能够塑造舆论,并对政策决策产生影响。

舆论对政府的政策制定和执行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

公众参与制度

公众参与制度

公众参与制度1. 引言公众参与制度是现代民主社会中的一种重要机制,旨在实现政府与公众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公众参与制度的实施可以有效地促进公众参与决策、监督政府行为、保障公众权益,从而构建更加开放、民主和透明的政府治理模式。

本文将深入探讨公众参与制度的定义、形式、意义以及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

2. 公众参与制度的定义公众参与制度是指政府在决策过程中主动向公众开放机会,鼓励公众参与,并将公众的声音纳入决策的过程和结果中。

这种制度不仅仅是一种表面上的参与形式,更是一种实质性的民主机制,旨在确保公众有权利参与决策、发言和监督政府行为。

3. 公众参与制度的形式公众参与制度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根据具体的决策情况和对象选择合适的形式。

以下是常见的公众参与制度形式:3.1 公众听证会公众听证会是政府组织的一种公开会议形式,旨在听取公众对特定政策、计划或项目的意见和建议。

政府在听证会上向公众介绍相关信息,公众可以提问、发表意见和建议,以此来影响政策决策的过程。

3.2 公众咨询公众咨询是在政府决策过程中,通过征求公众意见和建议来寻求决策方向的一种方式。

政府会通过发布咨询文件、组织座谈会等形式来征集公众的意见,以便更好地了解公众的需求和期望。

3.3 公众投票公众投票是一种直接决策的形式,政府会将某些具体问题提交给公众进行投票表决。

公众通过投票来决定某项政策或计划的通过与否,从而直接参与到决策过程中。

4. 公众参与制度的意义公众参与制度的实施对于现代社会的政府治理具有重要意义:4.1 促进民主公众参与制度是民主的基石,通过让公众直接参与决策过程,实现民主决策。

公众参与可以防止政府滥权,保护公众权益,增加政策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4.2 增加透明度和可信度公众参与制度可以提高政府的透明度和可信度。

通过公开决策过程、向公众公布决策信息,政府能够更好地与公众沟通,增加公众对政府的信任。

4.3 优化政策决策公众参与制度可以收集到更多广泛的意见和建议,包括来自不同群体的声音。

司务公开实施细则

司务公开实施细则

司务公开实施细则引言概述:司务公开是指政府或组织将相关信息、政策、决策等公开给社会公众,以增加透明度、提高公众参与度的一种行为。

司务公开实施细则是指明具体操作步骤和规范,确保司务公开的有效实施。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司务公开实施细则的内容。

一、信息公开1.1 公开政府组织的基本信息:包括组织机构、职责范围、联系方式等,使公众了解其运作情况。

1.2 公开政策和法律法规:将政府制定的各项政策、法律法规公开,使公众了解政策的制定背景和依据。

1.3 公开决策过程和结果:公开政府决策的程序、参与方和决策结果,提高决策的透明度和公正性。

二、预算公开2.1 公开财政收入和支出情况:公布政府的财政收入来源和支出用途,使公众了解政府的财政状况。

2.2 公开预算编制和执行过程:公开政府预算的编制原则、过程和执行情况,确保预算的合理性和透明度。

2.3 公开重大项目投资情况:公布政府重大项目的投资计划、进展和效果,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公众监督能力。

三、行政许可公开3.1 公开行政许可的依据和程序:公布行政许可的法律法规依据和办理流程,保障公众合法权益。

3.2 公开行政许可的结果和决定:公开行政许可的结果和决定,使公众了解许可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3.3 公开行政许可的监督和投诉渠道:公布行政许可的监督机构和投诉渠道,方便公众监督和维权。

四、公共服务公开4.1 公开公共服务的内容和标准:公布政府提供的各类公共服务的内容和标准,使公众了解服务的范围和质量。

4.2 公开公共服务的办理流程和时限:公开公共服务的办理流程和时限,提高服务效率和公众满意度。

4.3 公开公共服务的评价和反馈机制:建立公共服务的评价和反馈机制,接受公众的意见和建议,改进服务质量。

五、监督与问责5.1 建立监督机制:建立监督机制,监督司务公开的实施情况,确保公开的真实性和及时性。

5.2 加强问责机制:对未按规定公开的单位和个人进行问责,推动司务公开的落实。

5.3 推动公众参与:鼓励公众参与司务公开的监督和评价,提高公众参与度和满意度。

我国环境保护中的公众参与

我国环境保护中的公众参与

我国环境保护中的公众参与我国环境保护中的公众参与1. 引言公众参与是环境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增加政府和公众之间的沟通和信任,提高决策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我国环境保护中的公众参与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中,本文将对我国环境保护中的公众参与进行分析和探讨。

2. 公众参与的意义和作用公众参与是指公众通过各种形式和渠道,参与到环境保护的决策制定、项目实施和监督管理中的过程。

公众参与的意义和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1 加强民主参与公众参与是民主政治的重要实践,能够让公众有机会表达意见、参与决策,增强公众对环境保护事务的主体意识和责任感,促进社会的公平公正。

2.2 提高环境政策的合法性和有效性公众参与能够增加环境政策制定者对公众需求和期望的了解,从而使环境政策更加符合公众的利益和诉求,增强政策的可行性和执行力。

2.3 增加公众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理解公众参与可以将环境保护问题向公众传达和宣传,提高公众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理解,并培养公众的环保意识和行动能力。

2.4 促进环境保护科技创新公众参与能够调动各方力量,包括科技工作者、专家学者和公众大众等,共同参与环境保护科技创新,推动环境保护领域的科技进步和技术应用。

3. 我国环境保护中的公众参与现状我国环境保护中的公众参与已经取得了一些积极进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3.1 法律法规的完善我国已经出台了一系列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包括《环境影响评价法》、《环境保护法》等,这些法律法规为公众参与提供了法律支持和保障。

3.2 公众参与机制的建立我国在环境保护中建立了一系列公众参与机制,包括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环境信息公开、环境监测数据公开等,公众可以通过这些机制参与到环境保护事务中。

3.3 公众参与意识的提高随着环保意识的普遍提高,公众对环境保护的关注度和参与意愿也在增加,越来越多的公众组织和志愿者积极参与到环保活动中。

3.4 参与主体的多样化我国环境保护中的公众参与主体已经从最初的政府和相关部门扩大到企业、专家学者、公民以及非政府组织等各个社会群体,参与主体的多样化能够为环境保护提供更多的资源和智力支持。

社会治理公众参与方案

社会治理公众参与方案

社会治理公众参与方案摘要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方面,公众参与是社会治理的基础和核心。

公众参与社会治理能够增强公众的主体地位和参与意识,促进政府与公民的有效沟通和互动,有效提升社会治理的效率和公正性。

本文将介绍社会治理公众参与方案的目的、意义以及实施方式,帮助政府和公众更好地理解和参与社会治理。

目的社会治理公众参与方案的目的是通过公众的参与,提高社会治理的透明度、公开度和参与度,加强政府与公民之间的沟通和协商,增强公众的主体地位和参与意识,促进治理的公正性和合法性。

意义社会治理公众参与方案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增强政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公众对社会治理的参与,可以促使政府改进管理水平,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增强政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提高社会治理的效率和公正性。

公众参与社会治理,促进了政府与公民的有效沟通和互动,增强了治理的公正性和合法性,提高了社会治理的效率和公正性。

3.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公众参与社会治理,可以更好地体现民意和民生,增强了各方利益的平衡和协调,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实施方式社会治理公众参与方案的实施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加强公众宣传教育。

政府应加强公众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参与社会治理的意识和能力,激发公众的参与热情和积极性。

2.建立参与机制和平台。

政府应建立起多种形式的参与机制和平台,包括民情调查、公众听证、网络问卷调查、热线投诉等多种形式的参与机制和平台,满足公众的多元参与需求。

3.扩大参与范围和渠道。

政府应扩大参与范围和渠道,鼓励各方参与社会治理,包括公民、社区、企业、非政府组织等各方面的力量。

4.加强交流研究和评估。

政府应积极开展交流研究和评估工作,及时跟踪和反馈公众意见和建议,及时调整和完善治理策略和措施,提高治理的科学性和民主性。

结论社会治理公众参与方案的实施可以有效提高社会治理的透明度、公开度和参与度,促进政府与公民之间的有效沟通和互动,增强公众的主体地位和参与意识,提高治理的公正性和合法性,进一步加强社会和谐稳定和发展。

聚焦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各项工作的主线方面的不足

聚焦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各项工作的主线方面的不足

聚焦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各项工作的主线方面的不足引言概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当前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

然而,我们也必须正视一些不足之处,以便更好地推进这一工作。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出发,详细阐述这些方面的不足,并给出相应的总结。

正文内容:1. 教育体系不完善1.1 缺乏全面的教育理念:当前,教育体系中普遍存在功利主义倾向,重视知识传授而忽视素质教育,无法有效培养学生的共同体意识。

1.2 教材内容单一:教材内容过于单一,缺乏多元化的文化传承,无法激发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感。

1.3 缺乏师资力量:教育体系中师资力量不足,教师缺乏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入理解和传授能力。

2. 媒体宣传不足2.1 媒体内容单一:媒体过于追求商业利益,忽视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宣传,导致信息传递的单一性,无法形成全民共同体的共识。

2.2 媒体导向偏差:一些媒体过于强调个体主义和消费主义,缺乏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弘扬,无法引导社会的价值观念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2.3 缺乏深入报道:媒体报道过于片面,缺乏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深入报道和分析,无法提供全面的信息支持。

3. 社会分化加剧3.1 经济差距拉大:当前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贫富差距加大,使得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建设面临巨大挑战。

3.2 地区差异加大:不同地区的发展不均衡,导致地区之间的差异加大,难以形成全国范围的共同体意识。

3.3 社会阶层分化:社会阶层分化严重,缺乏共同的价值观念和认同感,使得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受到限制。

4. 党建工作不到位4.1 党员意识淡薄:一些党员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积极参与和引领的意识。

4.2 党组织薄弱:一些党组织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中作用不明显,缺乏有效的组织引导和支持。

4.3 党风廉政建设不力:一些党员在实践中存在不正之风,导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建设受到负面影响。

5. 公众参与不够5.1 缺乏参与机会:公众参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的机会有限,导致广大民众对这一工作的认同感不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绿色消费 环保选购 重复使用 多次利用 分类回收 循环再生 保护自然 万物共存
个人环境道德修养
个人环境道德修养
个人环境道德修养
阅读案例5“环保烈士索南 达杰”
思考1 思考1、2、3
• 1、环保是一项公益事业,人人有责, 环保是一项公益事业,人人有责, 因此更应提倡见义勇为行为。 因此更应提倡见义勇为行为。
大自然保护协会
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
世界著名环保社团 绿色和平 (greenpeace)
绿色和平组织在奥克兰海滩抗议日本捕杀鲸鱼
中国环境NGO在线 (Chinese Environment online) /
个人环境道德修养
个 人 道 德 修 养
人 境
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 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 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2、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有哪些? 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有哪些?
工厂实行清洁生产、社会公众积极参与、 工厂实行清洁生产、社会公众积极参与、 选购带环境标志的产品。其中, 选购带环境标志的产品。其中,公众是否认 识、愿意接受并积极参与是实施可持续发展 取得成功的关键。 取得成功的关键。
协助政府执行环境政策; 协助政府执行环境政策; 监督企业的行为, 监督企业的行为,与企业合作开发环保产 品及服务。
4、我国民间环保组织活动情况: 我国民间环保组织活动情况:
开展宣传教育、青少年普及教育、教师培训、 开展宣传教育、青少年普及教育、教师培训、绿色学 校活动、绿色社区活动、绿色消费活动、 校活动、绿色社区活动、绿色消费活动、保护野生动 植树造林、提供法律援助、 物、植树造林、提供法律援助、表彰优秀人物等方面

通过宣言、政策、 通过宣言、政策、国策以及法律 等手段, 等手段,调整人和自然的关系 建立环境伦理意识,帮助人们全面地、 建立环境伦理意识,帮助人们全面地、 科学地认识和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
人 境

自然和 和 环境

环境道德的主要内容
节约资源 减少污染 不随地吐痰、随地乱扔及乱倒废弃物,节约用电、 不随地吐痰、随地乱扔及乱倒废弃物,节约用电、 用水、用纸,慎用清洁剂,禁止露天烧烤, 用水、用纸,慎用清洁剂,禁止露天烧烤,做“公 交族” 自行车营销” 交族”、“自行车营销”,用电子贺卡取代纸制贺 卡 认购“环保标志”产品,用无氟制品、无磷洗衣粉、 认购“环保标志”产品,用无氟制品、无磷洗衣粉、 环保电池,选绿色包装,购买绿色食品。 环保电池,选绿色包装,购买绿色食品。 少用一次性用品,少用塑料袋,自配餐盒, 少用一次性用品,少用塑料袋,自配餐盒,少用一 次性筷子。 次性筷子。 回收废塑料、废电池、废纸、生物垃圾, 回收废塑料、废电池、废纸、生物垃圾,再生绿色 肥料和各种废弃物, 肥料和各种废弃物,战胜垃圾公害。 拒食野生动物,拒用野生动物制品, 拒食野生动物,拒用野生动物制品,不猎捕和饲养 野生动物,制止偷猎和买卖野生动物的行为, 野生动物,制止偷猎和买卖野生动物的行为,作动 物的朋友,善待生命,不买卖珍希木材用具, 物的朋友,善待生命,不买卖珍希木材用具,植树 造林,不践踏草坪,不攀折花草, 造林,不践踏草坪,不攀折花草,随手铲拾宠物粪 便。
民间环境保护组织
1、简称: 简称:
NGO 拥有专业的知识、技术及调查能力, 拥有专业的知识、技术及调查能力,
2、主要优势: 主要优势:
拥有更加单纯的社会责任感和充沛的创 造力, 造力, 而且引起了更广泛的基层团体的参与和 支持。 支持。 环境和生态的教育与研究; 环境和个群众性民间 环保组织——中国文化书院绿色文化分院 环保组织 中国文化书院绿色文化分院 自然之友” “自然之友”
时间: 1994年3月我国政府批准成立的第一个较 时间: 1994年 大的民间环保团体 宗旨:开展群众性环境教育、倡导绿色文明、建立 宗旨:开展群众性环境教育、倡导绿色文明、 和传播有中国特色的绿色文化、 和传播有中国特色的绿色文化、促进中国的 环保事业
2、……………… 3、积极参与当地环保NGO活动,如参与绿色学 积极参与当地环保NGO活动, NGO活动 绿色社区的创建活动,做环保宣传员, 校、绿色社区的创建活动,做环保宣传员,监 督政府环保措施落实情况, 督政府环保措施落实情况,检举违法和不环保 行为等。 行为等。参加环保行为时尤其注意以科学的态 度和方法来解决问题和改善环境。 度和方法来解决问题和改善环境。
民间环境保护组织
• NGO
民间环境保护组织
• 非政府 组织
民间环境保护组织
自 然 之 友
民间环境保护组织
• 世界自然基金会中国站
点此进入
世界自然基金会 Nature) (World Wide Fund For Nature) 世界自然基金会是世界最大的、 世界自然基金会是世界最大的、经验最 丰富的独立性非政府环境保护机构。 丰富的独立性非政府环境保护机构。在 全球我们拥有470 470万支持者以及一个在 全球我们拥有470万支持者以及一个在 96个国家活跃着的网络 个国家活跃着的网络。 1961年成立 96个国家活跃着的网络。从1961年成立 以来,世界自然基金会在6大洲的153 153个 以来,世界自然基金会在6大洲的153个 国家发起或完成了12000个环保项目。 12000个环保项目 国家发起或完成了12000个环保项目。 目前世界自然基金会通过一个由27 27个国 目前世界自然基金会通过一个由27个国 家级会员、21个项目办公室及 个项目办公室及5 家级会员、21个项目办公室及5个附属 会员组织组成的全球性的网络在北美洲、 会员组织组成的全球性的网络在北美洲、 欧洲、亚太地区及非洲开展工作。 欧洲、亚太地区及非洲开展工作。
第三节 公众参与
教学目标
1.认识公众参与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认识公众参与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2.理解个人在环境保护中应具备的态度、责 理解个人在环境保护中应具备的态度、 任和行为准则,形成正确的环境伦理观。 任和行为准则,形成正确的环境伦理观。
温故知新
1、请你解释一下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请你解释一下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