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第16课 五四运动教案
五四爱国运动教案
五四爱国运动教学设计一、课题:第16课五四爱国运动二、课型:讲授新课三、教学目标:1、知识要求:了解或掌握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背景;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和经过;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意义。
2、能力要求:理解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的内在联系;比较新旧民主主义革命,五四运动和辛亥革命的异同;综述山东问题的由来及结局。
3、情感要求:五四运动是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为国家和民族的进步开创了新起点,以民主与科学为宗旨的五四运动在20世纪中国历史上占有显著地位;五四运动中体现的高度爱国主义精神、民主与科学以及以后的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相结合的精神是值得继承和发扬的。
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巴黎和会与五四运动的背景;五四精神2、教学难点:理解五四精神六、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情境营造:上课伊始,播放中国共青团团歌《光荣啊,中国共青团》。
同时和学生交流:大家知道这是什么歌曲吗?会唱吗?有几个学生开始跟着歌曲唱了起来,继而会调动大部分人,气氛热烈。
字幕在幻灯片上缓缓出现,最后定格。
突出其中的一句歌词:“五四”的火炬,唤起了民族的觉醒!2、讲授新课:一、探源五四在我们走进五四运动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五四运动之前中国的社会状况是怎样的呢?[设问]:请同学们阅读课文第一子目的内容,试归纳,五四运动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爆发的?1、国际方面:民族危机大大加深[讲解]:一战期间,日本和美国趁西方列强无暇顾及在华利益之机,加紧侵略中国,尤其是日本,更是企图独霸中国。
主要体现在它支持袁世凯称帝为条件,向袁世凯提出了“二十一”条。
[设问]:通过教材第二三段小字的内容,我们可以发现“二十一条”的实质是什么?[提示]:灭亡中国变中国为日本的殖民地。
[设问]:袁世凯对于日本提出这样的“二十一”条作何反应?[提示]:1915年5月9日这天,称帝心切的袁世凯除了对第五条内容有所保留,其余内容竟然全部接受了。
中国人把这一天作为国耻纪念日,称作“五九国耻”。
高中历史 第16课 五四爱国运动教案33 岳麓版必修1-岳麓版高一必修1历史教案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 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 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
□移动学习□其他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
在本课课件制作过程中,为了使学生能够形象直观的了解五四运动这段历史,我插入了大量的相关图片、报纸信息,让学生身临其境的回到那段历史,然后带着当时历史画面中学生们的高亢热情开始这节课的学习,然后出示文本材料,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材料,在阅读材料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对问题有更深入的了解。在整个课件设计中使用了自定义动画设计,插播视频等,有顺序、有层次的,生动的将本课知识体现展现在学生面前。同学们通过在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合作学习,获得了充分展现自我的空间,激发了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积极、主动、全面地参与学习过程,最后不但学会了学习,有效的提高了课堂学效率,使学生的思想也得到了升华。
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
教学环节
(如:导入、讲授、复习、训练、实验、研讨、探究、评价、建构)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
导入
1.提出设问:社会上不同群体的人都有自己的节日,小孩有儿童节,老人有重阳节,妇女有妇女节,那我们青年人的节日是什么呢?
2.那么大家知道青年的这个节日是怎样确立下来的吗?然我们来回顾这段历史。
教学主题
五四爱国运动
一、教材分析
《五四运动》是高中历史必修一(岳麓版)第四单元第16课,本课的教学内容分成了三部分,即(一)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二)五四运动的经过(三)五四运动的结果及影响,其中背景和影响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中国青年学生在中国民主革命进程中的爱国热情和在中国社会变革中发挥的作用,展现中国青年对祖国赤诚之心和祖国未来的希望,所以通过这一节的学习,更多的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
第16课 五四爱国运动
第四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第16课《五四爱国运动》【课标要求】:概述五四运动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课前预习案1.五四运动发生的根本原因是:A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B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C中国人民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矛盾的加剧 D中国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及其斗争的发展2.最能体现五四运动性质的口号是:A“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B“废除二十一条”C“勿作五分钟爱国心” D“打倒卖国贼曹章陆”3.五四运动广泛传播了各种各样的学说和思想,包括马克思主义、无政府主义、新村主义、合作主义等,这体现了:A爱国精神和牺牲精神 B民族和科学精神 C追求真理、勇于解放的精神 D实事求是的精神4.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区别是:A革命性质 B领导阶级 C革命任务 D革命前途5.1919年6月初,五四运动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这是因为:A北京学生南下上海宣传 B北京学生运动遭镇压C上海工人阶级成为运动主力 D上海是全国的经济中心6.(2009·天津高考)1919年5月5日,天津《大公报》刊登“北京特约通讯”,标题为《北京学界之大举动——昨日之游街大会/曹汝霖宅之焚烧/青岛问题之力争/章宗祥大受夷伤》。
从上述标题中能够获得的信息是:A京津两地工人罢工游行 B学生爱国浪潮遍及全国C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D北洋政府逮捕大批学生7.依据上海警察局档案,1919年5月,上海许多学生家长都收到同样一份由上海华童公学校长发出的通A.民族工业发展,劳动力需求增加B.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C.淞沪会战,逃避战火D.国民经济崩溃,难以维持学业课堂探究案29.(2009·山东高考文综)环渤海地区包括辽宁、北京、天津、河北、山东等五省市。
在近代,该地区是列强侵略的重点也是中国人民抗争最激烈烈的地区之一。
新中国成立以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这地区发生了历史性巨变。
下图是近代列强侵略环渤海地区和中国人民抗争示意图。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6课《五四爱国运动》优质教案(4页)
第16课五四爱国运动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掌握五四运动的背景,过程,意义及精神。
通过五四爱国运动和以往革命运动的比较,认识其伟大历史意义,培养分析和比较问题的能力。
同时还要培养阅读材料,分析材料,结合已学知识共同分析,概括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材料的展现,激发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构建知识体系。
认识民族精神对国家命运和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
2、深入挖掘教材,激发思维,形成知识迁移,培养史论结合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五四运动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对五四运动做出价值判断,由此感受到民族精神的觉醒对一个国家的推动作用,并由此培养爱国情怀。
培养社会责任感,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树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人生理想。
教学重点和难点:本课重点:五四运动的史实,包括发生的背景,过程,结果和影响。
本课难点:理解五四精神,为什么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通过歌曲《光荣啊,中国共青团》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自主学习:1、五四运动的背景2、五四运动的经过3、五四运动的意义及精神一、五四运动的背景材料一:(军阀们)经过哪里,就靠哪里的老百姓供应,以苛捐杂税把他们管辖的省敲诈得精光。
……大河堤坝不维修,听任黄河泛滥;……此外还有滥发钞票,通货膨胀。
——《伟大的中国革命》[美]费正清著材料二:一战期间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期”。
产业工人队伍不断壮大。
为中国新的革命运动提供了新的阶级力量。
材料三:“新文化运动沉重打击了封建的思想文化,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它促使人们加紧追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为伟大的五四运动作了思想的先导,为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开辟了道路”。
——《中国通史》材料四:1915年5月9日:“二十一条”材料五:十月革命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
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结论。
---毛泽东背景:政治:北洋军阀黑暗统治,阶级矛盾尖锐国内阶级:工人阶级队伍壮大思想:新文化运动民族危机加深国际十月革命指明新方向导火线: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知识拓展:山东问题的由来和解决。
第四单元 第16课 五四爱国运动
第16课 五四爱国运动课程标准:概述五四运动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一、背景——“二十一条”与巴黎和会1.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欧洲列强无暇东顾,日本趁机加快侵华步伐,1915年1月,提出“二十一条”,妄图使中国沦为日本的殖民地。
2.1919年巴黎和会上,欧美列强决定将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转让给日本。
3.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成为五四运动的导火线。
二、过程——“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1.概况初步胜利。
(1)北京政府罢免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的职务。
(2)中国代表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
三、五四精神1.五四运动是中国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发展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2.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反帝爱国运动,体现出强烈的爱国精神和牺牲精神。
3.五四运动是一场广泛传播民主和科学的新文化运动,体现了民主和科学精神。
4.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体现了追求真理、勇于解放的精神。
5.爱国救亡、民主科学、文化启蒙构成了五四新文化运动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1.五四运动从一开始的学生运动遭到镇压,到后来取得重要成果,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什么?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给北洋政府施加了强大的压力,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显示了巨大的力量。
2.如图为青岛的标志性建筑《五月的风》,采用螺旋向上的钢体结构组合,充分体现了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的爱国主义基调和张扬升腾的民族力量。
为什么说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五四运动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口号,把斗争的矛头直接指向近代中国的两大敌人——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并对其进行猛烈抨击,体现了对民主科学精神的执著追求。
3.1919年,著名漫画家马星驰发表题为《民气一致之效果》的漫画(如图)。
漫画表达的主要意图是什么?五四运动中民众团结发挥了重要作用。
4.五四运动彰显的新的时代潮流(1)新的领导阶级——工人阶级。
五四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开始发挥领导作用。
第16课 五四爱国运动
第16课五四爱国运动广东省化州市第七中学黄小红一、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与能力:理解五四运动爆发的起因;熟悉运动的经过(时间、口号、中心、主力、结果);分析归纳“五四精神”的内涵。
2.过程与方法:合作探究,多元互动,多媒体技术辅助课堂教学。
(1)通过启发探究法理解五四运动爆发的起因;(2)课堂上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通过创设情境和填写表格等方法,使学生重回到历史场景中,自主掌握五四运动的过程,锻炼概括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3)通过对运动的分析,使学生领会“五四精神”内涵及其社会价值。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五四运动孕育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精神,五四精神的核心是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
本课主要通过情境再现与体验教学法让学生感受九十一年前青年学生的爱国热情与强烈的民族责任感,深刻领会“五四精神”的内涵。
通过学习五四运动,使学生体会到青年是国家的希望,是时代的主人翁,爱国是青年的优良传统;培养学生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责任感,从而树立为国家强盛、民族崛起而努力学习的远大理想,培养高尚的人格。
(二)教学内容分析1.分析《课程标准》的要求理解五四运动的起因,概述五四运动的史实,感悟五四精神。
因此,学习该课后,学生须准确无误地复述五四运动的起因和经过,体会中华民族为维护民族利益而不屈不挠、顽强抗争的爱国精神,感悟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2.分析教材内容在新课程和模块中的地位和作用与意义本课属于岳麓版《历史必修一·政治文明历程》中的第四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中的最后一课。
本课内容有三目:“二十一条”与巴黎和会、“外争国权,内惩国贼”、五四精神,三目之间是因果、递进关系。
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也是一场追求民主、科学的思想解放运动和新文化运动,是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标志着中国民主主义革命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掀开了中国争取民族解放和民族振兴的伟大斗争序幕,是近代中国政治民主化的重要里程碑,为中国此后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高中历史 第四章第16课 五四爱国运动教案 岳麓版必修1
必修一第四单元 16课《五四爱国运动》【课标解读】课程标准:概述五四运动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课标解读:要与学生一起分析五四运动发生的历史背景,并深入分析五四运动历史过程的特点,深刻理解五四运动对中国政治近代化发展产生的深远影响。
【本课分析】本课题选自新课标历史教材岳麓版必修Ⅰ第16课《五四爱国运动》,五四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在中国革命史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本课包含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的思想内容,所以重点教学任务放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这也是本课要达到的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①掌握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性质、口号、发展及结果;分析探讨五四精神的内涵。
②通过与以往革命运动的对比,认识五四运动意义,培养学生比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利用多媒体教学,提供历史图片、文字信息,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体会到:青年是国家的未来的希望,是时代精神的主人;爱国是学生的优良传统,每位学生都应培养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历史责任感。
重点: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意义。
难点:分析五四精神的内涵;总结新旧民主革命的异同【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出示几幅图片五四青年节青岛五四广场教师提问:为什么要在五月四日庆祝青年节?青岛为什么要建一个五四广场?(学生说)教师总结:这就是我们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五四爱国运动。
二、讲授新课教师配乐朗诵七律·纪念五四运动神州昏暗虎狼凶,捍卫国家志士雄。
学子斗争惊列寇,豪杰攻打震华庭。
反封反帝风云涌,休课休劳波浪汹。
五四精神值赞颂,优良传统要扬承。
朗诵结束,教师将借助这首诗分析本节课。
第一章:神州昏暗虎狼凶,捍卫国家志士雄。
教师评说:当时的中国内忧外患,河山残破,几个材料让我们了解一下当时的情况。
教师展示:材料一:日本强加给中国的《二十一条》材料二:1914年11月7日,日军攻占青岛。
第16课 五四爱国运动
第16课
五四爱国运动
谢谢大家Biblioteka 1. 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的最主要原因是 思考: A.青年学生的先锋作用 ( B) 运动中各阶层的地位?
青年学生--先锋 B.工人阶级的主力军作用 工人阶级--主力 C.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 先进知识分子--领导 D.李大钊、陈独秀的指导作用 民族资产阶级--参与
2、毛泽东指出:“五四运动杰出的历史意义, 在于它带着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姿态。”这种 “姿态”主要是指(
时间 5 月4 日 -6月初 中心
要求:自主完成 每人回答一题,加一分
结合课本65页内容完成下表:
主力
第一阶段: 口号
第二阶段: 时间 6月初起 中心 主力 结果
第16课
五四追踪 五四爱国运动
第一阶段: 口号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废除二十一条 打到卖国贼
结合课本65页内容完成下表:
时间 5 月4 日 -6月初 中心 北京 主力 学生
课本、导学案、双色笔
最重要的是:
激 情!!!
课前检查
第一、二题同桌互查、老师抽查第三题 时间:5分钟
• 1、辛亥革命的原因 •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内容、性质 • 3、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金田起义 武昌起义 禁烟运动 五四运动
第16课 五四爱国运动
学习目标
陈述性知识: 逐一列举五四运动爆发的主要原因和直接原因,列举五 四运动两个阶段的重要史实,背诵并解读五四运动的口 号。 程序性知识: 通过比较区分新旧民主主义概念,学习五四运动的过 程,学会用多角度分析问题的方法和联系的方法看问 题,体会五四精神的内涵;
D
4.五四运动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的最重要 的原因是 A、五四运动是一次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必修一政治史第四单元第16课五四运动教学设计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五四运动的背景、过程、主要人物及其历史意义。
2.难点:理解五四运动中无产阶级领导地位的确立及其对民主革命的影响;分析五四运动与中国历史上其他民主运动的异同;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分析能力。
(二)教学设想
1.教学方法:
(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五四运动的背景、过程和影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必修一政治史第四单元第16课五四运动教学设计
一、景、过程及其历史意义,掌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理解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地位。
2.掌握五四运动中涌现出的主要历史人物、事迹及其影响,如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等,了解他们为民族独立和民主进步所作的贡献。
3.分析比较五四运动与中国历史上其他重要民主运动的异同,理解民主运动的发展规律,提高历史比较分析能力。
2.通过学习五四运动中英勇斗争、无私奉献的历史人物,培养学生勇敢、担当、进取的精神品质。
3.引导学生认识民主、科学、自由、平等等价值观在五四运动中的重要地位,培养学生追求真理、崇尚民主、尊重科学的价值观。
4.培养学生具备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5.课后阅读:推荐学生阅读与五四运动相关的历史书籍、文章,如《五四运动》、《五四时代的精神》等,要求做好阅读笔记,并在课堂上分享阅读心得。
6.观看纪录片:组织学生观看与五四运动相关的纪录片,如《五四运动》、《青春之歌》等,要求学生撰写观后感,不少于500字,以提高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感知力和评价能力。
3.组织课堂讨论,引导学生对五四运动中的热点问题进行思考,如爱国主义、民主与科学、青年运动等,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6课《五四爱国运动》精品表格教案(8页)
第16课五四爱国运动学案【课标要求】概述五四运动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重点难点】1、重点:五四运动的背景、精神2、难点: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知识梳理】一、五四运动爆发背景及条件1.国内:(1)政治(根本原因):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激化了;(2)经济因素及阶级因素:一战期间,空前发展,队伍不断壮大;(3)思想文化:新文化运动后期的传播解放了人们的思想;(4)直接原因(导火线):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2.国际:(1)一战期间,日本加快侵华步伐,提出灭亡中国的“___”,民族矛盾加剧;(2)俄国“”给中国送来了。
二、五四运动概况1.第一阶段:(1)中心:______ (2)主力:青年学生;(3)斗争形式:示威游行;(4)口号:“外争国权、____”、“废除___”、“打倒三个卖国贼”等。
2.第二阶段:(1)中心:由北京转移到____;(2)主力(五四运动的特点):___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3)斗争形式:“三罢”斗争3.初步成果:(1)北京政府罢免、、三个卖国贼的职务;(2)中国代表拒绝在上签字;(3)释放部分。
三、五四精神1.五四运动性质: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运动;2.五四运动的意义:(1)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反帝爱国运动,体现出强烈的精神和精神,它是中国从革命发展到革命的转折点。
(2)五四运动是一场广泛传播和的新文化运动,体现了鲜明的民主与科学精神;(3)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促进了的传播,体现了追求真理、勇于解放的精神。
3.五四精神:、民主科学、;主旋律:爱国主义精神。
四、比较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1)相同点①社会性质:②革命任务:③革命性质:(2(模拟题)最能够突出说明五四运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论据是()A.提出“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口号B.在十月革命影响下发生的C.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起了领导作用D.无产阶级成为运动的主力军【方法指导】选择题答题方法:一、看时间二、找关键句,关键词,题干主谓宾,材料的中心意思三、主义括号前问题的具体要求四、分析选项时本着两个原则:①是否符合史实②是否符合材料材料题答题方法:历史材料解析题的解答,总体上可分为三个步骤:一是读懂材料; 二是审清题目; 三是规范答题。
山东省高中历史第16课五四爱国运动教案10岳麓版必修1
第(1)课时课题:书法---写字基本知识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初步掌握书写的姿势,了解钢笔书写的特点。
2、了解我国书法发展的历史。
3、掌握基本笔画的书写特点。
难点:运笔的技法。
教学过程:一、了解书法的发展史及字体的分类:1、介绍我国书法的发展的历史。
2、介绍基本书体:颜、柳、赵、欧体,分类出示范本,边欣赏边讲解。
二、讲解书写的基本知识和要求:1、书写姿势:做到“三个一”:一拳、一尺、一寸(师及时指正)2、了解钢笔的性能:笔头富有弹性;选择出水顺畅的钢笔;及时地清洗钢笔;选择易溶解的钢笔墨水,一般要固定使用,不能参合使用。
换用墨水时,要清洗干净;不能将钢笔摔到地上,以免笔头折断。
三、基本笔画书写1、基本笔画包括:横、撇、竖、捺、点等。
2、教师边书写边讲解。
3、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姿势正确)4、运笔的技法:起笔按,后稍提笔,在运笔的过程中要求做到平稳、流畅,末尾处回锋收笔或轻轻提笔,一个笔画的书写要求一气呵成。
在运笔中靠指力的轻重达到笔画粗细变化的效果,以求字的美观、大气。
5、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发现问题及时指正)四、作业:完成一张基本笔画的练习。
板书设计:写字基本知识、一拳、一尺、一寸我的思考:通过导入让学生了解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这是书写的起步,让学生了解书写工具及保养的基本常识。
基本笔画书写是整个字书写的基础,必须认真书写。
课后反思:学生书写的姿势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要加强训练,基本笔画也要加强训练。
总第(2)课时课题:书写练习1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教会学生正确书写“杏花春雨江南”6个字。
2、使学生理解“杏花春雨江南”的意思,并用钢笔写出符合要求的的字。
难点:注意字的结构和笔画的书写。
教学过程:一、小结课堂内容,评价上次作业。
二、讲解新课:1、检查学生书写姿势和执笔动作(要求做到“三个一”)。
2、书写方法是:写一个字看一眼黑板。
(老师读,学生读,加深理解。
)3、书写教学“杏花春雨江南”6个字。
必修一政治史第四单元第16课五四运动优秀教学案例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以1919年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的历史事件为引子,引导学生了解当时中国所面临的内忧外患的困境。
2.通过展示五四运动期间的学生抗议活动、罢课罢市等情况,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五四运动的激情与激情。
3.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有五四运动?五四运动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二)讲授新知
3.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分享自己的作业成果,促进他们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生动形象的语言、丰富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课堂参与度。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充分的关注和发展。同时,结合现实生活,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在教学评价方面,我将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既注重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也关注他们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通过设置课后作业、课堂提问、小组讨论等形式,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指导和帮助。在课堂上,我将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3.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划分学习小组,鼓励学生合作学习,共同探讨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和影响。通过小组讨论任务和展示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这种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还能够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交能力。
4.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在教学评价方面,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既注重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也关注他们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通过设置课后作业、课堂提问、小组讨论等形式,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指导和帮助。这种多元化的评价方式能够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激励他们的学习动力。
五四运动教学设计
岳麓版必修一《政治文明历程》第四单元第16课《五四爱国运动》一、教学设计思路分析【教材分析】《课程标准》对本课教学内容规定为:概述五四运动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五四爱国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是一次承上启下的革命运动,也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它上承辛亥革命,下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因此,本课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十分重要。
学好本课,将为学生学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课分三目内容,对五四爱国运动进行了详细的阐释。
第一目“‘二十一条’与巴黎和会”,分析了五四运动爆发的历史背景。
第二目“‘外争主权,内惩国贼’”,介绍了五四运动的过程、结果。
第三目“五四精神”,则重点介绍了五四运动的意义和五四精神。
【学情分析】本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初步掌握了一些分析问题的能力,并且学生在初中已经较系统地学习过本课的有关内容,学生比较陌生的是五四精神以及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异同点。
因此,依据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灵活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归纳、分析、整合能力。
本课内容较为生动,可以借助文字材料、图片和影像资料,以利于学生更直观地感受、认识和理解问题。
【整体设计思路】教师依据课程标准,结合学情分析和学科特点,决定本课的主线是“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为中华民族的复兴而努力奋斗”。
在教学设计上分为三个环节:“五四前夜——风雨欲来”、“五四现场——风起云涌”、“五四遗产——风声雷动”。
教师力图通过精彩的讲述和积极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使学生认识到:青年是国家的希望,学生是时代的主人翁,青年学生要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要为中华民族的复兴而努力奋斗。
二、教学设计方案【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五四运动的过程。
教学难点:五四运动的意义以及五四精神。
【教学方法】1、讲授法2、问题教学法3、史料分析法4、多媒体教学法5、分析研讨法【板书设计】第16课五四运动一、五四前夜:背景二、五四现场:过程三、五四遗产:精神【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教师利用幻灯片播放关于五四运动的图片并配合《共青团团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单元第16课五四运动教案第四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第16课五四运动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熟悉五四运动的起因(原因与导火线)、运动的经过(口号、中心、主力、结果)、影响。
分析归纳“五四精神”。
引导学生对比五四运动前后中国民主革命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提高学生的分析、比较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启发探究法了解五四运动发生的原因;(2)通过创设新情境让学生写一封介绍五四运动的信和新闻报道,使学生自主掌握五四运动的过程,锻炼文字表达能力与口头表达能力;(3)通过分析讨论法认识五四运动对中国社会变革命的影响,领会“五四精神”的社会价值。
3、情感、态度、价值观:本课主要通过情境再现与体验教学法让学生感受八十五年前青年学生的爱国热情与强烈的民族责任感,深刻领会“五四精神”的内涵,从而树立为国家强盛、民族崛起而努力学习的远大理想,培养高尚的人格。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一)、重点:五四运动的原因与“五四精神”。
(二)、难点:五四运动发生的起因;体验当时爱国学生与各界群众的忧国忧民之情以及强烈的民族责任感。
三、教学方法:1、接受式教学法:以碎步启发式为主。
2、体验式教学法:情景再现、角色扮演(模仿性学习)。
四、教学素材分析.巴黎和会拒绝中国人民的正义要求。
1919年1月至6月,协约国在巴黎举行“和平会议”。
这次和会是在战争中取胜的英、美、法、意、日几个强国把持下进行的。
中国政府因战时参加协约国一方,也派代表出席会议。
在全国人民的压力下,中国代表在会上提出废除外国在中国的特权和取消“二十一条”、收回日本大战时夺去的德国在山东的各种特权,但遭到无理拒绝。
会议决定把德国在中国山东获得的一切特权转交给日本。
这个消息传到国内,激起全国人民的愤怒。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不仅昭示了帝国主义侵略、瓜分中国的本质,而且也把北洋军阀政府在山东问题上出卖民族主权的罪恶行径赤裸裸地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使中国人民进一步认清了封建军阀政府的卖国行径,也教育了原来对巴黎和会抱有幻想的知识界。
于是,长期以来酝酿着的一场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风暴就以此为导火线爆发了。
2.五四运动的爆发。
5月4日下午,北京13所学校的3000多名学生在天安门前集会,举行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
学生们手持旗帜,上面写着“争回青岛方罢休”,“拒绝和约签字”,“头可断,青岛不可失”,“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游行队伍冲向赵家楼,火烧卖国贼曹汝霖的住宅,痛打章宗祥。
北洋军阀政府出动大批军警进行镇压,学生被捕去32人。
第二天,北京专科以上学校学生举行罢课。
6日,又成立了北京中等以上学校学生联合会。
他们还到街头举行爱国讲演,开展抵制日货、提倡国货的宣传活动等。
北京学生斗争的消息传出,举国震动,天津、上海、济南、武汉、长沙等地的学生和社会各界,纷纷行动起来,支持北京学生的爱国运动。
3.五四运动的新阶段和运动取得初步胜利。
北京学生在街头讲演。
讲演者“垂泪而道”,听众则“掩面而泣”。
第一天,学生被捕者170多人;第二天,又有700多人被捕;第三天,XX多名学生走上街头,受到军警马队的冲击。
北洋军阀政府的倒行逆施,进一步激怒了全国人民,掀起了更大的革命风暴。
从5月6日起,上海工人举行声援学生的大罢工。
紧接着,北京、唐山、汉口、南京、长沙等地工人也相继举行罢工,中国工人阶级从此以独立的姿态,登上了政治舞台。
这时,许多大中城市的商人也举行了罢市。
斗争扩展到20多个省区、100多个城市。
五四运动发展成以工人阶级为主力,有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参加的、全国规模的群众爱国运动。
运动的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
五四爱国运动充分显示了人民群众的巨大威力,全国各地如火如荼的革命运动,特别是工人阶级独立地登上政治舞台,举行了大规模的罢工斗争,使得反动派极为恐惧。
北洋军阀政府被迫释放了被捕学生,罢免了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的职务,出席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五四爱国运动的直接目标得以实现,运动取得了初步胜利。
4.五四运动的历史影响。
教材从四个方面论述了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第一,运动的性质。
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早由学生、工人和市民掀起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
与辛亥革命相比,其特点在于它的广泛的社会性和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态度。
第二,五四运动是一场广泛传播民主和科学的新文化运动,体现了鲜明的民主和科学精神。
第三,五四运动最大的功绩在于“启导了广大人民的觉悟,准备了革命力量的团结”,它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体现了追求真理、勇于解放的精神。
第四,五四运动是中国革命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
五、教学建议1、建议教师注意和初中教材中相关内容的联系和区别。
对初中学生已熟悉的内容,如五四运动的导火线,可采用观看电影后提问的方式略讲,对而对初中未涉及的内容或分析较少的内容,如五四运动的意义与五四精神,应进行比较详细分析。
2、在讲“‘二十一条’与巴黎和会”一目之前,可先提出问题:“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状况如何?在社会经济、阶级关系、思想文化方面有哪些变化?“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知识,了解五四运动发生的社会根源和历史条件,从而导入新课。
3、在讲“五四运动的原因”时,建议教师结合电影《我的一九一九》片断,引导学生步步深入探究五四运动的原因。
4、在讲“五四运动的经过”时,播放电影片断,再现五四运动爆发的情景。
出示有关运动的原始资料。
全班同学分为两个大组,第一组同学请以当时北大学生的身份给在国外留学的朋友写一封亲历五四运动的信。
第二组同学请以当时外国记者的身份写一篇新闻报道。
5、在讲“五四运动的影响”时,建议教师先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如:五四运动对中国社会变革产生了什么影响?为什么我们今天还提倡弘扬“五四精神”?“五四精神”的内涵是什么?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并让小组代表阐述本组观点后,教师归纳小结。
6、讲完全课内容后,教师可采取谈话法,由师生共同梳理五四运动的主要知识点;对比五四运动前后中国民主革命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小结: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它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极大地提高了中国人民的觉悟,促进人们思想的解放。
在五四运动中,知识分子认识到工人阶级的强大力量。
五四运动后,他们深入到工人群众中宣传马克思主义,开始把马克思主义同工人运动相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作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
六、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过程备注、说明五四运动的起因播放电影〈〈我的一九一九〉〉片断“顾维钧在巴黎和会上的陈词”。
情境再现,引起学生共呜;同时了解史实提出问题探讨运动发生的原因:1影片再现的是哪一历史事件?2巴黎和会是什么会议?3山东问题的来由是什么?4巴黎和会为什么没有接受中国代表的正义要求?说明了什么问题?引起什么后果?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步步深入探究原因五四运动的经过播放电影片断,再现五四运动爆发的情景。
出示有关运动的原始资料。
情境再现,渲染当时的爱国激情学生活动:按下列历史场境的设置完成学习任务(全班分为两个大组)。
•第一组同学请以当时北大学生的身份给在国外留学的朋友写一封亲历五四运动的信。
•第二组同学请以当时外国记者的身份写一篇新闻报道。
(注意自己角色的情感定位;所写的信要饱含激情与思考;新闻报道要包括运动的口号、中心、主力、结果等基本内容,字数在150字左右)角色扮演,体验当时学生的爱国情;同时自学掌握运动的过程;锻炼文字表达能力。
每组抽部分同学的作品朗读,交流学习结果。
交流、协作、与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五四运动的影响全班分成8个小组,讨论:五四运动对中国社会变革产生了什么影响?为什么我们今天还提倡弘扬“五四精神”?“五四精神”的内涵是什么?讨论法,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加深对“五四精神”的认识,培养民族责任感小结师生共同梳理五四运动的主要知识点;对比五四运动前后中国民主革命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巩固基础知识,培养比较能力播放电影片断,再现中国代表拒签和约的情景强化学生的爱国情布置作业每人写一篇小论文《我与“五四精神”》,字数1000字内增强学生时代责任感七、反馈小结1、备课中是否正确、全面制定了教学目标?这些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中是否很好地给予了贯彻、落实?2、科书的内容是否准确、细致地钻研和理解了?课堂教学内容是否坚持了历史学科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史论结合的原则?教学内容是否依据课标要求,相对丰满和有一定深度的分析?3、教学方法是否得当?课堂上是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体现了师生共同参与教学过程?教学手段运用得是否充分、恰当?4、语言、板书、教态如何?教学的实际效果如何?八、难点突破:为什么说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的开端?由于一战间日美加紧侵华、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影响、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新文化运动等促成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五四运动。
五四运动以后,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逐渐成为思想界的主流。
随着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诞生了中国共产党。
工人阶级通过自己的政党肩负起中国革命的领导责任,使近代以来中国革命阵线出现新的组合,新民主主义革命由此开始。
由于领导力量的改变,从而改变了革命的目标和结果。
五四运动后,中国工人阶级成为革命的领导者,这是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区别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