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月日知识
关于年月日的知识
关于年月日的知识
关于年月日的知识有很多,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知识点:
1.年、月、日是时间单位,它们分别表示一段时间的长短。
2.年是最大的时间单位,通常以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圈的时间为一年。
3.月是中等的时间单位,通常以月球绕地球公转一圈的时间为一个
月。
4.日是最小的时间单位,通常以地球自转一圈的时间为一天。
5.一年有12个月,每个月的天数不同,闰年有366天,平年有365
天。
6.每个月的天数是根据月亮的圆缺变化来确定的,一般有28天、30
天和31天三种情况。
7.闰年是为了弥补因人为历法规定造成的年度天数与地球实际公转
周期的时间差而设立的,每四年一个闰年,闰年有366天。
8.计算经过的天数时,可以使用日历或计算器等工具来帮助计算。
9.在日历中,每一天都会标注日期和星期几。
10.时间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年=12个月=365天(平年),1个
月=30天或31天,1天=24小时。
希望这些知识点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年月日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年月日知识点
年月日单元知识点1、与“年”有关的知识(1)一年有12个月,半年是6个月,平年全年365天,闺年全年366天。
(2)判断平年、闰年的方法:1.年份的末位是单数(1、3、5、7、9)的一定是平年,如:2011年、1985年、2.年份末位是双数看末两位是否是4的倍数。
3.后两位都是0的用前两位去除以.整百年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例如:2000年是闰年,但1900年不是闰年。
)(3)周年的计算方法:末位年份-开始年份=周年2、与“月”有关的知识:一年有7个大月,4个小月,一个平月(二月)(1)有31天的月份是大月,每年有7个大月: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
有30天的月份是小月,每年有4个小月:4月、6月、9月、11月。
(2)2月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
(3)7月和8月、12月和1月都是连续的大月。
在同一年中,那么只有7月和8月是连续的大月。
(4)一个星期有7天,每个月至少有4个星期日,最多有5个星期日。
(5)日期每加7天,星期几都是相同的。
例如,6月1日是星期三,那么6月8日还是星期三。
(6)2月只有28天的这一年是平年,平年全年有365天(31×7+30×4+28=365)。
2月有29天的这一年是闰年,闰年全年有366天(31×7+30×4+29=366)。
(9)一年有4个季度。
第一季度是1月、2月、3月,平年的第一季度有90天,闰年的第一季度有91天,第二季度是4月、5月、6月,每年固定是91天,第三季度是7月、8月、9月,每年固定是92天,第四季度是10月、11月、12月,每年固定是92天。
我们平时所说的一年四季,是按照农历的节气划分的,即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
季节和季度是不一样的,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是根据温度变化进行区分的,而季度是根据月份区分的。
(10)平年全年有365天,有52个星期零1天,闰年全年有366天,有52个星期零2天。
有关年月日的知识点
有关年、月、日的知识①一年有12个月、平年一年365天、闰年一年366天②1、3、5、7、8、10、12月是大月,有31天。
4、6、9、11月是小月,有30天。
平年2月有28天,闰年2月有29天儿歌记忆: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四六九冬三十整,平年二月二十八,闰年二月二十九。
③判断平年与闰年的方法:普通年份÷4,结果有余数就是平年,没有余数就是闰年。
整百年份÷400,结果有余数就是平年,没有余数就是闰年。
如:1998年÷4=499……2 (1998年是平年)1996年÷4=499 (1996年是闰年)2000年÷400=5 (2000年是闰年)1700年÷400=4……1 (1700年是平年)④一年有4个季度1、2、3月是第一季度(平年90天,闰年91天)4、5、6月是第二季度(91天)7、8、9月是第三季度(92天)10、11、12月是第四季度(92天)⑥平年一年有52个星期,还余1天;365÷7=52 (1)闰年一年也有52个星期,余2天。
366÷7=52 (2)⑦求“周年”或“周岁”时,用所问的年份-出生的年份如:李明1996年5月22日出生,到今年的5月22日是(14)周岁。
2010-1996=14⑧妈妈去上海,3月29日出发,4月5日返回,共出差多少天?用三月份出差的天数+4月份出差的天数31-29+1=3(天) 3+5=8(天)小明从7月15日开始放假,9月1日开学,小明的暑假一共放了多少天?用7月放假的天数+8月放假的天数:31-15+1 + 31 = 48(天)。
小学三年级数学《年月日》知识点、教案及教学反思
【导语】数学是⼈们认识⾃然、认识社会的重要⼯具。
它是⼀门古⽼⽽崭新的科学,是整个科学技术的基础。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化,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学在社会各个⽅⾯的应⽤越来越⼴泛,作⽤越来越重要。
以下是©⽆忧考⽹整理的⼩学三年级数学《年⽉⽇》知识点、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学三年级数学《年⽉⽇》知识点 1、⼀年有12个⽉:⼀、三、五、七、⼋、⼗、⼗⼆⽉是⼤⽉,有31天;四、六、九、⼗⼀⽉是⼩⽉,有30天;⼆⽉平年有28天,闰年有29天。
2、全年天数:平年有365天,闰年有366天。
3、判断平年、闰年: (A)年份能被4除尽⽽没有余数的是闰年,有余数的。
为平年; (B)整百整千的年份要能被400除尽才是闰年。
4、⽐年⼤的时间单位是世纪,1世纪=100年。
5、⽤24时计时法表⽰: (A)上午时间直接读出钟⾯上时间即可; (B)下午的时间在钟⾯上所指时间的基础上加上12⼩时。
6、时间单位的换算关系:1⼩时=60分,1分=60秒,1刻=15分,⼀昼夜=24⼩时,1周=7天。
7、经过的天数的计算分为三种情况: (A)头尾都算:结束时间-开始时间+1 (B)头尾都不算:结束时间-开始时间-1 (C)头尾算其⼀:结束时间-开始时间。
【篇⼆】⼩学三年级数学《年⽉⽇》教案 ⼀、教学内容 ⼈教社教科书第六册81-83页的内容。
⼆、教学⽬的 1、使学⽣理解有关时间单位"年、⽉、⽇"的基础知识。
知道⼤⽉、⼩⽉、平年、闰年的知识,能够初步判断某⼀年是平年还是闰年。
2、引导学⽣进⾏收集处理信息,观察⽐较,进⾏联想,提⾼学⽣解决⽇常⽣活问题的能⼒和合作学习能⼒,培养学⽣的创新意识。
3、使学⽣感受数学知识与⽇常⽣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珍惜时间的好品质。
三、教学重难点 闰年、平年的区分与计算及⼤⽉、⼩⽉的记忆 四、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教学辅助课件及某年天数统计表若⼲份 2、学⽣课前收集不同年的年历、学具盒 五、教学过程 (⼀)谜语导⼊ 同学们,⽼师这⼉有⼀个谜语,请⼤家猜⼀猜(教师展⽰课件:有个宝贝真希奇,⾝穿三百多件⾐,每天都要脱⼀件,等到年底剩张⽪),学⽣猜出是:⽇历。
年月日知识点总结
年月日知识点总结导读:年月日,作为时间的表示方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
我们在填写表单、写日记、安排活动时都要用到年月日。
年月日具有广泛的应用,同时也有一些复杂的知识点。
本文将从年、月、日三个方面对年月日进行详细的介绍,为大家全面解读年月日的知识点。
一、年1.1 年的概念年是时间的单位之一,它是地球绕太阳一周所经历的时间,是周期性的时间单位。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用“年”来表示一年的时间,比如在写日期时,我们会写2022年。
年也常用来计算周期性事件的发生频率,比如我们会说“每年过年都回家”。
1.2 公元纪年法公元纪年法是现代世界通用的年代表示方式,以耶稣基督诞生的年份为公元元年,之前的年份称为公元前。
公元纪年法常用于历史的记载和时间的表示。
1.3 农历和公历我国传统的时间表示方式是农历,它以农作物的生长季节和天象变化为标志,是一种以月球运行为基础的日历。
而公历则是以太阳的运行为基础,是一种以地球绕太阳运行为基础的日历。
目前,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采用公历作为官方日历。
1.4 年份的特殊表示方式在表示年份时,有一些特殊的表示方法,比如用罗马数字表示,用汉字表示等。
二、月2.1 月的概念月是时间的单位之一,它是地球绕太阳运行的周期的1/12。
月亮绕地球运行一周则称为一个月份。
2.2 太阳历和月亮历太阳历是以地球绕太阳运行为基础的日历,而月亮历是以月亮绕地球运行为基础的日历。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常用的是太阳历。
2.3 月份的名称和天数太阳历中的月份一般有12个,分别是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
不同月份的天数也有所不同,有31天的有28天的,还有29天的。
2.4 闰月闰月是指在一年中增加一月的现象。
因为月亮绕地球的周期与地球绕太阳的周期并不相等,所以在太阳历中为了与阴历相协调,需要增加一个月。
我国的农历中就有闰月。
三、日3.1 日的概念日是时间的单位之一,它是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一周所经过的时间,是地球相对于太阳的位置变化。
三年级年月日知识点
(一)年、月、日1、常用的时间单位有:(年、月、日)和(时、分、秒)。
2、重要的日子: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国庆)。
1月1日元旦节、3月12日植树节,5月1日劳动节,6月1日儿童节,7月1日建党节,8月1日建军节,9月10日教师节,10月1日国庆节3、熟记每个月的天数:大月一个月有31天,小月一个月有30天。
平年二月28天,闰年二月29天,二月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
一年有12个月(7大4小1特殊)可借助歌谣记忆:一、三、五、七、八、十、腊(即十二月),三十一天永不差。
四六九冬三十天,只有二月二十八。
每逢四年闰一日,一定要在二月加。
4、熟记全年天数:平年2月28天,闰年2月29天。
平年365天,闰年366天。
(1)季度:(一年分四季度,每3个月为一个季度)一、二、三月是第一季度(平年有90天,闰年有91天),四、五、六月是第二季度(有91天),七、八、九月是第三季度(92天),十、十一、十二月是第四季度(有92天)。
(2)连续几个月共有多少天。
连续两个月共62天的是:7月和8月,12月和第二年的1月;一年中连续两个月共62天的是:7月和8月。
(3)给出一个天数会计算有几个星期零几天。
如:第三季度有(92)天,有(13 )个星期零( 1)天。
平年全年有(365)天,是(52 )个星期零(1)天。
(4)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都是闰年:一般情况下可以用年份除以4的方法判断平年闰年。
年份除以4有余数是平年,没有余数是闰年。
如:1978÷4=494……2,1978年是平年。
1988÷4=497,1988年是闰年。
(5)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
如1900年是平年,2000年是闰年。
5、经过的天数的计算:公式:结束时间—开始时间 + 1例如:6月12到8月17日是多少天?6月12日~~6月30日30-12+1=9(天)7月有:31(天)8月1日~~8月17日有:17(天)9+31+17=57(天)6、给出一个人出生的年份,会计算这个人多少周岁;给出一个人的年龄会计算他是哪一年出生的。
年月日必背知识点
年月日必背知识点一、年。
1. 平年和闰年。
- 平年:公历年份不是4的倍数的一般是平年。
平年全年有365天,2月有28天。
例如:2019年,2019÷4 = 504……3,所以2019年是平年。
- 闰年: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是闰年,但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
闰年全年有366天,2月有29天。
例如:2020年,2020÷4 = 505,所以2020年是闰年;1900年,1900÷400 = 4……300,所以1900年是平年,而2000年,2000÷400 = 5,2000年是闰年。
2. 一年有12个月。
- 其中大月有7个,分别是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大月每月有31天。
- 小月有4个,分别是4月、6月、9月、11月,小月每月有30天。
二、月。
1. 特殊月 - 2月。
- 如前面所述,2月在平年有28天,在闰年有29天。
它是一年中天数比较特殊的月份。
2. 季度。
- 一年有四个季度,每个季度历时3个月。
- 第一季度:1 - 3月。
平年第一季度天数为31+28 + 31=90天,闰年第一季度天数为31+29+31 = 91天。
- 第二季度:4 - 6月,天数为30+31+30 = 91天。
- 第三季度:7 - 9月,天数为31+31+30 = 92天。
- 第四季度:10 - 12月,天数为31+30+31 = 92天。
三、日。
1. 24时计时法。
- 在一天里,钟表上时针正好走两圈,共24小时。
所以采用从0时到24时的计时法,叫做24时计时法。
- 普通计时法转化为24时计时法:中午12时以前的,直接去掉限制词(如上午、凌晨等);中午12时以后的,去掉限制词,“整时”加上12。
例如:上午9时用24时计时法表示是9时;下午3时用24时计时法表示是3 + 12 = 15时。
- 24时计时法转化为普通计时法:小于12时的,直接加上限制词(如上午、凌晨等);大于12时的,“整时”减去12,再加上限制词(如下午、晚上等)。
年月日知识点总结
年月日知识点总结如下:一、概念解析1. 年:年份,一般是从公元元年开始,一个时间单位,通常是指连续的12个月。
2. 月:月份,一般一年分为12个月,有的历法为36个月。
3. 日:表示的是时间单位,通常以地球自转周期为基础,一个天文单位约为14.7999亿千米。
二、常见知识点1. 日期的表达:英语中日期通常按月份加该月份的第一天天数的方式来表达。
如:“November 21st”或“November 2nd”。
另外,有一些特殊节日的日期则按照“拉丁序表示”。
需要注意的是,中文中的星期几在英语中会用星期一到星期日来表示。
2. 日期的读法: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英语的日期读法可能会与中文不同。
通常在中文中,我们会从年读起,读到月,再到日。
而在英语中,我们会先读月和日,再读年。
例如,“七月二十五日”会读成“July 25th, 2023”。
3. 闰年的理解:闰年的定义是能被4整除但不能被100整除的年份,或者能被400整除的年份。
比如2000年是闰年,但1900年不是。
这是因为闰年的规定是为了纠正公历历法中长期积累的误差。
4. 月份的称呼:英语中每个月份都有其特定的称呼,如January(一月)、February(二月)等,这些称呼多与月份来源有关。
例如,二月之所以叫做February是因为它原来是古罗马时期为了纪念“母狼乳婴”的节日。
5. 日期的复杂表达:在英语中,一些特殊日期需要使用特定的表达方式,如节日、纪念日、星期几等。
此外,一些日期还需要加上缩写词来表示具体某一天(如st、nd、rd、th)。
6. 时间单位的换算:时间单位在英语和中文中是不同的,需要了解其转换关系。
例如,一小时等于60分钟,一分钟等于60秒。
三、注意事项1. 在进行日期表达时,需要注意月份和天数的先后顺序。
2. 对于特殊节日和纪念日的日期表达,需要了解其特定的表达方式。
3. 对于闰年的理解,需要知道其定义和出现规律。
4. 对于月份的称呼和时间单位的转换关系,需要熟记并灵活运用。
年月日的知识
年月日的知识1.一年有12个月。
31天的是大月,大月有7个:分别是一月、三月、五月、七月、八月、十月、十二月。
30天的是小月,小月有4个:分别是四月、六月、九月、十一月。
2. 平年二月是28天,闰年二月是29天。
平年有365天,全年合52个星期零1天,闰年有366天,全年合52个星期零2天。
通常每4年里有3个平年,1个闰年。
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是闰年;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
一般年份数后两位除以4,没有余数是闰年,有余数是平年;整百年份数前两位除以4,有余数是闰年,有余数是平年。
3. 一年有4个季度(季度与季节不同);1个季度=3个月。
1、2、3月是第一季度;4、5、6月是第二季度;7、8、9月是第三季度;10、11、12月是第四季度。
第一季度是90天或91天;第二季度是91天;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都是92天。
闰年第1季度第2季度第3季度第4季度天数91 91 92 924. 纪念日:1月1日元旦 3月3日爱耳日3月8日妇女节 3月12日植树节4月5日清明节 5月1日劳动节5月4日青年节6月1日儿童节6月6日爱眼日7月1日建党日8月1日建军节9月10日教师节9月20日爱牙日10月1日国庆节12月3日国际残疾人日香港回归1997年7月1日澳门回归1999年12月20日5. 时间口诀: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
四、六、九、十一,三十日,平年二月二十八,闰年二月二十九,平年365,闰年366,平年闰年很好判,年份除以4记心间,有余数的是平年,没有余数是闰年,单数一定是平年,如果遇到整百年,一定要用400算。
6. 平年有52个星期零1天,闰年有52个星期零2天。
7. 在一日(天)里,钟表上时针正好走两圈,共24小时;分针走24圈,计(24×60)1440分钟。
所以,经常采用从0时24时计时法,通常叫做24时计时法。
8. 两种计时法的转化记录时间可以用普通计时法,也可以用24时计时法,两者可以相互转化。
《年月日》知识点归纳
《年月日》知识点归纳一、年1、平年和闰年平年有 365 天,闰年有 366 天。
判断一个年份是平年还是闰年的方法:一般年份,能被 4 整除的是闰年;整百年份,能被 400 整除的是闰年。
例如,2020 年能被 4 整除,所以 2020 年是闰年;而 2100 年是整百年份,要能被 400 整除才是闰年,2100÷400=5……100,不能整除,所以 2100 年是平年。
2、一年中的 12 个月一年有 12 个月,其中 1、3、5、7、8、10、12 月是大月,有 31 天;4、6、9、11 月是小月,有 30 天;2 月比较特殊,平年的 2 月有 28 天,闰年的 2 月有 29 天。
3、季度一年可以分为四个季度,1-3 月为第一季度,4-6 月为第二季度,7-9 月为第三季度,10-12 月为第四季度。
二、月1、月的天数规律大月和小月的天数是固定的,记住“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四六九冬三十整”这句口诀,可以帮助我们快速记住每个月的天数。
这里的“腊”指 12 月,“冬”指 11 月。
2、特殊的 2 月2 月的天数会因为平年和闰年而有所不同。
平年的 2 月有 28 天,闰年的 2 月有 29 天。
每四年会有一个闰年,也就是说,一般情况下,能被 4 整除的年份是闰年,但如果是整百年份,就需要能被 400 整除才是闰年。
三、日1、一天的时间一天有 24 小时,时针正好走两圈。
第一圈从凌晨 0 时到中午 12 时,第二圈从中午 12 时到晚上 12 时,也就是 24 时。
2、 12 时计时法和 24 时计时法12 时计时法,需要在时间前面加上上午、下午、晚上等词语来区分不同的时间段,例如上午 8 时、下午 3 时。
24 时计时法,从 0 时到 24 时,不需要加上这些词语,例如 8 时、15 时。
3、两种计时法的转换12 时计时法转换为 24 时计时法,如果是上午的时间,直接去掉时间前面的上午等词语即可;如果是下午或晚上的时间,去掉时间前面的下午、晚上等词语,然后小时数加上 12。
年月日知识点总结
年月日知识点总结引言概述:年月日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涉及的时间单位,对于我们来说非常重要。
掌握年月日的知识点不仅有助于我们合理安排时间,还能提高我们的时间管理能力。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出发,详细阐述年月日的相关知识点。
正文内容:1. 年份的表示1.1 公历年份的表示方法- 公历年份采用阿拉伯数字表示,例如2022年。
- 公历年份有闰年和平年之分,闰年有366天,平年有365天。
1.2 农历年份的表示方法- 农历年份采用天干地支表示,例如2022年是辛丑年。
- 农历年份的开始日期不固定,通常在农历春节前后。
2. 月份的表示2.1 公历月份的表示方法- 公历月份采用阿拉伯数字表示,从1月到12月。
- 每个月的天数不固定,通常有28、30或31天。
2.2 农历月份的表示方法- 农历月份采用阿拉伯数字表示,从1月到12月。
- 农历月份的开始日期不固定,通常在农历初一。
3. 日的表示3.1 公历日的表示方法- 公历日采用阿拉伯数字表示,从1日到31日。
- 公历日可以表示一周中的某一天,例如星期一、星期二等。
3.2 农历日的表示方法- 农历日采用阿拉伯数字表示,从1日到30日。
- 农历日可以表示农历月份中的某一天,例如初一、十五等。
4. 年月日的计算4.1 公历年月日的计算- 公历年月日之间可以进行加减运算,例如计算两个日期之间的天数差。
- 可以使用公历日历或计算机软件进行公历日期的计算。
4.2 农历年月日的计算- 农历年月日之间的计算相对复杂,需要借助农历历法进行计算。
- 可以使用农历日历或专业的农历计算工具进行农历日期的计算。
5. 年月日的重要意义5.1 重要节日和纪念日- 年月日是我们庆祝重要节日和纪念日的基础,例如春节、国庆节等。
- 合理安排年月日可以使我们充分享受节日和纪念日的快乐。
5.2 个人生日和重要事件- 年月日是我们个人生日和重要事件的标志,例如生日、结婚纪念日等。
- 合理安排年月日可以使我们更好地庆祝个人生日和重要事件。
年月日知识点汇总
《年月日》重要知识点(一定要理解熟读熟记)(1)一年有12个月。
有31天的月份是大月,每年有7个大月,是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
有30天的月份是小月,每年有4个小月,是4月、6月、9月、11月。
2月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
7月和8月、12月和1月都是连续的大月。
在同一年中,那么只有7月和8月是连续的大月。
(2)2月只有28天的这一年是平年,平年全年有365天。
2月有29天的这一年是闰年,闰年全年有366天。
通常每4年里有3个平年,1个闰年。
(3)判断平年、闰年的方法:用公历年份除以4,有余数的是平年,没有余数的是闰年。
年份后两位都是0的,除以400(或用前两位去除以4)。
(4)一年有4个季度。
第一季度是1月、2月、3月,平年的第一季度有90天,闰年的第一季度有91天。
第二季度是4月、5月、6月,每年固定是91天。
第三季度是7月、8月、9月,每年固定是92天。
第四季度是10月、11月、12月,每年固定是92天。
(5)平年有52个星期零1天,列式365 ÷7=52(个)……1(天)。
闰年有52个星期零2天,列式 366÷7=52(个)……2(天)。
(6)一日24小时,一日就是一个白天加一个夜晚。
地球自传一周的时间大约时1日。
一日之中时针走2圈,分针走24圈。
(7)1世纪=100年判断方法:用所给的年份除以100能整除的所得的商就是世纪数;不能整除的年份,用得到的商再加1就是这一年所在的世纪数。
(8)周年的意义:如我国1949年10月1日成立,到1999年10月1日过了50年(1999-1949=50年),这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
计算周年:中国共产党是1921年7月1日诞生的,到2012年7月1日是建党91周年,列式 ____________ 。
常用的节日、纪念日一定要记住:元旦:1月1日妇女节:3月8日植树节:3月12日劳动节:5月1日儿童节:6月1日建党节:7月1日建军节:8月1日教师节:9月10日国庆节:10月1日香港回归:1997年7月1日。
认识年月日知识总结
年、月、日知识点总结一、认识年月日1.一年有12个月,有31天的月份是大月,有30天的月份是小月。
2月是“特殊月”,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
★大月(31天):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小月(30天):4月、6月、9月、11月★特殊月:2月(平年28天,闰年29天)2.记忆大小月的方法(1)拳头记忆法(2)儿歌记忆法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七个大月心中装,七前单数七后双3.天数计算的方法★将各月、各周、各季度等天数相加。
★分类计算后相加:按照大月小月、季度天数分类后再用乘法和加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计算。
★“移多补少”法。
假设每个月都是30或31天,先用12乘假设的天数,再根据大小月将多加的天数减去,少加的天数加上。
★根据平年、闰年直接确定。
但限于求整年和第一季度的天数。
二、平面和闰年1、2月只有28天的年份是平年,有29天的年份是闰年。
通常每四年里有3个平年、1个闰年。
但遇到整百年(年份末尾有2个或3个0的年份),必须除以400后无余数才能判定是闰年。
平年一年有355天,闰年一年有366天。
2、判断平年闰年的方法(1)公历年份数除以4没有余数的一般是闰年。
(2)公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除以400没有余数才是闰年。
“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又闰”3、季度第一季度:1-3月(2月随着平年和闰年,它的天数会有变化。
) 第二季度:4-6月:7-9月:10-12月一年除了第一季度的总天数会有变化外,其他季度的总天数是不变的。
4、“平年闰年+大月小月+季度”结合起来的题型方法:(1)首先判断是平年还是闰年,以此判断2月份的天数。
(2)再判断每个季度里的月份是大月还是小月。
(3)将每月的天数标在相应月份下面,最不容易出错。
5、判断经过周年数的方法:结束的年份-开始的年份=经过的周年数三、24时计时法(一)什么是24时计时法和普通计时法1、24时计时法24时计时法,一昼夜(1天)钟面上的时针正好转了两圈,一圈12时,两圈就是24时。
年月日知识点汇总
年月日单元知识点一、年月日知识1、与“年〞有关的知识〔 1〕一年有 12 个月 , 半年是 6 个月,平年全年365 天,闺年全年 366 天。
通常每 4 年里有 3 个平年, 1 个闰年。
公历年份数除以 4 没有余数的一般是闰年。
公历年份数是整百数的,必须除以 400 没有余数才是闰年。
〔 2〕判断平年、闰年的方法,〔四年一闺,百年不闺,四百年又一闺〕。
整百年必须是400 的倍数才是闺年〔例如: 2000 年是闺年,但 1900 年不是闺年。
〕判断方法:年份的末位是单数〔1、3、 5、7、9〕的一定是平年,如: 2021 年、 1985 年、年份末位是双数的需要进一步判断,看末两位是否是 4 的倍数。
个位是单数的为平年,个位是双数的用公历年份的后两位除以4,有余数的是平年,没有余数的是闰年。
后两位都是 0 的用前两位去除以 4。
练习: 1925 年是平年, 2000 年是闰年, 2100 年是平年, 1940 年是闰年,2021 年是平年, 1938 年是平年, 2021 年是闰年。
〔 3〕周年的意义:方法末位年份-开始年份=周年例如:我国 1949 年 10 月 1 日成立,到 2021 年 10 月 1 日过了 69 年〔 2021-1949=69 年〕,这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69 周年。
计算周年:中国共产党是 1921 年 7 月 1 日诞生的,到 2021 年 7 月 1 日是建党 94 周年,列式 2021-1921=94 年。
2021 年 6 月 8 日是小明 9 岁的生日,他是哪年出生的?2021 -9=2003〔年〕2、与“月〞有关的知识:一年有7 个大月, 4 个小月,一个平月〔二月〕有31 天的月份是大月,每年有 7 个大月,是 1 月、 3 月、 5 月、 7 月、8 月、 10 月、 12 月。
有30 天的月份是小月,每年有 4 个小月,是 4 月、 6 月、 9 月、 11 月。
三年级《年月日》的知识点
年月日是时间的基本单位,用于记录和表示其中一天。
三年级学生通过学习年月日的知识点,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时间的概念,学会记录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事件和活动。
下面是三年级《年月日》的主要知识点:一、认识年份1.年份是用来表示一年的时间。
例如:2024年、2024年等。
2.年份的读法:个位数的年份,读做“〇X年”;十位数的年份,读做“XX年”。
3.年份的书写:一般采用“XXXX年”的格式,其中“X”表示数字,例如:2024年。
二、认识月份1.月份是用来表示一年中的其中一个月的时间。
例如:1月、2月等。
2.月份的读法:一月、二月、三月……十二月。
3.月份的书写:一般采用“X月”的格式,其中“X”表示数字,例如:3月。
三、认识日期1.日期是用来表示一个月中的其中一天的时间。
例如:1日、2日等。
2.日期的读法:一日、二日、三日……三十一日。
3.日期的书写:一般采用“X日”的格式,其中“X”表示数字,例如:5日。
四、使用年月日表示一天1.用年月日的顺序表示一天的日期。
例如:2024年3月15日。
2.年月日之间用“年”、“月”、“日”连接。
五、识读年月日表达的日期1.掌握识读年月日表达的日期的方法。
例如:2024年3月15日,读作“2024年三月十五日”。
六、与星期几的关系1.星期几是用来表示一周中的其中一天的时间。
例如:星期一、星期二等。
七、实际运用1.学生可以将自己生日、节假日等重要事件使用年月日进行记录,如“我的生日是2024年4月15日”。
2.学生可以运用年月日的知识点,编写日记或写作文,描述自己的日常活动和所见所闻。
以上是关于三年级《年月日》的主要知识点,通过学习这些知识,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时间的概念,掌握年月日的读法和书写规范,提高对日期的识读能力,并能够记录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事件。
同时,学生也可以通过实际运用这些知识,提高写作表达的能力。
第四单元年月日知识点
第四单元年月日知识点(一)年、月、日●1、(1)常用的时间单位有:年、月、日和时、分、秒。
(2)时间单位的换算关系:①1世纪=100年② 1年=12个月③1周 = 7天④1日=24小时⑤1小时=60分⑥1分钟=60秒●2、熟记:一年有(12)个月,其中有( 7 )个大月,每个大月有( 31 )天,分别是(一、三、五、七、八、十、十二)月;有 ( 4 )个小月,每个小月有(30)天,分别是(四、六、九、十一)月。
还有一个特殊月份——2月,平年的二月是28日,闰年的二月是29日。
2月既不是大月又不是小月。
●3、连续两个月共62天的是:7月和8月,12月和第二年的1月;一年中连续两个月共62天的是:7月和8月。
●4、①平年:2月(28)天,全年(365)天;上半年有(181)天。
②闰年:2月(29)天,全年(366)天,上半年有(182)天。
③平年和闰年的下半年都是(184)天。
④通常每4年里有3个平年,1个闰年。
●5、判断平年、闰年的方法: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都是闰年;但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
①一般情况下可以用年份除以4的方法判断平年闰年。
年份÷4,如果没有余数就是闰年,有余数的就是平年,。
例:1978÷4=494……2,1978年是平年。
1988÷4=497,1988年是闰年。
1990÷4=497……2,1990年是平年。
1980÷4=495,1980年是闰年②如果公历年份是整百年的,用这个整百年份÷400,如果没有余数就是闰年,有余数就是平年。
(技巧:或者用整百年的前两位去除4,看是否有余数)例:1900÷400有余数,所以1900年是平年(不能用1900÷4);2000÷400没有余数,所以2000年是闰年(不能用2000÷4);2100÷400有余数,所以2100年是平年;2400÷400没有余数,所以2000年是闰年。
年月日知识点
(一)年月日(1)一年有12个月。
有31天的月份是大月,每年有7个大月,是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
有30天的月份是小月,每年有4个小月,是4月、6月、9月、11月。
(2)2月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
(3)一年中,7月和8月是连续的两个大月;在年历表上第一年的12月和第二年的1月也是连续的两个大月。
(4)一个星期有7天,每个月至少有4个星期日,最多有5个星期日。
(5)日期每加7天,星期几都是相同的。
例如,6月1日是星期三,那么6月8日还是星期三。
(6)2月只有28天的这一年是平年,平年全年有365天。
2月有29天的这一年是闰年,闰年全年有366天。
通常每4年里有3个平年,1个闰年。
公历年份数除以4没有余数的一般是闰年。
公历年份数是整百数的,必须除以400没有余数才是闰年。
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又闰。
(7)判断平年、闰年的方法,个位是单数的为平年;个位是双数的用公历年份的后两位除以4,有余数的是平年,没有余数的是闰年;整百年份(后两位都是0的)用前两位去除以4。
练习:1924年,24÷4=6,所以1924年是闰年;1914年,14÷4=3……2,所以1914年是平年。
2000年,2000÷400=20÷4=5,所以1924年是闰年;(商不变的性质)2100年,2100÷400,21÷4=5……1,所以2100年是平年。
一年有4个季度。
一年四季是春夏秋冬,不等于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第四季度。
第一季度是1月、2月、3月;第二季度是4月、5月、6月;第三季度是7月、8月、9月;第四季度是10月、11月、12月;平年的上半年有181天。
(提示:可以把平年的第一、二季度加起来)闰年的上半年有182天。
(提示:可以把闰年的第一、二季度加起来)(10)平年全年有365天,有52个星期零1天,闰年全年有366天,有52个星期零2天。
《年月日》单元知识整理
---------------------------------------------------------------最新资料推荐------------------------------------------------------《年月日》单元知识整理《年月日》单元知识整理一、大月、小月一年有 12 个月。
一、大月、小月一年有 12 个月。
有有 31 天的是大月:1 月、3 月、5 月、7 月、8 月、10 月、12 月(7 个)。
有有 30 天的是小月:4 月、6 月、9 月、11 月(4 个)。
2 月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
记大月的口诀:(1)要找大月你记住,7、8 两月连着数,7 月以前找单数,8 月以后找双数。
(2)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
记大月的口诀:(1)要找大月你记住,7、8 两月连着数,7 月以前找单数,8 月以后找双数。
(2)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
注意:7、8 月是两个连续的大月,第一年的 12 月和第二年的 1 月也是两个连续的大月。
二、平年、闰年二月是 28 天的那一年是平年,二月有 29 天的那一年是闰年。
1 / 87、8 月是两个连续的大月,第一年的 12 月和第二年的 1 月也是两个连续的大月。
二、平年、闰年二月是 28 天的那一年是平年,二月有 29 天的那一年是闰年。
平年全年有 365 天,全年 52 个星期余 1 天【3657=52(星期)1(天)】;闰年全年有 366 天,全年 52 个星期余 2 天。
【3667=52(星期)2(天)】通常每 4 年里有 3 个平年,1 个闰年。
公历年份是 4 的倍数的一般是闰年;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 400 的倍数才是闰年。
判断平年和闰年的方法: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 400 的倍数才是闰年。
判断平年和闰年的方法:一般年份 4 整百年份 400 三、季度★三、季度★ 按月份划分一年有 4 个季度。
年月日知识点
年月日知识点一、一年有12个月:7个大月(31天):1、3、5、7、8、10、12。
4个小月(30天):4、6、9、11。
1个特殊月:(2月),平年2月28天,闰年2月29天。
连续31天的两个月是7月和8月。
平年全年有365天,闰年全年有366天。
闰年比平年多一天。
二、歌诀:一三五七八十腊(十二月),31天永不差,四六九冬(十一月)30日,二月是个特殊月。
三、一年有四个季度:1、2、3是第一季度(平年90天:31+28+31=90天,闰年91天:31+29+31=91天),4、5、6是第二季度:91天(30+31+30=91天),7、8、9是第三季度:92天(31+31+30=92天),10、11、12是第四季度:92天(31+30+31=92天)。
四、上半年指1月——6月(平年上半年181天:28+31x3+30x2=181天,闰年上半年182天:29+31x3+30x2=182天)下半年指7月——12月,每年的下半年184天(31x4+30x2=184天)。
五、四年一闰,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都是闰年,但公历年份是100的倍数时,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
如1900年不是闰年(是平年),而2000年是闰年(记住一些闰年:1992年1996年2000年2004年2008年2012年2016年2020年)。
六、今年是2017年,上个闰年是2016年,下一个闰年是2020年。
七、平年有52个星期零1天(365除以7=52个……1天);闰年有52个星期零2天(366除以7=52个…..2天)24时计时法1、一天有24小时。
半夜12时也叫0时。
2、计时法有2种:24时计时法和普通计时法3、24时计时法和普通计时法的表示方法:(熟记下午1时——晚上12时所对应的24时计时法)普通计时法24时计时法凌晨1时1时早上6时6时上午8时8时中午12时12时下午1时13时下午2时14时下午3时15时下午4时16时下午5时17时下午6时18时晚上7时19时晚上8时20时晚上9时21时晚上10时22时晚上11时23时晚上12时24时(0时)正方形周长=边长x4 边长=周长÷4长方形周长=(长+宽)x2 长=周长÷2—宽(宽=周长÷2—长)正方形面积=边长x边长长方形面积=长x宽长=面积÷宽(宽=面积÷长)地图上的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年月日知识推算年、月、日的长度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制订时间顺序的法则叫"历法"。
"历书"是排列年、月、节气等供人们查考的工具书。
历书在我国古时称通书或时宪书,在封建王朝的时代,由于它是皇帝颁发的,所以又称"皇历"。
人们根据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的现象形成了"日"的概念;根据月亮绕地球公转,产生朔望,形成"月"的概念,根据地球绕太阳公转产生的四季交替现象而形成了"年"的概念。
这三个概念所依据的物质运动是互相独立的。
根据精确测定,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约为365.2422平太阳日,这叫一个回归年。
而从一次新月到接连发生的下一次新月的时间间隔为29.5306平太阳日,这叫一个朔望月。
以回归年为单位,在一年中安排多少个整数月,在一个月中又安排多少个整数天的方法和怎样选取一年的起算点的方法就叫历法。
历法问题的复杂性全在于回归年和朔望月这两个周期太零碎,它们同"日"之间的关系,不像公里同米之间的关系那样简单;而且,它们彼此之间也不能通约。
所以,历法总是顾此失彼,不能同时协调两个周期。
由于这两个原因,历法一般地分为三类;太阴历、太阳历和阴阳历。
侧重协调朔望和历月关系的叫太阳历,简称阳历;兼顾朔望月和回归年、历月和历年的叫阴阳历。
无论哪一种历法,都有一个协调历日周期和天文周期的关系间题。
在原则上,历月应力求等于朔望月,历年应力求等于回归年。
但由于朔望月和回归年都不是整日数,所以,历月须有大月和小月之分,历年须有平年和闰年之别。
通过大月和小月,平年和闰年的适当搭配和安排,使其平均历月等于朔望月,或平均历年等于回归年。
这就是历法的主要内容。
年月日的来历一年,就是地球绕太阳公转了一周的时间。
全长为365天又1/4天(365.2422日),也就是365日5小时48分46秒,这叫"回归年"。
历法上的年为了应用方便,不采用回归年,而是采用了完整的天数。
公历的平年是365天,闰年是366年,每四年一闰,每百年少闰一次。
使用的整天数的年历法上叫做"历年" 农历是根据月亮的朔望月共12个月算一年,一年是354天。
每三年有一个闰年。
闰年是383天或384天。
一年,又是气候变化的周期,气候由冷变热,再由热变冷;这包括了人们从事农业自耕种到收获的全过程。
所以人们从很古的时候起,就用气候冷热周期变化这个自然规律作为计算时间的大单位,把一年作为制订历法的根据。
一个月,就是月亮绕地球一周,也就是一个朔望月。
一个朔望月的长度是29.53059......日,也就是29日12时44分3秒,这叫做"历月"。
众所周知,月亮是个球体,由于月亮绕着地球不停地公转,同时又跟着地球绕着太阳转,所以月亮对地球和太阳的位置也在不断地变动,月亮对着我们照亮的这一面,有时有,有时无,有时多,有时少,这就形成了月亮的圆缺循环。
当我们看不到月亮的时候,叫做"朔"(多在阴历的初一和三十日)。
过十四、十五天,我们就会看到圆圆的月亮,叫做"望"(多在阴历十四、十五、十六日)。
月亮由这次朔到下次朔或由这次望到下次望,这就是月亮绕地球转了一周,就是一个月,我们把它叫做"朔望月"。
月亮圆缺循环变化的规律,人人都可以看到,所以人们很早就把它作为计算日子的单位,把朔望月作为制订历法的根据。
阴历的一个月,就是根据朔望月定出来的。
一日,就是地球本身自转一周的时间,也就是一个白天加一个黑夜,共计24小时。
地球是椭圆形的,自己不会发光,所在同一个时间里,地球只有一半向着太阳,向着太阳的这一半地球就是白天,地球背着太阳的一面,太阳的光照不到地球上,这一半地球上就是黑夜。
由于地球在不停地自转,这样就形成了白天和黑夜有规律的循环。
通常把太阳要升起来的时候叫白天,这就是一天的开始。
在白天转为黑夜的时候,也就是太阳落下去的时候叫做黑夜。
一天,通常是指这个天象变化的规律,就很容易被人们所掌握,并利用它来作为计算时间的基本单位。
一天,是历法上的第一种单位。
这种用太阳定出来的日,叫做"太阳日"。
太阳日又有"真太阳日"和"平太阳日"两种。
真太阳日有长有短,这是因为地球绕着太阳转的轨道是椭圆形的,冬季地球离太阳远一些,所以公转就慢一些。
地球公转的速度有快有慢,所以一天的时间也就有长有短。
因此"真太阳日"的时间是不完全一样长的,这样用起来就很困难。
为了方便起见,历法上用的不是真的太阳日,而是一个长短不变的日,这个日就是一年之中,真太阳日的平均时间长度,就叫"平太阳日"。
按照现在惯例,一日的时间分成24等份,就是24小时,把24小时作为一日。
依照现在惯例,一日是从半夜0点开始,到次日的半夜24小时止作为一天。
但是这里需要提及的是在我国古代传统文化中,又把一天的二十四个小时分为十二个时辰,也就是用民间的十二个属相来代替。
恰好每个时辰是两个小时,每逢单数进位,而每个时辰又分为三个部份,为初时、正时和末时,每天的交替时间是从当日的半夜十一点整开始为第二天的子时,而不是通常意义上的0点。
所以夜晚11:00整到11:39分为初子时,11:40分到12:19分为正子时,12:20分到凌晨1:00整为末子时。
而每天中午11:00整到11:39分为初午时,11:40分到12:19分为正午时,12:20分到下午1:00整为末午时,其它依此类推。
用日来计算短的时间很方便,如三、五天、十天、八天,但计算长的时间就很困难,所在在计算时间上还有月、年和世纪等。
阳历、阴历、农历阳历(即公历),是世界上多数国家通用的历法,由"儒略历"修订而成。
儒略历是公元前46年,古罗马统帅儒略、恺撒决定采用的历法。
阳历,是以地球绕太阳运动作为根据的历法。
它以地球绕太阳一周(一回归年)为一年。
一回归年的长度是365.2422日,也就是365天5小时48分46秒,积累4年共有23小时15分4秒,大约等于一天,所以每4年增加1天,加在2月的末尾,得366天,就是闰年。
但是4年加1天实际回归年多了44分56秒,积满128年左右就又多算了一天,也就是在400年中约多算了3天。
阳历闰年规定:公元年数可用4整除的,就算闰年;为了要在400年减去多算的3天,并规定公元世纪的整数,即公元年数是100的整数时,须用400来整除的才算闰年,如1600年、2000年、2200年、2400年就是闰年。
这样就巧妙地在400年中减去了3天,阳历规定每年都是12个月,月份的大小完全是人为的规定,现在规定每年的1、3、5、7、8、10、12月为大月,每月31天;4、6、9、11月为小月,每月30天;2月平年是28天,闰年是29天。
阴历,是根据月相圆缺变化的周期(即朔望月)来制订的。
因为古人称月亮为太阴,所以又有太阴历之称,是纯粹的阴历,我国使用"农历",一般人叫它"阴历",那是不对的。
农历不是一种纯粹的阴历,而是"阴阳历"。
阴历把月亮圆缺循环一次的时间算做一个月,12个月算做一年。
然而月亮圆缺循环一次--一个朔望月,是29天12时44分3秒,比29天多,又比30天少。
为方便,阴历把月份分成大月和小月两种,逢单的月是大月30天,逢双的月是小月29天,一年共是354天。
实际上,一个朔望月并不正好等于一个大月和一个小月的平均数--29天半,而是比29天半多44分2.8秒。
所以12个朔望月实际上要比354天多8小时48分34秒,30年就要多出11天。
因此,阴历30年中就要安插11年闰年,每逢闰年就在12个月多加一天。
阴历的闰年是355天。
这样,阴历每30年中有19年354天,11年355天,平均一年的长度是354天8小时48分。
它的一年比回归年差不多短了11天。
3年就短一个多月,17年就要短6个多月了。
所以使用这种历时,新年不一定在冬天过,它可以在春天过,也可以在夏天或秋天过。
它的惟一好处就是阴历上的每一个日期都可以知道月亮的形状。
阴历作为一种历法,由于它与农业生产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不相协调,所以当今世界上除了几个伊斯兰教国家因为宗教上的原因仍然使用外,其他国家一般已经废弃不用了。
农历,是把朔望月的时间作为历月的平均时间。
这一点上和纯粹的阴历相同,但农历运用了设置闰月的办法和二十四节气的办法,使历年的平均长度等于回归年,这样它就又具有了阳历的成分,所以它比纯粹的阴历好。
现在所有的农历,据说我们的祖先远在夏代(公元前17世纪以前)就使用了这种历法。
所以人们又称它为夏历。
解放后还仍然叫做夏历,1970年以后我国改称为"农历"。
至于"农历"一名的由来,大概因为由于自古以农立国,所以制订历法必须为农业服务。
农历的历月是以朔望月为依据的。
朔望月的时间是29日12小时44分3秒(即29.5366日),因此农历也是大月30天,小月29天,但它和纯粹的阴历并不完全一样,因为纯粹的阴历是大小月交替编排的,而农历年大小月是经过推算决定的。
农历每一个月初一都正好是"朔"(即月亮在太阳地球中间,且以黑着的半面对着地球的时候)。
有时可能出现两个大月,也可以连续出现两个小月。
由于朔望月稍大于29天半,所以在农历的每100个历月里约有53个大月和47个小月。
农历是基本上以12个月作为一年的,但12个朔望月的时间是354.3667日,和回归年比起来要相差11天左右。
这样每隔3年就要多出33天,即多出一个多月。
为了要把多余的日数消除,每隔3年就要加一个月,这就是农历的闰月。
有闰月的一年也叫闰年。
所以农历的闰年就有13个月了。
至于闰哪个月是由节气情况决定的。
我国历法渊源甚远。
《尚书?尧典》有“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日中星鸟,以殷仲春;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宵中星虚,以殷仲秋;日短星昴,以正仲冬”,以及“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闰月定四时成岁”等记载。
虽然《尚书》乃后人所托,井不足以证明当时已认识到每个回归年长度为366天,但是对于农事活动来说,“年”是最重要的周期。
这是原始社会的人们从生产实践中得到的。
我国历法采用干支记法。
东汉以前只以记日,建武三十年(54)以后,始以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