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06-04-14; 修订日期:2006-06-20基金项目:江苏省公益资助项目(No .B M 2004525)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No .BK2001219)
作者简介:张 健(1973-),男(汉族),河南驻马店人,现任江苏省中医药研究院主管中药师,学士学位,主要从事天然药物化学成分分离鉴定及质量分析工作.
菊花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张 健1
,李友宾1
,钱大玮1
,钱仕辉1
,段金廒2
,丁安伟
2
(1.江苏省中医药研究院,江苏南京
210028; 2.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南京 210046)
摘要:概述了菊花的主要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进展。菊花为药食同源的常用中药,其主要成分为黄酮、三萜类等
化合物,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在心血管、抗病毒、抗肿瘤方面活性研究报道较多。
关键词:菊花; 化学成分; 药理活性中图分类号:R28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805(2006)10-1941-02
菊花是菊科植物菊花Chry sant he m u m mor i foliu m R a m at 的干燥头状花序,是我国常用中药,具有疏风、清热、明目、解毒之功效。主要治疗头痛、眩晕、目赤、心胸烦热、疔疮、肿毒等症[1]。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菊花具有治疗冠心病、降低血压[2]、预防高血脂、抗菌、抗病毒、抗炎、抗衰老[3]等多种药理活性。目前我国药用菊花在市场上有八大主流商品来源,分别为杭菊、亳菊、贡菊、滁菊、祁菊、怀菊、济菊、黄菊,而5中国药典6Ñ部(2000年版)根据菊花产地和加工方法的不同,收载了亳菊、滁菊、贡菊和杭菊四个品种。菊花为药食同源植物,国内外对其分类、鉴定、化学、临床、药理等方面均有报道,现仅就国内外对菊花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作一概述。1 化学成分
菊花因产地和品种不同,其化学成分有一定的差异。目前对药典收载的四种来源的菊花的化学成分研究均有报道。研究发现,菊花的化学成分比较复杂,其中黄酮类化合物、三萜类化合物和挥发油是其主要有效成分。
1.1 黄酮类化合物从菊花中已分离得到的黄酮类化合物有:香叶木素、芹菜素、木犀草素、槲皮素、香叶木素-7-O-B -D-葡萄糖苷、芹菜素-7-O-B -D-葡萄糖苷、木犀草素-7-O-B -D-葡萄糖苷、金
合欢素-7-O-B -D 葡萄糖苷[4、5]、棉花皮素五甲1
醚、5-羟基-3,'4,'6,7-四甲氧基黄酮[6]、橙皮素(hespe retin)、刺槐素(acace -ti n)[7]、橙皮苷、刺槐苷[8]、金合欢素-7-O-B -D-半乳糖苷、芹菜素-7-O-B -D-半乳糖苷、4'-甲氧基木犀草素-7-O-B -D-葡萄糖苷[9]、ba -icali n [9]
、金合欢素-7-O-B -D-葡萄糖、dios me ti n -7-O-B -D -葡
萄糖[10]
。
此外,国内也有不少研究学者对不同产地、品种或者同一品种不同采收期菊花中黄酮类成分进行了提取工艺、含量测定、质
量控制等方面研究。如:邢振荣等[11]
以挥发油、总糖、木犀草素、氨基酸含量为检测指标对不同品种及产地的杭菊成分进行了测定,为确定哪种产地可作药用或者宜作茶用提供了一定理论依据。黄伟民等[12]采用均匀设计法优化怀菊花总黄酮提取工艺,实验结果表明提高乙醇浓度,增大溶媒体积,控制提取时间是提高其总黄酮含量的主要因素。刘金旗等[13]采用薄层层析和比色法,对亳菊、滁菊、贡菊和杭白菊的叶及花中总黄酮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菊花叶和菊花中的主要成分类似,杭白菊叶中总黄酮含量最高。2001年,刘金旗等[14]又以金合欢素-7-O-B -D -葡萄糖苷、芹菜素-7-O-B -D-葡萄糖苷、木犀草素-7-O-B -D-葡萄糖
苷及绿原酸为检测指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亳菊、滁菊、杭菊和
贡菊中上述成分含量进行了测定,作者认为选用H PLC 同时测定菊花中金合欢素-7-O-B -D-葡萄糖苷和芹菜素-7-O-B -D-葡萄糖
苷的含量,可作为菊花药材进行质量控制的标准。胡碧波等[15]用H PLC 法测定了不同采收期杭白菊中木犀草素及其苷的含量,以考察它们在采摘期内的含量变化,实验结果发现在杭白菊中木犀草素含量大大低于木犀草素-7-O-B -D-葡萄糖苷,且木犀草素含量在采摘期中无显著变化,但其糖苷的含量在采摘初期变化不明显,在采摘后期呈下降趋势。
1.2 三萜及甾醇类化合物胡立宏等[7]从杭白菊中分离得到5个甾醇类化合物,分别为棕榈酸16B ,22A -二羟基假蒲公英甾醇酯,棕榈酸16B ,28-二羟基羽扇醇酯,棕榈酸16B -羟基假蒲公英甾醇酯、假蒲公英甾醇,蒲公英甾醇。M otohiko U k i y a 等[16]学者从菊花中分得一系列三萜二醇、三萜三醇及它们酯类化合物,其中从菊花提取物正已烷部位分离得到32个3-O-脂肪酸酯三萜
类化合物,包括棕榈酸酯、肉豆蔻酸酯、月桂酸酯和硬脂酸酯;从非皂苷的脂溶性部位得到24个三萜烯二醇和三醇,包括乌苏烷型、羽扇豆烷型、齐墩果烷型、蒲公英烷型等。
1.3 挥发油刘伟等[17]
对不同产地四种菊花:即亳菊、怀菊、滁菊和杭菊中挥发油进行了含量测定,发现滁菊中含量最高;同时采用气质联用技术对挥发油成分进行初步研究,鉴定出二十余种萜类成分。黄保民等[18]应用气质联用技术对怀菊花及大怀菊的挥发油化学成分组成和性质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菊花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为单萜、倍半萜类及其含氧衍生物;此外从怀菊花挥发油中鉴定了40个化合物,从大怀菊中鉴定了27个化合物。最近,鲍忠定等[19]也采用气质联用技术,对杭菊中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定出50个化合物,并确定了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其实验值为今后进一步开发杭白菊挥发油资源提供了科学依据。
1.4 其它类成分除上述成分外,从菊花中还分得正戊基甲糖苷、咖啡酸丁酯和乙酯、氯原酸,4-O-咖啡酰基奎宁酸,3,4-O-二
咖啡酰奎宁酸,3,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8]
,N-isobuty -l 6-(2-thieny l )-2E,4E -hexadienam ide [20]
,N-isobuty-l 2E ,4E,10E ,12
E -tetradecatetraen -8-ynam ide ,N-i sobu t y -l 2/E ,4E ,12Z-te tradec -atr i en -8,10-d i ynam ide ,N-i sobuty-l 2E ,4E ,12E -tetradecatrien -8,
10d i ynam i de [21]
。2 药理作用
2.1 心血管方面药理作用菊花的酚性部位可以增加豚鼠离体心脏冠脉流量,提高小鼠对减压缺氧的耐受能力,并对家兔的心、肝、肾功能无明显毒性作用。菊花的总提取物对离体心脏、心肌细胞均显示具有正性肌力作用,杭白菊具有抗乌头碱诱发的大鼠心律失常,以及氯仿诱发的小鼠心律失常作用[22]。
2.2 抗病毒作用国外研究学者发现[23],菊花对单纯疱疹病毒(H S V-1),脊髓灰质炎病毒和麻疹病毒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
#
1941#LISH IZ H EN M EDIC I NE AND M ATERI A M ED I CA RESEARCH 2006VOL .17NO .10时珍国医国药2006年第17卷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