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学专业知识一》知识点大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选考试类文档,如果需要,请下载,希望能帮助到你们!2020年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学专业知识一》知识点大全

第一章

第一节历代本草代表作简介

(一)《神农本草经》:载药365种,分上、中、下三品。该书系统总

结了汉代以前我国药学发展的成就,是现存最

早的药学专著,奠定了本草学理论基础。(二)《本草经集注》:魏晋南北朝陶弘景著,载药730种。在各论首

创药物自然属性分类法。初步确立了综合性本

草著作的编写模式。

(三)《新修本草》:又称为《唐本草》,是我国第一部官修本草,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药典,共载药850种。

(四)《证类本草》:宋代唐慎微,该书图文对照,方药并收,使大量古代文献得以保存。

(五)《本草纲目》:明代李时珍。对世界医药学和自然科学的许多领域做出了举世公认的卓越贡献。

(六)《本草纲目拾遗》:清代赵学敏,载药921,新增716种,创古本草收新药之最,完成第六次大总结。

(七)《中华本草》:当代。中药,民族药,包括藏药、蒙药、维药、傣药各1卷。含药最多。

第二节中药的性能

一、四气:又称四性,即指药物具有的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四气之外,还有平性,寒热偏性不明显者。

温热属阳,寒凉属阴。温次于热,凉次于寒。能够减轻或消除

热证的药物,一般属于寒性或凉性。反之能减轻或消除寒证的

药物,一般属于热性或温性。

所示作用:寒凉性药物即表示其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热毒等作用。温热性药物,即表示其具有温里散寒、补火助阳、回

阳救逆等作用。

二、五味:指药物具有辛、甘、酸、苦、咸等味。确立依据:1.药

物的真实滋味。2.药物的功能。今药味确定,主以药效,

参以口尝。药味可以与滋味相同,也可以与滋味相异。

三、五味所示效用及临床应用

1.辛:能散、能行,有发散、行气、活血作用。大多能耗气伤阴,气虚阴亏者慎用。

2.甘:能补、能缓、能和,有补虚、和中、缓急、调和药性等作用。凡湿阻食积、中满气滞者慎用。

3.酸:能收、能涩,生津、安蛔,能收敛邪气,凡邪未尽之证均当慎用。

4.苦:能泄、能燥、能坚。(1)泄:①通泄,如大黄;②降泄,如

苦杏仁;③清泄,如黄连。(2)燥指苦能燥湿,如苍术。(3)

坚:①坚阴,即泻火存阴;②坚厚肠胃。津液大伤及脾胃虚

弱者不宜大量用。

5.咸:能软、能下,能软坚散结或软坚泻下。昆布海藻治瘰疬,芒硝软坚泻下治便秘。

6.涩:能收、能敛,习惯将涩附于酸。涩味药大多能敛邪,邪气未尽者慎用。

7.淡:能渗、能利,有渗湿利水作用,如猪苓、茯苓。常将淡附于甘。

淡味药过用,亦能伤津液,故阴虚津亏者慎用。

此外,还有芳香味,其能散、能行、能开,有化湿、辟秽、开窍等作用,如藿香、佩兰等。芳香味与辛味一样,能耗气伤津,气虚津亏者慎用。

五味阴阳属性:辛、甘、淡属阳,酸、苦、咸属阴。

四、升降沉浮

(一)含义:升降浮沉,即指药物在人体的作用趋向。与所治疗疾患的病势趋向相反,与所治疗疾患的病位相同。从五味讲,辛

甘淡主升浮,酸苦咸主沉降。升浮与沉降皆具的二向性,

如胖大海、前胡。

(二)所示效用:升浮类药能上行向外,具有升阳发表、祛风散寒、

涌吐、开窍等作用;沉降类药能下行向内,具有泻

下、清热、利水渗湿、潜阳息风等作用。

(三)临床应用

1.顺其病位选择用药:病位在上在表类病证,宜选用或配用具有升浮

之性的药。病位在下在里类病证,宜用沉降

之性的药。

2.逆其病势选择用药:病势下陷类病证,宜选用或配用具有升浮之性

的药。治疗病势上逆病症,常选用药性沉降的

药。

五、归经

(一)含义:归:即归属,指药物作用的归属:经,即人体的脏腑经络。归经,即药物作用的定位

(二)理论基础:1.脏象学说;2.经络学说

(三)确立依据:1.药物特性:如辛入肺,陈皮、半夏、荆芥味辛,

故归肺经。2.药物疗效:如苏子、白前能治疗咳喘,

而咳喘为肺脏功能失调所至,故归肺经。

六、有毒与无毒

一、毒的特性:1.狭义的毒:药物不良反应。2.广义的“毒”:(1)药物的总称;(2)药物的偏性。

二、确立依据:1.是否含有毒成分;2.整体是否有毒;3.使用剂量是否适当。是确定药物有毒无毒的关键。

三、影响有毒无毒的因素:有品种、来源、采集时间、加工炮制、制剂工艺、给药途径等。

四、引起中药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

1.品种混乱

2.误服毒药

3.用量过大

4.炮制失度

5.剂型失宜

6.疗程过长

7.配伍不当

8.管理不善

9.辨证不准10.个体差异11.离经悖法

第三节中药的功效与主治病证

一、功效

(一)含义:指中药防治、诊断疾病及强身健体的作用。又称功能、功效、效能、效用、作用。

(二)分类

1.按中医辨证学分类

(1)针对八纲辨证的功效:表里——发表、温里寒热——散表寒、清里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