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文综试卷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综试卷分析
思想政治试题评析(一)
合肥七中程静
2017年高考文综全国I卷政治试题注重基础、导向明确,很好地发挥了高考选拔人才和促进高中政治课教学质量提高的功能和作用。整份试卷命题取材丰富,考查有新意,时代特征鲜明,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要,试题考点分布均衡,有一定的难度和区分度,能够客观、公平、科学地评价学生的学科素养。具体来说试卷有如下特点:
一、试题结构稳中有变,突出主干知识考查。
今年文综全国I卷的政治选择题仍然是12题至23题,共12道。非选择题结构有所变动,题号由以往38题2小题和39题3小题调整为:38题考查经济生活(14分);39题考查政治生活(12分);40题第1小题考查文化生活(10分),第2小题考查生活与哲学(12分),第3小题开放性试题“就学校如何开展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提两条建议”(4分)。试题结构编排有所更新,但考查范围和分值依然保持原有模式。
试卷回避“偏”“繁”“旧”知识点,坚持考试内容的基础性与考试范围的规范性相结合。突出主干知识考查,但又不失考查深度。试卷集中考查了学生对所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观点的掌握程度,体现对基础知识学习的高度关注。例如,没有出现令大多考生焦虑的计算题,考查了曲线题,但要求学生对互补品和需求曲线的相关知识综合掌握。
二、坚持立德树人,充分发挥学科的德育优势。
试卷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实现“育德”和“增智”的彼此交融,塑造知行合一,具有社会责任感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如:39题以全国人大常委会对香港特别行政区相关公职人员“就职时必须依法宣誓”作出解释为背景,请学生分析人大常委会对香港基本法第一百零四条作出解释的原因及其意义。本题通过突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依法治国理念的考查,对学生进行基本国情教育,注重培养学生法制观念和国家意识,学科特色得到鲜明体现。
试卷还注重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功能,通过生动的案例把传统文化具体化,引导考生全面准确地认识中华历史传统和文化积淀。如:19题以量子通讯卫星“墨子号”设置情境考查大力推进科技创新的文化意义;40题以央视《中国诗词大会》节目为背景,让考生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其成功的原因。这些题目重在引导学生思考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感受我国科技进步的成果,增强文化自信,提高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性。
试题中还隐含众多的公平意识、创新意识、环保意识等主流价值理念,具有较强的时代性,有利于学生感受知识的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三、贯彻高考改革理念,深化学科能力考查。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精选题材构建问题情境,强化学科基本能力的考查,对学科素养的
培养起到积极促进作用。试题强调综合运用多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38题请考生依据材料分析我国消费品供给存在的突出问题及企业应如何应对,设问层层递进,整体性很强,综合考查学生运用知识、探究问题的能力。
此份试卷语言文字精炼,节约考生阅读时间,体现“以生为本”的人文关怀。同时文字内容思维含量高,内涵丰富有深度、综合考查有广度,要求考生能够充分挖掘信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读信息,较好地考查考生知识掌握的通透度和运用能力。试卷选材丰富多元,时事热点、生活热点交相辉映,虽不回避热点,但考查角度有创新,体现公平原则,符合高考命题要求。
纵观2017年高考全国I卷政治试题,秉承以往风格,立意新颖,稳中求变,把鲜明的时代特征、正确的价值导向和独有的学科特色融合在一起,适应了时代和社会发展对创新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思想政治试题评析(二)
合肥一中黄强
一、整体结构分析
1.模块分值分配稳定:经济生活30分(4道客观题、1道主观题),政治生活24分(3道客观题,1道主观题),文化生活18分(1道客观题、1道主观题、1道建议类题)
2.试题结构形式突破:主观题由原来的38题(考查经济、政治)、39题(考查文化、哲学、建议类)构成,改变为38题考查“经济生活”、39题考查“政治生活”、40题(考查文化、哲学、建议类),从形式上增加了一题,考查实质内容没变。
二、试题具体分析
1.凸显生活,耳熟能详,体现高考考查的公平性。例如13题的“公益类项目”的市场化改革、15题“精准扶贫”、17题的“户口登记”、40题的“中华诗词大会”等。上述试题的背景材料取材于生活,也是正常备考过程中的常识性材料,学生入题容易,避免了不同社会群体对社会生活感知的差异。
2.突出重点,连续稳定,提高考生的解题效率。例如19题“科技创新的文化意义”、20题“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22题“通过实践建立新的联系”等,都是往年高考题考查过的内容,只要在备考中对往年的高考题没有缺漏,学生解题时提取和解读信息的时间就会大大减少,解题正确率就会大大提高。
3.感知政治,理解政策,感悟党和国家意志。例如16题“精准扶贫”、17题“户口登记”、23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39题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对香港基本法第一百零四条的解释”等,党和国家意志明确,政策指向确定。
4.引领价值,开放视野,全球化中中国担当。例如18题“上海合作组织、参与东盟主
导的安全对话合作机制”、20题“巴黎气候大会、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甚或是1 9题的“墨子号卫星、蛟龙深潜器、超级计算机”,都体现了当代中国发展的全球化视野,全球化下的大国担当、中国自信、价值引领。
5.创新题型,打破常规,另辟考查新途径。以往第38题考查设两问,分别考查“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今年把第38题拆成两题,这样在题目形式设计上就突破了原有固化模式,为以后高考主观题题型设计预设了可以想象的空间,值得研究。
历史试题评析(一)
合肥九中梁君华
2017年高考历史全国I卷与往年试卷相比,在试题结构与难度上保持了延续性的特点,而在试卷的形式与考查学生核心素养方面,又突出了2017年高考的新特点。
一、从试卷整体看,试卷阅读难度有所下降。历史试卷中文言文、西式材料的阅读,一直是学生解答历史试题的障碍。过于难懂的材料,不仅直接制约了试题对历史知识的考查,而且还将历史教学引入语言文字的范畴。从2017年高考全国I卷来看,考查中国古代史的题目如24、25、27题,都没有采用文言文,26题表格中的文言文阅读也非常易于学生理解。在考查世界历史时,如32、35题材料型选择题,也采用非常平和的语言进行表述,没有在语言上设置任何干扰,这样不仅避免了考生的阅读障碍,而且更有利考查学生历史学科的基本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