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现手法之借景抒情
古诗鉴赏之借景抒情
借景抒情手法的起源与发展
起源
借景抒情手法起源于中国古代的诗歌创作,最早可追溯至《诗经》时期。
发展
随着诗歌创作的演变,借景抒情手法逐渐成熟,成为古代诗歌中常用的表现手法之一。在唐宋时期,借景抒情手 法达到了巅峰,成为许多著名诗人如杜牧、苏轼等人的常用手法。
03
借景抒情手法在古诗中的 应用
03
借景抒情手法在古诗中的 应用
丰富诗歌的表达方
式
借景抒情手法是诗歌表达的一种 重要手段,能够丰富诗歌的艺术 表现形式,使其更加多样化。
借景抒情手法的重要性
增强诗歌的艺术感
染力
借景抒情手法能够将抽象的情感 具象化,使诗歌更具画面感和立 体感,从而增强其艺术感染力。
拓展诗歌的意境
通过描绘自然景物,诗人能够营 造出特定的意境,使诗歌的主题 和情感得到更深入的拓展和表达。
03
借景抒情的手法能够使诗歌的 情感更加真实、细腻和立体, 使读者更加深入地感受到诗人 的情感世界。
拓展意境的创造
借景抒情的手法能够通过景物的描绘来创造出一个独特的意境,使诗歌的艺术效果更加丰富和独特。
诗人通过描绘景物,能够将读者带入到一个特定的情境之中,使读者感受到一种独特的氛围和情感。
借景抒情的手法能够使诗歌的意境更加深远、广阔和多维,使读者在欣赏诗歌的同时也能够获得更加丰 富的艺术体验。
自然景物的描绘
总结词
通过细腻描绘自然景物,诗人能够将读者引入特定的情境中,感受其情感和心 境。
详细描述
在古诗中,诗人常常借助对自然景物的生动描绘来传达情感。例如,白居易在 《琵琶行》中通过描绘秋夜的萧瑟景象,烘托出琵琶声的凄凉之美,使读者感 受到诗人的情感。
自然景物的描绘
表现手法之抒情手法总结
借古讽今
借古讽今(怀古伤今):咏史诗中常见的表现手 法,借历史上的事件来讽喻当朝。 例1:李清照的《乌江》:“生当作人杰,死亦 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析】作者通过赞颂楚霸王项羽宁肯乌江自刎, 也不愿过江偷生的英雄气概,谴责了宋王朝仓 皇南逃、不思北上的行为;简洁而有意味,颇 显豪气。
托物言志和借景抒情的区别:
• ①借景抒情是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抒发的是 情感,表现的是情绪,诗人在诗中表达的是 含蓄的感受,所以它有乐、哀、愁,但我们 绝不会把这种情绪看成是一种思想。
• ②托物言志,更重要的是诗人要通过描写的 物来表明心迹,以及人生的态度和对人生的 感悟。
用典抒情
用典,也叫用事。它是指援引历史故事或古书 中的词语来表达自己观点的一种修辞方式。
“隐逸情”;
“寒林残月”传达
“诗人的忧愁”;
“中秋圆月”传达
“相思情苦”;
“风雨落花,双燕孤飞,重阁玉枕”传“达闺怨情”; “ “ “长 江 梦湖后亭扁酒折柳舟 醒, ,”月 烟传落 柳达乌 断啼肠,”寒传雨达斜““““阳诗世惜悲,人事欢别残的沧情离烛羁桑”合啼旅 的情;鹃之 感””苦 叹;传” ”达; ; “昔荣今非,几度夕阳红”传达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唐 代张籍《秋思》) • 【析】诗歌借助日常生活中一个富于包孕的 片断——寄家书时的思想活动和行动细节, 非常真切细腻地表达了作客他乡的人对家乡 亲人的深切怀念。
小结:在诗歌中,以景传情达意(间接抒情)的往往具有 一定的固定性,如:
“故乡明月”传达
“思乡情”;
“松风山月”传达
例2: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古诗表现手法借景抒情
延课外
寒塘 晓发梳临水,寒塘坐见秋。 乡心正无限,一雁度南楼 这首诗中运用了借景抒情的写法, 请结合诗句分析。
绝句
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Biblioteka 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注】本诗作于广德二年(764),当时诗人 客寓成都,亟思东归,因战乱道阻,未能成 行
这首诗中运用了借景抒情的写法,请结 合诗句分析。
古诗写法之 借景抒情
借景抒情即情景交融,融 情于景,抑或是移情于景。
知课内
• 《望江南》 • 《武陵春》 • 《渔家傲 秋思》 • 《醉花阴》 • 《商山早行》
望江南
温庭筠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 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 悠。肠断白蘋洲。
这首词中运用了借景抒情的写 法,请结合诗句分析。
眼望着江面上千帆过去,都不是丈 夫归舟,时近黄昏。江面上只剩下斜 阳余晖含情脉脉,江水东流悠悠不断。 意境悠远凄清,着力渲染思妇的离愁, 把行人去而不返,辜负了闺中人脉脉 多情的心情形象地表现出来。
如梦令
武陵春
常记溪亭日
风住尘香花已尽,
暮,沉醉不知归 日晚倦梳头。物是人
路。兴尽晚回舟,非事事休 ,欲语泪
误入藕花深处。 先流。 闻说双溪春
争渡,争渡,惊 尚好,也拟泛轻舟。
起一滩鸥鹭。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
不动许多愁。
这两首词都运用了借景抒情的写法,
但表达的感情却并不相同,
试结合诗句分析。
诗歌表现手法之抒情手法
诗歌表现手法之抒情手法抒情手法可分为两大类,即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间接抒情又分为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用典抒情、借古讽今、叙事抒情。
一、直接抒情,又称直抒胸臆。
直接对有关人物和事件表明爱憎态度的抒情方式。
例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全诗以慷慨悲凉的基调,通过登幽州台直接表达了诗人功业难就、空怀壮志的悲愤和失意苦闷的情怀。
又如文天祥《过零丁洋》中最后两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明文天祥为国献身的决心和英雄气概。
题一倦夜杜甫竹凉侵卧内,野月满庭隅。
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无。
暗飞萤自照,水宿鸟相呼。
万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
从抒情方式看,前六句和后两句的抒情方式有什么不同?尾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题二从军行七首(其四)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诗中哪句话是直接抒情?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二、托物言志。
诗人借自然界中的某物自身具有的特征来表达志向或情感,诗中的物带有了人格化的色彩。
例如,虞世南《蝉》:“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籍秋风。
”诗中三、四句借蝉声远传的独特感受,道出了蕴涵的真理,也就是立身品格高洁的人,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借,自能声名远播,从而表达出对人的内在品格的热情赞颂和诗人的高度自信。
白梅王冕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风起,散作乾坤万里春。
(1)在这首诗中作者塑造的主要形象是什么?突出了它的哪些特征?(2)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三、借景抒情是属于间接抒情的一种。
作者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就叫借景或借物抒情。
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松、竹、梅、菊、柳、山石、溪流、沙漠、古道、边关以及落日、夜月、清风、细雨、微草等都是诗人借以抒情的对象。
例如,白居易的“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作者借“原上草”的顽强抗争,尽情抒发出对自然规律不可抗拒的感叹。
中考语文散文小说阅读表现手法——托物言志(象征)、借景抒情(托物寄情)、借物喻人2
中考语文散文小说阅读表现手法——托物言志(象征)、借景抒情(托物寄情)、借物喻人21、淡竹初秋,我和他相遇在江南湖州一个叫“百草原”的山林中。
他是竹——植物中的另类。
他看上去清瘦且憔悴,相对于百草原其他植物,像一个混得不太好的中年人。
稻子,正是扬花灌浆的妙龄,名牌大学新生般踌躇满腹;银杏终于褪去一身浓艳,和蓝天的高洁媲美;法国梧桐是老实人,沉浸在年代久远的优越感里,并不知道,有一种鹅掌梧桐,要悄然代替它无敌的位置;兰花三七,像极薰衣草,却更美,所有的花都虔诚地朝往一个方向,像被一种崇高使命蛊惑;浮萍无根,却有心肺,挣脱着随波逐流的命运。
贪婪的蔓,不知羞耻地攀爬在高大的冷杉上,一边嗜血,一边甜言蜜语……几乎所有的植物,都攒足劲儿,在喊——我要生存!我要开花!我要结果!甚至动物。
三只人工繁殖的小老虎,眼睛都未睁开,拼命争抢着狗奶妈的乳头。
甚至那口奇异的千年古井,都像藏着无穷的欲望,日夜暗涌不息的水,居然漫过高出地面一米的井沿。
如果将井沿继续垒高,水会怎样?他是竹,是植物中的另类。
其实,名利、金钱、权势,如同阳光雨露的垂爱,蜜蜂花蝶的青睐,他不是不想要,可是,要弯下腰,要费心机——要将每一条根都变成利爪,团结土壤,虚伪地赞美越来越污浊的空气;要与昆虫讲和,与风霜妥协;要对苍蝇漠视,对强加在身上的种种不公委曲求全……这样才能安身立命,才能有飞黄腾达的可能。
可是,他的节生来就是直的,他不能弯腰。
他的心生来就是空的,他不愿费尽心机。
真是空的吗?不,那一节节空里,早已成就一个美妙的小宇宙——有与生俱来的一些坚持,有人生一世草木一秋的豁达智慧,有对土地的感恩,有和另一棵竹的爱,与笋的亲,与周围无数青光绿影的促膝长谈、开怀畅饮,有鸟儿偶尔驻足的呢喃,有清风明月的和唱……笑忘功名利禄、荒芜繁杂的每一秒时光都格外静谧而美好。
那一节节空里,是永远的满盈。
更让我惊异的,他不仅直,空,而且淡。
他是淡竹——全球原始淡竹林最大群落中的一员。
初中语文散文小说阅读表现手法——托物言志(象征)、借景抒情(托物寄情)、借物喻人1
初中语文散文小说阅读表现手法——托物言志(象征)、借景抒情(托物寄情)、借物喻人11、别样山茶红①虽然被称为“春城”,但昆明的冬天也并非总是云柔风软、艳阳高照。
只要寒流悄然来袭,便会乌云笼罩、气温骤降,使得街巷庭院披戴的明丽和心头身外缭绕的暖意顿时荡然无存。
举目四望,山寒水瘦、翠敛红萎,一派晦暗阴沉。
②但即使在这样的寒凉和萧瑟里,也能看到一丛丛蔓延开去的高傲和矜持。
它们不在乎高原十天半月就打一次的冷噤,肆无忌惮地葱绿着,浓墨重彩地妍丽着。
③那是山茶。
在昆明东北郊呜凤山金殿风景名胜区的山茶园里,即使天寒地冻,它们仍枝繁叶茂,千株万株喷红吐白,一如既往波光潋滟。
④是的,在百花之中,山茶是最持久的灿烂。
从5月中旬开始,一种叶像杜鹃叶、花像杜鹃花的山茶就率先在金殿山茶园绽放了。
看着漫山遍野的浓绿被撕开一个口子,殷红汩汩涌流,又漫漶开去,黏黏地湿了一片天地,在万绿丛中添一抹血红,生发的该是一种什么祥的伤感?而一年中最早的山茶花汛,是由这种一度濒临灭绝、极其珍稀的杜鹃红山茶肇始,又不免激动人心。
这一波红潮一直延展到9月。
⑤接下来在金殿山茶园看到的悦目色彩是茶梅。
它也是山茶的一种,花多为白色或粉红色,瑰丽而淡雅。
茶梅10月开放,花期持续到12月。
凋谢时,片片花瓣随风飘飞,漫起一袭彩色雨雾,铺下一块斑斓花毯。
⑥有趣的是,它的香消玉殒,宣告的却是各色常规山茶的怒放。
一时间,恨天高、童子面、朱砂紫袍、雪姣、十八学士、六角大红、赤丹、状元红……如盅如碗、如钵如盆,姹紫嫣红、浅淡深浓,争奇斗艳、各不相让。
茶梅用它满地的落红真正实现了“化作春泥更护花”。
而那被铺地锦绣托起的云霞,一直燃烧到次年4月底。
到了5月,杜鹃红山茶就又轮回着开始了新一拨的激情涌动。
⑦可以说,这里一年四季茶花开不断,正应了清代李笠翁(李渔)的评价:“具松柏之骨,挟桃李之姿,历春夏秋冬如一日,殆草木而神仙者乎?”④在云南,山荼还是扎根于深远时光中的璀璨。
表现手法
(一)、借景抒情法 借景抒情又可称之为情景交融、触景生情、 以景衬情、寓情于景等,是古诗词最为常用 的艺术表现手法。古诗词中只要提到景,就 可以将其归为借景抒情一列。尽管有时关于 表现手法的提问重心不同,但答借景抒情至 少是不错的。试举例: 其一:武昌阻风 ( 宋)方泽 江上春风留客船,无穷归思满东流。 与君近日闲临水,贪看飞花忘却愁。 问:诗人用什么艺术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思 想感情? 答: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满腹的相思和 愁绪
答:运用了正反对比的手法。百姓以“萧管” 迎龙祈雨与朱门恐春雨潮湿“管弦”形成了 鲜明的对比,深刻含蓄,讽刺性强。
(七)、衬托法
衬托也叫烘托、烘云托月、侧面描写,也就 是平常所说的渲染。作者不惜笔墨对描写对 象周围的自然景物大事铺排渲染,让读者在 浓烈的自然 景物中或倾听历史的回音,或感受作者自己 的情境。试举一例: 楚城 陆游 江上荒城猿鸟悲,隔江便是屈原祠。 一百五十年间事,只有滩声似旧时。 问: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
答:是,“梅花落”的拆用,构成一种虚景,仿佛 风吹的笛声化作满地落花。景象虚实相生,视听相 通,与雪净月明的实景相配,构成美妙阔远的意境, 使一种思乡之情感而不伤。
(六)、对比法 对比又叫正反对比,作者往往将两种截然相 反的事物对照列举而出,以使读者在鲜明而 强烈的比较中体味到含蓄深刻的寓意 。试举 一例: 观祈雨 李约 桑条无叶土生烟,萧管迎龙水庙前。 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 问:本诗在表达技巧上有什么突出特点?
宣城见杜鹃花 李白 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 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 问:诗中前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答:互文
答:运用典故法。①中“门外楼头”语
写作中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
写作中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
一、前言
在文学创作中,借景抒情是一种常见的表现手法。
通过借用自然、人文景观等
元素,作家可以更加生动地表达情感、抒发情绪。
在写作过程中,运用借景抒情的手法,可以使作品更具深度和内涵,让读者更易于产生共鸣。
二、自然景观的抒情表现
自然景观是作家常用的借景对象之一。
在作品中,通过描绘大自然的美丽景色、动人情境,作家可以借助自然的力量,表达内心的情感。
例如,在一首诗歌中,通过描写落日的余晖映照在湖面上,作家可以表现出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对过去岁月的眷恋。
三、人文景观的抒情表现
除了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也是借景抒情的常用手段。
通过描绘人物的言行举止、情感交流等方面,作家可以借助人文景观,抒发对人性、生活的感悟和思考。
比如,在一篇小说中,通过描写一个善良的老人和一个孩子之间的温馨互动,作家可以借此表达关于人性善良和纯真的主题。
四、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
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多种多样,可以通过对景物的生动描绘、对人物之间的微
妙关系揭示等方式来实现。
在写作中,作家可以通过巧妙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借景抒情更富有张力和表现力。
此外,情感的真实性和深度也是借景抒情有效的关键因素,只有情感深刻、真挚,作品才能触动读者的心灵。
五、结语
写作中借景抒情是一种重要的表现手法,通过对自然、人文景观的描绘和运用,作家可以更加生动地表达内心情感,让作品更具魅力和感染力。
在创作过程中,不妨多尝试借景抒情的手法,使作品更加丰富多彩,让读者感受到情感的共鸣和共享。
诗歌鉴赏表现手法之借景抒情
按景与情的性质及其相互关系,借景抒情手法可分为以哀景写 哀情、以乐景写乐情、以乐景写哀情和以哀景写乐情四种。一 般是乐景写乐情,哀景抒哀情,但也有以乐景衬哀情或哀景衬 乐情的写法。以哀景抒哀情的诗最多,而以哀景衬乐情极其少 见。
• 2.以乐景写乐情
•
绝句(其一) 杜甫
•鸳鸯。
• 这首诗创作于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后暂时定居成都浣花溪草堂之时。全 诗以乐景写乐情,阳光普照,山青水碧;春风和煦,百花初放,芳草如茵;泥 融土湿,飞燕衔泥;日丽沙暖,鸳鸯静睡。诗人在工笔细描的明媚春光中,流 露了对欣欣向荣自然美景的喜爱,反映了暂时定居草堂的安适欢悦情怀。
• 3.以乐景写哀情
•
绝句(其二) 杜甫
•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 这是一首以乐景写哀情的思乡诗。
• 第一二句描写了一幅令人目迷神夺的色彩灿烂美景。漫江碧波荡漾,白翎水 鸟掠翅江面;满山青翠欲滴,遍布朵朵红艳无比鲜花,简直就象燃烧着一团 旺火。而诗人面对如此美景却只慨叹岁月匆匆,归期遥遥。以客观景物与主 观感受的不同来反衬诗人乡思之深厚。
诗歌鉴赏表现手法之
借景抒情
• 借景抒情又称寓情于景,是指作者带着强烈的主观感情去描写客观景物,通过 景物来抒情。借景抒情是高考古诗鉴赏题考查较多的表现手法。
• 回忆课本中借景抒情的诗句 1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2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3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4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 4、以哀景写乐情,用让人心情悲伤的景物描写来反衬人物的欢乐。 •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 霏霏雨雪,冰天坼地的寒冷,竟是征夫回乡之时!后者是哀景写乐,以哀
抒情的不同方式以及区别
抒情的不同方式以及区别直接抒情就是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包括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和怀古伤今。
区别并不大,但不是没区别。
借景抒情:侧重于借助景物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也就是在描写的景物中有明显的作者情感在流露。
诗人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或借物抒情。
寓情于景:以景为主,情感是含蓄地“寓”在里面的。
侧重于寓字上。
没有刻意的“借”意,只是在描写景物中自然地渗透了作者的情感。
借景抒情与情景交融的区别关于借景抒情和情景交融的问题已困多时,有时似是而非有时又似非而是,总也弄不明白,今天看了一篇文章觉得有理,贴过来与同仁共飨!有一道诗歌鉴赏题让学生区分借景抒情和情景交融两种表现手法。
大意是问诗中的这种艺术手法是借景抒情还是情景交融。
我觉得这种问法不合逻辑,也不科学。
因为借景抒情作为艺术手法,一般和触景生情对举。
而无论是借景抒情还是触景生情,都可算作手法。
这两种表达手法都可产生情景交融的效果。
就是说,借景抒情是手段,情景交融是效果。
这二者不是对立概念,不可以让学生进行区分。
所谓借景抒情,就是王国维说的有我之境。
就是作者本有强烈的感情需要发泄,借助一定的环境来表现这种情感。
景是受情制约的,为情服务的。
诗人的情是喜情,见到的景色自然都洋溢喜的气氛,诗人的情是哀情,遇到的景都蒙上哀的色彩。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正因为情是得意的情,所以处处是美丽的花。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正因为被贬谪,仕途坎坷,所以云横雪拥,景是障碍重生的景。
触景生情,就是王国维说的无我之境。
诗人本所谓情感,或者本无强烈的情感。
现在身在一定的环境,或因景的秀丽而喜欢,或因景的萧瑟而伤愁。
这种情是由景而激发的,是受制于情的,是景决定了情。
如鸟语花香而怡然,因狂风暴雨而忧伤。
如“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这是诗人在春天所感受到的由衷的快乐,自然是触景生情。
古诗三种间接抒情方法
三种间接抒情方法:借景抒情,融情于景,以景结情四种情景衬托关系:以乐写哀,以哀写乐——反衬。
以乐写乐,以哀写哀——正衬.①借景抒情(触景生情):通过描写景、状物来抒发情感——先景后情、有景有情如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诸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双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意象:急风(凄清)、哀猿(哀伤)、飞鸟(飘泊)、落木(凋零)、江天——秋景萧瑟悲凉.情:抒发了诗人年迈多病、感时伤世和寄寓异乡的悲苦。
情景关系:先景后情,情是景中之情,景是情中应有之景--触景生情(借景抒情、见景抒情) 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前景后情,融为一体,诗人面对辽阔的江天,耳听清猿哀鸣,眼见飞鸟栖止不定,落木萧萧,长江滚滚,引发诗人老病孤愁之感。
②寓情于景(融情入景):诗人将感情融入在特定景物上,借自然景物来抒发情感-—(情含景中)如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烟花指暮春浓艳的景色)意象:孤帆、碧空、长江——离别送行。
情:情深意眷,依依不舍。
情景关系:情含景中(融情入景、寓情于景)全诗一字未说离情别绪,而烟花含愁,孤帆载憾,别绪如长江不尽,离情如碧空无涯.②以景结情:通过写景状物来传达、折射、暗示诗人的感情(寄托、抱负)——(先情后景)(李白《送友人》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班马:离群马)意象:孤蓬、浮云、落日、马鸣——离别送别。
情:依依惜别之情。
情景关系:以景传情,首联点出告别的地点,描摹出一幅寥廓秀丽的图景.接下去两联写离别的深情。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关心,感情真挚。
最后以“萧萧班马鸣"作结,以景结情,(3)三种间接抒情方法怎么区分?诗人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叫借景抒情.融情于景就是将感情融汇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叫“移情入景”。
表现手法——借景抒情
(宋)方泽
江上春风留客船,无穷归思满东流。
与君近日闲临水,贪看飞花忘却愁。
问:诗人用什么艺术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借景抒情,表达白
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
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
问:诗中主要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
答:触景生情,表达了苦苦的思乡之情。
(要求:结合关键词句描述,给1分)
3、分析该手法所达到的描写景物的效果。
(如燕子的活泼可爱,充满情趣,自然和谐等,2分)
4、指出诗中所蕴含的诗人情感。
(如闲适,愉悦,乐观,郁闷,烦恼,凄苦等,2分。
3.知识点解说:
借景抒情法
借景抒情又可称之为情景交融、触景生情、以景衬情、寓情于景等,是古诗词最为常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古诗词中只要提到景,就可以将其归为借景抒情一列。尽管有时关于表现手法的提问重心不同,但答借景抒情至少是不错的。诗人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或借物抒情。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松、竹、梅、兰、落日、夜月、清风、细雨和微草等,常常是诗人借以抒情的对象。如李商隐《端居》:“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作者借景抒情。诗人借助对“青苔”、“红树”以及“雨”景、“月”色的描写,赋予客观景物以浓厚的主现色彩,营造出了冷寂、凄清的氛围,表达了悲愁、孤寂和思亲的情感。
(3)立足于诗、怀念李白:从赞美李白的诗歌开始,转为对李白的思念,最后渴望相见、切磋诗艺作结。
2.08年诗歌鉴赏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按要求答题。(6分)
绝句漫兴九首(其三)
杜甫
熟知茅斋绝低小,江上燕子故来频。
诗歌赏析的15种表现手法
诗歌赏析的15种表现手法诗歌赏析的15种表现手法很多同学会问诗歌鉴赏的表现手法,本文就给大家总结了一下常见的一些表现手法,希望大家能牢牢记住,在考试时遇到这类问题时不至于不知道答什么。
1、直接抒情即作者在文中把内心强烈的感情不加掩饰地直接叙述出来,让强烈的感情激流直接倾泻而出。
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全诗以慷慨悲凉的基调,通过等幽州台直接表达了诗人功业难就、空怀壮志的悲愤和失意苦闷的情怀。
2、借景抒情(杜牧《泊秦淮》)属间接抒情的一种,通过对实景的描写来抒写作者的感情。
如: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诗歌的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
所写景并非晴朗的月夜、万里无云的碧空,而是迷蒙的烟月,笼罩着寒水白沙。
景色是那么黯淡,氛围是那么冷寂,这就给后两句写作者的忧虑情绪增添了气氛,加浓了色泽,两者情景交融,浑然一体。
3、托物言志属间接抒情的一种,托物言志就是把要抒发的感情、阐发的思想借助于对某种事物或物品的描摹议论表达出来。
如: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虞世南《咏蝉》)诗歌中所描写的蝉的形象是:蝉垂着触须在枝头吸饮清洁的露水,阵阵的蝉声从稀疏的梧桐上传出来。
身居高处,叫声自然传的很远,并非依靠风的力量。
而在诗歌中作者真正所要抒发的人生感怀是:凡是品格高尚的人,总是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地提高自身修养,因而美好的.声名自可远扬,不需要依靠其他人的吹嘘。
由此可见,写蝉是依据,而抒怀言志才是真正目的的。
4、情景交融在景物描写中融入了作者的主管感情,使诗歌达到“物我合一”分不清哪是“景”,哪是“情”的境界。
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诗句表面上是写景,而实际上则隐寓着诗人的一种超脱尘世、热爱自然、远离官场的感情境界。
5、动静结合指对人、事、景处于动态或相对静态时的描写。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表现手法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表现手法摘要:一、引言二、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意义三、表现手法之一:借景抒情四、表现手法之二:情景交融五、表现手法之三:虚实结合六、表现手法之四:想象夸张七、结论正文:一、引言“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出自曹操的《观沧海》,这句诗句形象地描绘了大海的壮阔景象,展现了诗人的宏大胸怀和豪迈气概。
本文将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分析这句诗句所蕴含的艺术价值。
二、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意义“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意味着日月星辰的运行似乎都由大海自由吞吐,大海成为了宇宙的中心,这种想象表现出诗人的胸怀壮志,寓意着诗人想要一统天下、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三、表现手法之一:借景抒情诗人通过描绘大海的壮阔景象,借用自然景物,抒发内心的情感。
在这里,大海成为了诗人情感的载体,通过描绘大海,诗人表达了自己的宏大胸怀和豪迈气概。
四、表现手法之二:情景交融在这句诗句中,日月星辰与大海融为一体,形成了一幅宏大的自然景象。
诗人通过将自然景物与自己的情感相互交融,使得读者在欣赏诗句的同时,能够感受到诗人的情感。
五、表现手法之三:虚实结合这句诗句既描绘了大海的实际景象,又通过想象夸张,将日月星辰的运行与大海相联系,形成了一种虚实结合的艺术效果。
这种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使得诗句更加具有想象力和艺术感染力。
六、表现手法之四:想象夸张诗人运用夸张的想象,将日月星辰的运行与大海相联系,创造出一种宏大的意境。
这种想象夸张的表现手法,使得诗句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艺术感染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借景抒情
单位:珠海市第八中学 作者: 王原全
借景抒情
定义:又称寓情于景,是指作者带着强烈的主 观感情去描写客观景物,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 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 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或借物抒情。 特点:“景生情,情生景”,情景交融,浑然 一体。在文章中只写景,不直接抒情,以景物描写 代替感情抒发,也就是王国维说的“一切景语皆情 语”。
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松、竹、梅、兰、山石、溪流、沙 漠、古道、边关、落日、夜月、清风、细雨和微草等,常常 是诗人借以抒情的对象。如白居易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 又生”借“原上草”的顽强抗争,尽情抒发对自然规律不可 抗拒。 如杜甫的《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 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诗人通过对花鸟草木的描写来抒发 亡国的忧愤、离散的感伤。在写作中,抒情而不只写情,绘 景而不只写景,借景抒情,情以景兴,能使文章含而不露, 蕴藉悠远,情丰意密,深切动人
例句赏析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 》
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 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 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 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鲁迅《故乡》
谢谢!
如何运用
首先,必须对所写的景物有细致的观察和感受, 要把景物描写得逼真传神,为抒情打好基础,做好 依托。 其次,要把真切的感受融入所写的景物之中, 使景物具有浓厚的思想和感情蕴涵,做到情景交融。 再次,要把立足点放在抒情上,因为借景抒情, 关键在“借”,即写景是次,抒情是主;写景是手 段,抒情是目的。要为抒情而写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