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内能与热机单元测试题精品
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三章内能与热机单元综合测试卷含解析新版沪科版
《内能与热机》一.选择题(共小题).下列关于热量、内能与热值说法中,正确的是().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向内能小的物体传递.在热传导过程中,物体向外传递的热量,其内能也将减少.热传导是改变物体内能的唯一途径.热值大的物体在完全燃烧的情况下放出的热量多.下列关于物体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静止的物体没有动能,但有内能.内能和温度有关,所以℃的水没有内能.物体运动速度越大,内能越大.温度高的物体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大.下列各图中,属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两手相互摩擦能发热.水沸腾时蒸汽冲开壶盖.锯木头锯子发烫.压缩空气引火.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物体的温度越高,放出的热量越多.物体的温度越高,物体内部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物体的内能增加,一定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物体吸收了热量,它的温度一定升高.下列现象中,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跟其他几个不同的是().放进冰箱冷冻室的水变成冰块.自行车轮胎放气时,气门嘴处温度降低.在汽油机的压缩冲程中,气缸内气体的温度升高.用手来回弯折铁丝,弯折处铁丝温度升高.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水和铁块,当它们吸收相同的热量后,再将铁块投入水中,这时().热量由铁传给水.热量由水传给铁.铁与水之间无热传递.温度由铁传给水.如图所示,对于下列实验中所描述的物理过程,说法正确的是().试管内的水蒸气推动塞子冲出去时,水蒸气的内能增加.抽去玻璃隔板,两瓶中气体逐渐混合均匀,说明空气比二氧化氮的密度大.给瓶内打气,瓶内的空气推动塞子跳起来时,瓶内空气的内能减小.厚塑料管中的空气被压缩时,管内空气的内能减小.下列关于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晒太阳使身体变暖,是通过做功改变内能的.热量总是由内能大的物体传递给内能小的物体.一块℃的冰熔化成℃的水,内能增加.物体的内能减少,一定是物体对外做功.分别用两个完全相同的酒精灯给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加热,不计热量损失,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甲的比热容大,是水.甲的比热容大,是煤油.乙的比热容大,是水.乙的比热容大,是煤油.夏天,海边的昼夜温差小,这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
沪科版 九上 物理 第13章 内能与热机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内能与热机》单元测试题精选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30分)1、下列现象中,利用做功使物体内能增加的是()A. 木工用锯锯木条时,锯条发烫B. 烧开水时,壶盖被水蒸气顶起来C. 铁块放在炉火中烧红了D. 冬天,人们在太阳光下取暖2、下列现象中,不是通过做功改变内能的是()A.两手相互搓搓,手感到热B.用打气筒打气时筒壁发热C.用热水袋暖手,手感到热D.用砂轮磨刀,刀的温度升高3、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一个物体温度升高,它的内能一定增加B.一个物体温度升高,一定是吸收了热量C.一个物体吸收了热量,它的温度一定会升高D.一块0℃的冰没有内能,它的分子也不会运动4、在烈日当空的海边,海滩上的沙子热得烫脚,而海水却凉凉的,主要是因为()1A.海水的密度大B.海水的比热容大C.沙子的密度大D.沙子的比热容大5、《舌尖上的中国2》让海内外观众领略了中华饮食之美。
如下图所示,通过煎、炒、蒸、拌烹调的四种美食中所包含的物理知识,认识正确的是()A.煎:煎锅一般用铁制造,主要是利用了铁的比热容大B.炒:主要是通过做功的方式使藜蒿和腊肉的内能增加C.蒸:是通过热传递和高温水蒸气液化放热,使榆钱饭蒸熟D.拌:香葱和豆腐要拌着才能入味,说明分子在不拌时没有做无规则运动6、在“比较水与煤油吸收热量时温度升高的快慢”实验中,需要控制某些变量,以下做法多余的是()A.采用完全相同的加热方式B.采用酒精灯加热时,灯里加的酒精量相同C.取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D.盛放水和煤油的容器相同7、如图,两个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加热质量、初温都相同的不同液体.若液体吸收的热量等于电加热器放出的热量,加热时间相同且液体均未沸腾,则()A.两杯液体吸收的热量相等B.温度较高的液体比热容较大C.温度较低的液体吸收的热量较多D.温度较高的液体吸收的热量较多8、汽车的正常运行除了要加油外,还需要加水,利用水作为冷却剂是因为水具有()A.较低的凝固点B.较大的比热容C.较小的密度D.较高的沸点9水 4.2×103铝0.88×103煤油、冰 2.1×103干泥土0.84×103沙石0.92×103铜0.39×103 A.物质的比热容与物质的状态无关B.100g水的比热容是50g水的比热容的两倍C.质量相等的铝块和铜块吸收相同的热量,铜块温度变化较大D.寒冬季节,放在室外盛有水的水缸会破裂,主要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10、在四冲程汽油机的工作过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冲程是()A.吸气冲程B.压缩冲程C.做功冲程D.排气冲程11、如图所示实验,试管口木塞冲出过程()A.试管口出现的白雾是水蒸气B.试管口出现白雾说明水蒸气内能增加C.能量转化情况与内燃机压缩冲程相同D.水蒸气对木塞做功,水蒸气的内能减少12、现代汽车的发动机四个冲程如图所示,其中压缩冲程是()13、下列关于“热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通过技术改进,热机效率可达100% B.做功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C.热机常用水做冷却剂,是因为水的沸点高D.火箭发动机属于热机14、下列有关热机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热机工作的过程是将燃料燃烧获得的内能转化成机械能的过程B.为了防止热机过热,通常用水来降温,是利用水的比热容大的特性C.可以采用增大热机功率的方法来增大热机的效率D.热机的大量使用会造成环境污染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把零下10℃的冰块放在0℃的冰箱保鲜室中,一段时间后,冰块的内能会增加B.在汽油机的压缩冲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C.用锯条锯木板,锯条的温度升高,是由于锯条从木板吸收了热量D.我们不敢大口地喝热气腾腾的汤,是因为汤含有的热量较多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4分)1、在有些古代宫殿中,有许多空心铜柱子支持着宫殿的屋顶,在夏天走进宫殿会感到冷气沁人。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_内能与热机测试题(含标准答案)
第十二章内能与热机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计36分)1、一个物体地内能增加了,表明()A、该物体一定做了功.B、该物体一定吸收了热量.C、物体地机械能增加了.D、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也可能是物体吸收了热量.2、质量相等地a、b、c三个实心球吸收相同地热量后,a球地温度最高,b球地温度最低,则它们地比热容关系是()A、a球地比热容最大.B、b球地比热容最大.C、三个球地比热容相同.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3、甲汽油机地热机效率比乙汽油机地热机效率高,这表明()A、甲做功比乙多.B、甲做功比乙快.C、甲消耗地汽油比乙少.D、以相同地速度行驶相同地路程,乙消耗地汽油多.4、内燃机中,柴油机地效率比汽油机高,这是因为()A、柴油地热值比汽油大.B、柴油机地点火方式与汽油机地不同.C、柴油机燃烧时,气缸内压强更大、温度更高.D、柴油机损失地热量比汽油机地少.5、关于物体地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地是()A、物体运动越快,具有地内能就越多.B、同一物体,温度越高,它具有地内能就越多.C、不同物体间地内能不能转移.D、不同物体间地内能可以转移,但不能转化为其他形式地能.6、状态一定地某种物质地比热容()A、跟他吸收地热量成正比.B、跟它地质量成反比.C、跟它地温度变化成反比.D、是物质地一种性质,大小与上述因素无关.7、下列说法中正确地是()A、四冲程内燃机中,只有做功冲程做功.B、热机排出地废气和产生地噪声会污染环境.C、内燃机中,燃料燃烧得到地内能全部转化为机械能.D、柴油机地效率比汽油机高,因此,柴油机地功率比汽油机地大.8、南极“万年冰”中含有很多压缩气泡,科考队员取一小块放入盛有酒地杯子中,冰块会在酒面上飘来飘去.下列几种说法中错误地是()A、冰块熔化,气泡破裂,使冰块飘来飘去.B、冰块熔化,气泡破裂,气泡地内能减少.C、冰块吸热,内能增加,使冰块飘来飘去.D、冰块吸热,酒水放热,酒水地内能减少.B、北方楼房中地取暖器用水做介质,利用了水地比热容大地特性.C、由于水比沙石地比热容大,所用内陆地区地昼夜温差比沿海地区大.D、由于水比冰地比热容大,所以冷却食品时0℃地水比0℃地冰效果好.10、盛夏天气炎热,小红将奶茶喝掉一半后盖上盖子放入冰箱,一段时间后,她拿出奶茶瓶,发现奶茶全部都结成冰.奶茶结冰后不变地物理量是()A、质量B、密度C、比热容D、体积100 0时间min10 20 30 40 50温度℃2040 60 80甲 乙11、关于热机,下列说法中正确地是( ) A 、热机性能好坏地重要标志之一是热机效率.B 、在四冲程内燃机中减少废气带走地大量热量可以大大提高热机地效率.C 、柴油机地效率比汽油机地高,这是因为柴油地热值比汽油地大.D 、在压缩冲程中内燃机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12、图1是一种在阳光下能不断摇摆地塑料小花,花盆表面地太阳能电板在阳光照射下,产生电流驱动电动机,是小花左右摆动.下列关于该小花摆动过程中能量转化地描述正确地是( )A 、叶片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B 、电动机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C 、太阳能电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D 、小花将动能转化为化学能.二、填空题:(每空1分,计23分) 图113、星期天,小明同学在父母地协助下,从早上七点开始每隔半小时对他家附近地气温和一个深水池里地水温进行测量,并根据记录地数据绘成温度—时间图象,如图2所示.从图线可以看出乙地温度变化幅度小,是____(选填“气温”或“水温”)地图线,温度变化幅度小地原因是.图2 图314、我市在科学规划和建设城市时,大量增加水面面积,是利用水地 大地特性,且水在蒸发时 (选填“吸热”或“放热”),可以调节气温,营造“宜居重庆”地舒适环境.15、用两个相同地“热得快”分别给质量和初温都相同地甲、乙两种液体同时加热,两液体地温度随时间变化地图像如图3所示.如果要你从甲、乙两液体中选择汽车地冷却液,应选择液体.16、汽油地热值是4.6×107J/ kg,完全燃烧210g 汽油能放出J 地热量;若这些热量全部被水吸收,可使kg 水,从20℃升高到43℃(水地比热容为4.2×103J/(kg ·℃) ).17、如图4所示,是我国选手在第24届世界大学生冬运会 女子冰壶比赛中夺冠地一个场景.比赛时两名队员在冰 壶前方“刷冰”,通过地方式改变冰地内能,使表 面地冰成薄薄地一层水(填物态变化名称), 这样就能够减小冰壶与冰面之间地,使冰壶按照运动员预计地运动快慢和方向运动. 图4 18、我国古代人类利用“钻木取火”地方式获取火种,如 图5所示,钻木利用了方法增大物体地内能,现代社会人们利用清洁能源获得能量,完全燃烧0.3m 3地天然气可以放出热量J.(天然气地热值为7.5×107J/m 3)19、焦炭地热值为3.0×107 J/kg,它地物理意义是图5,完全燃烧kg地焦炭放出地热量能把50kg水地温度升高60℃.[不计热量损失,水地比热容为4.2×103 J/(kg·℃)]20、张刚地妈妈周末直接用“清洁球”打磨铁锅底地锈迹,隔一会儿感觉铁锅发烫.张刚向妈妈解释:这是用方式升高了铁锅地温度,此过程是能转化为能.21、位于芜湖市东北郊地“神山铸剑”遗址极富传奇色彩,相传春秋时干将在此设炉造剑,三年成剑,锋利无比.干将造剑主要是利用了金属具有良好地性,可锻打成剑;剑刃锻造得锋利无比,主要是为了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当年地“淬剑池”如今仍位于山颠(如图6所示),淬剑是指将炽热地金属剑迅速与冷水接触,以增加其硬度.淬剑过程中,金属剑地内能(选填“增大”或“减小”),这主要是通过方式改变了金属剑地内能.淬 6剑池”终年不枯,水清鉴人,颇为神奇.池水“水清鉴人”是由于光可以在水面发生(选填“镜面”或“漫”)反射能形成人地(选填“实像”或“虚像”).三、实验探究题:(第1小题16分;第2小题10分.计26分)22、小红同学学习了燃料地热值后,自己设计了一个实验来探究煤油和菜籽油地热值大小关系.他实验时组装了如图7所示地两套规格完全相同地装置,并每隔1min记录了杯中水地温度.6ewMyirQFL加热时间0 1 2 3 4 5 6/min25 27 29 32 34 36 38甲杯水温/℃25 26 27 28 29 30 31乙杯水温/℃(1)、在安装、调整实验器材时,科学合理地顺序是(甲图中):先固定______地位置,再调整固定_______地位置(选填“A”或“B”).(2)、为保证实验结论地可靠,实验时应控制两套装置中相同地量有加热时间和水地___、____.(3)、通过表中记录地数据,你认为煤油和菜籽油两种燃料中,热值较大地是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7(4)、该同学实验前用天平测出了烧杯中水地直路及两油灯中燃料地质量,并记录数据利用公式Q吸=cm(t—t0)计算出了水吸收地热量,他认为通过这些数据能准确地计算出煤油和菜籽油热值.你认为他地计算结果可靠吗?___.理由是____________.23、为了研究物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地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有一组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在四个相同地烧杯中分别装有水和煤油,用同样地加热器加热,下表是他们实验地记录,根据记录回答问题:y6v3ALoS89烧杯编号物质质量/g 初温/℃末温/℃时间/min(1)、用同样加热器加热地目地是__________________.(2)、对比1、2两杯地实验记录进行分析,其实验目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比较1、3两杯地实验记录,得出地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上述结论,物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地多少与物体地质量、______和______都有关.四、计算题:(第1小题9分;第2小题8分.计17分)24、某型号专用车在车型测试中,在一段平直地公路上匀速行驶5.6km,受到地阻力为3.0×103N,消耗燃油 1.5×10﹣3m3(设燃油完全燃烧).(ρ油=0.8×103kg/m3;q油=4×107J/kg).求:(1)专用车牵引力所做地功.(2)、已知热机效率η=WQ(式中W为热机在某段时间内对外所做地功,Q为它在这段时间内所消耗地燃油完全燃烧所产生地热量),则该专用车地热机效率是多少?25、某同学家新安装了一台容积为500L地太阳能热水器,加满水后,经过4h阳光地照射,水温有原来地20℃升高到40℃.则在这4h内水吸收地热量是多少?若这些热量由效率为20%地火炉燃烧焦炭来提供,则需要燃烧多少千克焦炭?(C水=4.2×103J/(kg·℃);q焦炭=3.0×107J/kg)参考答案13、水温;水地比热容较大. 14、比热容吸收 15、乙16、9.66×10610017、做功 熔化 摩擦18、做功 2.25×10719、每千克焦炭完全燃烧时放出地热量是3.0×107J 0.42 20、做功 机械能 内能21、韧性 压强 减小 热传递 镜面 虚 三、实验探究题: 22、(1)B A(2)质量 水地初温 (3)煤油(4)不可靠 煤油和菜籽油不可能完全燃烧,且有热量损失(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23、(1)保持水和煤油在相同时间内吸收地热量相同.(2)研究物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地多少与质量是否有关. (3)、物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地多少与物质地种类有关. (4)物质种类 温度变化 四、计算题: 24、(1)∵ 专用车匀速行驶∴ 牵引力F =f =3.0×103N ………………2分牵引力做功W =FS =3.0×103N ×5.6×103m =1.68×107J …………2分(2)消耗燃油地质量 m =ρV =0.8×103kg/m 3×1.5×﹣3m 3=1.2kg …………1分燃油完全燃烧所产生地热量 Q =mq =1.2kg ×4×107J/kg =4.8×107J …………2分 热机效率 η=W Q=1.68×107J/4.8×107J =35%…………2分25、水地质量m =ρV =1.0×103kg/m 3×0.5m 3=500kg ………………2分水吸收地热量Q 吸=cm (t —t0)=4.2×103J/(kg ·℃)×500kg ×(40℃—20℃)=4.2×107J ………………2分 Q 放=Q 吸/η=4.2×107J/20%=2.1×108J ………………2分 又Q 放=mq故 m =Q 放/q =2.1×108J/3.0×107J/kg =7kg ………………2分版权申明本文部分内容,包括文字、图片、以及设计等在网上搜集整理.版权为个人所有This article includes some parts, including text, pictures, and design. Copyright is personal ownership.用户可将本文地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地规定,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地合法权利.除此以外,将本文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人及相关权利人地书面许可,并支付报酬.Users may use the contents or services of this article for personal study, research or appreciation, and othernon-commercial or non-profit purposes, but at the same time, they shall abide by the provisions of copyright law and other relevant laws, and shall not infringe upon the legitimate rights of this website and its relevant obligees. In addition, when any content or service of this article is used for other purposes, written permission and remuneration shall be obtained from the person concerned and the relevant obligee.转载或引用本文内容必须是以新闻性或资料性公共免费信息为使用目地地合理、善意引用,不得对本文内容原意进行曲解、修改,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Reproduction or quotation of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must be reasonable and good-faith citation for the use of news or informative public free information. It shall not misinterpret or modify the original intention of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and shall bear legal liability such as copyright.。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全册《第十三章内能与热机》单元测试题及答案.docx
九年级全册《第十三章内能与热机》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每题学校4 分,共20 分)姓名学号成绩1.(2013,湖南郴州 ) 随着航天事业发展需要,我国正在研制大功率液氢发动机. 这种发动机主要是因为氢具有()A.较小的密度B.较大的比热容C.较高的热值D.较低的沸点2. ( 2013,天津)下面事例中,通过热传递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双手相互摩擦,手会变暖和 B .用热水袋焐手,手会变暖和C.反复弯折铁丝,弯折处变热 D .气缸内气体被压缩,温度升高 3. 已知甲种燃料的热值大于乙种燃料的热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种燃料含的热量多,乙种燃料含的热量少B.甲种燃料含的内能多,乙种燃料含的内能少C.完全燃烧同质量的甲、乙两种燃料,甲燃料放出的热量多D.完全燃烧同质量的甲、乙两种燃料,乙燃料放出的热量多4. ( 201 3,贵州安顺)用酒精灯给试管加热,如图13-1 所示,试管口软木塞冲出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蒸气对软木塞做功,水蒸气内能增大B.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软木塞的机械能C.能量的转化与热机压缩冲程能量的转化相同D.试管口的“白气”是水蒸气汽化形成的图 13-1图13-25. ( 2013,山东莱芜)汽车是我们生活中常用的交通工具,汽油机是汽车的动力设备是四冲程汽油机工作的其中一个冲程示意图,则此冲程是()A.吸气冲程B.压缩冲程 C .做功冲程D.排气冲程. 如图13-2所示二、填空题(每空 3 分,共48 分)6. 中央气象台每天都会发布全国主要城市的天气预报,图13-3 列出的是2014 年津和内地城市西安的气温情况. 请根据两座城市的气温变化情况判别城市名称,甲是的依据是.6 月 4 日沿海城市天,你判别2014~~乙甲图 13-3图 13-47. 如图 13-4甲所示,隔着石棉网同时对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煤油和水进行加热,这是通过(填“ 做功” 或“ 热传递” )方式来改变物体内能.图乙是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可以得出比热容较大,你判断依据是.8.(2012 ,沈阳)如图 13-5 所示,设相同时间内物质吸收的热量相同,甲、乙两图中符合冰熔化规律的是图 ________(填“甲”或“乙”). 这是因为c冰 ________ c水(填“>”“<” 或“=”),所以相同时间内 ________(填“冰”或“水” )升温更快 .乙甲图 13-59. ( 2013,南京)用燃气灶烧水时,把 2.2 kg初温为20 ℃的水加热到100 ℃,共燃烧了45 g天然气(假设天然气完全燃烧). 已知天然气的热值为 4.4 ×10 7 J/kg,水的比热容为 4.2 ×10 3J/(kg?℃).水的内能增加了J.燃气灶烧水的效率为.10.( 2013,四川绵阳)在很多较偏远的农村还没有用上天然气,使用的是瓶装的液化气,每瓶中装入液化气的质量为20 kg,液化气的热值取 4.2 ×10 7J/kg,每瓶液化气全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J,若放出的热量有50%被利用,可把kg的水从20 ℃加热到100 ℃.[c水=4.2×103J/(kg· ℃)]11.小明同学在研究晶体熔化实验过程中想到:质量相同的不同晶体熔化成液体时吸收的热量是否相同呢?他在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上了100 g 的冰和萘,用完全相同的酒精灯加热,并测出它们熔化过程所用的时间,记录的数据如下表所示.(1)分析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结论:质量的不同晶体熔化成液体时吸收的热量是的.(2)比热容的定义: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 1 ℃时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仿照这个定义方法,为了表示晶体的上述性质,可以表述为:的某种晶体,熔化成同温度的液体时所的热量,叫做这种晶体的熔化热.三、解答题( 12 题 9 分, 13 题 11 分, 14 题 12 分,共 32 分)12. ( 2013,内蒙古包头)用图13-7 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烧杯内的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过程中,电热棒的功率保持恒定.图 13-7 [来源:Z&xx&]⑴ 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此刻物质的温度是℃.⑵ 根据实验数据描绘出加热过程中烧杯内物质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该物质的熔点是______℃.⑶ t 2时刻该物质处于态 .⑷比较 t2与t3时刻的内能,时刻杯内物质的内能较大. 理由是.⑸已知 0~t1与t5~t6的加热时间相等,由图乙可知两段时间内,物质的温度升高不同,由此可得出:这种物质固态时的比热容比液态时的比热容.此判断的依据是.(用公式表示)13. ( 2013,江苏连云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采用“水地暖”.其原理是:在房间地面装饰层下铺设散热管道,通过管道内的热水散热提高室温.当供水温度为45℃时,单位面积的散热功率与地面装饰层材料、散热管材料的对应关系见下表:(1)若该系统的总水量为2×103kg,将全部的水从 5 ℃加热至 45 ℃,水至少需要吸收多少热量?[ c水 =4.2 ×10 3J/ (kg?℃) ](2)某家庭木地板的面积为802,散热管材料为聚丁烯(PB),供水温度为45 ℃,则该供暖系统m每小时的散热量为多少焦耳?(3)“水地暖”散热量除与散热时间、面积有关外,你认为还与哪些因素有关?请至少写出两点. 来源学#科#网地面装陶瓷塑料木地板饰散层热材料管材料聚乙烯( PE-RT)136.6W/m来源学103.5 W/m293.5 W/m22科网 ]聚丁烯( PB)125.7 W/m 296.9 W/m 290.0 W/m 214.汽车排气量是指发动机气缸的工作容积,一般情况下,汽车排气量越大,功率越大,空燃比是指汽缸内空气和燃油的质量比.汽车发动机数据如下表,当汽车以100 km/h 速度匀速运动时,根据表中数据求汽车发动机的效率 . (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1 min2 600 次93#汽油汽缸内汽油和空 1.35 kg/m3气的混合密度排气量来源学§科§网 1.8 L 热值 4.6×107J/kg发动机最大功率75 kW空燃比14︰ 1第十三章测试卷答案一、 1.C点拨:火箭燃料燃烧,必须释放很大的能量.根据这个需要,选择液氢来做燃料,原因就是氢的热值比较大 .2.B点拨:A、双手相互摩擦,手会变暖和这是利用做功来改变物体内能的,不符合题意;B、用热水袋焐手,手会变暖和是通过热传递改变了物体的内能,符合题意;C、反复弯折铁丝,弯折处变热是通过做功改变了物体的内能,不符合题意;D、气缸内气体被压缩,机械能转化为气体的内能,不符合题意.3.C 点拨:不能说物体含有热量,故 A 错误;内能的大小和物体的质量、温度有关,和燃料的热值无关,故 B 错误;甲种燃料的热值大于乙种燃料的热值,完全燃烧同质量的甲、乙两种燃料,甲燃料放出的热量多,故 C 正确、 D 错误 .4.B点拨:A、水蒸气对软木塞做功,水蒸气内能减小,不符合题意;B、软木塞冲出的过程中是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软木塞的机械能的过程,符合题意;C、能量的转化与热机做功冲程能量的转化相同,不符合题意; D、试管口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液滴,不符合题意.5.C点拨:从题图中可以看出:两气阀都关闭,活塞下行,是做功冲程. 在内燃机的四个冲程中,进气阀和排气阀均关闭的只有压缩冲程和做功冲程,而在压缩冲程中活塞向上运动,做功冲程中活塞向下运动;一个气阀打开,另一个气阀关闭的是吸气冲程和排气冲程,而在吸气冲程中活塞向下运动,排气冲程中活塞向上运动.二、 6. 天津;海水的比热容较大,沿海城市昼夜温差较小点拨:海水的比热容较大,在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时,温度变化值比较小. 天津是沿海城市,昼夜温差较小;而西安是内陆城市,昼夜温差比较大.7.热传递;水;在相同时间内水的温度变化较小点拨:在加热的过程中,两试管中的液体是通过热传递吸收热量的;由题图可知,在相同时间内温度变化较大的是煤油;因使用的是相同的酒精灯加热,所以在相同时间内水、煤油两种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根据 cQ,两种液体质量和初温都相同,吸收的热量相同时,当温度升高得越大,它的比m t热容就越小 . 所以c煤油<c水 .8.乙;<;冰点拨:比较题中甲、乙两图可知:甲图中,相同时间内冰和水的温度变化相同;而乙图中相同时间内水的温度变化小于冰的温度变化;由于水的比热容大于冰的比热容,并且质量不变,因此吸收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升高得少,冰的温度升高得多,故乙图符合冰熔化规律.9. 7.392 × 105; 37.3%点拨:水吸收的热量:Q 吸cm t t 0) 4.2 ×10 3 J/ (kg?℃) ×2.2 kg × (100 ℃-20 ℃)( =7.392 ×10 5 J ,即水的内能增加了 7.392 ×10 5 J ;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Q 放 = m / q =45×10 -3kg ×4.4 ×10 7 J/kg=1.98 ×10 6J ;Q 吸 100%7.392 10 5 J燃气灶烧水的效率:=1.98 106 100% 37.3% .Q 放J10.8.4 × 108; 1.25 ×10 3点拨:整瓶液化气完全燃烧释放热量:Q 放 mq =20 kg ×4.2 ×10 7 J/kg=8.4 ×10 8 J ;由题知Q 吸 c 水 m水t ×50%=8.4×10 8 J ×50%=4.2×10 8 J ,水的质量:mQ 吸水=c 水=4.2 10 8kg =1.25 ×10 3 kg.3 (4.2 1020)10011. ( 1)相同;不相同( 2)单位质量;吸收三、 12. ⑴- 8⑵ 0⑶ 固液共存⑷ t 3 ;熔化过程要吸收热量⑸ 小; cQ m t点拨:( 1)由题中甲图可知,该温度计的分度值是 1 ℃,而且液柱上表面对应的刻度在零刻度以下,故读数为- 8 ℃;(2)由题中乙图可知,从t 1 到 t 5 这段时间内,随加热时间的增加温度不变,说明这一段时间该物质处于熔化过程,对应的温度就是该物质的熔点,是0 ℃;(3)从 t 1 到 t 5 这段时间内,该物质处于熔化过程,因此 t 2 时刻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态;(4)从 t 2 到 t 3 这段时间内,物质要吸收热量,内能就会增加,所以 t 3 时刻杯内物质的内能较大;(5)烧杯内物质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同,在 0~ t 1 时间里升高的温度为 t 1 =20 ℃,在 t 5 ~ t 6 时间里升高的温度为 t 2 =10℃,故t 1 > t 2 由 Q = cmt 可知,当吸收的热量和质量都相同时,t 越大比热容 c 就越小 . 所以这种物质固态时的比热容小于液态时的比热容.13 .解:( 1)水吸收的热量: Q 吸 = c 水 m(t t 0 ) =4.2 × 103 J/ (kg?℃) ×2×10 3 kg × ( 45 ℃- 5℃) =3.36 ×10 8 J ;(2)由题知,散热管材料为聚丁烯,用木地板,该家庭地面单位面积上的散热功率 P =90.0 W/m 2,该供暖系统每小时的散热量:Q = PSt =90.0 W/m2×80 m 2×3 600 s=2.592 ×10 7 J ;( 3) “ 水地暖 ” 散热量除与散热时间、面积有关外,还与地面装饰层材料、散热管材料、装饰层厚度、供水温度、管间距离等有关 .14.解:做一次功所用燃气的质量:m =V =1.35 kg/m3×1.8 ×10 -3 m3=2.43 ×10 -3 kg,因为空燃比是14︰1,所以做一次功消耗的汽油质量:m / 2.43 ×10 -3 kg×=1.62 ×10 -4 kg,1 min 内汽油燃烧释放的热量:Q m// q=1.62 ×10 ﹣4 kg×4.6 ×10 7 J/kg ×2600=1.937 52×107J,发动机所做的有用功: W Pt 756000W×60 s= 4.5 ×10 J,所以发动机的效率:W×100%= 4.5 106 J100%23.2% . Q 1.93752 107J。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第十三章 内能与热机 单元测试题(含解析)
第十三章内能与热机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共6小题)1.下列关于热现象说法正确的是()A.内燃机的做功冲程是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B.现代火箭用液态氢作燃料,是因为氢的比热容大C.高压锅是利用增大锅内气压来降低液体沸点工作的D.打气筒在打气时,筒壁发热主要是通过做功改变了内能2.下列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的说法,正确的是()A.发生热传递时,温度总是从高温物体传递给低温物体B.在相同温度下,1kg的水比1kg的冰含有的热量多C.一块0℃的冰熔化成0℃的水,内能增大D.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不一定增加,但一定要吸收热量3.某汽油机的四个冲程如图所示。
在该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中,压缩冲程结束后,下一个冲程是()A.B.C.D.4.为了探究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低温物体温度变化的特点,小明做了如下实验,将盛有30℃冷水的小烧杯放入盛有70℃热水的大烧杯中,分别用温度传感器测量两杯水的温度变化情况,绘制成如图所示的图象。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热水和冷水到达同一温度的时间是相同的B.热水温度下降比冷水温度升高得快C.热水放出的热量等于冷水吸收的热量D.热水的质量可能小于冷水的质量5.依据表格中的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物质比热容c/[J•(kg•℃)﹣1]水 4.2×103煤油 2.1×103砂石约0.92×103 A.一杯水倒出一半,杯内剩余水的比热容变小B.水和砂石放出相等热量,水的温度降低得较多C.水的比热容表示水的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是4.2×103JD.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吸收相等热量,煤油温度升高得较多6.如图为一种自热火锅的构件图。
该自热火锅的发热包内有铁粉、铝粉、炭粉、生石灰等物质,将发热包放到水中,会放出大量的热。
有关该自热火锅的说法不合理的是()A.生石灰与水反应,会放出大量的热B.设计出气孔的目的是避免使用时盒内气压过高C.遇水能放出热量的物质都能作为发热包的内容物D.使用过的发热包即使干燥后也不能重复使用二.多选题(共2小题)7.如图所示,在2020年5月27日11时,我国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成功登顶,中国登山队又一次站上了世界之巅。
内能与热机单元测试(含答案点拨) 最新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精品
内能与热机单元检测(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下列现象中,用物理知识解释正确的是()A.吹风扇时会加快身上汗液的蒸发,蒸发时要吸热,所以会感到凉爽B.吃冰棒感觉凉爽,是因为冰升华要吸热C.物体的温度高,是因为它具有较多的热量D.因为液态氢的比热容大,所以液态氢被用作运载火箭的燃料2.关于“热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通过技术改进,可以使热机的效率达到100%B.减少城市热岛效应的措施之一就是倡导“绿色出行”C.用水而不用其他循环物质降低热机的温度,主要是利用水的比热容最大的特性D.严寒的冬天,有人晚上把热机水箱中的水放出,是防止气温降低时,水凝固而胀坏水箱3.下列现象中,通过热传递来改变内能的是()4.质量相同的A、B两种液体分别用两个完全相同的酒精灯加热,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A.液体A的比热容大B.液体B的比热容大C.两种液体的比热容相等D.无法比较5.关于比热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吸收的热量越多,比热容越大B.物体的温度越高,比热容越大C.物质的比热容与它的质量、温度的变化、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的多少无关D.由于水比干泥土的比热容大,所以内陆地区在一天之内气温的变化比沿海地区小6.有人说“某汽油机比柴油机热机效率低”这句话的意思是()A.汽油机功率比柴油机功率小B.汽油机用来做有用功的能量比柴油机少C.汽油机比柴油机所消耗的燃料少D.汽油机用来做有用功的能量跟燃料完全燃烧所放出的能量的比值比柴油机少7.两台汽油机,甲的效率为35%,乙的效率为25%,这两个数据表示()A.甲机做的功比乙机的多B.在相同时间内甲机燃烧的汽油比乙机的多C.甲机的功率比乙机的大D.在消耗相同汽油时,甲机做的有用功比乙机的多8.下列有关热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A.炒菜时冒出的“白气”是汽化后的水蒸气B.高压锅是利用液体的沸点随气压增大而升高的原理工作的C.高空中的冰晶下落变成雨滴时内能增加了D.雪灾时在马路上撒盐是为了降低积雪的熔点9.为节约能源,提高热机效率,下列措施中不可取的是()A.尽量使燃料充分燃烧B.尽量增加热机的工作时间C.尽量减少废气带走的热量D.尽量减小热机部件间的摩擦10.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温度为0 ℃的物体没有内能B.同一物体温度升高,它的内能一定增大C.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唯一的方法D.温度相等的一杯水和一桶水的内能相同11.一台单缸四冲程汽油机的飞轮转速是1 200 转/分,则汽油机每秒钟内()A.完成20个冲程,做功20次B.完成80个冲程,做功40次C.完成40个冲程,做功10次D.完成80个冲程,做功20次12.有经验的柴油机维修师,不用任何仪器,只是靠近柴油机排气管口观察和闻一下,并将手伸到排气管口附近感觉一下尾气的温度,就能初步判断这台柴油机的节能效果。
最新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内能与热机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最新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内能与热机》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一、 选择题(各3分,共30分)1、关于温度、比热容、热量、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C ) A .一块0℃的冰没有内能,它的分子不会运动 B .一个物体吸收了热量,它的温度一定会升高 C .一个物体温度升高了,它的一定内能增加D .用水作为汽车发动机散热器的冷却剂,其主要原因是水的比热容较小2、如图所示实验或事例,属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 D )3、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在一个厚壁玻璃筒里放一块浸有少量乙醚(乙醚极易挥发)的棉花,用力把活塞迅速下压,棉花就会立即燃烧。
根据该实验现象得出的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D )A .气体比液体更容易被压缩B .浸有少量乙醚可以降低棉花的着火点C .活塞迅速下压,乙醚蒸气液化放出热量,使棉花燃烧D .外界对物体做功时,物体的内能会增加4、如图所示是内燃机的四个冲程,其中属于压缩冲程的是( B )5、下列说法中, 正确的是 ( C )A. 机械能为零的物体, 内能一定也为零B. 炽热的铁水具有内能, 冰冷的铁块不具有内能C. 铁丝被快速弯折的过程中, 温度升高是因为机械能转化成内能D. 汽油机的压缩冲程中, 主要是用热传递的方式增加了气缸内物质的内能6、小文在做“开水煮白菜”这道菜的过程中,有以下分析,其中正确的是 ( C )A .放一点盐,汤就有了咸味,说明分子只在液体中运动B .菜做好起锅时,清香扑鼻,说明分子只在高温下运动C .白菜的内能增加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实现D .白菜的内能增加是通过做功的方式实现7、如图为某一天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的截图。
图中显示的四个地方,内陆地区的温差比沿海地区的温差大,造成这种差别的主要原因是:( A )A .水的比热容比泥土、砂石的比热容大B .水的内能比泥土、砂石的内能大C .水的密度比泥土、砂石的密度小D .水的温度比泥土、砂石的温度低8、用酒精灯给试管中的水加热,如右下图所示,在软木塞被冲出试管口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水蒸气对软木塞做功,水蒸气的内能增大B.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软木塞的机械能C.能量的转化形式与热机压缩冲程能量转化相同D.软木塞的机械能守恒9、用两个相同的电热器给质量同为2kg 的物质甲和水加热,它们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6所示,据此判断甲物质10min 吸收的热量为( C )A. 5.04×105JB. 4.2×105JC. 2.52×105J D. 条件不足,不能计算10、甲、乙两种燃料的热值之比为2:1,它们的质量之比为1:4,那么这两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之比为( A )A.1:2B.2:1C.8:1D.4:1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1、如图表示的是汽油机的_____冲程;在压缩冲程中,是通过____方式增加气体内能的。
内能与热机达标测试卷 最新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精品
内能与热机达标测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关于物体的内能和温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般说来,对同一物体,温度越高,物体内分子热运动越激烈,内能也就越大B.内能多的物体,其温度一定高C.0℃的物体不具有内能D.烧红了的铁钉的内能一定比一桶沸水的内能要大2.一瓶酒精倒掉一半,剩下的半瓶酒精的密度、比热容、热值和原来相比,以下的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密度和热值不变 B.只有密度和比热容不变C .只有比热容和热值不变 D.三个都不变3.内燃机工作的四个冲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冲程是()A.吸气冲程 B.压缩冲程 C.做功冲程 D.排气冲程4.下列关于温度、热量、内能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B.物体温度升高,一定吸收了热量C.物体吸收热量,内能一定增加 D.物体温度越高,它的热量越多5.关于比热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热传递中温度升高少的物体比热容大B.两个物体,如吸收相等的热量能升高相同的温度,则它们的比热容相同C.热传递中质量小的物体比热容大D.比热容是物质的特性之一,它与质量、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及温度的变化等因素无关6.质量相同的A、B两种液体分别用两个完全相同的酒精灯同时加热,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从图(1)中可看出:()A.液体A的比热容大 B.液体B的比热容大C.两种液体的比热容相等 D.无法比较图(1)7.把质量和温度都相等的铜球和铁球放进沸水中加热足够长一段时间,比较这一过程中它们吸收的热量()A.铜球吸收的热量较多B.铁球吸收的热量较多C.铜球和铁球吸收的热量一样多D.条件不足,无法判定8.质量和温度相等的铁块和水,它们放出相等的热量之后,把铁块放入水中,则()A.它们之间没有热传递B.热从铁传向水C.热从水传向铁D.无法判断9.对于燃料的热值, 下列说法中,属于正确理解的是:( )A.燃料的热值跟燃料燃烧时放出的热量成正比;B.燃料的热值跟燃料的质量成正比;C.容易燃烧的燃料热值一定大。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试卷《内能与热机》单元测试卷.doc
初中物理学习材料《内能与热机》单元测试卷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8分)1.有一支用毕没有甩过的体温计,读数停留在38.2℃,被误用来测量病人的体温。
病人实际体温是37.8℃,体温计读数是______℃;如果病人实际体温是38.5℃,体温计读数是______℃。
2.使用温度计前,要先观察它的________,并认清它的________;在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时,要使温度计的________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3.(2002年北京市海淀区中考题)图13所示是在我国南极“中山站”某次观测到的温度计的示意图,此时温度计指示的“中山站”的气温是__________℃。
4.丁香树开花时,我们很远就能闻到丁香花的香味,这是说明_____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内燃机的大量使用,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使人们享受了现代文明,但在使用内燃机的同时又给人类带来了污染,这主要是指________污染和________污染.在内燃机工作过程中,由图3所示的内燃机能流图可以看出,它的能量损失所占的百分比是:废气内能35%,散热损失30%,机械损失10%,则内燃机的热机效率是________.我们在高效利用能源的同时,也必须重视保护环境.6.2003年2月1日,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返回大气层后,舱体温度急剧升高,最后导致航天飞机解体.这是通过________方式改变了它的内能.7.柴油机工作的四个冲程中,________冲程是燃气对活塞做功,此过程是将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能.8.火柴可以擦燃,也可以放在火上点燃,前者是用_____方式使火柴头温度升高而点燃的,后者是用_____方式使火柴头温度升高而点燃的。
9.冬天人们常用两手搓擦取暧,这表明通过______方式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用热水袋也能给手取暧,这表明通过_____方式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试卷《内能与热机》单元测试题.doc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试卷《内能与热机》单元测试题.doc初中物理学习材料九年级《内能与热机》单元测试题姓名学号得分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25分)1、热机是把内能转化为_____ 能的装置,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是由冲程、冲程冲程和冲程组成。
每个工作循组活塞对外做功次,曲轴转动周。
2、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________________ 的性质制成的。
健康人的正常体温是37℃,读作____________ 。
3、填写下列现象的物态变化名称及吸热或放热(1)、打开沸水锅的锅盖,可以看到有水从锅盖上滴下,这是____ 现象,需要热。
(2)、出炉的钢水变成钢锭,这是______ 现象,需要热。
4、图1是一个应急净水器。
在大容器中倒入不能直接饮用的水(如泥水、海水等),将杯子放在容器中央,用塑料膜将容器口封好(容器边缘留一个小缝隙),上面压一块石头,使塑料膜形成一个凹面。
将制成的净水器放在阳光下,几小时后杯中就可收集到从塑料膜上滴下的纯净水。
这种净水器主要是利用了和现象来达到净水目的。
5、用锯条锯木,锯条的温度升高,这是用______ 的方法使锯条的内能增加;用酒精灯加热使试管中的水温度升高,这是用__________ 的方法使水的内能增加。
6、水的比热容为4.2×103__________ (填单位)。
表示的意思是7、常用的液化石油气,是在常温下的方法,使它成为液体贮存在在钢瓶里的。
8、如图 2 是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根据的特征可以判断这种物质是一种晶体。
在熔化过程中它的温度、内能9、医院抢救中暑病人时,首先是在人体的额头上大面积地擦酒精,这种方法称为“ 物理疗法” 。
这种疗法的依据10、质量相同的水和某金属,升高相同温度需要的热量比为4∶1,金属的比热1、单缸四冲程汽油机工作时,有些冲程是辅助冲程,要靠安装在曲轴上的飞轮的惯性来完成,只有一个冲程是不用靠飞轮的惯性来完成的,这个冲程是( )A.压缩冲程B.做功冲程C.吸气冲程D .排气冲程、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30分)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1图2A.物体的温度降低,它的热量就减少B.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C.物体的温度升高,其内能一定增加D.两个物体的温度相等,它们的内能一定相等3、以下提高热机效率的方法中,错误的是( )。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三单元《内能与热机》单元测试卷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三单元《内能与热机》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共20小题)1.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高温物体一定比低温物体放出的热量多B.5g、10℃的水含有热量210JC.1kg的水从15℃升到16℃吸收的热量4.2×103JD.1kg的水在1℃时含有热量4.2×103J2.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高的物体才有内能B.温度低的物体没有内能C.一切物体都有内能D.0℃的冰没有内能3.下列图示的现象中,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A.甲和丙B.乙和丁C.乙和丙D.丙和丁4.如图所示是某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过程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4时刻物体内能为零B.t2、t3时刻物体内能不相等C.t2、t3时刻物体内能相等D.t1时刻物体分子动能比t2时小5.下列现象中,物体的内能减小的是()A.冰块化成水B.被举高的杠铃C.被加热的冷水D.被冰镇的饮料6.质量相等初温也相等的铜块和铝块(c铝>c铜),吸收相同的热量后,将它们相互接触()A.热量从铝块传到铜块B.温度从铜块传给铝块C.热量从铜块传到铝块D.无法判断7.如图所示的事例中,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A.弯折铁丝B.柴火烧水C.冬天搓手取暖D.钻木取火8.根据如表所提供的数据得出了四个结论,其中正确的是()几种物质的比热容/[J•(kg•℃)﹣1]水 4.2×103水银0.14×103酒精 2.4×103沙石0.92×103冰 2.1×103铜0.39×103 A.液体的比热容一定比固体的比热容大B.同种物质发生物态变化后,比热容不变C.水和沙石放出相等的热量,水的温度降低较多D.内能相同的水和铜接触时,有可能发生热传递9.春天的夜晚,农民往稻田里灌水以防秧苗冻坏,这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
下列现象中不能反映水的这一特性的是()A.北方供暖系统用水循环散热B.夏天,海边的昼夜温差小C.炎热的夏天常常在教室的地面上洒水D.城区建造人工湖以降低“热岛效应”造成的夏季高温10.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使用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分别对水和食用油加热得到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c=4.2×103J/(kg•℃)】.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应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加入质量和初温均相同的水和食用油B.实验中物体吸热的多少是通过加热时间的长短来衡量的C.升温较快的是a,b更适合作冷却剂D.分析图乙可得食用油的比热容为6.3×103J/(kg•℃)11.“探究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的现象”时,用两个相同的杯子装有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水和沙子,同学们用酒精灯同时开始均匀加热沙子和水,装置如图。
2023-2024学年初中物理沪科版九年级全一册第13章 内能与热机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沪科版初中物理单元测试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1小题,每题3分,共计33分)1.如图所示,烧瓶内盛少量水,用塞子塞紧后,用打气筒往瓶里打气.当塞子从瓶口跳起来时,可以看到瓶内出现白雾.这是由于瓶内的空气膨胀对外做功时,内能(),温度降低,使瓶内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小水滴.A. 增加B. 减少C. 不变D. 无法判断【答案】B【解析】解:用气筒向装有少量水的烧瓶里打气,瓶内气压增大,当气压把瓶塞从瓶口推出时,瓶内气体对瓶塞做功,使气体自身的内能减少,温度降低,受温度降低的影响,瓶口周围的水蒸气液化成小水滴,这些小水滴就是看到的白气,故B正确.故选B.2.下列现象中,利用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 倒入热水的杯子温度升高B. 冬天接触冰块的手会觉得很冷C. 烈日下自行车轮胎受热膨胀D. 来回弯折的铁丝温度会升高【答案】D【解析】 A 、倒入热水的杯子,杯子从热水中吸收热量,温度升高,是通过热传递改变内能的,故A不符合题意;B、冬天手接触冰块时,冰块从手上吸收热量,使手的温度降低、内能减小,是通过热传递改变内能的,故B不符合题意;C 、烈日下自行车轮胎从阳光中吸收热量,轮胎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是通过热传递改变内能的,故C不符合题意;D、来回弯折的铁丝时,机械能转化为内能,铁丝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是通过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故D符合题意。
3.莲城四季,风景迥异,无论是一朵花、一个麦穗,还是一粒沙、一片雪花…世间万物皆由大量分子组成.下列现象能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运动的是()A. 春:微风拂过,花香袭人B. 夏:暖风阵阵,麦浪翻滚C. 秋:狂风乍起,黄沙漫天D. 冬:寒风凛冽,漫天飞雪【答案】A【解析】解:A.花香袭人是因为具有花香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A正确;BCD.麦浪滚滚,黄沙漫天,漫天飞雪等景观均为宏观运动,故 BCD错误.故选 A.4.在下列实例中,用做功的方式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 用热水袋暖手,手的温度升高B. 将冰块放入饮料中,饮料的温度降低C. 在炉子上烧水,水的温度升高D. 用手反复弯折铁丝,弯折处铁丝的温度升高【答案】D【解析】 A 、用热水袋暖手,手的温度升高,是热传递改变了物体的内能,不符合题意;B、将冰块放入饮料中,饮料的温度降低,是热传递改变了物体的内能,不符合题意;C 、在炉子上烧水,水的温度升高,是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不符合题意;D、用手反复弯折铁丝,弯折处铁丝的温度升高,是手对铁丝做了功,属于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符合题意。
精品试卷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内能与热机章节测评试题(含答案及详细解析)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内能与热机章节测评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下列现象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秋天落叶纷飞B.气体容易被压缩C.百合花散发着浓郁的香气D.把瓶子中的水倒入杯中2、如图是汽油机工作循环的某个的示意图,则该冲程()A.吸气冲程B.做功冲程C.排气冲程D.压缩冲程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B.所有物体的分子间只有相互作用的引力C.质量相等的不同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热量越多的其热值越大D.质量相等的水和沙石吸收相等的热量,沙石比热容较小,其升高的温度比水小4、物理学的发展历程离不开做出过大量贡献的科学巨匠,以下选项中表述正确的是()A.亚里士多德认为运动无需力维持B.哥白尼用日心说否定了影响人类达千年之久的地心说C.伽利略是实验物理学的先驱,他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D.牛顿提出了狭义相对论理论,推动了物理学科新的发展5、2021年4月29日,“长征5号B”运载火箭将中国空间站“天和号”核心舱送入预定轨道。
“长征5号B”运载火箭使用液态氢作为燃料,主要是因为液态氢的()A.温度高B.热值大C.比热容大D.热量多6、杜甫的《绝句》用自然流畅的语言写出了一派生机盎然的春色,表达了诗人热爱大自然的愉快心情。
诗句中描述的情景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的一句是()A.迟日江山丽B.泥融飞燕子C.沙暖睡鸳鸯D.春风花草香7、某汽油机的四个冲程如图所示。
在该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中,压缩冲程结束后,下一个冲程是()A.B.C.D.8、小明对三垟湿地公园内的气温和水温进行了观测,并将测得的数据绘制成如图所示曲线。
新沪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第13章单元测试卷(内能与热机)
最新沪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第13章单元测试卷(100分,60分钟)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1.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B.60 ℃的水比30 ℃的水所含有的热量多C.热量总是自发地从温度低的物体向温度高的物体传递D.0 ℃的水内能为零2.由Q=cm(t-t0)得c=Qm(t-t0),关于同一种物质的比热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质量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减小一半B.若质量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增大一倍C.若吸收的热量增大一倍,比热容增大一倍D.比热容与物体质量多少、温度变化大小、吸热或放热的多少都无关3.一瓶酒精用掉一半,关于剩下的酒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密度变为原来的一半B.热值变为原来的一半C.质量变为原来的一半D.比热容变为原来的一半4.如图所示是某老师的自制教具。
他在矿泉水瓶的侧壁上钻一个孔,把电火花发生器紧紧塞进孔中,实验时从瓶口喷入酒精并盖上锥形纸筒,按动电火花发生器的按钮,点燃瓶内酒精后,纸筒即刻飞出。
关于此实验,分析不正确的是()A.酒精不完全燃烧时热值不变B.能闻到酒精的气味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C.燃气推动纸筒飞出的过程相当于内燃机的压缩冲程D.纸筒飞出后瓶内气体的内能减小,温度降低(第4题图)(第5题图)(第6题图)5.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加热试管使水沸腾。
对观察到的现象分析正确的是()A.玻璃管口冒出的“白气”是水汽化成的水蒸气B.加热使水升温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水的内能C.小叶轮的转动说明永动机是可以实现的D.小叶轮转动,水的内能转化为叶轮的机械能6.如图为四冲程汽油机工作过程中的某冲程示意图,该冲程为()A.吸气冲程B.压缩冲程C.做功冲程D.排气冲程7.关于“热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通过技术改进,可以使热机的效率达到100%B.减少城市热岛效应的措施之一就是倡导“绿色出行”C.用水而不用其他循环物质降低热机的温度,主要是利用水的比热容较大的特性D.严寒的冬天,有人晚上把热机水箱中的水放出,是防止气温降低时,水凝固而胀坏水箱8.如图所示的实验或机器均改变了物体的内能,其中与另外三个改变内能方法不同的是()9.水的比热容为4.2×103 J/(kg·℃),1 kg水温度从50 ℃降低到20 ℃,放出的热量是()A.4.2×103 J B.8.4×104 J C.1.26×105 J D.2.1×105 J10.将质量相同的甲、乙、丙三块金属加热到相同的温度后,放到上表面平整的冰块上。
精品试题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内能与热机章节测试试题(含解析)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内能与热机章节测试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如图所示,在试管内装些水,用橡胶塞塞住管口,把水加热到沸腾一段时间后,塞子受到水蒸气的压力会冲出去。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加热的过程中,水的内能保持不变B.随着燃料不断燃烧,燃料的热值不断减小C.塞子受到水蒸气的压力冲出去,水蒸气的内能增大D.这个实验虽然简单,却基本展示了蒸汽机的工作原理2、在生产和生活中,常见到“水的比热容大”这一特性的应用情景,以下事例中与这一特性无关的是()A.冬天,暖水袋中充热水取暖B.夏天,地上洒水会感觉更凉爽C.汽车发动机用水作冷却液D.夜间遇寒潮时,在秧田里灌水以防秧苗受冻3、小明从下表提供的信息中得出以下几个结论,其中正确的是()A.汽车发动机用酒精来冷却效果会更好B.液体的比热容比固体的比热容大C.同种物质在不同的状态下比热容一般不同D.质量相同的铜和铅,升高相同的温度,铅吸收热量较多4、单缸四冲程汽油机的四个冲程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这种汽油机一个工作循环中四个冲程说法正确的是()A.甲是做功冲程,当转速是1800r/min时,1秒钟完成了这个冲程30个B.乙是吸气冲程,只将空气吸入气缸C.丙是排气冲程,废气带走了大部分能量D.丁是压缩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5、如图所示,在⼀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里放一小团硝化棉,把活塞迅速压下去,硝化棉会烧起来。
活塞压缩⼀体的能量转化形式与下图所示汽油机的四个冲程相同的是()A.B.C.D.6、如图所示,是一则公益广告,浓浓的孝心渗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内能与热机测试卷 最新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精品
内能与热机单元综合测评l.(莱芜)从热水瓶中倒出一大杯热水,立即将瓶塞盖紧,瓶塞会跳起来,这是因为倒出热水后,进入热水瓶的冷空气与热水发生,受热膨胀对外做功,把瓶塞顶出瓶口。
2.盛夏的海边,沙滩热的烫脚,而海水却不怎么热,这是因为。
沙子烫脚,脚的内能增加了,是通过的方法改变脚的内能的。
3.如图所示,火柴头在火柴盒上轻轻划过就能擦燃,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讲,是将能转化为能,这是通过的方式实现的。
4.(济宁)如图所示是某晶体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根据图像可以判断:物体t2时的内能(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t1时的内能,理由是。
5.(揭阳)热气球充气时消耗了2kg热值为4.4×107J/kg的天然气,这些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 J。
6.小汽车已经进入千家万户。
作为汽车发动机的汽油机,一个工作循环是由四个冲程组成的。
在压缩冲程中,能转化为能。
7.汽车发动机是用水作冷却剂的,这是利用了水的的性质;一辆汽车的水箱中装有l0kg水,如果这些水的温度都升高了50℃,则它吸收的热量是 J。
[C水=4.2×l03/(kg.℃)]8.一台单缸四冲程柴油机,飞轮转速为3600转/分,该柴油机活塞1s对外做功次。
若其效率为40%,消耗5kg的柴油转化成的机械能是 J。
(q柴油 =4.3×107J/kg)二、选择题(每题4分;共28分)9.(龙东)下图所示,内燃机的四个冲程中,哪个属于做功冲程 ( )10.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的冰没有内能 B.要使物体内能增加,必须使其吸收热量C.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 D.物体内能增加,它的温度不一定升高11.(哈尔滨)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时,同学们用酒精灯同时开始均匀加热质量和初温都相等的沙子和水,装置如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实验中,沙子吸热升温较快,说明沙子吸热能力较强B.在本实验中,物体吸热多少是由物质的种类决定的C.实验中,将沙子和水加热到相同温度时,它们吸收的热量相同D.实验中,加热相同的时间,末温低的物质吸热能力强12.下列所描述的场景中,属于利用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冬天人们搓手取暖 B.小孩从滑梯上滑下时臀部感觉到热 C.加剧的温室效应使得多年的积雪熔化了 D.古代的人钻木取火13.关于热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热机性能好坏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热机效率B.在四冲程内燃机中减少废气带走的大量热量可以大大提高热机效率C.柴油机的效率比汽油机的高,这是因为柴油的热值比汽油的大D.在压缩冲程中内燃机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14.两个相同的容器分别装了质量相同的两种液体,用同一热源分别加热,液体温度与加热时间关系如图所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内能与热机》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现象中,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 .用炉灶烧水,水温升高 B .两手相互摩擦,手发热 C .用锯锯木头,锯条发热 D .气体膨胀,气体温度降低 2.双燃料汽车以天然气或汽油作为燃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 燃料的热值越大,燃烧时放出的热量越多
B . 以天然气为燃料,汽车发动机的效率可以达到100%
C . 在压缩冲程中,燃料混合物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
D . 汽油与天然气相比,燃烧时汽油对环境的污染较小 3.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相同物态下,同一物体温度降低,它的内能会减少
B.物体内能增加,一定要从外界吸收热量
C.温度为0℃的物体没有内能
D.温度相等的1kg 水和100g 水内能相同
4.下列提高燃料利用率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 A .尽量增大受热面积。
B .烧煤时加大送风量 C.把煤磨成煤粉 D .选用热值较高的燃料
5、下图所示是汽油机工作时各种冲程的示意图,其中表示做功冲程的是( )
6.下列有关热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内能也不变 B .内燃机的压缩冲程,主要是用热传递的方法增加了气缸内的物质的内能 C .用水作汽车冷却液,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 D .柴油机的效率比汽油机的效率高,是因为柴油的热值比汽油的热值大 7.关于水的比热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沿海昼夜温差小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小
B.水变成冰后,比热容不变
C.水的比热容较大,可用作柴油机的冷却剂
D.一桶水比一小杯水的比热容大
8.用两个相同的电热器给质量相同的物质甲和水加热,它们的温度随加热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据此判断物质甲的比热容为( )
A .2.1×103
J/(kg ·℃) B .4.2×103J/(kg ·℃)
C .1.2×103
J/(kg ·℃) D .条件不足,不能确定
9、下列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温度升高,一定吸收了热量
B 、物体放出热量时,温度一定降低
C 、物体温度升高,内容一定增加
D 、物体内能增加时,温度一定升高
10 .摩托车上的热机工作时提供动力的冲程是( ) A .吸气冲程 B .压缩冲程 C .做功冲科 D .排气冲程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2分)
11.冬天,置于太阳光下的棉被晒得暖乎乎的,这是通过 方式改变了棉被的内能;反复弯折铁丝,铁丝变得烫手,这是通过 方式改变了铁丝
的内能。
12.从物理学角度看,图9所示说
明 13.图中温度计的示数是 ℃.
14.汽油的热值为4.6×
107J/kg ,现有汽油2kg ,选其中一半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 J ,剩余汽油的热值是 J/kg. 15.在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冲程,其他三个冲程都是靠飞轮的 来完成。
2
16.国家“西气东输”工程正源源不断地向我市输送清洁能源——天然气。
天然气燃烧时,可以将 能转化为内能。
已知天然气的热值为4×107J/m 3,则每输送100m3的天然气,完全燃烧后就相当于向我市输送了 J 的能量。
17、人们选用水作为汽车发动机的冷却剂,这样做是因为水的 较大。
一汽车水箱中装有5kg 的水,当温度升高200C 时需要吸收 J 的热
量。
(C 水=4.2×103J/(kg ·0
C)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共17分)
17.如图所示,甲、乙、丙三图中的装置完全相同.燃料的质量都是10g ,烧杯内的液体质量也相同.
(1)比较不同燃料的热值,应选择 两图进行实验;
比较不同物质的比热容,应选择 两图进行实验;
(2)水的比热容为 4.2×103
J /(kg ·℃),它的物理含义是 ;
(3)酒精的热值为3.0×107
J /kg ,完全燃烧10g 酒精放出的热量为 J . (4)假如液体a 为水,小明根据实验数据利用公式算出了水吸收的热量,结合“10ɡ酒精这一数据算出了酒精的热值,这样做是否可靠? 理由是
18.为了比较水和食用油的吸热能力,小明用两个相同的装置做了如图l0所示的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1)从表中数据可知,水和食用油的质量 (选填“相同”或“不相同”),加热结束时,食用油的温度比水温度 (选填“高”或“低”). (2)在此实验中,如果要使水和食用油的最后温度相同,就要给水加热更长的 时间,此时,水吸收的热量 (选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食用油吸收的热量.
(3)实验表明, (选填“水”或“食用油”)吸热的能力更强。
物理学中用 来比较不同物质的这种性能。
(4)该实验中通过加热时间表明 。
实验中还需要的测量仪器有 、 、
(5)该实验还可以通过 相同比较 的方法来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四、综合题(1、2、3题各3分,4题2分,共11分)
19.图中是某太阳能热水器,向其中注入50kg 的水,阳光照射—段时间后,水温从10℃升高到50℃。
水的比热容是4.2×103J /(kg ·℃)。
试求: (1)这段时间该热水器中的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2)如果这段时间该太阳能热水器接收到太阳辐射的热量是 2.8×107
J ,则这段时间该热水器的效率是多少?
(3) 如果水吸收的热量用天然气来提供,需要完全燃烧多少m 3的天然气;(天
然气的热值为8.4×l07J /m 3
,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80%被水吸收)
(4)你认为可能是什么因素影响了太阳能热水器的效率?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