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概论第五章 土壤物理机械性质2016.4.5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的性质。土壤过湿耕作,土粒粘着农具,增加土粒与金
属间的摩擦阻力,使耕作困难。 土壤粘着性实质:土粒—水—外物相互吸引的性能。
2、土壤粘着性的影响因素
1)土壤含水量:土壤粘着性强度决定于土壤水分和外 物形成的水膜面积以及土壤水吸力。
土壤水分低时,土粒和金属等外物之间 不能形成水膜,而且由于土壤的粘结性强, 土壤不能粘附在外物上。 水分增加至土粒和外物之间形成水膜 时,才有粘着性。当水分增加到水膜面积最 大时,粘结强度达到最大值。水分进一步增 加,水膜加厚,土壤水吸力减小,粘着强度 降低,当土壤成流态时,粘结性消失。
(2)土壤的内摩擦系数要大,有结构的土壤内摩擦系数大, 有利脱土。 (3)土壤与金属的外摩擦系数要小,要用摩擦系数低的材料, 或提高金属表面光洁度。
(4)土壤对金属的粘着性要小,土壤含水量少,土粒和金属 之间不足以形成水膜;土壤含水量超出一定范围,水膜厚度 增加,土壤水吸力减小,粘着性降低。 (5)农具与前进方向所成的角度应保持最小。
三、土壤可塑性
1.土壤塑性的概念
土壤在外力作用下,能塑造成任意形状而不
破裂(没有裂缝),并在去掉外力以后仍能保持
新形状的性质,称为土壤塑性或可塑性。
沙土湿时可塑成型,但干燥后塑性破碎,因 此沙土无塑性。
2、土壤塑性的实质
由片状粘粒和水膜造成的。水分增加至土粒间出现水膜, 在水膜张力的作用下,相邻土粒粘结在一起;当外力大于这 些水膜张力时,土粒就互相滑动,使土体变形。
第三节 土壤的抗剪强度
一、土壤的抗剪强度
土壤颗粒运动所产生的最大内部阻力,称土壤的抗剪强度。
• 土壤抵抗剪切的力包括:摩擦力和粘结力。 S=C+P·tgφ 式中S-抗剪强度; C-粘结强度; P-正压应力;φ-内摩擦角 • 农机具对土壤施加剪力时,土壤会发生形变,同时,随着作 用力的增加,在一定的土壤形变阶段达到最高值。如作用力 再增加,土壤破碎,抗剪阻力迅速降低。
(四)防止土壤压实的方法
• 采用适当排水措施,平整地面,避免土壤过湿或
局部积水。
• 在相对干燥的土壤上作业,避免在塑性范围内耕
作土壤。
• 改进农机具设计,减少接地压力。
• 推广适合的少耕法、免耕法,减少耕作次数。
第五节 土壤坚实度
一、土壤坚实度
用30º 圆锥形测头插入土壤时,与垂直压力相当的 土壤阻力。
数较大。
二、土壤的内摩擦性质
土壤的内摩擦系数与含水量的关系
•土壤水分多时,水膜起润滑作用,内摩擦系数减少。 •粘重土壤的内摩擦系数随含水量增加而减少,直至接近于 零。因为粘重土壤渗水慢,在饱和条件下,水分对压力产生 支承作用。
•质地较轻的土壤,摩擦系数也随水分增加而减少,但当水
分超过塑性上限后,因为质地较轻的土壤渗水快,所以能维 持一定的摩擦系数值。
一、土壤的外摩擦性质
1. 外摩擦力的产生有三个阶段:
• 土壤干燥阶段,摩擦系数较小;
• 土壤水分增加,土壤出现粘着性时,摩擦系数增
大,水分增至接近液限时,摩擦系数最大;
• 水分超过液限时,水膜起润滑作用,摩擦系数成
一常数,甚至减小。
一、土壤的外摩擦性质 2. 影响土壤外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 单位面积上所受正压力大小;
二、土壤坚实度的影响因素
1. 土壤含水量影响较大 土壤坚实度和含 水量之间成负的线性 相关。 含水量越大,坚
实度越小,但砂土无
此关系。
二、土壤坚实度的影响因素
2. 结构性 团粒结构土壤坚实度小;碱土死板,含Na+多, 干燥时土壤坚实度很大。 3. 土壤容重 在含水量相同时,土壤坚实度随着土壤容重的 增加而增大;含水量增加时,差异逐渐缩小。
2.土壤粘结力
一种是分子内聚力(范德华力和静电引力等),
另一种是水膜的弯月面力。
1)分子内聚力的作用距离很短,只有在土粒紧密
接触时才起作用。
2)在含水量较低时,土粒接触点形成水膜,由于
弯月面力的作用将土粒粘结在一起。
3、土壤粘结性的影响因素
1) 土壤水分含量
在适度含水量时粘结力最大。水分的变化过程也会影响到土壤粘结力。
3.土壤塑性的影响因素
1)土壤水分:过干过湿无塑性 a.土壤表现塑性的最低含水量,即土壤刚刚开始表现出可塑 性的含水量称为可塑下限(或下塑限)。 b.土壤表现可塑性的最大含水量称为可塑上限(或上塑限)。
c.上下塑限之间的含水量称为塑性范围,其含水量差值称为
塑性值(或塑性指数)。 d.塑性值大的土壤,可塑性强,塑性值小的土壤,可塑性弱。 强塑性土(粘土)大于17,塑性土(壤土)大于7 小于17, 弱塑性(砂壤土)小于7 ,无塑性(砂土)0。
力增加,最适压实含水量降低,因为较大压力下பைடு நூலகம்土壤孔
隙度降低,土粒表面形成水膜需要的水分减少。 4. 在压力和剪应力同时起作用情况下,压力是土壤压实的主 要原因,在含水量高时,剪应力的压实作用增加。
二、耕作栽培中的土壤压实
(一)土壤压实的概念 • 在农机具作用下,土壤压缩、容重加大,孔隙 减少至影响作物生长时,称为土壤压实,或称 压板。
(三)土壤压实的原因
• 过度耕作:耕作机具都有压实土壤的一面,超出需要的过度
耕作是压实土壤的主要原因之一。
• 土壤过湿时耕作:土壤在塑性状态时最易造成土壤压实。
• 农机具的接地压力太大
正常情况下,播前整地、播种、镇压的接地压力应小于56 N/cm2,而夏、秋耕是为10-15 N/cm2。目前拖拉机轮胎的接 地压力为8-16 N/cm2,播种机轮子为12-19 N/cm2,收获机(康 拜因)为18-23 N/cm2。现有农机具田间作业,不可避免的导致 土壤压实。
C:由干—湿,粘结力
无—有—最大—小—流
体;
A、B:由湿—干,
粘结力 无—有—较大— 更大 (A-粘土;B-砂土)。
土壤粘结性与土壤水分的关系
3、土壤粘结性的影响因素
2) 质地
土壤质地越细,比表面积越大,粘结力越强。粘土比表面积
大,粘结力强。 3) 阳离子种类 K+ 、Na+离子多,土壤高度分散,粘结性增强,相反Ca2+、 Mg2+为主,土壤发生团聚化,粘结性弱。 4)有机质含量 腐殖质能增加砂土的粘结力,但由于腐殖质是多孔体,又 能减少黏土的粘结力。壤土的粘结力大于砂土,小于粘土。
粘着点—使土壤出现粘着性的含 水量称为粘着点。 脱粘点—随着含水量的增加失去 粘着性的土壤含水量称脱粘点。
2、土壤粘着性的影响因素
2)质地:土粒越细,粘着性越强。 3)农机具材料的性质:农机具所用材料的亲水性, 影响土壤的粘结强度。
亲水性强,容易粘着;亲水性差,不易粘着。
3、土壤粘着性与土壤耕性
4、土壤粘结性与土壤耕性
1) 粘结力大,土壤不易碎散,耕作时将形成许
多大的土块,为了使土块碎散,需要采取耙压等作业,
结果形成大量小于0.25mm的团聚体,破坏土壤结构。
2)粘结力是土壤抗剪强度的主要组成部分,对
土壤阻力、农机具的附着力等起重要作用。
二、土壤粘着性
1.土壤粘着性
土壤依附于其他物体的性质,称为土壤粘着性。粘着 性的大小,以粘着强度( N/cm2)表示。 土壤在一定含水量条件下,土粒粘附在外物(如农具)
(二)压实对土壤和作物生长的影响
• 土壤压实后空隙减少,孔隙直径变细,容重增加。
• 压实的土壤空气少,通气差,蓄水少,好气性微生物活动受
到抑制,有效态养料减少。 • 压实的土壤渗水性差,遇大雨易产生径流,引起土壤冲刷。 • 压实的土壤结构被破坏,土粒紧密结合,易板结;土壤粘结 力、抗剪强度增加,耕作阻力增大。 • 压实的土壤作物出苗缓慢,不整齐,植株生长慢,矮小且高 低不一,根系浅而不发达,易产生畸形根,根腐病较多。 • 压实的土壤造成作物减产。
(三) 土壤抗剪强度与土壤耕作的关系
1.土壤水分低时
结构良好的土壤:整体抗剪强度低,而土块、团聚体抗剪强度
高,此时耕作,虽然土块不易破碎,但也不易破坏土壤结构。 结构不良土壤:土块和整体土壤的抗剪强度相仿,此时耕作, 原有土块不易散,并且形成新土块。 2.土壤水分增加时 在整体抗剪强度增加的同时,土块抗剪强度却迅速下降。此时, 土块抗剪强度<整体抗剪强度,耕作时土块易碎,而团粒结构
(二)作用力和土壤含水量对土壤压缩的影响
1. 土壤压缩至一定密度需要的作用力,随土壤湿度的增加而 成指数性减少;在一定含水量条件下,压实密度随施加的 力的增加而成指数性增加。 2. 在一定作用力下,随着含水量增加,压实密度增加,当含 水量达最大值后,含水量增加则密度下降。 3. 土壤压实至最大密度的含水量,称为最适压实含水量。压
第五章 土壤物理机械性质
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
土壤物理机械性质
当土壤受到外力作用(如耕作)时发生形变,显示出
一系列动力学特性叫做土壤物理机械性质。它是土壤多项
动力学性质的统称。
土壤物理机械性质包括粘结性、粘着性、可塑性、摩
擦性、抗剪强度和压缩特性等。
第一节 土壤结持性
土壤结持状态是指质地比较粘重和中等的土壤,当 含水量由少到多时,依次表现为坚硬、疏松、粘着、可 塑和流动等状态。 土壤结持性是指在不同含水量条件下,土壤抵抗破碎、 变形以及粘着在其他物体的性质。
(二)影响土壤抗剪强度的因素
2. 土壤质地:粘粒含量增加,土壤粘结性增大,而 内摩擦系数减小。一般农机具的压力下,一定量粘 粒引起的粘结性的变化,比摩擦系数的变化对抗剪 强度的影响要大。土壤越粘重,抗剪强度越大。 3. 土壤容重:容重越大,土壤越紧密,土粒咬合越 大。土壤被剪切时,首先要克服土粒的咬合作用, 才能产生相对的滑动,因此抗剪强度增大。
三、土壤坚实度的应用
1. 土壤性状的指标 土壤坚实度不能说明某一土壤性状及其变化。 在土壤耕作前后,测定土壤坚实度的变化,可以 反映出土壤性状的差别。 测定不同深度的土壤坚实度,可以说明上下 层土壤性状的差别。
土壤结持性包括粘结性、粘着性和塑性。
一、土壤粘结性
1.土壤粘结性的概念
土壤抵抗外力压碎及裂开的性质称为土壤粘结性。
粘结性的大小以压碎或拉断单位面积断面土柱所需的力
表示(N/cm2)。
粘结性原来是指同种物质或同种分子相互粘结的性质,
由于自然条件下没有绝对干燥的土壤,所以土壤粘结性是土 粒-水-土粒之间一些不同力作用的结果。
也易遭破坏。
第四节 土壤的压缩和压实
一、土壤压缩 (一)概念:土壤压缩是指在外力作用下, 土壤容积的减少。 • 主要是孔隙容积减少。 • 土壤可以在低压力或高压力下压缩。压缩时可能有剪应力或 没有剪应力。
• 土壤压缩的主要原因是土粒的定向排列和胶体微粒体积的变
化。 • 农机具对土壤的压缩属于低压力,同时有剪应力。
(1)土壤粘着农具时,降低耕作质量,增加阻力,
所以农具的脱土作用是很重要的。
(2)土壤粘着农具后,翻动的土壤通过粘着在农具
上而流动。
(3)有人指出,土壤粘着在农具上的原因是由于土
壤的粘结强度小于土壤的粘着强度。
3、土壤粘着性与土壤耕性
有学者提出控制土壤粘着农具的因素
(1)土壤粘结性要大,干燥的土壤粘结性最大,脱土最好。
3.土壤塑性的影响因素
3.土壤塑性的影响因素
2)质地:粘粒含量增加,土壤下塑限、上塑限、塑性值均增大。 3)有机质数量:有机质本身塑性弱,而吸水量大,不改变塑性 值,但能提高上、下塑限,扩大土壤的宜耕范围。
土壤的结持状态与水分状况的关系
第二节 土壤的摩擦性质
◇外摩擦力
土壤与农机具的金属部件或轮胎之间的摩擦称为 外摩擦力。 ◇内摩擦力 土壤颗粒与颗粒之间产生的摩擦力称为内摩擦力。
(二)影响土壤抗剪强度的因素
1. 土壤水分 水分对土壤抗剪强度的影响,分为两种情况。 1) 土块抗剪强度 土块、团粒结构和团聚体被剪切时,土壤抗剪强度主要由分 子内聚力形成的粘结力起作用,所以含水量低,抗剪强度大。随 着含水量的增加,抗剪强度迅速降低。 2) 整体抗剪强度 整体抗剪强度是指耕层土壤被剪切时的抗剪强度。耕层土壤 比较疏松,主要是由水膜弯月面力形成的粘结力起作用。因此, 当土壤含水量在塑限以下时,土壤的抗剪强度随着水分的增加而 增加,直到接近塑性下限时达最大值,然后下降,含水量达塑性 上限时,已降到很小的数值。
• 金属等表面特性;
• 土壤水分;
• 土壤质地:土粒越细,土粒与金属的接触面积越
大,摩擦力越强;反之,则小。
二、土壤的内摩擦性质
土壤内摩擦力的大小,决定于土壤所受的正压力和 内摩擦系数。 •土壤内摩擦系数随着土壤质地的变粗而增大,这 与土壤的外摩擦系数刚好相反。因为较大的土粒,
其表面不平与互相嵌合的程度较大,因而内摩擦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