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中考语文考前押题 现代文阅读(含解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字,分别回答问题。

[一] 恰与够(17分)

董改正

①在造“够”字时,仓颉为难了,天下什么东西有个够呢?冥思很久没有想出来,只好去请教黄帝。黄帝想了想说:“民用五材(金木水火土),再多都不够,唯有多余的话,半句都嫌多!”仓颉击节赞叹:对,就是这个——够!

②但是对“够”的程度把握是困难的,什么时候够了?什么情况下够了?什么程度才叫够了?很难有个量化。欧阳修写《醉翁亭记》时,开始列举了许多山名,后来一句“环滁皆山也”囊括了,这五个字就是正好,就够了。郭沫若写剧本,有一句“你是个卑鄙无耻的小人”,有人说,这样情绪表达不够,改为“你这个卑鄙无耻的小人”更好,郭氏拜之为一字师。

③文章如此,说话也是如此。有个相声模拟公交上劝架,前面义正辞严大方得体,后面来一句“什么玩意儿”,坏了。这样的事生活里很多,不只是笑话。一次我劝一个孤僻偏执的朋友,前面说得他引为知己,后面加了一句“你这种人也只有我能理解”,结果给人轰出来了。

④文章“过了”或“不够”,大不了不够好,没多大问题,但是话多了半句后果往往大得多,孔融、杨修、祢衡等还因此丢了性命。这样的事毕竟少,“够”字造出来,当然不仅仅专门用做说话写文章的。对物质攫取的态度,“够”更难掌握。

⑤没人嫌钱多,这是句老实话。取之有道还好,大不了穷于追逐,忘了生活的乐趣,若是取之无道,那么欲望越来越大,胆子越来越大,往往

..要犯事。权位也是,名誉也是,一上道就高速向前,如果不慎思,很难遽然而惊:可够了啊?

⑥范蠡功成身退,并留一书信给大夫文种:“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子何不去?”文种没走,结果被害死了。“够”的领会与否,关系到生死。王翦出战,带兵六十万,一路走一路派勤务兵和始皇帝讨价还价,要“美田宅甚众”,一连五次,谋士说:“将军,是不是太过了?”王翦大笑道,皇帝见我求田问舍贪图富贵,反而放心我了!看来,够与不够,真的是要悟性的。王翦果然无恙,得以寿终正寝。

⑦什么时候是够?有词叫“恰好”“恰巧”“恰恰”,都是“多一点不行,少一点不可”的“够”。恰是“合心”,合乎心意就好,心满意足就够,可是前提是“心”要知足。知足的心来自于对欲望的控制,对人生的理解,所以“恰”字造得好,也不好,因为心真的难以控制啊,要修心,要修行,要修性,才能有一颗知足的心,才能体会那个“够”。

(选自《思维与智慧》,有删改)1.请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3分)

1.(3分)要修心,要修行,要修性,才能有一颗知足的心,才能体会那个“够”。

【解析】通读全文,明确文章围绕“够”字展开论述,从写文章、说话逐渐深入到物质、权势和名誉方面论述什么是“够”,最后,在第⑦段总结全文:要修心,要修行,要修性,才能有一颗知足的心,才能体会那个“够”。也可以用自己的语言组织答案。

2.第⑤段画线句子中的加点词能否去掉?为什么?(4分)

2. (4分)不能。“往往”在句中表示欲望越来越大,胆子越来越大,犯事的几率高。这体现

了议论文语言的严谨性。如果去掉,句子就成了“胆子越来越大,要犯事”,过于绝对,表达意思不严密。(共4分。答出不能2分,分析原因2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往往”是指每每,时常。在句中表示“欲望越来越大,胆子越来越大,时常要犯事的”。如果去掉,该句意思则变成了“那么欲望越来越大,胆子越来越大,要犯事”。这样句子表达的意思就太过绝对,意思不严密。这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严密性、科学性。

3. 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证思路。(6分)

3.(6分)文章先从黄帝造“够”字的故事谈起,引出本文关于“够”的论题;然后运用举例论证的方法,从写文章和说话方面论证了什么是“够”;接着从写文章、说话过渡到物质、权位、名誉方面,并列举了范蠡、文种、王翦的事例,从正反两方面来论证什么是“够”;最后得出结论“要修心,要修行,要修性,才能有一颗知足的心,才能体会那个‘够’”。(共6分。答出四点即得满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此题考查梳理文章论证思路。首先给本文划分层次,第一部分(第①段):由黄帝造“够”字的故事引出关于“够”的论题。第二部分(第②段~第⑥段):主要运用举例论证的方法,从写文章、说话和物质、权位、名誉方面,论证了什么是“够”。第三部分(第⑦段):得出中心论点:要修心,要修行,要修性,才能有一颗知足的心,才能体会那个“够”。知道了文章的层次结构,再根据各个层次之间的关系,自己组织语言,概括出文章的写作思路即可。

4.如果用以下材料作为本文论据,你认为放在哪一段最合适?请简述理由。(4分)

张良的功劳很大,却不居功,逐步退隐,名、利和性命都保住了;韩信要求封王,结果被诛灭三族。

4.(4分)⑥段。材料中张良与韩信的事例与第⑥段中范蠡和文种的事例类似,论证了在物质、权位、名誉方面什么是“够”。(共4分。第一问2分,第二问2分。意思对即可)【解析】此题考查分析论据。给出的材料对比论证了“在权位、名誉方面,什么是‘够’”。然后通读文章,分析段意明确第⑥段正是论述在物质、权位、名誉方面,什么是“够”,所以适宜放在第⑥段。

[二] 直到看见香味为止(23分)

黄愿

①朋友是一间盲人重建中心的长期义工,因为他的邀请,我们聚集了一伙人前去进行为期一天的盲人体验生活。

②在众人的鼓励下,我成了第一个志愿者。我被允许先对周围环境做一番了解,用所有可以想到的法子尽量去记忆。朋友糊涂,忘了我具有惊人的3D立体感,建构、解构物体的面貌是轻而易举的事。我自信在一定的时间内,能在脑海中绘制一份这房子的缩小平面图,顺利通过考验。

③十分钟不到,我准备妥当。按照吩咐我闭上眼睛,眼睛套入罩子内,罩子外再紧紧缠绕一层深色不透光的长巾,世界被缩短到仅仅于我的眼前、布巾之间,里头除了黑暗一无所有。

④漆黑中,有人牵起了我的手,带着我一步一步踏到再熟悉不过的房间外。记得右转左侧是会客厅,左转到底是餐厅,直行是漱洗室,即便失去观察景物的工具,我仍能保持空间与距离的敏锐感官,对此我引以为傲,并对牵引我手的人说:“这有什么难的?瞎了有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