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的规格等级
一文详细介绍中药材及饮片规格等级的形成
【药材百科】一文详细介绍中药材及饮片规格等级的形成中药材及饮片分规格等级是中药材市场长期存在的一个现象,这似乎与现代医学对药物的认知格格不入。
药品不分等级,是现代医学对药品的科学诠释,它的基点在于强调药品的均一性。
药品不是有效成分越多、药效越高越好“是药三分毒” ,绝大多数药品的有效成分也是毒性成分,药效也往往和毒副作用相伴。
药物工作者通常是在疗效和毒副作用之间找到一个平衡区间作为药物质量的最佳点,有效成分过多或过少,药效的过之与不及都是不可药用的废品。
然而中药早在梁代的《神农本草经集注》中就有分等的说法:如麦门冬“以肥大者为好”。
又如石斛以细实,色如金,形似蚱蜢髀者为佳,而茎形长大而色浅的木斛就是差货了。
存在应有其必然性,我们可以从中药材及饮片规格等级的形成过程和机理,去探讨其中合理的一面。
1.基源不同产生的规格1.1 同种药材不同来源同一药材来自不同种的动植物,这在中药中是一个较为常见的现象。
例如大黄的来源为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或药用大黄的干燥根及根茎。
这类药材因基源不同,加上其采收、加工方式也多有不同,药材的性状也不同进而形成不同的规格等级。
1.2 栽培品种不同药材经过长期种植以后,会出现不同的品种,在表观性状上会在较明显的区别,进而形成不同的规格等级。
如菊花有怀菊、亳菊、滁菊、杭菊、贡菊等多个规格,杭菊中又有杭白菊和杭**之分。
2.生产中产生的规格2.1 野生药材生境不同野生药材在不同环境下受光照、水分、土壤等影响会出现不同的生长状态。
如农田杂草性半夏与山林中半夏,农田水分、光照、营养丰富,生长在这里的野生半夏茂盛、块茎较大。
如果没有除草剂等人为因素影响,农田野生半夏能够形成一定产量。
山林地区光照不足、土壤养分有限,这里的野生半夏生长缓慢,块茎较小。
2.2 野生与家种不同伴随种植技术的发展,一些药材会有野生和家种两种情况。
例如防风产于亳州的为家种品,产于内蒙古的为野生品,二者外观形态差异较大、价格悬殊。
最新、最权威,中药材规格等级标准发布!
最新、最权威,中药材规格等级标准发布!中药材从育种到种植(养殖) 、采收、加工、储藏、运输到出售,整个过程链长、受生态环境因素影响大且不完全可控,同时还受种植管理、采收加工方法等人为因素影响,因此质量易不均一而产生了品质与品相的差异。
新中国成立以来,行业主管部门先后制订过多个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标准,其中明确为部颁标准的有1959年卫生部颁布的《三十八种药材商品规格标准》、1964年卫生部与商务部联合颁布的《五十四种中药材商品规格标准》、及1984年国家医药管理局与卫生部联合下达的《七十六种药材商品规格标准》。
随着20世纪90年代药材经营管理的放开,当前药材市场采纳的标准已发生较大变化,现常用大宗药材也由野生品转向了栽培品为主,加之各地无序的引种,重量轻质,照搬农作物的栽培生产方式,以及化肥、农药、植物生长调节剂等农业投入品的滥用,导致栽培药材的形态特征、质量等均发生了较大的改变。
当前市场自我形成的“标准”随意性较大,无法统一,导致药材市场中部分药材商品品别、规格、等级的混乱。
此外,随着人民群众对中药材质量及其他不同要求的增加,也迫切需要制订适合当前中药材规格等级划分的标准,规范中药材市场交易,引导上游生产环节以品质为导向,实现良性循环。
通过近5年多的系统整理、调查与研究,由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牵头组织,先后有60余家单位300余人共同参与,完成了225种常用大宗药材标准的制(修) 订工作。
本次商品规格等级标准制( 修) 订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质量为导向、基于《中国药典》、基于市场实际情况、注重影响质量的关键因素,以制订实用性强、简便易懂的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标准。
《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标准汇编(全2册)》本书是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的标准汇编,包括《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标准编制通则》及黄芪、地龙、龙骨等225种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标准。
本标准由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牵头组织,依托商务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同批准成立的“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标准技术研究中心”,由全国五十多所中医药科研、教学、监管、企业等单位共同承担起草。
平栽黄芪规格等级标准
平枝黄芪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其规格等级是根据药材形态、品质、无害化程度等方面制定的。
以下是平栽黄芪规格等级标准的具体内容:
一等品:单根长20cm以上,直径2cm以上,叶片鲜绿,表皮无裂口、虫蛀或迹象,质地坚硬、重量较大,无异味,干燥后无断折,无虫蛀和霉变。
二等品:单根长15-20cm,直径1-2cm,叶片绿色,表皮基本完整,有轻微变形和少许小裂伤,质地略软,味道正常,干燥后无断折。
三等品:单根长12-15cm,直径0.8-1.2cm,叶片略有黄色,表皮有轻微裂伤和小瑕疵,质地稍软,味道较弱,干燥后有轻微断折。
四等品:单根长10cm以下,直径0.8cm以下,叶片泛黄,表皮有裂伤和瑕疵,质地软,味道较差,干燥后易断裂。
总之,平栽黄芪规格等级标准主要包括长度和直径、表面品质、质地和味道、干燥后的断折情况等方面。
严格按照规格等级标准进行分类和等级评定,有助于保证药材的品质和安全,提高中药材市场的整体质量。
黄芪商品规格等级标准
黄芪商品规格等级标准一、直径要求1. 一等黄芪:根茎直径必须在2cm以上,且无冻害、无虫蛀、无根腐现象。
2. 二等黄芪:根茎直径必须在1.6cm以上,允许有轻微冻害、虫蛀、根腐现象,但不得影响商品质量。
3. 三等黄芪:根茎直径必须在1.4cm以上,冻害、虫蛀、根腐现象较严重,但不得影响商品内在质量。
二、等级划分1. 一等黄芪:呈圆柱形,表面为灰黄色或淡棕黄色,具有纵皱纹及横向皮孔。
断面为外层白色、内部淡棕色或黄色,具有粉性。
质地坚实,切面微呈纤维性。
味甘、微甜,气香特异,无芦头及须根。
每件净重在(1000-2000)g之间。
2. 二等黄芪:呈圆柱形,表面为灰黄色或棕褐色,纵皱纹较深,横向皮孔密而明显。
断面外层白色、内部黄色或淡棕色,具有粉性。
质地较坚实,切面微呈纤维性。
味甘、微甜,气香特异,有芦头及须根。
每件净重在(500-1000)g 之间。
3. 三等黄芪:呈圆柱形或不规则状,表面为棕褐色或黑褐色,表皮皱缩,质地坚硬,切面呈纤维性。
味苦而涩、微甜,气清香特异,有芦头及须根。
每件净重在(200-500)g之间。
三、生产流通使用过程中的评价1. 生产过程评价:黄芪生产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标准操作规程执行,确保原料质量及加工过程安全卫生。
在采收季节要确保采收品质优良、无病虫害、无冻害、无机械损伤的黄芪药材。
同时加强产品检测和质量控制,确保产品质量稳定。
2. 流通使用过程评价:在流通使用过程中,应选择具有良好信誉度和质量保障的供应商和销售商。
同时要关注产品包装和标识的清晰度和规范性,以便消费者正确选择和使用黄芪商品。
在使用过程中要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定,确保使用安全和有效。
总之,黄芪商品规格等级标准是确保黄芪商品质量的重要保障措施之一。
在生产流通使用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标准执行,加强质量监控和管理,确保消费者能够购买到安全、有效的黄芪商品。
中药材规格和等级标准鹿鞭
中药材规格和等级标准鹿鞭鹿鞭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其规格和等级标准是中药行业中非常重要的指导标准。
鹿鞭是指鹿的阳物,具有温补肾阳、壮阳补肾的功效。
在中医药理论中,鹿鞭具有补肾益精、强身健体的作用,有助于治疗肾阳不足、阳痿早泄等疾病。
鹿鞭的规格主要包括长度、重量等指标。
鹿鞭的长度一般在10-15厘米左右,其中最佳的规格是12厘米。
而鹿鞭的重量则在12-18克之间,其中15克被认为是最佳的规格。
鹿鞭的等级标准主要根据外观特征、产地、制作工艺等因素进行评定。
通常分为以下几个等级:1.特级鹿鞭:这是鹿鞭中的最高等级,具有外观完整、大小匀称、表皮光滑、无损伤的特点。
产地一般在野生纯种鹿中获得,经过精心挑选和制作而成。
2.一级鹿鞭:这是次于特级鹿鞭的等级,外观基本完整,大小略有差异,表皮光滑,无明显的损伤。
产地可以是野生鹿或家养鹿,制作工艺也合乎规范。
3.二级鹿鞭:这个等级的鹿鞭在外观上可能存在一些小的瑕疵,例如表皮有细微的裂纹或鳞片脱落。
产地通常是家养鹿,制作工艺可以稍有不完美。
4.三级鹿鞭:这个等级的鹿鞭在外观上可能存在较明显的瑕疵,例如表皮有明显的裂纹或鳞片脱落。
产地可能是家养鹿或者其他鹿种,制作工艺也可能存在一些不规范的情况。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等级标准仅为一种参考标准,并非所有中药市场都严格遵循。
实际上,很多时候鹿鞭的等级是根据市场需求和供应情况而定的。
由于野生鹿的数量有限,野生纯种鹿鞭往往价格昂贵,供不应求。
因此,市场上常见的鹿鞭多是家养鹿的产物,其等级和价格相对于野生鹿鞭会有所降低。
在购买鹿鞭时,消费者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和经济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等级。
如果对鹿鞭的质量有更高的要求,可以选择特级或一级鹿鞭;如果对价格有限制,可以选择二级或三级鹿鞭。
无论选择哪种等级的鹿鞭,消费者都应该确保购买正规渠道的产品,确保质量和安全。
总而言之,鹿鞭的规格和等级标准对于中药行业是非常重要的指导标准。
不同等级的鹿鞭在外观和质量上存在一定差异,消费者在购买时应根据实际需求和经济能力做出选择。
药材等级分类标准
药材等级分类标准
药材等级的分类标准主要有以下几种:
1.采摘年限:药材根据采摘年限的长短进行分类,通常分为一年
生药材、二年生药材和多年生药材。
2.外形质量:药材的外形质量是一个重要的分类标准,通常分为
优质、一级、二级等不同等级。
3.大小尺寸:药材的大小尺寸也是一个常见的分类标准,常按照
药材的长度、宽度、粗细等来进行分类,通常分为大、中、小等尺寸。
4.气味和香气:药材的气味和香气也是一个常见的分类标准,通
常分为浓香、轻香、无香等不同等级。
5.外观瑕疵:药材的外观瑕疵是一个影响其质量等级的重要因素,通常药材的外观瑕疵包括虫蛀、霉烂、变形、裂纹等,药材的等级分
类就根据其外观瑕疵的程度进行划分。
总的来说,药材的等级分类标准可以综合考虑采摘年限、外形质量、大小尺寸、气味和香气以及外观瑕疵等因素,确保药材的质量和
功效的同时,也为合理价格的划分提供了基础。
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 人参
一等
二等
林下参
一等 二等
四级 五级 六级 七级 14 支 16 支 20 支 25 支 35 支 45 支 60 支 80 支 100 支 混等
15>X≥10 10>X≥5 5>X≥2.5
X<2.5 X≥35.8 X≥31.3 X≥25.0 X≥20.0 X≥14.0 X≥11.1 X≥8.3 X≥6.3
7
园参
三等 一等 二等 等
柔韧性差。
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 人参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人参的商品规格等级。 本标准适用于人参中药材生产,流通及使用过程中的商品规格等级评价。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 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5
须根细长坚硬而不脆。 珍珠点 zhenzhudian 较细小的须根脱落后在较粗的须根上形成疙瘩状的根痕。 疤痕 scar 人参根因病、虫、鼠害及机械损伤或人为损伤等原因留下的伤疤。 跑浆 loss of sap 人参主根变软的现象。 霉变 mould generation 人参变软发霉的现象。 道地药材 长白山人参 Dao-di Herbs changbaishanrenshen 指吉林省长白山区的抚松县、靖宇县、长白县、江源县、集安市、通化县及其周边的人 参道地药材。 道地药材 新开河人参 Dao-di Herbs xinkaiherenshen 指新开河人参道地药材主产地,位于吉林省集安市及其周边产区。 道地药材 辽东人参 Dao-di Herbs liaodongrenshen 产于辽宁宽甸、桓仁、清源、新宾、本溪、抚顺、凤城等东部山区野生抚育的长脖类林 下山参。
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 白术 -回复
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白术-回复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白术导语: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是对中药材进行分类和评定的一种方式,目的是为了确保中药材的质量和药效。
而白术作为一种常用的中药材,也有其特定的规格等级。
本文将详细介绍白术的规格等级,并逐步回答相关问题。
一、什么是白术的规格等级?白术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属于禾本科白术属植物,其主要药用部分为根茎。
根据中药材规范,白术的规格等级主要包括外观、品质、制作工艺等方面的评价标准。
1. 外观:根据白术的外观特征,可对其进行不同等级的划分。
一般来说,白术的外观要求色泽洁白,块根完整,无腐烂,无虫蛀。
2. 品质:白术的品质评价主要体现在其成分含量和药效上。
优质的白术应具有较高的挥发性油分含量,较低的灰分含量,并且味道辛辣、微苦。
3. 制作工艺:白术的商品规格等级还与其制作工艺有关。
一般来说,制作工艺熟练、标准的白术制品,其规格等级会相对较高。
二、白术的商品规格等级有哪些?根据中药材的商品规格等级划分标准,白术可以分为不同等级,一般包括特等、一等、二等和合格四个等级。
不同等级的白术在外观、品质和制作工艺等方面有所不同。
1. 特等白术:外观上,特等白术应色泽洁白,根部完整,无腐烂、无虫蛀。
品质上,特等白术的成分含量较高,挥发性油分含量也较高,灰分含量较低。
制作工艺上,特等白术制品制作熟练、标准,无明显瑕疵。
2. 一等白术:一等白术的外观要求基本与特等白术相似,但可能存在轻微的瑕疵。
品质上,一等白术的成分含量和挥发性油分含量较特等白术略低,灰分含量稍高。
制作工艺上,一等白术制品制作熟练、标准,但可能存在轻微的瑕疵。
3. 二等白术:二等白术的外观可能存在一些明显的瑕疵,如颜色不均、根部不完整等。
品质上,二等白术的成分含量和挥发性油分含量较一等白术略低,灰分含量较高。
制作工艺上,二等白术制品制作可能不够标准,存在一些瑕疵。
4. 合格白术:合格白术的外观可能存在较明显的瑕疵,如颜色不均、根部不完整、有部分腐烂或虫蛀等。
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干姜
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干姜干姜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也被广泛用于烹饪调料中。
它具有辛辣热性的特点,能够温阳驱寒,促进血液循环,对于寒性症状有一定的疗效。
干姜的商品规格等级是指在市场上根据质量、形状、湿度等标准对干姜进行分级,以保证顾客能够购买到符合自己需求的产品。
一、干姜商品规格等级的意义干姜的商品规格等级主要是为了方便消费者选择合适的产品。
随着市场需求的增长,干姜产业逐渐规范化,并出现了多种规格等级,例如一级、二级、三级等。
这些等级主要是根据干姜外观的形状、色泽、湿度以及质量等方面进行评定的。
一般来说,一级干姜的外观整齐、色泽艳丽,质量较高,适合高端市场,价格也相对较高;而二级、三级干姜在形状、色泽上可能有一些小瑕疵,但品质和药效仍然可靠,适合一般家庭使用。
通过等级评定,可以使消费者在选择时有更多的参考指标,不仅能够满足个人的需求,还可以有效避免一些低质量或次品的干姜进入市场流通。
二、干姜商品规格等级的评定标准干姜的商品规格等级评定标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外观形状:一级干姜的外观整齐,色泽艳丽,没有明显的瑕疵;二级、三级干姜在形状上可能有一些小差异,但不影响使用和品质。
2. 湿度:一级干姜的湿度较低,较为干燥,保质期较长,而二级、三级干姜的湿度可能稍高一些,需要更加注意保存和使用。
3. 质量:干姜的质量主要通过检测姜辣素含量来评定,姜辣素的含量越高,质量越好。
一级干姜的姜辣素含量较高,二级、三级干姜相对较低。
通过这些评定标准,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合适的干姜。
对于一般烹饪需求,二级、三级干姜已经够用,而对于药用需求,可以选择一级干姜以确保药效的有效性。
三、干姜商品规格等级的市场认可度干姜的商品规格等级对于市场认可度有重要影响。
一般来说,市场上的知名品牌或正规渠道销售的干姜都会根据规格等级进行分类和标注。
消费者在购买干姜时,可以通过包装上的标识或者商家的说明来判断所购买的产品等级。
同时,一些知名品牌也会对干姜进行质量检测,并提供产品合格证明,以增加消费者对于产品质量的信任度。
如何快速识别中药材的三六九等
如何快速识别中药材的三六九等规格等级的主要分类方法从现在市场上中药材的流通情况看,规格等级划分主要有六种方式。
一是依据野生和栽培区分规格等级;二是依据个头大小(粗细)区分规格等级;三是依据性状(质地、颜色、形态)区分规格等级;四是依据产地区分规格等级;五是依据产地加工方法区分规格等级;六是依据纯度区分规格等级。
这六种方法基本上可以囊括目前流通较广的90%以上的中药材。
接下来我们就分别看看这六类方法所针对的中药材品种。
野生和栽培野生和栽培是区分规格等级的重要标准,不过有两个限制条件:首先这类药材的野生品和栽培品要有较大的供给,从而有条件形成商品;其次这类药材的栽培品与野生品在外观上有较大差异。
多数情况下栽培品的价格要低于野生品。
栽培药材年限与野生药材有差异像白薇、柴胡、前胡、防风、何首乌、猫爪草、秦艽、伊贝母、黄芩、香附、雪上一支蒿这类药材就有野生品和栽培品的区别。
它们野生品的生长年限较长,而栽培品种植年限较短,而市场传统上又认为栽培品年限不足会降低品质和效力,造成野生药材和栽培药材价格差异较大。
栽培药材农艺措施不当而对于白花蛇舌草、半夏、鱼腥草、知母、灵芝、丹参、夏枯草等在年限上野生与栽培差别不大的药材,也有栽培和野生的规格等级区分,为什么呐?这与栽培药材农艺措施不当有关。
在这类药材的栽培过程中,药农为了追求更高的产量,会施用肥料或改善它们的生长环境。
市场上认为农艺措施不当会导致栽培药材“量增质降”,品质与野生药材有差别,因此二者价格应有差别。
大小(粗细)有调查发现市场对依据“大小(粗细)”区分规格等级较为慎重,此类药材的种类并不多。
可分为果实种子类药材、动物类药材、用于做礼品的药材、年限与大小显著相关的药材。
果实种子类药材如:冬葵子、覆盆子、枸杞子、苍耳子、公丁香、瓜蒌(仁)、红枣、花生衣、罗汉果、五味子、苏子等果实种子类药材。
这种区分方法与传统的认识有关。
首先,果实种子类药材大小与其母株的'生长年限和生命力有关,母株强壮容易结出个头更大的果实种子;其次,果实种子是繁殖材料,大小与其活力成正比;再次,此类药材多是补养滋润的功效,大小与其营养成分有关。
如何快速识别中药材的三六九等
如何快速识别中药材的三六九等就像职业分为三六九等,中药材作为特殊的商品也有相应的规格等级,前一阵朋友托我代买三七,我问她是自用还是送人,如果自用,三七的个头越小越好,因为有研究发现三七的有效成分主要在皮部,体积越小,相应的皮部有效成分就越多;如果送人的话,那肯定是个头越大越好了,但肯定价格会更贵。
按理说,小个的三七有效成分相对更多,价格应该更贵啊,但反而是个头大的值钱。
这就不得不提到中药材的商品规格等级了,如果你对此能有所了解,就不难理解个中缘由了。
下面是yjbys 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如何快速识别中药材的三六九等的知识,欢迎阅读。
规格等级的主要分类方法
从现在市场上中药材的流通情况看,规格等级划分主要有六种方式。
一是依据野生和栽培区分规格等级;
二是依据个头大小(粗细)区分规格等级;
三是依据性状(质地、颜色、形态)区分规格等级;
四是依据产地区分规格等级;
五是依据产地加工方法区分规格等级;
六是依据纯度区分规格等级。
这六种方法基本上可以囊括目前流通较广的90%以上的中药材。
接下来我们就分别看看这六类方法所针对的中药材品种。
野生和栽培
野生和栽培是区分规格等级的重要标准,不过有两个限制条件:首先这类药材的野生品和栽培品要有较大的供给,从而有条件形成商品;其次这类药材的栽培品与野生品在外观上有较大差异。
多数情况下。
10种中药材商品规格标准(收藏版)
10种中药材商品规格标准(收藏版)本品为芸科植物酸橙的干燥未成熟果实(枳壳)或幼果(枳实)。
1.枳壳规格标准:一等:干货。
横切对开,呈扁圆形。
表面绿褐色或棕褐色,有颗粒状突起。
切面黄白色或淡黄色,肉厚、瓤小。
质坚硬。
气清香,味苦微酸。
直径3.5cm以上,肉厚0.5cm以上。
无虫蛀、霉变。
二等:干货。
横切对开。
呈扁圆形。
表面绿褐色或棕褐色,有颗粒状突起切面黄白色或淡黄色,肉薄,质坚硬。
气清香,味苦微酸。
直径2.5cm以上,肉厚0.5cm以上。
无虫蛀、霉变。
2.枳实规格标准:一等:干货。
幼果横切两瓣,呈扁圆片形,隆起,表面现象表黑色或黑褐色,具颗粒状突起和皱纹。
切面果肉黄白色。
肉厚瓤小,质坚硬。
气清香,味苦微酸。
直径1.5至2.49cm.无杂质、虫蛀、霉变。
二等:干货。
幼果横切两瓣,呈扁形,表面表黑色或黑褐色,具颗粒状突起和皱纹。
切面隆起,果肉黄白色,肉厚瓤小,质坚硬,罐子清香。
味苦微酸。
直径1.5cm以下。
间有未切的个子,但不得超过30%。
无杂质、虫蛀、霉变。
备注:枳壳、枳实系按四川、江西、湖南主产的酸橙果实,制订的标准,其他习惯用的枳壳、枳实,可自行制订标准。
2槟榔本品为棕榈科植物槟榔的干燥成熟种子.规格标准:一等:干货。
呈扁圆形或圆锥形。
表面淡黄色或棕黄色。
质坚实。
断面有灰白色与红棕色交错的大理石样花纹。
味涩微苦。
每公斤斤计160个以内。
无枯心、破碎、杂质、虫蛀、霉变。
二等;干货。
呈扁圆形或圆锥形。
表面淡黄色或棕黄色。
质坚实。
断面有灰白色与红棕色交错的大理石样花纹。
味涩微苦.每公斤160个以外,间有碎、枯心、不超过5%,轻度虫蛀不超过3%。
无杂质、霉变.3山茱萸本品为山茱萸入植物山茱萸的干燥成熟果肉.规格标准:统货,干货。
果肉呈不规则的片状或囊状。
表面鲜红、紫红色至暗红色,皱缩、有光泽。
味酸涩。
果核不超过3%。
无杂质、虫蛀、霉变。
4红花本品为菊科植物红花的干燥花。
规格标准:一等:干货。
管状花皱缩弯曲,成团或散在。
中药材的规格等级
中药材的规格等级中药材的规格、等级是传统习惯和现代标准分别制定的品质外观标志。
有的中药材既有规格又有等级;有的没有规格而只有等级;有的既无规格也无等级则笼统地列为"统货"。
一、规格中药的规格通常有①按加工净度和方法划分。
如山药带有表皮者称"毛山药",除去表皮并搓圆加工成商品的称"光山药"。
其它的如毛香附与光香附;个茯苓与茯苓块;生晒参与红参;毛壳麝香与麝香仁等。
②按采收时间划分。
如三七因采收季节不同常分为"春七"和"冬七"二种规格。
前者选生三年以下,在开花前打挖的,质地饱满、品质优;后者为秋冬季结籽后采收,体大质松品质次。
③按生长期划分。
如连翘根据采摘早、晚不同时间的果实,将色黄老者称"老翘",色青嫩者称"青翘"。
④按产地划分。
如白芍分为"杭白芍"、"毫白芍"和"川白芍"三种规格。
厚朴分"川朴"和"温朴"二种规格,以示主产地分别为产于四川和浙江温州。
⑤按药用部位形态划分。
如当归根据其根的不同部位常分为"归头"、"归身"、"归尾"和"全当归"四种规格。
二、等级中药材的等级,指同种规格或同一品名的药材按加工部位、形态、色泽、大小等性质要求,制定出若干标准。
每一标准即为一个等级。
通常以品质最优者为一等品;较佳者为二等品,然后依次为三等、四等......,最次者为未等。
中药材的等级标准较规格标准更为具体。
如一等白芷,规定每公斤36支以内;二等每公斤60支以内;三等每公斤60支以外。
再如三七,一等每500克20头以内;二等货每500克30头以内......。
三、统货有些全草、果实和种子类药材,品质基本一致或好、次差异不大,常不分规格和等级而列为"统货"。
中药材规格和等级标准鹿鞭
中药材规格和等级标准鹿鞭
鹿鞭是一种中药材,具有补肾壮阳、益气强身、调节内分泌等功效,常用于治疗肾阳虚、腰膝酸软、女性月经不调等症状。
在中药材市场上,鹿鞭的规格和等级标准通常是根据其产地、品种、长度、直径、颜色、气味等因素来划分的。
一般来说,鹿鞭的规格和等级标准如下:
1. 产地:鹿鞭的产地不同,其质量也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来自东北地区的鹿鞭质量较好,因为那里的气候适宜,生态环境良好,鹿的生存环境优越,所以鹿鞭的质量也相对较好。
2. 品种:鹿的品种不同,其鹿鞭的质量也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梅花鹿的鹿鞭质量较好,因为它的营养价值高,药用功效强。
3. 长度:鹿鞭的长度通常在18-30厘米之间,太短或太长都会影响其质量。
4. 直径:鹿鞭的直径一般在2-3厘米之间,过粗或过细也会影响其质量。
5. 颜色:鹿鞭的颜色通常是深棕色或黑色,表面有明显的血管和脂肪颗粒。
如果鹿鞭的颜色过于鲜艳或者表面光滑,可能是经过处理的次品。
6. 气味:鹿鞭的气味通常比较腥膻,具有一定的中药材特有的气味。
如果气味过于刺鼻或者没有明显的气味,可能是经过处理的次品。
总之,在购买鹿鞭时,消费者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和用途来选择合适的规格和等级。
同时,还应该注意查看产品的包装和标签,确保产品的产地、品种、长度、直径、颜色、气味等信息清晰、准确。
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 白芨
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白及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白及的商品规格等级。
本标准适用于白及中药材生产,流通以及使用过程中的商品规格等级评价。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GB/T 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SB/T 11094中药材仓储管理规范SB/T 11095中药材仓库技术规范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试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令第32号)SB/T 11173-2016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通则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为了便于使用,以下重复列出了某些术语和定义。
白及Bletillae Rhizoma为兰科植物白及Bletilla striata(Thunb.)Reichb.f.的干燥块茎。
夏、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洗净,置沸水中煮或蒸至无白心,晒至半干,除去外皮,晒干。
白及规格Bletillae Rhizoma specification白及药材、饮片在流通过程中用于区分不同交易品类的依据。
白及等级Bletillae Rhizoma grade在白及药材、饮片各规格下,用于区分白及品质的交易品种的依据。
霉变Mildew白及因干燥不够,或受潮湿浸袭所产生的霉变,引起内部变质。
杂质Impurity白及非药用部分,即擦挖后未除去的须根或未洗净的泥土。
道地药材贵州白及Dao-di Herbs guizhoubaiji指主产于贵州安龙、兴义、都匀等地的白及。
4 规格等级表1白及商品规格等级划分表规格等级性状描述共同点区别点白及选货干货。
呈不规则扁圆形,多有2~3个爪状分枝。
表面灰白色或黄白色,有数圈同心环节和棕色点状须根痕,上面有突起的茎痕,下面有连接另一块茎的痕迹。
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类白色,角质样。
气微,味苦,嚼之有黏性。
无霉变、杂质、虫蛀。
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 灵芝
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灵芝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灵芝的商品规格等级。
本标准适用于灵芝中药材生产,流通以及使用过程中的商品规格等级评价。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GB/T 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SB/T 11094中药材仓储管理规范SB/T 11095中药材仓库技术规范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试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令第32号)SB/T 11173-2016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通则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为了便于使用,以下重复列出了某些术语和定义。
灵芝 Ganoderma本品为多孔菌科真菌赤芝 Ganoderma lucidum (leyss. ex Fr.)Karst.或紫芝 Ganoderma sinense Zhao,Xu et Zhang 的干燥子实体。
全年采收,除去杂质,剪除附有朽木、泥沙或培养基质的下端菌柄,阴干或在40~50℃烘干。
灵芝规格 Ganoderma specification灵芝药材在流通过程中用于区分不同交易品类的依据。
灵芝等级 Ganoderma grade在灵芝药材各规格下,用于区分灵芝品质的交易品种的依据。
段木 Duan mu以壳斗科、杜英科、金缕梅科等为主要树种的阔叶树,将其截段成一定规格作为灵芝栽培基质。
代料 Dai liao以木屑、麸皮等主要培养料经混合加工制成灵芝栽培基质。
道地药材赤芝Dao-di Herbs chizhi是指产于安徽金寨及大别山周边辐射地区,浙江龙泉、武义及武夷山周边辐射地区的栽培灵芝药材。
4 规格等级表1灵芝商品规格等级划分表规格等级朵形色泽质地菌盖直径(cm)菌盖厚度(cm)菌柄长度(cm)虫孔、霉变杂质气味野生灵芝统货菌盖完整,常有不完整,有丛生,叠生混入盖面红褐色至棕褐色,稍有光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材的规格等级
中药材的规格、等级是传统习惯和现代标准分别制定的品质外观标志。
有的中药材既有规格又有等级;有的没有规格而只有等级;有的既无规格也无等级则笼统地列为"统货"。
一、规格
中药的规格通常有①按加工净度和方法划分。
如山药带有表皮者称"毛山药",除去表皮并搓圆加工成商品的称"光山药"。
其它的如毛香附与光香附;个茯苓与茯苓块;生晒参与红参;毛壳麝香与麝香仁等。
②按采收时间划分。
如三七因采收季节不同常分为"春七"和"冬七"二种规格。
前者选生三年以下,在开花前打挖的,质地饱满、品质优;后者为秋冬季结籽后采收,体大质松品质次。
③按生长期划分。
如连翘根据采摘早、晚不同时间的果实,将色黄老者称"老翘",色青嫩者称"青翘"。
④按产地划分。
如白芍分为"杭白芍"、"毫白芍"和"川白芍"三种规格。
厚朴分"川朴"和"温朴"二种规格,以示主产地分别为产于四川和浙江温州。
⑤按药用部位形态划分。
如当归根据其根的不同部位常分为"归头"、"归身"、"归尾"和"全当归"四种规格。
二、等级
中药材的等级,指同种规格或同一品名的药材按加工部位、形态、色泽、大小等性质要求,制定出若干标准。
每一标准即为一个等级。
通常以品质最优者为一等
品;较佳者为二等品,然后依次为三等、四等......,最次者为未等。
中药材的等级标准较规格标准更为具体。
如一等白芷,规定每公斤36支以内;二等每公斤60支以内;三等每公斤60支以外。
再如三七,一等每500克20头以内;二等货每500克30头以内......。
三、统货
有些全草、果实和种子类药材,品质基本一致或好、次差异不大,常不分规格和等级而列为"统货"。
如益母草、枇杷叶、柏子仁、补骨脂等均为统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