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江南地区的开发

合集下载

七年级上册《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教案优秀

七年级上册《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教案优秀

七年级上册《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教案优秀5篇七年级上册《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教案优秀一一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东晋、南朝政权更替的历史,知道东晋、南朝统治对南方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

知道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及表现。

2、过程与方法利用魏晋南北朝地图了解朝代更替历史,提高读图、识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南北人民共同开发江南,认识到不同地区之间的交流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和平安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认识维护和平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难点重点:江南地区的开发。

难点:江南地区的开发。

教学方法情景导入法、讲授法学生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讨论法二导学过程(一)情景导入生成问题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唐)白居易战火纷飞百余载,朝阳初起忆江南。

上述图片中的江南好美,上述文字都在怀念“江南”,尤其是唐朝诗人白居易的诗歌,生动描绘了江南春意盎然的大好景象,末句“能不忆江南”充分流露出作者对江南的怀念之情,对江南赞美之情溢于言表,你知道“江南”是指哪里吗?白居易词中描述的“江南”是在什么时候开发的?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去了解江南地区的开发。

(二)自我研学生成新知一、东晋的兴亡1、东晋的建立:317年,司马睿建立东晋,定都建康。

2、政权特点:王与马,共天下。

3、兴盛:淝水之战后,东晋经济得到发展,江南出现“荆扬晏安,户口殷实”的景象。

4、灭亡:420年,东晋灭亡。

二、南朝:420589年,出现宋、齐、梁、陈四个王朝,定都建康。

三、江南地区的开发1、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①北方人大量南迁,带来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②江南地区战乱比较少,社会比较安定。

③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

④南北方人民的共同努力。

2、结果: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南北经济趋向平衡。

(三)合作探究生成能力探究一:东晋的兴亡1.问题思考:316年,内迁的匈奴人灭掉西晋,南迁的北方人怀念家乡,希望晋朝能够恢复中原。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ppt课件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ppt课件
保护环境,坚持 可持续发展
课堂小结:
政权更替 东晋




东晋南朝时 期江南地区
的开发
江南开发
原因
①自然条件优越 ②社会比较安定 ③北人南迁,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劳动 力,也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 ④统治者的重视 ⑤南北方劳动人民的共同努力
表现 农业;手工业;商业
影响
使南北经济趋向平衡, 为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奠定基础。
(前秦) 220年 取而代之 266年
北魏
东魏 西魏
北齐 北
朝 北周
魏国 灭亡
西晋 南方
东晋




陈朝
263年
灭吴
蜀国 吴国
统一
北民南迁
全国
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
280年 六朝古都
北周灭北齐
建康(南京)杨坚取代北周改国号为隋
589年隋灭陈统一全国
三、江南地区的开发
“江南”泛指长江中 下游(长江以南), 古人又称江东或江左。
观察材料思考,南朝政权有何特点?
朝代 宋
开国 宋武帝 皇帝 刘裕

齐高帝 萧道成

梁武帝 萧衍

陈武帝 陈霸先
曾任 官职
平北 将军
骠骑大将军
大司马
车骑 将军
疆域最大
疆域不断缩小
疆域最小
420-479
国479-力502逐渐衰弱502-557
557-589
二、南朝的政治 五胡内迁
促进了民族交融
北方 十六国
◆阅读材料回答:江南地区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丝绵布帛能供天下人穿用。——《宋书》
汉:地广人稀 衰败落后

江南地区的开发-初中历史

江南地区的开发-初中历史

江南地区的开发-初中历史
①优越的自然条件:江南温暖湿润,土地肥沃,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②南方战乱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③北方人民大量南迁,充实了江南的劳动力,也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加速了南方经济发展的步伐(最重要原因);④南北方人民共同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开垦出大量良田,使江南得到迅速开发。

(2)江南地区的开发及经济重心南移的进程:①三国时的吴国,重视农耕,江南经济得到发展;②西晋末年,中原人民开始大量南迁,带来了先进生产技术和劳动力,促进了江南的开发;③东晋南朝时期,使江南得到迅速发展;④从五代十国起,南方的农业生产水平逐渐超过北方;⑤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最后完成。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课件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课件
江南地区的丝绸业 非常发达,丝绸制 品畅销海内外。
陶瓷业繁荣
江南地区的陶瓷业 也十分繁荣,工艺 精湛,品质优良。
江南地区的特产
江南地区的特产包括茶叶和桑蚕。茶叶是江南地区重要的农 产品,桑蚕则为丝绸业提供了重要原材料。
江南地区的特产
茶叶
江南地区盛产优质 的茶叶,被誉为中 国的名茶之一。
桑蚕
桑蚕是江南地区重 要的养殖品种,为 丝绸业提供了丰富
● 07
第7章 总结
江南地区的发展历程
经济起飞
商业繁荣
文化绽放
艺术传承
01 城市现代化
城市建设与规划
02 农村现代化
农业技术改进
03
一带一路
促进国际合作 扩大贸易规模
文化输出
传播中华文化 增进友谊
江南地区的未来 展望
江南地区将朝着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小康的目标努力,实现经 济繁荣与社会进步的双赢局面。
文化荟萃
文学艺术繁盛 科技进步
政治变革
政治结构日趋完善 地方行政逐渐规范
● 03
第三章 江南地区的文化传承
江南地区的诗词 文化
江南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的聚集地,唐诗宋词在这里 颇受推崇。诸多文人雅士汇聚一堂,相互切磋,推动了诗词 文化的繁荣发展。
江南地区的诗词文化
唐诗宋词颇受 推崇
代表着中华文化的 精髓
的丝绸原料。
● 02
第二章 江南地区的历史变迁
春秋战国时期的 江南地区
在春秋战国时期,吴国最为强盛,瓯越、楚国也有一定的影 响。这个时期江南地区开始展现出了独特的历史风貌,呈现 多样化的发展态势。
春秋战国时期的江南地区
吴国最为强盛
在政治、经济和文 化方面取得了显著

初一历史上册第十八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初一历史上册第十八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C
B.南京是我国著名的六大古都
之一
C.三国至隋朝期间南方有六个
政权在此建都
D.十六国的政权都曾经在此建都
最新人教版七上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第十九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敕勒歌——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由鲜卑语译成汉语
三、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
1 背景:魏晋以来,内迁的各族人民与当 地汉人错居杂处,开始过着定居的生活。
2民族交融的表现
从经济、习俗、政治、文化、民族心理等方面
2民族交融的表现
经济、习俗方 面 内迁人民学习汉族农业技艺、从事农产;
汉族人民学习畜牧经验,接受北方各族 人民的食物、服装、用具等。
政治方 面
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农 业 发 展
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施肥图
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三、江南地区的开发 3、江南地区开发的表现:
手工业:
快速进步。在缫丝、织 布、制瓷……。
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南朝 青瓷莲花尊 南朝青釉刻花单柄壶
三、江南地区的开发
《史记》中的江南尚未开发,地 广人稀,生产水平落后,商业不发 达。
《宋书》中描述了江南开发后的 景象,物产丰富,粮食产量高,手 工业发达。
1.东晋第一个皇帝是( ) A.司马懿
D B.司马师
C.司马昭 D.司马睿
2.司马睿能够在江南建立东晋,
B 是因为( ) A、司马睿雄才大略,能征善战 B、得到南北大地主的拥护 C、淝水之战大败苻坚,使南方 局势稳定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年年 东 晋 灭 亡




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一、东晋南朝时期政权更迭
六朝:(东)吴、(东)晋、宋、齐、梁、陈
589 557 502 479 420
317
东晋










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二、江南地区的开发
江南:从地域上来说,主要是指长江以南的广大地区。
420 317 316
西 晋 灭 亡
年年 东 晋 建 立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自义熙十一年(415年)……至于元嘉(
宋文帝年号)末, 三十有九载,兵车勿用,
刘裕
刘义隆
(363年-422年) (407年-453年)



民不外劳,役宽务简,氓( méng 外来的百
姓)庶繁息,至余粮栖亩,户不夜扃 (
齐jiōng,是梁指从外面关门陈的闩、钩等),盖东
社会安定
西



“闻鸡起舞”
317 316
年年 东 晋 建 立
“中流击楫(jí 短的船桨)”
祖逖(tì)
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一、东晋南朝时期政权更迭
1.东晋的兴亡
“荆扬晏(安定)安,户口殷实”
西

晋 灭
水 之



北方: 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
383
317 316
年年






东晋: 统治局面相对稳定
1.东晋的兴亡 门阀政治

七年级历史《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优秀教案

七年级历史《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优秀教案

七年级历史《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优秀教案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东晋、南朝政权更替的历史,知道东晋、南朝统治对南方经济发展的影响。

知道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及表现。

【过程与方法】利用东晋南朝的相关图片,了解朝代更替历史,提高读图、识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南北方人民共同开发江南,认识人民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和平、安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认识维护和平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东晋的兴亡、南朝的政治。

【教学难点】江南地区的开发。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摘自白居易《忆江南》白居易的词,生动地描绘出江南春意盎然的景象。

你知道江南是指什么地方吗?它是什么时候得到开发的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二、新课讲授(一)东晋的兴亡1.教师讲述:316年,内迁的匈奴人灭掉西晋。

随后,在长江下游的西晋皇族重建晋王朝,史称东晋。

阅读教材第89页,将表格填充完整。

o朝代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东晋317年司马睿建康2.材料展示:材料东晋虽然是司马氏政权的延续,但实际上司马氏在政治上威望不高,整个朝廷都由世族大家把持,最先是出身琅琊王氏的王导,其后又有陈郡谢氏的谢安、谢玄等。

教师提问:上述材料反映了东晋政治上怎样的特点?如何理解“王与马,共天下”?学生回答:反映了东晋政权主要依靠世族大家的拥戴和支持。

“王与马,共天下”表明王氏的代表人物把持东晋政权。

3.教师讲述:东晋初期,多次进行北伐。

南迁的北方人希望恢复中原,他们中的代表人物是祖逖。

你认为祖逖的北伐能否取得成功,为什么?学生回答:不能,因为东晋朝廷对北伐将领心存疑虑,多方牵制,使北伐缺少后援,最终未能恢复中原。

4.教师讲解:东晋时期,社会经济有所发展,江南出现了“荆扬晏安,户口殷实”的景象。

那么,东晋是怎样灭亡的呢?学生回答:东晋末年,政权落入武将手中。

七年级历史江南地区的开发(1)

七年级历史江南地区的开发(1)

课堂线索
第一个时期 第二个时期 第三个时期
西晋兴亡
少 数 民 族 内 迁 西 晋 灭 亡
东晋 十六国
南朝
西 晋 代 的 建 立
前 秦 统 一 北 方
淝 水 之 战
南 朝 政 权 的 更 迭
( 原 因 表 现 影 响 )
江 南 地 区 的 开 发
公元266年,司马睿建立西晋, 317年,皇族司马炎重建晋朝, 都城在洛阳,史称东晋。383年, 鲜卑族建立的前秦与东晋发生了 官渡之战,东晋以少胜多,大败 前秦。 司马炎 司马睿
建康
氐族
淝水之战
1.结束三国鼎立局面,统一全国的是 B A.魏国 B.西晋 C.东晋 D.蜀国 2.成语“草木皆兵”的源于 C A.官渡之战 B.赤壁之战 C.淝水之战D.巨鹿之战 3.攻占长安,灭亡西晋的少数民族是 A A.匈奴 B.鲜卑 C.羌 D.羯
4.4世纪后期,统一黄河流域的政权是 D A.西晋 B.东晋 C.宋 D.前秦 5.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经济得 以迅速发展的原因是 C ① 南方的工具比北方先进 ②北方农民南迁,带来先进生产技术 ③南方战乱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 ④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②③

前秦意图统一南北 背景: 时间: 公元383年 地点: 淝水沿岸 交战双方: 东晋——前秦 结果: 东晋以少胜多 影响: 为南方经济的 发展提供了条件
淝水之战(383年)
想一想
淝水之战前,苻坚踌躇满志, 拥兵80万,而东晋仅8万,这十比一 的兵力,应该是一边倒,但前秦却 兵败如山倒,没能统一江南,这是 为什么呢?
一、西晋的兴亡和内迁的各族
司马炎
280年 统一天下的西晋又很快 走向了灭亡,为什么西 263 年 西晋 266 年 完成统一 晋的统一如此短暂?

【精品历史课件】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精品历史课件】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3)在探究特定历史问题时,能够对史料进行整理和辨析;能够利用不同类型 史料,对所探究的问题进行互证,形成对该问题更全面、丰富的解释。
(4)能够比较、分析不同来源、不同观点的史料;能够在辨别史料作者意图的 基础上利用史料;在对历史和现实问题进行独立探究的过程中,能够恰当地运用 史料对所探究问题进行论述。
(二)目标
(1)能够区分史料的不同类型;在解答某一历史问题时,能够尝试从多种渠道 获取与该问题相关的史料;能够从所获得的材料中提取有关的信息。
(2)能够认识不同类型的史料所具有的不同价值;明了史料在历史叙述中的基 础作用;在对史事与现实问题进行论述的过程中,能够尝试运用史料作为证据论 证自己的观点。
1.大量的北方人口迁往江南,提供了劳动力、 先进技术、工具。(主要原因) 2.南方有优越的自然资源、条件。 3.战乱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 4.统治者政策:奖励耕织、兴修水利。 5.南北方人民的辛勤劳动。
农业方面:(1)修建水利工程,开垦大量良田 (太湖流域、鄱阳湖流域、洞庭湖流域)
(2)水稻栽培技术有了提高。(开始使用粪肥)
历史分期及其依据
东晋的兴亡
近代史
新航路的开辟
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化开始
世界 (1500年前后) (人类开始由分散孤立走向整体)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首次确立资产阶级代议制;
(1640)
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到来
中国
鸦片战争(1840年) 中国开始被卷入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辛亥革命(1911年) 中国首次确立资产阶级代议制
东晋依靠北方南迁和南方本 地的世家大族建立其统治, 大权掌握在世家大族手里。
“王与马,共天下”
王导
建康

420 年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课件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课件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 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 课件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是关于江南地区丰富的历 史遗产的课程。本课件将带你了解江南地区的自然环境、历史开发、农业、 手工业和商业、城市和交通,以及其对中国和世界的贡献。
江南地区的自然环境
江南地处于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地形起伏,水系发达,气候温暖湿润。这里有三大盆地:苏北盆地、 沪深盆地和江南盆地。
江南地区的城市和交通
江南地区拥有发达的水路交通系统,同时也有华丽的城市群体。著名的运河 和港口是江南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
江南地区的成就和贡献
江南地区对中国经济文化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江南地区的影响也扩展到了世界各地。它为世 界文明的发南地区就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在夏、商、周时期,这 里是重要的政治和军事活动地区。春秋战国时期,江南经历了不断的变迁。 隋唐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进入了全新的阶段。宋代是江南的经济繁荣时期。
江南地区的农业、手工业和商 业
江南地区以水稻种植闻名,采用了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粮仓制度。此外,丝绸 和棉纺织业也在江南地区繁荣发展。瓷器制作和商业贸易也是江南的重要特 色。

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教学课件)-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

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教学课件)-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
王敦
王导
(政治)
(军事)
2. 东晋的政治特点
东晋虽然是司马氏政权的延续,但司马睿是皇族的旁支,在政治上威望不高,他当皇帝得益于南北大贵族的拥戴,政治主要依靠王导 ,军事上主要依靠王敦。时人称之为“王与马共天下”。
门阀政治,即门阀士族把持朝政 (世代为官的名门望族)
3. 东晋的北伐
东晋初期,多次北伐,曾收复西晋时黄河以南的部分地区。
小结
江南地区的开发
影响
表现
原因
①政治特点:门阀政治(“王与马共天下”) ②北伐失败
420--589年
317-420
东晋南朝时期 江南地区的开发
农业 手工业 商业
1、南方经济迅速发展,南北方趋向平衡。 2、为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 3、促进了民族融合。
2、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自然原因)
3、江南地区社会比较安定(社会原因)
农业
1.耕地面积增加(垦荒、湖田),兴修水利工程。
2.生产技术:
3.粮食产量:
4.经营方式:
(一)江南地区的开发原因
2. 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自然原因)
3. 相对北方而言,江南地区社会比较安定(社会原因)
4. 南下移民和当地民众的共同努力
1. 北方人南迁,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劳动力、先进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主要原因)
5. 南方统治者的政策支持
客观原因
主观原因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
由落后、荒凉变为富庶
秦汉时期
南朝 宋
对比一下,在秦汉时期和南朝时,江南地区有何变化?
思考:开发江南地区需要拥有哪些条件?
劳动力
技术
社会环境
自然条件
……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江南地区的开发》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课件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江南地区的开发》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课件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江南地区的开发》政权分立与民
科 目: 适用版本:部编版 适用范围:【教师教学】
第四单元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江南地区的开发
都城洛阳
匈 奴 西
西域长史府
罗布泊西
发羌
2022/3/6/Sun
280年,西晋灭吴结束了三国 分裂局面)
东汉
夫 余
鲜卑

渤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长安 水
西安西北
建邺
洛阳 水 南京
2022/3/6/Sun
20
中原汉族迁往江南地区 意义: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和江南地区的开发。
北方少数民族迁往中原
2022/3/6/Sun
21
2022/3/6/Sun
6
东晋十六国形势图
西凉
北燕 龙城

朝阳
洒泉

张掖西北张 掖
北凉 姑臧

后燕 北京 定州 中山 渤海
前凉 后凉
南凉乐都 西秦
统万城 乌审旗南
前赵
后赵 前燕
襄国
邢台
南燕
临漳西南 广固
苑川 前秦 水
青州西北
兰州东 后秦
雍 丘杞县
十 长安 六
国水
成(汉)
西安西北
淮 建康
南京
成都


北方: 重新陷入 割据混战
南方:东晋 宋 齐 梁 陈
2022/3/6/Sun
南朝
13
大同东北

黄 魏 平城

东海

淮 南京
建康
长 江

夷 洲
南海

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课件(41张PPT)

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课件(41张PPT)

江南地区的开发的原因
客观 原因
主观 原因
优越的自然条件
南方战乱少,社会较安定 北人南迁,带去劳动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工具
(主要原因)
南北方人民的共同努力
2、江南地区的开发表现
大美江南之——华丽转身
表现(农业):
江南地区的开发
(1)开垦 荒地;兴修 水利; (2)改进生产技术: 改进、推广犁耕;施用粪肥;水稻种植技术 (3)实行农业的 多种(经育营秧,移发栽展、种麦桑稻养兼蚕作、、双培季植稻果)木、种植药 材等。
梁武帝 南朝时,镇守地方的贵族和将领势
力很大。梁武帝萧衍从地方起兵夺取帝 位后。放纵皇室成员和官僚大地主盘剥 平民百姓,政治日益败坏。后来发生了 大规模的叛乱,建康失陷,江东最富庶 的地区惨遭烧杀抢掠。自此,在南北实 力对比中,南朝处于明显劣势。
侯景之乱 中国南北朝时期南朝梁将领侯景发动的武装叛乱事件。
1、东晋南朝时江南的开发原因
大美江南之——发展机遇
东 汉 末 年 军
东晋、南朝的政权更迭
三 国
西 晋
十六国
北朝
都定都:建 康(南京)
鼎 统 东晋 立一
南朝 宋
阀 混 战
东吴、东晋、南朝 (宋齐梁陈)均定 都于南京,故南京
被称为“六朝古都”
合作探究 分析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
合作探究
探究1:社会环境 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
司马睿举行即位大典时,居然邀请王导共坐御床, 时人称之为“王与马,共天下”。
王与马,共天下
2. 东晋的统治
②军事:东晋初期,多次北伐曾收复西晋时黄河以南的部分地区。
闻 鸡 起 舞
祖逖(266年-321年)
祖逖是东晋率先北伐的 将领,他曾经率军收复黄河 以南地区,但由于东晋内部 出现纠纷,朝廷又担心他北 伐成功后威望太高,结果没 有给予支持,以致功败垂成, 忧愤而死,曾收复的土地又 被胡人重新占领。

七年级上册历史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七年级上册历史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增强南方文化自信
江南地区的开发促进了文化交流与融合,使得南 方地区的文化自信心得到提升。
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推动全球经济发展
东晋南朝时期的江南地区开发,不仅 对中国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也对 全球经济发展产生一定影响。
促进世界文化交流
随着东晋南朝时期的移民和商贸活动 ,南方地区的文化逐渐传播到世界各 地,促进了世界文化交流与融合。
CHAPTER
水稻种植技术
总结词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水稻种植技术得到了显著提升,为该地区的农业发展 奠定了基础。
详细描述
这一时期,江南地区的农民采用了更为先进的耕作和灌溉技术,提高了水稻的产 量和质量。例如,他们采用了牛耕和铁制农具,使得土地耕作更为精细。同时, 他们还修建了许多灌溉系统,使得水稻能够得到充足的水源。
棉纺织业
随着棉花在南方的普及, 棉纺织业也逐渐兴起,推 动了江南地区纺织业的多 样化发展。
印染技术
当时的江南地区已经掌握 了先进的印染技术,能够 生产出丰富多彩的纺织品。
造船业
内河航运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 的内河航运业得到了极大 的发展,造船技术也取得 了重大突破。
海洋航运
当时的江南地区已经成为 中国海洋航运的重要基地, 其造船技术也领先于其他 地区。
七年级上册历史18课东晋南朝 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目录
CONTENTS
•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背景 •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农业开发 •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工商业发展 •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社会文化 •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开发的影响
01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背景
CHAPTER
侯景之乱
南北朝时期,侯景之乱使得江南 地区也遭受了严重的战乱和破坏 ,但同时也促进了人口的南迁。

初中历史课件--江南地区的开发

初中历史课件--江南地区的开发

十六国
东 汉
魏 蜀 吴
220—280年
西 晋
266—316年
(前秦) 淝水之战
北朝
东晋
317—420年
宋齐梁陈
南朝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西晋

西晋为什么是一个短命的王朝?
西晋为什么是一个短命的王朝?
(266年 316年) 1、统治集团奢侈腐化,晋惠帝 、 智力低下。
3、内迁的少数民族起兵反晋。
2、八王之乱,耗竭了西晋的国力。
(地域:长江中下游、广东、福建)
农 业: 兴修水利、开垦荒地、耕作
技术改进、小麦种植推广 瓷器使用普遍
手工业: 纺织技术提高、采用灌钢法、
商 业: 交通网形成,商业活跃,城
市繁荣
十六国 魏 蜀 吴
(前秦)
北朝 南朝
西晋
统 治 腐 败 八 王 之 乱 五 胡 内 迁
淝水之战
东晋
学完了本课,你能为西部 大开发中新疆的建设提一提 自己的建议吗?
鲜 鲜卑 羌 氐

匈 奴 羯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流动趋向 北方少数民族迁往中原
中原汉族迁往江南
时 间: 交战双方: 兵力对比: 成语典故:
结 果:
383年
前秦──东晋 80万对8万
投鞭断流、草木皆兵、 风声鹤唳 东晋以少胜多大败前秦
淝水之战苻坚拥有十比一 的兵力优势,但却没能统一江 南,苻坚酿成失败悲剧的原因 是什么?
(提示:军队成份,战略指挥,团结、士气等)
江南地区开发的条件
人力条件: 北方人南迁带去劳动 力和生产技术。 (主要条件)
社会条件: 战乱较少,社会安定。 自然条件: 雨量充沛,气候较热, 土地肥沃。

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课件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学期

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课件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学期
——《史记》 材料二: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ren,丰收),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 ,覆衣天下。
——南朝《宋书》
想一想:《宋书》里描写的江南与司马迁描述的江南会有什么不同?
《史记》描述的是秦汉时期,江南还未得到开发,而《宋书》描述的江南地区已经得到了开发。
三、江南地区的开发
史料分析:当时南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1、了解东晋南朝政权的更替历史,知道东晋、南朝统治对南方经济发 展的影响。 2、知道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及表现。 3、利用魏晋南北朝地图了解朝代更替历史,提高读图、识图能力。 4、南北人民共同开发江南,认识人民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5、和平、安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认识维护和平的重要性
江南之为国盛矣......鱼盐杞梓 之利,充韧八方,丝绵帛帛之 饶,覆衣天下。
——《宋书》
(5)商业交流和城市发展。
材料一:建康城东晋初年只有4万户左右,而梁代急增至28万,短短200年左右的时间里
增长了6倍。而同时期北方最大的都会城市洛阳的人口不过10万9千余户,尚不及建康
用粪肥等比较先进的生产技术。
《山我国北方重要粮 食作物。汉代以 前江南无麦作。
兼有陵陆,麻麦粟菽。
秫(shú):一种有黏性的谷物。
秔(jīng):一种黏性较小的稻
种麦诏 天嘉元年八月诏称: “菽栗之贵,重于珠玉” “麦之为用,要切斯甚” ——(唐)姚思廉《陈书》 注:天嘉是南朝时陈世祖的 年号(560年)
420年,权臣刘裕夺取政权, 东晋灭亡。
谢安:东山再起
二、南朝的政治
420-589年的170年里,中国南方政权更替频繁,相继出现宋、齐、 梁、陈四个王朝。这些王朝都在建康定都,历史上统称为“南朝”。

历史《东晋南朝时期江南的开发》

历史《东晋南朝时期江南的开发》
时海内大乱,独江东差安,中国士民避乱者多南渡江。 ——《资治通鉴》
南北劳动人民的智慧和精神,促进 了江南地区的进一步的发展。
江南地区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为什么能得到开发?
1、北人南迁,带来劳动力和先进生产技术、生产工具; 2、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3、江南地区的战乱少,较安定。 4、南北方劳动人民的共同努力。
东 起舞的故事。

北 伐
原因:东晋虽然偏安
于江南,但在历代帝
王在位的时候都希望
收复北方的国土
祖逖(266年-321年)
祖逖(266年-321年)
中流击楫
如不扫清 中原,誓 不再回江 东。
祖逖
北伐的结果:
东晋初期,多次
1、最终未能收复中原;
进行北伐,曾收
2、东晋成功抵御了来自北方的军事复以威了南胁西的。晋部(时分淝黄地水河区之。战)

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替
十六国

国西
鼎晋

东晋
北魏 宋
北朝
东魏 西魏
北齐 北周
齐 梁陈
南朝
朝代
西晋 东晋
宋 南齐 朝梁

两晋、南朝简表
建立者
司马炎 司马睿
刘裕
萧道成 萧衍 陈霸先
时间
266年—316年 317年—420年 420年 —479年
479年—502年
502年—557年
557年—589年
提高钢的质量。
江南地区开发的表现: 1、农 业: (1)开垦荒地,兴修水利;
(2)生产技术改进。犁耕施肥,广种水稻小麦
(3)种桑养蚕,培植果木,种植药材等, 实行农业多种经营。
2、手工业:有了快速的进步,缫丝、织布 、制瓷、 冶铸、造船、造纸、制盐等都有显著的 发展

历史教科书-江南地区的开发

历史教科书-江南地区的开发
城市发展
随着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发展,江南地区的城市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江南地区的城市规划、基础设施 建设、公共卫生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进展,提高了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04
江南地区的现代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的变化
农业现代化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江南地区 的农业开始向现代化转型,引进 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设备,提高了
工商业发达
江南地区的工商业发展也十分发达。特别是明清时期,江南地区的纺织、印染、造船、陶 瓷等手工业部门蓬勃发展,形成了众多的工商业市镇。这些市镇成为了商品集散地和贸易 中心,促进了经济的繁荣。
对外贸易
江南地区在历史上一直是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窗口之一。通过海上丝绸之路,江南地区的 丝绸、茶叶、瓷器等产品远销海外,同时也引进了外来文化和商品,促进了经济的开放和 交流。
江南地区的生态保护意识深入人心。当地居民积极参与环 保活动,自觉遵守环保法规,形成了良好的环保氛围。同 时,政府也鼓励企业采取环保措施,推广绿色生产方式, 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
创新驱动发展
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核心动力,江南地区在历史上一直注重创新发展。当地政 府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江南地区具有丰富的文化资源, 包括传统文化、民俗文化、手工 艺等。近年来,江南地区大力发 展文化产业,推出了一系列具有 地方特色的文化产品和服务。
旅游业发展
江南地区拥有优美的自然风光和 丰富的人文资源,吸引了大量国 内外游客前来旅游观光。当地政 府加大对旅游业的投入,完善旅 游基础设施和服务质量,提高了 旅游业的整体竞争力。
江南地区概述
江南地区是指中国长江以南的地区, 包括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南 等省份。
该地区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优越的 地理位置,是中国经济最发达、文化 最繁荣的地区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江南地区的开发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教学目的
1.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南朝;士族;江南经济的发展。

2.要求学生认识:
①南朝时,江南经济的发展是南迁的北方劳动人民同南方劳动人民共同辛勤开发的结果;劳动人民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动力。

②士族是一群腐朽的社会寄生虫。

它的所作所为,为它的衰落和灭亡埋下了伏笔;凡阻碍社会历史发展的剥削阶级或阶层,必将被社会历史发展所淘汰。

3.要求培养学生的能力:
①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分析南朝的政治、经济特点,使学生明了南朝在动荡中发展,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②通过对江南经济发展的分析,培养学生综合分析的能力。

重点和难点:士族和江南经济的开发是本课重点。

九品中正制和士族是本课难点。

(二)教学准备:投影仪、挂图
教学过程
1.复习提问淝水之战中前秦失败的原因何在?淝水之战的影响如何?
2.导入新课淝水之战为东晋恢复中原创造了非常有利的条件。

但东晋统治者并没有乘胜逐北、收复中原的大志。

他们满足于偏安局面,热衷于内部斗争,结果使得淝水之战后收复的失地先后丢失。

此后,政治更加腐败,统治阶级内部斗争愈演愈烈,农民起义不断发生,东晋政权的灭亡已指日可待了。

3.讲授新课
1.刘裕建宋,南朝开始420年,东晋大将刘裕代晋称帝,建国号宋。

东晋灭亡,南朝开始。

2.宋齐梁陈的更替自420年刘裕建宋到589年隋灭陈的170年间,南方经历了宋、齐、梁、陈四朝,历史上总称南朝。

同学们看课本第148页上的《南朝表》,讲出南朝开始和结束的年代、开国皇帝、国号和都城。

现在再请同学们看“宋齐梁陈更替”一节,找出南朝政治经济的特点。

如果仔细看书,就可发现,这四个朝代有不少相同之处。

①宋齐梁陈都在建康建都,是都是偏安的朝廷。

②宋齐梁陈的更替都是由军事将领夺取政权来完成的。

③各朝存在的时间都很短。

最长的宋朝59年,最短的齐朝23年。

④疆土越缩越小,到陈时缩至最小,力量也很弱小,终至灭亡。

看到这些相同处后,请同学们说,南朝政治上的特点是什么?很对,南朝的政治特点是动荡,但南朝的社会经济确有所发展,特别是宋朝的社会经济发展还是比较快的。

豪门贵族的势力在南朝时仍然很大。

豪门贵族自魏晋以来叫士族。

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士族的由来、演变和特点。

3.江南经济的开发三国孙吴时,江南经济已得到开发。

孙吴地区富庶,大批北方劳动农民逃避战乱,迁居江南,带去了先进的耕作技术。

吴国境内的少数民族山越,和汉族一起,共同开发江南经济。

现在请同学们看“江南经济的开发”一节,对比孙吴时江南经济的开发,找出两者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大家可以讨论一下。

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教师归纳如下:
①无论是孙吴或东晋南朝时期,江南经济的开发,都是在北方战乱,南方相对安定时发生的。

说明战乱破坏社会生产力,安定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②两次江南经济的开发,都是北方劳动人民大量南迁,为南方增加劳动力,带去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南北方劳动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

可见地区间的经济
技术交流,可使先进生产技术得以推广,促使落后地区经济的发展。

③两次开发江南时,由于各族人民共同努力,相互学习,结
果是加深了交往,促进了融合。

④两次都是因地制宜地进行开发。

江南多水,如孙吴时就发展造船业,促进海上交通和贸易的发展。

东晋南朝时,发展水稻生产,发明水磨,推广小麦种植,在此基础上发展冶铸、缫丝、制瓷、造纸业等等。

⑤不同之处是:孙吴时,江南的开发仅限于长江中下游一带。

东晋南朝时,长江中下游的经济得到进一步的开发,农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福建、广东和广西也得到一定程度的开发。

请一位同学上来讲解后,教师再作讲解。

4.复习巩固
先由教师简述本课主要内容,再请三位同学简述下面三个问题。

.齐梁陈更替的概况。

.南经济开发的原因以及开发简况。

课后小结:江南地区的开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
如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