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花荡教学设计 Word 文档
芦花荡教案(优秀5篇)
芦花荡教案(优秀5篇)芦花荡语文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把握故事情节,体味这个英雄故事的传奇色彩。
2、赏析文中“老头子”这个人物形象,把握其性格特点。
3、揣摩文中景物描写的句子,分析其作用。
4、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荣辱观。
教学重难点:1、把握故事情节,感知老英雄的性格。
2、揣摩文中的景物描写。
教学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我们热爱和平,反对战争。
但在这个世界上,战争却时有发生。
于是,热爱和平的人民积极投身战斗,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乐章。
电视剧《小兵张嘎》就是一例。
在嘎子的故乡--白洋淀,这样的人物更是层出不穷,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位神奇的老英雄。
(幻灯①显示课题、作者)二、作者、作品简介1、学生根据预习情况介绍2、读幻灯②作者介绍:孙犁,现代小说家、散文家,“荷花淀”派代表作家。
《白洋淀纪事》是他最负盛名和最能代表他创作风格的一部小说和散文合集,它主要反映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建国初期,冀中平原和冀西山区一带人民在中共领导下进行战争、土地改革、劳动生产、互助合作以及移风易俗的生活情景。
其中《荷花淀》等作品,已成为广泛流传的名篇。
三、介绍小说的基本常识。
幻灯③小说的定义及三要素小说: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样式。
三要素:人物、环境、故事情节。
四、通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感知故事情节1、文章题为“芦花荡”,前八自然段交代了与芦花荡有关的哪些内容?(学生通读前八段后回答,不清楚时教师做引导分析)明确:⑴环境:敌人包围的苇塘。
幻灯④社会环境描写,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抗日战争(从敌人、炮楼、躲避战火等分析)⑴人物:①老头子:神奇的老英雄(从年龄、任务分析)②战士:情绪乐观、信心十足(从“响”字分析)③敌人:监视苇塘(从两个“提防”分析)2、在这样的环境中,“芦花荡”内发生了什么事情?(学生速读后文简述故事,教师引导总结)幻灯⑤ 开端--护送,发展--受伤,高潮、结局--复仇五、本文所讲述的故事极富有传奇色彩,你能说说它奇在那里吗?明确:幻灯⑥(1)用强烈的反差渲染。
芦花荡优秀教案6篇
《芦花荡优秀教案》芦花荡优秀教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及背景。
2、赏析老头子这个人物形象,把握其英雄性格。
3、在回味故事情节中,品味老头子的传奇色彩。
4、学习英雄们不怕艰难,豪迈乐观,斗志昂扬的英雄性格,培养爱国情感。
学习过程:一、导入:同学们,看过电影《小兵张嘎》吗(看过)那么你们明白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吗(河北白洋淀)影片中那涌起阵阵绿色涟漪的芦苇,那夕阳斜照下深沉宁静的芦苇,那一望无际的水域深深吸引了我;小英雄嘎子的机智勇敢更是让我惊叹。
这天,我们将再次踏进白洋淀,去认识一位老英雄。
让我们一齐走进课文《芦花荡》。
二、作家作品介绍(有哪位同学来说说作者简介,哦,你来说。
)1、孙犁,现代小说家,散文家,河北省安平县人。
荷花淀派代表作家。
2、哦,说得不错,老师再向大家补充一点:孙犁年轻时曾在白洋淀生活过一段时间,对那里的人和事很熟悉,在抗战的冀中平原,他以前满含深情地说:我遥望着那漫天的芦苇,我明白那是一个大帷幕,力量将从其中升起。
在《芦花荡》里,作者将这种力量赋予一个老人,演绎出一段悲壮地传奇!三、绘声绘色说老人。
1、这究竟是一位怎样地老人,请同学们从外貌、动作、语言、心理等方面说说老人给你的印象。
(为了节省时间,我给同学们分了四个大组,每组从一个方面来找就行了,能够用这样的句式来说:从描述,我看到了一位的老人。
)答案示例:①老头子浑身没有多少肉,干瘦得像老了的鱼鹰。
但是那晒得干黑的脸,短短的花白胡子却个性精神,那一对深陷的眼睛却个性明亮。
(老师也看到了一位瘦而有精神的老人。
)②你什么也靠给我,我什么也靠给水上的能耐,一切保险。
不怕,洗一洗吧,多么俊的一个孩子呀!不怕,小火轮上的探照灯,他找不见我们。
他们打伤了你,流了这么多血,等明天我叫他们十个人流血!你们不信我的话,我也不和你们说。
谁叫我丢人现眼,打牙跌嘴呢!但是,等到天明,你们看吧!(这位同学是从语言上来说的,主要体现老头子的自信和自尊)③老头子叫了一声趴下,一抽身就跳进水里去,踏着水用两手推着小船前进。
《芦花荡》教学设计优秀7篇
《芦花荡》教学设计优秀7篇探究特色篇一教师要引导学生体味文中如诗如画的景物描写,领悟这种描写的高妙之处。
从课文中摘抄你喜欢的景物描写的句子,用心感受并评析。
试仿照课文中景物描写的句子,写写学校周围的景物。
预期目的:学习运用景物描写烘托人物形象,渲染气氛的写法。
《芦花荡》教学设计方案篇二导学目标1.把握故事情节,整体感知内容。
2.学习刻画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会赏析文中人物的形象特征,能把握其性格特点。
3.分析文中的景物描写的作用。
4.体会孙犁小说诗情画意的风格。
课文初读1.看导语,默读课文,标注课文段落,给课文划分结构。
2.读课文3—5遍,划出你认为精彩的段落(最好是对老头子的精彩描写),做好批注。
3.读完《芦花荡》,文中老头子的形象使你联想到了谁?请把他的故事简要写在下面。
4、你认为老头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你用几个词语概括他的性格特点。
字词精粹1.给加点字注音并且抄写下列词语,写会为止。
悠闲()疟子()寒噤()吆喝()蹿()仄歪()飒飒()泅着()转弯抹角()张皇失措()2.解释词语。
能耐:悠闲:央告:吆喝:转弯抹角:3.词语积累:(1)诗情画意:富有诗和画的意境。
(2)自如:活动或操作不受阻碍。
(3)穿梭:像织布的梭子来回活动,形容来往频繁。
(4)胆寒:害怕(5)阴森:阴沉,害怕。
(6)提防:小心防备。
(7)尖利:尖锐;锐利。
(8)能耐:技能,本领。
(9)悠闲:闲适自得。
(10)央告:央求。
(11)阴惨:阴沉暗淡。
(12)水淋淋:形容物体上水往下滴的样子。
(13)转弯抹角:沿着弯弯曲曲的路走,比喻说话、做事不直截了当。
(14)抱怨:心中不满,数说别人不对;埋怨。
(15)歇凉:乘凉。
(16)遮掩:遮蔽,遮盖。
(17)现眼:方言,出丑丢脸的意思。
(18)打牙跌嘴:方言,才夸口就出丑丢脸的意思。
走近文体与作者1.小说的三要素是:、、。
2.《芦花荡》从体裁上来看是,作者是,他是派的代表人物,代表作有、。
《芦花荡》教学设计(通用10篇)
《芦花荡》教学设计(通用10篇)《芦花荡》教学设计(通用10篇)作为一名教职工,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
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芦花荡》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芦花荡》教学设计篇1学习目标:通过阅读、思考、研讨,能复述故事情节,感知人物形象。
体味景物描写的作用。
学习过程:课前交流(投影一:课题)开场白:进教室前,我就听说我们初二(1)班同学非常优秀,据说有以下的光荣传统:一是坐得直,二是笑得美,最突出的就是上课发言积极、响亮了。
看到大家这么好的精神状态我也很兴奋,对我们一起上好这节课充满期待和信心。
先请同学们在美妙的轻音乐中,欣赏一下美丽的芦花荡风光,开启今天美妙的学习之旅。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师:看着这样的图片,听着这样的音乐,展开你丰富的想象,你想到了什么?(注意点评,如你的描述让我也不禁神往了;真美)师:真不错,同学们的想象使美丽的芦花荡更添魅力。
今天,我们就要一起走进孙犁笔下抗战时期的这一片芦花荡,来认识一位平凡而又富有传奇色彩的老人。
二、出示目标,板书课题学习目标:通过阅读、思考、研讨,能复述故事情节,感知人物形象。
体味景物描写的作用。
三、概括故事,整体感知(投影:读一读)生自由朗读课文,师巡视,板书学生不会读的字。
可能有:竹篙疟子飒飒师:这位平凡而又富有传奇色彩的老人,文中称他为“老头子”。
那好,看谁能用最简洁的语言来复述故事情节,告诉同学们全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生复述故事情节,注意引导学生点评。
师:同学们都能积极思考,非常好。
复述故事情节时,就应该讲清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等。
四、赏析人物,深入研读师:讲完老人的故事,你觉得这位老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请结合相关句子说说你的理由投影:议一议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参与。
学生一般只分析到老人的机智、勇敢、有勇有谋、爱国等,师应该引导学生分析老人性格的另一面。
《芦花荡》教学教案9.doc
《芦花荡》教学教案9《芦花荡》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感知老头子的英雄性格、传奇色彩;学会复述课文情节;2、细心揣摩景物描写的妙处,提高自己的描写能力;3、懂得中国人民是不可征服的,中国人民是英雄的人民。
[教学重点]重点:体味这个老头子英雄故事的传奇色彩,学会概括性复述课文情节;难点:注意揣摩景物描写。
[课前准备]1、预习生字词;查阅有关抗日战争的资料。
2、上网查找有关作家孙犁的人物介绍和代表作品。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新课你知道多少抗日英雄的名字,以及他们可歌可泣的故事。
(学生发言,相互补充)确实,在辽阔的冀中平原,在美丽的白洋淀畔,抗日战争的洪流锻造出许许多多具有传奇色彩的英雄人物,大家想认识他们吗?让我们一起走进《芦花荡》,去见识一位普通的老英雄吧。
二、作者介绍孙犁,现代小说家、散文家。
河北安平县人。
1913年4月6日出生。
1936年暑假后,孙犁到河北安新县的小学教书,对白洋淀一带人民群众的生活有了初步了解。
抗战爆发后,他主要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冀中区从事革命文化工作,1944年进入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工作和学习,发表了《荷花淀》《芦花荡》等作品,以其清新的艺术风格引起了文艺界的注意,形成“荷花淀派”。
《白洋淀纪事》是作者最负盛名和最能代表他创作风格的一部小说与散文合集。
《芦花荡》是一短篇小说。
三、整体感知1、教师检查预习情况提(tl-fang)防疟子(yao)寒噤(jin)蹿(cuan)仄(e)歪飒飒(sQsa)吆喝(yao-he)张皇失措央告2、听课文配乐朗读,初步感受芦花荡用“这是一片_____________ 的芦花荡”陈述。
3、再读课文,划出景物描写的句子。
四、品读研讨1、美丽的芦花荡里有着哪些人?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英雄老头一对可爱而勇敢的姐妹一群愚蠢的日本鬼子兵2、课文记叙了哪些事情?①一次惊心动魄的护送(夜送两个小女孩进芦花荡);②一场酣畅淋漓的复仇(老头子痛砸十几个鬼子的脑袋)。
优质课《芦花荡》教学设计【精选3篇】
优质课《芦花荡》教学设计【精选3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条据文书、策划方案、心得体会、演讲致辞、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trinal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insight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优质课《芦花荡》教学设计【精选3篇】《芦花荡》主要写了一个老英雄的故事,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
《芦花荡》教案 一等奖3篇
《芦花荡》教案篇1【教学目的】1.感知老头子的英雄性格;2.体味这个英雄故事传奇色彩;3.领悟文中景物描写的妙处。
【教学重点】感知老头子的英雄性格。
【教学难点】领悟文中景物描写的妙处。
【教学过程】一、导入。
同学们,在那战火纷飞的抗日战争时期,发生了许许多多的英雄故事,有一位年近六十的老人照例讲应该是养老的年龄,课时他却能神出鬼没,无数次通过鬼子的封锁线,保证了芦苇塘中部队的物质供应,保证了部队的战斗力,他能够手无寸铁,把十几个鬼子打得头破血流。
的确是一个富于传奇色彩的人物。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现代小说家孙犁写的一篇小说《芦花荡》,去感悟这个传奇故事吧。
作者介绍:孙犁,现代小说家、散文家。
河北安平县人。
1913年4月6日生。
(其他情况见教师用书P15-16页适当介绍)二、指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感悟老头子的英雄性格:强烈的爱国抗日热情,老当益壮的气概;爱憎分明的强烈感情;智勇双全的英雄行为;过于自信自尊。
(引导学生找出相关词语进行赏析,也可参见教师用书P11页)三、感悟中国人民是英雄的不可征服的人民。
(略)四、引导学生探究以下几个关键问题。
(学生先讨论,教师根据情况点拨与指导)1.课文中哪些内容表现了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的性格?这句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的性格在课文中贯穿始终。
他对苇塘里的负责同志说:“你什么也靠给我,我什么也靠给水上的能耐,一切保险”,这句话充分表现他“过于自信和自尊”。
通过敌人封锁线,非常危险,而老头子“每天夜里,在敌人紧紧封锁的水面上,就像一个没事人,他按照早出晚归捕鱼撒网那股悠闲的心情撑着船,编算着使自己高兴也使别人高兴的事情”,这样的悠然自得也充分表现他“过于自信和自尊”。
送两个女孩进苇塘,老头子以为万无一失,什么事也没有了,安心睡一觉吧。
小女孩洗脸,老头子让她洗,鬼子的小火轮探照灯射来,他还是“不怕”,以为“照不见我们”。
鬼子扫射机枪,他还是“不怕”,以为“他打不着我们”,不能不说他有点大意,这是过于自信了。
初中初二上册语文芦花荡教案(优秀8篇)
初中初二上册语文芦花荡教案(优秀8篇)《芦花荡》教案篇一训练重点:复述故事情节学习抓住人物性格特征进行描写的写法体会景物描写的作用课时安排:两课时步骤:一课时1、导入年近六十,照例该养老了,看看我们身边现在那些退休人员的生活吧。
但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在冀中平原,在美丽的白洋淀上,就有着这么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老头—— 2、简介作者、作品孙犁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小说家、散文家),其作品大部分是小说和散文,不少篇章都具有抒情诗的艺术魅力,最能代表这种风格的是其名篇《荷花淀》。
《荷花淀》写于1945年,发表后,在文学艺术界影响很大;有许多作家都努力探索其写作技巧,不久便形成了一个文学流派(评论界称之为“荷花淀派”代表作家有刘绍棠、从维熙、韩映山等)。
“荷花淀派”的作品一般都充满浪漫主义气息和乐观精神,情节生动,语言清新、朴素,富有节奏感,描写逼真,心理刻画细腻,抒情味浓,富有诗情画意,有“诗体小说”之称。
茅盾评介:“他的散文富有抒情味,他的小说好像不讲究篇章结构,然而决不枝蔓他是用谈笑从容的态度来描摹风云变幻的,好处在于多风趣而不落轻佻。
”3、板书课题检查预习(正音、解词)浸提防尖利悠闲疟yo子疟疾寒噤n 蹿un 仄歪飒飒挂花泅i’水转弯抹角吆喝yo 张皇失措央告4、整体感知课文默读课文,回答问题。
⑴ 概述故事(芦花荡里生活着那些人?发生了哪些事?让学生谈自己的感受。
)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英雄老头,一对勇敢的姐妹;一次惊心动魄的护送,一次酣畅淋漓的复仇。
我们的队伍驻扎在苇塘里,里外交通(运送粮草,护送干部)全靠一个近六十的不带枪的非常自信的老头子。
一次,她护送两个女孩进苇塘,被鬼子发现,一个女孩受了伤,他觉得丢脸,发誓要报仇。
他诱敌进入他的埋伏圈,用锋利的钩子钩住鬼子并用竹篙痛打,消灭了十几个日寇。
⑴ 文中主人公是谁?作者是用什么方法刻画人物的?老头子外貌、语言、行动、心理描写5、复述故事情节可以按照课文的顺序复述,也可以打乱课文顺序有创造性地复述。
芦花荡教案(优秀5篇
编号:__________ 芦花荡教案(优秀5篇年级:___________________老师:___________________教案日期:_____年_____月_____日芦花荡教案(优秀5篇目录一、教学内容1.1 课文简介1.2 课文主题1.3 教学内容分析二、教学目标2.1 知识与技能目标2.2 过程与方法目标2.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三、教学难点与重点3.1 教学难点3.2 教学重点四、教具与学具准备4.1 教具准备4.2 学具准备五、教学过程5.1 导入新课5.2 自主学习5.3 课堂讨论5.4 课堂练习六、板书设计6.1 板书内容6.2 板书结构七、作业设计7.1 作业内容7.2 作业要求八、课后反思8.1 教学效果评价8.2 教学改进措施九、拓展及延伸9.1 拓展阅读材料9.2 延伸思考题教案如下:一、教学内容1.1 课文简介:通过学习《芦花荡》,使学生了解作品背景,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1.2 课文主题:通过分析课文,引导学生领悟作品所表现的人性美和自然美。
1.3 教学内容分析:分析课文中的景物描写、人物刻画、情节安排等元素。
二、教学目标2.1 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相关知识点。
2.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提高阅读理解和审美能力。
2.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作品中的人性美和自然美,培养正确的审美观。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3.1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
3.2 教学重点:分析人物形象,领悟作品主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4.1 教具准备:多媒体设备、投影仪、教学课件。
4.2 学具准备:课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5.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芦花荡的图片,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5.2 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感知人物形象。
5.3 课堂讨论: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 Symbol 意义和深层含义。
5.4 课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检测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芦花荡》教案设计
《芦花荡》教案设计《芦花荡》教案设计9篇《芦花荡》教案设计1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同学们,你们一定听过许多英雄的故事吧,今天我们要讲述的是一个抗日英雄的故事。
一个干瘦的老头,手无寸铁,孤身一人,可以玩十几个鬼子于股掌之间,置他们于死地,可谓智勇双全,让我们走进《芦花荡》去见识见识这位传奇老人。
二、整体感知全文1.师:《芦花荡》讲述的就是一个老英雄的传奇故事。
速读全文,概括这个故事。
2.师生交流文章记叙的要素,小结:文章记叙了一个无名老英雄智歼鬼子为负伤的大菱报仇的故事。
3.师:文中的无名老英雄充满了传奇色彩,读课文,说说他“奇”在何处。
教师示例:他“奇”在“将近六十岁”却不在家休息。
4.学生活动,交流:“奇”在他干瘦得像老了的鱼鹰,花白胡子却特别精神,深陷的眼睛却特别明亮。
“奇”在他手无寸铁,却神通广大:里外交通,运输粮草,护送干部,样样都行。
“奇”在敌人封锁严密,他却来去自如。
“奇”在他穿行在枪林弹雨中,却一点儿也不害怕。
“奇”在他一支枪也没有,却让十几个鬼子送了命。
“奇”在他工作那么繁忙危险,他却始终是那么乐观和自信。
“奇”在他那么“好面子”,工作出了一点差错,就觉得“没脸见人”5.教师小结:“老头子”“奇”,就“奇”在他神通广大的本领,“奇”在他自信而又自尊的性格。
三、分析人物形象1.师:对这样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英雄人物,作者倾注了满腔热情来刻画他,比如概括介绍、行动描写、语言描写、外貌描写、心理描写等等。
请你选择一个角度,用和“老头子”对话的方式在课文旁写批注。
教师示例:我喜欢“老头子”身上那种自信,请看他的语言--(1)什么事也没有了,安心睡一觉吧,到苇塘里,咱们还有大米和鱼吃。
(2)不怕,洗一洗吧,多么俊的一个孩子呀!(3)不怕,小火轮上的探照灯,它照不见我们。
(4)不怕。
他打不着我们。
批注:每一次你都说:“不怕”,难道你刀枪不入吗?不,只是因为你熟悉芦花荡,对自己“水上的能耐”非常自信;同时,你有一种战胜敌人的坚定信念,这种信念使你藐视一切敌人,所以,你无所畏惧。
《芦花荡》创意教案设计(精选13篇)
《芦花荡》创意教案设计(精选13篇)《芦花荡》创意教案设计篇1芦花荡(方案A)教学目标复述故事情节,感知人物形象。
绽开想像,体验人物心理。
体会景物描写的作用,提高描写的力量。
熟悉到英雄的中国人民是不行战胜的,培育同学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复述故事,把握课文内容。
探究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的作用。
课前预备老师:预备有关抗日战斗时期的故事。
多媒体帮助教学。
同学:预习课文生字词,查阅孙犁的有关资料,了解抗日战斗时期冀中平原上白洋淀的地理环境。
教学内容《芦花荡》主要写了一个老英雄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抗日战斗,一个老头子撑着一只小船,在白洋淀里很多次地穿过了敌人的夜间封锁,为游击队运输粮草、护送干部。
他不带一枝枪,只靠那只灵活的篙和水鸭子似的游水本事,在万亩苇塘里穿梭,从未发生一次意外,靠了他,游击队才维系了淀里淀外的交通联络。
但有一次他护送两个女孩子在夜间穿越封锁线时,撞上了敌人的小火轮,一个女孩子负了伤。
这个打击差一点使他失去了连续前进的力气;但他宣誓要为女孩子报仇,其次天,他单身智斗敌人,一个个地整理了他们,为女孩子报了仇。
这篇小说很有点传奇颜色,人物形象鲜亮,环境描写也很有特色,是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
教学设计导入(可让同学讲抗日战斗时的故事,或老师讲“平原游击队”“地道战”的故事)历史上,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
你知道吗?黄帝曾在河北一带活动,三国时的张飞和宋太祖赵匡胤都是河北涿州人。
近代抗日战斗、解放战斗中更有一些群众英雄,智斗敌人,从容不迫。
今日我们学习孙犁的小说《芦花荡》,讲的就是一个老英雄智斗敌人的故事。
■整体感知老师板书课题,出示学习目标。
检查预习生字词状况,投影字词(同学齐读)。
老师范读课文,同学听读,边听边思索。
复述故事情节,说说老头子是怎样的一个人。
故事主要表现老头子的什么性格?哪些内容表现出来的?同学争论沟通,老师参加。
预期目的:把握课文内容,抓住老头子的思想核心“过于自信和自尊”想像体验老师要引导同学认真揣摩体会老头子因没有圆满地完成任务而产生的心理。
芦花荡教学设计(优秀4篇)
芦花荡教学设计(优秀4篇)《芦花荡》教学设计篇一教学内容教科书10页~19页。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准确认读文中的词语,明了词语含义。
2.休会本文雅致隽永的环境描写,掌握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作用。
3.分析文中人物形象,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4.感知文中景随情移的写作手法。
◆过程与方法1.学生预习,教师讲解,辅导完成课堂练习。
2.讨论法、问答法、点拨法、比较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使其认识到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中国人民是英雄的人民,是不可征服的。
2.引导学生体会并学习主人公自尊、自信、勇敢的美好品质。
重点难点疑点剖析◆重点1.景物描写在作品中所起的作用。
2.带领学生体会作者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形成的别具特色的景物描写。
3.整体感知主人公的性格特征。
◆难点1.景随情移,情景相生的描写手法。
2.人物性格的探讨研究。
◆疑点这篇小说怎样渲染了老英雄的传奇色彩?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对作者孙犁及白洋淀的情况应有详细了解。
2.复印该篇文章作者孙犁的另一名篇《荷花淀》。
◆学生准备1.浏览有关白洋淀的资料,形成对该地区的基本认识。
2.预习课文,准确认读“读一读,写一写”中的字词和课文下注词语,并掌握它们的意思。
第1课时教学流程设计教学步骤(第1课时)一、突出主人公神秘感,激发学生兴趣,导入课文(约______分钟)二、整体感知课文,了解故事情节,梳理文章思路(约_______分钟)三、分析文中独具特色的景物描写(约________分钟)板书设计第2课时教学流程设计教学步骤(第2课时)一、整体感知主人公的英雄性格(约________分钟)二、人物性格难点研究(约________分钟)三、指导完成练习(约________分钟)板书设计2.疑难字词:退却编算挂花飒飒丢人现眼张皇失措练习设计1.分析下列景物描写的语句,掌握其写法及在文中所起作用。
(1)夜晚,敌人从炮楼的小窗子里,呆望着这阴森黑暗的大苇塘,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来的样子。
[专题范文]芦花荡优秀教案6篇
[专题范文]芦花荡优秀教案6篇芦花荡优秀教案芦花荡优秀教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及背景。
2、赏析“老头子”这个人物形象,把握其英雄性格。
3、在回味故事情节中,品味老头子的传奇色彩。
4、学习英雄们不怕艰难,豪迈乐观,斗志昂扬的英雄性格,培养爱国情感。
学习过程:一、导入:同学们,看过电影《小兵张嘎》吗那么你们明白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吗影片中那涌起阵阵绿色涟漪的芦苇,那夕阳斜照下深沉宁静的芦苇,那一望无际的水域深深吸引了我;小英雄嘎子的机智勇敢更是让我惊叹。
这天,我们将再次踏进白洋淀,去认识一位老英雄。
让我们一齐走进课文《芦花荡》。
二、作家作品介绍1、孙犁,现代小说家,散文家,河北省安平县人。
荷花淀派代表作家。
2、哦,说得不错,老师再向大家补充一点:孙犁年轻时曾在白洋淀生活过一段时间,对那里的人和事很熟悉,在抗战的冀中平原,他以前满含深情地说:我遥望着那漫天的芦苇,我明白那是一个大帷幕,力量将从其中升起。
在《芦花荡》里,作者将这种力量赋予一个老人,演绎出一段悲壮地传奇!三、绘声绘色说老人。
1、这究竟是一位怎样地老人,请同学们从外貌、动作、语言、心理等方面说说老人给你的印象。
答案示例:①“老头子浑身没有多少肉,干瘦得像老了的鱼鹰。
但是那晒得干黑的脸,短短的花白胡子却个性精神,那一对深陷的眼睛却个性明亮。
”②“你什么也靠给我,我什么也靠给水上的能耐,一切保险。
”“不怕,洗一洗吧,多么俊的一个孩子呀!”“不怕,小火轮上的探照灯,他找不见我们。
”“他们打伤了你,流了这么多血,等明天我叫他们十个人流血!”“你们不信我的话,我也不和你们说。
谁叫我丢人现眼,打牙跌嘴呢!但是,等到天明,你们看吧!”③“老头子叫了一声‘趴下’,一抽身就跳进水里去,踏着水用两手推着小船前进。
”“老头子无力地坐下来,船停在那里。
”“老头子把船一撑,来到他们的身边,举起篙来砸着鬼子们的脑袋,像敲打顽固的老玉米一样。
”④”一声一声像连珠箭,射穿老头子的心。
芦花荡教案 《芦花荡》示范课教案(13篇)
芦花荡教案《芦花荡》示范课教案(13篇)作为一名教职工,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为了让大家更好的写作芦花荡教案相关内容,作者精心整理了13篇《芦花荡》榜样课教案,欢迎查阅与参考。
《芦花荡》教学方案篇一李秀荣在平日的随笔或作文中,有许多学生喜欢在故事中加入自然环境描写,用他们自己的话说,一是凑字数,二是读起来文章美。
实际学情是:他们的景物描写大都不契合人物心境而是游离的写景。
读完《芦花荡》这篇小说,给我冲击的教学信息是老头子过于自信与自尊的真实性格和富有诗情画意的白洋淀风光。
于是我安排两课时和学生体会讨论这两点。
一、揣摩人物性格今年暑假,学生看了一些抗战影片和电视片的镜头,会很快说出特定年代特定人物的性格————爱国热情、爱亲人恨敌人的感情、智勇双全等英雄的共性。
但是对属于老头子个性特征的“过于自信与自尊”却体会不细致。
在处理这一堂课的教学中,我重点带学生体会这一点,下面是实录片段:师:老头子是白洋淀的传奇英雄,具有高涨的爱国热情和爱憎分明、智勇双全的性格特点,这是抗战年代里所有英雄的共性,这只是给老头子贴上几个标签,请同学们想一想,属于老头子自己的个性是什么?生:过于自信与自尊。
师:“过于”怎么讲?生:就是过分,过了头的意思。
闲。
师:自信过份,往往会怎样?生:会变得自负。
生:做事不认真,会出差错。
师:说得很好,过于自尊会有什么结果?生:人会变得自卑起来,做事不能坚持到底。
师:对,自信过分往往会粗心大意失去应有的警惕,做事有可能出差错;过分自尊会产生自卑心理,失去做事的动力而半途而废。
小说中,那些地方写了老头子过分自信自尊?请同学们快速浏览,在书上勾画出来。
(学生浏览勾画,稍后有学生身体坐正,有不少学生举手)师:哪位同学试着说一说?生:二菱洗脸,大菱怕弄出水声,让鬼子听到,可老头子说:“不怕,洗一洗吧,多么俊的一个孩子呀!”这里看出他因为胆子大,所以失去了警惕,是自信过分。
2024年芦花荡教案(优秀5篇
2024年芦花荡教案(优秀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芦花荡》教材第三章《荡漾的芦花》,详细内容包括:芦花的生物学特性、芦花荡的生态环境、人与芦花荡的互动关系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芦花的生物学特性和芦花荡的生态环境。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注生态环境保护的情感。
3. 提高学生的观察、思考、合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芦花荡的生态环境及人与芦花荡的互动关系。
教学重点:芦花的生物学特性,芦花荡的保护与利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芦花、芦花荡图片。
学生准备:笔记本、彩色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芦花荡的美景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芦花荡生态环境。
2. 教学新课:(1)介绍芦花的生物学特性,引导学生认识芦花。
(2)分析芦花荡的生态环境,让学生了解芦花荡的重要性。
(3)探讨人与芦花荡的互动关系,培养学生保护芦花荡的意识。
3. 实践活动:(1)观察实物芦花,让学生描述芦花的特点。
(2)分组讨论,如何保护芦花荡生态环境。
4. 例题讲解:以一道关于芦花荡生态环境保护的题目为例,讲解解题思路。
5. 随堂练习:布置一道关于芦花荡生态环境保护的练习题,让学生当堂完成。
六、板书设计1. 芦花的生物学特性2. 芦花荡的生态环境3. 人与芦花荡的互动关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心中的芦花荡”为主题,写一篇作文。
答案: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和感受,描述芦花荡的美景,表达对芦花荡的热爱和保护之情。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了芦花荡的生态环境,培养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深入了解芦花荡的保护与利用,开展相关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
2. 实践活动的安排与实施。
3. 作业设计的要求与评价标准。
4.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深度和广度。
《芦花荡》教案设计-word文档
《芦花荡》教案设计下面是由查字典语文网小编分享的《芦花荡》教案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学目标:1、复述故事,感知人物形象2、学习人物描写的方法并体会景物描写的作用3、树立正确的爱憎意识,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教学重点:感知人物形象,学习人物描写的方法。
教学难点:体会景物描写的作用,树立正确的爱憎意识教学过程:㈠.影片导入、调动情感:1、放映一段《双枪老太婆》影片,让学生观看。
2、谈谈对片中英雄人物——老太婆的认识。
3、导入,今天,我们看看发生在荷花淀里的一个故事,认识一位老人。
二、初始文本、粗识人物听读课文,思考:1、课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请试着用几句话概括出来。
2、说说老人给你的印象。
生:勇敢、自信、智慧、有责任心……三、走进文本、评析人物1、请浏览文章,请看一看属于老头子自己的个性是什么? 生:过于自信和自尊。
师:“过于”怎么理解?生:过分、过了头……师:自信过分会怎样?自尊过分会怎样?2、围绕“不怕”理解“过于自信”。
“不怕,洗一洗吧,多么俊的一个孩子呀!”“不怕,小火轮上的探照灯,它照不见我们。
”“不怕,他打不着我们!”老人不论什么情况总是“不怕”,因为他的过于勇敢和自信导致护送任务没有完成。
3、抓住心理理解“过于自尊”“我没脸见人。
”“谁知到了这里,反倒……一声一声像连珠箭,射穿老头子的心。
他没法解释:大江大海过了多少,为什么这一次的任务,偏偏没有完成?自己没儿没女,这两个孩子多么叫人喜爱!自己平日夸下口,这一次带着挂花的人进去,怎么张嘴说话?这老脸呀!”师:这些老人的心理描写表现出老人的什么心理?生:自责、痛苦、愧疚……师:谁能读出老人这时的心理?生:在下面试读。
师:你觉得要把那几个地方读好才能读出味。
生:“反倒……、怎么张嘴说话?、这老脸呀!”此生试读。
师:如果在“反倒……”后加上叹词“唉”,在“怎么张嘴说话?”后加上叹词“唉”后你再读读。
生试读,生齐读。
老人对自己的要求非常严格,偶然出了差错,内心非常痛苦和愧疚,这是他质朴与真诚的一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芦花荡》教学设计
商南县赵川中学汪翠霞
三维目标:
知识目标:1 了解“老头子”的性格特点
2 了解作者刻画人物的方法
能力目标:引导学生品味语言,体会小说如白洋淀水一样清新的语言风格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了解并学习主人公如钻天的芦苇一样永不屈服的民族精神,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1 引导学生学习“老头子”的性格特征,体会其身上展现出来的人格魅力。
2 引导学生品味小说语言特点,尤其是文中的环境描写
3 了解并学习作者的写作技巧。
教学难点:1 了解文中环境描写的作用,并试着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2感受文中人物不屈的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
3 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抗日战争时期,中华大地上涌现出许许多多的抗日英雄,比如一直活跃在荧屏上的英雄形象有小兵张嘎,成年人李玉和等。
在冀中平原上,在美丽的白洋淀中,还有这么一个老头子,他积极投入到抗日战争洪流中。
他的故事充满了神奇色彩,一个人年近六旬的老人是怎样与敌人周旋的呢?他又是怎样的一个人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二﹑我读,我讲。
(这一环节让学生了解小说情节,同时培养学生“说”的能力)
快速默读课文,梳理文中的故事情节,我们进行讲故事比赛,看谁讲的又快又好。
答案(略)
三﹑我读,我评。
(这一环节,让学生了解主人公的性格特点)
读课文,思考:1﹑本文的主人公——一个瘦瘦的老头子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么请你谈一谈他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答案可能会出现:他是倔强﹑温和﹑朴实的人,就像我的爷爷,很普通。
他是一个勇敢﹑坚强﹑伟大的人,是一个了不起的英雄。
他是一个聪明﹑和蔼的老爷爷…
教师总结:的确如大家所说,说到他的形象,用一个字评价他——棒,两个字——很棒,三个字——杠杠的。
他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英雄。
2﹑“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老头子”这一英雄形象身上有哪些缺点?
学生答案:他是一个过于自信和自尊的人。
也正因为如此,他的疏忽是一位小姑娘受了伤。
也是自己的形象受到了影响。
不过,他能及时发现自己的缺点并能够及时弥补自己的错误,说明他还是一个知错就改的人。
教师总结:托尔斯泰曾说:“所有的人,正像我一样,都是黑白相间的花斑马——好坏相间。
”优缺点共存,英雄形象“老头子”也是一样。
我们要学习的是他那知错就改的精神品质。
四﹑我读,我思。
(这一环节使学生了解作者的写作技巧)
读课文,思考:1﹑我们之所以能如此准确的了解这位老英雄的形象,全归功于作者的妙笔生花。
那么,作者是通过哪些方法来刻画人物形象的呢?
学生答案:语言描写﹑肖像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
2﹑这些描写方法在文中哪些地方体现出来?找出例子并分析其作用。
教师总结:为了塑造“老头子”这一刻哎呦可亲的英雄形象,作者煞费苦心,用了语言描写﹑肖像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正面描写的方法来凸显老英雄的形象。
3﹑除这些正面描写之外,作者还用了哪些方法塑造这位老英雄?
学生1:欲扬先抑。
作者写老英雄的形象时,先写他的缺点——过于自信和自尊。
并写了他的失误造成的后果——小女孩受伤,让读者看到一个不完美的人物形象,为后面写他的英雄事迹做铺垫。
学生2:人物反衬。
作者为了突出老英雄的聪明勇敢,用鬼子的呆笨反衬其聪明勇敢。
学生3:环境烘托。
课文第一段环境描写突显出老英雄工作环境的恶劣。
4﹑说到环境描写,文中有哪些地方使用环境描写?找出来细细阅读并品味。
揣摩其作用。
学生1:展现出白洋淀景色的优美。
我们眼前仿佛看到苇塘中钻天的芦苇﹑唱着歌纷飞的水鸟如苇叶般的小舟。
充满诗情画意。
学生2:渲染故事气氛。
从环境描写中,我们感受到敌人的包围很严密,战争很残酷。
连水鸟都需深夜才出来活动,那老英雄该如何提供军需。
使读者为位老英雄暗暗捏了一把汗。
学生3:烘托人物精神。
从倒数第二段的环境描写中,我好像感受到老英雄战斗胜利后内心喜悦的情感。
教师总结:作者为了塑造老英雄的形象,的确费尽心思。
又用了这一系列的侧面描写来突出这一英雄形象。
使我们看到一位可亲可敬的英雄人物。
五﹑我读,我评。
(这一环节让学生了解本文主题思想)
读课文,思考:作者通过塑造老英雄这一形象的目的是什么?
学生答案:他的行为以及英雄事迹说明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中华民族是一个坚强不屈的民族。
六﹑我读,我谈。
(这一环节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学习完这篇文章后,我们每一个人都会有不同的收获,请谈谈你的收获。
一句话即可。
学生1:我觉得老头子很伟大,我要向他学习。
学生2:本文的写作方法很独特,我今后写作文要试着借鉴。
学生3:战争很可怕,我们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生活。
学生4:作为中国人我很自豪,因为像“老头子”这样的英雄人物全中国到处都是,说明中国人民有着不屈的民族精神。
七﹑小结:
在战火纷飞的抗日时期中国人用他们英勇的斗志和非凡的智慧保卫着自己的家园,赢得了胜利。
文中的“老头子”就是其中一个,从他强烈的爱国精神和老当益中的气概中,我们看到了中国人民战胜敌人的坚定信念和昂扬乐观的斗争精神。
他们用行为告诉我们:英雄的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
八﹑作业布置:
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形形色色的人群中,他们总会给我们留下印象。
请选择给你留下印象最深刻的一个人,写出他的一两件小事。
至少使用本文中学到的两种方法塑造他的形象。
九﹑板书设计:
主题
↗↑↖
情节→人物形象←景物描写
↓
正面描写:语言﹑动作﹑肖像﹑心理
侧面烘托:环境烘托﹑人物反衬
教后记:1﹑本节课的授课思路很清晰。
我按照小说的三要素组织授课思路,由表及里,由浅到深使学生一步一步学习,并使他们了解这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与小说主题的关系,使学生透彻的了解本文内容,也为其以后自学小说提供思路。
授之以渔。
2﹑通过读来逐渐深入文本,这些环节可以使学生认识到文本是问题答案的依据,所有答案均要从课文中找到支撑点,不能拔高或者降低课文思想。
这样可以使学生在考试时准确理解文章内容,避免进入误区。
3﹑课堂中穿插练习了学生“读”与“说”的能力,课后作业从课堂出发,使学生学以致用,同时练习学生“写”到能力。
4﹑板书设计简明扼要,且能紧扣课堂内容,一目了然。
5﹑课堂语言有待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