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黑格尔的悲剧理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黑格尔的悲剧理论
摘要:黑格尔的悲剧理论是他关于对立面的统一或否定之否定的更为广泛的哲学原理一个特殊的应用。“伦理实体冲突论”和“永恒正义”是黑格尔悲剧理论的两个重要观点。本文以英国著名小说家艾米莉·勃朗特的《呼啸山庄》[1]为例,浅析黑格尔悲剧理论在小说主人翁身上的应用与表现。
关键词:黑格尔悲剧理论《呼啸山庄》悲剧人物
引言
在西方美学史上,亚理士多德奠定了经典的悲剧理论,对悲剧的情节,人物,效果等方面作出了相对准确和完整的解释。在他之后,虽然有很多学者也对悲剧理论作出过某一方面的阐述,但大多没有突破亚理士多德的理论框架。直到黑格尔哲学思想的出现,他对悲剧理论运用辨证的方面加以阐述,强调了“冲突论”和“永恒正义”的观点,对悲剧理论作出了具有独创性的突破。
1、黑格尔悲剧理论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黑格尔的悲剧理论主要体现在:他提出悲剧本质的“冲突说”,黑格尔第一个将辨证法应用于悲剧批评,把悲剧看成是一种对立统一的辨证过程。他认为矛盾冲突是悲剧的基础,是悲剧的推动力量[2]。他接着提出了悲剧冲突的类型,一种是由于客观条件产生的冲突,如自然原因,亲属关系,阶级地位等外在因素的冲突;另一种是心灵的冲突,黑格尔认为是理想的冲突[3]。
黑格尔在他的悲剧理论中还提出,悲剧的结局是“永恒的正义”或“永恒的公理”取得的胜利。正是因为这个缘故,悲剧所产生的心理效果不只是亚理士多德所说的“怜悯和恐惧”,而是愉快和振奋[4]。
2、《呼啸山庄》主要人物情节
《呼啸山庄》是英国女小说家艾米莉·勃朗特著名的一部小说,故事发生在英国北部约克郡偏僻荒原上的一座终日狂风呼啸的山庄。呼啸山庄的主人恩肖先生从利物浦领回一个无家可归的弃儿,给他取名希斯克利夫,并待他如同亲生,却引起了儿子辛德雷的强烈不满和嫉妒,而女儿凯瑟琳与这个皮肤黝黑一身野气的孩子很快成了形影相随的伙伴。恩肖先生死后,希斯克利夫失去了保护,辛德雷少爷待他如同奴仆,并禁止妹妹与其玩耍。凯瑟琳与希斯克利夫孩提时的友谊不知不觉中已发展成真挚的爱情。相似的个性,相同的生活趣味和反抗目标,使他们互以对方的生存作为自己存在的条件。但是在等级分明的社会里,凯瑟琳却难以嫁给希斯克利夫。当她做出天真的决定,答应嫁给画眉山庄的阔少,温文尔雅的林顿时,希斯克利夫突然失踪了。当晚,凯瑟琳站在狂风暴雨中大哭了一夜,重病一场,为日后的精神崩溃留下了隐患。三年后,希斯克利夫重新出现,已变成一个富人,他对凯瑟琳的爱情由于压抑和扭曲,其中夹杂着苦涩的恨与仇。这时已经是林顿
夫人的凯瑟琳面对猜忌的丈夫和自己日夜思念的精神恋人,内心再度掀起狂烈的风暴,痛苦万分,不久便死于难产,留下与林顿的女儿小凯蒂。希斯克利夫在痛苦中近乎变态地一步步将复仇进行到底。他靠赌博夺走了辛德雷的全部财产,成了呼啸山庄的主人。他还虐待辛德雷的儿子哈里顿,以其野蛮和无知为自己最大的快乐。他引诱并娶了林顿的妹妹伊莎贝拉。十几年后,又强迫小凯蒂嫁给自己病奄奄的儿子,以夺取他所仇恨的画眉山庄。复仇的目的完全达到了,希斯克利夫依然无法医治心灵的创伤,他变得精神恍惚,用绝食施行慢性自杀,死后葬在凯瑟琳的身旁。小说的结尾一个小牧童哭着诉说看到了凯瑟琳和希斯克利夫的鬼魂在荒原上漫游。而小凯蒂和哈里顿在经历了一场暴风雨摧残之后,他们之间萌发了纯真的爱情。
3、理论分析悲剧人物
3.1黑格尔的“冲突论”与小说人物形象
黑格尔的悲剧理论中强调了“冲突论”,这一观点区别于亚理士多德提出的经典的悲剧理论中悲剧源于悲剧人物的“过失”。黑格尔认为,悲剧的本质源于“冲突”,冲突是悲剧的基础,也是推动故事发展的主要力量。悲剧中的对立面构成“冲突”,而统一则取“和解”的形式。悲剧的产生是由于两种不同且互不相容的伦理力量的冲突而引起的。
《呼啸山庄》这部小说自1848年问世之初曾受到当时读者的强烈批判,说它是“一部骇人听闻,荒谬绝伦,毫无意义的作品”,“一部骇人听闻,令人作呕的小说”。但从19世纪后期以来,这部小说越来越受欢迎,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作品的主人翁希斯克利夫这一鲜明的人物形象。《呼啸山庄》也就是围绕着希斯克利夫的故事展开的。一个无家可归的小孤儿变成了凯瑟琳和辛德雷的玩伴,一个被辛德雷百般虐待的像奴仆样的人成为神秘发财的富翁。在希斯克利夫这一人物的身上,时刻都充斥着矛盾冲突,希斯克利夫代表的是当时下层的贫苦人民,在一个偶然的机会(被恩肖先生收养)进入了上层社会,但阶级的矛盾始终没有使他真正融入上层的社会,因此他遭到辛德雷的虐待和排挤,最终无法和身处上层社会的他钟爱的凯瑟琳结合。这种身份的冲突在当时的英国社会是很普遍的现象,这些人物的冲突也奠定了希斯克利夫这一人物无法摆脱的悲剧宿命。
在小说中,凯瑟琳也是一个富有悲剧意义的人物,她虽然是上层社会的人,但在与希斯克利夫的共同生活和共同反抗其兄长的过程中,早已与希斯克利夫站在了同一立场上,她深爱着希斯克利夫,但同时又受到上层社会伦理道德的束缚,在以林顿为代表的上层社会和以希斯克利夫为代表的下层人民中痛苦抉择,在这一人物身上体现着强烈复杂的冲突矛盾,要解决这些矛盾最终的方式就是凯瑟琳的死亡,只有死亡的结局才能使得小说的矛盾暂时归于”和解”,但同时也隐藏着新的更深刻的人物矛盾,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在一部小说中,悲剧人物的结局,或是说悲剧的结局,一般或是以灾难告终,或是归于和解,但无论结局是灾难还是调和,黑格尔认为其道德含义都是一样的:冲突力量的双方被扬弃,重新达到和谐。《呼啸山庄》中,希斯克利夫的突然消失,凯
瑟琳的难产而死,以及希斯克利夫为了仇恨报复的一连串事件后自己的绝食自杀,这些情节都是矛盾冲突趋于和解,冲突力量的双方被扬弃,从而达到和谐。
3.2黑格尔“永恒正义”观点与悲剧人物的命运
黑格尔认为,悲剧并非命运造成的,而是“永恒正义”的表现。“永恒正义”概念是黑格尔悲剧理论的一个重要方面,肯定了悲剧的产生具有深层的伦理道德的原因。它是在个别力量的冲突中重新确认普遍和谐,或是为整体的利益而牺牲局部。它是通过否定来肯定的。
《呼啸山庄》中,希斯克利夫这一人物个性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在开始被收养被虐待时,他所代表的是“善良正义的人”,因为不存在道德上的瑕疵,而却饱受辛德雷的排挤和迫害,让读者对他的遭遇不禁产生一种怜悯,在这样被奴役的情况下,他仍然深爱着凯瑟琳,这是何等正常的世俗之人。而恰恰就是这个“善良的世俗人”在得知凯瑟琳要嫁给林顿时,突然离去,在三年后回到呼啸山庄,扭曲的爱情,内心的狂野和暴虐使他想尽一切办法去报复曾经伤害过他的人。其实,在读到这里的时候我们仍然不能说他是个魔鬼,因为由于强烈的爱而导致的强烈的仇恨,也并非是“十恶不赦”,但他为达目的,不择手段,诱骗虐待妻子,残酷对待下一代,报复手段之残暴,让仇恨的烈火燃烧了两代人,最终燃烧了别人,也燃烧了自己。这时的希斯克利夫已经是人们心目中不折不扣的“人间魔鬼”,他的悲剧结局对于他个人而言是悲剧性的,而却使一种“永恒正义”的伸张,保持着世界的平静状态。因此,我们就很好理解悲剧的快感了,悲剧的快感是来源于我们看到了“永恒正义”的胜利。在此,黑格尔的悲剧理论中的“永恒正义”观点给亚理士多德所说的“怜悯和恐惧”增加了一层新意。
悲剧所表现的正是两种对立的理想或“普遍力量”的冲突和调解。就各自的立场来看,互相冲突的理想既是理想,就都带有理性或伦理上的普遍性,都是正确的,代表这些理想的人物都有理由把它们实现于行动。但是,就当时世界情况来看,某一理想的实现也会产生同样的效果,所以它们又都是片面的,抽象的,不完全是符合理性的。这是一种成全某一方面就必须牺牲其对立面的两难之境。悲剧的解决就是使代表片面理想的人物遭受痛苦或毁灭。就他个人来看,他的牺牲好像是无辜的;但是就整个世界秩序来看,他的牺牲却是罪有应得,足以伸张“正义”。
4、结论
黑格尔的悲剧理论主要通过辨证的角度讨论了悲剧“冲突论”和悲剧结局是“永恒正义”实现的理论。他同亚理士多德一样在伦理道德角度去分析悲剧人物,但又不仅仅停留在亚理士多德所说的悲剧中“怜悯和恐惧”层次。黑格尔的悲剧理论进一步完善了西方悲剧理论,也对西方悲剧理论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呼啸山庄》中悲剧人物的分析就是黑格尔悲剧理论的一个很好的应用。
参考文献:
[1]Bronte, E. Wuthering Heights. Tianjing Keji Fanyi Press,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