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解决问题

合集下载

实验小学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第5课时《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实验小学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第5课时《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实验小学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第5课时《解决问题》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第5课时《解决问题》,主要让学生学会运用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加法和减法的含义,并能运用加法和减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加法和减法基础,他们能够理解加法和减法的概念,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

但是,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会遇到困难,不知道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运用加法和减法进行解决。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加法和减法的含义,并能运用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学习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运用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运用加法和减法进行解决。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加法和减法的意义,并运用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2.游戏教学法:通过设计有趣的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合作学习法: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辅助教学。

2.教学道具:准备一些实物道具,如小动物、水果等,用于创设情境。

3.练习题:准备一些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加法和减法解决问题。

例如:小华有3个苹果,又买了2个苹果,现在有多少个苹果?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如何用加法和减法解决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运用加法和减法进行解决。

3.操练(10分钟)教师设计一些有趣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运用加法和减法解决问题。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上册数学《 第六单元 第2节【第三课时】《解决问题》教案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上册数学《 第六单元 第2节【第三课时】《解决问题》教案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第2节【第三课时】《解决问题》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通过实际问题进行简单的数学运算,并能够用文字或图片描述解决过程。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耐心和方法,培养学生合作解决问题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独立解决简单数学问题,并用文字描述解决过程。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对解决过程进行表达。

三、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六单元。

2.教具:黑板、彩色粉笔、实物道具等。

3.教学环境:教室。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通过一个简单的情景引入,让学生了解本节课将通过什么方式解决问题。

第二步:讲解1.向学生简要介绍本节课将解决的具体问题,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适当讲解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引导学生思考。

第三步:示范1.老师通过示范例题,让学生了解解决问题的具体步骤。

2.让学生参与其中,引导他们理解解决问题的关键点。

第四步:练习1.让学生进行小组或个人练习,解决类似问题。

2.老师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第五步:总结1.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并强调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重点。

2.整理学生的解决方法,供同学参考。

五、课后反思1.总结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并做好调整。

2.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制定下节课的教学方案。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学计划,希望能有效引导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他们的数学运算能力。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第3课时 解决问题 人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第3课时 解决问题 人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第3课时解决问题人教版教学内容本课时为二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解决问题”的第3课时,教学内容主要围绕学生如何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课程将涵盖识别问题、分析问题、选择合适的解决策略、实施解决方案以及回顾和反思问题解决过程的能力培养。

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识别并表述日常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2. 学生能够运用基本的数学运算解决问题。

3. 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体验问题解决的步骤。

4. 学生能够回顾并反思问题解决的过程,总结经验。

教学难点1. 引导学生识别并表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2. 帮助学生选择合适的数学工具和策略解决问题。

3. 指导学生如何从问题解决过程中学习和提高。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学挂图或PPT展示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实例。

2. 数学练习本、计算器等学习工具。

3. 实际操作材料,如计数棒、小模型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数学问题实例,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让学生意识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

2. 问题识别: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环境,发现并表述数学问题。

3. 策略选择:教授并练习不同的数学工具和策略,让学生学会根据问题选择合适的解决方法。

4. 实施解决: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解决具体问题,并记录解决过程。

5. 总结反思:每组分享问题解决的过程和结果,全班讨论哪种策略最有效,以及可以从中学到的经验。

6. 作业布置:设计相关的课后作业,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课堂所学。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将围绕本课时的核心内容,包括:- 数学问题的识别与表述。

- 常用的数学工具和策略。

- 问题解决的步骤和过程。

- 课后作业及反思要求。

作业设计1. 学生需要完成两道实际问题解决的练习题。

2. 写一篇短文,描述自己在课堂上学到的最有用的数学策略及其应用。

3. 家长参与部分:学生向家长展示一个课堂上学到的数学问题解决策略,并解释其如何帮助解决问题。

课后反思课后反思将侧重于学生对问题解决过程的理解和应用,以及他们对所使用策略的反思。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解决问题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解决问题

第一节问题引入1.1 问题背景作为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的数学教材,第六单元主要围绕解决问题展开,该单元的内容涵盖了加减法的应用、问题求解方法和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情景。

本文将围绕该主题展开讨论,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解决问题的数学知识。

1.2 问题意义数学作为一门实用性较强的学科,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可以更好地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提高数学素养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第二节解决问题的方法2.1 理解问题解决数学问题的第一步是理解问题,明确问题的题意和要求。

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学会认真阅读问题,理解问题中涉及的概念和条件,找出问题的关键信息。

2.2 列出解题步骤理解问题之后,接下来需要根据问题的特点和条件确定解题的步骤和方法。

对于加减法的问题,可以通过列式计算或者图形表示等方法进行解答。

2.3 进行计算在列出解题步骤之后,需要进行具体的计算操作。

学生需要掌握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灵活运用进位、借位等技巧,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第三节实际问题求解3.1 核心应用数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是数学学习的重要目标之一。

在本单元中,通过各类实际问题,让学生学会将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相结合,提高实际问题求解的能力。

3.2 问题展示以实际生活中的购物、交通、人物运动等情景为背景,设计各种加减法的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3.3 提高能力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学生能够培养逻辑思维、数学推理和问题分析的能力,提高数学素养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四节总结与展望4.1 思考与总结解决数学问题需要学生注重问题的理解、步骤的确定和计算的准确性,通过多练习,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2 展望未来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够在实际生活中积极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各种实际问题,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的热情,为日后更深入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实验小学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第9课时《解决问题(第1课时)》说课稿

实验小学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第9课时《解决问题(第1课时)》说课稿

实验小学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第9课时《解决问题(第1课时)》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第9课时《解决问题(第1课时)》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实际问题,掌握用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100以内数的加减法和表内乘除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旨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加减法和表内乘除法的运算规则有所了解。

但是,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会受到直观形象的干扰,不能准确地找出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找出数量关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通过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找出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能够通过实际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通过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找出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准确地找出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情境教学法、引导发现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教学方法。

同时,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课件、动画等,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本节课的内容,让学生初步感知用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2.讲解新课:讲解加法和减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引导学生找出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3.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讨论,选取一些实际问题进行解决,教师巡回指导。

4.总结提升:引导学生总结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步骤,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5.巩固练习: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巩固练习。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能够突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第5课《解决问题》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第5课《解决问题》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第5课《解决问题》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并掌握问题解决的基本步骤。

2.能够通过图形和文字描述解决问题的过程。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1.掌握问题解决的基本步骤。

2.能够用图形和文字描述问题解决的过程。

三、教学难点
1.学生如何将图形和文字结合来解决问题。

2.学生如何遵循正确的解题思路。

四、教学准备
1.板书:问题解决的基本步骤。

2.教具:有关解决问题的图片、习题。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
通过一个简单有趣的故事引入问题解决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概念讲解
•讲解问题解决的基本步骤:理解问题、分析问题、制定解决方案、实施解决方案、总结检查。

•通过具体例题向学生展示以上步骤的应用。

3. 练习
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辅导他们如何将图形和文字结合来描述解题过程。

4. 深化
设计一些更具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5. 巩固
布置一些相关习题作业,巩固学生对问题解决方法的掌握。

六、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够掌握问题解决的基本步骤,并能够运用在实
际生活中。

七、作业
1.完成课堂练习题目。

2.思考并写下一个生活中的问题,并尝试用问题解决的基本步骤来解答。

以上就是本节课《解决问题》的教学内容,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提高自
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6单元《表内乘法(二)》解决问题》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6单元《表内乘法(二)》解决问题》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6单元《表内乘法(二)》解决问题》教案一. 教材分析《表内乘法(二)》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6单元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乘法口诀,并能够运用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生动的例题和丰富的练习,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乘法口诀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乘法基础,他们对乘法口诀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部分学生可能还不能熟练运用乘法口诀解决问题,对于一些复杂的情境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训练。

此外,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各有不同,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针对性的引导和调整。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乘法口诀,并能够运用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乘法口诀,并能够运用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乘法口诀运用到实际问题中,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动的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乘法口诀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具体的案例,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乘法口诀的运用。

3.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互相交流、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生动有趣的教学课件,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乘法口诀的应用。

2.练习题:准备一些实际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操练和巩固。

3.教学道具:准备一些教学道具,如图片、卡片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乘法口诀。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动有趣的教学课件,引导学生回顾乘法口诀的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呈现一些实际的案例,让学生观察和分析,引导学生运用乘法口诀解决问题。

引导学生总结乘法口诀的运用规律,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乘法口诀的应用。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第3课《解决问题》说课稿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第3课《解决问题》说课稿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第3课《解决问题》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第3课《解决问题》的主要内容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材以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为背景,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掌握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法的运算方法,但对于如何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还有一定的困难。

此外,学生的思维方式还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对于抽象的数学概念,还需要通过具体的生活情境来理解和掌握。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通过具体的情境,理解并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能够独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提高学生自信心,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具体的情境中,抽象出数学模型,运用加减法解决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等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观察、操作、思考,从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发现实际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探究新知: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操作,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掌握加减法的运用方法。

3.巩固新知:教师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让学生独立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4.拓展延伸:教师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更多可以用加减法解决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5.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

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解决问题》简案

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解决问题》简案

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解决问题》简案单元概述:本单元是二年上册数学第六单元,主题为“解决问题”。

本单元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实际问题的能力。

单元内容涵盖了多种类型的应用题,包括加减法应用题、乘除法应用题以及简单的两步计算应题,逐步提升题目的难度和复杂程度,最终达到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加减法、乘除应用题的解题方法,能够根据题意选择合适的运算方法,正确解答应用题,并能进行简单的验算。

能够理解并解决简单的两步计算应用题,能够分析题意,找出数量关系并列出算式进行解答。

•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运用多种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例如画图、列表、列举等。

能够在小组合作中,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并能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解题思路。

能够养成认真审、仔细计算、检验结果的良好学习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体验解决问题的乐趣,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能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能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以合作学习、互相帮助的团队精神。

单元内容分析:本单元共分为五个课时,每个课时都围绕不同的应用题类型展开,循序渐进地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

课时一:简单的加减法应用题本课时主讲解简单的加减法应用题,例如:•小明有5个苹果,小红有3个苹果,他们一共有多少个苹果? (加法) •小明有8个苹果,吃了3个,还剩多少个苹果? (减法)教重点:理解题意,找出关键词,确定运算方法。

教学难点:根据题意正确列式计算,并进行简单的验算。

教学方法:情境导入,小组合作,练习巩固。

课时二:稍复杂的加减法应用题本时讲解稍复杂的加减法应用题,例如:•小明买了5个苹果,每个苹果2元,一共花了多少钱? (乘法,但本课时作为加减法的延伸,可引导学生用加法解决)•小明有10元钱买了3个苹果,每个苹果2元,还剩多少钱? (两步计算,但本课时引导学生拆解成两步加减法)教学重点:分析题意,找出数量关系,列出正确的算式。

实验小学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第9课时《解决问题(第1课时)》教案

实验小学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第9课时《解决问题(第1课时)》教案

实验小学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第9课时《解决问题(第1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知道“比”的意思。

2.能用比较多或比较少表示数量多少。

3.能用比较高或比较矮表示高矮。

4.能在比较中正确理解数学计数的概念。

能力目标1.能够观察能力和说的能力来表述比较大小。

2.能够动手做,锻炼观察能力和判断能力。

3.能够养成注意周围事物变化的好习惯。

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对数学的探索精神。

2.培养学生爱思考、会动手的学习能力。

3.培养学生乐于观察、乐于分析问题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比”的概念。

2.让学生能够用比较多或比较少、比较高或比较矮表示数量和高矮。

教学难点1.让学生正确理解“比”的概念,能够在比较中准确表达数量和高矮的差异。

2.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1.课件PPT。

2.尺子、卷尺、同学之间的比较工具。

3.课前准备好同学们可以比较高矮、多少的实物。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老师出示两个同学提前准备好的实物(可以是各种水果、书籍、学习用品等),并让学生两两比较这两个实物的数量、高矮,引出“比”的概念。

2. 学习新知1.让学生观察两个同学的身高,并讨论谁高、谁矮。

2.引导学生说出自己观察的结果,然后用数学语言表示比较结果。

3.老师出示图片,让学生观察比较高或矮的水果,并讨论。

4.学生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如“苹果比梨高吗?”,“香蕉比橘子高吗?”等。

3. 启发思考老师出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自己思考和回答。

示例问题: - 张三同学有3个苹果,李四同学有6个苹果,谁有的苹果比较多? - 小明比小刚高,小刚比小华高,那么小刚和小华谁更高呢?4. 练习巩固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比较他们自己身高的高低,并用“比较高”“比较矮”等词语进行描述。

然后让学生自己编写一些比较问题,并邀请同学回答。

5. 展示总结老师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再次强调使用“比”这个词汇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加运用。

二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第4课时-解决问题 (含解析)

二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第4课时-解决问题 (含解析)

第六单元表内乘法(二)第4课时-解决问题任务内容温故知新算一算.5×3+2= 4×5-9= 3×2+4=2×2-1= 4×3+2= 5×5-3=预习新知知识点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预习课本第84页例5.完成下面的问题.①先算出这辆车的乘客座位数.才能知道租这辆车能不能坐下.②方法一:前面7排.每排有()个座位.最后一排有()个座位.要求一共有多少个座位.可先求()个()相加的和.再加1个().列式计算为 . .方法二:空车过道左边2列.每列()个座位.右边2列.每列()个座位.最后一排5个座位.也就是 . .(个).方法三:空车左边2列.每排8个座位.右边2列.每列8个座位.最后中间()个座位.即 . .(个).③老师和学生一共有()人.客车有()个座位.能坐下.归纳总结:解决实际问题时.要认真分析题意.弄清数量关系.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思考.找到不同的解题方法.预习检验1.(1)一件短袖的价格是一个口罩的8倍.一件短袖多少钱?(2)妈妈带了80元.买一双袜子和一件短袖.钱够吗?参考答案:温故知新:171****1422预习新知:②4 5 7 4 5 4×7=28 28+5=33 7 7 2×7=14 7×2=14 14+14+5=331 2×8=16 2×8=16 16+16+1=33 32 33预习检验:1.(1)9×8=72(元) (2)6+72=78(元) 78<80 够2. 2×5=10(块) 2×4=8(块) 10+8=18(块) 18<20 不够每日口算:22 42 35 0 12 24 54 0 34 712.桌子上有一盒饼干.每人一块.够20个小朋友吃吗?每日口算7×2+8= 9×4+6= 9×5-10= 3×6-18= 3×3+3= 7+8+9= 9×7-9= 5×4-20= 6×9-20= 8×8+7=。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6单元《表内乘法(二)》解决问题》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6单元《表内乘法(二)》解决问题》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6单元《表内乘法(二)》解决问题》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6单元《表内乘法(二)》解决问题》这一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表内乘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表内乘法的计算方法,以及能够运用表内乘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表内乘法的基础知识,但是对于如何运用表内乘法解决实际问题还有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实际问题,来理解和运用表内乘法。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表内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表内乘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表内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表内乘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通过实际问题,理解和运用表内乘法。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讲解法、示范法、练习法等教学方法,并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表内乘法的计算方法,以及如何运用表内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表内乘法来解决问题,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讲解:讲解表内乘法的计算方法,并通过示例让学生理解表内乘法的计算过程。

3.练习:让学生通过实际的练习题,来巩固和运用表内乘法的计算方法。

4.应用: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的数学问题,来运用和巩固表内乘法的计算方法。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表内乘法的计算方法和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

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练习题的完成情况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来进行。

九. 说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以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表内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表内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 解决问题(例5)(课件)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 解决问题(例5)(课件)

8×4=32(个) 32+1=33(个)
练习巩固
1.幼儿园35个小朋友每人吃1个鸡蛋,这些鸡蛋 够吗?
小语 小文
35个小朋友吃的鸡蛋数
5×2=10(个) 6×4=24(个) 2鸡4+蛋1的0=总3数4(个) 34<35 答:这些鸡蛋不够。
练习巩固
1.幼儿园35个小朋友每人吃1个鸡蛋,这些鸡蛋 够吗?
6×5=30(个) 30+4=34(个) 34<35 答:这些鸡蛋不够。
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印象最深 刻的是什么?
谢谢观看
探究新知
车的乘客座位数
4×7=28(个) 28+5=33(个)
探究新知
车的乘客座位数
小语
4×8=32 (个) 32+1=33(个)
探究新知
二(1)班准备租车参观科技馆。有2名教师和 30名学生,租下面的客车,坐得下吗?
乘客的人数
30+2=32(人)
车的乘客座位数
4(3答2×3+个:281<=)=坐333得323(下个。)
解决问题 例5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复习导入
1.看图列式计算。 (1)一支钢笔9元
小文
5×9=45(元) 答:5支钢笔45元。
复习导入
1.看图列式计算。 (2)一共有多少朵花?
小文
6×2+5=17(朵) 答:一共有17朵花。
复习导入
1.看图列式计算。 (2)一共有多少朵花?
3×5+2=17(朵) 答:一共有17朵花。
探究新知
解答正确吗?
学生和老师一共32人。客车 有33个座位,坐得下。
探究新知
观察这些求客车座位数的算 式,你有什么发现?

人教版小学 二年级数学上学期第六单元《解决问题》同步检测题及答案(含六套题)

人教版小学 二年级数学上学期第六单元《解决问题》同步检测题及答案(含六套题)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学期第六单元《解决问题》同步检测题及答案1.看图列式计算。

一共多少个蛋糕?一共多少朵花?()×()=()()×()=()2.每只船限乘8人,现在有26位乘客,3只船能坐得下吗?3.8元 4元 2元 7元 3元 6元(1)买6个用了多少元?(2)妈妈买了一种文具,正好用了24元。

可能买的是哪种文具?买了多少?(3)请你再提出一个相关数学问题并解答。

4.把一根绳子对折后再对折,量得每段绳子的长度均为8米。

这根绳子长多少米?5.有一个圆形水池,在水池周围摆放了8盆月季花,每相邻两盆月季花之间又摆了2盆菊花。

菊花有多少盆?参考答案1.2 8(或8 2) 16 2 7(或7 2) 142.3×8=24(人) 24<26 口答:3只船坐不下。

3.(l)6×8=48(元)口答:用了48元。

(2)略(3)略4.8×4=32(米)口答:这根绳子长32米。

5.8×2=16(盆)口答:菊花有16盆。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学期第六单元《解决问题》同步检测题及答案1.看图填空。

每束的价格8元7元5元7元6元数量/束7 5 4 9 6 钱数2.妈妈带20元钱去商店,想买6个面包,每个面包3元,妈妈带的钱够吗?3.填上问题或条件形成一道乘法应用题,然后再列式计算。

(1)做广播操的同学站成8排,每排有7人,?(2)小明做数学题,每小时做9道,,小明一共做了多少道数学题?4.车间一共有50个车轮,火车每节车厢需要4个车轮,用这些车轮能组装出一列有9节车厢的火车吗?5.有一篮香蕉,比40个多,比50个少,分给一组小朋友。

小朋友的人数和每人分到香蕉的个数正好同样多。

这篮香蕉有多少个?参考答案1.56 35 20 63 362.3×6=18(元) 20>18 口答:妈妈带的钱够。

3.(1)答案不唯一,如: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做广播操7×8=56(名)口答:一共有56名同学做广播操。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第五课时 解决问题》人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第五课时 解决问题》人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第五课时解决问题》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能够运用加法和减法的算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2.过程与方法:–采用“启发-讨论-引导-巩固”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思维。

–结合生活实际情境,引导学生主动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鼓励学生乐于分享和探索问题解决路径。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兴趣,增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信心。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运用加法和减法算法解决问题。

2.引导学生独立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1.学生在实际问题中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

2.引导学生克服对问题解决的恐惧和挑战。

三、教学准备1.教学内容:《第6单元第五课时解决问题》课文、教案、教具等。

2.教学环境:教室布置整洁,学生桌椅整齐排列。

3.教学工具:黑板、彩色粉笔、教学PPT等。

4.学生准备:学生数学书、笔、纸等。

四、教学步骤1.复习导入:通过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求知欲。

2.新知讲解:讲解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包括加法和减法算法的应用。

3.示范演练:老师示范解决一个问题,帮助学生理解解题思路。

4.分组探究:学生分成小组,解决一组问题,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

5.展示讨论:每组选派一名代表展示解题过程,全班讨论优缺点,总结解题经验。

6.操练巩固: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7.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鼓励学生独立解决问题。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加法和减法的运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思考,善于解决实际问题。

但在分组探究和展示讨论环节,学生的表现还有待提高,需要引导学生更好地合作学习,培养团队意识。

综上所述,本节课的教学虽然取得一定效果,但仍需持续关注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表现,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第五课时 解决问题》人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第五课时 解决问题》人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第五课时解决问题》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 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问题的提出2. 解决问题的步骤3. 解决问题的策略4. 实际问题的解决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或生活实例,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解决问题。

2. 新课讲解(1)问题的提出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什么是问题,以及问题的来源。

(2)解决问题的步骤a. 阅读题目,理解题意b. 分析题目,找出关键信息c. 根据关键信息,确定解题方法d. 按照解题方法,进行计算或推理e. 检验结果,确认答案是否正确(3)解决问题的策略a. 画图法b. 列表法c. 猜测与尝试法d. 逆向思维法e. 类比法(4)实际问题的解决a. 让学生分组讨论,提出生活中的实际问题b. 各小组选取一个问题,按照解决问题的步骤和策略进行解决c. 各小组汇报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3. 课堂练习设计一些与新课内容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4. 课堂小结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教师进行补充和强调。

5. 课后作业布置一些与新课内容相关的作业,让学生回家后独立完成。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质量。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重点关注的细节:解决问题的策略在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的第五课时《解决问题》中,教学的重点之一是解决问题的策略。

实验小学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第10课时《解决问题(第2课时)》教案

实验小学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第10课时《解决问题(第2课时)》教案

实验小学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第10课时《解决问题(第2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并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积极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能够准确理解问题描述;•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2. 教学难点•提出问题的关键思路;•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一道有关加法的问题:小明有3本故事书,小红有5本故事书,他们一共有多少本故事书?请同学们思考这个问题。

2. 提出问题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并提出一个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操场上有12个小朋友在草坪上玩耍,其中有3个小朋友去买冰淇淋了,问还剩几个小朋友在操场上玩耍?3.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他们讨论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并在黑板上记录各组的不同解决思路。

4. 总结解决方法学生讲解各组的解决方法,教师将不同的方法进行归纳总结,引导学生找出问题的快速解决途径。

5. 练习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相似问题的练习,巩固所学方法。

6. 拓展教师出示扩展问题:如果操场上原本有18个小朋友,其中有5个小朋友去上厕所了,问还有几个小朋友在操场上玩耍?让学生尝试解决此类拓展问题。

四、课堂互动教师引导学生分组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并通过展示每组的解决方法,让学生在观察、讨论、总结的过程中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五、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掌握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并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希望同学们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积极主动解决问题。

六、作业布置布置作业:请同学们回家后继续进行有关解决问题的练习,巩固课堂所学内容,并用简单的句子描述自己是如何解决问题的。

以上就是今天的教学内容,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复习,并在以后的学习中不断提升自己的问题解决能力。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第5课《解决问题》说课稿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第5课《解决问题》说课稿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第5课《解决问题》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解决问题》是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第5课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学会用简单的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加减法的意义,能够运用加减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例题和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加减法的基本运算,对于加减法的计算有一定的掌握。

但是,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不能将数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对于如何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还比较模糊。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与实际问题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加减法的意义,能够运用加减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加减法的意义,能够运用加减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学生如何将数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结合起来,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创设一个情境,如小动物们要过河,河边有石头,需要学生用石头搭桥。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石头搭桥,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新课导入:介绍加减法的意义,让学生理解加减法是如何解决实际问题的。

3.例题讲解:通过例题,让学生学会如何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引导学生观察、操作、思考,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4.练习巩固:让学生进行一些实际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第5课《解决问题》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第5课《解决问题》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第5课《解决问题》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第5课《解决问题》主要讲述了简单问题的解决方法,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掌握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法的运算方法,但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还不够熟练。

本节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学会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讲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会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2.难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生活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具:黑板、粉笔、教学课件。

2.学具:练习本、铅笔。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讲解一个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加减法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多个实际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并用加减法解答。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解题方法,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3.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实际问题,学生独立解决,然后同伴之间互相检查,教师进行点评。

4.巩固(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巩固所学内容。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还有哪些问题可以用加减法解决?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

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

7.家庭作业(5分钟)教师布置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回家后独立解决,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第3课《解决问题》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第3课《解决问题》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第3课《解决问题》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运用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2.能够灵活运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3.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4.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运用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2.灵活运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三、教学难点1.解决问题时的思维逻辑和方法。

2.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四、教学准备1.板书工具的准备。

2.教案、作业。

3.抽奖道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一个生活实例引入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2. 讲解通过板书、教师示范等方式,讲解加法和减法在解决问题中的运用。

3. 练习设计一系列问题让学生练习加法和减法的运用,引导学生动手解决问题。

4. 拓展提出一些更复杂的问题,鼓励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寻找解决方法。

5. 小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维过程。

六、作业布置布置相关习题作业,巩固学生在课堂上所学内容,练习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板书设计略八、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围绕解决问题展开,通过案例引入,讲解运用加法和减法的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较高,但在拓展问题的部分有部分学生表现较差。

下节课需要更多时间让学生练习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九、下节课展望下节课将继续围绕解决问题展开,通过更多实际生活中的案例让学生加深理解,引导学生独立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票价8元,就是4个8,列式为8×4;我是儿童,票价是4元, 列式为4×1。再把这两部分加起来就是一共需要的钱数。 8×4+4×1=36(元)。
规范解答:8×4=32(元) 4×1=4(元) 32+4=36(元)或:8×4+4×1=36(元)
答:我们全家人一共要36元钱。
能力展示
例 有7个男生围成一圈做游戏,每2个男生中间又加进来了4个女生,现在一共有 多少人做游戏? 分析:求现在一共有多少人做游戏,用男生的人数加上女生的人数就可以得 出。关键是求出女生有多少人,已知每2个男生中间有 4个女生,要求女生的人数,
结 束
解决问题
预习秘诀 随堂速练 能力展示知识密解难题源自疑活学活用预习秘决
1.我是计算小能手。 1×8= 8 8×3= 24 5×8= 40 2×8= 16
8×4= 32
6×8= 48
8×7= 56
8×8= 64
■预习课本例3,完成下面的题目。
2. 算一算。
6
8
48
8
4
32
知识密解
情境解读 请看图,说一说图中描述了什么情境? 星期六,妈妈和小丽一起去逛超市,超市里的文 化用品真齐全呀! 再看图,找一找图中提供了哪些有价值的数学信息?超市里各种商品都标有价钱:文具 盒每个8元,铅笔每盒3元,橡皮每块2元,日记本每本4元„„
的个数,即8×3,根据口诀“三八二十四”,可以得
到 8×3=24。答案正确。
知识密解
问题二:想一想,买7块 ,一共多少钱? 1.思维导引: 由图可知,1块橡皮的价钱是2元,要求买7块橡皮的价钱就是求7个2元是多少, 用乘法计算。 2.方法探究:
用1块橡皮的价钱乘买的橡皮的数量,就得到总钱数。 列式为:7×2=14(元)。
9.□和△各代表一个数,你能根据下面 的式子算出它们各是几吗? □×2=14 □=( 7 ) △×□=35 △=( 5 )
2.看图列式计算。
4
8
32
活学活用
3.每辆车能坐8人,现在有28名乘客,3 辆这样的车能坐下吗?
5.爸爸、妈妈带小明参观菊花展,买门票 一共要多少元? 8×2+3=19(元)
答:一共要19元。
8×3=24(人)
答:不能。
28>24
培优题库
4.一盒扇子有5把,每把要7元钱,买一 盒扇子要多少钱? 7×5=35(元) 答:要35元。 6.工人叔叔锯木头,把一根木头锯 成2段要5分钟, 把一根木头锯成5 段要几分钟? 5-1=4(次) 5×4=20(分)
规范解答:7×2=14(元) 答:一共要14元。
知识密解
问题三:你还能提出其他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并解答吗? 1.思维导引: 题目要求所提的问题必须符合下列条件:(1)根 据图中所提供的信息;(2)与前两个问题不同;(3) 所提问题必须用乘法解答。 2.方法探究: 可以提求总价钱的问题,可任选物品,如日记本 (4元),铅笔(3元),任买数量,答案不唯一。
规范解答:如:(1)买6本日记本要多少钱? 4×6=24(元) 答:要24元钱。 (2)买8盒铅笔,一共多少钱? 3×8=24(元) 答:一共24元。
学点总结
像这样求买物品的总钱数,可以用买1个物品的价钱乘买的个(件)数来解决。
随堂速练
1.我会算。 3.逛超市。
8×6= 48
2×5= 10 3×6= 18
就要先知道7个男生之间一共有多少个间隔。如图,
,7个男生围成一圈有
7个间隔,所以女生人数就是 7 个4人,即7×4 =28(人),再加上男生的 7 人,一 共有28+7=35(人)。
解答:7×4=28(人) 28+7=35(人)
答:一共有35人做游戏。
活学活用
达标题库
1.直接写得数。 7×8= 56 8×5= 40 8×1= 8 2×8= 16 3×6= 18 6×5= 30 7×2= 14 4×8= 32 8 5 40
答:要20分钟。
活学活用
7.购物。 8.有4盆菊花摆成了一个正方形,如图, 现在在每边上又加了4盆,现在一共有多 少盆花?
4×4+4=20(盆) 答:现在一共有20盆花。
(1)买3支玩具手枪和1个魔方一共需 要多少钱? 7×3+5=26(元) 答:一共需要26元。 (2)亮亮买一种玩具正好用了35元, 请你猜一猜,他可能买的是哪些玩具? 买了几个? 5×7=35(元) 答:他可能买了玩具手枪5支或魔方7个。 (3)你还能提出一个用乘法解决的问 题吗?并解答。
知识密解
问题一:买三个文具盒,一共多少钱? 梳理数学信息如下:
过程解读
1.思维导引: 要求买三个文具盒需要多少钱, 可以画图分析:
知识密解
2.方法探究: 要求3个8元是多少元,根据乘法的意义,可以用乘法计算,列式为:8×3=24(元)。 规范解答:8×3=24(元)
答:一共要24元。 检验解答是否正确: 求3个文具盒的总钱数,可以用一个文具盒的价钱乘买
4×8= 32
5×7= 35 5×5= 25
7×4= 28
4×4= 16 (1)买4个杯子需要多少元? 4×6=24(元) 答:需要24元。 (2)买1个布娃娃和2架飞机要多少元? 4×1+7×2=18(元) 答:一共需要18元。 (3)你能提出一个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并解 答吗?
2.每件衣服需要缝6颗扣子和2米花边。 (1)8件衣服需要多少颗扣子? 6×8=48(颗)
答:8件衣服需要48颗扣子。
(2)8件衣服需要几米花边? 2×8=16(米) 答:8件衣服需要16米花边。
难题答疑
教材第79页“练习十九”第5题
题意解读:我们一家5口人到平安公园去游玩,公园的
票价是:成人每人8元,儿童每人4元,妈妈正准备买票。 问题是:我们全家人一共要多少钱?
方法探究: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都是成人,成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