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二)

合集下载

教科版修订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材目录和全册教案

教科版修订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材目录和全册教案

教科版修订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材目录和全册教案第一单元微小世界1 放大镜2 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3 放大镜下的晶体4 怎样放得更大5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6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二)7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8 微小世界和我们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1 我们身边的物质2 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3 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4 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5 铁生锈了6 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7 控制铁生锈的速度8 物质变化与我们第三单元宇宙1 地球的卫星——月球2 月相变化3 我们来造“环形山”4 日食和月食5 太阳系6 在星空中(一)7 在星空中(二)8 探索宇宙第四单元环境和我们1 一天的垃圾2 垃圾的处理3 减少丢弃及重新使用4 分类和回收利用5 一天的生活用水6 污水和污水处理7 考察家乡的自然水域8 环境问题和我们的行动第一单元微小世界1、放大镜【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

2、放大镜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

3、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凸起)。

过程与方法1、正确用放大镜观察物体。

2、比较用肉眼观察和用放大镜观察的不同。

情感态度价值观1、理解使用放大镜观察的意义。

2、增强用放大镜观察身边世界的兴趣。

3、认识到从肉眼观察到发明放大镜是人类的一大进步。

【教学重点】能正确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的细微部分【教学难点】放大镜是“凸”“透”镜【教学准备】分组实验器材:放大镜(最好每个学生都能有一个放大镜,如果只能提供给学生一种放大镜,尽量放大倍数大一点)科学书或报纸上的照片、计算机或电视机屏幕。

柱形、球形的透明器皿、塑料薄膜、铁丝、普通玻璃片、平面镜片、水。

教师演示: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图片或课件(如放大镜镜片的结构等)。

【教学过程】一、为什么要用放大镜观察1、导入:师出示放大镜:“看,这是什么?”(生:放大镜)放大镜大家很熟悉,能否替放大镜来介绍一下自己——《我是放大镜》。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二》教学反思(精选7篇)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二》教学反思(精选7篇)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二》教学反思《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二》教学反思(精选7篇)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我们要在教学中快速成长,反思过往之事,活在当下之时。

怎样写反思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二》教学反思,欢迎阅读与收藏。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二》教学反思篇1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深刻体会到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这节课是在观察了洋葱表皮的基础上学习的,学生学会了使用显微镜,并且对细胞很感兴趣,这节课本来要求让学生自己制作水中的微生物玻片的,从而知道微生物是生物,具有其他生物一样的共同特征。

可是,我在以前曾经领着学生做过这个实验,没有成功,什么也没有看到,只有黑点,不知道是什么原因,难道是学校的显微镜的倍数不够吗?还是水的原因,不知道,希望有人能告诉我,指点一下。

就因为做不了这个实验,我把这节课的内容改了,让学生看动物玻片标本,如:口腔黏膜细胞、蛙卵细胞、血细胞等等,我们学校实验室里有这些玻片标本。

学生虽然没有看到微生物的样子,但是也看到了动物细胞的多样性,认识了好多种细胞,知道了细胞的特征。

本节课我感觉最好的是;学生都很认真,各小组都很有秩序的观察着各种细胞,分工明确,有调试显微镜的,有负责换玻片的,有帮着固定玻片的,很有默契,调试出来了,就会有人喊,“出来了,出来了,快看吧!”不时会传出这种声音,还有高兴的喊声,好多组的学生调出来以后,都会让我去看呢,都兴高采烈地,更让我高兴的是,最不喜欢做实验的同学也都加入了观察的行列,而且也那么投入,小组合作意识很浓,课堂上虽然不安静,但是学生都很投入,观察的很认真,对使用显微镜看细胞,都很敢兴趣,真是不用我维持纪律的,本来六年级的纪律,是不太好的,但是这节课纪律却是很好的,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很好。

还有表现很好的地方,实验完毕后,各组都把显微镜装入盒中,有几个学生专门为我检查生物玻片是否齐全,有没有摆错位置的,这几个学生是平时很淘气的学生,这让我很惊讶。

湘教版科学活动手册六年级下册答案

湘教版科学活动手册六年级下册答案

湘教版科学活动手册六年级下册答案
第一课《放大镜》
1.1~3√×√
2.1.C2.CA
3.略
第二课《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1.鳞片扁平
2、汁液草铃虫
2.1.C2.B
3.观察点:新教学楼2左侧花圃
名称:蜗牛
观察到的现象:蜗牛生活在阴暗潮湿、疏松多腐殖质的环境中,头上有触角。

新的发现:蜗牛有许许多多放入牙齿,爬行所经过的路上留下白色胶质,有明显的痕迹。

第三课《放大镜下的晶体》
1.1~3√×√
第四课《怎样放得更大》
1.1.A
2.BCDAE
2.猜测:放大镜彼此之间的距离会发生变化,视野也会发生变化。

实验方法:
(1)先自制一个简易显微镜,调整放大镜之间的距离,观察图像直至清晰为止。

观察它们之间的距离。

(2)把放大镜换成放大倍数更高的放大镜,调整它们之间的距离,观察图像直至清晰为止。

观察它们之间的距离。

(3)比较前两者之间距离、图像范围大小。

第五课《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
1.(1)BCDAEGH(2)CBDA
2.实验探究
第六课《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二》
1.1.×
2.√
2.调查研究
调查问题:红细胞能输送氧气?
主要观点摘录: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很容易与氧气结合,又很容易与氧气分离,在氧气浓度高的地方(例如:肺部)结合;在氧气浓度低的地方(各种组织)就会分离。

红细胞把肺里的氧气装上,运到各种组织里,把氧气卸下。

形成的认识:氧气与血红蛋白结合→到达各种组织把氧气卸下。

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二)(三)

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二)(三)

思考问题:气孔对植物来讲一定是
叶绿体
叶绿体是绿色植物细胞里含有的绿色扁球状
质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场所。 在普通显微镜下,高等植物的叶绿体是扁椭 圆形或球形的小颗粒,每个叶肉细胞中约有 20——200个叶绿体。
根据实验推测,每平方
毫米的蓖麻叶中叶绿体 的数目多达几十万个
血液细胞
自从列文虎克用自制的显微镜发现了 微生物,科学家通过观察发现自然界生活 着许许多多的微生物。
观察水中的微生物
水 中 有 什 么 呢 ?
观察水中的微生物
制作标本 取一些池塘或鱼缸里的水,可以采集到微生物。
观察水中的微生物
制作标本 用滴管吸取一滴池塘或鱼缸里的水,放在载玻片上
观察水中的微生物
制作标本 盖上盖玻片
我们通过实验观察到了洋葱表皮细胞是 怎样的呢
这两张都是洋葱表皮细胞图,有什么区别?
放大镜和显微镜分别观察同一洋葱玻片


1、发现用显微镜比用放大镜观察更能看清洋葱表皮的微小 结构。 2、从观察的实际范围(视野)来看,用显微镜比用放大镜 看到的小,肉眼看到的最大。 3、在显微镜下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发现洋葱表皮上有一个 个长方形的小格子,同时还发现上面有一个小黑点和大液泡, 这就是细胞核和液泡的结构。
圆微星鼓藻
观察水中的微生物
新月桥弯藻
观察水中的微生物
水棉属绿藻
观察水中的微生物
红藻
观察水中的微生物
船形硅藻
观察水中的微生物
硅藻
观察水中的微生物
长柄曲壳藻
观察水中的微生物
扇形藻
观察水中的微生物
放射虫
观察水中的微生物
吸管虫
观察水中的微生物

浙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书目录

浙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书目录

浙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书目录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1、放大镜
2、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3、放大镜下的晶体
4、怎样放得更大
5、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
6、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二)
7、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
8、微小世界和我们
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
1、我们身边的物质
2、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3、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
4、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
5、铁生锈了
6、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
7、控制铁生锈的速度
8、物质变化与我们
第三单元、宇宙
1、地球的卫星——月球
2、月相变化
3、我们来造“环形山”
4、日食和月食
5、太阳系
6、在星空中(一)
7、在星空中(二)
8、探索宇宙
第四单元、环境和我们
1、一天的垃圾
2、垃圾的处理
3、减少丢弃及重新使用
4、分类和回收利用
5、一天的生活用水
6、污水和污水处理
7、考察家乡的自然水域
8、环境问题和我们的行动。

6、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二)

6、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二)

6、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二)【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2、生物细胞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生物的细胞是不同的,生物不同器官的细胞也是不同的。

3、细胞是生物最基本的结构单位,也是生物最基本的功能单位。

过程与方法:1、观察几种植物、动物及人体的细胞。

2、画图记录显微镜下的生物细胞。

3、阅读资料了解细胞对生物的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识到细致观察、详尽记录的重要性。

2、发展观察研究生物细胞的兴趣。

3、懂得由于工具的改进,人们才能观察到许多自然界的秘密。

【教学重点】仔细观察并用画图记录显微镜下的生物细胞。

【教学难点】能认真细致观察、记录。

【教学准备】分组实验器材:几种动物、植物和人体的细胞装片、显微镜。

教师演示器材:多种生物细胞及细胞作用的课件或图片。

【教学过程】一、生物细胞的观察1、师:上节课我们观察了洋葱表皮,发现洋葱的表皮是由一个个细胞构成的。

(在黑板上张贴洋葱表皮细胞的手绘图片,尽量细致,用于给学生做示范,引导学生细致地观察记录)今天我们要继续用显微镜来观察生物不同部位的结构,看看在显微镜下我们能发现些什么。

2、提供给四人小组两张相同的装片,装片上要有生物及部位的名称,组与组之间尽量不同。

两人一个显微镜一个装片一张白纸。

观察时可先将观察到的图画到科学记录本上,然后再用粗记号笔,画到A4纸上。

3、各组将所画的细胞张贴在黑板上。

4、如果先画完的组时间充裕,可与其它组交换观察用的装片,以观察更多种类的生物细胞。

5、交流我们的发现1)观察完毕后,各组将观察工具及材料放到规定地点,准备交流观察发现。

2)先让学生自由地表达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发现。

3)根据自己的观察和黑板上同学们的绘图,说说你有什么发现?4)生命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

阅读16页资料。

二、细胞的作用1、师:不同的细胞对于生命体有什么意义呢?2、观看课件或21页资料库的内容,结合自己课前收集的资料,小组同学讨论并填写16页的网状图。

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微小世界第6课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二)教学资料教科版

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微小世界第6课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二)教学资料教科版

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资料:第6课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二)(一)背景和目标本单元继续指导学生观察生物的细胞。

细胞学说是在很多科学家对各种生物做大量的观察,获得了许多事实的基础上建立的。

要让学生建立“生物是由细胞构成的”这一概念,也需要观察较多的生物细胞,仅仅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是不够的。

所以本单元继续指导学生观察更多的生物细胞。

(四)教学建议1.关于观察器材和工具。

本课活动成功进行的关键是观察器材和工具,因此准备足够的显微镜和观察材料是很重要的。

显微镜最好是一组有一台。

条件好的学校可以每二人一台。

观察材料比较理想的是洋葱,其他的如新鲜的葱皮、蒜皮也可以。

2.关于制作及观察方法的指导。

对洋葱表皮切片的制作,以及如何使用显微镜观察,虽然教科书中已有图和文字的介绍,除了让学生自己阅读领会外,教师要加强指导,讲清方法、要领,还应进行演示。

在剥洋葱表皮时,洋葱内表皮最容易弄丢,而我们要观察的恰好是内表皮,因此要提醒学生小心。

在分组观察中,教师要加强巡视,对不能正确调焦以至看不清物像的组给予帮助。

学生不能看到图像的主要原因常常是标本没有放在载物台中央正对物镜,或是不耐心调焦。

制作洋葱表皮装片和使用显微镜的方法不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但是观察活动的前提。

因此需要加强指导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方法和步骤,在教师指导下基本会操作。

但不必要求学生记住,也不应作为评价的内容。

3.关于洋葱表皮细胞的观察。

在观察活动中,要提醒学生对用肉眼、放大镜、显微镜进行观察的结果进行对比。

因此,洋葱表皮的装片可以每组制作三份,便于学生的对比观察,或者每组保留几块洋葱皮不制成装片,用来作为肉眼、放大镜观察的材料。

洋葱表皮完整的细胞构造(细胞壁、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膜,液泡等),不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不要求学生掌握,也不要求他们在观察活动中都能观察到,更不需要他们能描述洋葱表皮是由细胞壁、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膜组成。

但是教师应鼓励学生仔细观察,以求有更多的发现。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配套练习答案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配套练习答案

1-1、放大镜一、为什么要用放大镜?1、放大镜是一种常用的观察工具,也叫凸透镜。

2、用放大镜可以看到很多肉眼看不到的细节。

3、哪些工作要经常用到放大镜?用放大镜做什么工作?(网状图)二、放大镜下的新发现。

1、正确的使用方法:⑴眼、物不动而镜动。

⑵眼、镜不动而物动。

2、放大镜下的新发现:⑴书上的图像是由彩色点组成的。

⑵电视机和显示器上的图像是由红、绿、蓝的色点组成。

⑶放大镜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

三、放大镜的特点。

1、特点:透明;中间厚,周围薄。

2、名词:直径、凸度、焦点、焦距、放大倍数、视野3、几个数量之间的关系:4、什么样的放大镜放大倍数大?(中间越厚,周围越薄;透明球体的放大倍数最大。

)⑴放大倍数=明视距离/焦距⑵怎样测量:a测焦距 b比较放大前后的字数 c 比较放大的格数 d比凸度⑶还有哪些物体有类似的作用?1-2、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一、放大镜下昆虫奇特的身体构造。

1、昆虫的耳朵:蟋蟀的“耳朵”在足内侧,蝉的在腹部,雄蚊、蚂蚁的在触角上、蟑螂的在尾须上。

2、昆虫的眼睛:分为单眼和复眼,复眼是由一个个小眼组成,不同昆虫小眼的个数不同。

每个小眼都只能看到物体的一部分,有复眼的昆虫看到的是一个物体的拼图。

昆虫的视力有限,但对移动的物体反应十分敏感。

3、昆虫的触角:蝴蝶的棒状,蟋蟀的丝状,蚕蛾的羽状,天牛的鞭状。

不同昆虫触角的形状不同(会画蝴蝶、蚕蛾、蝗虫、天牛的触角);昆虫触角的形状和着生点不同是鉴别昆虫种类的重要特征;昆虫依靠触角分辨气味,嗅觉比人的鼻子还要敏锐。

昆虫触角的作用:感触物体,分辨气味,平衡身体。

4、昆虫的翅膀:布满彩色的小鳞片,小鳞片由许多扁平的细毛组成。

5、昆虫的口器:咀嚼式,蜻蜓、蝗虫;刺吸式,蚊子、牛虻;舐吸式,苍蝇;虹吸式,蝶和蛾;嚼吸式,蜜蜂。

6、昆虫的足:步行足,蟑螂;跳跃足,蝗虫;游泳足,龙虱;挖掘足,蝼蛄;携粉足,蜜蜂。

二、蚜虫和它的天敌——草蛉1、会画蚜虫和草蛉。

2、观察蚜虫要在10倍的放大镜下才可以看清。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 1.6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二)(含答案解析)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 1.6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二)(含答案解析)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 1.6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二)一、单选题1.( )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A. 细胞学说B. 生物进化论C. 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2.植物表皮上的两个保卫细胞之间的开孔是( )。

A. 气孔B. 叶绿体C. 细胞D. 叶脉3.下列物体的内部,不存在细胞的是( )。

A. 松树B. 蝗虫C. 花岗岩4.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人体细胞是人体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共约有40万~60万亿个,细胞的平均直径在10~20微米之间。

除成熟的红细胞和血小板外,所有细胞都有一个细胞核,是调节细胞作用的中心。

最大的是成熟的卵细胞,直径在0.1毫米以上;最小的是血小板,直径只有约2微米。

肠黏膜细胞的寿命为3天,肝细胞寿命为500天,而脑与骨髓里的神经细胞的寿命有几十年,同人体寿命几乎相等。

血液中的白细胞有的只能活几个小时。

在整个人体中,每分钟有1亿个细胞死亡。

最为神奇的是大脑的神经细胞的神经冲动传递速度超过400千米/小时,相当于777型飞机速度的一半。

(1)人体内( )是没有细胞核的。

A. 红细胞B. 白细胞C. 神经细胞D. 肠黏膜细胞(2)人体内最大的细胞是( )。

A. 红细胞B. 白细胞C. 神经细胞D. 卵细胞二、填空题5.生物细胞的________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生物的________是不同的,生物不同器官的________也是不同的。

6.在显微镜下我观察到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细胞。

7.在________第一个发现细胞之后,许多学者都开始研究起细胞。

8.在显微镜下看到的叶表皮上含有________。

9.生物体都是由________组成的,它是生物最基本的结构单位,也是生物最基本的功能单位。

10.________学说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11.大量的研究事实说明生命体都是由________组成的。

12.生命体细胞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功能。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

新版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教科版修订版六年级下册教材目录第一单元微小世界1 放大镜2 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3 放大镜下的晶体4 怎样放得更大5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6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二)7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8 微小世界和我们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1 我们身边的物质2 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3 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4 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5 铁生锈了6 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7 控制铁生锈的速度8 物质变化与我们第三单元宇宙1 地球的卫星——月球2 月相变化3 我们来造“环形山”4 日食和月食5 太阳系6 在星空中(一)7 在星空中(二)8 探索宇宙第四单元环境和我们1 一天的垃圾2 垃圾的处理3 减少丢弃及重新使用4 分类和回收利用5 一天的生活用水6 污水和污水处理7 考察家乡的自然水域8 环境问题和我们的行动第一单元微小世界1、放大镜【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

2、放大镜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

3、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凸起)。

过程与方法1、正确用放大镜观察物体。

2、比较用肉眼观察和用放大镜观察的不同。

情感态度价值观1、理解使用放大镜观察的意义。

2、增强用放大镜观察身边世界的兴趣。

3、认识到从肉眼观察到发明放大镜是人类的一大进步。

【教学重点】能正确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的细微部分【教学难点】放大镜是“凸”“透”镜【教学准备】分组实验器材:放大镜(最好每个学生都能有一个放大镜,如果只能提供给学生一种放大镜,尽量放大倍数大一点)科学书或报纸上的照片、计算机或电视机屏幕。

柱形、球形的透明器皿、塑料薄膜、铁丝、普通玻璃片、平面镜片、水。

教师演示: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图片或课件(如放大镜镜片的结构等)。

【教学过程】一、为什么要用放大镜观察1、导入:师出示放大镜:“看,这是什么?”(生:放大镜)放大镜大家很熟悉,能否替放大镜来介绍一下自己——《我是放大镜》。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二)》微小世界说课教学课件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二)》微小世界说课教学课件

小知识:米饭是甜的吗
原来,米饭中有一种叫淀粉的东西, 在我们的咀嚼过程中发生了变化,变得有甜
味 出儿现米了了。甜饭所味在以儿口,。腔原本里并与不唾甜液的米作饭用,发渐生渐地了 化学变化:淀粉→麦芽糖
米饭和碘酒
在米饭上滴上一滴碘酒,发生什么现象?
米饭里面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是厨房里 常备的烹调用品,我们来观察一下淀粉。
新课学习
存储
呼吸
排泄
免疫
生命体的细胞
生长
遗传
繁殖
发育
新课学习
血红细胞有携带 氧气的功能
细胞对生命体有什么意义
神经细胞有传导 兴奋的作用
淋巴细胞有免 疫的作用
表皮细胞有保护 组织的作用
生命体的细胞
吞噬细胞有消 灭抗原的作用
干细胞有分化出 新细胞的作用
叶肉细胞可以进行光 合作用合成有机物
肌细胞有运 动的作用
在淀粉上滴上碘酒,观察出现的现象。
米饭、淀粉遇到碘酒,颜色发生了 变化,这蓝色的物质是一种不同于米饭 和淀粉的新物质。
淀粉与碘酒会发生化学变化, 生成的新物质是蓝色的,利用这一 特性可以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寻找淀粉的踪迹
第一步:认一认。 第二步:猜一猜。 第三步:检验、反 馈。
寻找淀粉的踪迹
教科版 六年级下册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 (二)
导入新课
《无偿献血》
导入新课 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
新课学习
生物细胞的观察
生物细胞
植物细胞 动物细胞 人体细胞
新课学习
叶脉
上表皮
叶肉
气孔
下表皮
观察植物叶的细胞时,既观察了叶表皮细胞, 又观察了叶肉细胞。

新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学生活动手册参考答案(含活动记录)

新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学生活动手册参考答案(含活动记录)

修订版小学科学作业本参考答案(六下)微小世界单元一、放大镜活动记录1、1、判断题。

(1)√(2)√(3)√(4)×放大镜的放大倍数与放大镜大小没有必然的联系,只与放大镜的凸度有关(5)×通过近视镜的镜片看到的图像时缩小的。

(6)√2、选择题。

(1)C(2)C、D3、小制作。

(略)二、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判断题。

(1)√(2)×蟋蟀的耳朵长在足的内侧(3)×放大镜下并不能清晰地看到(4)×苍蝇在竖直光滑的玻璃上不会滑落主要跟它的足的结构有关(5)√资料阅读 A三、放大镜下的晶体活动记录:判断题。

(1)√(2)√(3)×不一定,有些晶体很大的(4)√(5)×玻璃不是晶体资料阅读(1)B(2)C四、怎样放得更大1、填写观察记录。

(略)2、判断题。

(1)√(2)√(3)√(4)×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有限的(5)√3、选择题。

(1)A(2)B(3)B五、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1、填图题。

BEDAC2、判断题。

(1)×整个洋葱放到显微镜下,反而看不到它的精细结构。

(2)√(3)×最早发现细胞的是罗伯特胡克(4)×载玻片移动的方向与从目镜里看到的物体图像移动的方向是相反的(5)√(6)√六、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二)1、填表。

2、填空题。

(1)细胞(2)细胞3、资料阅读(1)√(2)×人体最大的细胞是卵细胞,最小的是血小板(3)√(4)√(5)×人体内寿命最长的细胞是大脑和神经细胞。

(6)√七、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1、判断题。

(1)√(2)√(3)√(4)√2、连线题。

变形虫鼓藻3、填空题。

(1)我还知道的微生物有:(喇叭虫)、(眼虫)、(衣藻)等。

(2)这些微生物都是生物,是因为它们与其他生物一样:□能吃东西√□都有细胞组成√□都会对外界的刺激产生反应□都会制造食物√□都会繁殖√□都会排泄八、微小世界和我们1、活动记录2、小制作。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知识点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知识点

知识考点总结第一单元:《微小世界》一、放大镜(放大镜是人们常用的观察工具之一。

)1、放大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

2、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厚(凸起)、边缘薄。

只要具有放大镜片透明、中间较厚的结构(比如加满水后的烧杯、烧瓶等),就具有同样的放大功能。

3、放大镜的镜片和能起放大作用的器具有的共同特点是中间凸起,透明的,所以放大镜也叫“凸透”镜(凸透——“凸透”镜)。

4、放大镜的构造:镜架、镜片。

5、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镜片的直径没有关系,和镜片的凸度有关。

放大镜的凸起程度越大,放大的倍数也越大。

由此推断球形的透明物放大倍数最大。

二、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1、使用放大镜能够观察到许多用肉眼观察不到的细节。

如通过放大镜能观察到更多关于昆虫的细节:蝇的复眼;蟋蟀的耳朵在足的内侧;蝴蝶翅膀上布满的彩色小鳞片是扁平的细毛。

2、科学研究表明昆虫头上的触角就是它们的“鼻子” ,能分辨各种气味,比人的鼻子灵敏得多。

三、放大镜下的晶体1、像食盐、白糖、味精那样,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物质叫做晶体。

2、生活中常见的晶体有食盐、白糖、碱面、味精、长石、云母、石英、黄铜矿、雪花、水晶、维生素C 等四、怎样放得更大1、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可以使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

2、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制成世界上最早的可放大近300倍的显微镜,发现了微生物3、显微镜的发明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把人类带入了一个微观世界。

显微镜是人类认识微小世界的重要观察工具。

五、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1、正确使用显微镜的方法:安放—对光—上片—调焦—观察。

2、细胞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它们具有不同的功能。

六、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二)1、罗伯特·胡克最早在显微镜下发现了生物的细胞结构,而列文·虎克用他自制的显微镜发现了曾经不为人知的奇妙的微生物世界,2、洋葱表皮是由细胞构成的。

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新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学生活动手册参考答案(含活动记录)

新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学生活动手册参考答案(含活动记录)

新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学⽣活动⼿册参考答案(含活动记录)修订版⼩学科学作业本参考答案(六下)微⼩世界单元⼀、放⼤镜活动记录1、1、判断题。

(1)√(2)√(3)√(4)×放⼤镜的放⼤倍数与放⼤镜⼤⼩没有必然的联系,只与放⼤镜的凸度有关(5)×通过近视镜的镜⽚看到的图像时缩⼩的。

(6)√2、选择题。

(1)C(2)C、D3、⼩制作。

(略)⼆、放⼤镜下的昆⾍世界判断题。

(1)√(2)×蟋蟀的⽿朵长在⾜的内侧(3)×放⼤镜下并不能清晰地看到(4)×苍蝇在竖直光滑的玻璃上不会滑落主要跟它的⾜的结构有关(5)√资料阅读 A三、放⼤镜下的晶体活动记录:判断题。

(1)√(2)√(3)×不⼀定,有些晶体很⼤的(4)√(5)×玻璃不是晶体资料阅读(1)B(2)C四、怎样放得更⼤1、填写观察记录。

(略)2、判断题。

(1)√(2)√(3)√(4)×显微镜的放⼤倍数是有限的(5)√3、选择题。

(1)A(2)B(3)B五、⽤显微镜观察⾝边的⽣命世界(⼀)1、填图题。

BEDAC2、判断题。

(1)×整个洋葱放到显微镜下,反⽽看不到它的精细结构。

(2)√(3)×最早发现细胞的是罗伯特胡克(4)×载玻⽚移动的⽅向与从⽬镜⾥看到的物体图像移动的⽅向是相反的(5)√(6)√六、⽤显微镜观察⾝边的⽣命世界(⼆)1、填表。

2、填空题。

(1)细胞(2)细胞3、资料阅读(1)√(2)×⼈体最⼤的细胞是卵细胞,最⼩的是⾎⼩板(3)√(4)√(5)×⼈体内寿命最长的细胞是⼤脑和神经细胞。

(6)√七、⽤显微镜观察⾝边的⽣命世界(三)1、判断题。

(1)√(2)√(3)√(4)√2、连线题。

变形⾍⿎藻3、填空题。

(1)我还知道的微⽣物有:(喇叭⾍)、(眼⾍)、(⾐藻)等。

(2)这些微⽣物都是⽣物,是因为它们与其他⽣物⼀样:□能吃东西√□都有细胞组成√□都会对外界的刺激产⽣反应□都会制造⾷物√□都会繁殖√□都会排泄⼋、微⼩世界和我们1、活动记录2、⼩制作。

六年级科学下册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二)教学设计 教科版

六年级科学下册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二)教学设计 教科版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一单元微小世界6.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二)一、教材简析:在上一节课对显微镜结构的了解和初步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基础上,对多种生物细胞进行观察研究,发现生物由细胞构成的、细胞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科学结论。

通过一系列生物细胞的观察,对学生思维的发展有一个质的飞跃。

本课分成5个别部分:第一部分观察大蒜叶片表皮细胞,第二部分观察多种不同的生物细胞,第三部分观察大量生物细胞的图片,第四部分了解17-19世纪科学家们对细胞研究的情况,第五部分收集并交流有关细胞的资料。

二、教学背景:细胞学说是在很多科学家对各种生物做大量的观察,获得了许多事实的基础上建立的。

要让学生建立“生物是由细胞构成的”这一概念,也需要观察较多的生物细胞,仅仅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是不够的。

所以本单元继续指导学生观察更多的生物细胞。

③观察时可以抓住大蒜叶片表皮细胞的形状、颜色等方面;④正确使用显微镜2. 了解观察记录表①课件出示记录表,教师指导填写②学生边观察边填写观察记录表。

3. 汇报交流①教师指导学生整理好汇报内容。

②学生汇报交流有关大蒜叶片表皮细胞观察到的内容。

(投影记录表)③教师有机地结合学生的汇报内容,投影有关细胞、叶绿体、气孔的知识。

○4大蒜表皮细胞与洋葱表皮细胞形态的比较。

4. 小结大蒜和洋葱表皮都由细胞构成,细胞的形态是不一样的。

各种生物细胞的观察1. 过渡:通过对大蒜和洋葱的表皮细胞的观察大家会想到什么呢?有什么困惑?各小组交流一下,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是不是生物体都由细胞构成的?构成生物体的细胞形态是不是都不一样?确定观察的方法和注意点师:你打算怎样观察?生回答要点:①准备多种细胞的标本;②正确使用显微镜;③边观察、边记录、边比较。

3. 强调比较的重要性,了解观察记录表。

学生开始观察、比较各种细胞标本,并填写其中两种细胞标本观察记录表。

汇报交流用实物投影展示细胞的图像,学生读记录表,学生介绍自己的观察到的细胞特征。

六年级下册科学素材-知识点精讲+填空教科版

六年级下册科学素材-知识点精讲+填空教科版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精讲 +填空第一单元《微小世界》1放大镜2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3放大镜下的晶体4怎样放得更大5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6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二)7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8微小世界和我们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1我们身边的物质2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3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4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5铁生锈了6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7控制铁生锈的速度8物质变化与我们第三单元《宇宙》1地球的卫星——月球2月相变化3我们来造“环形山”4日食和月食5太阳系6在星空中(一)0.7在星空中(二)8探索宇宙第四单元《环境和我们》1一天的垃圾2垃圾的处理3减少丢弃及重新使用4分类和回收利用5一天的生活用水6污水和污水处理7考察家乡的自然水域8环境问题和我们的行动知识考点总结第一单元:《微小世界》一、放大镜(放大镜是人们常用的观察工具之一。

)1、放大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多的细节。

2、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厚(凸起)、边缘薄。

只要具有放大镜片透明、中间较厚的结构(比如加满水后的烧杯、烧瓶等),就具有同样的放大功能。

3、放大镜的镜片和能起放大作用的器具有的共同特点是中间凸起,透明的,所以放大镜也叫“凸透”镜(凸透——“凸透”镜)。

4、放大镜的构造:镜架、镜片5、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镜片的直径没有关系,和镜片的凸度有关。

放大镜的凸起程度越大,放大的倍数也越大。

由此推断球形的透明物放大倍数最大。

二、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1、使用放大镜能够观察到许多用肉眼观察不到的细节。

如通过放大镜能观察到更多关于昆虫的细节:蝇的复眼;蟋蟀的耳朵在足的内侧;蝴蝶翅膀上布满的彩色小鳞片是扁平的细毛2、科学研究表明昆虫头上的触角就是它们的鼻子” ,能分辨各种气味,比人的鼻子灵敏得多。

三、放大镜下的晶体1、像食盐、白糖、味精那样,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物质叫做晶体2、生活中常见的晶体有食盐、白糖、碱面、味精、长石、云母、石英、黄铜矿、雪花、水晶、维生素C 等四、怎样放得更大1、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可以使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作业本参考答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作业本参考答案

(2)下列透明玻璃片具有放大作用的是( C D )。

2、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名称:白糖名称:食盐3.阅读下面的资料,回答问题。

雪花是由空气中的尘埃引起水分子层层凝结而成的。

尽管每一朵雪花都呈六边形,但是细心观察,我们找不到两片完全相同的雪花。

有的雪花矮矮胖胖,有的雪花纤细修长,有的雪花扁平如板,有的雪花带着精致的枝权。

雪花的结构取决于雪花晶体穿越高空大气层时经历的温度、水汽及气流的变化情况。

(1)雪花的结构取决于(B)A.雪花晶体穿越高空大气层时下落的速度B.雪花晶体穿越高空大气层时经历的温度、水汽及气流的变化情况C.雪花晶体穿越高空大气层时所遇到的空气阻力D.雪花晶体穿越高空大气层时随机形成的形状2)雪花晶体的形状是(C)。

(注:此题雪花图片有误,应为六边形)2.填图題(将字母填在括号内)。

A.载物台B.目镜C.反光镜D.物镜E.调节旋钮BA.③④②①B.④③①②C.④③②①D.③④①②(此题图文有误,按图图四在书本上为盖盖玻片,而此图为滴液体,按文字,则与图对不上号。

如去掉图片看文字,则为B。

)6、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二)1、记录用显微镜观察到的现象。

名称用显微镜观察到的物体特点(用文字或者图片)气孔叶绿体2.通过阋读教科书,我们知道细胞的作用有(在□里画“√”)□√呼吸□运动□√消化□√排泄□√生长□√发育□√繁殖□√遗传3、选择题(1)第一个发现细胞的人是(C)A.格罗斯泰斯特B.培根C.胡克D.列文虎克(2)大量的研究证明,生命体是由(C)构成的A.动物B.植物C.细胞4.阅读下面的资料,回答问题。

各种各样的人体细胞细胞是人体的结构和功能单位,人体大约有200种共40万亿一60万亿个胞。

女性体内成熟的卵细胞是最大的人体细胞,它的直径在0.1毫米以上;血液中的血小板是最小的人体细胞,直径约2微米。

最神奇的是大脑神经细胞,当人受到外界刺激时,产生的神经冲动的传递速度超过400千米/时,相当于波音777飞机飞行速度的一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我们来观察更多的生物细胞。
生物细胞的观察
叶表皮上的气孔
在 显 微 镜 下
气孔 叶绿体 液泡 细胞核 细胞质 细胞壁
气孔
气孔 气孔是植物表皮上的两个保卫细胞之间的开 思考问题:气孔对植物来讲一定是 孔,是植物气体和水汽蒸腾的通道。 有益的吗? 保卫细胞的生理变化可以调节气孔的张开和 闭合,控制气体和水汽的进出。 双子叶植物的保卫细胞是半月形的。
知识归纳巩固


大量的研究事实表明生命体是由细胞组成的。 无论是动物还是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 生物的结构单位,也是功能单位。细胞的形态多种 多样,这是细胞学说的基本内容。细胞学说的建立 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通过观察不同生物或同一生物不同器官的细胞,发 现不同生物细胞的形态不同,同一种生物不同器官 的细胞或同一器官不同组织的细胞形态不同。
细胞对于生命体有什么意义?
消化 呼吸 运动
排泄
生命体的细胞
遗传
生长
发育
繁殖

查阅有关资料,把了解到的关于细胞的作 用整理成网状图。
神经细胞有传导 兴奋的作用 淋巴细胞有免疫 的作用
血红细胞有携带 氧气的功能
表皮细胞有保护 组织的作用
生命体的细胞
吞噬细胞有消灭 抗原的作用
干细胞有分化出 新细胞的作用
制作洋葱表皮玻片标本的步骤:
一、滴水 二、切洋葱取表皮 三、取表皮放入水滴中 四、放盖玻片 五、滴碘酒
六、吸水
显微镜的主要结构
目镜 调节旋钮 载物台 物镜 反光镜
正确使用显微镜来观察玻片标本的步骤:
一、安放 二、对光 三、上片
四、调焦
五、观察
在观察标本时,我们移动载玻片, 有什么发现? 移动的方向与从目镜中观察到的方向 正好相反。

叶绿体 叶绿体是绿色植物细胞里含有的绿色扁球状 质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场所。 在普通显微镜下,高等植物的叶绿体是扁椭 圆形或球形的小颗粒,每个叶肉细胞中约有 20——200个叶绿体。


根据实验推测,每平方 毫米的蓖麻叶中叶绿体 的数目多达几十万个

血液细胞

口腔上皮细胞
人体中的一些细胞
血液细胞也叫血红细胞,主要成分是血红蛋白, 专门负责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成熟的血红 细胞是没有细胞核的)
注意:动物细胞是没有细胞壁的。
口腔上皮细胞主要有保护和分泌的功能。
红细胞
白细胞藓类植物细胞
小知识

在罗伯特· 胡克第一个发现“细胞”后,许多 学者在显微镜下观察研究了植物的茎、芽和 果实,以及动物的血液和低等动物等,发现 它们都具有胡克所描述的细胞结构。随着显 微镜制造技术的提高,人们对细胞的研究愈 来愈广泛深入,大量的研究事实说明生命体 都是由细胞 组成的。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怎么计算的? 目镜的倍数乘以物镜的倍数。如:目镜10倍 物镜10倍,这个显微镜就能放大100倍。
我们通过实验观察到了洋葱表皮细胞是 怎样的呢
这两张都是洋葱表皮细胞图,有什么区别?
放大镜和显微镜分别观察同一洋葱玻片



1、发现用显微镜比用放大镜观察更能看清洋葱表皮的微小 结构。 2、从观察的实际范围(视野)来看,用显微镜比用放大镜 看到的小,肉眼看到的最大。 3、在显微镜下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发现洋葱表皮上有一个 个长方形的小格子,同时还发现上面有一个小黑点和大液泡, 这就是细胞核和液泡的结构。
叶肉细胞可以进 行光合作用合成 有机物
肌细胞有运动的 作用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生物细胞的观察:细胞的形态多种多样;生 物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单 位,也是功能单位。 细胞的作用:具有呼吸、消化、排泄、生长、 发育、繁殖、遗传等功能。

巩固练习
1、( )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 大发现之一。 2、大量研究事实表明生命体是由( )组成 的。 3、叶表皮的( )和( )是植物进行呼吸、 光合作用的重要部分。 4、细胞的作用是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