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亭送别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亭送别》

一、导入:

古往今来,留下了多少送别的诗词歌赋。而长亭历来就是离愁别恨的一个载体。柳永的词《雨霖铃》有“寒蝉凄切,对长亭晚”。李叔同的《送别》有“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我们今天要学的《长亭送别》也称得上一曲抒写离愁别恨的绝唱。

二、作者介绍:

三、全剧剧情简介:

相国的小姐崔莺莺和白衣秀才张珙于普救寺相遇,一见倾心。孙飞虎兵围普救寺,要夺走崔莺莺。老夫人当众宣布:有能退贼兵者以女妻之。张珙函请好友白马将军杜确来营救。杜将军打退了贼兵,可是老夫人变了卦,让张、崔以兄妹之礼相见。这两位青年不屈服于封建礼教,在婢女红娘的协助下,私下结为夫妻。老夫人拷问红娘,红娘数责夫人言而无信的过错。老夫人被迫承认莺莺和张珙的婚事。但又提出张珙必须应举得官回来才能见她。结果张珙中了状元,以大团结结局。这个剧歌颂了张珙和崔莺莺为争取婚姻自由、追求纯洁爱情而向封建礼教展开的斗争,表现了作者“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美好愿望。

《西厢记》故事的演变

唐•元稹•《会真记》(《莺莺传》)

——崔莺莺性格软弱,屈服于命运;张生始乱终弃。有“女色祸人”之论。

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

——男女主人公为争取婚姻自主,共同抗争;“才子配佳人”。

元•王实甫•《西厢记》(《崔莺莺待月西厢记》)

——提出“有情人终成眷属”理想,突出双方纯真爱情;表现男女主人公反抗封建势力,追求婚姻自由的自觉要求。

四、整体感知:

按时间的推移、情节的发展,本文概括为哪几幅画?试各用四个字为画面拟小标题,分别包含“别”字的四字短语概括故事的四个场景。

明确:送别途中——长亭饯别——临别叮嘱——惜别目送

大家层次划分比较准确,通过对故事梗概的了解和刚才大家的阅读,我们知道崔张二人是历经痛苦磨难才得以结合,崔莺莺没想到刚摆脱了相思之苦,却又马上生生地被迫分离,你能用一些词语描述一下崔莺莺的感受吗?

参考:哀愁、悲痛、伤心、绝望、挂念、惦记、担心……

我想问大家,贯穿全文的是一种怎样的情感?(明确:愁。)怎样的愁?具体的说它包含了莺莺的哪几种复杂情感?(学生讨论回答)

有情人离别之痛、对老夫人拆散鸳鸯,催逼上路之怨、对前途未卜之忧、对情人漂泊天涯之念,借莺莺的词说应是“遍人间烦恼填胸臆”。

五、《长亭送别》被认为是抒情艺术的典范篇章,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它对主人公那种离愁别恨表达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我们已经学过许多有关表达离愁的诗文,但是能够称得上千古绝唱的唯独王实甫的《西厢记》。而古典诗文的鉴赏又是高考必备的一项,所以下面我们通过对文章的鉴赏,一方面来看看王实甫究竟有什么法宝,使《西厢记》取得了如此高的艺术成就,另一方面也来丰富一下自己的知识积累,提高自己对古诗文的鉴赏水平。六、鉴赏课文:

下面我们把目光聚焦到第一部分——送别途中,请几位同学为大家朗读一下。

角色安排:夫人:XXX,长老:XXX,旦:XXX,红娘:XXX

分析鉴赏:

(1)意象:碧云天、黄叶、西风、大雁、枫林

(2)意象分析:三种色彩:青,黄,红(秋意盎然、凄凉惆怅)

三个方向:西,北,南,方向(拉开距离、天各一方)

天上四物:天,云,风,雁(飘渺不定如相思)

地上四物:地,花,叶,人(凋零无依的无奈)【端正好】前四句中,作者选取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让你想起了哪些诗词名句?这些意象都与什么季节和情感有关?结合我们的知识积累,我们会发现这样一条规律,那就是诗文中的意象往往具有一种比较稳定的情感内涵。比如明月让人思乡,浮云让人想到漂泊的游子,松让人联想到桀骜不屈的人等。此四句选择的四个具体意象,不是作者随便写来,而是为了体现崔莺莺的情的。四个具体的意象,为我们勾画出了一幅典型的深秋画面,而秋至于离别之人,更有着一种不可抗拒的影响,恰如柳永所说:“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这四句虽然不着一个情字,但情以蕴含到这些景色之中。这四个意象饱含着崔莺莺面对离别的那种烦恼、痛苦和悲伤的心理。

“晓来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设问,夸张)此句景与情有何关系?因醉而变红的霜林与崔莺莺的情感有何关系?(霜林的红是崔莺莺的泪染的)这样,一个染字沟通了景与情的关系,使得自然景物融入了凝重的离愁,萧瑟的秋景与悲凄的心境合二为一,创造了一种委婉深沉、令人感伤的悲凉意境。

这样,我们可以总结出在【端正好】中作者为了表达崔莺莺面对离别的那种愁苦心境所使用的方法:

1、选取典型意象并营造意境。

2、寓情与景,情景交融。

3、恰当地使用了修辞方法。

2、结合课文说说描述一个经典的古代告别场面需要哪些关键词?

(柳、长亭、酒、泪、秋)

3、你在本折唱词中,还找到了哪些意象是用来营造离别之自然环境的?

云天黄花北雁西风霜林寒烟衰草、青山疏林、淡烟暮霭、夕阳古道、禾黍秋风全是秋天之特有的景,以这些来营造“离愁别绪”这些冷色调的东西入境,可说“一切景语皆情语”。

下面大家分析一下【滚绣球】一曲,看看作者为了表达情感是否也使用了这些方法?思考讨论交流。

1、意象的选取:柳丝,表别离的意象

2、情景交融:为了能够和张生多相聚一刻,崔莺莺希望柳丝能够系住将要远行人的马,乞求疏林能够挂住将要落山的太阳,然而,柳丝难系,斜晖无情,这些不可能实现的痴幻意愿,更加突出了崔莺莺不忍分别的心情。

3、修辞手法:“听……减了玉肌”,对偶夸张的运用,更加深刻地体现了离别之苦对崔莺莺的折磨。

除此之外,【滚绣球】与【端正好】在抒情方式上有没有不同之处?

【端正好】用的是寓情与景,情景交融的方式,而【滚绣球】则有直抒胸臆之处。

通过对【端正好】和【滚绣球】的分析,我们可以大体总结如下:

1、分析揣摩典型意象及意境

2、认真品味抒情方式

3、对修辞手法的分析不能忽略

下面我们运用刚才归纳的几点结论来分析一下【一煞】和【收尾】两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