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控制二章PPT课件

合集下载

第二章第六节噪声控制技术消声物理性污染控制课件

第二章第六节噪声控制技术消声物理性污染控制课件
向外传播的装置。
性能:优良的消声器可使气流噪声降低20~40dB(A)
种类:按其消声机理和结构大致可分为
阻性消声器
抗性消声器 阻抗复合式消声器 微穿孔板消声器 扩散消声器
各自具有不同的消声频 谱特性,可根据设备的 空气动力性及噪声频谱 选用适当的消声器。
一 概述
(一)消声原理 (二)消声器的性能评价
表2-20 与 ( )1.4的换算关系
( )1.4
( )1.4
0.05 0.015 0.45 0.327
0.10 0.040 0.50 0.329
0.15 0.070 0.60 0.489
0.20 0.105 0.70 0.607
0.25 0.144 0.80 0.732
0.30 0.185 0.90 0.863
适用:小流量管道消声。
消声衰减量 L A 计算
(1)A.N.别洛夫公式:低、中频
LA 0
式中,L A——消声量,dB;
Pl S
(2-169)
—P—消声器通道断面的有效周长,m;
——S 消声器通道的有效截面积,m2;
l——消声器有效长度,m;
— —0 垂直入射吸声系数;
—— 0 消声系数,与材料的垂直入射吸声系数有关,由表2-19查得
外形美观大方,表面装饰应与设 备总体相协调 。
2.消声器的评价量
衡量消声器性能优 劣的主要评价量
(1)插入损失 LIL
(2)传递损失 L R
(3)减噪量 L NR
(1)插入损失 LIL
系统中插入消声器前、后在系统外某定点
分别测得的声压级Lp1与Lp2之差。
LIL Lp1Lp2
优点:直观实用,测量简单;

《环境污染及其防治》PPT课件

《环境污染及其防治》PPT课件
环境污染及其防治
环境污染的危害
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威胁 对人们生产生活带来影响
……
课 环境污染的分类件
/k
空气污e染ji a
水污染n/ 垃圾语污染 噪声文污染
课 放射污件染
…… /k And So On
eji
上海冬季空气质量情况
Q:空气污染的主要污染源有哪些?
污染类型 主要污染源
大气污染
工业废气 汽车尾气
主要治理措施
调整能源结构、推行清 洁生产、治理汽车尾气
Q:水污染的主要污染源有哪些?
水污染源
污染类型 主要污染源 主要治理措施
水体污染
工业废水 城市生活污水
控制废水的排放、治 理被污染河道
Q:每人平均每天要造成多少重量的固体垃圾?
废电池是危害我们生存环境的 一大杀手!
◇一粒小小的钮扣电池可污染600立方米水,相 当于一个人一生的饮水量;
1. 比利时马斯河 谷烟雾事件
3. 伦敦烟雾 事件
2. 美国多诺拉 烟雾事件
6. 日本富山 骨痛病事件
4. 美国洛杉 矶
7. 日本四日市哮 喘病事件
环境污染的“肇事者”
“不是别人,正是我们人类自己”
污染类型 主要污染源
大气污染
工业废气 汽车尾气
发达国家
A
B 城市
发展中国家
农村
C
珠穆朗玛峰 的冰雪也被
污染了!
在南极与珠穆朗玛峰的冰雪中检 测到污染物的存在,这是什么原 因造成的?
主要治理措施
调整能源结构、推行清 洁生产、治理汽车尾气
污染类型 主要污染源 主要治理措施
水体污染
工业废水 城市生活污水
控制废水的排放、治 理被污染河道

环境污染与控制培训课件ppt文档全文

环境污染与控制培训课件ppt文档全文

的环境问题。
02
智能化环保技术的应用
智能化技术将广泛应用于环保领域,提高环境监测、污染治理和资源利
用的效率。
03
环保技术的跨界融合
未来环保技术将与其他领域的技术进行跨界融合,形成更加综合的环境
保护解决方案。
环保产业的发展
环保产业的规模化Βιβλιοθήκη 展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环保产业将迎来规模化发展的 机遇。
分类
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 噪音污染、放射性污染等。
环境污染的来源
01
02
03
04
工业生产
包括化工、造纸、采矿等行业 的废弃物排放。
城市生活
生活垃圾、污水、废气等排放 。
农业活动
农药、化肥等使用产生的残留 物。
交通运输
汽车尾气、交通噪音等。
环境污染的影响
01
02
03
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空气污染、水污染等可导 致呼吸道疾病、消化道疾 病、癌症等疾病的发生。
恶臭治理技术
通过化学、生物、物理等方法,对 产生恶臭的物质进行治理,降低对 周围环境的影响。
水污染控制技术
污水处理技术
包括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 A2O工艺等,可以有效去除水中 的有机物、氨氮、磷等污染物。
饮用水处理技术
包括沉淀、过滤、消毒等,可有 效去除水中的杂质、微生物、重
金属等有害物质。
工业废水处理技术
污染防治法
针对不同污染物和行业特点制定的专门法律,如 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
资源保护法
涉及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保护和改善,如森林 法、水法等。
05
CHAPTER
企业环保责任与行动
企业环保意识的培养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第二章第二节《固体废弃物污染及其危害》课件 (共45张ppt)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第二章第二节《固体废弃物污染及其危害》课件 (共45张ppt)

15
当代垃圾产生的环境问题
1、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2020/5/28
16
1、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①垃圾中细微颗粒,大风吹动,污染大气环境; ②一些有机固态废弃物,被微生物分解,释放有害气体, 产生毒气或恶气,造成大气污染; ③垃圾填埋,会逸出沼气; ④垃圾焚烧,会产生粉尘、CI2、HCI、二恶英等 物质,造成大气二次污染。
1、城市垃圾的特点; 2、观察图2.9、图2.10说说固体废
弃物的类型以及主要来源? 3.谈谈自己家庭垃圾的时代变化;
2020/5/28
5
城市垃圾的特点
数量大 品种多 变化快
1.2 1
0.8 0.6 0.4 0.2
0 人均日产垃圾
低收入国家 中等收入国家 发达国家
2020/5/28
9
2、观察课本图2.9、图2.10说说固体废弃物的 类型以及主要来源?
A.水 B.固体废弃物 C.大气
D.噪声
2.2011年全国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达到1.8亿吨,这说
明城市垃圾具有的特点是( A )。
A.数量大 B.品种多 C.变化大
D.危害持久
3.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与新产品的推广,电脑等废旧产
品也加入了城市垃圾的行列。这主要反映了城市垃圾
的特点是( C )。
A.数量不断增大 B.品种不断增多
29
垃圾围城,出路在何方?
• 自主学习练习册P16 (3分钟)
1 城市垃圾的处理方法;
2 城市垃圾处理方法的优缺点;
2020/5/28
30
城市垃圾常规处理方法
处理方法
优势
劣势
填埋法
投资少,处理量大,技术 要求不高
永久性占地面积大,造成 二次污染

水污染控制工程 ppt课件

水污染控制工程  ppt课件

第11章 循环冷却水处理
水垢的形成及控制,腐蚀及控制,微生物及控制。
ppt课件
20
第12章 废水生化处理理论基础
生化处理
废水生化处理是利用生物的新陈代谢作用,对废水中的污染物 质进行转化和稳定、使之无害化的处理方法。对污染物进行转化 和稳定的主体是微生物。
处理的对象
生活污水及工业有机废水中的有机物。
在微生物经过对数期大量繁殖后使培养液中的底物逐渐被消耗再加上代谢产物的不断积累从而造成了不利于微生物生长繁殖的食物条件和环境条件致使微生物的增长速度逐渐减慢死亡速度逐渐加快微生物数量趋于稳定
第1章 总论
一、废水的分类
根据废水的来源分为:生活污水及工业废水,工业废水又根 据废水的污染程度分为生产废水(轻)及生产污水(重)。 生活污水与工业废水混合排入城市污水管道即为城市污水
排入土壤的含油废水: 土层对油污吸附和过滤,在土壤形成油膜,破坏土壤的团粒 结构。 排入污水厂的含油废水: 影响活性污泥及生物膜的正常代谢过程,影响排水设备及管 道的正常工作,要求含油浓度不能大于30~50mg/L。 除油的方法: 浮油及重油—重力分离法(隔油沉淀法) 分散油及乳化油—气浮法、混凝沉淀或气浮法 溶解油—生物处理法等
ppt课件
13
第5章 深层过滤
作用原理
含悬浮物的水流过具有一定空隙率的过滤介质,水中的悬浮物 被截留在介质表面或内部而除去。
处理的对象
浓度比较低的悬浊液中微小颗粒(悬浮物)。
滤池的类型
(1)慢滤池(<4m/h) (2)快滤池(4-10m/h) (3)高速滤池(10-60m/h)
ppt课件 14
一、快滤池的构造
ppt课件
8
一、沉淀的类型及特征 自由沉淀 絮凝沉淀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郝吉明课件及习题答案第二章2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郝吉明课件及习题答案第二章2
环系 沥青 半园体沥青 沥青焦燃烧产生的颗粒物,包括:
✓ 黑烟:未燃尽的碳粒 ✓ 飞灰:不可燃矿物质微粒
➢ 煤粉燃烧过程
➢ 碳表面的燃烧产物为CO,它扩散离开表面并与O2反应

外扩散

碳层
2. 燃煤烟尘的形成
➢ 煤粉燃烧过程
✓ 理论上碳与氧的摩尔比近1.0时最易形成黑烟
颗粒物的影响
➢ 黑烟形成的化学过程
2. 燃煤烟尘的形成
➢ 高灰分燃料的扩散燃烧
2. 燃煤烟尘的形成
➢ 灰分中含有Hg、As、Se、Pb、Cu、Zn等污染元素
2. 燃煤烟尘的形成
➢ 飞灰的形成过程
2. 燃煤烟尘的形成
➢ 影响烟煤烟气中飞灰排放特征的因素 ✓ 煤质 ✓ 燃烧方式 ✓ 烟气流速 ✓ 炉排和炉膛的热负荷 ✓ 锅炉运行负荷 ✓ 锅炉结构
➢ 影响烟煤烟气中飞灰排放特征的因素——热负荷
第六节 燃烧过程中其他污染物的形成
1.有机污染物的形成
➢ 形成历程 1. 链烃分子氧化脱氢形成乙烯和乙炔 2. 延长乙炔的链形成各种不饱和基 3. 不饱和基进一步脱氢形成聚乙炔 4. 不饱和基通过环化反应形成C6-C2型芳香族化 合物 5. C6-C2基逐步合成为多环有机物
2. CO的形成
3. Hg的形成与排放
➢ Hg对人的肾和神经系统有危害 ➢ 煤碳燃烧是Hg的一大来源 ➢ 煤中Hg的析出率与燃烧条件有关 ➢ 燃烧温度>90oC时,析出率>90% ➢ 还原性气氛的析出率低于氧化性气氛 ➢ Hg排放控制是燃煤污染控制的新课题之一
4. NOx的形成
➢ NOx的形成机理
2. SO2和SO3之间的转化
➢ 反应方程式
• SO2 + O + M SO3 + M • SO3 + O SO2 + O2 • SO3 + H SO2 + OH • SO3 + M SO2 + O + M

水污染控制技术ppt课件

水污染控制技术ppt课件

1.自然循环
地球上的水在阳光照射下,通过江河、湖泊、海洋等地面
水、表土水的蒸发,植物茎叶的蒸腾,形成水蒸气,进入大气,
遇冷凝结,以雨、雪、雹等形式重返地面。
ppt课件
4
返回地面的水,一部分渗入地下成为土壤水和地下水,再 供植物蒸腾,或直接从地面蒸发;一部分流入江河、湖泊、海 洋,再经过这些水面蒸发或植物蒸腾等,无终止地往复循环。
破坏这些设备。
ppt课件
19
为此,在污水处理前要设置调节池,对污水的水量、水质 进行均衡和调节,使污水处理效果更好。
调节池是调节水质和水量的构筑物。
2.2.2 水量与水质调节的常用方法
1.水量调节
污水处理中水量调节有两种调节池,一种为线内调节池, 另一种为线外调节池。
(1)线内调节池。进水一般采用重力流,出水用泵提升。
第1章 总 论 第2章 水污染控制的物理法 第3章 水污染控制的化学法 第4章 水污染控制的物理化学法 第5章 水污染控制的生化法 第6章 污泥处理 第7章 循环冷却水的处理 第8章 污水处理厂设计与运行管理
ppt课件
1
第1章 总 论
1.1 我国水资源现状 1.2 污水的来源、水污染的途径及危害 1.3 水体中主要污染物质及水质指标 1.4 水污染控制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2)线外调节池。设在旁路上。
当污水流量过高时,多余污水用泵打入调节池;
并送去后续处理。
ppt课件
20
线外调节池与线内调节池相比,不受进水管高度限制,但 被调节的水量需要两次提升,消耗动力大。
2.水质调节
水质调节的任务是将不同时间或不同来源的污水进行混合, 使流出的水质比较均匀。水质调节的基本方法有两种。
ppt课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高级烷烃类的氧化
高级烷烃低级化,低级形成相应的醛、酸、酮等。
a
15
二、烃类化合物的微生物降解
2.烯烃类的微生物降解
根据双键位置不同(中部或C1-C2之间),氧化途径 不同。(图2-5有三种可能)
3.芳烃类的微生物降解
如有侧链,一般先从侧链开始分解;各种芳烃类化合 物虽然最终的步骤可能不同,但他们都有共同的中间 产物——双酚类化合物。
酯类物质一般先通过脂肪酶降解成甘油和脂肪酸。甘油能被大 多数微生物所利用;脂肪酸通过β-氧化,分解成多个乙酸。
a
14
二、烃类化合物的微生物降解
1.烷烃类的微生物降解
(1)甲烷的氧化
CH4――CH3OH――HCHO――HCOOH――CO2
(2)乙烷、丙烷、丁烷的氧化
在甲烷菌的共代谢作用下,生成相应的酮,进一步 被微生物降解;
脂质或称脂类(lipids)是由脂肪酸与醇缩合生成的酯及其衍生 物,根据脂类的主要成分分类,可将脂类分为单脂和复脂。
单脂是由各种高级脂肪酸和醇构成的酯,如常说的油脂,仅含 有脂肪酸和醇;复脂是除含有脂肪酸和各种醇以外还含有其它 成分的酯,如结合磷酸的称为“磷脂(phopholipids)等。
显著特点是一般不溶于水,而溶于乙醚、氯仿、苯等有机溶剂, 这种溶于有机溶剂而不溶于水的特性称为“脂溶性”。
a
8
一、生物组分的大分子有机物降解
1.多糖类的生物降解
原果胶:半乳糖醛酸以α-1,4糖苷键连成 的多糖
由原果胶酶分解成可溶性果胶,再进一步 降解成果胶酸、半乳糖醛酸。
a
9
分解果胶的微生物 细 菌:芽孢杆菌、梭菌、假单孢菌等
真 菌:青霉、曲霉、木霉、根霉等
a
10
果胶分解的应用---麻类脱胶 水浸法:把麻类物质浸入水中,利用厌气微生
LAS经末端氧化、β-氧化、脱磺基等作用产生苯甲酸或苯 乙酸,产生邻苯二酚降解
2.多氯联苯(Polychlorobiphenyl,PCB)的降解
广泛应用于化工、电气、橡胶和塑料工业;
氯含量与降解难易程度相关;
光降解作用有利于脱氯,提高多氯联苯可生物降解性能
3.聚乙二醇(Polyethylenglycol,PEG)的降解
第二章 微生物对污染物 的降解和转化
a
1
第五节 有机污染物生物降解途径
a
2
自然界物质循环中微生物的作用
有机质
CO2
a
3
一、生物组分的大分子有机物降解
1.多糖类的生物降解
纤维素的降解
纤维素――植物结构多糖 生物降解必须在产纤维素酶的微生物作用下分解成单糖。 纤维素酶包括:C1酶和Cx酶(β-1,4-葡聚糖酶)、β-葡 萄糖苷酶
物分解其中的果胶。 露浸法:把麻类物质堆置并保持一定的湿度,
a
11
半纤维素的分解
五碳糖、六碳糖及糖醛酸的组成的多糖
分解半纤维素的微生物:
真菌(双孢蘑菇) 放线菌(青铜色小单孢菌) 细菌(枯草杆菌) 原生动物 藻类
a
12
一、生物组分的大分子有机物降解
2.木质素的生物降解
➢ 微生物不可以直接将木素作为碳源来利用;
a
24
六、 氮素循环中微生物的作用
(一)氨化作用
(3)尿素的氨化 尿素细菌: 1、球菌:尿素生孢八叠球菌 2、芽孢杆菌:巴斯德尿素芽孢杆菌
a
25
(一)氨化作用
(3)尿素的氨化
尿素细菌的生理特点: ① 喜好碱性条件。 ②以尿素、铵盐为N源,以有机C为C源、能源。
a
26
(二)硝化作用
铵氧化形成硝酸的微生物学过程
硝化作用
化能自养型 异养型
2,4-D(2,4-二氯苯氧乙酸)、草芽苹和2,4,5-T的降解、 DDT的降解(仅能通过微生物的共代谢得到降解)
a
19
(1)2,4-D(2,4-二氯苯氧乙酸)
真菌中黑曲霉,仅能将-OH基引入芳香环,
a
20
(2)草芽苹和2,4,5-T的降解
a
21
四、其它合成有机物的微生物降解 与转化
1.合成洗涤剂的降解和转化
(3)环境因子的影农药的微生物降解与转化
1.农药的环境污染
➢ 目前使用的农药主要有有机氯、有机磷、有机 氮和有机硫类;其中有机氯类最具危险性。
➢ 有机氯类农药为脂溶性的,易进入生物体内, 富集于内脏中。
2.微生物对农药的降解和转化
都是先被降解成双酚结构,再被其他微生物继续降解。
a
4
微生物分解纤维素的生化机制
纤维素
纤维素复合酶
单糖
内切葡萄糖酶 外切葡萄糖酶 β-葡萄糖苷酶
纤维素复合酶的类型(按作用场所分):
表面酶:分布于细胞表面,不能在其细胞培养液中起作用的酶(食纤维菌) 外 酶:分泌到胞外,
a
5
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
(1) a.真菌(木霉属)
木材腐朽: 棕色腐朽(褐腐):真菌分解纤维素剩下木质素 白 腐:
PEG400易降解,PEG1500降解速度下降,PEG4000难降解
4.增塑剂的降解
光降解作用使塑料粉末化,相对分子量降至5000以下,利用微生
物利用。
a
22
五、有机汞的微生物分解、转化
抗汞微生物将有机汞还原为无机汞化物或金属汞。
a
23
六、 氮素循环中微生物的作用
(一)氨化作用
(1)蛋白质分解 (2)核酸的分解的氨化
➢ 可降解木素的酶:Mn过氧化物酶、漆酶、木素降解酶;
➢ 木素一般是先被降解成芳香族化合物,再由多种微生物继续 进行分解。
H2O2 MnP Mn3+
Mn3+
丙二酸盐
木素
丙二酸盐 螯合物
H2O
MnP+ Mn2+
图1-3 MnP降解木素机制
a
氧化态木素
13
一、生物组分的大分子有机物降解
3.脂类生物降解
4.脂环烃类的微生物降解
烃类中,此类的抗生物降解性最强。
a
16
a
17
二、烃类化合物的微生物降解
5.海洋油污的微生物降解及其生态学特征
(1)海洋中石油污染物的迁移途径
主要由于石油降解微生物作用得以净化。
(2)海洋石油降解微生物的特点
分布上在近海,不在远海;石油降解菌的生长位置在水油交 界处,而不是在油液中。
b.细菌(食纤维菌属) c.放线菌
a
6
(2)无氧中温条件 细菌:纤维分解梭菌。 真菌:木朽菌、层孔菌 放线菌:
(3)高温条件:在60—70℃条件下生长,并分解纤维素 细 菌:热纤维菌 放线菌:链霉菌属、小单孢菌属
a
7
一、生物组分的大分子有机物降解
1.多糖类的生物降解
淀粉――植物的贮存多糖
由产淀粉酶的微生物将淀粉水解成麦芽糖, 在进 入细胞内被微生物分解、利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