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地理学学期末水平检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口地理学学期末水平检
测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人口地理学学期末水平检测
论述题(5×20分=100分)
1.论述人口地理学的研究任务及发展的四个阶段。
答:人口地理学:研究人口现象的地域特征、空间差异、区际联系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
人口地理学的基本任务:第一,在于揭示人口与资源、环境经济的内在联系;第二,论证人口数量、质量、分布、增长、迁移、流动与国民经济发展的规模、速度的相互关系;第三、研究城乡人口迁移、劳动力转移、城镇化的规模、速度、途径及城镇人口合理布局等问题,为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规划与决策提供依据。
人口地理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19世纪以前,人口学思想的萌芽阶段。主流思想认为人口是国力和财富的象征,人口的增长得到鼓励。代表人物及思想有:国内:1、战国时期的法家商鞅的人口与资源协调发展的思想。“民胜其地者,勿开;地胜其民者,勿来。”“制士分民之律。”即根据不同的土地类型,按一定的比例,合理分布人口。2、思想家管仲的发展人口的思想。“地大国富,人众兵强,此霸主之本也”。3、孔子提出的“惠民”、“安民”、“富民”主张。
国外:古希腊的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理想圈”,“适度人口思想”。柏拉图设想了“理想圈”,将人分为不同的等级,提出了资产阶级原始的“优等生”。在理想圈里,共分为三个等级,管理国家的哲学家、保卫国家的军队和卫士、供给国家物质财富的手工业者和农民。英国的托马斯.曼认为“人口密度大,人口众多是国家富强的源泉”。法国的巴蒂斯特.柯尔培认为“人口增加,国家征收的税收也增加”。英国的威廉.配第认为“土地为财富之母,而劳动则为财富之父和能动的要素。”
第二个阶段:19世纪——第一次世界大战,为人口的力学研究和发展的起步阶段。内容主要限于人类地理和人地关系,期内人口地理的奠基人有:得过的拉采尔:1882年出版《人类地理学》,第一次提出人类生存空间的概念。还就自然环境对种族和民族发展、人口迁移以及人类居住的聚落形式和分布的制约关系进行了论述。法国的白兰士及其弟子白吕纳:白兰士提出“人地相关论”的思想。白吕纳与1910年出版《人文地理学》,明确指出人口分布、劳动地理等人文地里的重要内容。
第三个阶段:第一次世界大战——1953年,人口的力学作为地理学一门独立的分支学科的孕育阶段,期内研究成果增多。国外有:日、苏、法等第一次出版了人口地理学专着、世界及国别人口地理,论述人口、人类社会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着作。中国有:竺可桢、胡焕庸等,如胡焕庸的《中国人口之分布》,第一次全面阐述了人口的李分界线,及第一张中国人口密度图。1949年
国际地理联合会里斯本大会首次批准设立了人口专业委员会。苏、美、英、法等国的地理学会也相继成立了人口的专业组。
第四个阶段:1953——今,蓬勃发展阶段:标志:1953年美国地理学会,特里瓦萨首次提出将人口地理学成为地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特里瓦萨初次构建了人口地理学的理论体系,多人口地理学发展具有划时代意义。
2、结合胡焕庸线论述人口地域分布的一般规律。
答1935年,胡焕庸提出黑河(爱辉)—腾冲线即胡焕庸线,首次揭示了中国人口分布规律。即自黑龙江瑷珲至云南腾冲画一条直线(约为45°),线东南半壁36%的土地供养了全国96%的人口;西北半壁64%的土地仅供养4%的人口。二者平均人口密度比为∶1。
1987年,胡焕庸根据中国内地1982年的人口普查数据得出:“中国东半部面积占目前全国的%,西半部面积占全国的%……在这条分界线以东的地区,居住着全国人口的%;而西半部人口仅占全国人口的%。
2000年第5次人口普查发现,“胡焕庸线”两侧的人口分布比例,与70年前相差不到2%,但是,线之东南生存的人已经远不是当年的四亿三千万,而是十二亿两千万。虽然中国拥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但真正适合人们生存的空间,却只是这300多万平方公里。
人口地域分布的一般规律:1、人口分布主要受社会生产方式的制约。人口的地域分布深受自然因素影响,但它从本质上讲不是一种自然现象,而是社会经济现象,归根结蒂受社会生产在空间上的分布及其区域结构特点所制约。
史前时代:人口极度稀疏、分散、流动;农业时代:人口定居于村落,人口密度与农业产量成正比,人口流动性微弱,分布格局变动迟缓;工业时代:人口大量向城镇集中,工商业发达地区人口稠密,人口流动性增强,分布格局变动较快;后工业时代:平均人口密度趋于稳定,城乡差距缩小,人口流动性更强。
2、人口分布扩散和聚集的对立统一。农业社会的人口分布趋于扩散,工业社会趋于聚集,后工业化社会为扩散和聚集并存。
3、人口分布对生产力发展的反作用。人口与资源和生产力在地区之间的不相适应,是人口再分布的基本原因;人口再分布将推动生产力发展及其区域结构的新变动。
人口地域的趋向性:1、趋向暖湿地区2、趋向低平地区3、趋向岸边
胡焕庸线大致为倾斜45度的直线,此线东南以平原、水网、丘陵、喀斯特和丹霞地貌为主要地理结构,自古以农耕为经济基础;此线西北是草原、沙漠和雪域高原的世界,自古是游牧民族的天下。“胡焕庸线”基本上和“400毫米等降水量线”相重合。“400毫米等降水量线”是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的界线,是反映荒漠化最敏感的指示器之一。年降水量不足400毫米时,土地便有可能向荒漠化发展,正如西北部的草原、沙漠、高原等景色和以畜牧业为主的经济。东南部降水充沛,则地理、气候迥异,农耕经济发达。
3、论述人口迁移的形成机制及其特点。
答:人口迁移的形成机制:
经济因素:经济因素之影响人口迁移,表现为人们谋求生存或改善生活条件的愿望。一般来说,人口状况应该同生产力发展水平或对人口的供养能力相适应。但由于种种原因,这种关系有时不能达到平衡,如统治者的压迫或人口增长过快逐渐走向失调,或由于天灾人祸面临崩溃。这种情况下,人们常常背井离乡,通过迁移另觅生路。近代以来,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进程使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不断发生巨变,人们的地域分布也随之改变,这也成为人口迁移流动的重要因素。
政治因素:1、政策,国家政策,特别是有关人口迁移政策的实施,对人口迁移产生重要影响。2、政治变革,一个国家政治上的变革,政治中心的改变,也引起人口的迁移3、政治迫害,政治因素引起大规模的人口迁移,驱逐出境流亡国外4、战争,战争是对人类正常生活环境和秩序的破环,并引发人口迁移。
社会因素:对人口迁移起作用的社会性因素主要指家庭性原因,如家人团聚和婚姻迁移等,这也往往是经济性迁移的后续行动。在人口迁移是通常是成年男子先行,当他们在一个新环境中安顿以后,家庭其他成员就会随之前往团聚,其中妇女、儿童一般均占很大比重。政治、宗教等因素对人口迁移也是有所影响的。
生态环境因素:1、环境资源差异;2、环境恶化;3、自然灾害
动力因素:
1.生产力发展形成的拉力,工资高;就业机会多;社会福利好;文化设施齐全;生活、医疗条件好。
2.农村地少人多形成的推力,人口增长快,剩余劳动力多;对土地压力大;就业困难;收入低;社会服务短缺;自然灾害等。
3.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以及地缘关系等形成的特有迁移拉力
4.城市形象的快速提升吸引了日益增多的国内外人员
2.人口迁移的主要特点有:
人口迁移是户口等级制度的管理下进行的。
人口迁移受到国家社会经济发展计划和有关政策的深刻制约,国家有组织有计划的迁移在迁移总量上占了很大一部分。
人口迁移长期受到政治运动的深刻影响。
4.论述人口再生产类型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答:人口再生产就是老一代陆续死亡,新一代不断出生,世代更替,使人口总体不断地延续下去的过程。
人口再生产类型是由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三者相互组合而成的人口再生产的特征决定的。世界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实际就是实际增长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