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数学解一元一次方程去括号与去分母

合集下载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括号与去分母——去括号》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括号与去分母——去括号》

教学设计:2024秋季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括号与去分母——去括号》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中“去括号”的步骤和方法,能够准确地将含有括号的一元一次方程转化为无括号的形式。

2.数学思维:培养学生的代数运算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通过去括号的过程,理解方程中符号变化规则。

3.情感态度: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耐心、细致的学习态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去括号的方法,即将含有括号的一元一次方程转化为无括号的形式。

•理解去括号过程中符号变化的规则。

教学难点•正确处理括号前为负号时,括号内各项符号的变化。

•在复杂方程中准确识别并应用去括号的方法。

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包含含括号的一元一次方程示例、去括号步骤演示、练习题)•黑板及粉笔(用于板书关键概念和例题)•学生笔记本(用于记录课堂笔记和练习)•实物教具(如括号形状的卡片,用于直观展示去括号过程)教学方法•讲授法:结合具体例子,详细讲解去括号的方法和步骤。

•演示法:利用多媒体课件或实物教具,逐步演示去括号的过程。

•练习巩固法:通过分层练习,巩固学生对去括号方法的掌握。

•合作学习法: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共同解决去括号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教学过程要点导入新课•复习引入:回顾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概念和上一节学习的简单方程解法,引出当方程中出现括号时,需要采用新的策略来求解。

•情境导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如购物找零、分配任务等),引导学生发现方程中的括号,并思考如何去除括号以简化方程。

新课教学•去括号的方法:•基本规则:明确去括号时,如果括号前是正号,则括号内各项符号不变;如果括号前是负号,则括号内各项符号都要改变。

•示例讲解:选取几个典型例题,逐步演示去括号的过程,强调符号变化的规则。

•复杂情况:介绍含有多个括号或嵌套括号的方程,引导学生理解并应用去括号的规则。

•注意事项:提醒学生在去括号过程中注意符号的正确性,特别是括号前为负号时的情况。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3.3《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括号与去分母》说课稿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3.3《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括号与去分母》说课稿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3.3《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括号与去分母》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3.3《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括号与去分母》这一节,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方程的概念、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的基础上进行的一节内容。

本节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去括号和去分母的方法,是解一元一次方程的重要步骤。

在教材中,通过例题和练习题的形式,引导学生掌握这两种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代数基础,对于方程的概念和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在解方程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去括号和去分母的困难。

因此,本节课需要教师通过生动的讲解和示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两种方法。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去括号和去分母的方法。

2.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和交流,提高解题的效率和准确性。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去括号和去分母的方法。

2.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去括号和去分母的原理,能够灵活运用这两种方法解方程。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节课中,我将采用讲授法、示例法、练习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教学方法。

通过生动的讲解和示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去括号和去分母的方法。

同时,通过大量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

此外,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交流,提高解题的效率和准确性。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复习方程的概念和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引出本节课的内容——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去括号和去分母的方法。

2.讲解:讲解去括号和去分母的方法,通过示例让学生理解这两种方法的原理和步骤。

3.练习:让学生进行大量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的知识。

4.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5.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去括号和去分母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3.3《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括号与去分母》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3.3《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括号与去分母》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3.3《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括号与去分母》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3.3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括号与去分母》这一节主要是让学生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中的一种方法——去括号与去分母。

在学习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础知识之后,本节内容是对学生解题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去括号与去分母的步骤和技巧,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步骤和方法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可能会遇到去括号和去分母的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理解去括号和去分母的原理,并通过大量的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操作步骤。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去括号与去分母的步骤和技巧。

2.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3.通过对本节内容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更复杂的问题。

四. 教学重难点1.去括号与去分母的步骤和技巧。

2.在实际问题中,如何正确运用去括号与去分母的方法。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法。

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提供典型案例让学生分析,小组讨论使学生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六. 教学准备1.PPT课件2.教学案例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本节内容,让学生思考如何解决这类问题。

2.呈现(10分钟)呈现去括号与去分母的步骤和技巧,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针对学生练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讲解和总结,使学生加深对去括号与去分母方法的理解。

5.拓展(5分钟)提供一些拓展问题,让学生思考如何在实际问题中运用去括号与去分母的方法。

6.小结(5分钟)对本节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提醒学生注意事项。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3.3《解一元一次方程-去括号与去分母》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3.3《解一元一次方程-去括号与去分母》教案
3.抽象概括能力:使学生能够从具体问题中抽象出一元一次方程,并通过去括号和去分母的方法,概括出一般性的解法。
4.问题解决能力:培养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方程,并利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一元一次方程去括号与去分母的基本法则。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去括号法则和去分母法则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例如分配律的运用和最小公倍数的求取,我会通过具体例子和对比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一元一次方程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方程求解操作。这个操作将演示如何去括号和去分母。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到学生们对于一元一次方程的去括号与去分母这一部分内容,普遍存在一些理解上的难点和操作上的困惑。首先,我发现许多同学在运用分配律去括号时,容易忽略乘法运算的细节,尤其是在系数与括号内各项相乘的过程中。这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学中,通过更多的例题和练习,帮助他们巩固这一步骤。
-难点三:最小公倍数的正确求取。在去分母时,学生需要准确找到分母的最小公倍数,避免在乘除过程中出错。
-举例:对于方程1/2x + 3/4 = 5/6,正确找到分母2、4和6的最小公倍数12,并分别乘以相应的系数。
-难点四:实际问题到数学方程的转换。学生需要学会从实际问题中提取关键信息,构建出一元一次方程。
-能够运用分配律将方程中的括号去除,并合并同类项。
-学会通过乘以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去除方程中的分母。
-将实际问题抽象为一元一次方程,并求解。
-举例:对于方程2(x - 3) + 4x = 10,学生需掌握如何先去括号得到2x - 6 + 4x = 10,再合并同类项得到6x - 6 = 10,最后求解得到x的值。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括号与去分母——去括号》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括号与去分母——去括号》

听课记录:新2024秋季七年级人教版数学上册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括号与去分母——去括号》教学目标(核心素养)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中去括号的方法,能够准确地去括号并求解方程。

2.过程与方法:通过具体例题的讲解和练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运用数学符号进行运算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细心、耐心的学习态度和严谨的数学思维。

核心素养:•数学运算:掌握去括号这一数学运算技能,准确执行运算步骤。

•逻辑推理:理解去括号对方程等价性的影响,培养逻辑推理能力。

•问题解决:将复杂的数学表达式简化为更易处理的形式,解决实际问题。

导入教师行为:•教师首先展示一个含有括号的一元一次方程,如“3(x+2)−4=5”,询问学生:“这个方程和我们之前学的有什么不同?我们该如何处理这些括号呢?”•引导学生回忆之前学过的四则运算顺序(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先算括号里的),并思考如何将其应用到解方程中去。

学生活动:•学生观察方程,注意到方程中含有括号,与之前的方程在结构上有所不同。

•学生回忆四则运算的顺序,并尝试将这一规则应用到方程中,思考如何去除括号。

过程点评:导入环节通过展示含有括号的方程,直接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去括号。

教师巧妙地利用学生已有的四则运算知识,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其应用到解方程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教学过程教师行为:1. 讲解去括号的方法•教师详细讲解去括号的方法,强调去括号时括号前是正号时,括号内的各项符号不变;括号前是负号时,括号内的各项符号都要改变。

•通过具体例题,如“3(x+2)−4=5”,演示去括号的过程,并强调每一步的运算依据。

2. 学生练习•教师给出几道含有括号的一元一次方程,让学生尝试自己去括号并求解。

•学生在练习过程中,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并解答学生的疑问。

初中数学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3.3解一元一次方程去括号与去分母优秀教学案例

初中数学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3.3解一元一次方程去括号与去分母优秀教学案例
4.反思与评价:通过自我反思、同伴评价和教师评价,帮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深入思考和评价,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自我改进能力。
5.教学策略的灵活运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灵活运用情景创设、问题导向、小组合作和反思与评价等教学策略,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有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促进了学生的深度学习和综合能力的提升。
1.教师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2.学生通过总结归纳,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对去括号和去分母方法的运用能力。
3.教师强调解题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常见错误,提醒学生避免犯同样的错误。
(五)作业小结
1.教师布置相关的作业题目,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2.学生完成作业,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去括号和去分母的方法。
3.自主探究:教师提供问题和线索,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小组合作
1.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交流沟通能力。
2.小组竞赛:设置小组竞赛,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
3.互相评价:鼓励学生互相评价和反馈,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自我改进能力。
2.故事情境:通过有趣的故事或漫画,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
3.问题情境:设计具有挑战性和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
(二)问题导向
1.教师提问:教师通过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
2.学生提问:鼓励学生主动提问,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2.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3.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内容,让学生明确学习的要求和方向。

人教七年级数学上册-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括号与去分母(附习题)

人教七年级数学上册-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括号与去分母(附习题)

(1)会通过去分母解一元一次方程.
(2)归纳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体会解方程 中的化归思想.
推进新课 知识点1 去分母
数学小史料
英国伦敦博物馆保存着 一部极其珍贵的文物—— 纸草书.这是古代埃及人用 象形文字写在一种用纸莎草 压制成的草片上的著作,它于公元前1700年左右写成. 这部书中记载了许多有关数学的问题.
3.x为何值时,式子 的值相等?
3 4
4
3
1 2
x
1
8
与3 x 1
2
解:由题意得
3 4
4
3
1 2
x
1
8
3 2
x1
去括号,得 1 x 1 6 3 x 1
2
2
移项、合并同类项,得 –x = 8
系数化为1,得x = –8
课堂小结
6x+6(x-2 000)=150 000 去括号
6x+6x-12 000=150 000 移项
练习2 解下列方程 (1)2(x + 3)= 5x 解:去括号,得 2x + 6 = 5x.
移项,得 2x – 5x = –6. 合并同类项,得 –3x = –6. 系数化为1,得 x = 2.
(2)4x + 3(2x – 3)= 12 – ( x + 4) 解:去括号,得
4x + 6x – 9= 12 – x – 4 移项,得
一个数,它的三分之二,它的一半, 它的七分之一,它的全部,加起来总共是33, 求这个数. 分析:设这个数为x.
根据题意,得
2 x+ 1 x+ 1 x+x=33 327
方法1:合并同类项,得
97 x=33 42
系数化为1,得

人教版七年级上数学《 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括号去分母》课堂笔记

人教版七年级上数学《  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括号去分母》课堂笔记

《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括号去分母》课堂笔记一、知识点梳理1.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步骤:去括号、去分母、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

2.去括号的方法:括号前面是正号,去掉括号不变号;括号前面是负号,去掉括号要变号。

3.去分母的方法:在方程两边同时乘以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去掉分母。

注意分母是小数时,要把小数化为整数。

4.解实际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中的等量关系,设未知数、列方程、解方程并检验。

二、重难点解析1.去括号和去分母的技巧和方法是本节课的重点,需要学生熟练掌握。

2.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步骤中,移项和合并同类项是难点,需要学生通过练习和思考掌握。

3.解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本节课的另一个难点,需要学生通过实例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三、例题解析例1. 解方程:2x+3=7分析:这是一个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我们可以直接进行移项和合并同类项,得到答案x=2。

例2. 解方程:5x-7=3x+9分析:这是一个稍微复杂的一元一次方程,我们需要先去括号,再进行移项和合并同类项,得到答案x=7。

例3. 解方程:4(2x+3)=7(x-1)+10(2x+3)分析:这是一个含有括号的方程,我们需要先去括号,再进行移项和合并同类项,最后进行系数化为1,得到答案x=5。

四、注意事项1.在去括号时,要注意括号前面是负号时,去掉括号要变号。

2.在去分母时,要注意分母是小数时,要把小数化为整数。

同时注意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

3.在解一元一次方程时,要注意移项和合并同类项的技巧和方法。

4.在解实际问题时,要注意分析问题中的等量关系,设未知数、列方程、解方程并检验。

七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3.3解一元一次方程去括号与去分母优秀教学案例

七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3.3解一元一次方程去括号与去分母优秀教学案例
2.创设问题情境:提出一个实际问题,让学生思考如何用数学方法解决。例如,设计一个行程问题,引导学生发现其中蕴含的一元一次方程。
3.利用多媒体手段:播放与课题相关的动画或视频,形象地展示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场景,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4.创设互动情境: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在生活中遇到的一元一次方程问题,相互交流解题心得。
2.同伴评价:学生相互评价对方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指出对方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3.教师总结: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总结性评价,给予肯定和鼓励,并提出改进建议。
(五)作业小结
1.布置作业:布置一些有关去括号与去分母的练习题,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2.作业反馈:教师及时批改学生的作业,给予反馈,指出不足之处,引导学生正确思考。
为了巩固所学知识,我设计了丰富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运用去括号与去分母的方法,逐步提高解题能力。在练习过程中,我引导学生相互讨论、交流心得,分享解题技巧,从而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本案例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实际应用能力。通过案例的实施,学生对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去括号与去分母方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提高了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数学运用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生活实例引入课题,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发现数学规律,自然过渡到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去括号与去分母步骤。
2.引导学生运用口诀记忆去括号与去分母的规则,提高他们的记忆能力。
3.设计丰富多样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运用去括号与去分母的方法,提高解题能力。
4.鼓励学生相互讨论、交流心得,分享解题技巧,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七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3.3解一元一次方程去括号与去分母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三章3.3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括号与去分母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三章3.3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括号与去分母
方法总结:对于此类阶梯收费的题目,需要弄清楚 各阶段的收费标准,以及各节点的费用.然后根据缴 纳费用的金额,判断其处于哪个阶段,然后列方程 求解即可.
1. 对于方程 2( 2x-1 )-( x-3 ) =1 去括号正确的

(D)
A. 4x-1-x-3=1
B. 4x-1-x +3=1
C. 4x-2-x-3=1
2
10 5
去分母(方程两边同乘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
5(3x 1) 10 2 (3x 2) 4x
去括号 15x 5 20 3x 2 4x
移项
15x 3x 4x 2 5 20 合并同类项
16x 13
系数化为1
x 13 16
下列方程的解法对不对?如果不对,你能找出错在
解:设寺内有x个僧人,依题意得 1 x 1 x 364. 34
解得x=624.
答:寺内有624个僧人.
1. 方程 3 5x 7 x 17 去分母正确的是
(C)
2
4
A. 3-2(5x+7) = -(x+17)
B. 12-2(5x+7) = -x+17
C. 12-2(5x+7) = -(x+17)
七年级数学上(RJ)
第三章 一元一次方程
3.3 解一元一次方程(二) ——去括号与去分母
第1课时 利用去括号解一元一次方程
化简下列各式: (1) (-3a+2b) +3(a-b); (2) -5a+4b-(-3a+b).
解:(1) 原式=-b;(2) 原式=-2a+3b.
去括号法则: 去掉“+ ( )”,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不变. 去掉“– ( )”,括号内各项的符号改变.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3.3解一元一次方程去括号与去分母 说课稿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3.3解一元一次方程去括号与去分母 说课稿

《解一元一次方程---去括号与去分母》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解一元一次方程,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方面对本课题进行分析说明。

首先,对本节教材内容进行分析。

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解一元一次方程是华东师范版七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二节第二课时的内容,本章的主要内容是解一元一次方程,以及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这些知识是今后学习其他方程、不等式及函数的重要基础. 同时也是学习物理化学等学科不可缺少的数学工具。

本节课无论是知识的运用上,还是在对学生技能形成、思维训练、能力发展上,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学情分析基于七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思维特征和生理特征,在课堂教学中,一方面要运用直观生动的形象,引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二、教学目标: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心理特征及本节课的知识特点,将教学目标定位为:1、知识与能力目标:能够正确运用--去括号、去分母的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

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

2、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把实际问题抽象为方程的过程,发展用方程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理解划归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具体情境引入新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学重难点根据教材的地位及教学目标,确定本节课的重点是通过去括号去分母解一元一次方程,并归纳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

虽然七年级学生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具备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但他们的理性思维还处于初步阶段,对运用这一知识解决陌生问题的能力不够,因此,本节课的难点是选择正确的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

四、教法与学法(一)教法选择为满足新课程改革下的课堂教学要求,确定本节课主要采用启发引导探索的教学方法。

基于本节课的特点,确定课堂教学采用了情境—问题—观察—思考—提高的步骤,使学生初步体验到数学是一个充满着观察、思考、归纳、类比和猜测的探索过程。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3.3解一元一次方程一一去括号与去分母(第1课时)说课稿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3.3解一元一次方程一一去括号与去分母(第1课时)说课稿
主要知识点包括:
1.去括号法则:含有一个括号的方程,去掉括号后,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括号前的符号相同;含有两个或多个括号的方程,去掉括号后,根据括号之间的符号进行符号分配。
2.去分母法则:将方程两边同乘以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使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并掌握去括号与去分母的解法。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3.3解一元一次方程一一去括号与去分母(第1课时)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一)内容概述
本节课为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第三节“解一元一次方程——去括号与去分母”的第一课时。在课程体系中,本节课是继学习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及移项之后,进一步学习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掌握去括号与去分母的解法,为后续学习其他类型的方程打下基础。
(二)学习障碍
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简单的方程求解方法和移项技巧,但可能存在以下学习障碍:
1.对去括号法则的理解不够深入,容易在符号分配上出现错误。
2.对去分母的最小公倍数求法不够熟练,导致在去分母过程中出现错误。
3.部分学生可能对数学符号和术语的理解不够准确,影响解题速度和正确率。
(三)学习动机
1.创设情境:通过一个与学生生活相关的实际问题,例如购物时如何计算折扣,引发学生思考方程在生活中的应用。
2.提出问题:在黑板上展示一个含括号和分母的简单方程,提问学生如何解决这类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3.回顾旧知:简要回顾上一节课学习的移项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新知讲授
在新知讲授阶段,我将逐步呈现知识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2.能够运用去括号与去分母的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
过程与方法: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3.3《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括号与去分母》(去分母)教学设计1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3.3《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括号与去分母》(去分母)教学设计1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3.3《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括号与去分母》(去分母)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括号与去分母》是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三节的内容。

这一节主要让学生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技巧。

在学习了《解一元一次方程(一)—解方程》的基础上,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解方程方法,这一节将重点介绍如何去括号和去分母。

去括号和去分母是解一元一次方程的重要步骤,也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必要手段。

这一节的内容不仅为后续的方程求解和实际应用打下基础,也为学生进一步学习代数和函数提供了必要的工具。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节的内容时,需要具备基本的代数运算能力,能够进行简单的加减乘除运算。

同时,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能够理解去括号和去分母的原理,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能对去括号和去分母的规则理解不够深入,容易在实际操作中出错。

因此,教师需要通过生动的例子和实际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一节的内容。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掌握去括号和去分母的方法,能够运用这些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例分析和练习,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去括号和去分母的方法。

2.难点: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方程,并运用去括号和去分母的方法解决。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实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

通过生动有趣的例子和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实例和实际问题,用于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

2.准备PPT,用于展示和讲解去括号和去分母的方法。

3.准备练习题,用于巩固学生对去括号和去分母的掌握。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问题转化为方程,并引入去括号和去分母的概念。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一元一次方程《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括号与去分母(第1课时)》示范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一元一次方程《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括号与去分母(第1课时)》示范教学设计

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括号与去分母(第1课时)教学目标1.掌握利用去括号法则解含括号的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2.掌握解含括号的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3.能够找出实际问题中的已知量和未知量,根据相等关系列出方程,能够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根据实际问题建立方程模型的能力.教学重点解含有括号的一元一次方程.教学难点选择合适的相等关系,用方程模型表示问题中的相等关系.教学过程知识回顾1.求出未知数并说明解题步骤.(1)若5x-4=-9+3x,则x=________.(2)若7x+6=16-3x,则x=_________.【师生活动】教师提问:如何解上面方程?学生回答:可以利用移项的方法解方程.教师追问:利用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步骤是什么?学生回答: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答案】(1)52(2)12.化简下列整式并说明你的依据.(1)2(6x+5)=_______________.(2)-3(7x-5)=_____________.【师生活动】教师提问:如何进行整式的化简?学生回答:(1)有括号,先去括号;(2)有同类项,再合并同类项,化简的最终结果不含同类项.【答案】(1)12x+10(2)-21x+15【设计意图】带领学生复习已学过的解方程和去括号知识,为引出本节课“利用去括号解一元一次方程”作铺垫.新知探究一、探究学习【问题】某工厂加强节能措施,去年下半年与上半年相比,月平均用电量减少2 000 kW·h(千瓦·时),全年用电15万kW·h.这个工厂去年上半年每月平均用电量是多少?【师生活动】教师提问:问题中涉及了哪些量?学生回答:上半年月平均用电量,下半年月平均用电量,全年用电量.教师提问:这些量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学生回答:6×上半年月平均用电量+6×下半年月平均用电量=全年用电量.教师总结:在列方程时,“总量=各部分量的和”是一个基本的相等关系.学生尝试作答.解:设上半年每月平均用电x kW·h,则下半年每月平均用电(x-2 000) kW·h;上半年共用电6x kW·h,下半年共用电6(x-2 000) kW·h.根据全年用电15万kW·h,列方程,得6x+6(x-2 000)=150 000.教师追问:如何解这个方程?教师提示:如果去括号,就能简化方程的形式.学生尝试作答.解:去括号,得6x+6x-12 000=150 000.移项,得6x+6x=150 000+12 000.合并同类项,得12x=162 000.系数化为1,得x=13 500.教师总结:方程中有带括号的式子时,去括号是常用的化简步骤.教师提问:本题还有其他列方程的方法吗?用其他方法列出的方程应怎样解?学生回答:可以根据“表示同一个量的两个式子相等”来列方程.(1)下半年月平均用电量=上半年月平均用电量-2 000;(2)下半年月平均用电量=16(全年用电量-上半年用电量).【答案】解:设上半年每月平均用电x kW·h,由题意,得16(150 000-6x)=x-2 000.去括号,得25 000-x=x-2 000.移项,得-x-x=-25 000-2 000.合并同类项,得-2x=-27 000.系数化为1,得x=13 500.答:这个工厂去年上半年每月平均用电13 500 kW·h.【新知】利用去括号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步骤:(1)去括号;(2)移项;(3)合并同类项;(4)系数化为1.【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列方程知识入手,提出问题“如何解方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原方程与目标之间的差异,能分析、寻找消除差异的方法,初步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的应用.二、典例精讲【例1】解下列方程:(1)2x-(x+10)=5x+2(x-1);(2)3x-7(x-1)=3-2(x+3).【答案】解:(1)去括号,得2x-x-10=5x+2x-2.移项,得2x-x-5x-2x=-2+10.合并同类项,得-6x=8.系数化为1,得43x=-.(2)去括号,得3x-7x+7=3-2x-6.移项,得3x-7x+2x=3-6-7.合并同类项,得-2x=-10.系数化为1,得x=5.【例2】一艘船从甲码头到乙码头顺流而行,用了2 h;从乙码头返回甲码头逆流而行,用了2.5 h.已知水流的速度是3 km/h,求船在静水中的平均速度.【师生活动】教师提问:一般情况下可以认为这艘船往返的路程相等,由此填空:顺流速度____顺流时间____逆流速度____逆流时间.顺流速度=静水速度____水流速度.逆流速度=静水速度____水流速度.学生回答:顺流速度×顺流时间=逆流速度×逆流时间.顺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逆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答案】解:设船在静水中的平均速度为x km/h,则顺流速度为(x+3) km/h,逆流速度为(x-3) km/h.根据往返路程相等,得2(x+3)=2.5(x-3).去括号,得2x+6=2.5x-7.5.移项及合并同类项,得0.5x=13.5.系数化为1,得x=27.答:船在静水中的平均速度为27 km/h.【设计意图】通过例题1、例题2的练习与讲解,巩固学生对已学知识的理解及应用.课堂小结板书设计一、利用去括号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列方程课后任务完成教材第95页练习(1)~(4)小题.。

七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3.3解一元一次方程去括号与去分母说课稿

七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3.3解一元一次方程去括号与去分母说课稿
3.课后通过作业和线上交流,为学生提供额外辅导。
课后,我将通过以下方式评估教学效果:
1.收集和分析学生的作业和测试成绩。
2.询问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3.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合作表现。
具体的反思和改进措施包括:
1.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
2.针对学生的常见错误,设计专门的复习和强化训练。
3.教师反馈: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练习情况,给予针对性的反馈和建议,帮助他们找到提高的方向。
(五)作业布置
课后作业布置如下:
1.巩固性作业:布置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习题,目的是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2.拓展性作业:设置一些难度较大的题目,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3.实践性作业:让学生搜集生活中的方程问题,并尝试解答,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增强数学素养。
七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3.3解一元一次方程去括号与去分母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一)内容概述
本节课选自七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第三章第三节,主要内容是解一元一次方程中的去括号与去分母。这一部分内容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是对前面所学整式运算的巩固,也为后面学习更复杂的方程及不等式打下基础。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步骤,了解去括号与去分母的方法。主要知识点包括: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去括号与去分母的方法,以及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为了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我将采用以下方式导入新课:
1.创设情境:以一个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为切入点,例如“小明去超市购物,发现买三件商品打折后的价格与单买一件的价格相同,请你帮小明计算一下打折的比例。”通过这个问题,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3.3《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括号与去分母》(去分母)教学设计2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3.3《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括号与去分母》(去分母)教学设计2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3.3《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括号与去分母》(去分母)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3.3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括号与去分母》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在掌握了方程的基本概念和解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学习如何去掉方程中的括号和分母,为后续的解方程和求解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教材中通过例题和练习题引导学生掌握去括号和去分母的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进入七年级之前,已经学习过一些代数知识,对解方程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去括号和去分母的技巧性操作,部分学生可能还不太熟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性地进行讲解和辅导,确保学生能够掌握这部分内容。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去括号和去分母的方法。

2.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运算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去括号和去分母的方法。

2.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方程,并运用去括号和去分母的方法解决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示范法、练习法、小组合作探究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操作、交流等活动,掌握去括号和去分母的方法。

六. 教学准备1.PPT课件。

2.练习题。

3.教学黑板。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将其转化为方程。

例如,甲、乙两地相距120千米,一辆汽车从甲地出发,以60千米/时的速度前往乙地,问几小时后汽车到达乙地?2.呈现(10分钟)PPT展示去括号和去分母的方法,通过例题讲解每一步的操作。

例如,对于方程3x + 2(x - 1) = 4x + 3,先去括号得到3x + 2x - 2 = 4x + 3,再去分母得到5x - 2 = 4x + 3。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每组选择一道题目进行去括号和去分母的操作。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巩固(10分钟)PPT展示一些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检验自己是否掌握了去括号和去分母的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3解一元一次方程----去括号与去分母学案
(1)课堂准备:
(工程问题,只列不解)
1、一件工作,甲单独做20小时完成,乙单独做12小时完成。

哪么两人合作多少小时完成?
思考:(1)两人完成32小时完成对吗?为什么?
(2)甲每小时完成全部工作的;乙每小时完成全部工作的;
甲X小时完成全部工作的;乙X小时完成全部工作的;
两人合作小时完成。

2、整理一块地,由一个人做要80小时完成。

那么4个人做需要多少小时完成?
分析:一个人做1小时完成的工作量是;
一个人做X小时完成的工作量是;
4个人做X小时完成的工作量是。

(1)一项工作,4个人做12小时才能完成。

若这项工作由8个人来做,多少小时才能完成?
分析:(1)人均效率(一个人做1小时的工作量)是
(2)这项工作由8个人来做,X小时完成的工作量是
总结:一个工作由m个人n小时完成,那么人均效率是
二、自学交流:
问题.整理一批图书,由一个人做要40小时完成。

现在计划由一部分人先做4小时,再增加2人和他们一起做8小时,完成这项工作。

假设这些人的工作效率相同,具体应先安排多少人工作?
分析:这里可以把总工作量看作1。

请填空:
人均效率(一个人做1小时完成的工作量)为。

由x人先做4小时,完成工作量为。

再增加2人和前一部分人一起做8小时,完成的工作量为
这项工作分两段完成,两段完成的工作量之和为
解:设先安排人工作4小时。

根据两段工作量之和应是总工作量,由题意得:
2、成果展示:。

1、甲队有32人,乙队有28人,如果要使甲队人数是乙队人数的2倍,应从乙队调多少人去甲队?
2,一件工作由一个人做要50小时完成,现在计划由一部分人先做5小时,再增加8人和他们一起做10小时,完成了这项工作,问:先安排多少人工作?
四、巩固提高:
1、环形跑道400米,小明跑步每秒9米,爸爸汽车每秒16米,两人同时同地反向而行,经过多少秒两人相遇?
2、某人乘船由A地顺流到B地,然后又逆流到C地,用了3小时,已知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是8千米/时,水流的速度为2千米/时,若A、C两地的距离为20千米,求A、B两地的距离。

五、拓展延伸:
一只天鹅在天空中飞翔时遇到了一群天鹅,它向群鹅问好:“你们好啊,100只天鹅。

”群鹅回答说:“我们不是100只,但是如果以我们这么多,再加上一个这么多,再加上我们的一半,再加上我们的一半的一半,你也加进来,那么我们就是100只了。

”问天上飞的群鹅有多少只?
六、学后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