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可靠性测试检验规范
手机测试标准
手机测试标准手机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而手机的质量和性能更是直接关系到用户体验和使用效果。
因此,手机测试标准显得尤为重要。
手机测试标准是指对手机在各个方面进行测试和评估,以确保手机的质量和性能达到一定的标准要求。
下面我们将从多个方面来介绍手机测试标准的相关内容。
首先,手机的外观和做工是手机测试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外观测试需要检查手机的整体设计和工艺,包括手机的尺寸、重量、材质、工艺等方面。
做工测试则需要检查手机的组装工艺和接口的质量,确保手机在日常使用中不会出现松动、开裂等问题。
其次,手机的屏幕测试也是手机测试标准中的重要内容。
屏幕测试需要对手机的显示效果、色彩表现、分辨率、触摸灵敏度等方面进行全面测试,以确保手机的屏幕能够满足用户的日常使用需求。
另外,手机的性能测试也是手机测试标准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性能测试需要对手机的处理器、内存、存储、电池等硬件进行测试,同时也需要对手机的系统流畅度、应用响应速度、多任务处理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估,以确保手机在日常使用中能够稳定流畅地运行。
此外,手机的通信功能测试也是手机测试标准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信功能测试需要对手机的信号接收、通话质量、数据传输速度等方面进行测试,以确保手机在不同的网络环境下能够保持良好的通信连接和稳定的数据传输。
最后,手机的安全性测试也是手机测试标准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之一。
安全性测试需要对手机的指纹识别、面部识别、支付安全、隐私保护等方面进行测试,以确保手机在用户隐私和支付安全方面能够提供可靠的保障。
综上所述,手机测试标准涉及到手机的外观、屏幕、性能、通信功能、安全性等多个方面,通过对手机在各个方面的测试和评估,可以确保手机的质量和性能达到一定的标准要求,从而提升用户体验和满足用户的日常使用需求。
手机制造商和手机测试机构应该严格按照相关的测试标准进行测试,以确保手机产品的质量和性能能够得到有效的保障。
华为客户可靠性检验测试规范标准
1测试标准框架 (15)1.1整体框架 (15)1.2测试样品数 (15)1.3不同工艺测试项选择 (18)2外观等级面划分 (18)2.1外观等级面定义 (18)3测量条件及环境的要求 (19)3.1距离 (19)3.2时间 (19)3.3位置 (19)3.4照明 (19)3.5环境 (19)4表面处理可靠性测试方法 (19)4.1膜厚测试 (19)4.1.1试验目的 (19)4.1.2试验条件 (19)4.1.3合格判据 (19)4.2抗MEK(丁酮)测试 (19)4.2.1试验目的 (19)4.2.2试验条件 (20)4.2.3程序 (20)4.2.4合格判据 (20)4.3附着力测试 (20)4.3.1试验目的 (20)4.3.2试验条件 (21)4.3.3程序 (21)4.3.4合格判据 (22)4.3.5等级描述说明 (22)4.3.6测试工具 (23)4.4RCA纸带耐磨测试 (23)4.4.1试验目的 (23)4.4.3程序 (24)4.4.4合格判据 (24)4.5酒精摩擦测试 (24)4.5.1试验目的 (24)4.5.2试验条件 (24)4.5.3程序 (24)4.5.4合格判据 (25)4.6橡皮摩擦测试 (25)4.6.1试验目的 (25)4.6.2试验条件 (25)4.6.3程序 (25)4.6.4合格判据 (25)4.7振动摩擦测试 (26)4.7.1试验目的 (26)4.7.2试验条件 (26)4.7.3程序 (26)4.7.4合格判据 (27)4.7.5说明 (28)4.8铅笔硬度测试 (28)4.8.1试验目的 (28)4.8.2试验条件 (28)4.8.3程序 (28)4.8.4合格判据 (30)4.8.5测试工具 (30)4.9抗脏污测试 (30)4.9.1试验目的 (30)4.9.2试验条件 (30)4.9.3程序 (31)4.9.4合格判据 (31)4.10牛顿笔测试 (31)4.10.1试验目的 (31)4.10.2试验条件 (31)4.10.3程序 (31)4.10.5说明 (31)4.11显微维氏硬度测试 (32)4.11.1试验目的 (32)4.11.2试验条件 (32)4.11.3程序 (32)4.11.4合格判据 (32)4.12耐化妆品测试 (32)4.12.1试验目的 (32)4.12.2试验条件 (32)4.12.3程序 (33)4.12.4合格判据 (33)4.13耐手汗测试 (33)4.13.1试验目的 (33)4.13.2试验条件 (33)4.13.3程序 (33)4.13.4合格判据 (34)4.13.5说明 (34)4.14低温存储 (34)4.14.1试验目的 (34)4.14.2试验条件 (34)4.14.3程序 (34)4.14.4合格判据 (35)4.15高温存储 (35)4.15.1试验目的 (35)4.15.2试验条件 (35)4.15.3程序 (35)4.15.4合格判据 (35)4.16交变湿热 (35)4.16.1试验目的 (35)4.16.2试验条件 (35)4.16.3程序 (36)4.16.4合格判据 (36)4.17温度冲击 (36)4.17.2试验条件 (36)4.17.3程序 (36)4.17.4合格判据 (36)4.18太阳辐射 (37)4.18.1试验目的 (37)4.18.2试验条件 (37)4.18.3程序 (37)4.18.4合格判据 (37)4.18.5说明 (37)4.19盐雾测试 (38)4.19.1试验目的 (38)4.19.2试验条件 (38)4.19.3程序 (38)4.19.4合格判据 (39)4.20水煮测试 (40)4.20.1试验目的 (40)4.20.2试验条件 (40)4.20.3程序 (40)4.20.4合格判据 (40)4.20.5说明 (40)4.21切片测试 (40)4.21.1试验目的 (40)4.21.2试验条件 (41)4.21.3程序 (41)4.21.4合格判据 (42)4.22内部件附着力测试 (42)4.22.1试验目的 (42)4.22.2试验条件 (42)4.22.3程序 (43)4.22.4合格判据 (43)4.23内部件交变湿热 (43)4.23.1试验目的 (43)4.23.2试验条件 (43)4.23.4合格判据 (43)4.23.5说明 (43)4.24内部件温度冲击 (43)4.24.1试验目的 (43)4.24.2试验条件 (43)4.24.3程序 (44)4.24.4合格判据 (44)4.25内部五金件阻抗测试 (44)4.25.1试验目的 (44)4.25.2试验条件 (44)4.25.3程序 (44)4.25.4合格判据 (44)4.26内部五金件高温高湿 (45)4.26.1试验目的 (45)4.26.2试验条件 (45)4.26.3程序 (45)4.26.4合格判据 (46)4.27钢丝绒测试 (46)4.27.1试验目的 (46)4.27.2试验条件 (46)4.27.3程序 (46)4.27.4合格判据 (46)4.283D涂层及小部件验证策略 (46)4.28.13D涂层 (46)4.28.2小部件 (46)5结构件强度测试方法 (47)5.1强度测试位置识别方法 (47)5.1.1试验目的 (47)5.1.2试验条件 (47)5.2落锤测试 (48)5.2.1试验目的 (48)5.2.2试验条件 (48)5.2.3程序 (49)5.3弯折测试 (50)5.3.1试验目的 (50)5.3.2试验条件 (50)5.3.3程序 (52)5.3.4合格判据 (52)5.4拉力测试 (53)5.4.1试验目的 (53)5.4.2试验条件 (53)5.4.3程序 (54)5.4.4合格判据 (54)5.5NMT粘合质量初判 (54)5.5.1试验目的 (54)5.5.2试验条件 (54)5.5.3程序 (54)5.5.4合格判据 (55)5.6NMT剪切强度测试 (56)5.6.1试验目的 (56)5.6.2试验条件 (56)5.6.3程序 (56)5.6.4合格判据 (56)5.7NMT定向跌落测试 (56)5.7.1试验目的 (56)5.7.2试验条件 (57)5.7.3程序 (57)5.7.4合格判据 (58)5.8按键手感 (58)5.8.1试验目的 (58)5.8.2试验条件 (58)5.8.3合格判据 (58)5.9按键弹力曲线测试 (58)5.9.1试验目的 (58)5.9.2试验条件 (58)5.9.3资源要求 (58)5.9.5合格判据 (60)5.10USB/耳机/卡托模拟插拔测试 (60)5.10.1试验目的 (60)5.10.2试验条件 (60)5.10.3程序 (61)5.10.4合格判据 (61)5.11表面能测试 (61)5.11.1试验目的 (61)5.11.2试验条件 (61)5.11.3程序 (62)5.11.4合格判据 (62)5.11.5说明 (62)5.11.6附OWENS 计算方法 (63)5.12装饰件拉拔力测试 (63)5.12.1试验目的 (63)5.12.2试验条件 (63)5.12.3程序 (63)5.12.4合格判据 (63)5.13卡托三杆弯测试 (64)5.13.1试验目的 (64)5.13.2试验条件 (64)5.13.3程序 (64)5.13.4合格判据 (64)5.14卡托横梁正向挤压测试 (65)5.14.1试验目的 (65)5.14.2试验条件 (65)5.14.3程序 (65)5.14.4合格判据 (65)5.15卡托横梁侧向挤压测试 (65)5.15.1试验目的 (65)5.15.2试验条件 (66)5.15.3程序 (66)5.15.4合格判据 (66)5.16卡托扭曲测试 (67)5.16.1试验目的 (67)5.16.2试验条件 (67)5.16.3程序 (67)5.16.4合格判据 (67)5.17卡托钢片推出力测试 (68)5.17.1试验目的 (68)5.17.2试验条件 (68)5.17.3程序 (68)5.17.4合格判据 (68)5.18卡托弯折测试 (68)5.18.1试验目的 (68)5.18.2试验条件 (68)5.18.3程序 (69)5.18.4合格判据 (69)5.19螺钉防松扭力测试 (69)5.19.1试验目的 (69)5.19.2试验条件 (69)5.19.3程序 (69)5.19.4合格判据 (70)5.20螺钉破坏扭力测试 (70)5.20.1试验目的 (70)5.20.2试验条件 (70)5.20.3程序 (70)5.20.4合格判据 (70)6非功能类镜片可靠性测试方法 (71)6.1抗化学试剂测试 (71)6.1.1试验目的 (71)6.1.2试验条件 (71)6.1.3程序 (71)6.1.4合格判据 (71)6.2附着力测试 (71)6.2.1试验目的 (71)6.2.2试验条件 (71)6.2.4合格判据 (71)6.2.5说明 (71)6.3铅笔硬度测试 (72)6.3.1试验目的 (72)6.3.2试验条件 (72)6.3.3程序 (72)6.3.4合格判据 (72)6.3.5测试工具 (72)6.4显微维氏硬度测试 (72)6.4.1试验目的 (72)6.4.2试验条件 (72)6.4.3程序 (72)6.4.4合格判据 (73)6.5耐化妆品测试 (73)6.5.1试验目的 (73)6.5.2试验条件 (73)6.5.3程序 (73)6.5.4合格判据 (73)6.6耐手汗测试 (74)6.6.1试验目的 (74)6.6.2试验条件 (74)6.6.3程序 (74)6.6.4合格判据 (74)6.6.5说明 (74)6.7低温存储 (74)6.7.1试验目的 (74)6.7.2试验条件 (74)6.7.3程序 (74)6.7.4合格判据 (74)6.8高温存储 (75)6.8.1试验目的 (75)6.8.2试验条件 (75)6.8.3程序 (75)6.9交变湿热 (75)6.9.1试验目的 (75)6.9.2试验条件 (75)6.9.3程序 (75)6.9.4合格判据 (75)6.10温度冲击 (76)6.10.1试验目的 (76)6.10.2试验条件 (76)6.10.3程序 (76)6.10.4合格判据 (76)6.11酒精摩擦 (76)6.11.1试验目的 (76)6.11.2试验条件 (76)6.11.3程序 (76)6.11.4合格判据 (76)6.12钢丝绒测试 (77)6.12.1试验目的 (77)6.12.2试验条件 (77)6.12.3程序 (77)6.12.4合格判据 (77)6.13盐雾试验 (77)6.13.1试验目的 (77)6.13.2试验条件 (77)6.13.3程序 (77)6.13.4合格判据 (78)6.14水煮测试 (78)6.14.1试验目的 (78)6.14.2试验条件 (78)6.14.3程序 (78)6.14.4合格判据 (78)6.14.5说明 (78)6.15太阳辐射 (78)6.15.1试验目的 (78)6.15.3程序 (78)6.15.4合格判据 (79)6.15.5说明 (79)6.16背面油墨阻抗测试 (79)6.16.1试验目的 (79)6.16.2试验条件 (79)6.16.3程序 (79)6.16.4合格判据 (79)6.17挤压测试 (79)6.17.1试验目的 (79)6.17.2试验条件 (80)6.17.3程序 (80)6.17.4合格判据 (80)6.18镜片推脱力测试 (81)6.18.1试验目的 (81)6.18.2试验条件 (81)6.18.3程序 (81)6.18.4合格判据 (81)6.19镜片背面贴膜拉拔力 (81)6.19.1试验目的 (81)6.19.2试验条件 (81)6.19.3合格判据 (81)6.20四杆弯折(强化指标)测试 (81)6.20.1试验目的 (81)6.20.2试验条件 (81)6.20.3程序 (82)6.20.4合格判据 (82)6.21落球测试 (83)6.21.1试验目的 (83)6.21.2试验条件 (83)6.21.3程序 (83)6.21.4合格判据 (84)6.22环对环挤压测试 (84)6.22.2试验条件 (84)6.22.3程序 (84)6.22.4合格判据 (84)6.23透光率 (85)6.23.1试验目的 (85)6.23.2试验条件 (85)6.23.3合格判据 (85)6.23.4说明 (85)6.24水滴角 (85)6.24.1试验目的 (85)6.24.2试验条件 (85)6.24.3合格判据 (86)6.25表面能测试 (86)7特殊工艺测试方法 (86)7.1贴片logo附着力测试 (86)7.1.1试验目的 (86)7.1.2试验条件 (86)7.1.3程序 (86)7.1.4合格判据 (86)7.2贴片logo拉拔力测试 (86)7.2.1试验目的 (86)7.2.2试验条件 (86)7.2.3判定依据 (86)7.3贴片logo环境测试 (87)7.3.1试验目的 (87)7.3.2试验条件 (87)7.3.3合格判据 (87)7.4PET板材电池盖拉拔力测试 (87)7.4.1试验目的 (87)7.4.2试验条件 (87)7.4.3程序 (87)7.4.4合格判据 (87)7.5屏蔽罩性能测试 (88)7.5.2吃锡测试 (88)7.5.3绝缘电阻测试 (88)7.5.4耐电压测试 (88)8供应商ORT测试要求 (88)8.1应用说明 (88)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手机按键可靠性试验
1、汗液成份:用1.00±0.01g尿素(Pro分析
特性), 5.00±0.01g氯化钠(PA 特性)和
1.14 ±0.02g或940±20的DL-乳酸(>88%,
PA特性)混合在一个1000毫升的大口杯里,
再添加900毫升最新鲜的蒸馏水并搅动直到
所有溶剂溶解。校正pH值测试仪将测试电极
2
耐手汗测 试
首次 /3个 月
10/ 5
点按0-1级接收; 0 2、试验后颜色发黄及变色,参
考色差DE>8.5。
QUVA箱
露(50℃),常温下冷却2小时再进行判定。
2
手机按键可靠性试验
4
浸染试验 (针对表 面UV转印 产品)
用PEN((MonAminamepen,BLACK)在实验面用 适当的力长度约为10mm长划5处→50℃95%条 件1hr放置→常温放置1小时→然后把酒精粘 在抹布擦10回(往返5回),再检查样品。
10
高温高湿
在温度(55±2℃),湿度95%RH条件下,存 放72小时后,样品在正常大气条件下(25℃ ±5℃,65±10%RH)恢复12小时,进行外观 检验,并测试油漆的附着力。
首次 /每3 月
10/ 2
1、附着力≥4B为合格;
0
2、产品表面无变色,裂痕、剥 落、起泡、腐蚀按0-1级接收; 3、拉拔力:5N力持续拉拔1分钟
9
在温度(60℃±2℃)条件下,存放72小
高温贮存
时,试验结束后,样品在正常大气条件下 (25℃±5℃)恢复1~2小时,进行外观检
验,并测试油漆的附着力。
首次 /每3 月
10/ 2
1、附着力≥4B为合格; 2、产品表面无变色,裂痕、剥 0 落、起泡、腐蚀按0-1级接收; 高温箱 3、拉拔力:5N力持续拉拔1分钟 无脱落为合格。
手机可靠性全面检验规范
4)实验结束后将样机从温度冲击箱中取出,在室温(20-25°C)恢复2小时后进行外观、结构、功能及内存检查。
5)对于翻盖手机,应将一半样品打开到使用位置;对于滑盖手机,应将一半样品滑开到上限位置。
样机外观,结构,功能和内存符合要求。
2
湿热储存
3PCS
验证样机湿热环境下的材料性能,结构配合,装配、制成工艺等可靠性.
1)开关机正常,无不开机与自动掉电现象。
2)手机各项功能正常,外壳及装饰件无变形、破裂、翘起、表面喷涂、电镀无裂纹;电池外观应不变形、不爆裂、不起火、不冒烟或不漏液,内部结构应无松动以及不得有与试验前预检不一致的现象.
4
高温工作
4PCS
验证产品在高温下的工作性能,暴露潜在的不良缺陷.
高低温湿热交变试验箱-GDJS-100C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DHG-9140A
2)对于导电材料之间的缝隙,不测试空气放电,对于导电材料与绝缘材料之间的缝隙,需要测试空气放电。
3)将样机放置静电测试台的绝缘垫上,并且用充电器加电使手机处于充电状态(样机与绝缘垫边缘距离至少2英寸;两个样机之间的距离也是至少2英寸),装上电话卡,手机处于通话状态.(注:所用电话卡必须是能正常通话的测试卡),正常测试使用产品配套充电器和数据线,实验室配备参考充电器和数据线选择过CE认证,ESD测试通过+/-8kV,数据线选择带屏蔽层数据线。
手机TP检验规范V1.3
应将铅笔磨平.
Lens表面
无划痕。
电性能及
使用25Kg的压力以20mm/min的速度压在整个 功能正
14 耐压测试 Touch Window窗口表面
常,表面
2
3second(Qty:Min.5pcs)
无划痕、
损伤、破
裂 附着力≥
4B,功能OK
则为合
在35℃±2℃的密闭环境中,湿度>85%,PH 格:表面
SQE:林炳根 DQE:李鑫
理由 N/A N/A N/A
客户标 准变更
更改重点内容 N/A
增加TP性能要求
N/A
变更Viettel点缺陷标 准 Viettel 客户: D≤0.1mm 不计,10mm ≤间距0.1mm<D≤ 0.15mm 1个
目录
1 目的………………………………………………………………………………………………………3 2 适用范围…………………………………………………………………………………………………3 3 抽样计划…………………………………………………………………………………………………3 4 定义………………………………………………………………………………………………………3 5 检验条件及环境…………………………………………………………………………………………4 6 包装的检验………………………………………………………………………………………………4 7 包装的检验………………………………………………………………………………………………4 8 尺寸的检验………………………………………………………………………………………………4 9 外观的检验………………………………………………………………………………………………4 10 性能要求………………………………………………………………………………………………6 11 PPAP文件提交 …………………………………………………………………………………………9
电子产品检验试验方案
电子产品检验试验方案1. 试验目的本试验方案旨在对电子产品进行全面的检验,以验证其符合相关的质量和安全标准,确保产品的合规性和可靠性。
2. 试验范围本试验方案适用于所有电子产品,包括但不限于手机、电脑、平板等。
3. 试验内容3.1 外观检验对产品的外观进行检查,包括外观完整性、表面缺陷、标识、字体清晰度等方面。
3.2 功能测试对产品的各项功能进行测试,包括但不限于通信功能、触控功能、输入输出接口等方面。
3.3 安全性检验检验产品的安全性能,包括但不限于电池安全性、充电器安全性、电磁辐射等方面。
3.4 可靠性测试对产品的可靠性进行测试,包括但不限于耐用性、稳定性、抗干扰能力等方面。
4. 试验方法4.1 外观检验方法使用目视观察、测量工具等进行检验,记录任何外观缺陷或问题。
4.2 功能测试方法根据产品的功能要求,使用合适的测试设备和软件进行功能测试,记录测试结果。
4.3 安全性检验方法使用实验室测试设备对产品进行安全性测试,包括电流电压测试、电磁辐射测试等。
4.4 可靠性测试方法通过模拟实际使用环境,对产品进行长时间的使用、震动、温度变化等测试,记录产品的可靠性表现。
5. 试验结果分析根据试验结果,对产品的合规性和可靠性进行分析和评估,确定是否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6. 试验报告根据试验结果,编写试验报告,包括试验目的、范围、方法、结果、结论等内容。
7. 质量控制在试验过程中,应严格按照相关质量控制规范进行操作,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以上是电子产品检验试验方案的基本内容,具体的试验细节和要求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试验过程中如遇到问题,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手机可靠性测试标准(手机)
测试环境:-20° C/+60°C;持续2小时;手机电池充满电,手机处于开机状态。4台手机
测试目的:高温/低温应用性性能测试
试验方法:对于翻盖手机,应将一半样品合上翻盖,一半样品打开翻盖;对于滑盖手机,应将一半样品滑开到上限位置。
试验标准:手机电性能参数指标满足要求,功能正常,外壳无变形。
试验标准:手机外观,结构和功能符合要求。
3.1.6滚筒试验(platen Test)
测试条件:0.50m长度,100转,4台手机(此项目仅供参考,不强制要求)
试验方法:将手机处于开机状态进行。
试验标准:手机外观,结构和功能符合要求。
3.1.7静电测试(ESD)
测试条件:+/-4kV~+/-8kV,开机并处于充电状态,+/-4kV接触和~+/-8kV空气放电各10次。,4台手机。具体测试方法详见公司测试标准细则。
试验标准:手机表面喷涂无异变,结构无异常,功能正常,可正常拨打电话。
3.1.3跌落试验(Drop Test)
测试条件:开发阶段:2.4寸及以上的屏跌1.2m,小于2.4寸屏跌1.5m,跌落表面:水泥地面,共2轮,每轮对手机的六个面四个角依次进行自由跌落(底部→右侧→左侧→顶部→反面→正面)。试验从手机的最小面开始跌落,每个循环中LCD面为最后跌落面;有翻盖(滑盖)的移动电话机应将盖合上;跌落后进行外观检查,磨损是可以的,但不应有裂缝;允许电池脱落,但仍具备正常通话功能;
3.1. 加速寿命测试ALT (Accelerated Life Test)
样机标准数量: PR1:12台 PR2:12台 PR3:12台 PIR:12台
电子产品质量检验与评估标准与要求与规范
电子产品质量检验与评估标准与要求与规范引言:在现代社会中,电子产品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为了保证电子产品的稳定性、质量和安全性,各行业制定了一系列的标准、规程和规范,以确保生产出符合行业要求的高质量产品。
本文将介绍电子产品质量检验与评估的相关标准、要求和规范。
1. 电子产品分类及相关标准1.1 平板电脑及手机平板电脑及手机作为现代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极高的电子产品,其质量问题直接影响用户体验与安全。
相关标准包括电池寿命、屏幕显示质量、射频辐射等方面的评估。
此外,标准还涵盖了电池的容量、续航时间、设备的无线通信性能等方面的要求。
1.2 笔记本电脑笔记本电脑作为主要工作和学习工具,其性能和质量对用户至关重要。
相关标准包括电池寿命、键盘和触摸板质量、散热性能等方面的评估。
此外,标准还要求笔记本电脑的显示效果、声音输出质量以及承受压力的能力等。
1.3 家用电器家用电器包括洗衣机、冰箱、电视等常见的电子产品。
相关标准主要关注性能、使用寿命、耗能等方面的评估,以确保产品在使用过程中的质量和安全性。
另外,标准还要求这些家用电器的外观设计、噪音控制、使用便捷性等。
2. 电子产品质量检验2.1 外观检验外观检验是电子产品质量检验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对外观进行检查,可以了解产品的制造工艺、材料质量等。
外观检验的主要内容包括产品的外形,标识、标牌的粘贴位置与质量、表面质量等。
2.2 功能性能检验功能性能检验是判断电子产品质量的关键,主要通过对产品的各种功能进行测试来评估其性能。
功能性能检验内容包括电池寿命测试、屏幕显示效果测试、声音输出测试等。
2.3 安全性检验安全性检验是电子产品质量检验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通过对电子产品的电源、电器安全以及无线通信性能进行测试,以确保产品在使用过程中不会造成用户的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
3. 电子产品质量评估与标准要求3.1 综合性评估标准综合性评估标准是对电子产品质量的整体评估,包括用户体验、稳定性、功能性等方面的要求。
手机最新可靠性测试标准
文件名称 可靠性测试标准文件编号 QZ/LCT-ZC09-2007 版本 V6.3 正气 进取 专业发布日期 2011-05-05 主控部门 综合测试部意见签名/日期拟制:综合测试部 同意李强斌 2011.05.03审核:质量管理部 同意 姚凤贤 2011.05.03审核:质量策划部 同意 沈 平 2011.05.03审核:第一产品事业部 同意 黄承梁 2011.05.03审核:第二产品事业部 同意 常玉柱 2011.05.03审核:三旗通信 同意 李志虎 2011.05.03审核:国际业务事业部 同意 朱明里 2011.05.03批准:产品质量总监 同意 王一昌 2011.05.03文件说明质量中心-综合测试部可靠性实验室负责实施。
版本号 修改时间 修改人 修改原因 修改主要内容V1.0 2005.09.05 刘利 新建V2.0 2006.01.17 刘利 更新 软压由50kg改为40kg;滑盖测试后拆机测试FPC电阻V3.0 2006.04.04 刘利 更新 增加高频振动、沙尘、滚筒跌落、酒精摩擦、铅笔硬度、胶塞拉力、和存储卡拆装等测试V4.0 2006.05.30 吴小弟 更新 触摸屏划线次数由100000次(反复一个来回记为一次)改为100000次(反复一个来回记为2次)V4.1 2006.06.26 吴小弟 更新 1.需测RF参数的测试项取消,综测仪设备不要2.中试阶段测试,由工程部提出申请改为由中试部提出申请3.增加包装振动测试和包装跌落测试项目V4.2 2006.08.30 吴小弟 更新增加触感键寿命测试项目V5.0 2006.09.10 吴小弟 更新 1. 增加高低温运行中、恒温恒湿,跌落、高频振动、温度冲击、软压、滚筒跌落、重复跌落、扭曲测试前后进行RF参数测试;2. 增加扭曲和冲击测试项目,增加5.2.4微动开关的寿命测试;3. 5.3.2.6中增加橡胶漆塑胶件和钢片材料的摩擦条件;4. 环境测试(与温度及湿度相关的测试)后,手机在常温下 统一放置1~2小时后进行外观、结构、功能的检验;5.增加7不良等级分类细则;V6.0 2007.03.29 吴小弟 更新 1. 低温储存:5.1.1.2测试条件中的持续时间由48hrs改为24hrs;温度由-30℃改为-40℃;2. 高温储存:5.1.5.2测试条件中的持续时间由48hrs改为24hrs;3. 冲击:5.1.3.2 测试条件:脉冲持续时间6ms改为18ms ;5. 砂尘试验:5.1.14.2测试条件中的持续时间3hrs改为8hrs;6. 充电器插拔:5.2.7.2测试条件:充电器、耳机和数据线插拔各为2000次;7. 耳机插拔:5.2.5.2测试条件:5000次改为2000次;8.SIM 卡插拔: 5.2.9.2测试条件:2500次改为1000次;9.储存卡拆装:5.2.10.2测试条件:3000次改为2000次;V6.1 2008.11.18 陈贯中 更新 高低温储存:时间由24h,改为16h冲击:条件改为加速度25g,脉冲6ms,每个轴的冲击次数改为1000次冲击/恒温恒湿/温度冲击/自由跌落的测试 样机数目:改为8pcs自由跌落:高度统一为1.2m,跌落面为混凝土板面盐雾的试验条件变更为:共三个喷雾周期,每次喷雾2h,每次喷雾后有一个为期22h的湿热储存周期。
电子产品 可靠性 标准
电子产品可靠性标准电子产品可靠性标准。
电子产品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如手机、电脑、平板等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和应用,消费者对于电子产品的可靠性要求也越来越高。
因此,制定和遵守电子产品可靠性标准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电子产品的可靠性标准应包括产品的设计、制造、测试和运行等方方面面。
在产品设计阶段,应该充分考虑产品的使用环境、寿命预期、功能要求等因素,以确保产品在各种条件下都能正常工作。
在制造过程中,应严格执行标准化的生产流程和质量控制措施,确保产品的质量稳定性。
在产品测试阶段,应该进行全面的可靠性测试,包括环境适应性测试、可靠性寿命测试、可靠性维修性测试等,以保证产品在各种情况下都能可靠运行。
在产品运行阶段,应该建立健全的售后服务体系,及时处理产品出现的问题,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和用户满意度。
其次,电子产品的可靠性标准还应考虑产品的安全性和环保性。
安全性是产品可靠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电气安全、防火防爆、辐射防护等方面。
产品应符合国家和行业的相关安全标准,确保用户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受到安全威胁。
同时,产品的环保性也是电子产品可靠性标准的重要内容,包括材料的环保性、能源的节约性、产品的可回收性等方面。
制定和遵守环保标准,可以减少产品对环境的污染,保护地球资源,为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最后,电子产品的可靠性标准还应考虑产品的性能稳定性和持久性。
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应该保持稳定的性能,不受外界条件的影响。
同时,产品的寿命应该足够长,能够满足用户的长期使用需求。
制定和遵守性能稳定性和持久性标准,可以提高产品的品质和可靠性,增强用户对产品的信任和满意度。
综上所述,电子产品的可靠性标准是保证产品质量和用户体验的重要保障。
制定和遵守电子产品可靠性标准,不仅有利于企业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还可以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为用户提供更加可靠、安全、环保的产品,推动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手机MIC检验标准
麦克风组件文件编号:HBS—PZ ---WI—010更改记录目录1.0............................................................................................................................................................................. 目的2.0............................................................................................................................................................................. 范围3.0............................................................................................................................................................................. 抽样计划4.0............................................................................................................................................................................. 定义4.1 ...................................................................................................................................................................... 检验条件4.2 ...................................................................................................................................................................... 抽样标准5.0 .......................................................................................................................................................................... 术语和定义5.1 ...................................................................................................................................................................... 缺陷等级5.2 ........................................................................................................................................................ MIC不良缺陷定义6.0............................................................................................................................................................................. 检验内容6.1..................................................................................................................................................... 外观不良判定标准6.2............................................................................................................................................................. 尺寸判定标准7.0....................................................................................................................................................... 可靠性试验及判定标准8.0................................................................................................................................................................... 周期性测试要求9.0 .......................................................................................................................................................................... 包装要求10.0 ...................................................................................................................................................................... 出货附带报告手机MIC检验标准1.0目的本标准明确了深圳市华邦盛电子有限公司手机MIC的质量检验标准,确保产品质量达到客户要求。
华为 整机硬件测试标准
返回编号用例名称测试条件测试步骤测试用例_预期结果样机数量备注测试结果Reliability_test_001载重测试(硬载重)普通手机:手机开机,整个正、反面施加70kgf的压力,承受2秒钟。
触摸屏手机:手机开机,整个正、反面施加70kgf的压力,承受2秒钟。
三防手机:手机开机,整个正、反面施加80kgf的压力,承受2秒钟1.测试前对产品初步检查确保他们有正常的电气和机械性能2.手机正面向上正常放置在水平测试钢台上,对手机整个正面施加规定的压力,停留两秒钟。
3.手机正面向下正常放置在水平测试钢台上,对手机整个背面施加规定的压力,停留两秒钟。
4.每完成一步对样机进行检查(检MMI),测试完成进行终检(检MMI、通话、外观……)参考 附录---机械可靠性测试前后检查用例3载重测试压块面积应与手机相当且压块与手机间应加垫1~2mm泡棉测试过程中手机不能关机,测试完成后手机机械电气功能正常(重点关注LCD性能)。
Reliability_test_002载重测试(软载重)普通手机/触摸屏手机开机状态下,整个正面施加70kgf的压力,承受2秒钟。
1.测试前对产品初步检查确保他们有正常的电气和机械性能2.普通手机/触摸屏手机开机状态下,整个正面施加70kgf的压力,承受2秒钟。
3.测试完成进行终检(检MMI、通话、外观……)参考 附录---机械可靠性测试前后检查用例3软载重测试压块面积应与手机相当或大于手机,且压块为硅橡胶压头(测试压头硅橡硬度应在肖氏70±5度)。
Reliability_test_003挤压测试(1)0.5kgf,挤压中心点,不允许出现水印(2)10kgf,金属棒压头(杆直径8mm,压头弧半径10mm),挤压如下位置,屏幕9个点,听筒位置,FPC位置,sensor位置,芯片上方各一次;4.5kgf,摄像头中心点;10kgf,2s,IC中心,IC两侧各5次(压头以10mm/min的速度施加力)翻盖机内屏不挤压1)试验前,对产品初步检查确保他们有正常的电气和机械性能;2)将产品固定在测试平台上,样品与测试平台之间需要放置3mm厚的防静电皮(静电皮的尺寸要大于产品的尺寸)。
可靠性测试规范总则
可靠性测试管理规定1.目的:为确保产品各阶段产品在不同工作状态、环境条件下的适应性,规范委托试验送检流程,提高产品可靠性,保证产品质量。
2.范围:适用于公司新产品可靠性试验、小批量试产、例行性可靠性试验、重大质量问题验证和替代物料、工程设计变更验证等需进行可靠性试验的成品。
3. 职责3.1 质量部:负责可靠性试验计划的拟定,对新品可靠性、小批量试产、例行性试验和重大质量问题试验验证的执行,提供相关可靠性试验报告。
3.2 研发部:提供所需进行可靠性试验的产品标准,同时根据质量部提出的试验需求参与试验,针对测试中所出现的问题作分析及拟定改善对策,并于对策导入时,做初步验证。
3.3 车间(检验室):提供需进行例行性可靠性试验产品,并对试验后产品协助处理。
4. 试验的类别与启动时机4.1 新产品可靠性试验:包括样机评估阶段、产品试产阶段及试产改善阶段等未转量产产品,进行相应的新产品可靠性鉴定验证。
4.2 新品小批量可靠性试验:主要针对新品试验结束后,转车间生产第一次小批量时,进行的可靠性验证。
4.3 例行性可靠性试验:对量产系列产品进行例行性可靠性试验。
凡属下列情况时应进行例行试验:A)小批量转批量生产后第一次生产时,应进行抽样例行试验,并在有异常失效时做再次验证;b)产品正式生产后,如结构、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进行例行试验;c)产品连续生产时,应作周期性抽样例行验证;周期3个月;4.4 若客户对产品有特殊的可靠性试验要求时,则依客户之要求进行试验。
5. 工作流程5.1 可靠性试验要求5.1.1 新产品及小批量可靠性试验,根据研发提供的样品评估需求,以及根据新产品小批量试产的质量评测结果,注明相应的产品可靠性试验项目,并评估开展试5.1.2 例行性可靠性试验计划,根据产品生产量、出货期、试验项目制定相应的例行性可靠性试验计划;经质量部负责人审批后,发送给车间等相关部门;5.1.3 对于相关部门主导的产品性能优化、设计变更的可靠性实验,由主导部门填写试验申请,实验室直接适时进行针对性验证;5.2 取得试验样品5.2.1 新品试制的试验由研发部发起,研发部在新品试制过程中对需要进行试验验证的产品按照要求填写试验委托单,注明具体的试验项目及试验要求,如涉及到要引用标准的请注明引用标准的具体条款,经质量部领导审核后提交实验室进行产品试验验证;5.2.2小批量产品的试验由质量部对应的车间检验室发起,检验室在新品试制过程中对需要进行试验验证的产品按照要求填写试验委托单,注明具体的试验项目及试验要求,如涉及到要引用标准的请注明引用标准的具体条款,经质量部领导审核后提交实验室进行产品试验验证;5.2.3 例行可靠性试验由质量部对应的车间检验室发起,检验室根据车间正在生产的产品,按照每个季度进行一次型式试验的要求送实验室试验,试验产品按照要求填写试验委托单,注明具体的试验项目及试验要求,如涉及到要引用标准的请注明引用标准的具体条款,经质量部领导审核后提交实验室进行产品试验验证;5.2.4 对产品性能优化、设计变更等相关的验证性可靠性试验,由相应要求试验验证的部门负责试验样品,并提供相对应的试验依据,试验完成后由主导优化部门进行处理;5.2.5 试验送检数量按照运营商和设备商区分:运营商:连接器每次8件,电缆组件每次4件,附件类每次4件执行;设备商:由车间检验员根据实际生产情况提供,但数量不得少于4件;5.3 可靠性试验之进行5.3.1 试验前对试验品进行功能确认是否正常,若测试出现失效,将不良品返回至委托试验部门,如不影响此批试验样机,更换良品后执行试验;如影响整批试验样机性能,则将试验品还于委托试验部门,改善后再进行可靠性试验;5.3.2 根据产品特性,展开可靠性试验的具体项目;5.3.3 试验过程中,实验工程师需对产品各试验项目进行不定时检查。
手机产品质量标准
手机产品质量标准本产品质量标准由以下四个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产品技术规格书〔电性能部分〕
第二部分:产品外观检验标准
第三部分:产品功能检验标准
第四部分:产品可靠性检验标准
第一部分:产品技术规格书〔电性能部分〕
4.DCS 1800MHz电性能测试标准〔续〕
第二部分:产品外观检验标准
注:1。
因装配缘故引起的功能/电性能的缺陷,按照功能/电性能检验标准和缺陷定义判定。
2.缝隙的检验方法:使用塞尺在最大缝隙处进行测量〔不能用力塞入〕为参考。
第三部分:产品功能检验标准
第四部分:产品可靠性检验标准项目常规性能测试项目及标准
项目可靠性实验标准
蓝牙耳机产品测试标准
手机合缝标准版本:0.1
签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签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姓名:
职务:职务:
日期:日期:。
电子产品质量检验规程
电子产品质量检验规程一、前言电子产品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电子产品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体验和安全。
因此,制定一套科学规范的电子产品质量检验规程势在必行。
本文将对电子产品质量检验的流程、标准以及相关要求进行规范。
二、概述电子产品质量检验是指对电子产品进行各项技术指标和性能参数的检测,以确保其达到国家标准和用户需求。
质量检验过程需要遵循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1. 检验标准电子产品的检验应基于国家和行业标准,例如GB标准系列。
检验标准应当具有权威性、科学性和操作性,以保证检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可重复性。
2. 检验方法电子产品质量检验应使用合适的检测方法和仪器设备。
检验方法应严格按照标准要求操作,确保测试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三、电子产品质量检验流程电子产品质量检验应按照以下流程进行,以便全面、系统地评估产品的质量。
1. 产品准备电子产品准备阶段主要包括产品规格和参数的确认,以及产品样品和相关文档的收集。
在此阶段,应确保样品足够代表产品的整体质量。
2. 外观检验外观检验是对电子产品外观和结构进行检查,以确认产品的完整性和一致性,包括产品颜色、尺寸、印刷等方面。
3. 功能检测功能检测是对电子产品的各项功能进行测试,验证产品是否满足规格要求。
测试方法可以包括性能测试、电气参数测试、通信测试等。
4. 可靠性测试可靠性是电子产品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可靠性测试包括环境适应性测试、耐久性测试和可靠性寿命测试等。
测试根据产品的适用领域和使用环境进行选择。
5. 安全性测试安全性是电子产品质量的关键要素。
安全性测试包括电气安全测试、防火性能测试、辐射测试等,以确保产品在正常使用中不会对用户造成伤害。
6. 检验结果评估检验结果评估是根据检验数据对产品的质量进行评价,包括合格、不合格和待修复等结果,并做出相应的处理决策。
四、检验报告电子产品质量检验应生成详细的检验报告,其中包括以下内容:1. 产品基本信息包括产品名称、型号、生产日期、生产厂家等基本信息。
最新手机产品通用检验规范
适用范围: 手机类产品零部件检验规范文件编号:制定日期:发行日期:一、目的:规范塑料外观检验标准及测试规范,确保经品管或产线全检员检验之部品符合产品质量要求。
二、职责及范围2.1 职责 :检验中如有疑问及争执,须由品质主管协调处理。
若出现本标准中未涉及的项目,应立即通知品质工程师修改或解释本标准。
2.2 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手机类产品之检验标准的判定依据。
三、检验条件3.1检验依据:产品SIP 、样板、图纸、BOM 单、订单等。
3.2抽样方案:外观抽样依据MIL-STD-105E 一般Ⅱ级 随机抽样。
3.3允收范围:AQL : CRI:0 MAJOR: 0.65 MINOR: 1.0 。
3.4检验仪器:菲林、 游标卡尺、塞尺、医用乙醇95%、3M 胶纸、磨擦检验仪、铅笔(中华牌)、光源对色箱、刀片、RCA 耐磨测试仪、盐雾测试仪、恒温恒温测试仪等专用测试设备。
3.5外观区域划分(图示非公司产品绘制,只做示例说明) 3.51 AA 面: 镜片显示区域 (如图示)3.52 A 面: Lens 非透明区及手机前盖正面 (如图示)3.53 B 面: 手机前盖侧面,后盖及电池盖正常使用中可看到之区域 (如图标) 3.54 C 面: 手机后盖被电池覆盖之部份,外置电池内侧表面及内置电池表面 (如图示)3.6检验方法:3.6.1在环境光度为600~800LUX 的条件下,人眼与被检测面距离为25~35cm ,观察角度要求垂直于被检测面的45±5°角,观察时间为10S ±5 S (如下图):45° 45° 45° 25cm3.6.2核对样板:结构样板(每个模号、穴号都需要与相应结构板相符合);BAACAB♦外观效果样板(需核对认可供应商、喷油范围、遮喷范围、颜色偏差、丝印范围、字体颜色效果等,同时注意核对上下限度样板);3.6.3外观检验步骤要求:先正面→下部→右侧→上部→左侧→反面。
手机玻璃电池盖外观与可靠性测试标准
备注:缺陷总数要求,零件每个面允许有二个允收缺陷种类
项目 抽样允收标准 尺寸、ROHS允收标 准
尺寸检验
玻璃电池盖检验标准
标准 MIL-STD-105E(II) 外观: AQL=0.65
功能:AQL=0.4
0收1退
参考图纸测量关键尺寸(检测工具:卡尺、 投影仪、千分尺等),10pcs/lot
ROHS测试
均质材料中最高可接受限值: 铅1000ppm ;镉 100ppm ;汞: 1000ppm; 总溴: 1000ppm ; (供货商提供国家认可的第三方RoHS测试报告,测试周期为半年或1次/20批)
保质期 说明
存储时长为12个月,最晚需在保质期到期前3个月出货(从生产日期开始计算) 凡是检验规格中未提及的缺陷均按照零规格或限度样管控
点缺陷(凹凸点)
d≦0.1mm ,不计(密集时参考麻点限度样品) 0.1mm< d < 0.25mm, N≦1
点缺陷(黑白点)
划伤
W≤0.03mm,忽略不计; L≤3.0mm, 0.03mm<W≤0.05mm,N≤2,DS≥ 15mm;W>0.05mm或L>3.0mm,不允许(背部划伤正面可见以划伤判定)
包装检验
崩边、崩角 印刷缺陷
标识
包装箱
正面 D ≦ 0.15 mm ,N≦ 1(每边) 背面 D ≦ 0.20 mm ,N≦ 1(每边) 0.10mm<D≤0.15mm,N≤2,DS≥15mm或者签样 厂商名称、部件名称、料号 、生产地、数量、日期、验收单号 、批号、重量 、ROHS标志等需要标识清晰
外观标准: 1、透明显示区不予许有缺陷
手机类锂电池可靠性测试标准
文件类别
DESAI 新 能 源 有 限 公 司
标准文件 文件名称:手机类电池可靠性测试标准
文件编号 版别 பைடு நூலகம்码
DESAI-648 A/0
5 of 10
7.11 过充电测试 7.11.1 检验步骤及方法: 7.11.1.1 将电池按 4.5 的充电方式充满电后,记录电池电压、内阻和厚度,将热电偶用胶布粘贴在电池 的最大面上,使热电偶与电池紧密接触,将电池连同热电偶一起放入安全箱内。 7.11.1.2 将电池正负极连接在恒流恒压源对应的接线柱上;调节恒流恒压源电流为 3C5A,电压为 4.6V; 7.11.1.3 充电过程中,每隔 5min 记录 1 次电池表面温度及电流、电压。 7.11.1.4 以 3C5A 电流充电,当电池端电压达到 4.6V 时,充电电流降至接近 0 A 或当温度降至比峰值低 约 10℃时,结束实验。
文件类别 标准文件
DESAI 新 能 源 有 限 公 司
文件名称:手机类电池可靠性测试标准
文件编号 版别 页码
DESAI-648 A/0
3 of 10
7.3.2 质量要求:1C5A 放电容量/0.2C5A 放电容量≥85%,0.5C5A 放电容量/0.2C5A 放电容量≥90%。
7.4 高温性能测试 7.4.1 检验步骤及方法: 7.4.1.1 按 4.5 充电制式给电池充电;充满电后测试并记录电池电压、内阻和厚度。 7.4.1.2 将电池放入 55℃±2℃高温箱中;恒温搁置 2h 后,以 1C5A 电流放电至 2.75V; 7.4.1.3 取出电池,在环境温度 20℃±5℃条件下搁置 2h,记录电池电压、内阻和厚度,同时观察电池外 观。 7.4.2 质量要求:放电时间≥51 min;外观应无变形、无爆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池循环寿命测试
利用电压和电流表(精度不低于0.5级),可调恒电流源(电流变化应在+/-0.1%范围内),可调恒电压源(电压变化应在0.5%内),在20±5℃环境中,先以1CA充电,当电池电压达到充电限制电压时改为恒压充电,直到充电电流≤20mA停止充电,放置0.5~1小时,
重复充放电500个循环后,电池容量应不能低于70%
将恒温恒湿箱设定为温度55℃±2℃,湿度为93±3%,将产品放入恒温恒湿箱中48小时后取出,检查产品的外观。
将样品放入温度冲击试验箱中;先在-40℃±2℃的低温环境下保持30min,在3min内将温度切换到+70℃±2℃的高温环境下并保持30min,共做24个循环,循环期满后回温2H。试验完成后,检查产品的外观。
5.1.2盐雾测试
检验项目
检验内容方法及条件
判定标准
检验工具
抽样数量
塑料电镀件进行中性盐雾试验,在35℃±2℃的密闭环境中,湿度>85%,PH值在6.5-7.2范围内,用5%±1%的Nacl溶液连续24h盐水喷雾后,试验完毕,需在常温下搁置24h。
无锈蚀、变色、及镀层剥落等不良
盐雾机
量产后2PCS /6月
目录
0.文件制修订记录………………………………………………2
1.目的……………………………………………………………3
2.范围……………………………………………………………3
3.权责……………………………………………………………3
4.定义……………………………………………………………3
5.作业内容………………………………………………………3
6.相关文件………………………………………………………8
7.相关表单………………………………………………………8
8.流程图--………………………………………………………9
9.附件说明
制订
会审
核准
采购部
总经理
计划部
生产部
文件制修订记录
NO
制/修订日期
修订编号
制/修订内容
版本
页次
1
2012-03-01
全新制订(1.0)
在规定的测试周期内SIM卡装入UUT后,开机必须能够辨识SIM卡
手动
2 pcs/20k
LCD背光寿命
将LCD背光设置成常开状态,持续小时
测试后要求背光显示正常,无闪烁、熄灭
手动
2pcs/20k
LED灯寿命
将按键LED灯设置为长开状态,持续小时
测试后要求LED显示正常,无闪烁、熄灭
手动
2pcs/20k
电池过放电保护测试
利用可调电子负载,在20±5℃环境中,按充电测试要求充电后,外接电子负载,调整电子负载使输出电流为0.2CA,并持续24小时
不起火、不冒烟或漏液
SIM卡插拔寿命
1.使用人工进行测试;
2.总测试周期为500次,3秒/次;
测试要求:1.装入/拆下SIM卡为一个测试周期,每500次进行开机入网检验;
5.作业内容:
5.1.手机可靠性检验项目
5.1.1环境测试
检验项目
检验内容方法及条件
判定标准
检验工具
抽样数量
将恒温箱设定为70℃±2℃,然后将产品放入恒温箱中,72小时后再拿出,在自然条件下放置2小时。
表面无异常,无变形、漆裂、变色等现象。
相关环境测试设备
量产后3PCS /6月
将恒温箱设定为-40℃±3℃,然后将产品放入恒温箱中,72小时后再拿出,在自然条件下放置2小时。
3.权责:
4.定义:
UUT (Unit Under Test)被测试手机
EVT (Engineering Verification Test)工程验证测试
DVT (Design Verification Test)设计验证测试
PVT (Product Verification Test)生产验证测试
除了一般的功能不能失效外,粉尘不能进入到LCD和LCD玻璃之间
粉尘测试机
3pcs/20k
尘沙测试
尘沙喷射量为6g/m2(每天);试验周期为4天;测试时样品处于开机状态。可用滑石份代替尘沙进行试验
测试后样品功能必须正常,Acoustic质量必须良好
粉尘测试机
2 pcs/20k
5.1.4寿命测试
检验项目
要求电池卡扣寿命为3500次,测试方法为模拟用户实际的使用方法,要求每次拆装电池时需要将电池卡扣的行程压到底。
3500次后无异常
手动
2pcs/20k
电池盖插拔试验
将电池盖装上手机再取下,装上取下算一次,试验次数:2000次。速率:20次/分钟
试验后电池盖无松动、紧或油漆大面积脱落现象,试验前插拔力要求1至2kgf,试验后不低于0.5kgf力
检验内容方法及条件
判定标准
检验工具
抽样数量
按键寿命测试
用按键耐久试验机,施加一定的力(按设计要求;一般为175g))、按压的速度为40次/分钟~60次/分钟,按压按键(装有Dome)10万次,
试验完成后检查按键外观无开裂破损及功能正常;Dome的功能正常时为合格。
按键寿命测试仪
2 pcs/20k
电池卡扣的寿命
1.0
全部
2013-06-03
2013-06-03
2013全面改版升级
1.1
全部
1.目的:
此可靠性测试检验规范的目的是尽可能地挖掘由设计,制造或机构部件所引发的机构部分潜在性问题,在正式生产之前寻找改善方法并解决上述问题点,为正式生产在产品质量上做必要的报证。
2.范围:
本规范仅适用于手机电气特性可靠性测试。
马达震动寿命
将被测振子焊接于测试夹具上,以振2S停2S方式,持续72H
振动正常
振子测试夹具
5pcs/20K
听筒、喇叭寿命
给扬声器/受话器输入额定功率的20-20KHZ的正弦波信号,连续96个时
相关环境测试设备
量产后3PCS /6月
电池过充电保护测试
利用电压和电流表,可调恒电流源与电压源,在20±5℃环境中,按充电测试要求充电后,用恒流恒压源持续给电池加载8小时,恒流恒压源电压设定为2倍标准电压,电流设定为2CA的外接电流
将电池完全放电后,装整机用充电器对手机进行充电,充电时间持续24小时,电池应不爆炸,不起火、不冒烟或漏液
5.1.3沙尘/粉尘试验
检验项目
检验内容方法及条件
判定标准
检验工具
抽样数量
LCD粉尘测试
测试条件:温度:23±5ºC相对湿度:35~70%
测试要求:把手机开机,放入装有小麦面粉(约500g)的塑料袋中(大小:201);把塑料袋充气、密封;以每秒一次的速度摇动塑料袋5次;变换手机位置,再摇动塑料袋5次;用毛巾擦掉手机外面的粉尘;检查是否有粉尘进入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