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电测量系统设计报告
光电系统模拟与仿真设计报告
光电系统模拟与仿真设计报告姓名:学号:专业:光电技术学院实验一Zemax仿真设计实验目的1.熟悉Zemax实验环境,练习使用元件库中的常用元件组建光学系统。
2.利用Zeamx的优化功能设计光学系统并使其系统的各项性能参数达到最优。
实验内容(1、2中任选一个,3必做)1、显微物镜系统设计在图1 显示一个10X 显微物镜。
其包含二组远距的胶合双重透镜(Lister型式)。
NA:0.25;EFL=0.591。
表1 提供了这个设计的数据。
第一镜面到像距为0.999。
第一镜面到物距为6.076。
最后一面供作保护面之用。
畸变=0.26﹪。
图1 10倍显微物镜系统表1 10倍显微物镜参数要求:(1)运用zemax软件仿真实现该系统,并进行像质评价和分析,给出多个波长和多个视场的像质评价和分析。
(2)改变某一Lens Data,观察像质评价和分析,然后设置该Lens Data为变量并进行优化,再观察像质评价和分析,最后比较优化前后结果,在此基础上多选几个变量进行优化看能否得到更好的像质。
(3)在原有系统基础上再加一个单透镜或双透镜,选取一定的参数进行优化,看能否得到更好像质的系统。
(4)改变系统波长,观察像质评价和分析,重复完成(3),比较优化前后像质情况。
2、望远镜头系统设计在图2 是一个望远镜头具有20°视场以及EFL=5 。
这个镜组的资料给定在表2。
图2 望远镜头系统表2 望远镜头系统参数要求:(1)运用zemax软件仿真实现该系统,并进行像质评价和分析,给出多个波长和多个视场的像质评价和分析。
(2)改变某一Lens Data,观察像质评价和分析,然后设置该Lens Data为变量并进行优化,再观察像质评价和分析,最后比较优化前后结果,在此基础上多选几个变量进行优化看能否得到更好的像质。
(3)在原有系统基础上再加一个单透镜或双透镜,选取一定的参数进行优化,看能否得到更好像质的系统。
(4)改变系统波长,观察像质评价和分析,重复完成(3),比较优化前后像质情况。
光电实训设计报告
一、摘要本报告主要针对光电实训设计,以LED光源为基础,通过光电传感器的应用,实现光强度的实时检测与调节。
报告详细阐述了设计背景、设计目标、设计方案、实验过程及结果分析等内容。
二、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光电技术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光电传感器作为一种重要的光电转换元件,能够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实现光强度的实时检测与调节。
本实训旨在通过设计一个基于光电传感器的光强度调节系统,提高光强度检测与调节的精度和稳定性。
三、设计背景及意义1. 设计背景随着LED技术的不断发展,LED光源因其具有高亮度、低功耗、长寿命等优点,逐渐取代传统光源。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LED光源的亮度调节成为一个难题。
为此,本实训设计旨在通过光电传感器的应用,实现LED光源的实时检测与调节。
2. 设计意义(1)提高LED光源亮度调节的精度和稳定性;(2)丰富光电传感器的应用领域;(3)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四、设计目标1. 设计一个基于光电传感器的LED光源亮度调节系统;2. 实现光强度的实时检测与调节;3. 系统具有稳定的性能和良好的抗干扰能力。
五、设计方案1. 硬件设计(1)光电传感器:选用光敏电阻作为光电传感器,用于检测光强度;(2)微控制器:选用STC89C52RC单片机作为主控芯片,实现光强度的实时检测与调节;(3)驱动电路:设计LED驱动电路,实现LED光源的亮度调节;(4)显示模块:采用数码管显示当前光强度和调节结果。
2. 软件设计(1)主程序:实现光强度的实时检测、亮度调节、数据显示等功能;(2)中断程序:实现光强度检测中断,实时调整LED亮度;(3)子程序:实现按键控制、数据显示等功能。
六、实验过程及结果分析1. 实验过程(1)搭建实验平台,包括LED光源、光电传感器、微控制器、驱动电路、显示模块等;(2)编写程序,实现光强度的实时检测与调节;(3)调试程序,确保系统稳定运行;(4)测试系统性能,包括光强度检测精度、亮度调节范围、抗干扰能力等。
南邮《光电综合设计》报告2..
课程设计报告B01060702 邓心惟A 类:课题2.设计任务:有一平面镜和曲率半径为R 的凹面镜,画出光束发散角与腔长L 的关系曲线。
一.课题要求:1. 有输入输出界面;2. 可输入不同凹面镜曲率半径值,查看结果。
参考:《激光原理》第二章二.课题分析及设计思路:1.问题分析:根据激光原理,一般稳定球面腔基模远场发散角为:12212402121212121241212(2)2[]()()()[2]{}(1)L R R L R L R L R R L g g g g g g g g λθπ--=--+-+-=-其中L 为腔长,R 为半径又由课题条件,为平-凹腔,故1R =∞ 可简化公式为:21/40222[]()L R L λθπ=-其中变量为L ,2R ,λ,常量为π2.设计思路:要求发散角与腔长L 的的关系,即需要给定2R ,λ的值,2R 要求根据输入确定,而λ可以为程序内含或者外部输入。
考虑到一般激光器的波长不是任意值,而为了使设计单元体现不同波长对发散角的影响,这里利用分离选择项作为波长输入,一般我们使用的激光器为CO 2激光器,波长10.6um ;氦氖激光器,波长632.8nm 。
因此选择支为两个。
采用MATLAB 用户界面(GUI )工具设计,输入变量为两个,R 为编辑输入,单位cm ,缺省值1m ;波长为选择输入,10.6um 或者632.8nm ,缺省值为10.6um 。
三.模型创建与编程:本题较为直观,除了在MATLAB 设计中注意矩阵元与数值的差别外,没有难点。
直接给出相应处理的程序部分:global r;r=str2double(get(hObject,'String'));% r为半径变量,从界面处获得输入半径值global bochang;contents = get(hObject,'String');bochang=str2double(contents{get(hObject,'Value')});% bochang为波长变量,从界面处获得输入波长值,因为设计实现时直接选择的就%是波长值,因此直接将其转化成双精度值即可。
光电脉搏测量仪
光电脉搏测量仪设计报告一、设计意义从脉搏波中提取人体的生理病理信息作为临Array床诊断和治疗的依据,历来都受到中外医学界的重视。
目前医院的护士每天都要给住院的病人把脉记录病人每分钟脉搏数,方法是用手按在病人腕部的动脉上,根据脉搏的跳动进行计数。
为了节省时间,一般不会作1分钟的测量,通常是测量10秒钟时间内心跳的数,再把结果乘以6即得到每分钟的心跳数,即使这样做还是比较费时,而且精度也不高,因此,需要有使用更加方便,测量精度更高的设备。
二、关键技术脉搏检测中关键技术是传感器的设计与传感器输出的微弱信号提取问题, 本文设计的脉搏波检测系统以光电检测技术为基础,并采用了脉冲振幅光调制技术消除周围杂散光、暗电流等各种干扰的影响。
并利用过采样技术和数字滤波等数字信号处理方法,代替实现模拟电路中的放大滤波电路的功能。
本系统模拟电路简单,由ADC841芯片实现脉搏信号采集,信号处理和脉搏次数的计算等功能,因此体积小,功耗低,系统稳定性高。
本系统可实现脉搏波的实时存储并可实现与上位机(PC机)的实时通讯, 因此可作为多参数病人中心监护系统的一个模块完成心率检测和脉搏波形显示。
三、硬件设计3.1 设计框图光电脉搏测量仪是利用光电传感器作为变换原件,把采集到的用于检测脉搏跳动的红外光转换成电信号,用电子仪表进行测量和显示的装置。
本系统的组成包括光电传感器、信号处理、单片机电路、数码显示、电源等部分。
脉搏测量仪硬件框图如图1所示。
当手指放在红外线发射二极管和接收三极管中间,随着心脏的跳动,血管中血液的流量将发生变换。
由于手指放在光的传递路径中,血管中血液饱和程度的变化将引起光的强度发生变化,因此和心跳的节拍相对应,红外接收三极管的电流也跟着改变,这就导致红外接收三极管输出脉冲信号。
该信号经放大、滤波、整形后输出,输出的脉冲信号作为单片机的外部中断信号。
单片机电路对输入的脉冲信号进行计算处理后把结果送到数码管显示。
3.2脉搏信号采集与放大整形目前脉搏波检测系统有以下几种检测方法:光电容积脉搏波法、液体耦合腔脉搏传感器、压阻式脉搏传感器以及应变式脉搏传感器。
光电设计实验报告
光电设计实验报告光电系统设计学号:130402152姓名:仲路铭⽇期:17.1.2第⼀章单⾊仪的研究1. 系统介绍本次课程采⽤WDG系列精密光栅单⾊仪。
它是⼀种能获得单⾊辐射的⾼性能仪器,可以测各种辐射源的光谱分布、探测器的光谱灵敏度、发光材料及光学薄膜的光谱特性等。
整台仪器包括单⾊仪主体和微机控制系统,单⾊仪主体上层为光学系统,下层是机械系统。
单⾊仪外观图1.12. 光学原理图1.2 为光学系统图。
进⼊⼊射狭缝S1的光线经准直镜M1,变为平⾏光。
由闪耀光栅G⾊散,经聚焦物镜M2从出射狭缝S2射出单⾊光。
3. 机械系统机械系统的功能是实现波长扫描,波长显⽰,并未微机系统提供控制信号。
转动光栅可以在出射狭缝处得到不同波长的单⾊辐射,为了实现波长线性指⽰,本仪器采⽤带有初始⾓的正弦机构。
在微机控制下步进电机经连轴节驱动正弦机构,进⾏⾃动扫描。
波长原点向计算机提供波长原点信号,仪器找到波长原点后,显⽰波长值为“0”,并停机待命。
在扫描过程中,正弦机构上的微动开关向计算机提供保护信号,使仪器扫描⾄终点或反扫描⾄起点能⾃动停机。
光栅转动⾓与丝杆副运动距离的关系4. 微机系统单⾊仪在微机控制下,实现⾃动扫描、数据采集和数据处理。
计算机通过接⼝及驱动器控制单⾊仪内的扫描电机和滤光⽚的动作,实现波长扫描和波长计数。
单⾊仪给出的光谱信号,经过接收器、放⼤器和A/D变换器,由接⼝送⼊计算机,数据处理后,分别由显⽰器显⽰、打印机记录或者外存储器存储。
5. 单⾊仪实验实验步骤:(1)调试仪器(2)⾃动检测(3)内部优化(4)系统运⾏(5)扫描出图6. 实验结果并分析有四个波长不同的光波7.实验遇到问题及解决⽅法调试没有达到设备运⾏的要求,需要调节⼊射光⼝的⼤⼩,调节⼊射光的强度,来达到设备运⾏的要求。
第⼆章Zemax 光路仿真及相关计算实验⽬标:使⽤Zemax软件设计⼀个⼊射狭缝和出射狭缝宽度均为2mm,两反射⼝径为100mm,闪耀光栅⼝径为150mm,光⼊射经平⾯镜反射到光栅的光程与光从光栅反射再经平⾯反射镜反射到出射狭缝的光程相等且为500mm,并⽤多重结构实现闪耀光栅光线的追迹。
光电检测系统课程设计报告
********光电系统设计与检测说明书电子照片(证件照)题目红外遥控设计系(部) ******专业(班级) ******姓名****学号20100411**指导教师******起止日期13年6月 3日6月15日长沙学院课程设计鉴定表10级光电检测课程设计任务书系(部):电子与通信工程系专业:光电指导教师: 刘莉孙利平谭志光谢志宇 2013-6-8摘要:很多电器都采用红外遥控,那么红外遥控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呢?本文将介绍其原理和设计方法。
红外线遥控就是利用波长为0.76~1.5μm之间的近红外线来传送控制信号的。
常用的红外遥控系统一般分发射和接收两个部分。
红外遥控常用的载波频率为38kHz,这是由发射端所使用的455kHz晶振来决定的,在发射端要对晶振进行整数分频,分频系数一般取12,所以455kHz÷12≈37.9 kHz≈38kHz。
也有一些遥控系统采用36kHz、40kHz、56kHz等,一般由发射端晶振的振荡频率来决定。
接收端的输出状态大致可分为脉冲、电平、自锁、互锁、数据五种形式。
关键词:80c51单片机、红外发光二极管、晶振目录1、绪论 (7)2、红外遥控器 (8)2.1、基本原理及应用 (8)2.2、红外遥控发射部分 (9)2.3、红外遥控接收部分 (11)2.4、系统设计 (12)3、设计思路 (13)4、设计成果展示 (14)5、总结 (15)6、参考文献: (15)附录1: (16)1、绪论人的眼睛能看到的可见光按波长从长到短排列,依次为红、橙、黄、绿、青、蓝、紫。
其中红光的波长范围为0.62~0.76μm;紫光的波长范围为0.38~0.46μm。
比紫光波长还短的光叫紫外线,比红光波长还长的光叫红外线。
红外线遥控就是利用波长为0.76~1.5μm 之间的近红外线来传送控制信号的。
发射部分的主要元件为红外发光二极管。
它实际上是一只特殊的发光二极管,由于其内部材料不同于普通发光二极管,因而在其两端施加一定电压时,它便发出的是红外线而不是可见光。
光电式几何量测量系统设计的开题报告
光电式几何量测量系统设计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随着工业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光学呈现出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光电式几何量测量系统就是在光电二次转换原理的基础上,利用图像处理技术,通过光学系统采集图像,并进而测定物体的尺寸、形状等几何特征的仪器。
目前光电式几何量测量系统已被广泛应用于机械加工、汽车制造、数码产品、精密仪器等领域。
由于其高精度、高速度、高效率等特点,光电式几何量测量系统已成为当今高精度测量领域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
因此,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光电式几何量测量系统,对促进我国高精度测量技术的发展,提高我国制造业的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目标本次研究旨在设计一种基于光电转换原理的几何量测量系统,实现对物体的尺寸、形状等几何特征的自动化测量与分析,为高精度测量技术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技术支持。
具体研究目标包括:1. 建立一套完整的光电式几何量测量系统的硬件设计方案,包括光源、光路、摄像机、图像采集卡等组成部分。
2. 通过算法设计,实现对物体的尺寸、形状等几何特征的自动化测量与分析,并对测量结果进行精度评估。
3. 完善系统的实时性和稳定性,提高系统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研究内容及方法1. 光学系统硬件设计首先,通过对光学实验及文献调研,确定合适的光源、滤光片、透镜、摄像机及图像采集卡等硬件设备,并搭建光学系统;其次,对于测量目标,设计合适的照明方案和光路方案,实现对图像的高清晰度、高亮度、高对比度采集和重构。
2. 算法设计与实现根据光学测量系统的特点和物体的几何特征,选用合适的算法对图像进行处理和分析,实现对物体的长度、宽度、面积、圆度等几何参数的测量与分析。
3. 系统实时性和稳定性优化为了提高系统的实时性和稳定性,采取适当的措施,在硬件设计和算法实现上进行优化,降低系统的误差率和滞后率,提高系统对环境变化的抵抗能力。
四、研究预期成果本次研究预期实现了一套基于光电转换原理的几何量测量系统,该系统的主要特点包括:1. 精度高,能够实现对物体的高精度、高速度、高效率测量和分析。
基于光电传感器的直流电机转速测量系统设计-课设报告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测控综合实践课程设计报告题目:基于光电传感器的直流电机转速测量系统设计学院: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学生姓名:摘要摘要基于单片机的转速测量方法较多,本次设计主要针对于光电传感器测量直流电机转速的原理进行简单介绍,并说明它是如何对电机转速进行测量的。
通过实验得到结果并进行了数据分析。
本次设计应用了STC89C52RC单片机,采用光电传感器测量电机转速的方法,其中硬件系统包括脉冲信号的产生模块、脉冲信号的处理模块和转速的显示模块三个模块,采用C语言编程,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简单、精度高、稳定性好的优点。
关键词:直流电机;单片机;PWM调节;光电传感器Abstract目录摘要 (I)第一章概述 (1)1.1 课设目标 (1)1.2 内容 (1)第二章系统设计原理 (2)2.1 STC89C52单片机介绍 (2)2.2 STC89C52定时计数器 (4)2.3 STC89C52中断控制 (6)2.4 光电传感器 (6)2.5 数码管介绍 (7)第三章硬件系统设计 (10)3.1测速信号采集及其处理 (10)3.2 单片机处理电路设计 (11)3.3 显示电路 (12)3.4 PWM驱动电路 (13)第四章软件设计 (14)4.1语言选用 (14)4.2程序设计流程图 (14)4.3原程序代码 (15)第五章数据分析 (19)总结 (20)附件 (21)参考文献 (23)第一章概述在工程实践中,经常会遇到各种需要测量转速的场合,例如在发动机、电动机、卷扬机、机床主轴等旋转设备的试验、运转和控制中,常需要分时或连续测量和显示其转速及瞬时转速。
目前国内外测量电机转速的方法有很多,按照不同的理论方法,先后产生过模拟测速法(如离心式转速表、用电机转矩或者电机电枢电动势计算所得)、同步测速法(如机械式或闪光式频闪测速仪)以及计数测速法。
计数测速法又可分为机械式定时计数法和电子式定时计数法。
最新光电实验报告.
最新光电实验报告.
在本次光电实验中,我们探究了光电效应的基本原理及其在现代科技中的应用。
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验证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理论,并测量光电子的动能与入射光频率之间的关系。
实验开始前,我们首先搭建了光电实验装置,包括光电管、光源、电压源和电流计。
光电管内部涂有高灵敏度的光电材料,能够将入射光子的能量转换为电子的动能。
光源选用了一系列不同波长的单色光,以便我们能够观察不同频率光对光电效应的影响。
实验过程中,我们调整了光源的强度和电压源的偏压,记录了不同条件下的电流计读数。
通过改变入射光的频率,并保持其他条件不变,我们得到了一系列的电流-电压(I-V)特性曲线。
数据分析阶段,我们将实验数据与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公式进行了对比。
根据公式,光电子的最大动能应与入射光的频率成正比,与光强度无关。
我们的实验结果与理论预测相符,证明了光电效应的量子性质。
此外,我们还观察到,在一定的偏压下,电流随光强度的增加而增加,这表明了光电效应的饱和现象。
在实验的最后部分,我们探讨了光电效应在实际应用中的潜力,例如在太阳能电池和光电探测器中的作用。
我们还讨论了如何通过改进光电材料和设计来提高光电转换效率。
总结来说,本次实验不仅加深了我们对光电效应理论的理解,而且通过实践操作提高了我们的实验技能。
通过分析和讨论,我们也对光电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光电效果设计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光电效应的基本原理和规律。
2. 掌握光电效应实验装置的搭建和操作方法。
3. 测量光电管的伏安特性曲线和光照度与光电流的关系曲线。
4. 通过实验验证光电效应方程,并测定普朗克常量。
二、实验原理光电效应是指当光照射到金属表面时,金属表面的电子吸收光子能量并逸出金属表面的现象。
根据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方程,光电子的动能与入射光的频率成正比,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
即:\[ E_k = h\nu - \phi \]其中,\( E_k \) 为光电子的动能,\( h \) 为普朗克常量,\( \nu \) 为入射光的频率,\( \phi \) 为金属的逸出功。
三、实验仪器1. 光电管2. 激光光源3. 光电效应实验装置4. 电压表5. 电流表6. 阻值可调电阻7. 信号发生器8. 示波器9. 计算机及数据采集软件四、实验步骤1. 搭建光电效应实验装置,将光电管与电压表、电流表、阻值可调电阻、信号发生器连接好。
2. 调整信号发生器输出不同频率的激光光束,分别照射到光电管上。
3. 记录不同频率下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并利用示波器观察光电流随电压的变化情况。
4. 改变光电管与激光光源的距离,观察光照度与光电流的关系。
5. 利用实验数据绘制光电管的伏安特性曲线和光照度与光电流的关系曲线。
6. 通过实验验证光电效应方程,并计算普朗克常量。
五、实验数据及结果1. 光电管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1所示。
由图可知,光电流随电压的增加而增加,当电压达到一定值后,光电流达到饱和值。
2. 光照度与光电流的关系曲线如图2所示。
由图可知,光电流随光照度的增加而增加,且光电流与光照度成正比。
3. 根据实验数据,验证了光电效应方程,并计算得到普朗克常量 \( h \) 为\( 6.23 \times 10^{-34} \) J·s。
六、实验讨论1. 光电效应实验中,光电流随电压的增加而增加,当电压达到一定值后,光电流达到饱和值。
光电测量系统设计报告
光电测量系统设计报告一、引言近年来,光电测量技术在各个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光电测量系统是一种用于测量光的强度、波长、光谱、光色度等参数的仪器设备。
光电测量系统在光学、电子、材料等领域中有着重要的用途,本报告旨在设计一种基于XYZ色度标准的光电测量系统。
二、设计原理XYZ色度标准是一种广泛应用的颜色空间,它可以将任意颜色转化为线性变换下的三个刺激值。
光电测量系统基于XYZ色度标准的设计主要包括光源、光谱分析仪、光电传感器和数据处理部分。
1.光源:选择高质量的白色LED作为光源,保证光线的稳定性和均匀性。
2.光谱分析仪:采用高分辨率的光谱分析仪,可以准确地分析光源的光谱,并提供基于XYZ色度标准的光谱数据。
3.光电传感器:选择高灵敏度、宽动态范围的光电传感器,可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提供给数据处理部分进行处理。
4.数据处理:利用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根据XYZ色度标准进行色度计算,并将结果显示在计算机屏幕上。
三、系统设计与实施1.硬件设计:(1)光源:选择白色LED光源,通过特殊的光学配置保证光线均匀分布,并通过反馈控制保持光源的稳定性。
(2)光谱分析仪:选择高分辨率光谱分析仪,可以快速获取光谱信息,并将光谱数据传输给计算机。
(3)光电传感器:选择高灵敏度、宽动态范围的光电传感器,可以准确地转换光信号为电信号,并传输给计算机。
(4)数据处理部分:利用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设计合适的算法来实现XYZ色度计算,并将结果通过界面显示出来。
2.软件设计:(1)数据采集:通过光谱分析仪和光电传感器实时获取光谱和光强度数据,并传输给计算机。
(2)数据处理:将光谱数据和光强度数据进行处理,基于XYZ色度标准计算RGB刺激值,并将结果转化为色度坐标。
(3)结果显示:将色度坐标显示在界面上,同时提供保存数据的功能,方便后续分析。
四、系统测试与验证进行系统的测试与验证是确保系统设计能够正确实施的重要步骤。
1.灯光源测试:测试光源的稳定性和均匀性,确保在测量过程中光源的参数保持不变。
偏振导航光电测试系统设计与实验分析的开题报告
偏振导航光电测试系统设计与实验分析的开题报告题目:偏振导航光电测试系统设计与实验分析一、选题背景随着航空航天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于导航系统的要求越来越高。
在光电导航系统中,偏振技术被广泛应用。
偏振导航技术可以通过对光波的偏振状态进行测量和分析来确定飞行器的位置、速度和姿态等信息,具有精度高、稳定性好、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
因此,设计一种高精度的偏振导航光电测试系统,对于提高光电导航系统的稳定性和精度,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设计一种高精度的偏振导航光电测试系统,通过对光波的偏振状态进行测量和分析,实现飞行器的位置、速度和姿态等信息的确定。
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 偏振技术的原理及在光电导航中的应用。
2. 偏振导航光电测试系统的设计和实现,包括硬件和软件设计。
3. 基于该系统的实验研究,对其性能进行验证和分析。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1. 偏振技术的原理及在光电导航中的应用介绍偏振技术的原理和基本概念,探讨其在光电导航中的应用,分析其优势和局限性。
2. 偏振导航光电测试系统的设计和实现根据光学原理和偏振技术的实现方式,设计偏振导航光电测试系统,包括硬件和软件设计。
其中,硬件部分主要涉及光路设计、光电检测器、信息采集和处理器等;软件部分主要包括信号处理、数据分析和算法设计等。
3. 基于该系统的实验研究在实验室中搭建系统,对该系统进行性能测试和实验研究。
主要包括:光电探测器的灵敏度检测、光学偏振器的精度测试、光路的校准、系统输出的精度测试等。
在此基础上,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对系统进行性能验证和分析。
四、研究预期成果1. 设计并实现了一种高精度的偏振导航光电测试系统。
2. 对偏振技术在光电导航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和分析,揭示了其优点和局限性。
3. 基于该系统进行了实验研究,对该系统的性能进行了分析和验证。
提出了可能的优化方案,为进一步提高偏振导航光电测试系统的精度和稳定性提供了基础和参考。
五、进度安排1. 第一阶段:2022年3月-2022年5月,完成偏振技术的原理探讨和系统设计的初步方案。
光电检测技术与系统第二版课程设计
光电检测技术与系统第二版课程设计概述本课程设计旨在通过实践项目,深入了解光电检测技术和系统,并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本设计将涵盖以下主题:•光电检测的概念和原理•光电检测中常用的器件和传感器•光电检测信号的处理和分析•光电检测系统的设计和实现本设计将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理论研究和实验演示。
•第二部分:实际项目研究和应用案例。
第一部分第一部分分为两个模块:第一模块(理论研究)本模块的目标是深入了解光电检测技术和系统的理论。
学生将学习以下重点内容:•光电检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光电检测中常见的器件和传感器•光电检测信号的处理和分析方法•光电检测系统的设计和实现方法第二模块(实验演示)本模块的目标是让学生通过实验演示深入了解光电检测技术和系统的使用。
学生将学习以下内容:•如何选择和使用适当的光电检测传感器•光电检测信号的处理和分析方法•光电检测系统的设计和实现方法学生将运用已学习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演示,制作一份光电检测技术的课程报告,该报告的目标是让学生在光电检测技术和系统方面的理解更加深刻。
第二部分第二部分分为两个模块:第一模块(实际项目研究)本模块的目标是让学生通过研究具体的实际项目,深入了解光电检测技术和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的使用。
学生将研究以下内容:•光电检测技术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案例•光电检测技术在现实生活中面临的挑战和问题•光电检测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第二模块(应用案例)本模块的目标是让学生通过应用案例研究,了解光电检测技术和系统在实际情况中的应用。
学生将学习以下内容:•光电检测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和不足•光电检测技术在不同行业中的应用案例•光电检测系统的设计和实现方法学生将运用已经学到的知识和调查结果,制作一份光电检测技术的应用案例报告,该报告的目标是让学生对光电检测技术在实际应用中有更为深刻的了解。
总结通过本课程设计,学生将学到光电检测技术和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掌握光电检测中常见的器件和传感器,学会光电检测信号的处理和分析方法,了解光电检测系统的设计和实现方法。
基于光学原理设计测量光强分布实验报告
基于光学原理设计测量光强分布实验报告本实验旨在利用光学原理设计一种测量光强分布的实验系统,通过该系统可以对光源发出的光线的光强进行精确测量。
一、实验设备1、激光发生器2、透镜组3、光电二极管4、直流电源二、实验原理光强是指单位面积内光线通过的光通量,单位是流明/平方米。
在进行测量时,使用激光发生器发射激光,并经过透镜组后,将光聚焦到光电二极管的敏感面上。
光电二极管通过将光转化为电信号来获得光强数据。
因为激光光线方向性极强,可以通过利用光路筛选出所需光线,从而严格保证了测量结果的精确性和可靠性。
三、实验步骤1、将激光发生器的光传输管路与透镜组相连,以保证光线聚焦到光电二极管的敏感面上。
2、调整透镜组的位置,使得光线完全投射到光电二极管上。
3、连接直流电源,将光电二极管正极与正极相连,负极与负极相连。
4、启动激光发生器,进行光强测量。
5、测量完毕后,关闭激光发生器和直流电源。
四、实验结果通过实验,可以获取激光发射出来的光线的光强分布情况。
通过测量,我们可以得到一个普通灯泡的光强分布情况如下:区域光强中心位置3000lm 中心位置两侧10cm 2500lm 中心位置两侧20cm 2000lm 中心位置两侧30cm 1600lm 中心位置两侧40cm 1200lm 中心位置两侧50cm 800lm五、实验结论1、光强分布在中心位置最高,随着距离增加,光强逐渐降低。
2、设计的基于光学原理的测量光强分布的实验系统结构紧凑,使用方便,测量结果精确。
3、该实验系统可用于测量一些特定光源的光强分布情况,为实际应用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际数据支持。
总之,我们通过本次实验,深入了解了基于光学原理测量光强分布的原理和操作方法,并实际测量了一些特定光源的光强分布情况,为实际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验数据支持。
光电课程设计方案报告光电报警系统设计方案与实现
课程设计总结报告课程名《光电技术》课程设计称:学生姓名:系物理与电子学院别:专电子科学与技术业:指导教师:2012年 05 月20日目录一、设计任务书1二、实验仪器 (1)三、设计框图及整体概述2四、各单元电路的设计方案及原理说明3五、调试过程及结果7六、设计、安装及调试中的体会9七、附录10一、设计任务书1、课题光电报警系统设计与实现。
2、目的(1)本课程设计的基本目的在于巩固电子技术、光电技术、感测技术以及传感器原理等方面的理论知识,从系统角度出发,培养综合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养成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
通过个人收集资料,系统设计,电路设计、安装与调试,课程设计报告撰写等环节,初步掌握光电系统设计方法和研发流程,逐步熟悉开展工程实践的程序和方法。
本课程设计作为电子科学与技术(光电子方向)的入门类的课程设计,增加学生的兴趣。
配合其它课程设计进一步加强对相关知识的深度了解。
(2)通过本电路的设计、安装及调试,掌握简单的光与电的接口设计。
巩固模电、数字和光电课程相关知识,熟悉DXP2004 软件的使用。
3、设计要求(1)基本要求NE构成占空比为0.5多谐振荡器作发光二极管的调制电源,并对参用555LM构成比较放大器进行报警电路设计;画出所数选择进行分析说明;选用324做实验的全部电路图,并注明参数;记录调试完成后示波器输出的各测量点电压波形。
二、实验仪器万用表 1台多功能面包板 1块17333YB A A直流稳压电源 1台TDS.60MHz.1Gs s双通道数字存储示波器 1台1002三、设计框图及整体概述光电报警系统是一种重要的监视系统。
目前其种类日益增多。
有对飞机、导弹等军事目标入侵进行的报警系统;也有对机场、重要设施或危禁区域防范进行报警的系统。
红外报警系统是各种报警器中使用最多的一种,它是利用在红外波段的光电探测器制作的一种光电探测系统。
常用的红外报警器,按其工作方式可分为被动式和主动式两种。
CCD光电测量实验报告
重庆大学学生实验报告实验课程名称电子信息综合实验开课实验室重庆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心学院物理年级 2012 专业班电子信息01 组内成员姓名张益达组长张益达设计日期:2015年10月20日起2015年12月8日止开课时间 2015 至 2016 学年第 1 学期物理学院学院制目录一、实验目的 (1)二、实验原理: (1)D的原理、种类、特点、发展、应用 (1)1.1 CCD简介 (1)1.2 CCD 工作原理 (1)1.3 CCD 的种类 (6)1.4 CCD 的发展 (7)1.5 CCD 的主要应用 (9)1.6 TCD1206UD 的工作原理 (10)2. FPGA的特点、应用、设计流程 (12)2.1 FPGA 简介 (12)2.2 FPGA 的主要应用 (12)2.3 FPGA 的设计流程 (13)三、设计要求 (14)1.电路设计 (14)D驱动信号 (14)四、实现过程 (15)1.设计方案: (15)1.1电源部分设计 (15)1.2 CCD 驱动电路的设计 (16)2.设计过程 (16)2.1电源部分 (16)2.2 CCD驱动电路部分设计 (17)2.3 整体电路设计 (18)2.4 PCB板的制作 (18)2.5印制电路的焊接 (19)3.测试:调试中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19)3.1调试过程 (19)3.2 测试结果 (21)3.3 实验设计修正 (23)五、结果和分析 (24)1.实验收获 (24)2.设计的建议 (24)参考文献 (26)组内成员评分 (27)CCD光电测量综合设计一、实验目的本次电子信息综合实验的目的,是完成一个CCD光电测量系统。
CCD(Charge Coupled Devices)是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新型半导体器件。
CCD器件是一种新型光电转换器件,它以电荷作为信号,其基本功能是电荷信号的产生、存储、传输与检测。
它主要由光敏单元、输入结构和输出结果等组成。
光电技术系统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光电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领域;2. 掌握光电传感器的使用方法和性能测试;3. 学习光电系统的设计和调试方法;4. 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光电技术是利用光与物质相互作用产生电信号的一种技术。
它广泛应用于信息获取、传输、处理、显示和存储等领域。
本实验主要涉及光电传感器、光电转换器、光电控制器等基本组件,通过实验了解光电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三、实验器材1. 光电传感器(光敏电阻、光电二极管、光电三极管等);2. 光源(白炽灯、激光器等);3. 光电转换器(光电耦合器、光电倍增管等);4. 光电控制器(放大器、滤波器、整形器等);5. 测量仪器(示波器、万用表等);6. 实验平台(实验桌、支架等)。
四、实验步骤1. 光电传感器性能测试(1)将光电传感器分别接入光敏电阻、光电二极管、光电三极管等;(2)调整光源强度,观察传感器输出信号的变化;(3)记录不同光源强度下传感器的输出信号,分析其特性。
2. 光电转换器性能测试(1)将光电转换器接入光电耦合器、光电倍增管等;(2)调整光源强度,观察光电转换器的输出信号;(3)记录不同光源强度下光电转换器的输出信号,分析其特性。
3. 光电控制器性能测试(1)将光电控制器接入放大器、滤波器、整形器等;(2)调整输入信号,观察光电控制器的输出信号;(3)记录不同输入信号下光电控制器的输出信号,分析其特性。
4. 光电系统设计(1)根据实验需求,设计光电系统方案;(2)选择合适的传感器、转换器和控制器;(3)搭建实验平台,进行系统调试;(4)测试系统性能,验证设计方案。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光电传感器性能测试结果通过实验,我们得到了不同光电传感器在不同光源强度下的输出信号。
结果表明,光敏电阻、光电二极管、光电三极管等传感器具有不同的响应速度和灵敏度。
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传感器。
2. 光电转换器性能测试结果实验结果显示,光电耦合器和光电倍增管等转换器在提高信号传输距离和放大信号方面具有显著效果。
光电综合设计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深入理解光电效应的基本原理,掌握光电效应实验的基本方法。
2. 掌握光电传感器的原理及其在光电检测中的应用。
3. 熟悉光电转换器的工作原理,提高实验操作技能。
4. 培养团队协作和实验设计能力。
二、实验原理光电效应是指光照射到金属表面时,金属表面会释放出电子的现象。
根据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理论,光子的能量与光的频率成正比,当光子的能量大于金属的逸出功时,金属表面会释放出电子。
光电效应实验主要包括光电效应现象的观察、光电效应方程的验证、光电传感器的应用等。
三、实验仪器与设备1. 光电效应测试仪2. 汞灯及电源3. 滤色片(五个)4. 光阑(两个)5. 光电管6. 光功率计7. 示波器8. 数据采集器9. 计算机四、实验内容及步骤1. 光电效应现象的观察(1)打开汞灯及电源,调整光强至适中。
(2)将光电管接入电路,调节光电管偏置电压,观察光电管的光电流变化。
(3)改变滤色片,观察光电流的变化,分析光电效应现象。
2. 光电效应方程的验证(1)记录不同频率的光照射下光电管的光电流。
(2)根据光电效应方程,计算光电子的最大动能。
(3)分析光电子最大动能与光频率的关系,验证光电效应方程。
3. 光电传感器的应用(1)搭建光敏电阻电路,观察光敏电阻的阻值变化。
(2)搭建光敏二极管电路,观察光敏二极管的输出电压变化。
(3)搭建光电耦合器电路,观察光电耦合器的输出信号变化。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光电效应现象的观察实验中观察到,随着光强的增加,光电流逐渐增大;改变滤色片,光电流也随之变化,验证了光电效应现象。
2. 光电效应方程的验证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光电子的最大动能,发现光电子最大动能与光频率呈线性关系,验证了光电效应方程。
3. 光电传感器的应用实验中观察到,光敏电阻、光敏二极管和光电耦合器均能实现光电转换,验证了光电传感器的应用。
六、实验总结本次光电综合设计实验,通过对光电效应现象的观察、光电效应方程的验证和光电传感器的应用,加深了对光电效应原理和光电技术的理解。
光电探测原理实验报告 南邮
光电探测原理实验报告南邮摘要:采用四象限探测器作为光电定向实验,学习四象限探测器的工作原理和特性,同时掌握四象限探测器定向的工作方法。
实验中,四象限探测器的四个限区验证了具有完全一样的光学特性,同时四象限的定向具有较良好的线性关系。
关键词:光电定向四象限探测器1、开场白随着光电技术的发展,光电探测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其中光电定向作为光电子检测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用光学系统来测定目标的方位,在实际应用中具有精度高、价格低、便于自动控制和操作方便的特点,因此在光电准直、光电自动跟踪、光电制导和光电测距等各个技术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光电定向方式有扫描式、调制盘式和四象限式,前两种用于连续信号工作方式,后一种用于脉冲信号工作方式。
,由于四象限光电探测器能够探测光斑中心在四象限工作平面的位置,因此在激光准直、激光通信、激光制导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 本光电定向实验装置采用激光器作为光源,四象限探测器作为光电探测接收器,采用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光电定向方式现直观,快速定位跟踪目标方位。
定向原理由两种方式完成:1、硬件模拟定向,通过模拟电路进行坐标运算,运算结果通过数字表头进行显示,从而显示出定向坐标;2、软件数字定向,通过AD转换电路对四个象限的输出数据进行采集处理,经过单片机运算处理,将数据送至电脑,由上位机软件实时显示定向结果。
本实验系统就是根据光学雷达和光学制导的原理而设计的,利用其光电系统可以轻易、间接地测定目标的方向。
使用650nm激光器搞光源,用四象限探测器表明光源方向和强度。
通过实验,可以掌控四象限光电探测器原理,并观测至红外红外线电磁辐射至四象限探测器上的边线和强度变化。
并利用实验仪展开设计性实验等内容,将光学定向应用领域至各领域中[2]。
2、实验原理2.1、系统了解光电定向是指用光学系统来测定目标的方位,在实际应用中具有精度高、价格低、便于自动控制和操作方便的特点,因此在光电准直、光电自动跟踪、光电制导和光电测距等各个技术领域获得了广为的应用领域。
反射式光电检测电路课程设计报告
铜陵学院课程设计报告课程名称:电子线路CAD课程设计设计名称:反射式光电检测电路设计姓名:学号:班级:成绩:指导教师:起止日期:课程设计任务书本设计利用光电二极管与光敏二极管构成光信号的接收装置,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再将所得微弱电信号处理为可用电信号。
在当今的电子电路设计中,传感器被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各种检测电路,其中为了通过检测光信号的变化来达到对电路的控制的功能常常应用到各种电动车的黑线循迹之中,因而特在此研究光电检测电路模型。
本电路最基础的部分为光信号接收电路,首先我们通过该电路的功能要求,绘制电路原理图,列元器件清单,并生成相应的PCB图,再按图焊接电路,最后检测电路是否达到预期功能。
通过本次光电检测电路的设计,可以使参与者了解各种光电二极管,光敏二极管的属性及使用方法,掌握电路焊接的全过程及焊接机巧,以及计算机辅助设计(CAD)的方法,熟悉电路设计的全过程,并将理论应用于实践,为参与者将来设计其他功能的电路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前言主要说明为什么要从事本设计工作(课题意义),本课题相关技术的现状与特点,拟采用的方案或路线。
可以有以下的一些内容:(设计任务书和主要技术指标和要求)1. 本课题的背景、目的、意义。
2. 本课题的技术指标或设计要求、研究方案、技术路线与特点。
注意:(1) 不要与摘要雷同;(2) 学科中的常识内容、科普内容不必赘述。
在现代高科技时代,越来越多的功能性机器人被应用到各个领域,但是机器人要实现自动导引功能和避障功能就必须要感知导引线和障碍物,感知导引线相当给机器人一个视觉功能,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人类已经入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人们在日常生活,生产过程中,主要依靠检测技术对信息经获取、筛选和传输,来实现制动控制,自动调节,目前我国已将检测技术列入优先发展的科学技术之一。
由于微电子技术,光电半导体技术,光导纤维技术以及光栅技术的发展,使得光电传感器的应用与日俱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电测量系统设计报告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光电测量系统设计报告
一、干涉的基本原理
干涉现象是波动独有的特征,如果光真的是一种波,就必然会观察到光的干涉现象.1801年,英国物理学家托马斯·杨(1773—1829)在实验室里成功地观察到了光的干涉.两列或几列光波在空间相遇时相互叠加,在某些区域始终加强,在另一些区域则始终削弱,形成稳定的强弱分布的现象。
由一般光源获得一组相干光波的办法是,借助于一定的光学装置(干涉装置)将一个光源发出的光波(源波)分为若干个波。
由于这些波来自同一源波,所以,当源波的初位相改变时,各成员波的初位相都随之作相同的改变,从而它们之间的位相差保持不变。
同时,各成员波的偏振方向亦与源波一致,因而在考察点它们的偏振方向也大体相同。
一般的干涉装置又可使各成员波的振幅不太悬殊。
于是,当光源发出单一频率的光时,上述四个条件皆能满足,从而出现干涉现象。
当光源发出许多频率成分时,每一单频成分(对应于一定的颜色)会产生相应的一组条纹,这些条纹交叠起来就呈现彩色条纹。
1、劈尖的等厚干涉测细丝直径
设入射光波为λ,则第m级暗纹处空气劈尖的厚度
由上式可知,m=0时,d=0,即在两玻璃片交线处,为零级暗条纹。
如果在细丝处呈现m=N级条纹,则待测细丝直径
2、利用干涉条纹检验光学表面面形
检查光学平面的方法通常是将光学样板(平面平晶)放在被测平面之上,在样板的标准平面与待测平面之间形成一个空气薄膜。
当单色光垂直照射时,通过观测空气膜上的等厚干涉条纹即可判断被测光学表面的面形。
(1)待测表面是平面
(2)待测表面呈微凸球面或微凹球面
当手指向下按时,空气膜变薄,各级干涉条纹要发生移动,以满足式(2),
3
式中λ为入射光的波长,δ是空气层厚度,空气折射率n ≈ 1。
当程差Δ为半波长的奇数倍时为暗环,若第m个暗环处的空气层厚度为m,则有:R,即,可得:
式中是第m个暗环的半径。
由式(2)和式(3)可得:
可见,我们若测得第m个暗环的半径便可由已知λ求R,或者由已知R求λ了。
但是,由于玻璃接触处受压,引起局部的弹性形变,使透镜凸面与平面玻璃不可能很理想的只以一个点相接触,所以圆心位置很难确定,环的半径也就不易测准。
同时因玻璃表面的不洁净所引入的附加程差,使实验中看到的干涉级数并不代表真正的干涉级数m。
为此,我们将式(4)作一变换,将式中半径换成直径,则有:
对第m+n个暗环有
将(5)和(6)两式相减,再展开整理后有
可见,如果我们测得第m个暗环及第(m+n)个暗环的直径、,就可由式(7)计算透镜的曲率半径R。
经过上述的公式变换,避开了难测的量和m,从而提高了测量的精度,这是物理实验中常采用的方法。
二、干涉法测微小量的原理与干涉仪绘制草图
1、实验内容
用干涉法测微小形变实验验证
实验仪器:he-ne激光器、共焦球面干涉仪、压电陶瓷、探测器、示波器、电源、锯齿波发生器。
2、实验原理:
(1)、共焦球面干涉仪示意图:
共焦球面干涉仪是一个无源腔,由两块球形凹面反射镜构成两面镜子的曲率半径和腔长相等(R1=R2=L),镜面1固定不动,镜面2固定在可随外电压变化而变化的压电陶瓷上。
光在腔内每走一个周期都会有部分光从镜面透射出去为光线1,另一部分则反射4次出射,为光线2;
光线1与光线2满足干涉条件,当其光程差D满足条件:D=mλ时,干涉相长示波器出现峰值,随着压电陶瓷随电压的变化,腔长变化,D也随之变化。
当D=(m±1)λ时,再次干涉相长,示波器上出现相应的峰值。
3、实验步骤:
(1)、打开he-ne激光器,调整光路和压电陶瓷方向,使得光路准直,(若没调整好,在共焦球面干涉仪后方会出项两个光斑,光线1和光线2并不产生干涉)。
(2)、将探头和锯齿波发生器分别接入示波器的两个通道,打开激光器和锯齿波发生器的电源。
(3)、观察示波器上波形。
4、实验结果:
5、实验总结:
本实验是干涉法测微小形变的实验验证,故无需计算;压电陶瓷的微小形变影响到共焦球面干涉仪的腔长,从而影响到光线1和光线2的光程差D,进一步反应到示波器的波形显示上。
该测量方法得到验证。
三、Auto cad图
探头
主体
探头
后盖
底座
螺钉
电路图
电源外壳
四、Zemax的绘制:扩束准直系统
五、实验回顾及总结
这次实验和以往的实验不同,以往更多的是的老师设计好,安排每一节课的内容让我们照着做,而这次更多的是自主设计进行探索发现。
前几次课程我们主要是通过设计
实验系统,学习并运用CAD画出模型,这样我们既学会了软件设计又理解实验原理及结构。
激发了我们的兴趣。
谢谢老师为我们自由式发挥创造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