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协同发展专项研究参考选题
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
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近年来,京津冀协同发展已成为中国经济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旨在推动京津冀地区经济协同发展,实现一体化、协调发展,为全国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为探究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性和措施,本文进行了相关研究。
首先,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意义不容小觑。
目前,中国经济发展已进入新的阶段,要求地区之间实现经济协调发展,共同推动区域经济的优化和提升。
京津冀协同发展不仅能够推动区域内经济协同发展,还能够提升整个国家的经济质量。
同时,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还能够缓解北京地区的城市问题,吸引京津两地的优质人才流向冀州地区,促进人口与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实现经济的常态化发展。
其次,针对如何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本文提出以下建议:1.强化政策整合和协调性:京津冀地区应该强化政策整合和协调性,制定一系列合理的政策和措施,促进京津冀区域之间的产业合作和协同发展。
例如,可以建立京津冀产业发展联盟、技术交流平台等,促进产业内部互相交流和学习,实现资源的共享。
2. 加强信息共享和技术创新: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需要不断提高信息共享和技术创新水平。
各地可以通过建立科技创新中心、开展技术交流论坛等方式,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能力,提高竞争力。
3. 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京津冀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十分重要,必须加快京津冀一体化的步伐,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改造,加强公共设施和交通设施的建设,为经济发展提供便利条件。
4. 优化资源配置和保护环境:京津冀地区的资源配置和环境保护十分关键,必须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做好土地、水资源的合理配置,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自然环境,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
综上所述,京津冀协同发展对于区域内的经济发展乃至全国经济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必须加强政策整合、信息共享、基础设施建设等多方面的工作。
只有通过不断创新和发展,实现区域内经济的协同发展,才能为全国经济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京津冀协同发展典型例题
一、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60.0分)1.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京津冀协同发展过程中,河北作为产业转移的承接地,简述其优势条件。
(2)说明企业把研发和总部留在北京的主要原因。
(3)京津冀协同发展要实现互利共赢。
以京津冀中的一地为例,说明其在产业转移过程中“赢”在哪里。
【答案】(1)河北省劳动力丰富、廉价;土地租金低;自然资源丰富;发展空间大;农业和重工业基础好。
(2)北京科技、教育发达,高素质人才数量多;社会协作条件好,专业化服务水平高;交通便捷,信息通达度高。
(3)河北: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经济发展);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增加就业机会。
北京:分散首都职能,缓解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环境、交通、就业等问题;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实现产业的优化升级。
天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经济发展,推动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增加就业机会;缓解城市环境问题等。
【解析】(1)本题考查河北作为产业转移的承接地的优势条件,旨在考查学生从材料和图中获取信息并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从劳动力、地价、自然资源、发展空间、工业基础等角度分析。
河北省劳动力丰富、廉价;土地租金低;自然资源丰富;发展空间大;农业和重工业基础好。
(2)本题考查企业把研发和总部留在北京的主要原因,旨在考查学生从材料和图中获取信息并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从科技、社会协作条件、交通等角度分析。
(3)本题考查产业转移对京津冀地区有利影响,旨在考查学生从材料和图中获取信息并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从河北、北京、天津分别分析。
河北: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经济发展);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增加就业机会。
北京:分散首都职能,缓解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环境、交通、就业等问题;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实现产业的优化升级。
天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经济发展,推动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增加就业机会;缓解城市环境问题等。
协同创新选题
协同创新研讨选题
1. 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理与模式研究
2. 跨边界协同创新问题研究
3. 跨区域协同创新问题研究
4. 产业链协同创新和集群协同创新问题研究
5. 军民融合协同创新问题研究
6. 协同创新网络问题研究
7. 协同创新知识管理问题研究
8. 协同创新知识产权保护战略与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研究
9. 协同创新制度与政策研究
10. 协同创新公共平台构建问题
11. 协同创新绩效评价问题
12. 协同创新对创新能力提升的作用机理与实证研究
13. 协同创新典型模式解析
14. 协同创新中的政府定位与各方职责界定
15. 协同创新中的协同机制与契约设计
16. 产学协同创新中关键风险的识别与控制问题
17. 产业链的协同创新研究
18. 协同创新资源共享机制研究
19. 其它与协同创新相关的主题。
京津冀高新技术产业协同发展问题研究开题报告
京津冀高新技术产业协同发展问题研究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加快高质量发展步伐成为重头戏。
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京津冀地区一直处于国家战略的前沿地位。
京津冀地区作为我国经济发展带和城市群,具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和资源优势。
在中央政府的指导下,京津冀地区正在逐步实现协同发展,建设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在此过程中,高新技术产业是京津冀地区的重点发展方向,也是协同发展的重要领域。
二、研究意义本次研究旨在针对京津冀高新技术产业协同发展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为京津冀地区的产业协调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本研究可以对实现京津冀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协同发展提出合理建议,对推动京津冀地区经济协同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1.研究内容(1)分析京津冀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协同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2)总结国内外高新技术产业协同发展的案例和经验,寻找已有成功实践的启示;(3)提出促进京津冀高新技术产业协同发展的策略和措施,包括政策与机制、技术研发和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
2.研究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案例分析法、实地调研法和专家访谈法,对研究对象进行深入了解和分析,获得切实可行的数据和资料。
四、预期成果和研究结论预期成果:(1)对京津冀高新技术产业协同发展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2)总结国内外高新技术产业协同发展的案例和经验;(3)提出促进京津冀高新技术产业协同发展的策略和措施;(4)撰写开题报告书和学术论文。
预计研究结论包括:(1)分析和评价京津冀高新技术产业协同发展的现状,并提出改进建议;(2)总结国内外高新技术产业协同发展的成功经验;(3)提出促进京津冀高新技术产业协同发展的重要措施,包括政策与机制、技术研发和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
五、研究进度安排本研究预期的进度安排如下:第一阶段:文献资料收集与阅读时间:2021年11月-2022年1月任务内容:收集与阅读相关领域的文献,了解京津冀高新技术产业协同发展的相关情况,并进行资料整理。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问题与建议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问题与建议
一、问题的背景
1.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意义
2.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现状
二、问题的存在与分析
1. 城市发展不平衡
2. 区域交通拥堵
3. 环境污染严重
4. 产业结构不合理
三、问题的原因分析
1. 缺乏统一规划和协调机制
2. 地方利益冲突与竞争
3. 重点城市资源过度集中
4. 缺乏环境保护意识
四、问题解决的对策与建议
1. 建立统一规划和协调机制
(1) 设立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
(2) 制定统一的规划和政策
(3) 加强信息共享和协同管理
2. 优化区域交通网络
(1) 加强高速公路和铁路建设
(2) 推动公共交通一体化发展
(3) 发展智能交通系统
3. 加强环境保护与治理
(1) 减少污染排放
(2) 推动清洁能源开发和利用
(3)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
4. 调整产业结构与布局
(1) 发展现代服务业
(2) 优化产业布局
(3) 加强创新能力和科技支撑
五、问题解决的措施和计划
1. 实施时间表和路线图
2. 分工合作和责任追究机制
3. 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4. 加强监督和评估机制
六、问题解决的预期效果
1. 实现区域协同发展
2. 提高城市发展质量和水平
3. 促进人口流动和资源优化配置
4. 构建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
七、总结
1.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2. 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3. 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4. 未来发展的展望和期望。
国际城论坛京津冀协同发展2016年年会专家演讲研究选题方向本
国际城市论坛京津冀协同发展2016年年会专家演讲研究选题方向本研究选题方向仅供参考,专家也可根据自己的研究领域自行确定研究选题。
一、主论坛:京津冀协同发展:五大理念与战略行动1.五大发展理念与京津冀协同发展新思路、新模式与新路径2.京津冀协同发展新进展、新困境与新探索3.供给侧改革与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调整4.建设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5.打造中国经济发展新的支撑带6.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模式探索7.打造现代化新型首都圈8.京津冀协同发展对环渤海地区北方腹地的作用9.走出一条中国特色解决“大城市病”的新路子10.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与优化提升首都核心功能11.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中的市场机制和政府作用12.北京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建设13.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空间布局和城镇体系14.调整优化京津冀行政区划设置15.城市副中心建设与强化首都功能定位研究16.优化北京空间布局研究17.北京腾退空间再利用研究18.北京老城区空间重组的战略研究二、分论坛一:创新发展19.京津冀协同创新新进展、新困境与新探索20.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创新驱动新动力形成机制21.京津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体制机制研究22.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形成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23.京津冀打造我国自主创新重要源头和原始创新主要策源地24.北京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25.京津冀实施“互联网+”战略的目标与实现路径研究26.京津冀大数据产业发展研究27.建立区域大数据中心28.大数据驱动的京津冀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29.大数据视阈下京津冀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创新30.京津冀智慧城市体系建设31.北京大力发展服务经济、知识经济、绿色经济32.推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政策共享,打造跨京津冀科技创新园区链33.构建分工合理的创新发展格局34.加强重点领域关键技术联合攻关和集成应用35.建立健全企业主导产业技术研发创新的体制机制36.推进三省市技术市场一体化建设37.提高科技服务机构的专业服务能力38.构建多功能、多层次科技金融服务体系39.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市场化运营机制40.建立和完善京津冀创新人才自由流动、合理布局的体制机制41.文化创新与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建设42.北京全国文化中心建设43.首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发展三、分论坛二:协调发展44.京津双城联动实现路径研究45.建立和完善中央相关部门、北京、天津、河北之间沟通协调机制46.加快破除制约协同发展和要素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47.建立和完善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区域一体化发展制度体系48.建立和完善以规划统筹促进协同发展的体制机制49.率先探索和构建跨省区域协调、合作共享新体制与新机制50.建立和完善企业跨区域服务体系51.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交通与物流协同发展研究52.完善人力资源合理流动和有效配置的相关政策53.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立法引领和法治保障54.完善跨区域法律法规体系55.京津冀环境保护立法执法协同合作56.京津冀联合举办冬奥会体制机制研究57.冬奥会与京津冀经济社会发展研究58.冬奥会背景下京津冀冬季旅游协同发展59.京津冀共建示范区先行先试政策措施研究(这些示范区主要包括:北京与河北共建曹妃甸协同发展示范区;北京市密云、延庆和河北省张家口、承德共建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天津生态城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京津共建滨海一中关村科技园和京津合作示范区)60.京津冀协同发展改革试点先行先试政策措施研究(这些改革试点主要聚焦在以下领域:(1)北京新机场临空经济区改革试点;(2)亚太经合组织绿色供应链试点;(3)京津冀轨道交通一体化投资试点;(4)京津冀重点城市公交“一卡通”互联互通试点和汽车电子标识试点;(5)京津冀货物多式联运和公路甩挂运输试点;(6)环首都国家公园试点;(7)推进京津冀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8)京津冀碳排放权交易试点;(9)京津冀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和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10)京津冀国家级开发区共建跨区域合作园区或合作联盟试点;(11)京津冀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多规合一改革试点;(12)京津冀区域性、跨省域中央垂直管理部门整合改革试点;(13)京津冀社会保障对接试点;(14)京津冀跨地区购买养老服务试点;(15)京津冀农民工进城落户政策试点;(16)京津冀部分市县先行开展高等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方面同城化试点;(17)在北京开展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18)京津冀区域间劳动保障监察、农产品流通、质量安全监管、重大动植物疫病防控等协同机制试点;(19)京津冀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20)混合所有制经济和民营经济综合改革试点。
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
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的加速推进,京津冀地区的地位和作用也日益凸显。
为了促进区域协同发展,中国政府提出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旨在实现区域一体化发展。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项复杂而且长期的任务。
这意味着需要不同层级的政府,包括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市政府以及社区领导人等,紧密合作,协调他们的政策和决策,以实现共同的目标和价值。
协调发展的首要问题是交通和基础设施。
交通和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是整个协同发展的基础。
例如,京津冀地区的高铁和公路网需要得到进一步的扩展和升级,以促进更多的人口和货物流动。
此外,互联互通的基础设施也需要在地方政府和私营企业之间进行协调和联合投资。
这将有助于更好地实现区域经济的整合和一体化。
除了交通和基础设施的协同发展之外,格局的调整和优化也是至关重要的。
这意味着不同城市需要重新定义其角色和功能,以便在整个经济系统中具有不同程度和不同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例如,北京和天津可以在技术和金融方面提供领导力的支持,而沧州和廊坊可以成为加工和制造中心。
此外,这种城市之间的分工和协作还可以创造更多的机会,支持更多的人口和产业流动。
此外,环境和资源的协同发展也是一个关键问题。
京津冀地区是中国重要的产业中心之一,然而,这也意味着地区的资源和环境面临严峻的挑战。
因此,政府需要采取措施以实现更可持续的发展,包括减少污染,提高能源效率,促进节约资源等。
除此之外,还需要在生态修复方面进行更深入的合作,以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方面的挑战。
总的来说,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中国时间最严重的挑战之一,这需要不断的协调和合作。
虽然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如果政府和社会各界能够始终保持合作和关注,该地区的发展将会变得更加坚实和可持续。
京津冀城市群协同发展研究
京津冀城市群协同发展研究近年来,京津冀城市群协同发展成为中国城市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京津冀市区之间的协同发展,不仅为加强区域一体化的整体性和高效性提供了机遇,也推动了区域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互利共赢的经济合作,为构建“共同富裕、和谐有序”的现代化发展格局提供了新的探索。
首先,京津冀城市群协同发展的背景和意义。
京津冀城市群是中国北方地区最为发达的经济区域之一,集中了一批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中心。
然而,过度集中的发展模式导致了区域资源的不平衡和环境的恶化,也加剧了城市间的竞争和矛盾。
而京津冀城市群协同发展的实施,旨在解决这些问题,实现区域内城市发展的整体性和协调性,促进区域内资源的有序流动和优化配置,提高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竞争力。
其次,京津冀城市群协同发展的实施机制和政策支持。
为了推动京津冀城市群协同发展,相关政府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首先是加强区域间合作的政策引导,制定了一系列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政策措施,如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完善人才流动机制等。
其次是加强资源共享的政策支持,通过共建共享的方式,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互补发展。
再次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政策支持,通过建立生态修复系统和环境保护机制,保护区域内的生态环境。
第三,京津冀城市群协同发展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京津冀城市群协同发展不仅提高了区域内城市的发展水平和经济竞争力,也为全国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例如,京津冀协同发展带动了区域内重点领域的协同创新和产业升级,加速了技术进步和经济转型。
同时,协同发展也推动了区域间人员的流动和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了城乡一体化和城市融合发展,提高了区域的综合服务能力和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
综上所述,京津冀城市群协同发展是中国城市发展的重要战略,通过加强区域内城市间的合作和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区域内城市的整体发展和互利共赢。
在实施过程中,相关政府部门还通过政策支持和机制建设,加强了协同发展的推进力度。
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
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近年来,京津冀协同发展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方针。
作为中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的重要性被充分认识,并得到了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
为了更好地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许多研究机构和学者开展了相关的研究工作,以期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
本文将对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研究进行综述和分析,以期为未来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一、研究现状目前,对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区域经济一体化研究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手段。
许多学者通过对京津冀地区的经济发展现状、产业结构、资源配置和交通基础设施等方面进行研究,探讨了如何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途径和方法。
这些研究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
2. 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研究京津冀地区的生态环境一直受到严重的破坏,特别是大气污染和水资源匮乏等问题。
为了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是非常重要的。
许多研究就如何改善京津冀地区的生态环境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一系列的政策建议和技术方案。
这些研究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3. 政策研究政策研究是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关键。
许多研究机构和学者对京津冀地区的政策状况和政策落实情况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一系列的政策建议和改革方案。
这些研究对于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研究展望在未来的研究中,有必要进一步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1. 宏观和微观研究融合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宏观方面进行了研究,对于京津冀地区的具体产业发展和企业发展等微观方面的研究相对不足。
有必要进一步深入研究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宏观和微观研究之间的融合,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更为有力的理论支撑。
2. 长期影响和未来趋势的研究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对于其长期影响和未来趋势进行持续的研究。
唯有如此,才能更好地指导实践,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
高考政治长效时政热点:京津冀协同发展 相关练习题
高考政治长效时政热点:京津冀协同发展相关练习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共28.0分)1.按照《京津冀农产品流通体系创新行动方案》有关部署,河北省发展改革委员会同北京市发改委、天津市发改委举办了优质农产品企业与大型超市、知名电商洽谈会,为京津冀农产品大型用户、流通企业与生产基地搭建产销平台。
此次洽谈会有120家采购商、140家供应商参加,达成成交意向3.73亿元。
搭建该平台的主要目的是()①统筹优化京津冀三地的资源配置,补齐软硬件设施短板②发展流通新业态新模式,促进农产品流通产业的提质增效③培育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发展股份合作制等多种经营方式④提高京津冀地区居民的消费水平,减低三地居民的恩格尔系数A.②③B.①④C.①②D.③④2.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关心并指导京津冀协同发展。
近年来,从顶层设计到全面实施,在交通一体化、生态环保、产业发展等重点领域率先突破,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一历史性工程积极推进,开局良好。
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可以()①促进京津冀建立经济战略性同盟,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②优化区域分工及其产业布局,促进生产要素自由有序流动③调整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构建统一开放的现代市场体系④打破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障碍,促进京津冀地区同步发展。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3.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发布《京津冀城际铁路网规划》,京津冀地区将新建24条城际铁路,总规模3400多公里,实现京津石中心城区与周边城镇0.5至1小时通勤圈,京津保0.5至1小时交通圈,服务1.1亿多人口。
初步估算近期投资约2470亿元,项目建设鼓励市场化运作,积极吸引各类社会资本参与建设和运营。
打造“轨道上的京津冀”①2470亿元的投资会促使经济“升温”,增加就业②投入大、周期长、社会效益高,应由国家财政全部承担投资费用③会促使经济资源的流动更加便捷,推动京津冀地区的均衡发展④铁路基建、机车设备为主要受益行业,旅游、商贸行业不会有明显影响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4.十九大报告指出︰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牛鼻子”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雄安新区。
京津冀协同发展对当地发展影响的调查
京津冀协同发展对当地发展影响的调查
1、您的性别是【单选题】
○ 男
○ 女
2、您的年龄是【单选题】
○ 18岁以下
○ 18-35岁
○ 35-50岁
○ 50岁以上
3、您的学业完成情况(最高学历)是【单选题】
○ 高中(中专)及以下
○ 本科(大专)
○ 硕士及以上
4、您对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认知度如何?【单选题】
○ 非常了解
○ 比较了解
○ 完全不了解
5、您认为京津冀协同发展可能给当地带来哪些影响?【多选题】
□ 经济增长
□ 环境改善
□ 交通便捷
□ 就业压力减小
□ 城市化水平提高
□ 其他
6、您认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目前给当地带来哪些影响?【多选题】
□ 经济水平提高
□ 城市化水平提高
□ 居民生活水平提高
□ 京津冀间交通更便捷
□ 环境得到改善
□ 就业压力减小
□ 产业发展更快迅速
□ 其他
7、您认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必要性如何?【单选题】
○ 非常有必要
○ 即不赞同也不反对
○ 没太大必要
○ 拒绝回答
8、您认为未来几年京津冀协同发展给当地带来的影响是【单选题】
○ 很利于当地发展
○ 较利于本地发展
○ 不会给本地发展带来任何影响
○ 不利于本地发展
○ 拒绝回答
9、您最希望京津冀协同发展给当地带来什么?【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京津冀协调发展问题研究
京津冀协调发展问题研究摘要:在阐述了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京津冀发展的差异性与共性,指出了京津冀协同发展面临的问题和困境,并提出了协调发展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京津冀;差异与共性;协调发展一、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特点研究京津冀一体化研究协同发展,首先要了解中国区域经济的情况。
因为大量的区域经济研究在某种程度上要结合我国的国情,即研究国情区域之间的关系问题。
第一,虽然行政区域划分有天津、北京、河北,但实际上北京、天津不是一个单纯意义上的城市,是一个经济的辖区,特点是行政管理和经济发展为一体。
第二,基础设施的供给,除了国家层面大的交通基础设施供给之外,整个基础设施的配套和供给是由区域内自行解决和自行申报,从发改委到审批,自己找投资来解决基础设施资源的配置。
故此考虑自身的利益,三个区域之间的基础设施的联系相对薄弱。
第三,公共服务的行政区域化分割。
众所周知,仅就城市户口来讲,天津户口进不了北京,河北户口进不了北京和天津,这种状况背后蕴含着巨大的公共服务因素,各项公共服务支出的标准,包括子女教育,还有医疗的保障等等有很大的差别。
所以公共服务区域化的特征实际上是相对封闭的,三个区域之间的封闭严重影响要素的流通。
第四,中国特色的干部考核是以区域发展的政绩为标准。
地方政府在区域内做的事情来体现自身的政绩,在其他区域干的事情肯定不会体现在政绩之中,所以在区域内这种判定政绩标准的干部管理体制就决定更多是考虑行政区域内的利益。
第五,区域之间的关系不是互补的,也不是流通的,而是相互竞争的。
这不仅仅体现在北京、天津、河北之间,甚至在河北的一些城市之间,在天津所辖的区县之间也有竞争,在竞争中获取更多的资源者将改变本地区的财政供给状况,也能改变基础设施投资的状况,和当地居民的公共福利支出的水平。
所以竞争导致发展的格局,不仅仅在京津冀,在全国也是普遍的发生。
所以,研究区域问题,就必须研究区域竞争的问题。
第六,区域的产业同构性。
热点专题三京津冀协同发展
热点专题三京津冀协同发展2021年6月5日,京津冀节能技术改造与服务供需对接会在北京召开。
会议旨在发挥节能技术改造在促进京津冀等重点地区节能减排中的作用,推动解决节能技术推广应用中选择难、推广难、融资难、落地难等问题。
角度1京津冀地区的地理环境1.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审议通过,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国家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从而缓解首都面临的巨大的人口、资源和环境压力。
材料二京津冀位置图(1)京津冀位于________平原北部,据图分析北京的地势特点________________。
(2)图中所示区域有我国著名的综合性工业基地________工业基地。
(3)图中所示地区土地利用类型以________为主。
角度2京津冀地区的环境与水资源问题2. 京津冀地区面临着生态环境持续恶化、城镇体系发展失衡、区域与城乡差距不断扩大等突出问题。
为解决以上问题,我国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京津冀的雾霾污染物主要来源于________、__________等。
(2)近年来,京津冀多次陷入严重的雾霾天气,空气质量下降,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及身体健康带来了较大危害。
下列措施中,不能有效控制京津冀地区雾霾的措施是()A. 增加绿化面积B. 禁止焚烧秸秆C. 大力发展火力发电D. 提高汽车尾气排放标准(3)为缓解京津冀地区及华北地区用水在紧张问题,我国实施了“__________”工程,目前该工程的中线已经顺利将长江的水输送到北京地区,如果自己作为北京市民,平时在生产、生活中不仅要节约用水,也要防止水被污染,写出自己节约用水或防止水污染的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角度3京津冀地区的发展条件3.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京津冀协同发展,核心是要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解决北京“大城市病”为基本出发点,推进产业升级转移,打造现代化新型首都,这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
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从城市群的视角+开题
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题目: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从城市群的视角学号:姓名:学科专业:研究方向:导师姓名:职称:论证会主持人:论证会日期:填表日期:年月日填表说明一、开题报告是硕士生培养的重要环节,研究生需在导师的指导下认真完成。
二、开题报告必须附论证活页,活页内容包括:1.选题来源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2.文献综述,包括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发展、现状、趋势及问题等,字数不少于3000字;3.主要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主要问题;4.研究方法、思路;5. 进度安排,预期达到的目标;6. 为完成论文已具备的条件;7.预计研究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以及解决的措施;8.研究的创新和特色;9.主要参考文献,参考文献量不少于30篇,对于个别新兴研究领域其文献量可酌情减少。
三、完成时间: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工作应于入学后第三学期内完成,具体时间各学院可根据本学院的学科特点和实际情况在学校规定的截止日期前进行安排。
四、硕士生开题报告书应首先获导师认可后方可参加开题。
五、打印要求:此表用A4纸双面打印、装订,各栏空格不够时,请自行加页,不得改变本表样式。
六、硕士开题论证会由具有硕士生导师资格的教师组成,不得少于3人。
导师可以参加开题论证会,但不得担任组长。
七、开题报告通过、修改、签字完毕后,交各学院(研究院、中心,本表以下统称学院)存档,统一按要求提交研究生院。
一、导师对开题报告的评价二、开题报告作者承诺三、开题报告小组评议意见四、学院审查意见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从城市群的视角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城市群是由区域内多个地域相近、联系紧密的城市所构成的集合。
群内由一个或两个核心城市为增长极,辐射带动周围城市发展。
城市群将各种资源优化配置,将各城市紧密联系起来,赋予其不同职能,通过协同合作、互补促进的方式协同发展。
当前,促进城市群经济协同发展是经济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方面。
京津冀地区作为环渤海经济区的核心层,已经成为我国一个新的经济增长极,但与长三角、珠三角相比,京津冀协同发展进程明显落后,还没有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的经济整体,在发展中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如:京津冀城市群内部各城市发展程度不同,主要表现在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方面。
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参考题目
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参考题目一、要着力加强顶层设计,抓紧编制首都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相关规划,明确三地功能定位、产业分工、城市布局、设施配套、综合交通体系等重大问题,并从财政政策、投资政策、项目安排等方面形成具体措施。
1、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布局与路径选择2、京津冀协同发展中京津冀三地角色定位与关键问题3、制约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关键因素与突破途径4、京津冀的投资政策重点与区域性金融领域改革难点5、京津冀的科技政策重点与创新型工业化道路6、京津冀重点项目安排、布局与三地发展方向二、要着力加大对协同发展的推动,自觉打破自家“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抱成团朝着顶层设计的目标一起做,充分发挥环渤海地区经济合作发展协调机制的作用。
1、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的难点和突破点2、京津冀财税体制改革的方向与对策3、京津冀协同发展与社会管理体制创新4、京津冀公共服务的同城化、均等化和普惠化研究5、京津冀产业集群、产业园区的共建共享研究6、京津冀合作共赢机制的解决方案三、要着力加快推进产业对接协作,理顺三地产业发展链条,形成区域间产业合理分布和上下游联动机制,对接产业规划,不搞同构性、同质化发展。
1、京津冀协同发展中京津冀产业定位与分工研究2、京津冀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经济一体化研究3、京津冀区域重点产业链打造与优化研究4、提升河北省承接京津产业转移的能力研究5、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与和河北省承接能力提升6、京津冀区域文化发展战略合作四、要着力调整优化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促进城市分工协作,提高城市群一体化水平,提高其综合承载能力和内涵发展水平。
1、京津冀一体化的空间规划与城市群研究2、京津冀城市群发展和优化路径研究3、京津保核心区发展战略研究4、石家庄、唐山区域次中心发展战略性研究5、京津冀重点城市的综合承载力分析与评价研究6、京津冀人口迁徙、产业转移与城市布局优化研究五、要着力扩大环境容量生态空间,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合作,在已经启动大气污染防治协作机制的基础上,完善防护林建设、水资源保护、水环境治理、清洁能源使用等领域合作机制。
京津冀协同发展专题研究参考选题
京津冀协同发展专题研究参考选题一、在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实现河北转型发展研究 .精准确定功能分区问题研究。
如何对全省进行总体功能分区,使中央规划的京津冀区域整体功能定位、空间分布的相关要求和对河北的四大功能定位,以及各项目标任务在全省各地得到落实。
.精准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产业转移问题研究。
研究全省各市县适合承接哪些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哪些产业转移,并提出对策建议。
.精准打造发展平台和载体问题研究。
研究如何因地制宜选择和打造一批不同层级的协同发展示范基地、各具特色的大中小城镇、产业园区、重大项目,使协同发展有抓手、能落地、见实效。
二、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中河北省定位布局的研究.加快河北省全国现代商贸物流重要基地建设的研究.推进全国产业转型升级实验区发展的研究.积极促进全国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示范区实践的研究.探索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建设的机制与路径研究.构建环京津核心功能区,大力培育环京津(保廊)新增长极的研究.建设沿海率先发展区,全力打造沿海率先发展增长极.推进冀中南功能拓展区建设,打造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腹地和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示范区.推进冀西北生态涵养区建设,打造京津冀生态安全屏障和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三、三大领域率先突破研究.河北省承接非首都功能的对象、承接方式和路径、承接载体的研究.构建网格状、大容量、低成本、智能化的现代综合交通体系,推进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发展与我省对策研究.建立我省与京津完善的生态共建共享体制机制研究.我省综合整治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研究.加强林业建设、加强湿地修复、加强海域保护,推进我省生态保护修复研究.强化资源能源保障,构建我省水资源安全保障体系.河北省建设京津冀协同创新示范区研究.京津冀生态补偿核算与机制构建,及河北省对策研究四、其他研究.促进河北省公共服务一体化与城乡统筹发展研究.开展体制机制改革和试点示范研究.推动金融、土地、信息和人力等要素市场一体化改革研究.加快融入“一带一路”,提升对外开放水平研究.强化与环渤海地区、中西部地区、中原经济区等国内区域合作研究。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研究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研究一、引言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中国当前的国家战略,也是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的号召,以深化城市化为主线,突出城市群建设,加快形成以北京为中心、以天津、保定为两翼的协调发展格局。
本文旨在探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现状、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以期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有益的建议。
二、现状分析1. 经济发展京津冀三地的经济总量呈现不断增长态势,北京一直位列全国GDP排名前三,而天津、保定也分别位列前十。
三地经济发展关系密切,北京、天津对于周边省市的经济拉动作用不可忽视。
2. 交通基础设施京津冀地区是我国经济最为发达和交通最为便利的区域之一。
精细路网、高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等交通基础设施发展迅速,各地之间通达便捷。
3. 人口与城市化三地总人口已经超过1亿,城市化率持续提高。
城市化带动经济发展,但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如环境污染、交通拥堵、社会安全等。
三、问题分析1. 区域发展不平衡北京发展优势明显,而天津、保定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经济规模不及北京。
区域内城市之间差距较大,不平衡发展现象严重。
2. 环境污染京津冀地区是我国环境污染较为严重的地区。
北京的雾霾问题严重,而天津、河北等地环境问题同样突出。
城市化带来的环境挑战亟待解决。
3. 人口流动问题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口流动问题越发突出。
京津冀地区热点城市吸引了大量的人口涌入,而周边城市与乡村人口外流较为严重。
人口流动问题对当地社会、经济和文化等方面都带来了较大的挑战。
四、发展方向1. 加强城市协同发展京津冀地区城市协同发展是实现区域均衡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需要加强城市之间的联动、合作和互补,推动整个区域的共同发展。
2. 优化交通网络建设快速便捷的交通网络,加强公共交通和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实现快速便捷的交通出行条件。
同时,也需要加强交通规划和管理,缓解交通拥堵问题。
3. 落实环境保护推动京津冀地区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强环保设施建设和管理,减少污染物排放。
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
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中国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推动北京、天津和河北三个地区实现协同发展,共同发展为国家经济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和支持。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根本目标是构建一个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宜居发展的现代化经济区域。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包括加强交通、能源、环境、教育等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人才流动和区域一体化发展。
在交通方面,政府计划加强京津冀地区的交通连接,提高交通运输效率。
其中一个重要举措是建设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网络,包括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和城际轨道交通等。
通过加强交通网络的建设,可以促进区域内的人员流动和物资流通,提高经济效益和生活质量。
在能源方面,政府努力推动清洁能源的发展和利用,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政府鼓励发展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能等可再生能源,同时加强能源互联互通,实现能源的跨区域调配和共享。
在环境方面,政府加强了对京津冀地区的环境保护和治理。
政府制定了严格的环境标准和控制措施,加强大气、水质和土壤污染治理,努力改善环境质量。
在教育方面,政府通过加强教育资源的共享和交流,促进京津冀地区的教育一体化发展。
政府鼓励高校和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支持合作研究项目的开展,提高研发能力和科技水平。
为了促进京津冀地区的产业转型升级,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和措施,包括减税降费、优化投资环境、鼓励创新创业等。
政府鼓励企业加强合作,共享资源,提高产业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研究是为了更好地推进这一国家战略。
通过研究,可以了解京津冀地区的发展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和政策建议。
研究还可以促进不同领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形成共识,推动共同发展。
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是很有意义的,可以推动京津冀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并对全国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研究机构和专家学者参与到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研究中来,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京津冀协同发展专项研究参考选题
【一】在推动京津冀协同进展中实现河北转型进展研究
1.精准确定功能分区问题研究。
如何对全省进行总体功能分区,使中央规划的京津冀区域整体功能定位、空间分布的相
关要求和对河北的四大功能定位,以及各项目标任务在全省
各地得到落实。
2.精准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产业转移问题研究。
研究全省各市县适合承接哪些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哪些产业
转移,并提出对策建议。
3.精准打造进展平台和载体问题研究。
研究如何因地制宜选择和打造一批不同层级的协同进展示范基地、各具特色的大
中小城镇、产业园区、重大项目,使协同进展有抓手、能落
地、见实效。
【二】落实京津冀协同进展中河北省定位布局的研究
4.加快河北省全国现代商贸物流重要基地建设的研究
5.推进全国产业转型升级试验区进展的研究
6.积极促进全国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示范区实践的研
究
7.探究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建设的机制与路径研究
8.构建环京津核心功能区,大力培育环京津〔保廊〕新
增长极的研究
9.建设沿海率先进展区,全力打造沿海率先进展增长极
10.推进冀中南功能拓展区建设,打造京津冀协同进展的
战略腹地和城乡统筹进展的重要示范区
11.推进冀西北生态涵养区建设,打造京津冀生态安全屏
障和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
【三】三大领域率先突破研究
12.河北省承接非首都功能的对象、承接方式和路径、承
接载体的研究
13.构建网格状、大容量、低成本、智能化的现代综合交
通体系,推进京津冀交通一体化进展与我省对策研究
14.建立我省与京津完善的生态共建共享体制机制研究
15.我省综合整治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研究
16.加强林业建设、加强湿地修复、加强海域保护,推进
我省生态保护修复研究
17.强化资源能源保障,构建我省水资源安全保障体系
18.河北省建设京津冀协同创新示范区研究
19.京津冀生态补偿核算与机制构建,及河北省对策研究【四】其他研究
20.促进河北省公共服务一体化与城乡统筹进展研究
21.开展体制机制改革和试点示范研究
22.推动金融、土地、信息和人力等要素市场一体化改革
研究
23.加快融入“一带一路”,提升对外开放水平研究
24.强化与环渤海地区、中西部地区、中原经济区等国内区域合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