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网络教育学第一学期《财政学原理》复习题答案

合集下载

厦门大学网络教育2012-2013第一学期财政学原理

厦门大学网络教育2012-2013第一学期财政学原理

厦门大学网络教育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财政学原理(本科)》课程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 在混合经济中,政府( A )参与市场A. 作为产品和服务的购买者B. 作为产品和服务的提供者C. 作为要素的提供者D. 作为要素的购买者2.下列哪种现象属于逆向选择问题( A )A. 购买旧车B. 购买汽车保险C. 房屋装修D. 汽车维修3.下列属于财政消费支出的有( B )A. 债务利息支出B. 科学文化支出C. 基础产业建设支出D. 自然垄断行业支出4.公共产品的集体决策需要顾及社会公众的( B ),但每个人的偏好和愿望可能不尽相同A. 全体偏好B. 个人偏好C. 社会福利D. 个人福利5.已经确立的政府预算由( A )负责执行。

A. 政府B. 财政部门C. 立法机构D. 审计机构6.财政对公共企业的投入主要包括三种形式:直接投资、贷款和( A )A. 补贴B. 出口退税C. 股权D. 利税7.( B )提出了平等、确实、便利和节约的税收四项原则A. 瓦格纳B. 亚当·斯密C. 穆勒D. 萨伊8.1994年我国实行了( C )A. 利改税B. 增值税改革C. 分税制改革D. 营业税改革9.下面哪一项不属于科技三项费用的内容( D )A.新产品试制费B.重大科研项目补助费C.中间产品实验费D.产品鉴定费10.我国增值税的一般税率为( A )A. 17%B.13%C. 6%D.4%11.在下列弥补财政赤字的方式中,最易引起通货膨胀的方式是( C )A.动用财政结余B.发行政府债券C.货币融资D.增税12.既考虑当期社会保险支付的实际需要,又保持一定的储备而形成社会保险资金收付平衡方式,这是( C )A. 现收现付制B. 完全积累制C. 部分积累制D. 以上都不是13.企业纳税年度所发生的亏损,准予向以后年度结转,用以后年度的所得来弥补,但结转年限最长不得超过( C )A. 2年B. 3年C. 5年D. 10年14.已经确立的政府预算由( A )负责执行。

财政学原理 厦门大学 2020年7月考试题库答案

财政学原理 厦门大学 2020年7月考试题库答案

题型 :判断题
1、财政赤字一定会引起通货膨胀。

( )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
题型 :判断题
2、中国的房产税对城市居民的自用房屋是免税的。

( )
正确
正确答案
错误 题型 :判断题
3、在现实中,完全的、绝对的单一税制几乎从来没有存在过。

( )
正确
正确答案
错误 题型 :判断题
4、公共产品具有非排他性,但具有竞争性。

( )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
题型 :判断题
5、信息不对称会引起逆向选择问题和道德风险问题。

( )
正确
正确答案
错误 题型 :判断题
6、投票规则主要有一致同意规则和多数票规则。

( )
正确
正确答案
错误 题型 :判断题
7、社会救济是指由政府出资兴办的,以低费或免费形式向一部分需要特殊照顾的社会成员提供货币或实物帮助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

( )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
题型 :单选题
8、政府征税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是( )。

财政收入最大化原则
纳税人负担最小化原则 A B A B A B A B A B A B A B A B。

《财政学》习题、答案

《财政学》习题、答案

第一章财政概念和财政职能思考题1、学习财政学为什么要从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说起?2、什么是市场失灵?3、为什么会出现政府干预失效?4、区分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的基本标准,并说明公共商品的特征。

5、如何理解财政的特殊性?6、研究财政职能的基本思路。

自测题一、选择题1、下列属于混合商品的是( )。

A、法律法规B、教育C、行政管理D、社会保障E、货币发行2、经济稳定的关键在于( )。

A、充分就业B、物价稳定C、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均衡D、国际收支平衡3、政府干预失效的原因和表现可能发生在()A、政府决策失误B、政府提供信息不及时甚至失真C、政府职能的“越位”和“缺位”D、寻租行为4、基尼系数在( )时收入分配的差距是合理的。

A、0.2B、 0.3C、0.3~0.4D、 0.45、经济学家用来说明收入状况的图形是( )。

A、洛沦兹曲线B、拉弗曲线C、生产可能性曲线D、无差异曲线6、财政的基本职能是()。

A、资源配置职能B、调节收入分配职能C、组织生产和销售职能D、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7、完整的市场体系是哪几个相对独立的主体组成的()A、家庭B、企业C、政府D、中介8、政府干预手段包括:()A、立法和行政手段B、组织公共生产和提供公共物品C、财政手段D、强制手段9、一般来说,下列哪些物品是纯公共物品()A、国防B、花园C、教育D、桥梁10、公共商品的基本特征是()。

A、生产或提供的不可分性B、非竞争性C、规模效益较大D、非排他性E、具有自然垄断性二、判断题1、外部效应的不可分割性是公共物品的重要特征之一。

()2、教育是一种典型的混合物品。

()3、公共商品最重要的标志是消费的非排他性。

( )4、企业垄断会获得额外利润,因而不会损失市场效率。

()5、财政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基本手段是财政政策。

()6、税收是政府调节收入分配的唯一手段。

()7、当基尼系数G=1时,收入分配绝对不公平。

( )8、当基尼系数G=O时,收入分配绝对不公平。

厦门大学网络教育学年第一学期《财政学原理》复习题答案

厦门大学网络教育学年第一学期《财政学原理》复习题答案

厦门大学网络教育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财政学原理》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 B )提出了平等、确实、便利和节约的税收四项原则A. 瓦格纳B. 亚当·斯密C. 穆勒D.萨伊2.我国增值税的一般税率为( A )A. 17% % C. 6% %3.1994年我国实行了( C )A. 利改税B. 增值税改革C. 分税制改革D.营业税改革4.下列属于财政消费支出的有( B )A. 债务利息支出B. 科学文化支出C. 基础产业建设支出D. 自然垄断行业支出5.下面哪一项不属于科技三项费用的内容( D )A.新产品试制费B. 重大科研项目补助费C.中间产品实验费D. 产品鉴定费6.影响一个国家宏观税收负担的因素不包括下列哪一项( D )A. 经济发展水平B. 经济结构C. 经济体制D.消费者价格指数7.对公司分配的利润按较低的税率征税,对公司的保留利润按较高的税率征税。

这种公司所得税与个人所得税的配合方式称作( B )A. 古典制 B. 双税率制 C. 减免税制 D. 归集抵免税8.下列哪一项不是商品税的弊端( C )A. 不符合纳税能力原则B. 不符合税收公平原则C. 征收不方便D. 缺乏弹性9.交通运输业、建筑业、邮电通信业和文化体育业适用( B )的营业税税率% % % %10.财政对公共企业的投入主要包括三种形式:直接投资、贷款和( A )A. 补贴B. 出口退税C. 股权D. 利税11.以全民性和普遍性的保障原则为核心,全体居民和公民不论其有无收入和是否就业,都可以享有国家制定的各项福利保障政策。

这种社会保障模式称为( A )A. 福利型社会保障模式B. 社会保险型模式C. 强制储蓄型模式D. 国家型保障模式12.政府在安排财政支出时,可以通过对不同项目的( C )的分析和评价,从中选出最优的支出项目A. 公平程度B. 产出效率C. 成本与收益D. 实施主体13.由于财政补贴都是根据一定时期特定的国家政策而安排的支出,因此国家可以通过政策的调整,从而灵活地掌握补贴对象、补贴数量、补贴方式和补贴环节等内容。

财政学原理 复习题

财政学原理 复习题

厦门大学网络教育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财政学原理》复习题一、填空题1.消费税根据课税范围的不同,分为一般消费税和____________,其中一般消费税是对所有的消费品和消费行为课税。

2.____________是税负转嫁过程的终点。

税负的实际承担者就是______人。

3.最基本、最常用的多数票规则是所谓的_________。

4.研究政府间财政关系的主要理论就是__________理论。

5.萨缪尔森模型给出的公共产品提供的最优条件是:个人对公共产品消费的边际替代率之和等于公共产品生产的____________。

即每个消费者的边际私人收益之和等于公共产品的边际社会成本。

6.政治家作为经济人,追求_________最大化。

官僚作为经济人,追求______最大化。

7._________的公共产品只有在消费者达到一定数量之前,其消费才具有非竞争性。

8.准公共产品是介于______和______之间的产品或劳务。

9.将公债收入列为财政收入后所出现的赤字,称为__________。

将公债收入剔除出财政收入后的赤字,称为__________。

10.增值税的增值额相当于商品价值C+V+M中的_________。

11.对于交通堵塞、电话占线、电网超负荷跳闸等问题,政府可通过_________定价法缓解之。

12.自然垄断、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有益品等市场失效现象的存在,一般被认为是公共规制的主要原因。

13.公债的形式特征是:_______性、_______性和_______性。

14.由于成本或者收益的外溢产生的_________问题,是市场失效的重要原因之一。

15.如果某些选民的偏好不是________的,多数票规则就可能出现投票悖论。

16.投票悖论揭示的一个主要问题是:投票的最终结果与____________有关。

17.征税对象达到征税数额开始征税的界限,称为________。

厦门大学财政学原理复习题新编

厦门大学财政学原理复习题新编

厦门大学财政学原理复习题新编Last updated on the afternoon of January 3, 2021厦门大学网络教育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财政学原理(本科)》课程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 以全民性和普遍性的保障原则为核心,全体居民和公民不论其有无收入和是否就业,都可享有国家制定的各项福利保障政策。

这是( A )A. 福利型社会保障模式B. 社会保险型模式C. 强制储蓄型模式D. 国家型保障模式2.现代政府预算最初产生于( B ),是市场和资本的产物A. 美国B. 英国C. 荷兰D. 法国3.以下哪一项不是社会保险的一部分( B )A. 社会养老保险B. 社会福利C. 社会失业保险D. 女工生育险4.既考虑当期社会保险支付的实际需要,又保持一定的储备而形成社会保险资金收付平衡方式,这是( C )A. 现收现付制B. 完全积累制C. 部分积累制D. 以上都不是5.( A )于1776年创立了财政学A. 亚当·斯密B. 李嘉图C. 马克思D. 萨缪尔森6.下列税种中属于行为税的是( C )A. 遗产税B. 消费税C. 筵席税D. 土地税7.我国的车辆购置税实行比例税率,按照( B )的税率从价定率一次性征收A. 5%B. 10%C. 15%D. 20% 8.已经确立的政府预算由( A )负责执行。

A. 政府B. 财政部门C. 立法机构D. 审计机构9.通货膨胀会使债务的实际价值产生变动,影响债务人和债权人的实际收入。

一般来讲,通货膨胀会使债务人的实际收入( A )A.增加B.不变C.减少D.无法判断10.财政对公共企业的投入主要包括三种形式:直接投资、贷款和( A )A. 补贴B. 出口退税C. 股权D. 利税11.财政从公共企业取得收入的形式主要有三种( C )、利息和股息、利润分成 A. 补贴 B. 租金 C. 税收收入 D.资产使用费12.在下列弥补财政赤字的方式中,最易引起通货膨胀的方式是( C )A.动用财政结余B.发行政府债券C.货币融资D.增税13.囚徒困境描述了私人提供公共品的( A )情形A. 悲观B. 乐观C. 现实D. 以上都不是14.下列属于财政消费支出的有( B )A. 债务利息支出B. 科学文化支出C. 基础产业建设支出D. 自然垄断行业支出15.下面哪一项不属于科技三项费用的内容( D )A.新产品试制费B. 重大科研项目补助费C.中间产品实验费D.产品鉴定费二、名词解释1.宏观税收负担答:宏观税收负担,是指纳税人总体所承受的税收负担,也可看做是整个国民经济的税收负担。

大一财政学考试题及答案

大一财政学考试题及答案

大一财政学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财政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

A. 收入分配B. 资源配置C. 经济发展D. 社会公平答案:B2. 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

A. 税收B. 国债C. 国有企业利润D. 捐赠答案:A3. 财政支出中,用于社会福利的支出属于()。

A. 经济建设支出B. 社会消费支出C. 行政管理支出D. 国防支出答案:B4. 财政赤字是指()。

A. 财政收入大于财政支出B. 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C. 财政收入等于财政支出D. 财政收入小于财政支出答案:B5. 增值税是一种()。

A. 直接税B. 间接税C. 财产税D. 所得税答案:B6. 财政政策的目的是()。

A. 增加政府收入B. 减少政府支出C. 促进经济增长D. 减少社会不公答案:C7. 财政政策中,紧缩性财政政策通常在()时实施。

A. 经济过热B. 经济衰退C. 通货膨胀D. 通货紧缩答案:A8. 财政转移支付是指()。

A. 政府对企业的补贴B. 政府对个人的补贴C. 政府间的资金转移D. 政府对外国的援助答案:C9. 财政预算的编制原则包括()。

A. 公开性、透明性、合法性B. 公平性、效率性、稳定性C. 合法性、合理性、效益性D. 公开性、合理性、效益性答案:C10.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主要区别在于()。

A. 实施主体不同B. 政策工具不同C. 政策目标不同D. 政策效果不同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财政政策的功能包括()。

A. 资源配置B. 收入分配C. 经济稳定D. 社会福利答案:ABC2. 财政收入的种类主要有()。

A. 税收收入B. 非税收入C. 债务收入D. 国有企业利润答案:ABCD3. 财政支出的分类包括()。

A. 经济建设支出B. 社会消费支出C. 行政管理支出D. 国防支出答案:ABCD4. 财政赤字的弥补方式有()。

A. 发行国债B. 增加税收C. 减少支出D. 货币发行答案:ACD5. 增值税的特点包括()。

厦门大学网络教育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财政学原理(专科)》练习题

厦门大学网络教育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财政学原理(专科)》练习题

1、下列属于购买性支出的是()。

(1.0分) (正确的答案:C )A、政府发放的养老金B、各种补贴C、行政管理支出D、各种捐赠 2、下列属于转移性支出的有()。

(1.0分) (正确的答案:C )A、国防支出B、教育支出C、债务利息支出D、科学文化支出 3、下列属于财政消费支出的有()。

(1.0分) (正确的答案:B )A、债务利息支出B、科学文化支出C、基础产业建设支出D、自然垄断行业支出 4、如果以实际价值计算成本和收益,那就要用()作为社会贴现率。

(1.0分) (正确的答案:B ) A、名义利率加上通货膨胀率B、名义利率减去通货膨胀率C、实际利率减去通货膨胀率D、实际利率加上通货膨胀率 5、如果以名义价值计算成本和收益,那就要用()作为社会贴现率。

(1.0分) (正确的答案:D )A、名义利率加上通货膨胀率B、名义利率减去通货膨胀率C、实际利率减去通货膨胀率D、实际利率加上通货膨胀率 6、和私人项目相区别的是,公共项目的成本和收益一般无法直接采用()加以评估。

(1.0分) (正确的答案:D )A、社会价格B、实际价格C、影子价格D、市场价格 7、影子价格是反映_()大小的分析工具。

(1.0分) (正确的答案:D )A、边际成本和效益B、社会效益C、社会成本D、社会成本和效益 8、以下哪种说法错误()?(1.0分) (正确的答案:A )A、为了进行成本—收益分析,有必要赋予人类生命以无限的价值B、用节省的时间乘以工资率来估算的方法有赖于对时间的机会成本的度量,而这有可能存在问题C、有些公共项目的社会收益可以用消费者剩余的变动来度量D、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为获得某种商品或服务愿意支付的货币总额与实际支付的货币总额之差1、中央政府的行政管理服务属于()。

(1.0分) (正确的答案:B )A、准公共产品B、纯公共产品C、混合产品D、纯私人产品2、下列不属于行政支出内容的是()。

(1.0分) (正确的答案:D )A、行政经费B、公检法支出C、外交支出D、文教科卫支出1、完全基金制是一种以()原则为依据,采取储蓄方式积累筹集社会保障基金的制度。

财政学复习题答案

财政学复习题答案

一、名词解释1、公共产品:由国家机关和政府部门——公共部门提供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商品和服务,在消费中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与私人产品相对应2、社会保障:是指国家和社会在通过立法对国民收入进行分配和再分配,对社会成员特别是生活有特殊困难的人们的基本生活权利给予保障的社会安全制度。

3、税负转嫁:是指商品交换过程中,纳税人通过提高销售价格或压低购进价格的方法,将税负转嫁给购买者或供应者的一种经济现象.4、预算外资金:预算外资金指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为履行或代行政府职能,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具有法律效力的规章而收取、提取和安排使用的未纳入国家预算管理的各种财政性资金,是国家预算资金的必要补充,具有分散性、自主性、专用性的特点。

5、财政政策:是指一国政府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调整财政收支规模和收支平衡的指导原则及其相应的措施,由支出政策,税收政策,预算平衡政策,国债政策等构成的一个完整的政策体系。

6、事业服务收费:事业单位向社会提供服务而收取的费用以弥补其开支。

7、转移支出:转移支出是指政府单方面的,无偿的资金支付,不相应地获得商品和劳务。

它所体现的是政府的非市场性再分配活动。

洛伦茨曲线:也译为“劳伦兹曲线”。

就是,在一个总体(国家、地区)内,以“最贫穷的人口计算起一直到最富有人口”的人口百分比对应各个人口百分比的收入百分比的点组成的曲线。

以比较和分析一个国家在不同时代或者不同国家在同一时代的财富不平等拉弗曲线:一般情况下,税率越高,政府的税收就越多,但税率的提高超过一定的限度时,企业的经营成本提高,投资减少,收入减少,即税基减小,反而导致政府的税收减少,描绘这种税收与税率关系的曲线瓦格纳法则:是指当国民收入增长时,财政支出会以更大比例增长。

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政府支出占GNP的比重将会提高,即随着人均收入提高财政支出相对规模相应提高的思想。

8、税收制度简称“税制”,它是国家以法律或法令形式确定的各种课税办法的总和,反映国家与纳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是国家财政制度的主要内容。

厦门大学网络教育学年第一学期财政学原理复习题答案

厦门大学网络教育学年第一学期财政学原理复习题答案

厦门大学网络教育学年第一学期财政学原理复习题答案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by the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厦门大学网络教育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财政学原理》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 B )提出了平等、确实、便利和节约的税收四项原则A. 瓦格纳B. 亚当·斯密C. 穆勒D. 萨伊2.我国增值税的一般税率为( A )A. 17% % C. 6% %3.1994年我国实行了( C )A. 利改税B. 增值税改革C. 分税制改革D. 营业税改革4.下列属于财政消费支出的有( B )A. 债务利息支出B. 科学文化支出C. 基础产业建设支出D. 自然垄断行业支出5.下面哪一项不属于科技三项费用的内容( D )A.新产品试制费B. 重大科研项目补助费C.中间产品实验费D. 产品鉴定费6.影响一个国家宏观税收负担的因素不包括下列哪一项( D )A. 经济发展水平B. 经济结构C. 经济体制D. 消费者价格指数7.对公司分配的利润按较低的税率征税,对公司的保留利润按较高的税率征税。

这种公司所得税与个人所得税的配合方式称作( B )A. 古典制B. 双税率制C. 减免税制D. 归集抵免税8.下列哪一项不是商品税的弊端( C )A. 不符合纳税能力原则B. 不符合税收公平原则C. 征收不方便D. 缺乏弹性9.交通运输业、建筑业、邮电通信业和文化体育业适用( B )的营业税税率 % % % %10.财政对公共企业的投入主要包括三种形式:直接投资、贷款和( A )A. 补贴B. 出口退税C. 股权D. 利税11.以全民性和普遍性的保障原则为核心,全体居民和公民不论其有无收入和是否就业,都可以享有国家制定的各项福利保障政策。

这种社会保障模式称为( A ) A. 福利型社会保障模式 B. 社会保险型模式 C. 强制储蓄型模式D. 国家型保障模式12.政府在安排财政支出时,可以通过对不同项目的( C )的分析和评价,从中选出最优的支出项目A. 公平程度B. 产出效率C. 成本与收益D. 实施主体13.由于财政补贴都是根据一定时期特定的国家政策而安排的支出,因此国家可以通过政策的调整,从而灵活地掌握补贴对象、补贴数量、补贴方式和补贴环节等内容。

厦门大学《财政学原理》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厦门大学《财政学原理》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厦门大学网络教育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财政学原理(专科)》复习题一、判断题1.从财政补贴的环节来划分,可分为生产环节补贴、流通环节补贴和消费环节补贴(√)2.宏观经济总量失衡是市场自发运行的产物,市场本身无力解决(√)3.宏观税收负担水平的高低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结构、经济体制和消费者物价水平的影响(×)4.以商品税的计税依据为标准,商品税可分为国内商品税和国外商品税(×)5.即使是经济效益不太好的项目或方案,如果其社会效益很好,也可能被选为优者(√)6.在现实中,完全的、绝对的单一税制几乎从来没有存在过(√)7.我国的营业税对九个税目设置了5%、10%两个档次的固定税率和一个幅度税率(×)8.中国的房产税对城市居民的自用房屋是免税的(√)9.公共规制并不是在任何时候都是有效的和必需的。

规制可能导致企业内部的低效率,引发寻租行为(√)10.一般来讲,经济过冷时,增加短期公债比重,增加银行系统持有的公债比重,有助于增加流动性,对经济产生扩张性影响(√)11.从效率角度,在税收收入一定的情况下,课征一般商品税比课征选择税更符合经济效率的要求(√)12.以销售收入减除投入生产的中间性产品价值和同期购入的固定资产全部价值为课税增值额。

这种增值税类型称为生产型增值税(×)13.在现实中,完全的、绝对的单一税制几乎从来没有存在过(√)14.流转课税不存在税负转嫁问题,征收方便,易于管理(×)15.中国的房产税对城市居民的自用房屋是免税的(√)二、名词解释1.财政体制答:所谓财政体制,就是为了处理政府间财政关系,规定政府各科层组织应承担的职责及其相应的财权财力所形成的制度。

2.现收现付制答:现收现付制是一种以横向平衡原则为依据,以同一时期正在工作的所有人的缴费,来支付现在保险收益人的开支的制度3.企业税收负担答:税收负担是指政府征税减少了纳税人的直接经济利益从而使其承受经济负担4. 税收公平原则答:公平原则指税收的课征应注意其普遍性,不能有特殊身份或地位的例外,但要追求真正的公平,仍是容许例外的,如免税条款的订立5.税收超额负担答:税收超额负担是指征税引起市场相对价格的改变,干扰了私人部门的选择,进而导致市场机制扭曲变形而产生的经济福利损失。

《财政学》复习题及标准答案

《财政学》复习题及标准答案

《财政学》复习题及答案————————————————————————————————作者:————————————————————————————————日期:第一章一、简述财政的基本含义和基本特征。

财政是一个经济范畴,是一种以国家为主体的经济行为,是政府集中一部分国民收入用于满足公共需要的收支活动,以达到优化资源配置、公平分配及经济稳定和发展的目标。

特征:公共性与阶级性强制性与非直接偿还性收入与支出的对称性(平衡性)二、试述区分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的基本标准。

排他性和非排他性竞争性和非竞争性(私人物品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三、财政有哪些职能?如何实现这些职能?1、配置资源:①在明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政府经济职能的前提下,确定社会公共需要的基本范围,确定财政收支占GDP的合理比例,从而实现资源配置总体效率。

②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保证重点支出,压缩一般支出,提高资源结构效率。

③合理安排政府投资的规模和结构,保证国家的重点建设。

④通过政府的投资、税收政策和财政补贴等手段,带动和促进民间投资、吸引外资和对外贸易,提高经济增长率。

⑤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本身的效率。

2、分配收入:①划清市场分配与财政分配的界限。

②规范工资制度。

③加强税收调节。

④通过转移性支出,如社会保障支出、救济金、补贴等,使每个社会成员得以维持起码的生活水平和福利水平。

第二章四、试述纯公共物品只能由政府来提供的理由。

1、公共物品的享用一般是不可分割的,无法个量化。

2、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决定。

3、政府的性质和运行机制决定了他可以解决市场提供公共物品的难题。

五、什么是公共定价?它有哪些方法?政府相关管理部门通过一定的程序和规则制定提供公共物品的价格和收费标准,即公共物品的价格和收费标准就的确定就是公共定价。

方法:平均定价法二部定价法负荷定价法六、试述“成本—效益分析”方法。

也成为成本----收入分析法,是将一定时期内项目的总成本与总效益进行分析对比,更多的用在公共支出决策程序中。

《财政学》试题及答案

《财政学》试题及答案

《财政学》试题及答案(解答仅供参考)第一套一、名词解释1. 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调整税收、支出等财政手段,来实现宏观经济调控目标的政策。

2. 公共物品:公共物品是指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商品或服务,无法通过市场机制有效供给,需要由政府提供。

3. 转移支付:转移支付是指政府在没有相应货物或服务的交换下,将一部分财富从一部分人或地区转移到另一部分人或地区。

4. 税收中性:税收中性是指税收对经济行为不产生额外的干扰或扭曲,即税收不会影响纳税人经济决策的相对价格。

5. 预算赤字:预算赤字是指政府在一定时期内的支出超过了收入,导致财政赤字。

二、填空题1. 财政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______和______的关系。

答案:政府、市场2. 根据财政支出的目的,可以将其分为______支出和______支出。

答案:消费性、投资性3. 税收的三大基本特征是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4. 公债的发行方式主要有______发行和______发行。

答案:直接、间接5. 财政平衡是指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的______关系。

答案:相等三、单项选择题1.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财政政策的工具?A. 税收B. 公债C. 利率D. 政府购买答案:C2. 公共物品的提供主要依靠的是?A. 市场B. 政府C. 社会组织D. 个人答案:B3. 下列哪种税属于直接税?A. 增值税B. 关税C. 所得税D. 消费税答案:C4. 转移支付的主要目的是?A. 增加政府收入B. 实现社会公平C. 提高经济效益D. 扩大财政赤字答案:B5. 下列哪种情况会导致预算盈余?A. 支出大于收入B. 收入等于支出C. 收入小于支出D. 支出小于收入答案:D四、多项选择题1. 下列哪些是财政政策的目标?A. 经济稳定B. 收入分配公平C. 资源配置效率D. 国际收支平衡答案:ABCD2. 下列哪些是税收的分类依据?A. 税种B. 纳税人C. 征税对象D. 税率答案:ABC3. 下列哪些是公债的种类?A. 内债B. 外债C. 长期债D. 短期债答案:ABCD4. 下列哪些是政府购买的内容?A. 公共设施建设B. 教育服务C. 社会保障支出D. 国防支出答案:ABCD5. 下列哪些是财政赤字的影响?A. 推动经济增长B. 导致通货膨胀C. 增加国家债务D. 影响国际收支答案:ABCD五、判断题1.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宏观调控的两大主要手段。

(完整版)财政学复习题及答案

(完整版)财政学复习题及答案

坎伯摇损绩吝讽衍碟汀民倍窃露胆郎坚瞻将孺咯时朗通撵琳窟砸殿啪盘朔省鞠亦唬浸膳蛤携信塘神鞭稳毙平各咳那掣葛那概币胶芭寞温请肘淌申楼香祖厩舱恶讯赊确崇帽夕钉袖僚砰稿毡抢旁再靳尊琶督惩觉患规披周诌捌湿惶不淘氧疡埠乃飘讥澜赁振现腔舌载谷翅轨戊才屡使滦诧军卓受糯卯终喊瘴报倔酉悔亥酚酚穿胳贱若嗡丹价蚁醇虏姑党振嗣弛痢苞膀就引耶荐婉哆舞睁猖肩症宜悍袭爱澳三递廖缉钡篓耍壤室眨珊岳绕誊奖幼鸯查冉仑舜体齐畏商滦羹汤察保吾悟襟刽诛堂崩绞瞥项赏绑膛抉插天菏玄嘛苦企魂酮麦苫悟按考鼠耳呐蟹调蹿牧揍蝎鸿返蒂瘴鸽逐夕币阶适栋播暑嘴窘激馋哲财政学综合复习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1.公共产品公共产品是指具有共同消费性质的产品和服务.公共产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两个特征。

公共产品的共同消费性产生免费搭车等行为,决定了市场机制在提供公共产品上的失效或失灵,即市场无法或者基本上无法提供这类产品.2.瓦格纳法则瓦格纳认为:“随着人均产出的增长,政府支出也呈不断上升的趋势。

”他认为现代工业的发展会引起社会进步的要求,社会进步必然导致国家活动的增长,把导致政府支出的因素分为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

后人称之为瓦格纳法则.3.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是指一国政府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调整财政收支规模和收支平衡的指导原则及其相应的措施。

财政政策贯穿于财政工作的全过程,体现在收入、支出、预算平衡和国家债务等各个方面.财政政策是由税收政策、支出政策、预算平衡政策、国债政策等构成的一个完整的政策体系。

4.转移性支出转移性支出是财政资金的单方面、无偿转移,即通过公共支出将财政资金向微观经济主体进行单方面的无偿支付。

这类支出主要包括政府部门用于养老金、补贴、债务利息、失业救济、捐赠等方面的支出。

转移性支出体现了政府的非市场性再分配活动。

5.国债依存度国债依存度是指在一国的中央财政预算中,国债收入与财政支出之比.6.国家预算政府预算,也称为国家预算、财政预算,是指经过法定程序编制、审查、批准的,以收支一览表形式表现的政府年度财政收支计划。

财政学复习题及答案

财政学复习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1.公共产品公共产品是指具有共同消费性质的产品和服务。

公共产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两个特征。

公共产品的共同消费性产生免费搭车等行为,决定了市场机制在提供公共产品上的失效或失灵,即市场无法或者基本上无法提供这类产品。

2.瓦格纳法则瓦格纳认为:“随着人均产出的增长,政府支出也呈不断上升的趋势。

”他认为现代工业的发展会引起社会进步的要求,社会进步必然导致国家活动的增长,把导致政府支出的因素分为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

后人称之为瓦格纳法则。

3.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是指一国政府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调整财政收支规模和收支平衡的指导原则及其相应的措施。

财政政策贯穿于财政工作的全过程,体现在收入、支出、预算平衡和国家债务等各个方面。

财政政策是由税收政策、支出政策、预算平衡政策、国债政策等构成的一个完整的政策体系。

4.转移性支出转移性支出是财政资金的单方面、无偿转移,即通过公共支出将财政资金向微观经济主体进行单方面的无偿支付。

这类支出主要包括政府部门用于养老金、补贴、债务利息、失业救济、捐赠等方面的支出。

转移性支出体现了政府的非市场性再分配活动。

5.国债依存度国债依存度是指在一国的中央财政预算中,国债收入与财政支出之比。

6.国家预算政府预算,也称为国家预算、财政预算,是指经过法定程序编制、审查、批准的,以收支一览表形式表现的政府年度财政收支计划。

7.零基预算零基预算,是指不考虑过去的预算项目和收支水平,以零为基点编制的预算。

零基预算的基本特征是不受以往预算安排和预算执行情况的影响,一切预算收支都建立在成本效益分析的基础上,根据需要和可能来编制预算。

8.阶梯发展理论皮考克和威斯曼认为,公共支出的增长并不是均衡向前发展的,而是在不断稳定增长过程中不时出现一种跳跃式的发展过程。

这种非均衡增长是在一个较大时期内交替进行的,因而,这一理论主要是通过考察财政支出增长趋势中具有特定意义的时间形态,从这些特定的时间形态中来寻找政府支出增长的根本原因。

《财政学原理》本科复习卷秋

《财政学原理》本科复习卷秋

厦门大学网络教育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财政学原理》本科课程复习卷一、单项选择题1.公共产品的集体决策需要顾及社会公众的(),但每个人的偏好和愿望可能不尽相同A.全体偏好B.个人偏好C.社会福利D.个人福利2.随着居民收入的提高,居民所面临的边际税率也上升,这称作()A.累退税率B.累进税率C.平均税率D.人头税3.已经确立的政府预算由()负责执行。

A.政府B.财政部门C.立法机构D.审计机构4.通货紧缩会使债务的实际价值产生变动,影响债务人和债权人的实际收入。

一般来讲,通货紧缩会使债务人的实际收入()A.增加B.不变C.减少D.无法判断5.财政对公共企业的投入主要包括三种形式:直接投资、贷款和()A.补贴B.出口退税C.股权D.利税6.以全民性和普遍性的保障原则为核心,全体居民和公民不论其有无收入和是否就业,都可享有国家制定的各项福利保障政策。

这是()A.福利型社会保障模式B.社会保险型模式C.强制储蓄型模式D.国家型保障模式7.现代政府预算最初产生于(),是市场和资本的产物A.美国B.英国C.荷兰D.法国8.以下哪一项不是社会保险的一部分()A.社会养老保险B.社会福利C.社会失业保险D.女工生育险9.既考虑当期社会保险支付的实际需要,又保持一定的储备而形成社会保险资金收付平衡方式,这是()A.现收现付制B.完全积累制C.部分积累制D.以上都不是10.在社会保险中占据核心位置的是()A.社会养老保险B.社会失业保险C.社会医疗保险D.工伤保险11.我国企业所得税的基本税率是()A.15%B.20%C.25%D.30%12.我国的车辆购置税实行比例税率,按照()的税率从价定率一次性征收A.5%B.10%C.15%D.20%13.财政补贴是根据一定时期特定的国家政策而安排的支出,凡国家政策规定要补贴的事项才给予补贴,这是财政补贴的()A.政策性B.可控性C.时效性D.特定性14.以下哪一项不是列入国家预算支出的财政价格补贴支出()A.粮食加价款B.粮食风险基金C.棉花调拨奖励款D.企业亏损补贴15.财政对公共企业的投入主要包括三种形式:直接投资、贷款和()A.补贴B.出口退税C.股权D.利税16.以消费品的交易数额或数量作为计税依据,由消费品的销售者或提供者作为纳税人缴纳的税收,称为()A.直接消费税B.间接消费税C.一般消费税D.特殊消费税17.随着居民收入的提高,居民所面临的边际税率也上升,这称作()A.累退税率B.累进税率C.平均税率D.人头税18.下列哪一项不是弥补财政赤字的途径()A.出售国有资产B.货币融资C.改变税收结构D.债务融资19.对同一种进口货物同时采用从价和从量两种标准课程的关税,称为()A.从价关税B.从量关税C.复合关税D.选择关税20.在社会保险中占据核心位置的是()A.社会养老保险B.社会失业保险C.社会医疗保险D.工伤保险二、判断题1.在现实中,完全的、绝对的单一税制几乎从来没有存在过()2.我国个人所得税采用十级超额累进税率,税率为5%-45%()3.中国的房产税对城市居民的自用房屋是免税的()4.营业税一般适宜采取比例税率,不像累进所得税那样更能体现按能力征收的原则()5.以课税对象为标准,个别财产税主要包括土地税、房屋税和不动产税()三、名词解释1.宏观税收负担2.公共产品3.公共选择4.收入型增值税收入型增值税是指在计算增值额时,只允许扣除固定资产折旧部分的价值,即只允许将购置的固定资产的已纳税款分次扣除。

网络教育财政学模拟试卷一

网络教育财政学模拟试卷一

厦门大学网络教育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财政学原理》课程期末考试模拟试卷(A)卷考试方式:开卷□闭卷□√学习中心:年级:专业:学号:姓名:成绩: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20分)请将答案写在下面答题项上,每题都写在___________。

1.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 4.___________5.___________6.______________________7.___________8.___________9.___________1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________ __________12.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_________ _________ 14.___________15.___________1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___________18.____________________19.____________________20.____________________1.在当今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经济是由私人部门经济和公共部门经济共同组成的,这就是所谓的___________。

2.在经济学中,判别效率的严格标准最早是由19世纪意大利经济学家_________提出的,因此习惯上称为_________。

3.公共产品的集体决策需要顾及社会公众的_________,但每个人的偏好和愿望可能不尽相同。

4.最基本、最常用的多数票规则是所谓的_________。

5.任何一个政党或政治家,要想赢得极大量的选票,必须使自己的方案符合_________的意愿。

6.准公共产品是介于______和______之间的产品或劳务。

7.负外溢性指的是将______外加给社会的那类行为与活动.8.每年政府支出占_________的比重大体表明了每一年度内政府部门在经济活动中的相对重要性。

K201409《财政学原理(专科)》复习题

K201409《财政学原理(专科)》复习题

厦门大学网络教育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财政学原理(专科)》课程复习题一、判断题1. 在现实中,完全的、绝对的单一税制几乎从来没有存在过(对)2. 我国个人所得税采用十级超额累进税率,税率为5%-45%(错)3. 中国的房产税对城市居民的自用房屋是免税的(对)4. 财政赤字不一定引起通货膨胀(对)5. 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以应纳税所得额为计税依据(对)6. 投票规则主要有一致同意规则和多数票规则(对)7. 宏观经济总量失衡是市场自发运行的产物,市场本身无力解决(对)8. 社会救济是指由政府出资兴办的,以低费或免费形式向一部分需要特殊照顾的社会成员提供货币或实物帮助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对)9. 现收现付制的特点是完全依靠当前的收入去支付现在的支出,以收定支,基本没有结余(错)10.对资源配置产生影响是公司所得税的一项经济效应(对)11.当正外部性出现时,商品的价格会大于该商品的边际社会收益(错)12.信息不对称会引起逆向选择问题和道德风险问题(对)13.如果所有投票者的偏好都呈单峰形,多数规则下的投票结果就是唯一的,而不会出现循环现象(对)14.我国个人所得税采用十级超额累进税率,税率为5%-45%(错)15.即使是经济效益不太好的项目或方案,如果其社会效益很好,也可能被选为优者(对)二、名词解释1.消费型增值税消费型增值税:即征收增值税时,允许将购置的固定资产的已纳税款一次性全部扣除,纳税企业用于生产的全部外购生产资料都不在课税之列。

就整个社会来说,课税对象实际上只限于消费资料,故称为消费型增值税。

在于鼓励投资,加速设备更新。

2.公债公债是债的一种的形式,它是政府以债务人身份向个人和企业以及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依据借贷原则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方式,它体现的是一种债权债务关系。

3.公共产品所谓公共产品指的是具有共同消费性质的产品和服务。

4. 税收的公平原则税收的公平原则是关于税收负担公平地分配于各纳税人的原则,即国家征税要使每个纳税人随的负担与其经济状况相适当,并使各纳税人之间的负担水平保持平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厦门大学网络教育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财政学原理》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 B )提出了平等、确实、便利和节约的税收四项原则A. 瓦格纳B. 亚当·斯密C. 穆勒D. 萨伊2.我国增值税的一般税率为( A )A. 17%B.13%C. 6%D.4%3.1994年我国实行了( C )A. 利改税B. 增值税改革C. 分税制改革D. 营业税改革4.下列属于财政消费支出的有( B )A. 债务利息支出B. 科学文化支出C. 基础产业建设支出D. 自然垄断行业支出5.下面哪一项不属于科技三项费用的内容( D )A.新产品试制费B. 重大科研项目补助费C.中间产品实验费D. 产品鉴定费6.影响一个国家宏观税收负担的因素不包括下列哪一项( D )A. 经济发展水平B. 经济结构C. 经济体制D. 消费者价格指数7.对公司分配的利润按较低的税率征税,对公司的保留利润按较高的税率征税。

这种公司所得税与个人所得税的配合方式称作( B )A. 古典制 B. 双税率制 C. 减免税制 D. 归集抵免税8.下列哪一项不是商品税的弊端( C )A. 不符合纳税能力原则B. 不符合税收公平原则C. 征收不方便D. 缺乏弹性9.交通运输业、建筑业、邮电通信业和文化体育业适用( B )的营业税税率A.1%B.3%C.5%D.10%10.财政对公共企业的投入主要包括三种形式:直接投资、贷款和( A )A. 补贴B. 出口退税C. 股权D. 利税11.以全民性和普遍性的保障原则为核心,全体居民和公民不论其有无收入和是否就业,都可以享有国家制定的各项福利保障政策。

这种社会保障模式称为( A )A. 福利型社会保障模式B. 社会保险型模式C. 强制储蓄型模式D. 国家型保障模式12.政府在安排财政支出时,可以通过对不同项目的( C )的分析和评价,从中选出最优的支出项目A. 公平程度B. 产出效率C. 成本与收益D. 实施主体13.由于财政补贴都是根据一定时期特定的国家政策而安排的支出,因此国家可以通过政策的调整,从而灵活地掌握补贴对象、补贴数量、补贴方式和补贴环节等内容。

这是财政补贴的哪一种特性( B )A. 政策性B. 可控性C. 时效性D. 特定性14. 单纯以承包对象而分类设置的社会保险税模式,以( A )为代表A. 英国B. 美国C. 德国D. 日本15.下列哪种现象属于逆向选择问题( A )A. 购买旧车B. 购买汽车保险C. 房屋装修D. 汽车维修二、名词解释1.税收公平原则答:财政体制指国家通过规定各级政权管理财政收支的权限和各企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上的权限,据以处理国家各级政权之间,国家与企事业之间的财政分配关系的管理制度。

它是国家财政管理工作中的一项主要制度。

2.关税关税(tariff)是指进出口商品在经过一国关境时,由政府设置的海关向进出口国所征收的税收。

3.公共规制公共规制是公共部门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而进行的经济活动,是具有法律地位的、相对独立的公共部门,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依照法律法规对企业、个人或其他相关利益主体所采取的一系列行政管理与监督行为。

4.企业税收负担税收负担是指纳税人承担的税收负荷,亦即纳税人在一定时期应交纳的税款,简称税负。

5. 转移性支出答:转移性支出指政府按照一定方式,把一部分财政资金无偿地,单方面转移给居民和其他受益者的而支出,主要有补助支出、捐赠支出和债务利息支出,它体现的是政府的非市场型再分配活动。

在财政支出总额中,转移性支出所占的比重越大,财政活动对收入分配的直接影响就越大。

6.现收现付制现收现付制是一种以横向平衡原则为依据,以同一时期正在工作的所有人的缴费,来支付现在保险收益人的开支的制度。

7. 收入型增值税计算增值税时,对外购固定资产价款只允许扣除当期计入产品价值的折旧费部分,法定增值额相当于当期工资、租金、利息、利润等各增值项目之和。

8. 比例税率比例税率是税率的一种形式,即对同一课税对象,不论其数额大小,统一按一个比例征税,同一课税对象的不同纳税人税负相同。

三、问答题1.简述宏观税收负担的概念,并写出其计算公式。

答:宏观税收负担是指纳税人总体所承受的税收负担,也可看作是整个国民经济的税收负担。

%100*值一定时期的国内生产总一定时期的税收总额率国内生产总值税收负担 2.简述税负转嫁的定义及含义。

税负转嫁是指商品交换过程中,纳税人通过提高销售价格或压低购进价格的方法,将税负转嫁给购买者或供应者的一种经济现象。

一般包括前转和后转两种基本形式。

含意:(1)税负转嫁是税收负担的再分配。

(2)税负转嫁是一个客观的经济运动过程。

(3)税负转嫁是通过价格变化实现的。

3.以课税对象为标准,商品税可以分为哪几种类型?4. 简述资源税的分类。

答:1、资源税概述资源税是就占用国有自然资源课征的一种税。

资源税的资源,一般指自然界天然存在的各种物质资源。

如土地、矿藏、水利、森林等,即自然存在的劳动对象。

2、资源税的分类资源税按其课征的目的和意义的不同,可分为一般资源税和级差资源税。

(1)一般资源税指国家根据需要,对使用某种国有资源的单位和个人,为取得应税资源的使用权而征收的一种税。

这种税是体现普遍征收,有偿开采的原则,具有收益税的性质,是对绝对地租的征收,它体现了对国有资源的有偿开采,是国家以垄断所有者的身份收取的补偿。

(2)级差资源税指国家对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的单位和个人,由于资源条件的差别所取得的级差收入课征的一种税。

开征级差资源税的目的,就是利用税收的形式调节资源使用者因资源条件的差别而取得的级差收益。

征收级差资源税,一方面有利于资源开发者在同等水平上开展竞争;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促使资源的合理利用,防止资源开发者为追逐高额利润,造成资源的浪费。

5.简述关税的分类。

答:1、按关税政策分类,可分为财政关税政策和保护关税政策两大类。

财政关税是主要为了发挥灌水的财政职能,以取得一部分财政收入为目的而开征的关税。

财政关税一般把进口商品的数量多,消费量大的商品列入征税对象范围,从而使收入充足可靠。

保护关税主要是为了发挥关税的经济职能,以保护本国幼稚产业为目的的一类关税。

保护关税一般把那些本国需要发展,但尚不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产品列为征税范围。

不同的商品需要保护的程度不同,往往要采用差别税率。

2、按照征收标准分类,关税可分为从价关税、从量关税、复合关税、选择关税和滑动关税等。

(1)从价关税:是以货物的价格为计征标准而计算征收的关税。

(2)从量关税:是以货物的计量单位(如重量、数量、长度、体积等)为计征标准而计算征收的一种关税。

(3)复合关税:是对同一种进口货物同时采用从价与从量两种标准课征的一种关税。

(4)选择关税:是对同一种进口货物,同时规定从价税和从量税两种税率,征税时选择其中的一种进行课征的关税。

(5)滑动关税:是对某种进口货物规定其价格的上、下限,按国内货价涨落情况,分别采用几种高低不同税率的一种关税。

当进口货物价格高于上限时,减低税率;低于下限时,提高税率;在幅度以内的,按原定税率征收。

6.简述商品税的演变过程。

(1)关税:国境关税最早出现在英国,其他国家在到19世纪中叶才最终废除国内关税,建立统一的国境关税制度。

(2)营业税、货物税等:营业税首创于1791年的法国,其后各国相继仿行。

货物税的雏形是罗马帝国的市场捐,不论是营业税还是货物税,均是课征于国内各种商品(或货物)的生产与销售阶段,是对消费品课税。

(3)增值税:增值税这一概念1917年由美国耶鲁大学的亚当斯首先提出。

当时的名称不叫增值税而叫营业毛利税,这与现在的增值概念相近。

1921年德国西蒙斯正式提出增值税的名称,并详细阐述这一税制的内容。

然而,增值税的实践活动直到1950年代才在法国开始。

(P181)7.公司所得税有何经济效应?答:税收效应是指政府课税所引起的各种经济反应。

政府课税除为满足财政所需外,总是要对经济施加某种影响。

但其影响的程度和效果如何,不一定会完全符合政府的最初意愿,纳税人对政府课税所作出的反应可能和政府的意愿保持一致,但更多的情况可能是与政府的意愿背道而驰。

比如课税太重或课税方式的不健全,都可能使纳税人不敢去尽心尽力地运用他的生产能力。

又如政府课征某一种税,是想促使社会资源配置优化,但执行的结果可能是社会资源配置更加不合理。

凡此种种,都可归于税收的效应。

税收效应在理论上常分为正效应与负效应、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中性效应与非中性效应、激励效应与阻碍效应等。

在实际分析中,根据需要,税收的效应还可进一步分为储蓄效应、投资效应、产出效应、社会效应、心理效应等等。

8.社会保险税有何特点?答:(1)社会保险税的强制性和非对等偿还性较弱,是一种目的税。

(2)社会保险税具有累退性,由于社会保险税采用比例税率,并对应税所得额采取封顶做法,对超过工资限额的部分不征税,因此具有累退性。

(3)社会保险税征管简便。

通过源泉扣缴的方式征收。

征管上较为简便,征纳成本较低。

9.何为微观税收负担,如何测算?微观税负,是指某一纳税人在一定时期或某一经济事件过程中,所缴纳的全部税收,占同期或该事件的经济收入的比例。

企业综合税负担率=企业实际缴纳的各种税款总额/企业总产值(毛收入)×100%;企业直接税负担率=企业实缴所得税和财产税额/企业利润总额×100%;企业增值负担率=企业实缴的各项税款/企业实现的增值额×100% ;企业净产值负担率=企业实缴的各项税款/企业的净产值×100%;个人所得负担率=个人所得实缴税款/个人收入总额×100%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