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生平PPT课件
合集下载
诗仙李白人物介绍主题班会课件(共24张PPT)
青莲居士的由来
李白援“青莲”自号与引“青莲”
从其存世作品分析,李白的
李白通过修禅,减轻
入诗,渊源有自,六朝至隋唐
维摩信仰主要凸显的是《维
了身心酒肆,
“独朗谢垢氛”的效果。
白内心佛教情怀之外在身份认
能立其志”的精神内涵。
同。
李白号“青莲居士”源于《维 摩诘经》之“青莲”佛典,表 明了李白尊崇佛教以及向往 维摩诘的生活模式。
在大乘佛教的人物谱系 中,李白最为尊崇的是 维摩诘,甚至还以之自 比。
李白在《赠僧崖公》 诗中叙述自己曾在郎 陵东学禅于白眉空。
贰
诗仙李白的生平
他在中国四处游历,广泛结交友人,希望得到引荐从而步入仕途,最终得到了唐玄宗的赏识。 他最终却不屑于皇权富贵,离开了京城。 后来他由于安 史之乱受到了牵连被流放,最终病逝。
李白:早年天才
长安元年(701年),李白出 生于绵州昌隆县青莲乡(今四 川省江油市青莲镇)。祖籍为 今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其家 世、家族皆不详。
神龙元年(705年)十一月, 武则天去世。李白五岁。发奋 读书始于是年。《上安州裴长 史书》云:“五岁诵六甲。”六甲, 唐代的小学识字课本,长史, 州之次官。
姓名的由来
第二种说法
李阳冰在《草堂集序》中说:“逃归于蜀,复指李树而 生伯阳。惊姜之夕,长庚入梦。故生而名白,以太白字 之”。范传正的《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中写 道:“公之生也,先府君指天(李)枝以复姓,先夫人 梦长庚而告祥,名之与字,咸取所象”。 从以上文献中我们不难看出,李白的姓名是其父回到蜀 中给自己恢复了李姓后,为后来出世的李白取的名字, 李母梦到太白金星后于是有了身孕,在阵痛难忍中生出 李白,李白的名字就是根据这一梦境得来的。
李白生平介绍ppt课件
此期间,李白结识了比他大12岁的
孟浩然。孟
浩然以善写
山水田园诗
著名,二人一
见如故。当
他们分 手时,
李白写了著
名的七言绝
句《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
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
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18
开元二十四年,李白 移家东鲁任城(今山 东济宁),自己则继 续往来各地,寻找政 治出路。天宝元年(公元742年), 他又举家南下,住到安徽南陵去了。 不久,李白被朝廷征召去长安,临行 时写的《南陵别儿童人京》一诗,表 达了他踌躇满志和狂喜的心情:“仰 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19 ”
21
由于玉真公主和贺知章的进一步推
荐,李白终于受到玄宗皇帝的亲自接
见,并以翰林供奉的身份被安置在翰
林院。翰林供奉的主要职责是为皇帝
草拟文浩诏令之类文件。同时也迎合
皇帝的兴趣,随时写些应景诗文。李
白曾利用与玄宗接近的机
会,向玄宗
申述过自己对国家大事的
看法和主张。
22
遗憾的是,这时的玄 宗,已不是早年那个 励精图治,能够任用 贤才的开明君主,而 是已经变成贪图享乐 不问政事的人了。他 把“朝事付之宰相,边事付之请 将”. 深居官中,沉溺声色。玄宗曾一度 受重李白,目的是要他写诗作词,23
10
《古风》第十
首赞美鲁仲连
“却秦振英声,
后世仰末照。”
并说“吾亦澹荡
人,拂衣可同
调。”他景慕这些历史人物,反映了
他的性格、抱负和理想。 ”李白在游
历中,很注意向乐府民歌学习,加
上阅历的增长,
11
使他的诗歌创作日益提高,写下了
不少著名的诗篇,如《望天门山》: “天 门中断楚天开,碧水东流直北回。两
李白生平简介ppt课件
开元末,大概由于许氏夫人去世,李白便移居山
东任城(今山东济宁),时已四十一岁。
13
李白二入长安之风光与失落
天宝元年,李白四十二岁。可能是因元丹丘推 荐,玄宗皇帝下诏,命李白入京。 “仰天大笑 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南陵别儿童入京》)
赐七宝床,御手调羹,命待诏翰林。命其起草 诏诰。据说他曾作过《和蕃书》、《出师诏》 等文,又应诏作过一些描写宫廷歌舞享乐生活 的诗文,如《泛白莲池序》、《宫中行乐词》、 《清平调》等。歌功颂德,“平交”诸侯。
沿江东下,东至金陵和扬州。李白风华正茂, 广事交游,轻财好施。
“襄昔东游维扬,不逾一年,散金三十万, 有落魄公子,悉皆救之。” 《上安州裴长史书》
“少任侠,手刃数人”。 魏颢《李翰林集序》
“结发未识事,所交尽豪雄,……托身白刃里, 杀人红尘中”。 《赠从兄襄阳少府皓》
11
开元十五年(727),李白西游安州(今湖北 安陆),故相许圉师妻以孙女。李白以安陆 为家,一面读书写作,一面从事干谒活动。
9
李白前期漫游与干谒
开元十三年(725),李白二十五岁,以为 “大丈夫必有四方之志,乃仗剑去国,辞亲 远游” (《上安州裴长史书》。
经长江三峡出蜀,沿途作有《登峨嵋山》、 《峨嵋山月歌》、《渡荆门送别》等诗。
出蜀至江陵,他遇到道士司马承祯,司马承 祯赞他“有仙风道骨,可与神游八极之表” 。
10
“诗仙”李白
1
一、李白其人 二、李白的思想 三、李白的漫游经历 四、李白的诗
2
一、李白其人
李白(701——762)
字太白,籍贯一说为蜀人(刘全白); 一说为山东人(元稹);一说陇西人(李阳 冰);一说出生于中亚碎叶(今吉尔吉斯斯 坦境内,范传正说)。据唐李阳冰《草堂集 序》等记载,李白是凉武昭王九世孙,其先 因故流亡到碎叶。中宗神龙元年,李白随父 迁居唐剑南道绵州彰明县青莲乡。李父入蜀 后,一直过着“高卧云林,不求禄仕”的隐 逸生活,可能是一个富商。
诗仙李白人物生平介绍PPT课件(带内容)
3、主要作品
代表作品
《望庐山瀑布》,《将进酒》,《蜀道难》,《梦游天 姥吟留别》,《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 诗 仙 ” ·李 白
3、主要作品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静夜思》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望庐山瀑布》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赠汪伦》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早发白帝城 / 白帝下江陵》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将进酒·君不见》 黄葛生洛溪,黄花自绵幂。——《黄葛篇》 断崖如削瓜,岚光破崖绿。——《题舒州司空山瀑布》
人 物 简 介 ·李 白
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XXX
20XX.X.X
“ 诗 仙 ” ·李 白
目录
CONTENTS
01 人物简介 03 主要作品 02 主要成就 04 历史评价
“ 诗 仙 ” ·李 白
PART 01 人物简介
ENTER THE TRANSLATION OF THE DIRECTORY HERE
PA TRANSLATION OF THE DIRECTORY HERE
2、主要成就
01 诗歌 李白的乐府、歌行及绝句 成就为最高。
词赋 02
李白是否有词的创作至今 仍然未有一致的定论
书法 03
《上阳台帖》为李白书自 咏四言行草诗,也是其唯 一传世的书法真迹。
“ 诗 仙 ” ·李 白
04 剑术 他“十五好剑术”,“剑 术自通达”。造诣非同一 般。 道经
05 李白从少年时起,常去戴 天山寻找道观的道士谈论 道经。 思想
06 盛唐国力强盛,士人多渴 望建功立业。
李白简介ppt课件
清平调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玉阶怨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精帘,玲珑望秋月。
怨情 美人卷珠帘,伸坐颦蛾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李白的作品有:《客中行》、《将进酒》、 《秋浦歌》、《静夜思》、《送孟浩然之广 陵》、《送友人》、《古风》、《早发白帝 城》、《望天门书》、《关山月》、《中山问 答》
李白(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绵州昌隆(今四 川江油)人(见彩图四川江油李白故里陇西院)。李白少年时代的学习范 围很广泛,除儒家经典、古代文史名著外,还浏览诸子百家之书,并 “好剑术”(《与韩荆州书》)。他很早就相信当时流行的道教,喜欢 隐居山林,求仙学道;同时又有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李白约在二十五、 二十六岁时出蜀东游。在此后十年内,漫游了长江、黄河中下游的许多 地方,并在安陆(今属湖北)与唐高宗时任宰相的许圉师的孙女结婚, 后又徙家任城(今山东济宁)。开元十八年 (730)左右,他曾一度抵长安, 争取政治出路,但失意而归。天宝元年(742),因受玉真公主等的推荐, 被玄宗召入长安,供奉翰林,作为文学侍从之臣,参加草拟文件等工作。 李白初时心情兴奋,很想有所作为,但时值玄宗后期,政治日趋腐败黑 暗,李林甫把持政权,在朝廷上逐渐形成了一个腐朽的统治集团,贤能 之士屡遭排斥和迫害。李白秉性耿直,对黑暗势力不能阿谀奉承,因而 遭受谗言诋毁,在长安前后不满两年,即被迫辞官离京。此后11年内, 继续在黄河、长江的中下游地区漫游。天宝三载,李白在洛阳与杜甫认 识,结成好友,同游今河南、山东的一些地方,携手探胜,把酒论文, 亲密无间,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佳话。次年两人分手,此后未再会面, 但彼此都写下了感情深挚的怀念诗篇。天宝十四载,安史之乱爆发,李 白正在宣城(今属安徽)、庐山一带隐居。当时,玄宗任命其第十六子 永王李□为山南东路、 岭南、 黔中、江南西路四道节度使、江陵大都督,
《中国古代文学史李白》PPT课件
04
李白诗歌艺术成就评价
诗歌体裁创新与拓展
创制新题
李白在诗歌体裁上敢于创新,创造了大量新题,丰富了诗歌的表现 力。
以古题写己怀
李白善于运用古题来抒发自己的情感,使得古题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
歌行体与七绝
李白的歌行体诗气势磅礴、变幻莫测,代表了其诗歌的最高成就;同 时,他的七绝诗也写得十分出色,语言凝练,意境深远。
。
文化氛围
唐代是中国文化的代表时期之一, 诗歌、绘画、音乐等领域都取得了 巨大的成就。
文学流派
唐代文学流派众多,包括山水诗派 、边塞诗派、元白诗派等,为李白 等诗人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 灵感。
李白与唐代文学关系
01
02
03
继承与创新
李白在继承前人优秀传统 的基础上,勇于创新,形 成了自己独特的诗歌风格 。
表达方式
李白诗歌风格奔放、意象奇特,善用夸张、比喻等修辞手法;杜甫 则更注重细节描写、情感深沉,语言质朴自然。
题材选择
李白多涉及山水、酒仙、游侠等题材,而杜甫则更广泛地反映了社 会现实、政治时事、战争等题材。
与王维山水田园诗比较
诗歌意境
李白和王维都善于创造优美的诗歌意境,但李白更注重表 现动态的自然景象和豪放的情感,而王维则更擅长描绘静 态的山水田园和恬静的心境。
如夸张、排比、反复等,使得诗歌的气势磅礴,给读者以强烈的冲击。
02
情感抒发的飘逸
他的诗歌情感抒发十分飘逸,往往超越现实的束缚,追求自由和理想,
表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精神境界。
03
诗歌结构的灵活多变
李白诗歌的结构灵活多变,不拘泥于传统的诗歌结构形式,他善于运用
各种创新性的结构手法,使得诗歌的表达更加生动、有力。
诗仙李白简介PPT课件
李白简介 李白故里 李白身世 李白的传说 李白死因 李白墓 李白的贡献 李白诗词简介 研究李白的体会 自创诗歌
李白 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
南), 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县 (今四川江油)青莲乡,二十五岁 起“辞亲远游”,仗剑出蜀。天宝 初供奉翰林,因遭权贵谗毁,仅一 年余即离开长安。安史之乱中,曾 为永王璘幕僚,因璘败系浔阳狱, 远谪夜郎。 中途遇赦东还。晚年投奔其族叔当 涂令李阳冰,后卒于当涂,葬龙山。 唐元和十二年(817),宣歙池观察 使范传正根据李白生前“志在青山” 的遗愿,将其墓迁至青山。有《李 太白文集》三十卷行世。
最早为李白集作注者,是南宋杨齐贤的《李翰林集》25卷, 注释颇为繁富。元初萧士□删补杨注,撰成《分类补注李 太白集》25卷,大致详赡,但仍嫌繁芜而有疏漏。明代胡 震亨撰《李诗通》21卷,一般典实不注,偶下己见,并驳 正旧注之误。清代乾隆年间,王琦汇集旧注,补充订正,编 成《李太白文集》36卷,采择宏富,注释详备。最后6卷, 1卷为年谱,其余5卷分类辑录有关李白生平和作品的资料。 明代朱谏曾作《李诗辨疑》 2卷,摘举李白诗200多首指 为伪作,但大抵多凭臆断。李白集子中,如《草书歌行》、 《笑歌行》、《悲歌行》等,经后人考辨,目前可断为伪 作者,不过20来首,清代末叶,黄锡□增订王琦旧谱编有 《李太白年谱》,较旧谱内容更为详细。黄氏又撰《李太 白编年诗集目录》一种,用力颇勤,虽编次不尽恰当,但 对深入研究李白诗歌,颇有帮助,今人瞿蜕园、朱金城编 有《李白集校注》,以前此杨齐贤至王琦各家旧注为基础, 旁搜唐宋以来有关诗话、笔记、考证资料以及近人研究成 果,加以笺释补充,并考订缪误;又以王琦注本为底本, 参考各本,撰成较详细的校记,是迄今为止李白集注释中 最详备的本子。
李白 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
南), 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县 (今四川江油)青莲乡,二十五岁 起“辞亲远游”,仗剑出蜀。天宝 初供奉翰林,因遭权贵谗毁,仅一 年余即离开长安。安史之乱中,曾 为永王璘幕僚,因璘败系浔阳狱, 远谪夜郎。 中途遇赦东还。晚年投奔其族叔当 涂令李阳冰,后卒于当涂,葬龙山。 唐元和十二年(817),宣歙池观察 使范传正根据李白生前“志在青山” 的遗愿,将其墓迁至青山。有《李 太白文集》三十卷行世。
最早为李白集作注者,是南宋杨齐贤的《李翰林集》25卷, 注释颇为繁富。元初萧士□删补杨注,撰成《分类补注李 太白集》25卷,大致详赡,但仍嫌繁芜而有疏漏。明代胡 震亨撰《李诗通》21卷,一般典实不注,偶下己见,并驳 正旧注之误。清代乾隆年间,王琦汇集旧注,补充订正,编 成《李太白文集》36卷,采择宏富,注释详备。最后6卷, 1卷为年谱,其余5卷分类辑录有关李白生平和作品的资料。 明代朱谏曾作《李诗辨疑》 2卷,摘举李白诗200多首指 为伪作,但大抵多凭臆断。李白集子中,如《草书歌行》、 《笑歌行》、《悲歌行》等,经后人考辨,目前可断为伪 作者,不过20来首,清代末叶,黄锡□增订王琦旧谱编有 《李太白年谱》,较旧谱内容更为详细。黄氏又撰《李太 白编年诗集目录》一种,用力颇勤,虽编次不尽恰当,但 对深入研究李白诗歌,颇有帮助,今人瞿蜕园、朱金城编 有《李白集校注》,以前此杨齐贤至王琦各家旧注为基础, 旁搜唐宋以来有关诗话、笔记、考证资料以及近人研究成 果,加以笺释补充,并考订缪误;又以王琦注本为底本, 参考各本,撰成较详细的校记,是迄今为止李白集注释中 最详备的本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白豪放不羁,从小接受的就不是严 格正统的儒家教育,又有习剑任侠、 学道求仙的经历,所以他的思想极其 驳杂矛盾:“儒、仙、侠实三,不可 以合,合之以为气,又自白始也。”
儒家思想
“学而优则仕”、“安社稷”、 “济苍生”、“齐家治国平天下”
“苟无济代心,独善亦何益”“日为苍生忧”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白骨成丘山,苍生竟何罪!” “长戟三十万,开门纳凶渠。公卿如犬羊, 忠党醢与菹。”
翰 林 谪 仙 剑 客
· ·
少年时期(蜀中四川): 读书习剑、学道漫游的时期 五岁诵六甲(泛指道教典籍), 十岁观百家(泛指各派的学 说)……常横经籍书,制作不倦” (《上安州裴长史书》)
“
“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司 马相如)”(《赠张相镐》其二)
天寶初年,曾被玄宗召為翰林供奉,因受 權貴讒詆,不久即賜金放還。 安史之亂中,因在永王璘幕府任職,受牽 連而長流夜郎,行到巫峽遇赦東歸。 晚年漂泊東南一帶,卒於時任當涂令的族 叔李陽冰家中。
李白刚正不阿,不愿曲意逢迎:“松 柏本孤直,难为桃李颜。“ 他也不屑于与俗沉浮:“乍向草中耿 介死,不求黄金笼下生” 卑视那些庸才贵仕的权要:“黄金白 璧买歌笑,一醉累月轻王侯。”
对现实黑暗的大胆揭露,对时弊的猛烈抨 击是李白叛逆精神的体现,也是他诗歌的 重要内容。 “渡泸及五月,将赴云南征。怯卒非战 士,炎方难远行。长号别严亲,日月惨光 晶。泣尽继以血,心摧两无声。困兽当猛 虎,穷鱼饵奔鲸。千去不一回,投躯岂全 生。如何舞干戚,一使有苗平。
李白拥有一腔热血和一身才艺,却不能得 以施展,这就是“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悲 哀。李白一生为理想而奋斗,却失败得一 次比一次惨,这是因为他志在安社稷、济 苍生,而玄宗却需要歌功颂德,点缀升平; 他致力于勘乱杀敌,而肃宗却专心于剪除 异己,兄弟戕贼。 “我不弃世人,世人 自弃我。”(《赠蔡山人》)“大道如青 天,我独不得出。”
道教思想
由于家风和社会习气的濡染,李白自幼崇信道 教,学仙求道、服食炼丹,几乎贯穿其一生。 他曾受道录于齐,一生交往过不少道徒。 道教鼓吹的神仙世界,投合李白热爱自由、向 往自然的性格。现实生活的黑暗龌龊使他更强 烈地幻想和追求美好的神仙世界。道教给李白 安上了精骛八极、神游四方的想象翅膀,使他 的诗歌增加了恍惚飘逸、光怪陆离的神异浪漫 色彩。
纵横家思想
李白“性倜傥,好纵横术”、“十五好剑术, 遍干诸侯”。年轻时曾“托身白刃里,杀人 红尘中”。东游扬州不到一年,散金三十万, 周济落魄公子。游洞庭时,为客死途中的友 人营穴迁葬。随着入世渐深,他“轻财好 施”、“存交重义”的行为,被傲岸不羁、 抗争叛逆的精神所取代,这是他对战国时代 的侠义精神和士可杀不可辱的气节的深化, 但侠义纵横对他的影响依然存在。他的自负 自夸、游说干谒,均有浓厚的纵横家的色彩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 颜”,“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舟”;粪土富贵荣华:“功名富贵若长在, 汉水亦应西北流”(《江上吟》)。 隐逸颓放,及时行乐一生死、齐万物等消 极思想,如“含光混世贵无名,何用孤高 比云月”,“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 空对月”,也都源于老庄思想。
功成名遂身退 ——出世入世的统一
儒家的用世与道家的出世、道教的求仙;纵横 农技汲汲于功名与侠义之士的不矜其功、羞伐 其德,都统一在“功成拂衣去,摇曳沧州旁” 的理想中。这符合他扶危济弱、不图报答的侠 义行为准则;既能施展他的才能抱负,实现他 的自身价值,又能保持他价格的独立和个性的 自由;既基于历史的经验:“吾观自古贤达人, 功成不退皆殒身”,又鉴于现实的教训:“君 不见李北海,英风豪气今何在?君不见裴尚书, 土坟三尺蒿棘居。少年早欲五湖去,见此弥将 钟鼎疏。”所以, 他在诗中一再申述自己“愿 一佐明主,功成还旧林”的志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