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体溶液和表面现象

合集下载

物理化学界面第9章 表面现象总结

物理化学界面第9章 表面现象总结

第9章表面现象和胶体化学1 基本概念1.1界面和表面不同物质或同种物质的密切接触的两个相之间的过渡区叫界面,如液态水和冰的接触面,水蒸气和玻璃的接触面等等。

表面是指固体对真空或固体和液体物质与其自身的蒸气相接触的面。

显然,表面包括在界面的概念之内,但通常并没严格区别两者,“表面”和“界面”互相通用。

1.2 表面能、表面函数和表面功表面上的物质微粒比他们处于体相内部时多出的能量叫表面能或总表面能。

由于表面的变化通常在等温等压条件下进行,因此这时的表面能实际上就是表面吉布斯函数。

在等温等压下且组成不变的条件下以可逆方式增加体系的表面积时所做的非体积功叫表面功,它在量值上等于表面吉布斯函数。

1.03 表面张力(比表面能)简单的说,表面张力就是单位面积上的表面能量,即比表面能,因为它与力有相同的量纲,故叫表面张力。

实际上,表面张力是表面层的分子垂直作用在单位长度的线段或边界上且与表面平行或相切的收缩力。

1.04 附加压力弯曲液面下的附加压力是指液面内部承受的压力与外界压力之差,其方向指向曲面球心。

1.5 铺展和铺展系数某一种液滴在另一种不相溶的液体表面上自行展开形成一层液膜的现象叫铺展,也叫展开。

铺展系数就是某液滴B在液体A的表面上铺展时比表面吉布斯函数的变化值,常用符号为S B/A1.6 湿润凡是液体沾湿在固体表面上的现象都叫润湿,其中又分为铺展润湿(液体在固体表面上完全展开),沾湿湿润(液体在固体表面形成平凹透镜)和浸没湿润(固体完全浸渍在液体中),三种湿润程度的差别是:浸没湿润〉铺展湿润〉沾湿湿润1.7 沾湿功和湿润功在定温定压下,将单位面积的固-液界面分开时外界所做的可逆功叫沾湿功。

这一概念对完全不相溶的两种液体间的界面也适用。

结合功是指定温定压下,将单位面积的液柱拉开时外界所做的可逆功,又叫内聚功。

它是同种分子相互吸引能力的量度。

1.08 接触角液体在固体表面达到平衡时,过三相接触点的切线与固-液界面所夹的最大角叫平衡接触角或润湿角,常用符号θ。

8胶体溶液

8胶体溶液

此法可用于区分胶体与溶液
46
二、溶胶的基本性质 (一) 溶胶的光学性质
当一束光线透过胶体,从入射光的垂直方 向可以观察到胶体里出现的一条光亮的 “通路”,这种现象叫丁铎尔现象,也叫 丁铎尔效应(Tyndall effect)
25
二、液体表面的吸附 (一)液体表面的吸附与表面活性剂
表面活性物质:能显著降低水表 面张力的物质 它所引起液体表面的吸附是正吸附。
表面惰性物质:能使水的表面张力升高的物质 它所引起液体表面的吸附是负吸附。
26
二、液体表面的吸附 (一)液体表面的吸附与表面活性剂
阴离子型:如肥皂 ,RCOONa
R
一、固体表面的吸附
1. 物理吸附是固体表面的分子与吸附质分子之间的作 用力是范德华力(分子间引力)。这类吸附没有选择 性,吸附速度快,吸附与解吸(与吸附相反的过程)易 达平衡,但可因分子间引力大小不同使吸附的难易程 度不同,在低温时易发生物理吸附。
20
第三节 固体和液体的表面吸附及乳状液
吸附:固体或液体表面吸引其它物质的分子、 原子或离子聚集在其表面上的过程。
41
c.胶溶法:属化学分散法。原理是在新生成的沉 淀中加入适量电解质,使沉淀重新分散
成胶体。如新生成的 Fe(OH)3 沉淀,经 洗涤再加入少量稀 FeCl3 溶液,通过搅 拌后沉淀就转变为红棕色的 Fe(OH)3 溶 胶。
Fe(OH)3(新鲜沉淀) FeCl3 Fe(OH)3(溶胶) AgCl(新鲜沉淀) AgNO3 或 KCl AgCl(溶胶)
34
形成乳状液的类型主要决定于所使用的乳化剂 的性质。 当加入水溶性乳化剂(HLB>7),如钠肥皂、乳蛋 白等,形成O/W型乳状液;
若加入油溶性乳化剂(HLB<7) ,如钙肥皂、胆固

物理化学中的表面现象与胶体化学

物理化学中的表面现象与胶体化学

物理化学中的表面现象与胶体化学物理化学是一门探讨物质性质变化及相关规律的学科。

与之相关的表面现象和胶体化学则是物理化学领域中一项重要的分支。

本文将从表面现象和胶体化学两个方面入手,探讨它们的基本概念、相关应用和研究意义。

一、表面现象观察一个物体,我们会发现它的表面是与外界直接接触的部分。

因此,表面现象是物质研究中一种极其普遍和重要的现象。

表面现象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介质相接触时,有特殊性质的现象出现。

在物理化学中,表面现象主要包括表面张力、毛细现象和润湿现象。

表面张力是液体表面处由于分子间作用力而表现出来的一种现象。

表面张力较大的液体在容器中形成凸面或水滴状,这种现象称为毛细现象。

液体与固体相接触时,液体能否在固体表面上均匀分布并附着称为润湿现象。

表面现象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都有广泛应用。

例如,水平稳定的大船只是因为水面的表面张力;高楼大厦的毛细管水系统则利用了毛细现象;润滑油、乳液、涂料等都运用了润湿性质。

二、胶体化学胶体化学是涉及无色透明的小粒子(胶体)和它所处的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学科。

胶体是介于小分子和宏观物体之间的一种存在形式,其中粒子的平均大小在1至1000纳米之间。

胶体物理包括多种胶体类型,例如溶胶、凝胶和气溶胶等。

胶体学科研究中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制备胶体,以及在胶体中所表现出的各种特殊性质。

胶体的制备方法包括溶胶法、凝胶法和胶体化合物分解法等。

在胶体中存在的各种特殊现象包括布朗运动、泡沫现象和重力分选等。

胶体的应用十分广泛,例如在涂料、油墨、胶水、陶瓷、橡胶等方面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另外,人类生命活动中的一些基础物质,例如蛋白质、肌肉等,都是以胶体形式存在的。

三、物理化学中的表面现象与胶体化学的关联表面现象与胶体化学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在液态物质中,固液接触面所呈现的动态变化与胶体的形成和演化密切相关。

例如,胶体粒子表面的物理化学特征决定了胶体粒子的成长和聚集行为。

此外,表面现象和胶体化学之间也有着一些实际应用。

胶体的基本特征

胶体的基本特征

胶体的基本特征胶体是一种特殊的物质,具有许多独特的特征。

本文将以胶体的基本特征为标题,探讨胶体的相关知识。

胶体的第一个基本特征是其由两个或多个不相溶的物质组成。

这些物质分别是连续相和分散相。

连续相是胶体中占据主导地位的物质,通常是液体。

分散相则是以微小颗粒或小液滴的形式分散在连续相中的物质。

这种双相结构赋予了胶体独特的性质。

胶体的第二个基本特征是其颗粒或液滴的尺寸通常在1纳米到1微米之间。

这种微小的尺寸使得胶体的分散相可以呈现出均匀的分布,并且在光学上表现出散射现象。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能够看到许多胶体溶液呈现出浑浊的外观。

胶体的第三个基本特征是分散相的表面具有相当的活性。

这是因为胶体颗粒或液滴的尺寸非常小,表面积相对较大。

这使得胶体颗粒或液滴能够与周围的分子进行接触和反应。

由于表面活性,胶体能够吸附其他物质,形成吸附层。

这种吸附层可以改变胶体的性质,并且在许多应用中发挥重要作用。

胶体的第四个基本特征是其具有流变性质。

流变性是指胶体在外力作用下能够发生形变和流动的特性。

这是由于胶体中分散相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和连续相的黏性所决定的。

胶体的流变性质使其在许多工业和生物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例如润滑剂、涂料和生物医学材料等。

胶体的第五个基本特征是其具有光学性质。

由于胶体中分散相的尺寸与光波长相当,所以胶体溶液会发生散射现象。

这种散射会导致胶体呈现出特定的颜色,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能够看到一些胶体溶液呈现出不同的颜色。

胶体的第六个基本特征是其具有电学性质。

胶体中的分散相通常带有电荷,可以被溶液中的离子吸附,形成电荷层。

这种电荷层的存在导致了胶体粒子之间的静电斥力,从而维持了胶体的稳定性。

这也是为什么胶体溶液可以长时间保持均匀分散状态的原因。

胶体具有由两个或多个不相溶物质组成、微小尺寸、表面活性、流变性、光学性质和电学性质等基本特征。

这些特征使得胶体在许多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并且对我们的生活和工业生产有着重要影响。

无机化学 胶体溶液【医疗资料】

无机化学 胶体溶液【医疗资料】

优秀课件
6
(2) 动力学性质 A. 布朗运动
在超显微镜下观察溶胶时,可看到胶体粒子不断地 上下往来作不规则运动, 这种运动称为Brown运动。
Brown运动实质上是溶胶粒子本身热运动和分散介 质对它不断撞击的总结果。
优秀课件
7
胶粒越小、温度越高、介质黏度越低,Brown运动
越激烈。
Brown运动使胶粒具有一定能量,可以克服重力
的照片哦。
优秀课件
5
当光线射入粗分散系时,主要发生反射现象, 光线无法透过,可观察到体系呈现浑浊不透明;
当光线射入溶胶时,发生散射现象,在光线的 垂直方向可观察到一条明亮的的光柱;
当光线射入真溶液,光几乎全部透过,整个溶 液是透明的。
Tyndall 效 应 是 溶 胶 的 特 征 , 可用来区分三类分散系。
优秀课件
9
(3) 电学性质
+
在溶胶内插入两个电极接 通直流电源后,可观察到 胶体粒子的定向移动。这 种在外电场作用下,分散 质粒子在分散剂中的定向 移动称为电泳。
优秀课件
漏斗
-
电极
Fe(OH)3 溶胶, 带正电 U形管
10
Fe(OH)3溶胶的电泳现象
优秀课件
11
通过电泳实验,可以证
明胶粒是带电的,电泳的
胶粒与溶液中的分散剂接触时,表面分子发生 解离,有一种离子进入溶液,而使胶粒带电。
例如,硅酸溶胶的胶粒是由很多硅酸分子 (xSiO2·yH2O) 缩合而成,胶粒表面的 H2SiO3 分 子发生解离,使硅胶粒子带负电。
H2 SiO3
H SiO3 H
优秀课件
14
3. 胶团结构 以Fe(OH)3溶胶为例

表面及胶体化学知识点归纳

表面及胶体化学知识点归纳

胶体: 指具有高度分散的分散体系(亦是研究对象),分散相可以是一相和多相,粒子大小通常为10-7~10-9m之间.胶体的研究内容:表面现象、分散体系、高分子溶液。

表面能δ:恒温恒压下,可逆地增加单位表面积,环境对体系所做的功,单位J·m-2。

表面张力δ:单位长度液体表面的收缩力,单位N·m-1(或mN·m-1)l aplace方程:球面,则R1=R2=R,ΔP=2σR 柱面,则R1=R,R2=∞,ΔP=σ/R 球形气泡,且R1=R2=RΔP=4σ/R表面过剩:界面相与体相的浓度差。

接触角:固液气三相交点处作气液界面的切线,此切线与固液交界线之间的夹角θ。

Gibbs吸附公式:(双组分体系)固体表面张力:新产生的两个固体表面的表面应力之和的一半。

固体表面能:指产生一平方厘米新表面所消耗的等温可逆功。

Laugmuir理论:假设被吸附分子间无作用力,因而分子脱附不受周围分子的影响。

只有碰撞在空间表面的分子才有可能被吸附(单分子层吸附)。

固体表面是均匀的,各处吸附能相同。

BET理论的基本假设:①固体表面是均匀的,同层分子(横向)间没有相互作用,分子在吸附和脱附时不受周围同层分子的影响。

②物理吸附中,固体表面与吸附质之间有范德华力,被吸附分子间也有范德华力,即吸附是多分子层的。

影响溶液中吸附的因素:吸附剂:溶质、溶剂三者极性的影响;温度:溶液吸附也是放热过程,一般T上升,吸附下降;溶解度:吸附与溶解相反,溶解度越小,越易被吸附;同系物的吸附规律一般随C-H链的增长吸附有规律的增加和减少。

Trube规则;吸附剂的孔隙大小;吸附剂的表面化学性质,同一类吸附剂由于制备条件不同,表面活性相差很大,吸附性能也会有很大差异;混合溶剂的影响,色谱法中使用混合溶剂,洗提效果比单纯溶剂好,若自极性相同的混合溶剂中吸附第三组份,等温线界于两单等温线之间;若自极性不相同的混合溶剂中吸附第三组份,吸附量比任何单一溶剂中少,混合溶剂极性一致或不一致情况不同;多种溶质的混合溶液;9、盐的影响,盐的存在通过影响溶质的活度系数、溶解度、溶质的电离平衡而影响吸附。

第5章胶体溶液和表面现象

第5章胶体溶液和表面现象
• ( 分从 散分 相散 颗相粒的大组小成看看属是胶单体个分分散子系—)—“真溶液”,从
2020/2/12
22
二 高分子化合物溶液的特点
• 1、稳定性大
– 稳定的主要因素是在溶液中水化能力很强,高 分子化合物能通过氢键与水形成一层很厚的水 化膜。
• 2、粘度大 • 3、溶解的可逆性
– 高分子化合物从溶剂中分离出来以后,再加入 原来的溶剂,又能得到原来状态的真溶液。胶 体溶液一旦聚沉以后,再加入原来的分散剂不 能再形成胶体溶液。
乳化剂:能增加乳浊液稳定性的物质。 乳化作用:乳化剂使乳浊液稳定的作用。
2020/2/12
38
乳浊液
类型:水包油(O/W):水是分散剂,油 是分散质。如:牛奶 油包水(W/O):油是分散剂,水是分散质。 如:原油 乳化剂决定乳浊液的类型。
2020/2/12
39
亲水乳化剂有钾肥皂、钠肥皂、十二烷基磺酸 钠、蛋白质、动物胶等; 亲油乳化剂有钙、镁、锌二价金属肥皂,高级 醇类、石墨、碳黑等。
第五章 胶体溶液和表面现象
第一节 胶体溶液
2020/2/12
1
分散系的分类
胶体分散系包括溶胶、高分子溶液。
2020/2/12
2
一、胶体溶液的性质
• (一)溶剂的光学性质——丁铎尔(Tyndall)效应
– 如果将一束强光射入胶体溶液,在光束的垂直方向 上可以看到一条发亮的光柱,这种现象称为丁达尔 效应,又称乳光效应。
• 一高分子化合物的概念
• (一)定义:高分子化合物(又称大分子 化合物)是指相对分子质量在一万以上, 甚至高达几百万的物质。

(二)分类: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和合成高 分子化合物。
• (三)特点

物理化学表面现象及胶体化学总结

物理化学表面现象及胶体化学总结

1.压缩因子任何温度下第七章表面现象1.在相界面上所发生的物理化学现象陈称为表面现象。

产生表面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处在表面层中的物质分子与系统内部的分子存在着力场上的差异。

2.通常用比表面来表示物质的分散度。

其定义为:每单位体积物质所具有的表面积。

3.任意两相间的接触面,通常称为界面(界面层)。

物质与(另一相为气体)真空、与本身的饱和蒸气或与被其蒸汽饱和了的空气相接触的面,称为表面。

4.表面张力:在与液面相切的方向上,垂直作用于单位长度线段上的紧缩力。

5.在恒温恒压下,可逆过程的非体积功等于此过程系统的吉布斯函数变。

6.影响表面及界面张力的因素:表面张力与物质的本性有关、与接触相的性质有关(分子间作用力)、温度的影响、压力的影响。

7.润湿现象:润湿是固体(或液体)表面上的气体被液体取代的过程。

铺展:液滴在固体表面上迅速展开,形成液膜平铺在固体表面上的现象。

8.亚稳状态与新相生成:a.过饱和蒸汽:按通常相平衡条件应当凝结而未凝结的蒸汽。

过热液体:按通常相平衡条件应当沸腾而仍不沸腾的液体。

过冷液体:按相平衡条件应当凝固而未凝固的液体。

过饱和溶液:按相平衡条件应当有晶体析出而未能析出的溶液。

上述各种过饱和系统都不是真正的平衡系统,都是不稳定的状态,故称为亚稳(或介安)状态。

亚稳态所以能长期存在,是因为在指定条件下新相种子难以生成。

9.固体表面的吸附作用:吸附:在一定条件下一种物质的分子、原子或离子能自动地粘附在固体表面的现象。

或者说,在任意两相之间的界面层中,某种物质的浓度可自动发生变化的现象。

吸附分为物理吸附(范德华力)和化学吸附(化学键力)。

具有吸附能力的物质称为吸附剂或基质,被吸附的物质称为吸附质。

吸附的逆过程,即被吸附的物质脱离吸附层返回到介质中的过程,称为脱附(或解吸)。

10.吸附平衡:对于一个指定的吸附系统,当吸附速率等于脱附速率时所对应的状态。

当吸附达到平衡时的吸附量,称为吸附量。

气体在固体表面的吸附量与气体的平衡压力及系统的温度有关。

06第四章胶体溶液于素华

06第四章胶体溶液于素华

第四章胶体溶液学习要点分散系、分散相、分散介质、表面现象、表面能、表面活性物质、吸附、孚L 化剂、乳化作用、溶胶、胶团结构、Tyndall现象、Brown运动、电泳、电渗。

聚沉值、大分子溶液、胶凝、盐析学习指南(一)分散系统分散系统,简称分散系,是由一种或几种物质以较小的颗粒分散于另一种物质中所形成的系统。

分散系中被分散的物质称为分散相,容纳分散相的物质称为分散介质。

根据物态,分散系有固态、液态与气态之分。

液体分散系按其分散相直径的大小不同可分为真溶液、胶体分散系和粗分散系三类。

分散系又可分为均相分散系和非均相分散系两大类。

均相分散系只有一个相(体系内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均一的部分形成一相”,包括真溶液、大分子溶液。

非均相分散系的分散相和分散介质为不同的相,包括溶胶和粗分散系。

(二)表面现象我们把在任何两相界面上产生的物理化学现象总称为表面现象。

胶体的许多性质,如电学性质、稳定性、保护作用等都与表面现象有关。

如果把液体内部分子移到表面层就要克服向内的合力而做功。

这种功称为表面功,它以势能形式储存于表面分子。

单位表面上的表面自由能即增加单位表面所消耗的功,称为比表面能,比表面能在数值上等于表面张力。

根据热力学原理,表面能有自发降低的趋势。

要降低表面能,可通过两种途径:一是缩小物体的表面积;二是降低表面张力或是两者都减小。

表面活性物质分子的一端具有疏水性,另一端具有亲脂性。

如果向水中加入表面活性物质,则表面活性物质会部分地代替水分子聚集在溶液表面上,以降低表面张力,导致表面活性物质在表面层的浓度大于在溶液内部的浓度,产生正吸附。

相反,如果向水中加入某些无机盐类(如NaCl等)、糖类(单糖、双糖)以及溶于水的金属氢氧化物、淀粉等表面张力比水大的表面非活性物质,则这类物质在溶液表面层的浓度将会小于它们在溶液内部的浓度,产生负吸附。

(三)孚L状液水与油这两种液体不相溶,若使其中的一种液体的一种以细小的液滴分散于另一种不相溶的液体中,必须在振荡的同时加入一种能降低比界面能的表面活性物质,这种表面活性物质的分子在油与水两相界面上定向地排列,形成一层保护分散相液滴的薄膜,防止了液滴合并变大而分层,使体系得到一定程度的稳定性. 这种能使乳浊液稳定的的表面活性物质称为乳化剂,乳化剂所起的作用称为乳化作用。

理学胶体溶液及表面现象

理学胶体溶液及表面现象
当半径大于5 m,Brown运动消失。
6
液体分子对胶体粒子的碰撞
7
光学性质(丁达尔现象) 英国物理学家丁达尔(1820~1893年) 发现 一束会聚的强光胶体垂直方向看到一
条发亮的光柱。
8
原理:
光线照射到物体表面时,可能产生两种情况: (1)颗粒的直径远远大于入射光的波长:
此时入射光被完全反射,不出现丁达尔效应; (2)物质的颗粒直径比入射波长小: 则发生光的散射作用而出现丁达尔现象。
胶核
吸附层 扩散层(带正电)
胶粒(带负电)
胶团(电中性) 17
四 溶胶的稳定性和聚沉
溶胶的稳定性 布朗运动 胶粒带电 水化膜
溶胶的聚沉 加入电解质 加入带相反电荷的溶胶 加热
18
注意:胶体的聚沉是不可逆的。 加入电解质聚沉的原因:加入电解质后,吸 附层的反离子增多, 胶粒所带电荷大大减少, 排斥力减弱,使胶粒合并成大颗粒而聚沉。
因为溶胶的粒子直径在1-100 nm,而一般可见光的波长 范围在400 -760 nm,所以可见光通过溶胶时便产生明显 的散射作用。
9
丁达尔现象实例
胶体:云、雾、烟尘
分散剂:空气 分散质:微小的尘埃或液滴
10
电学性质
直流电
电泳—在外电场作用下, 分散质粒子在分散介质 中定向移动的现象
Fe(OH)3 电泳管示意图
[ (AgI )m • n Ag+ • ( n -x ) NO3- ] x+ • x NO3-
胶核 电位离子 反离子
反离子
吸附层
扩散层
胶粒(带正电)
胶团
16
胶团结构
以AgI为例:
AgNO3 + KI = AgI +KNO3 当KI 过量时, 胶粒带负电,胶团结构如下:

有关胶体的现象和应用

有关胶体的现象和应用

有关胶体的现象和应用胶体是一种由两种或多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其中一个物质以微粒形式悬浮在另一个物质中。

胶体的存在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有趣的现象和广泛的应用。

一、胶体的现象1. 散射现象:胶体中微粒的尺寸与可见光波长相近,使得光在胶体中发生散射,表现为胶体呈现出乳白色或浑浊的外观。

例如,牛奶中的脂肪微粒就是导致牛奶呈现白色的原因。

2. 布朗运动:胶体中的微粒受到周围分子的碰撞而发生无规则的运动,这种运动又称为布朗运动。

通过观察胶体溶液中的微粒在显微镜下的运动,可以验证原子和分子的存在。

3. 凝胶现象:当胶体溶液中的微粒浓度逐渐增加,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增强,最终形成凝胶,即凝固态的胶体。

凝胶的例子包括果冻和凝胶体燃料等。

二、胶体的应用1. 化妆品:胶体在化妆品中有广泛的应用,例如面霜、乳液和洗发水等。

胶体能够增加化妆品的稠度和黏度,使其更易于涂抹和吸收,并且能够起到保湿和滋润的作用。

2. 药物输送:胶体可以作为药物的载体,将药物包裹在微粒表面,形成纳米胶体。

这些纳米胶体具有较大的表面积和较好的生物相容性,能够提高药物的稳定性和溶解度,延长药物在体内的停留时间,从而提高药效。

3. 墨水:墨水是一种胶体溶液,其中碳黑微粒悬浮在水中。

当墨水被写字或绘画时,微粒会沉积在纸上形成文字或图案。

墨水的流动性和稳定性使得它成为书写和绘画的重要工具。

4. 污水处理:胶体能够吸附和沉淀悬浮在水中的有机和无机杂质,从而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

通过添加适当的胶体材料,可以将污水中的悬浮物固定在胶体表面,从而实现污水的净化和回收。

5. 乳化剂:胶体中的一种重要应用是乳化剂。

乳化剂能够将两种不相溶的液体,如水和油,通过形成胶体乳状液使其均匀混合。

乳化剂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日化工业和医药工业等领域。

总结:胶体是一种有趣的混合物,其现象和应用都非常丰富。

通过研究胶体的散射现象和布朗运动,可以深入了解物质微观世界的运动规律。

胶体的应用涉及到化妆品、药物输送、墨水、污水处理和乳化剂等多个领域,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和创新。

【精品课件】胶体溶液和表面现象

【精品课件】胶体溶液和表面现象

胶体粒子带电的主要原因:
吸附作用 固体吸附剂优先选择吸附与它组成相关的 离子,或者能够在固体表面上形成难电离或难 溶解物质的离子。“相似相吸原理”
例如:Fe(OH)3胶体粒子很容易吸附与它结 构相似的FeO+离子,而带正电荷。 [Fe(OH)3]m·nFeO+
FeO+ FeO+ FeO+
FeO+
3、电学性质——电泳
直流电
电泳管示意图
电泳管中:
Fe(OH)3溶胶向负 极移动,说明 Fe(OH)3 溶胶中分散质粒子带 正电荷。As2S3向正极 移动, As2S3溶胶中分 散质带负电荷。
电泳: 在电场中,分散质粒子作定向移动,称为电泳。
胶粒带正电荷称为正溶胶,一般金属氢氧化物 的溶胶即为正溶胶。 胶粒带负电荷称为负溶胶,如:土壤、硫化物 、硅酸、金、银、硫等溶胶。
要掌握
三价离子>>二价离子>>一价离子
如:对于As2S3溶胶(负溶胶)的聚沉能力
AlCl3>CaCl2>NaCl
对于Fe(OH)3溶胶(正溶胶)的聚沉能力
K3[Fe(CN)6] >K2SO4>KCl
要掌握
要掌握
练习: 1. 将20ml 0.1mol / L的AgNO3与10ml
0.1mol / L的KI溶液混合。下列电解质中,对 AgI溶胶聚沉能力最强的是( )。
1、高分子化合物的分子量可达几百万,长 度可达几百纳米,但截面积只 相当于一个普 通分子大小。 2、是单个分子分散的单相体系,是真溶液, 溶解过程是自动的,也是可逆的,是热力学 的稳定体系。
3、无丁达尔效应因为高分子化合物分子中含 有大量的亲水基团(-OH, -COOH、-NH2 ), 溶剂化作用强,溶质与溶剂间无界面。

表面化学-胶体化学

表面化学-胶体化学

表面化学-胶体化学表面化学-胶体化学表面化学是研究物质表面的性质和现象的一门学科,而胶体化学则是表面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胶体溶液中物质的性质和行为。

胶体化学的研究内容涉及到胶体的形成、稳定性、表面性质、胶体颗粒的相互作用以及胶体溶液的性质等。

本文将介绍表面化学和胶体化学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以及应用领域。

表面化学最早起源于对溶液表面现象的研究,如水的表面张力、液滴的形成和液体的湿润性等。

表面化学研究的对象是固体和液体的界面以及液体和气体的界面,主要涉及到界面上的吸附现象、界面能和界面活性物质等。

固体-液体界面上的吸附现象包括离子吸附、分子吸附和表面电荷等,而液体-气体界面上的吸附现象则涉及到液滴形成和表面张力等。

胶体化学研究的是胶体溶液中胶体颗粒的性质和行为。

胶体是一种介于溶液和悬浮液之间的物质,其特点是颗粒很小,约为1纳米到1微米大小,并且能够在溶液中均匀分散。

胶体的稳定性是胶体化学研究的重要内容,稳定性的源于胶体颗粒表面的电荷,正负电荷的平衡使得颗粒之间相互排斥,从而保持胶体溶液的稳定性。

此外,胶体溶液中还包含着胶体的吸附、吸附剂的选择、界面张力、胶体性质的测定以及胶体与其他物质的相互作用等方面的研究内容。

表面化学和胶体化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物理化学方法和化学方法两种。

物理化学方法包括表面张力测定、界面能测定、电化学方法、X射线衍射、电子显微镜等。

而化学方法包括有机合成、溶胶-凝胶法、聚合法、共沉淀法等多种方法。

表面化学和胶体化学在许多领域中都有重要的应用。

在光学领域中,胶体颗粒可以通过改变其尺寸和组成来调控其光学性质,从而应用于光学传感器、太阳能电池、红外吸收材料等。

在材料科学领域中,胶体颗粒可以通过自组装形成多孔材料和有序结构,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孔径,被广泛用于催化剂、分离膜和储能材料等。

此外,表面化学和胶体化学还在生物医学、环境污染治理、油水分离、食品加工等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综上所述,表面化学和胶体化学是研究物质表面性质和胶体溶液行为的学科,涉及到物质界面的吸附现象、界面能、表面张力等。

胶体化学界表面现象

胶体化学界表面现象

表面与界面化学虽是物理化学的传统研 究领域,但由于电子能谱、扫描隧道显微镜 等新的实验技术的出现,使得表面、界面效 应及粒子尺寸效应的知识呈指数上升式的积 累,提出了在分子水平上进行基础研究的要 求。当前涉及这一领域的研究已成为催化、 电化学、胶体化学的前沿课题,并与生命科 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膜技术及医药学 密切相关,是这些相关学科要研究和解决的 核心课题之一。
2.2.1.液体的表面张力
一、表面张力
1.现象:
(1).液体表面有收缩到最小的趋势; (2).液面像紧绷的弹性薄膜。 说明:液面上存在沿表面的收缩力作用,这种力 只存在于液体表面。 2.表面张力 (1) 表面层:在液体与气体交界面,厚度等于分 子有效作用距离(=10-8 m) 的一层液体。 (2) 表面张力:液体的表面层中有一种使液面尽 可能收缩成最小的宏观张力。
比表面gibbs函数和表面张力在数值上是相等的关于表面张力关于表面张力11表面张力是由于处于表面层的分子受到净吸力的作用而产生的与表面相切与表面张力是由于处于表面层的分子受到净吸力的作用而产生的与表面相切与净吸力相互垂直引起液体表面自动收缩的力净吸力相互垂直引起液体表面自动收缩的力22表面张力与表面吉布斯自由能是同一数值的二个不同概念前者从力学角度而后者表面张力与表面吉布斯自由能是同一数值的二个不同概念前者从力学角度而后者从能量角度讨论界面所存在现象从能量角度讨论界面所存在现象33表面张力是物质的自然属性与温度压力组成以及共存的另一相有关表面张力是物质的自然属性与温度压力组成以及共存的另一相有关物质本身的性质极性液体比非极性液体大固体比液体大正庚烷005020415纯液体的表面张力是指与饱和了其本身蒸汽的空气之间的界面张力
w 表面=-dA
dG
(G A) T,p, n

表面现象和胶体化学理解练习知识题

表面现象和胶体化学理解练习知识题

第十一章表面现象和胶体化学练习题练习题一、是非题1、比表面能、2、3、同一液体在相同外界条件下,4、5、液体浸湿固体的条件是粘附W i≤06.表面活性剂的HLB7.8.9.用AgNO3溶液和KI溶液制备溶胶时,AgNO3过量,10.电解质对溶胶的聚沉能力常用聚沉值表示,若某电解的聚沉值越大,则其聚沉能力二、填空题1、 A 为面积,表面张力σ(填数学符号)。

_______2、∆P1和∆P2分别代表平面液体和凹面液体下的附加压力,则∆P1______∆P2。

3、r1和r2分别代表同一物质的两种微晶体的半径,c1和c2分别代表其相应的溶解度,若r1>r2,则必有c1_____c2。

4、在某液体中加入物质A,A的浓度为C,若A为表面活性物质,则应有(dσ/dc)T_____0。

5、当铺展系数φ————0时,液体可以在固体表面上自动铺展。

6、当接触角时θ————90O,固体不为液体所润湿。

7、正溶胶,其扩散层应荷________电(填中文字)。

8、电解质NaCl, MgSO4, AlCl3, 对溶胶As2S3聚沉能力最强的电解质的是————(填分子式)。

9、胶体分散体系的分散相微粒半径r在____~____之间。

输入提示:x1到x9分别代表10-1到10-9,中间用(,)隔开10、若气—固相表面催化反应为单分子反应,反应物为A,反应速率常数是k2,当A的吸附很强时,反应速率r=_____。

三、单选题(选一个最佳期答案)1、根据方程(式中S为熵)可知下面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等温等压且组成不变时,表面积增大,焓增加。

(B)温度升高,表面张力增大(C)温度升高,体系的熵增加(D)等温等压且组成不变时,增加表面积,体系吸热A B C D2、对于纯液滴,有关其饱和蒸气压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其分散程度越大,饱和蒸气压越大(B)表面张力越大,饱和蒸气压越大(C)密度越大,饱和蒸气压越大(D)分子量越大,饱和蒸气压越大A B C D3、有关溶液表面吸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表面活性物质,在表面层的浓度小于本体溶液(B)发生正吸附时,dσ/dc >0(C)发生负吸附时,表面张力降低(D)任何溶液,其表面层浓度与本体的浓度都不会相同4、在等温等压下,以可逆方式将单位面积的固体浸入液体中时,其吉布斯自由能变化为(A)ΔG=σ固-液–σ气-液(B)ΔG= σ气-固–σ液-固(C)ΔG= σ气-液–σ气-固(D)ΔG= σ液-固–σ气-液5、对下列表面活性剂的归类,正确的是(A)R–COONa属阳离子型(B)R–NH2·HCI属两性型(C)R–NHCH2–CH2COOH属阴离子型(D)R–COOCH2C(CH2OH)3属非离子型试卷(一)一、是非题(4×5=20分)1、一物体其比表面越大,表面能也越大。

第六章 胶体

第六章 胶体

达到临界胶束浓度后,溶液的诸多性质,如表面张力、电 导率、渗透压、去污能力等变化之规律都出现明显转折。
三、表面活性剂的作用 1.润湿作用 2.起泡与消泡作用
3.洗涤作用
第六章
§6-6
表面现象与胶体分散体系
胶体分散体系
一、几个概念 分散体系:一种或几种物质在另一种物质中分散所 构成的体系 分散相:被分散的物质称为分散相,在分散体系 中它是不连续相 分散介质:分散其他物质的物质称为分散介质,在 分散体系中它是连续相
CH3
Cl-
水 水 水 水 水 水 水 - 水 水

CH3 N+ CH3

溶于水
CH3CH2
CH2CH2
水 水
水 水
+ Cl
CH3
水 水 水
水 水
水 水
高分子表面活性剂
M >10000
2. 按分子量分类
中分子表面活性剂 1000<M<10000
低分子表面活性剂 100<M<1000(常用)
二、吉布斯吸附等温式 用热力学方法导出恒温下溶液表面的吸附公式:
a2 Γ RT
——Gibbs吸附等温式 a 2 T
——表面吸附量或表面过剩,即单位面积的表面层中
溶质的摩尔数减去本体中具有与表面层相同溶剂量的溶
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molm-2
2——溶质的活度,对于稀溶液,可用浓度c2代替活度
如肥皂 RCOONa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如胺盐 C18H37NH3+Cl-
表面活性剂
两性表面活性剂, 如氨基酸型R-NHCH2COOH 非离子型表面活性
如聚乙二醇类
HOCOH2[CH2OCH2]nCH2OH

医用化学第二章 胶体

医用化学第二章 胶体

(二)溶胶的聚沉 胶粒在一定条件下聚集成较大的颗粒而导致 沉淀的现象称为聚沉 破坏溶胶的稳定因素: 1.电解质的聚沉作用 实验表明:电荷相同的反离子,聚沉能力 几乎相等;而反离子的电荷越高,聚沉能力 也急剧增强 2.溶胶的相互聚沉 3.加热 例题 返回
例题
将等体积的0.0080 mol·L-1 KI 和0.010 mol·L-1 AgNO3 混合制备AgI 溶胶。现将 MgSO4、K3[Fe(CN)6] 及AlCl3三种电解质的 同浓度等体积溶液分别滴加入上述溶胶,试 判断三种电解质对溶胶聚沉能力的大小顺序。 解:首先判断出胶粒带电情况,再确定反离 子所带电荷。
返回
第二节


溶胶(sol)是胶体分散系的典型代表。溶胶的 分散相是大量原子、离子或分子组成的集合 体,在分散相与分散介质之间存在着相界面, 形成高度分散的多相亚稳定系统。 按照分散介质的不同,溶胶可分为液溶胶、 气溶胶和固溶胶。 基本特性:多相性、高度分散性、聚集不稳 定性(相对稳定性) 制备方法:分散法与聚集法
胶体是一种分散系, 胶体是一种分散系,它并不是某 一类物质所特有的性质。 一类物质所特有的性质。
胶体和晶体物质对立起来的说法是错误 的。
返回
第四节
表面能
表面现象和表面活性剂
图2-5,P.18
比表面能(表面张力)符号:σ 单位:J·m-2(N · m-1) 表面能G=表面张力σ ×表面积 A 处于表面的分子越多,表面能越大。能 量越高,体系越不稳定,有自发降低表面能 的趋势。 方法:1.降低表面张力,2.降低表面积
分散相粒子扩散较慢 非均相、 稳定系统; 聚 或分
等 、 等
>10 m
-7
反离子、吸附、扩散、 吸附层、扩散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3/7
7
(三)电泳现象(电学性质)
电泳:在外电场中,胶粒在介质中定向移动的现象 称为电泳 。
胶体粒子带正电荷的胶体称正胶体。 胶体粒子带负电荷的胶体称负胶体。

溶胶
2021/3/7

溶胶
8
(三)电泳现象(电学性质)
• 某些胶体粒子所带电荷的情况
带正电荷的胶体 氢氧化铁 氢氧化铝 氢氧化铬
的负电荷被海水中电解质中和而沉淀堆积而成的。 在豆浆中加入少量石膏溶液制成豆腐,也是由于电 解质中和了豆浆胶粒电荷的结果。
2021/3/7
19
(二)溶胶的聚沉
• 2、加入带相反电荷的胶体溶液
– 当带有相反电荷的两种胶体溶液互相混和时, 由于胶粒带的电荷相反,互相中和电荷,从而 发生聚沉。
• 两种不同的墨水,由于染料不同或生产工艺不同都 有可能带不同的电荷,因此也不能混合使用。
– 2.胶粒带同种电荷;
• 同性电荷的胶粒互相排斥,从而阻止了胶粒在运动 时互相接近和聚合成较大的颗粒沉淀下来。
– 3.溶剂化膜(水化膜)的存在。
• 由于胶核吸附离子,离子水化力很强,使胶粒外面 又包围一层水分子,形成水化膜,使胶粒增加一层 保护膜,阻止胶粒互相聚合。
• 胶体稳定的主要因素是胶粒带电和水化膜 的存在,其次是布朗运动。
练习:
• AgNO3+KI=AgI(溶胶)+KNO3
请写出当AgNO3过量时的胶团结构;
{[AgI]m·nAg+(n-x)NO3-}x+·xNO3-
2021/3/7
17
二、 胶体溶液的稳定性和聚沉
• (一)胶体的稳定因素
– 1.布朗运动;
• 胶粒比较小,因此布朗运动产生的动能足够克服地 心对它的吸引力,从而使胶体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 明矾的主要成分是硫酸铝钾,水解后生成带正电荷 的氢氧化铝胶粒,遇到悬混在水中的带负电荷的泥 沙等杂质,互相中和电荷发生聚沉,从而达到净化 水的目的。
2021/3/7
20
(二)溶胶的聚沉
• 3、加热
– 许多胶体溶液在加热时都能发生聚 沉。
• 这是因为
– 一方面温度升高,胶核吸附离子的能力降 低,使胶粒电荷减少、水化程度降低。
蛋白质在酸性溶液中
带负电荷的胶体 金、银、硫溶胶 硫化砷、硫化锑 硅酸、锡酸、土壤 淀粉、蛋白质在碱性溶液中
碱性染料(如次甲基蓝) 酸性染料(如刚果红)
卤化银(硝酸银过量时 卤化银(卤化物过量时形成
形成的胶体)
的胶体)
2021/3/7
9
(三)电泳现象(电学性质)
• 胶粒带电的主要原因: • 1.胶体粒子选择性地吸附带电离子 • 2.胶粒表面分子的解离
2021/3/7
18
(二)溶胶的聚沉
• 1、加入少量电解质,中和胶粒电荷
– 电解质对胶体的聚沉能力不仅与电解质的浓度 有关,更主要的是决定于与胶粒带相反电荷的 离子即反离子的电荷数,反离子电荷数越多, 聚沉能力越强。
聚沉能力:对正胶体:K3[Fe(CN)6]>K2SO4>KCl • 江河入对海负口胶三角体洲:的A形l成Cl,3>就C是aC由l于2>河N水aC中l泥沙带
{[Fe(OH) 3 ]m nFeO (n - x) Cl x xCl
2021/3/7
14

氢 氧 化 铁 溶 胶 的
胶 团 结
构 示 意 图
2021/3/7
15
练习:
• 请写出明矾水解得Al(OH)3溶胶的结构
{[Al(OH)3]m·nAl3+·[(3n-x)/2]SO42-}x+·xSO42
2021/3/7
6
(二)溶胶的动力学性质:
2、扩散:当溶胶中的胶粒的分布不均匀时,由于布 朗运动,胶粒将从浓度大的区域向浓度小的区域,这 种现象称为胶粒的扩散。
3、沉降和沉降平衡: −沉降:分散系中的分散相粒子在重力作用下作用下 逐渐下沉的现象称为沉降。 −沉降平衡:当沉降和扩散这两个相反作用的速度相 等时,达到平衡状态,称为沉降平衡。
– 另一方面,升高温度,胶粒运动加快、碰 撞机会增多。所以加热可以使胶体聚沉
2021/3/7
10
胶团结构与制备过程有关
• AgNO3+KI=AgI(溶胶)+KNO3
– KI过量:优先吸附I-,带负电荷;
{[AgI]m·nI-(n-x)K+}x-·xK+
2021/3/7
11
K+

散K+

K+
K+
K+ 吸K附+ 层
K+
K+
I- II-
I-
I-
I-
K+
II-
胶(AI核g—I)m
利用丁铎尔现象可以区别真溶液、胶体溶液和 粗分散系。
2021/3/7
4
丁铎尔现象
森林中的 丁铎尔现象
2021/3/7
5
(二)溶胶的动力学性质
1、布朗运动 • 在超显微镜下观察胶体
溶液,可以看到胶体颗 粒不断地作无规则的运 动,这种运动称布朗运 动。
– 它是不断做热运动 的介质分子对胶粒 撞击的结果。
– 如果将一束强光射入胶体溶液,在光束的垂直方向 上可以看到一条发亮的光柱,这种现象称为丁达尔 效应,又称乳光效应。

真溶液
胶体溶液
2021/3/7
3
丁铎尔现象
将溶胶置于暗处,用一束强光照射溶胶,在与光束 垂直的方向观察,可以看到溶胶中有一束浑浊发亮的光 柱,这种现象是由英国物理学家丁铎尔发现的,称为丁 铎尔现象或乳光现象。
• 即 优先吸附原则: • 1、结构相似的离子; • 2、电荷较大的离子; • 3、浓度较大的离子;
2021/3/7
13
3、胶团的结构
• (1)用FeCl3水解生成Fe(OH)3溶胶的胶团 结构.
– ①、化学反应
FeCl3 (稀溶液)+3H2O Fe(OH)3 (溶胶)+3HCl
– ②、胶团的形成
II-
K+
K+
I- I-
I-
II-
K+
K+ K+
K+
K+
胶粒 K+
胶团
胶团结构式: [(AgI)m·nI-·(n-x)K+]X-·xK+
2021/3/7
12
3、 胶团的结构
• 胶核在溶液中吸附离子时,优先吸附:
– (1)与它组成相似的离子; – (2)若有几种离子相似,则优先吸附电荷多的
离子;
– (3)若其他条件相似,则优先吸附浓度大的离 子。
胶体溶液和表面现象
2021/3/7
1
分散系的分类 分散系
粗分散系胶体分散系源自分子或离子分散系(悬浊液&乳浊液) (溶胶&高分子溶液) (真溶液)
d > 100 nm
1< d < 100 nm
d <1 nm
胶体分散系包括溶胶、高分子溶液。
2021/3/7
2
一、胶体溶液的性质
• (一)溶剂的光学性质——丁铎尔(Tyndall)效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