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适__《燕歌行_》PPT课件

合集下载

《燕歌行》PPT精品课件

《燕歌行》PPT精品课件

时代背景:唐代边塞诗风貌
唐代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辉煌的时期之一,唐朝的疆域空前辽阔,与 周边少数民族政权关系复杂多变。
边塞诗在唐代达到了高峰,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边塞诗人和作品。他们 以边塞风光、战争场景、军民生活为题材,抒发豪情壮志,表达对战争 的深刻反思和对和平的渴望。
唐代边塞诗具有雄浑豪放、气势磅礴的艺术风格,语言简练明快,意境 深远悠长。它们不仅是文学史上的瑰宝,也是研究唐代历史、文化、军 事等方面的重要资料。
思考题:如何将边塞诗精神传承下去
深入挖掘边塞诗的文化内 涵
通过研读经典边塞诗篇目,深 入理解边塞诗中所蕴含的爱国 情怀、民族精神和英雄气概等 文化内涵。
创新边塞诗的传播方式
利用现代传媒手段如网络、电 视、电影等,以更加生动、形 象的方式传播边塞诗,让更多 人了解和喜爱边塞诗。
推动边塞诗与当代文化融 合
诗歌意象与意境营造
意象分析
诗歌中出现了许多具有象征意义的意象,如“烟尘”、“鼓角”、“铁衣”、“金笳”等,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 边塞战争和军人生活的艰苦环境。
意境营造
作者通过描绘边塞秋景的萧瑟和战斗场面的惨烈,营造了一种悲壮、苍凉的意境,使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战争的 残酷和士兵的苦难。同时,诗歌中的对比手法也突出了这种意境,如“战士军前半死生”与“美人帐下犹歌舞” 的对比,更加凸显了战争的残酷和无情。
和对战争的反思。
诗歌主题概括
本诗以边塞战争为背景,通过描 绘士兵的苦难和战斗场面的惨烈 ,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厌恶和对
和平的渴望。
关键句段解读与赏析
01
关键句段一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解读:这两句诗描绘了唐朝
边境的战争景象和军人告别家乡、奔赴前线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战争

高适《燕歌行》赏析课件ppt完整版x

高适《燕歌行》赏析课件ppt完整版x

02
诗歌内容概述
诗歌结构与主题
结构清晰
诗歌以边塞景象起笔,进而描绘战争 场景,最后抒发感慨。整体结构紧凑 ,逻辑严密。
主题深刻
通过描绘边塞战争,表达了对英勇将 士的赞美和对战争带来的苦难的同情 ,主题深刻且具有现实意义。
描绘的战争场景
战斗激烈
诗歌中描绘了敌我双方激烈的战斗场 面,刀光剑影、鼓角争鸣,生动地展 现了战争的残酷和激烈。
高适《燕歌行》赏析课件ppt 完整版x
• 引言 • 诗歌内容概述 • 艺术手法与特色 • 人物形象分析 • 思想内涵与价值观 • 后世影响与评价
01
引言
诗人高适简介
01
高适(约704年-约765年),字达夫、仲武,唐代著名的边塞 诗人。
02
与岑参并称“高岑”,有《高常侍集》等作品传世。
其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
独特的语言风格
质朴自然
高适的《燕歌行》语言质朴自然,不事雕琢,以白描见长。这种语言风格使得诗歌更加贴近生活,易于引起读者的共 鸣。
豪放洒脱
高适的诗歌以豪放洒脱著称,《燕歌行》也不例外。诗歌中充满了豪情壮志和悲壮情怀,表现出诗人豁达开朗的性格 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音韵和谐
高适的《燕歌行》在音韵方面也颇具特色。诗歌采用了押韵、平仄等手法,使得音韵和谐、朗朗上口。 这种音韵美不仅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也使得读者在吟诵时能够感受到诗歌的音乐美。
鼓舞战斗意志
通过描绘战士们奋勇杀敌、不屈不挠的战斗场面, 激发人们的战斗意志和爱国情怀。
06
后世影响与评价
对古代文学的影响
丰富了边塞诗题材
《燕歌行》作为一首优秀的边塞 诗,为后来的边塞诗创作提供了 丰富的素材和灵感。

2024版《燕歌行》高适PPT教学课件

2024版《燕歌行》高适PPT教学课件

音韵美感呈现
要点一
押韵平仄
要点二
叠词运用
高适在《燕歌行》中运用了押韵和平仄 等音韵技巧,使得诗句读起来朗朗上口, 具有音乐美感。如“战士军前半死生, 美人帐下犹歌舞”等句,通过押韵和平 仄的运用,增强了诗句的节奏感和韵律 美。
诗中运用了大量叠词,如“萧萧”、 “萋萋”、“纷纷”等,这些叠词的运 用不仅增强了诗句的音乐性,也表达了 诗人对边塞荒凉景象的深切感受。
优美词句欣赏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运用借代手法,以“汉”代唐,表现唐朝将士奋勇杀敌、保卫家国的 英雄气概。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通过对比手法,揭示军中将士苦乐不均、生死与共的社会现实。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以李广将军的英勇善战和士兵们的苦难生活作对比,表达对英勇将士 的深切同情和对战争的深刻反思。
借助古代边塞题材,传承和弘扬 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民族
精神。
塑造民族性格
《燕歌行》所塑造的英勇善战、 威武不屈的民族性格,对于培养 人们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精神
具有重要意义。
现实意义与社会影响塞诗,可以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 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培育民族精神
他的《凉州词》以豪放的笔触描绘了边塞的荒凉和戍边将士的孤独,表达了深深的思乡 之情。
边塞诗派对后世影响
对唐代诗歌的推动
对后世文学的启示
边塞诗派打破了宫廷诗歌的束缚, 推动了唐代诗歌向更为广阔的社 会生活领域发展。
边塞诗派关注现实生活、表达真 情实感的创作理念对后世文学产 生了深远影响,为现实主义文学 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力。
高适诗歌风格与特点
对景描写
高适的诗歌以对景描写为主要手法,通过细腻入微的笔触将边塞风光和军旅生活呈现得淋漓 尽致。

《燕歌行》ppt课件

《燕歌行》ppt课件

和平生活向往表达
描绘和平景象
通过描绘和平、宁静的生活场景,表达对和平生 活的向往和追求。
抒发人民心声
反映人民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的渴望,表达人 民的心声。
倡导和平理念
强调和平的重要性,倡导和平、友好的国际关系 ,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爱国主义情感抒发
歌颂英勇将士
赞扬在战争中英勇奋战、为保卫祖国而献身的将士们,激发他们 的爱国热情。
02 文本解读与赏析
全文概述及结构分析
诗歌背景介绍
《燕歌行》是唐朝高适所作的边 塞诗,通过描绘边塞景象和战士 的豪情壮志,表达了诗人对边塞 生活的赞美和对战士的同情。
诗歌结构分析
全诗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 描绘边塞秋景,第二部分刻画战 士形象,第三部分表达诗人感慨 。整体结构清晰,层次分明。
关键句段解读与赏析
以边塞雪景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去的深情厚谊。
03
王之涣《凉州词》
描绘边塞荒凉景象,抒发诗人对边塞士兵的同情和对和平的渴望。
不同时期边塞诗风格比较
汉代边塞诗
风格古朴,多描写战争的残酷和士兵的艰辛,表达对和平 的向往。
唐代边塞诗
风格多样,既有豪放洒脱之作,也有婉约柔美之篇,更注 重表现边塞风光和士兵情感。
诗歌语言质朴自然,不刻意追求华丽辞藻,却能够深入人心,引 起读者共鸣。
05 主题思想探讨与价值意义
战争残酷性揭示
描绘战场惨状
通过生动的描绘,呈现战争的残 酷和破坏,使读者深刻感受到战
争带来的苦难。
士兵苦难生活
展示士兵在战争中的艰苦生活,以 及他们与家人分离、面临死亡的无 奈和悲痛。
对战争的反思
通过揭示战争的残酷性,引发读者 对战争的反思,思考如何避免战争 、维护和平。

《燕歌行》ppt课件

《燕歌行》ppt课件

僚们堵塞贤路,高適的愿望无法实现,
但他对边塞地区的现实状况是了解的 更加具体、更加透彻了。这种切身的

体验,也为《燕歌行》的写作提供了 坚实的生活和思想基础。

• 朗读诗歌,感 知课文内容。
读音字形
燕国 yān 摐金
征戍 Shù 旌旆
逶迤 wēi•yí 碣石
塞草腓 féi 玉箸
蓟北 jì
功勋
chuān g
第四层:吊古伤今, 讽刺之情突出。
•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 勋。”如何理解“岂顾勋”?
• 士兵与敌人短兵相接,浴血奋战, 那种视死如归的精神,岂是为了取 得个人的功勋!表明了士兵的勇敢、 质朴;诗人的感情包含着悲悯和礼 赞,而“岂顾勋”则是有力地讥讽 了享乐声色,冒进贪功的汉将。
士卒产生了怎样的心愿?
古今异义
① 男儿本自重横行 (古) 恣意驰骋 (今) 贬义词,依仗暴力做坏事。
② 天子非常赐颜色 非常(古)特别 (今)程度副词,十分 颜色(古)光彩,奖赏 (今)色彩
诗意疏通
•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 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出师
校尉羽书飞瀚海, 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 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 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衰, 孤城落日斗兵稀。
失利
身当恩遇常轻敌, 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 玉筋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 征人蓟北空回首。
被围
边庭飘飖那可度? 绝域苍茫无所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 寒声一夜传刁斗。
说说对比:
盛唐的边塞诗人视野开阔, 胸怀激荡,充满了磅礴的浪漫气 质和一往无前的英雄主义精神。 他们唱出了时代的最强音,充分 体现了盛唐精神,是古代诗坛上 绝无仅有的奇葩,是后世诗人可 望而不可即的高峰。

《燕歌行·高适》优秀,精品,PPT(上课用)

《燕歌行·高适》优秀,精品,PPT(上课用)
否背离?与对汉将的谴责有何联系?
1、你认为唐军战败的原因有哪些?主要原因是 什么? 自然条件恶劣,敌人凶悍善战,将领与战士 的矛盾。其中官兵的矛盾,尤其是军官的寻欢 作乐,不爱护士兵是失败的主要原因。 2、第三部分写征人和思妇的彼此分离和思念 之苦,与全诗描写战役过程是否背离?与对汉 将的谴责有何联系? 没有。写征人和思妇的彼此分离和思念之苦 从侧面强化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写士兵 思妇的苦楚,与将军的“美人帐下犹歌舞”形 成鲜明对比,实是对汉将更深的谴责,深化了 主题。
汉家烟尘在东北, 行军时金鼓 和鸣 男儿本自重横行,

汉将辞家破残贼。 脸色 天子非常赐颜色。 旗帜 摐金伐鼓下榆关, 旌旆逶迤碣石间。 仗势侵犯 校尉羽书飞瀚海, 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 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 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 孤城落日斗兵稀。 思妇的眼泪,代思 身当恩遇常轻敌, 力尽关山未解围。 妇 铁衣远戍辛勤久, 玉箸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 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庭飘摇那可度, 绝域苍茫更何有。 难道还顾及自 己的功勋 杀气三时作阵云, 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 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拼死作战 流血牺牲
短兵相接 视死如归
质朴 善良 勇敢 可悲
悟读
4、一场失败(腐朽)的战争
将领:男儿本自重横行, 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榆关, 旌旆逶迤碣石间。 身当恩遇常轻敌 美人帐下犹歌舞
骄傲轻敌 贪功冒进 纵情声色 腐败无能
5、一场正义的战争
深度思考 1、你认为唐军战败的原因有哪些?主 要原因是什么?
悟读
1、一场完整的战争: 出师——战败——被围——死斗(战争全过程) 2、一场环境恶劣的战争 边塞环境:山川萧条极边土 大漠穷秋塞草腓 辽远 孤城落日 开阔 边庭飘摇那可度 荒凉 绝域苍茫无所有

高适《燕歌行》ppt课件

高适《燕歌行》ppt课件

关键句子理解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01
描绘了战争的残酷和汉将的英勇,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悲愤和
对汉将的赞美。
“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
02
通过描绘军队出征的壮观场面,展现了汉军的威武和气势。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03
通过描写战士和思妇的相思之苦,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厌恶和
分享个人阅读心得体会
分享阅读《燕歌行》过程中的感 悟和收获,如对边塞生活的认识
、对诗人情感的理解等。
交流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 问题,以及解决这些困难的方法

评价《燕歌行》在文学史上的地 位和影响,谈谈自己对这首诗的
看法和评价。
思考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思考《燕歌行》中的爱国主义精 神和民族自豪感对现代社会的启
逐句讲解与注释
诗句解析
对《燕歌行》中的每一句诗进行详细 的解析,包括字词含义、修辞手法、 意象表达等方面。
注释解读
针对诗歌中的难点和重点,提供详细 的注释和解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诗歌的内涵。
主题思想阐述
战争主题
分析诗歌中表达的战争主题,探 讨作者对战争的看法和态度,引 导学生思考战争对人类的影响和
高适《燕歌行》ppt课件
目 录
• 作品背景与作者简介 • 诗歌内容解析与赏析 • 艺术手法与表现技巧探讨 • 知识点归纳与总结 • 拓展延伸:唐代边塞诗其他作品欣赏 • 思考题与课堂互动环节
01
作品背景与作者简介
高适生平及成就
高适(约704年-约765年),字达夫 、仲武,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
该诗以边塞景象为背景,表达了戍边 将士的豪情壮志和思乡之情。诗中运 用生动的描绘和比喻,将边塞的荒凉 和孤寂展现得淋漓尽致。

(完整版)《高适与燕歌行》PPT课件

(完整版)《高适与燕歌行》PPT课件

第三段: 铁衣远戍辛勤久, 玉箸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 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庭飘飖那可度, 绝域苍茫更何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 寒声一夜传刁斗。
第三段写士兵的痛苦,实是对汉将 更深的谴责。这里并不是游离战争进程 的泛写,而是处在被围困的险境中的士 兵心情的写照。
“铁衣远戍辛勤久”以下三联,一 句征夫,一句征夫悬念中的思妇,错综 相对,离别之苦,逐步加深。城南少妇, 日夜悲愁,但是“边庭飘 飖那可度?” 蓟北征人,徒然回首,毕竟“绝域苍茫 更何有!”
边塞诗主要是结合雄伟、壮阔的边 塞景色的描写,表现边塞将士驰骋沙场、 抗敌御侮的爱国思想和豪情壮志,风格 奔放雄伟,豪迈悲壮。
高适(700~765),字达 夫,郡望渤海蓚(今河北景县), 早年生活困顿,随父旅居岭南。开 元中他曾入长安求仕,并于开元十 八年(730)至开元二十一年 (733)间,北上蓟门,漫游燕 赵,希望能从军立功边塞,但却毫 无结果。
诗的主旨是谴责皇帝鼓励 下的将领骄傲轻敌,荒淫 失职,造成战争失败,使 广大士兵遭到极大痛苦和 牺牲。
第一段八句写出师; 第二段八句写战败; 第三段八句写被围; 第四段四句写死斗的结局。
全诗以非常浓缩的笔墨,写了战 役的全过程。
第一段: 汉家烟尘在东北, 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 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榆关, 旌旆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 单于猎火照狼山。
这与那些骄横的将军形成多么鲜 明的对比。诗人提出李将军,意义尤 为深广。从汉到唐,悠悠千载,边塞 战争何计其数,驱士兵如鸡犬的将帅 数不胜数,备历艰苦而埋尸异域的士 兵,更何止千千万万!可是,千百年 来只有一个李广,怎不教人苦苦地追 念他呢?此诗以李广终篇,意境更为 雄浑而深远。
全诗气势畅达,笔力矫健,经过惨 淡经营而至于浑化无迹。气氛悲壮淋漓, 主意深刻含蓄。“山川萧条极边土,胡 骑凭陵杂风雨”,“大漠穷秋塞草腓, 孤城落日斗兵稀”,诗人着意暗示和渲 染悲剧的场面,以凄凉的惨状,揭露好 大喜功的将军们的罪责。尤可注意的是, 诗人在激烈的战争进程中,描写了士兵 们复杂变化的内心活动,凄恻动人,深 化了主题。

2024版(完整版)《燕歌行》ppt课件

2024版(完整版)《燕歌行》ppt课件

将士形象与妇女形象在诗歌中形成了 鲜明的对比,既突出了各自的性格特 点,又相互映衬,共同构成了诗歌丰 富的人物画廊。
通过对比分析不同人物形象塑造,可 以更加深入地理解诗歌的主题思想和 艺术特色,感受诗人高超的艺术表现 力和深刻的人文关怀。
将士形象的英勇善战与妇女形象的柔 情似水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使得诗歌 在表现战争残酷的同时,也展现了人 性的光辉和情感的温暖。
诗中描绘了西北边塞的壮丽景色, 八月飞雪、寒风凛冽。
表达了诗人和朋友依依惜别之情, 以及因朋友返京而产生的惆怅之
情。
诗中运用了夸张、比喻等修辞手 法,形象生动地描绘了边塞的严
寒和壮丽。
王之涣《凉州词二首·其一》
诗中描绘了黄河远上、白云之间 的壮阔景象,以及羌笛和杨柳的
哀怨之情。
表达了诗人对边塞士兵的同情和 对战争的厌恶。
国的精神风貌。
03
艺术手法
《伊利亚特》采用古希腊史诗的叙述方式,以客观、全面的视角展现战
争场面;而《燕歌行》则运用中国古诗的抒情手法,通过浓烈的个人情
感表达战争的残酷和悲壮。
不同文化背景下战争观念差异
西方战争观念
在西方文化中,战争往往被视为荣誉和勇气的象征,强调个人英雄主义和竞争 意识。这种观念在《伊利亚特》等西方战争题材文学作品中得到充分体现。
《燕歌行》创作背景
《燕歌行》是高适的代表作之一,写于 开元二十六年(738年)。
此诗概括一般的边塞战争,主要是揭露 诗人通过描写边塞的荒凉景象和士兵的
主将骄逸轻敌,不恤士卒,致使战事失 艰苦生活,表达了对士兵的同情和对战
利。全篇大致可分四段:首段八句写出 争的厌恶。同时,也揭示了唐朝军队内
师;次段八句写战败;三段八句写被围;

高适《燕歌行》赏析PPT课件

高适《燕歌行》赏析PPT课件

唐代较开放开放,士人求取功名都直言不讳,
上书权贵请求推荐门。李白有《上韩荆州书》 杜甫有《三大礼赋》,高适也有《留上李右相 (李林甫)》的诗。李白文中说:“日试万言、 倚马可待,今君侯何惜阶前盈尺之地,不使白 扬眉吐气,激昂青云耶?”杜甫说:“臣之述 作虽不足鼓吹《六经》,至沉郁顿挫,随时敏 给,扬雄、枚皋,可企及也。有臣如此,陛下 其忍弃之?”他们自视很高,直接开口要官, 也很特别。高适也是如此。但李白杜甫失败了 而高适最终成功了。
高适是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作家,与岑参齐 名。高适的边塞诗,笔力浑厚,感情激昂,意境 雄浑,气势奔放;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的征战生活 和他报效国家的热情。《燕歌行》是高适所有边 塞诗中最为杰出的一篇。高适写诗是为了博得名 声好谋得富贵功名,所以当他五十岁做官以后就 没有再写诗了。
三、“燕歌行”题解
“燕歌行”是乐府古题,也就是汉魏乐府 音乐中一支曲调的名称。“燕”是战国时期一 个国家的名字,地域在今河北省北部。可能就 是那一带的民歌曲调。“歌行”是一种诗体, 例如“长恨歌”“琵琶行”,属“古体诗”。 句数及每句字数无定,平仄格律比较自由。据 史料记载,最早用这曲调填写歌词的是曹丕。 曹丕的《燕歌行》写的是一个女子思念情人的 哀怨之情。曹丕以后的以“燕歌行”为题的诗 歌,主题大多也都是这样。高适沿用了这个乐 府旧题,但在内容上却突破了以往的传统,不 写儿女情长,改写金戈铁马。
第八课:燕歌行
高适
嘉兴成人美术
一、边塞诗
盛唐国力强大,于是开疆拓土,雄心勃勃。不 少人(包括军人和文人)因此搏击沙场,建功立 业。当时诗人或多或少都写过一些边塞诗,而著 名的则是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焕等人。后 世因此把他们称作边塞诗派。
边塞诗的特点是:从军报国的英雄气概,不 畏艰苦的乐观精神,雄奇壮丽的边塞风光,建功 立业的雄心壮志;当然也有战争的酷烈,和征人 怀土思家的情绪等。

《燕歌行》PPT教学课件

《燕歌行》PPT教学课件

把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
“边塞四诗人”。
燕歌行二首·其一 【作者】曹丕 【朝代】魏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群燕辞归鹄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 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为淹留寄他方。 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 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 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 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
自主学习
1、自由诵读。 2、结合书下注释以及翻译册,疏 通文意。15分钟
思考: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事? 哪些人? 哪些景?
事:战争 人:将帅 士卒(征人) 思妇 景:塞外秋景
思考:按照什么顺序写战事的?
战事发展的顺序: 出师——失利——被围——死斗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15:39
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无所有。
〔飘飖〕随风飘动,形容动荡不安。 〔那可〕即“哪可”。 〔度〕越过相隔的路程,回归。 〔边庭飘飖那可度〕边地动荡不安,难以越过。 〔绝域〕极远的地方。 〔苍茫〕形容荒凉。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三时〕早、午、晚。
〔阵云〕浓重堆积似战阵的云层。
〔寒声〕凄凉的声音。


行 高(

并 序

15:39
高适(704—765年),字达夫, 一字仲武, 河北蓨(tiáo)县(今河北景县南)人,唐朝时期大臣、 边塞诗人,安东都护高侃之孙。
天宝八年(749年),投靠河西节度使哥舒翰, 辅佐哥舒翰(“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把 守潼关。
天宝十五年(756年),护送唐玄宗进入成都, 出任淮南节度使,讨伐永王李璘叛乱。
13.高适的《燕歌行》中用蒙太奇镜头写出两地离情深重和久戍之苦的 句子是“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 14.高适的《燕歌行》中先从少妇角度写,再从战士角度写离别之苦的 句子是“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 15.高适的《燕歌行》中“ 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无所有 ”两句 写出了征夫思妇相去万里,永无见期。 16.高适的《燕歌行》中“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两句 写士兵们与敌人短兵相接,浴血奋战,视死如归,有力地讽刺了轻开边 衅,冒进贪功的汉将。

高适《燕歌行》课件pptx

高适《燕歌行》课件pptx

诗人对国家命运关切
01
02
03
对国家前途的担忧
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国家 前途和命运的深切担忧, 对时局的动荡和社会的不 安感到痛心疾首。
对国家统一的渴望
面对分裂的国家和社会, 诗人渴望国家能够统一, 人民能够安居乐业,享受 和平宁静的生活。
对国家治理的呼唤
诗人在诗中呼唤明君和贤 臣的出现,期望他们能够 治理好国家,使国家走向 繁荣富强之路。
《燕歌行》是高适的代表作之 一,创作于唐玄宗开元二十六 年(738年)。
当时唐朝与北方少数民族政权 关系紧张,战争频繁。高适此 诗正是以这场战争为背景。
诗中通过描绘战争的残酷和边 塞士兵的艰苦生活,表达了诗 人对和平的渴望和对边塞士兵 的同情。
诗歌内容与主题思想
01
02
03
04
05
《燕歌行》是一首长篇 叙事诗,共十八句,分 为三部分。
THANKS
感谢观看
REPORTING
弘扬了边塞诗的现实主义精神
《燕歌行》以现实主义的手法揭示了战争的残酷和战士的艰辛,体现了边塞诗派对现实生 活的关注和反映。
对后世文学创作启示
深入生活,反映现实
高适在《燕歌行》中通过深入边塞生活,真实地反映了战 士们的战斗生活和思想感情,为后世文学创作提供了深入 生活、反映现实的启示。
多样化的题材选择
PART 02
《燕歌行》艺术特色分析
REPORTING
雄浑豪放风格展现
气势磅礴
诗歌开篇即以“汉家烟尘在东北,汉 将辞家破残贼”营造出一种雄壮的战 争氛围,气势磅礴,震撼人心。
语言铿锵
诗歌运用了大量的象声词、叠音词等 ,使语言节奏鲜明,音韵铿锵,彰显 出雄浑豪放的风格。

《燕歌行》ppt课件

《燕歌行》ppt课件

03 主题思想探讨与价值体现
战争主题在诗中呈现
战争场面的生动描绘
对战争的思考
通过描绘战士们奋勇杀敌、视死如归 的壮烈场面,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激 烈。
通过描写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和破 坏,引发读者对战争的深刻思考。
战士形象的塑造
诗中塑造了英勇善战、忠贞报国的战 士形象,表达了诗人对战士们的崇敬 和赞美。
诗歌内容概述
概括诗歌的主要内容,包 括描绘战争场景、抒发战 士豪情等。
结构层次分析
分析诗歌的篇章结构,如 起承转合、前后呼应等。
重点词句解析与鉴赏
重点词语解析
解释诗歌中的重点词语,如“汉家烟尘在东北”、“战士军前半死生”等,分析 其含义及在诗中的作用。
关键句子鉴赏
挑选出诗歌中的关键句子进行深入鉴赏,如“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 军”等,探讨其意境及表达技巧。
手法;西方战争文学则更注重人物心理刻画和象征手法的运用,呈现出
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相交融的特点。
03
审美取向
中国战争文学强调英勇善战、忠勇爱国的英雄形象塑造,追求崇高壮美
的审美风格;西方战争文学则更注重对战争中人性、道德等问题的探讨,
呈现出多元化和复杂性的审美取向。
跨文化视角下《燕歌行》独特性
文化背景独特性
艺术手法和表现技巧探讨
表现手法分析
分析诗歌中运用的表现手 法,如比喻、夸张、对比 等,说明其在塑造形象和 表达主题方面的作用。
艺术特色总结
总结《燕歌行》的艺术特 色,如气势磅礴、意境深 远、语言凝练等,并举例 加以说明。
诗人其他作品比较
将《燕歌行》与诗人的其 他作品进行比较,探讨其 在题材、风格等方面的异 同。
英雄主义精神体现

2024高适《燕歌行》课件

2024高适《燕歌行》课件

高适《燕歌行》课件目录CATALOGUE•引言•诗歌内容赏析•艺术特色探讨•文化内涵与价值观解读•跨时代意义及现代启示•课堂互动环节01 CATALOGUE引言诗人高适简介高适(约704年—约765年),字达夫、仲武,汉族,唐朝渤海郡(今河北景县)人,后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

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渤海县候,世称高常侍。

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有《高常侍集》等传世,其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

开封禹王台五贤祠即专为高适等五位开过功臣而建。

《燕歌行》创作背景《燕歌行》作于开元二十六年(738)。

此诗虽用乐府旧题,却是因时事而作的,这是乐府诗的发展,如果再进一步,就到了杜甫《丽人行》、《兵车行》、“三吏”等即事命篇的新乐府了。

《燕歌行》是一个乐府题目,属于《相和歌》中的《平调曲》,这个曲调以前没有过记载。

高适的《燕歌行》是写边塞将士生活,用燕歌行曲调写此题材他是第一个。

历来注家未对序文史事详加考核,都以为是讽张守珪而作。

作者有感于幽州节度使张守珪与奚族作战打了败仗却谎报军情,作诗加以讽刺。

此诗在艺术上善于运用对比映衬的手法,使作品的主题更加鲜明突出,人物形象更加生动鲜明,思想感情也更加丰富深刻。

同时,语言质朴流畅,音韵铿锵有力,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和审美价值。

《燕歌行》不仅是高适的“第一大篇”(近人赵熙评语),而且是整个唐代边塞诗中的杰作名篇。

诗的主旨是谴责在皇帝褒奖宠赏下的将领骄傲轻敌,荒淫失职,造成战争失利,使战士受到极大痛苦和牺牲,反映了士兵与将领之间苦乐不同,庄严与荒淫迥异的现实。

诗虽叙写边战,但重点不在民族矛盾,而是讽刺和愤恨不恤战士的将领。

同时,也写出了为国御敌之辛勤。

主题仍是雄健激越,慷慨悲壮。

诗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02CATALOGUE诗歌内容赏析全文概述与结构分析全诗共28句,以七言歌行体写成,分为四段,每段各有一个重点。

高适《燕歌行》教学课件PPT

高适《燕歌行》教学课件PPT

边塞诗的特点
边塞诗标题 常含“塞、征、军、塞上、 塞下、征人、从军”等字词
边塞诗艺术风格 豪放旷达——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雄奇壮美——大漠孤烟直,长 河落日圆。 豪壮悲慨——落日照大旗,马 鸣风萧萧。
边塞诗表达的思想情感主要有六个方面:
一.描写塞外奇丽壮阔的自然风光 。王维《使至塞上》 二.抒发从军报国、建功立业的英雄豪情。王昌龄《从军行》 三.表达征人久戍边关的思乡念亲之愁。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四.反映连年征战对广大人民和平生活的干扰和破坏,反对统治者穷兵黩
其后十馀岁,匈奴不敢近赵边城。
骁勇善战,足智多谋,
——《史记》
身先士卒,不贪功,爱护士兵。
思考
为什么忆李将军呢?
1、以李将军为楷模,为军人的气节而死; 2、与带军打仗的将军形成对比,李将军有勇有谋,且体恤 士兵; 3、寄寓了诗人对现实(将军的无能)的委婉批判; 4、间接表达了自己想成为李将军的志向,越是“沙场征战 苦”,越需要李将军那样的人。
体 描写敲鼓行军有何深意,请分析? 分

此联承接上文,将士们“本重横行”天子又“赐颜色”使得一
方面士气高涨,另一方面这里金鼓震天、大摇大摆前进的场面,正
是将军临战前不可一世骄态的体现,表现了将士们骄傲自大,盲目
轻敌,为后文的战败做铺垫。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借代
比喻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无所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①借代。铁衣代士兵,②比喻。玉箸喻为思妇的眼泪。 ③对比。把征人和思妇放在一起写,更能突出征人思乡、思 妇断肠的分离之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但二十四年,张让平卢讨击使安 禄山讨奚、契丹,为虏所败。二十六 年,幽州将赵堪、白真陀罗矫张守珪 之命,逼迫平卢军使乌知义出兵攻奚、 契丹,先胜后败。高适见到两次战败, 感慨很深,因写此篇。
.
小序:“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御史大夫张公 出塞而还者,《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 ,因而和焉。”
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有个随从主帅出塞回来 的人,写了《燕歌行》诗一首给我看。我感慨 于边疆战守的事,因而写了这首《燕歌行》应 和他。
17
.
“本自”和“非常”这两个虚字有何作用?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貌似揄 扬汉将去国时的威武荣耀,实则已隐含讥讽。
18
.
“飞”和“照”两个动词有何表达作用?
一个“飞”字警告了军情危急。
19
“榆关”“碣石”“瀚海”“狼. 山”四个地 方连缀,有何表达作用?
从辞家去国到榆关、碣石,更到瀚海、狼山, 八句诗概括了出征的历程,逐步推进,气氛也 从宽缓渐入紧张。
运用鲜明的对比,将战士的为国死战和将领的 寻欢作乐对照来写,虽无任何议论,但情感和 观点却得以显露,充满了愤怒和讽刺。
24
“大漠”“穷秋”“塞草”“孤. 城”“落日 ”“斗兵”六个意象营造怎样的意境?
荒芜、衰败、冷落、凄凉的意境,有着鲜明的 边塞特点的阴惨景色,烘托出残兵败卒心境的 凄凉。
25
国家,原是大丈夫本色,皇上对此非常赞赏。
14
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 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敲锣打鼓队伍雄赳赳开出山海关; 旌旗蔽日在北方的海边蜿蜓不断。 校尉自大沙漠送来了紧急的军书; 说是单于把战火燃到内蒙的狼山。
15
.
5——8句四句话在结构上承上启下。前两句紧 承开头四句,描写唐军穿荆爬谷,浩荡出发, 军旗飘扬,逶迤前行,十分壮观。后两句写军 情紧急渲染气氛,为下文即将展开的战斗场面 作铺垫。
20
.
【原文9-16句】——:身陷重围
21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 雨。
山川景象萧条延伸到边境的尽头; 敌骑侵凌来势凶猛犹如狂风暴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战士在前线厮杀一半死来一半生; 将军仍在营帐中观赏美人的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北方沙漠到了秋末尽是萋萋衰草; 暮色降临孤城能战守兵越来越少。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燕歌行
高适
:
1
. 2
.
边塞诗的主要艺术特点
1.格调雄浑豪放、慷慨悲凉,境界阔大、雄奇 壮美,有着浓厚的浪漫主义气息;
2.以乐府歌行和五、七言绝句居多; 3.在题材的开拓和意境的创造上都取得了很大
的成就。
3
4.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作家
从初唐“四杰”(王勃、 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陈子昂开始,边塞诗人逐渐 增多,到了盛唐,遂成为著 名的边塞诗派,代表诗人有 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 王维、王之涣、崔颢、王翰 等。
12
.
【原文1-8句】——出师
13
.
1~8句:出师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东北边境上的烽烟尘土蔽日遮天;
将领们为扫平凶敌辞家上了前线。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好 男 儿 本 看 重 驰 骋 沙 场 为 国 戍 边 ;
汉家天子对这种精神又格外赏识。 三、四两句是议论,说明男儿辞家破贼,报效
8
.
《燕歌行》是高适边塞诗中最杰出的作品 。诗歌主要反映了士兵征战生活的艰苦和军中 将帅的骄奢,以及对征人、思妇的同情。 《 燕歌行》不仅是高适的“第一大篇”(近人赵熙 评语),而且是整个唐代边塞诗中的杰作,千 古传诵。
9
开元十五年(727),高适曾北上 蓟门。二十年,信安王李禕(y ī )征 讨奚、契丹,他又北去幽燕,希望到信 安王幕府效力,未能如愿。开元二十一 年后,幽州节度使张守珪经略边事,初 有战功。
高适(约700-765)字达夫,一 字仲武,世称高常侍,与岑参 (shēn)并称,盛唐边塞诗代表作 家。其边塞诗感情激昂,意境雄 浑,气势奔放;长于七古。
高适的边塞诗
高适诗中最被人推崇的是他的边塞 诗作,与岑参并称“高岑”,是唐代 边塞诗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高适曾 多次出塞,既目睹了士卒们保卫国家 疆土的艰辛,又为边疆战事的节节胜 利欢欣鼓舞。但边防失策,边将无能, 使战祸连年不息的现实,又使他慨叹 万分。因此,他的边塞诗既有对边塞 军旅生活的描写,也有对立功边塞理 想的追求。
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将士身受皇恩常不顾顽敌而死战; 尽管竭力奋战仍未解除关山重围。
22
.
战士们作战的条件有哪些不利之处?
①“萧条”自然条件恶劣; ②“凭陵”敌人来势凶猛,战力强; ③“风雨”天气之恶劣 总结:渲染了战势的危急与战斗条件的恶劣
23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 歌舞”这种 对比的手法的作用是什么?
28
.
【原文17-24句】——士卒及家 人的痛苦(两地相思)
29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 后。
“羽书”已十万火急,用了一个“飞”字更见形势 之紧迫,迫在眉捷。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两句,不 仅渲染了战前的紧张气氛,也紧紧吸引着读者 的兴趣
16
诗人描写“出师”渲染怎样气势. ?结合全 诗,谈谈你是如何理解这种气势的描写( 结合“摐金伐鼓”和“旌旆逶迤”来分析 )
透过这金鼓震天、大摇大摆前进的场面, 可以揣知将军临战前不可一世的骄态,也 为下文反衬。
高适的边塞诗音响嘹亮、语句整饬,贯 注着雄迈奔放的气势和激昂慷慨的精神。 宋人严羽在《沧浪诗话》中以“悲壮”概括 高适诗的风格。他的七言古诗尤其写得气 势奔放,情感激荡,音韵铿锵。
.
7
.
“燕歌行”是乐府旧题,属“相和歌· 平调曲”,其辞多写有关边地征戍之事 ,以咏征人思乡、少妇怀远之情为主 。首创于曹丕。
“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 解围”用 了什么手法?蕴含了什么感情?
对比,将领受朝廷恩遇,肆无忌惮,冒进贪功 —战争连连失利,士卒力已耗尽,却未能解围 (愤慨)
26
.
你认为唐军战败的原因有哪些
27
.
你认为唐军战败的原因有哪些
自然条件恶劣,气候条件恶劣,敌人凶猛善战, 将领与战士的矛盾。 主要原因:其中官兵的矛盾,尤其是官的寻欢 作乐,不爱惜士兵是失败的主要原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