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教育的特点 (2)

合集下载

国外社区教育的实践及启示

国外社区教育的实践及启示

国外社区教育的实践及启示近年来,国外社区教育在实践中逐渐展现出其优越性,不少国家也开始积极推行社区教育,以期推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增强社区凝聚力和个人发展能力。

本文将就国外社区教育的实践和经验进行探讨和分析,并提出一些启示和建议。

一、社区教育的概念与特点社区教育是以社区为基础,以社会发展需要和个人需求为导向,为社区居民提供相应的教育服务的一种教育模式,其特点包括:(1)面向社区:强调教育与社区的相互交融,注重针对性、实用性和普及性,以提升社区居民的素质和能力;(2)服务多元:除了传统的学科教育外,还涉及财商教育、职业技能培训、文化娱乐等多种形式的教育服务;(3)因地制宜:注重社区环境和文化特色,因地制宜地开展教育活动,落实灵活,做到“因地制宜,适度发展”;(4)自主管理:社区教育在开展过程中,由社区管理或自主组织,整合社区各种资源,通过自主管理促进社区教育健康发展。

二、国外社区教育的实践及经验1、美国美国是世界上最先进的社区教育实践国家之一,其社区教育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高度参与:美国社区教育的参与度很高,由志愿者负责,利用扶贫资金等等出资,促进社区成员之间的积极参与和自治;(2)普及度高:美国社区教育在全美各地都很普及,从事社区教育活动的机构遍及各地,包括公立学校、私立教育机构、非盈利机构等;(3)内容综合:美国社区教育不仅包括传统的学科教育,还涉及到职业教育、娱乐文化等方面的内容,实现了全民教育的综合性;(4)灵活性强:美国社区教育系统灵活性很强,能够因地制宜地发展不同类别的教育服务,保证社区教育在需求上的适应性。

2、日本日本的社区教育主要由住民自治促进轮和社会教育委员会负责,其社区教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注重特色:日本社区教育注重挖掘和发扬本地文化和传统,开设了许多传统文化和手工艺制作教育活动;(2)强化素质:日本社区教育注重培养公民素质,加强邻里之间的沟通合作,同时加强健康运动和普及技术教育等方面;(3)社区学校:日本社区学校主要为中小学生提供课外辅导课程,实现了教育的全面发展;(4)为老服务:日本的社区教育有很多面向老年人的综合性健康服务项目,如老年人体力养护教育、医疗健康知识教育等。

第六章 日本学前教育(2016 2学时)

第六章  日本学前教育(2016  2学时)
• 大纲要求根据儿童年龄和地区特点制定课程。规定幼儿园每学年教 学周数一般不少于39周。幼儿园活动形式以自由活动为主,集体活 动也以游戏为主。
第二节 日本学前教育现状
三、第三次幼儿园教育振兴计划

1991年,文部省又策划、制定和公布实施战后第三个幼儿 园教育振兴计划(又称十年计划),要求到2001年,让所 有希望入园的3-5岁的幼儿园都能入园。计划提出,国家 应尽力对学前教育提供有效的帮助,主要包括: • ①扩大幼儿园入园奖励补助费得适用范围, • ②增加幼儿园入园奖励补助费得数额, • ③划拨专款确保公立幼儿园园舍设施建设补助费。 • 意义:把幼儿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基础,提高幼儿入园 率,改变家庭社会不重视幼儿教育的传统观念,有力促 进日本学前教育事业发展。
第二节 日本学前教育现状
二、《幼儿园教育大纲》的颁布和实施
• 20世纪80年代,日本学前教育的目标重点放在智力开发、道德修养、 人格形成、人际关系以及基本生活习惯的培养上。 • 1990 年4月,新的《幼儿园教育大纲》颁布实施。《大纲》的教育 目的、目标、内容、方法和注意事项都是从为整个人生奠定基础的 角度来设计的。 • 《大纲》规定了幼儿园教育的三个基本原理和原则:一是努力促进 幼儿的主体性活动;二是以游戏指导为中心;三是指导方法必须适 合每个幼儿的特点。 • 幼儿园的主要任务是“保育儿童,提供适当的环境,促进儿童的身心 发展”。 • 幼儿园教育内容改为“健康、人际关系、环境、语言、表现”五个领域。 (传统:健康、社会、自然、音乐、美术以及语言)
第一节 日本学前教育沿革
• 1964年,日本开始实行第一次幼儿园教育振兴计划(又称七年计 划),旨在提高5岁幼儿入园率,明确要求使一万人以上的市、镇、 村幼儿人员园率达到60%。结果,1971年的幼儿入园率达到了 63.5%,振兴计划完全实现。 • 1971年,中央教育审议会向文部大臣提交了《关于今后学校教育综 合扩充整备的基本政策》,提出了“政府基本政策实施计划”,要求从 1972年开始实行第二次幼儿园教育振兴计划(又称十年计划),旨 在提高4-5岁幼儿的入园率,要求到1982年实现4-5岁幼儿全部入幼 儿园或保育所。 • …… • 至此,日本学前教育的水平已跻身少数最发达国家之列。

日本的学制

日本的学制
日本现行的学校教育制度是小学6年、初中3年、高中3年、大学4年的“六三三四”制,这个制度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根据1947年的新学校教育法制定的。
小学通常是6岁入学,学生在校学习日常生活所必需的基础科目。初中主要是教授学生今后服务于社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小学和初中为义务教育,就学率为100%。日本宪法第26条规定,父母有义务让子女接受义务教育。进行义务教育的机构多为地方政府创办的公立学校,也般教育科目”和“专业技能科目”。“一般教育科目”着重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专业技能科目着眼于训练学生的一技之长,包括工业、农业、商业、水产业等科目。
高中毕业后经过大学升学考试或推荐可升入大学就读。日本的大学既是教育机构又是科研机构,一般开设基础课和各领域的专业课。本科阶段学制通常为4年(医科和牙科为6年),研究生阶段硕士生为2年,博士生为3年。大学分为国立、公立和私立三种,从数目上来看,私立大学要远远多于国立大学和公立大学。此外还有短期大学,相当于中国的大专,学制为两年。另外,初中毕业后还可进入高级专门学校学习,学制为5年,大致相当于中国的中专、职高或技校。学龄前儿童在上小学之前要进入幼儿园或保育园,接受学龄前教育。
日本的学制 日本的教育制度。学前教育 。幼稚园(3~5岁) 。义务教育 。小学校6年(6~12岁) 。中学校3年(12~15岁) 。高等教育 。高等学校(3年制) 。专修学校(1年以上) 。高等职业技术专门校(1~2年制) 。高等专门学校(5年制) 。大学教育 。大学(4年制) 。短期大学(2年制) 。专门学校(1年以上) 。大学院(2~4年制) *专修学校/专门学校:服饰,家政,商业,工业,文科系等日本的学制:每学年分为3个学期。第1学期 (4~8月) 。第2学期 (9~12月) 。第3学期 (1~3月)

日本社会教育的特点及其启示

日本社会教育的特点及其启示

日本社会教育的特点及其启示日本社会(社区)教育的起步虽晚于欧美国家,但发展却很快。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就逐渐形成并完善了自己独特的社会教育模式,整备了一套完整的社会(社区)教育体系,使社会(社区)教育不仅适应,并促进了国家振兴,社会经济的高度发展,而且随着社会发展步伐的加快,新科技革命的兴起,现代化教育手段的不断进步,新教育理论的不断更新,特别处终身教育思潮的广泛流传,日本社会(社区)教育越来越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从而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

综观日本的社会(社区)教育的历史与现状,可发现日本社会(社区)教育的诸多特点和经验。

中国与日本虽然基本国情不同但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国,具有2000多年的文化交流史,日本文化的一部分是由中国传人而发展起来的,两国在教育上有很大的相似性。

借鉴日本社会(社区)教育的成功经验,可以促进我国社区教育快速、健康发展。

其对我国社区教育有很多启示。

一、建立社区教育法律、法规,推进社区教育深入展开日本社会教育的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制定一系列的法律。

根据《日本国宪法》第26条“教育权利”的思想和《教育基本法》(1947年)的原则,日本政府又颁布了《社会教育法》(t949年)、《图书馆法》(1950年)、<博物馆法》(1951年)等—系列与社会教育有关的法律。

日本《社会教育法》第3条对其国家及地方公共团体的任务作出如下的规定:“国家及地方公共团体必须依据本法及其他法令的规定,通过设置和运营奖励社会教育所必须的设施,举办集会、制作与颁发资料以及其他方法,努力创造环境,以便全体国民能够利用一切机会和—切场所,自主地根据实际生活需要提高文化教养水平”。

该条表明,为创造一个全体国民可以自主开展社会教育活动的教育环境,国家及地方公共团体所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从而有力地促进了社会教育的发展。

日本有关社会(社区)教育的法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口结构的变化、家庭生活的变化、都市化、高学历化、工业化、信息化和国际化等社会结构的变化,为使社会(社区)教育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需要,日本有关社会教育的新的法令法规不断对《社会教育法》、《图书馆法》和《博物馆法》,即“社会教育三法”加以充实。

日本教育制度 (3)

日本教育制度 (3)

日本教育制度日本教育制度是世界闻名的,被认为是世界上最优秀和最成功的教育制度之一。

日本的教育制度注重培养学生的学术能力、道德素质和自律精神,形成了一套独特而精细的教育体系。

本文将介绍日本教育制度的特点、组织结构和教育内容。

1. 教育制度的组织结构日本的教育制度分为幼儿教育、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三个阶段。

其中,幼儿教育包括幼儿园和保育所,基础教育包括小学、中学和高中,高等教育则包括大学和研究生院。

每个阶段都有相应的课程和教学方法来满足学生不同年龄和能力层次的需求。

在日本,教育部门负责制定教育政策和管理教育体系。

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学校都在教育制度中有各自的职责。

中央政府负责制定全国性的教育政策和课程标准,地方政府则负责具体的教育管理和支持,学校则负责实施教学和培养学生。

2. 特点和教育内容2.1 重视学术能力和道德素质日本的教育制度注重培养学生的学术能力和道德素质。

学生在学校里接受全面的教育,包括语言、数学、科学、社会科学、艺术和体育等学科的学习。

在日本的学校,学生不仅需要学习知识和技能,还需要培养自身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这种培养方式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同时也能够为他们的未来铺平道路。

2.2 培养自律精神日本的教育制度着重培养学生的自律精神。

学生在学校里被要求遵守严格的纪律和规章制度,例如按时上课、穿着整齐、完成作业等。

此外,学生还需要参加各种课外活动、社团和义工等,以培养他们的领导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这种严格要求和培养方式有助于学生养成自律、自我管理和自我发展的良好习惯。

2.3 强调终身学习日本的教育制度强调终身学习的重要性。

学生在学校里不仅学习知识和技能,还学习了解自己的兴趣和潜力,以便将来更好地发展自己。

日本的教育制度还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实习,以增加他们的实际经验和实践能力。

这种培养方式有助于学生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取得成功。

3. 学校与家庭合作在日本的教育制度中,学校与家庭之间的合作非常重要。

国外幼儿园教育与国内幼儿园教育的区别

国外幼儿园教育与国内幼儿园教育的区别

国外幼⼉园教育与国内幼⼉园教育的区别这是⼀个⽇新⽉异充满⽣机和活⼒的时代。

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使所有地球上的⼈感到世界变⼩了,地域和疆界已不再成为⼈类⾏动和交往的阻隔。

原来不属于东⽅传统和⽂化的东西已渗透到我们的⽣活中了。

这就使得我们能够接触到国外的幼⼉教育,并与之⽐较取长补短,下⾯我们来看⼀下中、西幼⼉园教育的不同吧。

⼀、⼉童教育观的不同1、社会对教育⼉童的不同观点早在⼋⼗年代⽇本幼⼉教育便进⾏了改⾰,提出幼⼉教育的根本在于为幼⼉准备⼀个适宜的环境,并重视通过⽣活的体验来促进幼⼉⾝⼼的发展。

在上述思想的指导下,幼⼉教育内容的规定上也发⽣了重⼤的令⼈注⽬的变化。

原六⼤领域(健康、⾃然、社会、⾳乐、美⼯、语⾔)改为五领域,健康、语⾔两领域不变,其余三领域是:⼈际关系、环境、表现。

这就是说原培养良好的社会⽣活习惯、个⼈⽣活习惯和对周围事物的兴趣和关⼼为⽬标的“社会”领域现被“⼈际关系”代替。

其诸⽬标将统帅在培养⼈际交往能⼒这⼀中⼼的⽬标之下。

“⾃然领域”扩⼤为环境,以培养幼⼉“对物关系”能⼒为⽬标,在与家庭、幼⼉园、社区以⾄更⼤范围的社会环境和⾃然环境的接触过程中,让幼⼉学习、认识、改善环境。

原纲要的“⾳乐”、“美⼯”合⼆为----“表现”这清楚的表明现纲要把培养幼⼉对美的兴趣感受⼒,在从事艺术活动中的乐趣、喜悦、⾃我表现能⼒、创造能⼒放到了第⼀位,⽽这正是⾳乐、美术等⼀切艺术教育的本质所在,幼⼉期具体的技能、技巧的学习显然不被强调。

相对⽐来说中国的幼⼉教育⼩学化、成⼈化的倾向⽐较严重;对发展个性存在着错误的理解,有的甚⾄把个性发展与定向发展等同起来,对幼⼉进⾏不适当的“专长定向培养”;教育⽅式上只重视课堂教学,忽视把教育寓于各种活动中,特别是忽视了⼉童游戏对⼉童发展的重要性;只把注意⼒集中在幼⼉的智⼒开发上⾯,忽视幼⼉品德、健康和习惯的发展。

2、教师对教育⼉童的不同观点知识的获得是个能动的过程,⼉童的学习必须成为⼉童主动探索、⾃我思考、提问、⽐较、争论的过程,为⼉童提供这样的机会、创设这样的⽓氛和环境是教师的职责。

初一社会问题与跨文化理解英语阅读理解25题

初一社会问题与跨文化理解英语阅读理解25题

初一社会问题与跨文化理解英语阅读理解25题1<背景文章>In different countries around the world, family concepts can be very different. In the United States, for example, family members usually have a relatively independent relationship. Children are encouraged to be independent from a young age. They often move out of their parents' home when they become adults, usually around 18 years old. Parents also respect their children's choices and privacy. In American families, family responsibilities are often shared among family members according to their abilities. For instance, children may help with some simple housework like taking out the trash or mowing the lawn.In contrast, in many Asian countries such as China and Japan, family relationships are often more collective and hierarchical. In Chinese families, the concept of "filial piety" is highly emphasized. Children are expected to respect and take care of their parents when they grow up. Grandparents often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aking care of grandchildren as well. Family responsibilities are also divided in a traditional way. For example, the father may be mainly responsible for the family's economic income, while the mother takes care of the family's daily life and children's education.In some European countries like Italy, family is also very important. Italian families are often very warm - hearted. Extended families often live close to each other and get together frequently. Family members support each other both emotionally and materially.1. <问题1>A. In the United States, children usually move out of their parents' home at the age of _.A. 16B. 18C. 20D. 22答案:B。

日本中小学的性教育

日本中小学的性教育

日本中小学的性教育 / 作者:张德伟、饶从满出处:中国青少年研究网 在当代日本,国民的性意识日益开放化,价值观更加多样化,青少年周围的社会环境发生了急剧的变化,特别是各种大众传播媒介的性报道十分泛滥,青少年的性生理和性心理的发展趋向早熟化,这使得日本青少年的性意识和性行为出现了一些问题。

从以下三项调查的结果可略见其一斑。

 在一项关于日本青少年对电影、电视、杂志中出现的性或男女的事情是否关心的调查中,得出的结论表明:“非常关心”和“稍微关心”的比例呈上升趋势。

回答“非常关心”的比例,1977年为10.4%(男生13.6%,女生6.8%),1984年为18.3%(男生20.7%,女生15.9%),1991年为20.0%(男生22.7%,女生17.3%);回答“稍微关心”的比例,1977年为61.7%(男生58.7%,女生65.0%),1984年为62.l%(男生61.7%,女生62.4%),1991年65.0%(男生63.4%,女生66.5%)。

也就是,从1977年到1991年,“非常关心”和“稍微关心”性的青少年由72.1%上升到85.0%(pp.47-48)这说明更多的日本青少年的性觉醒越来越早,性意识越来越强。

1987年日本性教育协会实施的“第三次青少年性行动调查”表明,初中生重视的性知识获取渠道或者说影响其性意识、性行为的方面有朋友、大众传播媒介、学校等,重视前两者的比例远大于后者。

具体比例为:回答重视朋友的,男生占68.2%,女生占58.8%;回答重视大众传播媒介的,男生占65.8%,女生占55.5%;回答重视学校的,男生占34.4%,女生占29.2%。

根据日本又一项调查(JASE全国调查)可知:在初中生中,有11.1%的男生、15.0%的女生有约会体验;有5.6%的男生、6.6%的女生有接吻体验;有2.2%的男生、1.8%的女生有性交体验;有30.0%的男生、6.9%的女生有手淫体验;在高中生中,有39.7%的男生、49.2%的女生有约会体验;有23.1%的男生、25.5%的女生有接吻体验;有11.5%的男生、8.7%的女生有性交体验;有81.2%的男生、l1.7%的女生有手淫体验(此次调查的对象不含小学生)。

日本启蒙教育部门

日本启蒙教育部门

日本启蒙教育部门日本的启蒙教育部门在近年来备受关注,其独特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备受世界瞩目。

日本的启蒙教育部门致力于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个性和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为他们的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

首先,日本启蒙教育部门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他们鼓励学生在课堂上提出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学生在课堂上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而是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种教育理念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

其次,日本启蒙教育部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他们鼓励学生进行各种创造性的活动,如绘画、手工制作等,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此外,学校还会组织各种创意比赛和展览,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创造成果的机会。

这种教育方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另外,日本启蒙教育部门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他们通过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如志愿者活动、环保活动等,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这种教育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使他们成为有担当的社会人才。

最后,日本启蒙教育部门注重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

他们鼓励学生参与国际交流活动,如学生交换项目、国际课题研究等,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培养他们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这种教育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国际竞争力,使他们能够适应全球化的社会环境。

总之,日本启蒙教育部门以其独特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教育环境。

他们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造力、社会责任感和国际视野,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日本的启蒙教育模式将会为世界所认可和借鉴。

国内外幼儿安全教育研究(3篇)

国内外幼儿安全教育研究(3篇)

第1篇摘要:幼儿时期是儿童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安全教育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从国内外幼儿安全教育的现状、存在问题以及对策三个方面对幼儿安全教育进行研究,旨在为我国幼儿安全教育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一、引言幼儿安全教育是指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帮助幼儿树立安全意识,掌握安全知识和技能,提高自我保护能力,预防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随着社会的发展,幼儿安全教育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

本文将从国内外幼儿安全教育的现状、存在问题以及对策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二、国内外幼儿安全教育现状(一)国外幼儿安全教育现状1.美国:美国幼儿安全教育注重培养幼儿的自主性和责任感。

通过游戏、故事、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安全知识。

2.英国:英国幼儿安全教育强调家庭、学校和社区的合作。

政府制定了一系列安全标准,要求幼儿园和家庭共同参与幼儿安全教育。

3.日本:日本幼儿安全教育注重培养幼儿的生存能力。

通过逃生演练、防震训练等活动,提高幼儿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二)我国幼儿安全教育现状1.政策法规: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幼儿安全教育,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如《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安全管理规定》等。

2.幼儿园教育:我国幼儿园普遍开设安全教育课程,通过教学活动、实践活动等方式,帮助幼儿掌握安全知识和技能。

3.家庭教育:家长在幼儿安全教育中扮演重要角色。

然而,部分家长对幼儿安全教育重视程度不够,缺乏正确的教育方法。

三、幼儿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一)安全教育观念滞后1.部分家长对幼儿安全教育认识不足,认为幼儿年龄小,不需要过多关注安全问题。

2.幼儿园教师对幼儿安全教育重视程度不够,教学方法单一,难以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二)安全教育内容单一1.安全教育内容主要集中在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防拐骗等方面,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

2.安全教育内容与幼儿生活实际脱节,难以引起幼儿共鸣。

(三)安全教育方式落后1.部分幼儿园安全教育仍以灌输式教育为主,缺乏互动性和实践性。

比较教育学 日本第一二节

比较教育学  日本第一二节

第二章 日本教育
2、短期大学:
目的:传授专门的学术技艺,培养职业和生活所 必须的能力。 学制:2-3年 对象:高中毕业生 优势:时间短、费用低,为女子开放高等教育和 发展职业教育起了重要作用
第二章 日本教育
2、短期大学: 各国名称不同: 美国:社区学院或初级学院 俄罗斯:高等专科学校 英国:继续教育学院 法国:大学技术学院或高级技术员班
高等学校的招生制度
1、证书制 2、高考制 3、开放制
1、证书制
中学毕业证书是进入高等中等教育分流 严格的中学毕业考试 中期筛选
2、高考制
高考的组织 中国:全国统一考试 日本:国家和高校联合组织 法国:只有大学校采取高考,自行命题或联考 美国:有获得普遍承认的民间机构组织
教师进修
海上学校: 新任教师离开学校超越县市到船上或船的 停泊地听专家讲课或开展各种文化、体育等活 动,以提高教师的素质和能力。
3、开放制
高校大门向一切申请者开放,不对申请者 提任何要求,如开放大学和广播电视大学。
第二章 日本教育
(五)职业教育 1、各种学校 2、专修学校
第二章 日本教育
(五)职业教育 1、各种学校:各种职业教育机构的总称。 课程设置:种类繁多,服装裁剪、理发美容、电 子计算机等等。 招生对象:各种年龄的初中毕业程度的人 学制:不少于1年 性质:单科性质
中外小学生上课的天数 (2005)
第二章 日本教育
(三)中等教育:
中学校---初中 1、两个阶段 高等学校---高中 初中:
必修课:国语、社会、数学、理科、音乐、美术、保健和体育、技术 家政、外国语等九科。 选修课:扩大选修课的范围。
中外中学生选修课比例 (2005)
第二章 日本教育

日本教育的特点 (2)

日本教育的特点 (2)

第二节日本教育的特点日本现行教育既保持了自己固有的传统,又从本国国情出发,广泛地、有选择地吸收外国的长处,不断地进行改革。

经历了一个多世纪,在保持传统与不断进行改革的过程中,日本教育逐渐形成了自身鲜明的特色。

主要体现在:第一,国家高度重视教育,拥有完备的法律保障体系和政策指导,并且强调政府行为,文部省拥有较大的权限,地方教委和学校办学的自主权和灵活性不强。

日本明治维新以来的教育改革,基本上都是国家主导下“自上而下”地进行的。

同时通过法律形式使整个教育制度发生变化并不断地加以调整和完善。

一百多年来,日本公布的有关教育的法律不胜枚举,其种类之广、数量之多、内容之详,是其它国家少有的。

如《教育基本法》、《学校教育法》、《社会教育法》、《文部省设置法》等。

中央最高教育行政机构“文部省”向内阁和国会负责,提出教育经费预算、草拟教育法规等,并监督和指导地方教育委员会的工作。

原则上文部省没有行政的指挥和命令权限,地方教育委员会的主要任务则是管理本地区的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在人事、经费、设施设备、教育教学、课程内容等方面对其所辖学校负责。

依据法律,中央与地方不存在隶属关系,上级只能提供指导建议、不能干涉。

但是,由于受传统的影响,地方教育委员会对于文部省的教育政策和措施往往具有很大的认同性。

第二,教育发达,体系完备,普及程度高。

日本在1945年投降以后,把振兴经济的希望寄托于教育。

它首先废弃了战时的军国主义教育体制,引进了欧美先进的教育方法,制定了全民教育的理念,即摈除政治地位、经济条件的差异,使全体国民享有符合个人能力、个性、意愿的平等的教育机会。

这个教育体制持续半个多世纪,历经两代人,使全社会尊重教育的理念蔚然成风。

国土狭小的日本,住房昂贵,但是所有的小学、中学、大学都校舍整齐、校园宽敞,不仅具有课堂教学的必要设施,还拥有体育馆游泳池、运动场。

日本教育普及程度也较高,实行幼儿园到大学的一贯教育。

其中小学6年加初中3年为义务教育,普及率达100%,高中普及率为98%。

日本教育现代化的经验对中国教育的启示

日本教育现代化的经验对中国教育的启示

日本教育现代化的经验对中国教育的启示近年来,日本教育体制一直备受关注。

日本教育在历经多次改革后,逐渐走向了现代化和国际化的道路。

而这一过程中,日本教育不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为其他国家的教育改革提供了宝贵的启示。

作为中国的邻国,日本教育现代化的经验对中国的教育改革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日本教育现代化的经验对中国教育的启示。

一、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日本教育体制一直倡导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课程设置方面,日本教育不仅注重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还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动手实践,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日本教育还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社交能力、沟通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这些能力对学生未来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对中国教育的启示是,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当前,中国教育仍然存在着过分注重死记硬背和机械应试的现象,导致学生缺乏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中国教育应该借鉴日本的做法,调整教育教学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着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

二、推行多元化的教育模式日本教育体系一直在不断推行多元化的教育模式,包括多种类型的学校和多样化的课程设置。

日本的学生在学习之余,还可以通过参加各种兴趣班、社团活动等方式,开展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

这种多元化的教育模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个性发展。

对中国教育的启示是,要推行多元化的教育模式。

当前,中国的教育体系过于单一,缺乏多样性和灵活性,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得不到充分发展。

中国教育应该借鉴日本的经验,推行多元化的教育模式,让学生能够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教育路径,充分发挥个性和潜能。

三、重视教师的专业发展日本教育一直重视教师的专业发展,为教师提供了一系列的培训和进修机会,让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日本教育还鼓励教师参与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提高教师教学的创新性和有效性。

学前比较教育 第十一章 日本的学前教育 教学PPT课件

学前比较教育 第十一章 日本的学前教育 教学PPT课件
给都道府县、市町村及学校法人的负担金和补助金等费用。其典型的特色是,国 家对地方政府和私立教育机构提供大量的财政资助为了克服由于地区间经济发展 水平的参差不齐而带来的教育财政投入上的差异,国家向地方政府提供义务教育 国库负担金制度和补助金制度,并设立地方交付税制度,并且按照地方财政收入 的实际情况返还数额不等的资金。此外中央政府还不断扩大和充实资助私立学校 的制度,以纠正公立和私立学校之间的财政差别。
2004年国家、地方和学校法人分别负担的学前教育经费为: 国家179.84亿日 元,地方4743.08亿日元(包括地方公立学校2487.83亿日元,都道府县5.56亿日 元,市町村2482.27亿日元),学校法人5339亿日元,分别占幼儿园教育费总额的 1.8%、46.2%和52.0%。因此,地方政府和学校法人是幼儿园教育经费的重要来源。
日本学前教育的经费来源除国家和地方政府和其他办学主体的财政投入,以及 家长负担的学前教育经费之外,还包括通过捐赠和补助等方式多方筹集而来的资金。
由于日本私立学前教育机构同样承担着提供公共学前教育服务的任务,国家和 地方政府根据法律规定,通过财政补助性拨款扶持私立学校发展,免除向私立学校 提供贷款、捐款和奖学金的财团和企业等税负鼓励私立学校通过多种渠道筹措资金。
除了对学前教育的地位作出明确规定外,日本学前教育发展最突出的特点在 于重视学前教育立法,严格按照相关法律对学前教育的发展实施科学管理。与其 他国家相比,日本的学前教育立法具有以下几个突出特点: (1)法律体系内容完备,层次丰富; (2)法律稳定性和连贯性强; (3)不断完善,灵活有度。总之,日本完备健全的学前教育立法,成为了日本 学前教育事业迅速发展的强有力支柱。
第十一章 日本的学前教育
学习目标: 1. 知道日本学前教育的历史背景。 2. 了解日本学前教育的性质地位。 3. 认识日本学前教育的办园体制。 4. 知道日本学前教育的管理体制。 5. 熟悉日本学前教育的投入体制。 6. 了解日本学前教育的师资建设。

《外国教育史》知识点汇总名词解释、简答、论述)

《外国教育史》知识点汇总名词解释、简答、论述)

同等学力申硕《外国教育史》知识点汇总(名词解释、简答、论述)最早提出课程分类思想的教育家斯宾塞。

有关常识:1、古希腊教育分为三个时期:荷马时代的教育、希腊城邦时代的教育(斯巴达军事教育、雅典品质教育)和希腊化时代的教育。

2、柏拉图的《理想国》和卢梭的《爱弥儿》、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被称为西方教育史上教育思想发展的三个里程碑。

3、西塞罗是罗马共和时期著名的演说家和教育家,其代表作《论雄辩家》。

他的教育思想主要有:雄辩家应有广博的学识,要有修辞方面的特殊修养,要有优美的举止和文雅的风度;模拟演说、写作等练习方法是培养雄辩家的重要途径。

“人道”教育思想是西塞罗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

要尽为人之道,就要发挥人之所以为人的特点;在人与人的关系上,要以“人道”相处,具有同情、仁爱、礼让、谦和等品质;此外,还要有文化修养。

4、1780年,报馆经理雷克斯仿照学校方式首创一种在星期日传授宗教知识的班级,主要招收童工,在每个星期日参加宗教仪式,学习宗教条文,兼学初步的读、写、算知识,被称为“星期日学校”(亦称“主日学校”)。

这种学校利用休息日把贫穷阶层的儿童组织起来进行学习,也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受到社会的广泛重视,因而得到较快的发展。

19世纪后期,随着正规初等学校的大量开办,星期日学校日益减少。

5、17世纪,英国出现了由非国教派创办的一种新的学校形式,称为“学园”。

学园除传授古典知识以外,还传授农业、政治、法律、医学、建筑、军事等实用知识科目。

学园在17世纪中后期得到较快的发展,成为一种具有实科性质的中学。

18世纪以后逐渐衰落。

6、科学教育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斯宾塞和赫胥黎。

教育基本主张:人类的一切活动都离不开科学知识;把人类的活动归为五种,相应提出以自然科学为基础,包括各类课程的学校教育课程体系;用自然科学改造传统教育,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全面科学教育。

科学教育思想的产生和发展,适应了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的客观要求,其中包含了许多重要的教育论断;科学教育思想影响了学校教育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有力地推动了欧美各国学校课程的改革;科学教育思想对近代教育实践和教育思想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日本基础教育

日本基础教育

日本基础教育日本基础教育是世界闻名的,其高质量和高效率备受赞誉。

该国基础教育体系的成功可以归结为几个关键因素,包括教育制度、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师资培训。

本文将就这些方面展开论述,以全面解析日本基础教育的成功之道。

一、教育制度日本基础教育的制度由学前教育、小学、初中和高中组成。

义务教育从小学到初中为九年,为所有儿童提供免费的基础教育。

此外,高中是非义务教育,学生需要通过入学考试才能进入。

这种分层的教育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培养不同层次的人才。

二、课程设置日本的课程设置注重全面发展学生的各个方面,包括语言、数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体育、音乐和美术等。

其中,语文教育占据重要地位,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和口语表达能力。

另外,日本的数学教育也备受瞩目,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创造力。

三、教学方法日本基础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合作精神。

此外,日本的教育还注重培养学生的礼仪和纪律,培养他们健康的心理素质和道德品质。

四、师资培训日本的教师培训机制十分严格,旨在培养高素质的教育专业人才。

教师需要接受专业知识和教学方法的培训,并通过考试才能成为合格的教师。

此外,教师在职期间还需要进行不断的专业发展和研修,保持教育理念的更新和教学水平的提高。

总之,日本基础教育的成功得益于其完善的教育制度、全面发展的课程设置、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一个良好的教育生态系统,培养了世界上许多优秀的人才。

希望其他国家能够借鉴日本基础教育的经验和教训,不断改进自身教育体系,为孩子们提供更好的教育。

日本的教育2

日本的教育2

1946年日本新宪法中,教育被确认为国民应享受的权力,义务教
育实行免费的原则;宗教和国家分离。
2013-8-9 2
z
1)1947年3月31日《教育基本法》颁布。它包括一个
简短的前言及11条条文,明确规定了日本教育的目的、 教育机会均等、义务教育、男女同校、教育与宗教分 离等基本原则。在条文中,明确规定“法律所承认的 学校的教员,都是为全体国民服务的”,“教师有独
2013-8-9
15
2.初等教育 日本实施初等教育的机构是单一的六年 制小学,儿童满6周岁入学,12周岁毕业, 属于义务教育阶段。新学年从4月份开学, 多数小学采用三学期体制,三学期之间 分别为暑假、寒假和春假。 日本小学的教育目的是适应儿童的导心 发展,实施初等普通教育。教育目标:

2013-8-9 16
2013-8-9
6

70年代的第三次教育改革,不仅使高等 教育具有多样性和开放性的特点,且使 中小学教育面向智、德、体全面发展的 方向,既保持注重基础知识的划一性, 又有适应地区与个性特征的灵活性,力 图使教育适应产业结构向“知识密集型” 的转变。
7
2013-8-9
五、日本现行教育制度 日本现行教育行政制度的原则和特点由 宪法和《教育基本法》所决定。宪法宣 称教育是人民的权利,规定依据民主政 治的原则和地方自治的原则建构教育行 政制度。 日本的教育行政属于中央权力与地方权 力合作型,建立中央和地方两级管理系 统,在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上,实行中央 指导下的地方分权制。
11
2013-8-9
学制结构

日本战后教育改革,建立了“六三三四 制”的学校教育体制。《学校教育法》 规定, “所谓学校,系指小学、初 级中学、高级中学、大学、高等专门学 校、盲人学校、聋哑学校、养护学校以 及幼儿园。”

二战后日本思想道德教育的变化2

二战后日本思想道德教育的变化2

李萍:日本学校中的公民教育浅议副标题:作者:李萍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更新时间:2004-9-1 【人大哲学系编辑】[内容提要] 公民是需要培养的,学校中的公民汉语就是培养未来合格公民的重要渠道。

日本在战后加强了学校中的公民教育,本文通过分析日本学校公民教育的历史、公民教育的内容,探讨日本在公民教育方面的得失。

[主题词] 日本社会、公民教育、公民素质日本的现代化过程被分成两个时期:一个是明治维新至二战结束,日本人称之为“近代”,另一个在二战后至今,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现代。

对应着两个不同的历史时期,公民的地位是不一样的,学校中的公民教育也非常不同。

本文主要阐述第二个阶段的公民教育,以揭示日本战后社会发展与公民意识培养之间的关系。

一,学校公民教育的历史在中国,“公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外来语,它是近代以后随着西学的传入而出现的新概念。

但是,在日本古代却有“公民”的提法,它指古代中央集权国家中、受天皇直接统治、归属朝廷的庶民。

通过大化改新,朝廷将豪族的部分私有土地、属民收归于己,这些土地、民众就被分别称为公地、公民(おおみたから)。

但是,现代意义上的公民(こうみん)则是二战后民主化改造才出现的,指做为国家成员、拥有一定权利义务的个人。

明治维新至战败期间大多使用“国民”一词,它更类似封建时代的“臣民”。

因为在国家主义控制下,“国民”没有任何独立的权利和人格。

由于近现代日本的“公民”是自上而下培养出来的,日本政府一直非常强调公民教育,在学校推行各种形式的公民教育。

其中有许多经验和教训。

日本的学校教育在封建时代后期就有了相当程度的发展,识字率在亚洲各国中位居前茅,因为没有科举制的“指挥棒”,实学风气十分盛行,自由讲学也得到官方鼓励,各种新思想,如西方的蛮学、兰学以及后来的洋学都得到了民众的广泛关注。

学校(当时是藩校和寺小屋)教育除了讲授儒学的经、礼、诗、艺之外,更多的就是数学、蕃语(以荷兰语为主的主要欧洲国家的语言)、机械等知识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日本教育的特点
日本现行教育既保持了自己固有的传统,又从本国国情出发,广泛地、有选择地吸收外国的长处,不断地进行改革。

经历了一个多世纪,在保持传统与不断进行改革的过程中,日本教育逐渐形成了自身
鲜明的特色。

主要体现在:
第一,国家高度重视教育,拥有完备的法律保障体系和政策指导,并且强调政府行为,文部省拥有较大的权限,地方教委和学校办学的自
主权和灵活性不强。

日本明治维新以来的教育改革,基本上都是国家主导下“自上而下”地进行的。

同时通过法律形式使整个教育制度发生变化并不断地加以调整和完善。

一百多年来,日本公布的有关教育的法律不胜枚举,其种类之广、数量之多、内容之详,是其它国家少有的。

如《教育基本法》、《学校教育法》、《社会教育法》、《文部省设置法》等。

中央最高教育行政机构“文部省”向内阁和国会负责,提出教育经费预算、草拟教育法规等,并监督和指导地方教育委员会的工作。

原则上文部省没有行政的指挥和命令权限,地方教育委员会的主要任务则是管理本地区的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在人事、经费、设施设备、教育教学、课程内容等方面对其所辖学校负责。

依据法律,中央与地方不存在隶属关系,上级只能提供指导建议、不能干涉。

但是,由于受传统的影响,地方教育委员会对于文部省的教育政策和措施往往具有
很大的认同性。

第二,教育发达,体系完备,普及程度高。

日本在1945年投降以后,把振兴经济的希望寄托于教育。

它首先废弃了战时的军国主义教育体制,引进了欧美先进的教育方法,制定了全民教育的理念,即摈除政治地位、经济条件的差异,使全体国民享
有符合个人能力、个性、意愿的平等的教育机会。

这个教育体制持续半个多世纪,历经两代人,使全社会尊重教育的理念蔚然成风。

国土狭小的日本,住房昂贵,但是所有的小学、中学、大学都校舍整齐、校园宽敞,不仅具有课堂教学的必要设施,还拥有体育馆游泳池、运
动场。

日本教育普及程度也较高,实行幼儿园到大学的一贯教育。

其中小学6年加初中3年为义务教育,普及率达100%,高中普及率为98%。

公立中小学不设重点校、重点班,通过在校际间轮换教师、制定财政经费标准,尽量保持校际间不出现师资、设施设备上的差距;基础教育阶段不设跳级制度,尽量不出现留级,保持所有学生学业上齐头并
进。

第三,教育在吸收西方文化和教育的过程中实现现代化,而且西化的进程与本国的国情和实际需要能比较密切地结合起来。

日本是一个善于学习外国的民族。

虽然属于东方文化圈,但它敢于吸收西方文化且善于创新。

吸收外来文化是为了强大本国文化,但标准只有一个,即根据本国的客观实际来吸收。

如果不根据国情而进行全盘吸收,只会适得其反。

日本注重在模仿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特点,它对西方的教育理念始终持一种为我所需的态度加以筛选,并非完全依从西方国家的做法。

例如明治初期日本形成的是由欧洲的集权主义、美国的自由主义、东方儒家的家族与国家的观念混合而成的教育思想及体系。

战后初期,日本又引进了美国的教育制度和教育思想,排除了军国主义和国家主义,通过教育立法,使日本教育步入了民主
化和法制化的道路。

第四,教育成为国家现代化进程的工具,特别是为经济的振兴和发展起了加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也成为改变社会成员经济和社会地位的工
具。

综观日本的近现代经济发展史,每一次大的经济发展与起飞无不与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

日本的教育投入在世界上是数一数二的。

日本每年的教育经费占国家财政支出的5.4%左右,日本每人
每年的教育经费平均约250美元左右,居世界领先地位。

教育的兴旺带动了经济的发展,据统计,日本的教育投资上的收益为52%,科技进步收益为43%,而资本扩大的收益仅占5%。

任何事物都存在正反两种可能性,日本教育在追赶欧美急速的现代化取得成功的凯歌声中,也夹杂着教育领域痛苦和无奈的叹息。

上述这些日本教育发展的特点中,就既包含着曾经推动日本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积极因素,也潜藏着阻碍其进一步发展的消极因素。

日本公共教育经费占GDP比例在经合组织垫底
2011年09月13日21:44中国新闻网我要评论(5)
字号:T|T
中新网9月13日电据日本共同社报道,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13日公布了2008年各成员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中的公共教育支出所占比例。

日本的比例为3.3%,在可比较的31个国家中排名最后。

日本在2005年和2007年也曾排名垫底。

本次统计采用的是自民党和公明党联合执政时期的数据,没有算入民主党执政后推出的高中免费制度。

OECD据此认为今后日本的公共教育支出比例可能会有所增加。

OECD成员国公共教育支出(中央与地方政府合计)的平均比例为5.0%。

挪威以7.3%居首位,其次为冰岛7.2%、丹麦6.5%。

日本的教育支出中自费比例较高,达33.6%,排名第三,仅低于智利(41.4%)和韩国(40.4%)。

从教育阶段来看,大学与幼儿园的自费比例尤其显高,分别为66.7%(OECD平均水平31.1%)和56.5%(OECD平均水平18.5%)。

有关2009年日本中小学的班级人数,小学平均每班28.0人,远超OEDC平均值的21.4人。

初中的班级规模也很大,平均每班33.0人,仅次于韩国(35.1
人)排名第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