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地质学考试试卷第一套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1(2010-6)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试卷及答案10套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试卷及答案10套](https://img.taocdn.com/s3/m/43079e32964bcf84b9d57b71.png)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试题(一)一、概念题(30分):1.生物标志化合物2.圈闭3.溢出点4.TTI5.CPI6.初次运移7.流体势8.系列圈闭9.含油气盆地 10.石油二、论述题:1.气藏气中常见的化学组成是什么?(10分)2.简述如何评价圈闭的有效性(10分)。
3.圈闭度量的实质及其一般步骤是什么(10分)?4.论述有机晚期成油说的基本内容(10分)。
5.简述微裂缝排烃模式(10分)6.分析含油气盆地中形成油气田的综合地质条件(10分)。
7.油气差异聚集原理是什么(10分)?《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试题(二)一、基本概念(任选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1.天然气2.绝对渗透率3.孔隙结构4.饱和度5.盖层闭合度6.油气藏7.油田水 8.沉积有机质 9.力场强度 10二次运移 11.流体势二、选择题(20分)1.在自然条件下,对有机质成烃催化活力最强的粘土是____A 伊利石型B 高岭石型C 蒙-伊混成石型D 蒙脱石型2.石油中C、H两元素比值约为____A 0.56B 3.5C 6.5D 12.53.有机质过成熟生干气阶段,Ro(%)为____A <0.5B 0.5—1.3C 1.3—2.0D ≥2.04.某石油中环烷烃含量为30%,正+异构烷烃含量为25%,则该石油类型为____A 石蜡-环烷型B 石蜡型C 环烷型D 芳香-中间型三、填空题(20分)1.识别和评价烃源岩主要是通过___ 、和 __等三个方面的研究加以确定。
2.若石油中环烷烃含量和正+异构烷烃含量各占30%,则该石油属于_ ___。
3.Sulin将天然水分为氯化镁型、__ __、__ __和___ _。
4.油气二次运移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_ ___;二是____。
四、论述题(30分)1. 油气发生初次运移的机理。
2. 储集层的主要类型及其影响因素。
3. 圈闭的分类。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试题(三)一、解释下列概念(共15分,每题3分)。
油矿地质学试题及答案
![油矿地质学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8f3e73a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b008210.png)
油矿地质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石油和天然气的形成主要与哪种地质作用有关?A. 火山作用B. 沉积作用C. 变质作用D. 岩浆作用答案:B2. 石油和天然气的生成需要哪些基本条件?A. 有机质、温度、压力B. 有机质、温度、时间C. 有机质、压力、时间D. 有机质、温度、压力、时间答案:D3. 石油和天然气的储集层通常是哪种岩石?A. 火成岩B. 变质岩C. 沉积岩D. 岩浆岩答案:C4. 石油和天然气的勘探过程中,哪种方法可以提供地下岩石的物理性质信息?A. 地震勘探B. 重力勘探C. 磁力勘探D. 放射性勘探答案:A5. 石油和天然气的开采过程中,哪种技术可以提高采收率?A. 水力压裂B. 地热能开采C. 二氧化碳驱油D. 地层注水答案:A6. 石油和天然气的勘探和开发中,哪种因素对环境影响最大?A. 地震活动B. 气候变化C. 钻井作业D. 油气泄漏答案:D7. 石油和天然气的勘探中,哪种岩石通常被认为是良好的生油岩?A. 石灰岩B. 页岩C. 砂岩D. 花岗岩答案:B8. 石油和天然气的勘探中,哪种岩石通常被认为是良好的储集岩?A. 页岩B. 石灰岩C. 砂岩D. 花岗岩答案:C9. 石油和天然气的勘探中,哪种岩石通常被认为是良好的盖层?A. 页岩B. 石灰岩C. 砂岩D. 泥岩答案:D10. 石油和天然气的勘探中,哪种方法可以提供地下岩石的化学成分信息?A. 地震勘探B. 重力勘探C. 磁力勘探D. 放射性勘探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石油和天然气的形成过程中,以下哪些因素是必需的?A. 有机质B. 温度C. 压力D. 时间答案:A, B, C, D12. 石油和天然气的勘探中,以下哪些技术可以用于地下结构的成像?A. 地震勘探B. 电磁勘探C. 重力勘探D. 磁力勘探答案:A, B, C, D13. 石油和天然气的开采中,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采收率?A. 储层的渗透率B. 储层的压力C. 储层的温度D. 储层的厚度答案:A, B, C, D14. 石油和天然气的勘探中,以下哪些岩石可以作为生油岩?A. 煤B. 泥岩C. 页岩D. 砂岩答案:A, B, C15. 石油和天然气的勘探中,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钻井作业的安全性?A. 地层压力B. 地层温度C. 地层深度D. 地层岩石的稳定性答案:A, B, C, D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6. 石油和天然气的形成与沉积作用无关。
石油地质试题
![石油地质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7919cfd66f1aff00bed51e1d.png)
现河采油厂“金钥匙”技术竞赛理论考试试题(石油地质专业)单位姓名成绩 _注意:请将所有答案写在答题专用纸上,并注明题号。
答案写在试卷和草稿纸上一律无效。
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20分)1.油藏的驱动方式可分为、、、和。
2.开发调整的主要类型有、、、和。
3.油气藏储量分为、和三级。
5.注水方式分为、和。
6.油藏动态分析方法一般分为、和三个阶段。
7.圈闭是指,它由、、和三部分组成。
8.有利于生油岩发育的沉积相带主要有、、和等三类。
9.按储集层的形态和特点,构造圈闭可分为、、及等四大类。
10.常规油气田勘探的程序分、、三大阶段。
11.储集层之所以能够储集和产出油气,其原因在于具备和两个基本特性。
12.油层敏感性评价包括、、、、等五种基本评价,目的在于找出油气层发生敏感的条件和由敏感引起的油气层伤害程度。
二、名词解释(每个2分,共10分)1.注水方式:2.储集单元:3.井网密度:4.递减率:5.基础井网:三、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1.简答划分开发层系的意义。
2.简答弹性驱动方式油藏的形成条件及开采特征。
3.简答剩余油饱和度与毛管数的关系,并简要说明提高采收率的途径。
4.用文字和图说明弹性驱动、溶解气驱、刚性水驱油田开采特征。
5.何谓油气藏?简答油气藏形成的基本地质条件。
四、综合题(每题10分,共40分)1若规定采油井为中心注采单元为“正”,试绘出五点法和反九点法面积井网示意图,写出这两种井网的注采井数比、井网单元面积。
2、应用水驱特征曲线示意图评价油田开发调整后措施有效、无效、变差。
3、某井区地质储量15X104t ,到2004年末累计产油2.0X104t,2004年12月含水18.1%,2005年12月含水上升到25.3%,2005年平均综合含水24%,2005年采油速度2.1%,地层压力10.5兆帕,流压2.1兆帕。
求2005年:①:平均日产油水平;②:平均采油指数;③:含水上升率;④:采出程度;⑤:水油比。
西南石油大学石油地质学模拟试卷2套
![西南石油大学石油地质学模拟试卷2套](https://img.taocdn.com/s3/m/e6b113cd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00.png)
西南石油大学石油地质学模拟试卷2套《石油地质学》模拟试卷(第一套)课程号考试时间分钟适用专业年级(方向):考试方式及要求:闭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总分得分阅卷人一、名词解释(每个2分,20分)1、石油2、干酪根3、吼道4、盖层5、砂岩体6、相渗透率7、油气初次运移8、含油气系统9、岩性油气藏10、闭合高度二、填空题(每空1分,20分)1、油气地质勘探动向是、、和加强天然气勘探。
2、油田水的矿化度度是指。
3、我国松辽盆地属于盆地,其主要的产层为。
4、不同类型的干酪根由于活化能不同进入生烃门限的时间不同,一般型干酪根最先进入生烃门限。
5、盖层封盖油气的机理有、异常高压和。
6、油气二次运移的主要通道、和不整合面。
7、油气藏形成的基本条件是、有利的生储盖组合、和必要的保存条件。
8、圈闭的三要素是指、和。
9、油气源对比是含油气系统研究的基础,一个有效的对应一个含油气系统;筇竹寺组-灯影组(!)含气系统,表示。
10、含油气系统的特征与范围,需要根据相关资料,编制、关键时刻含油气系统的平面图和剖面图以及等图件来表征。
三、选择填空题(每题1分,10分)1、划分氯化钙型水的根据是水中_____________。
2-<1 b、Na+/Cl-<1 Cl--Na+/Mg<1a、Na+/Cl->1 Na+-Cl-/SO42->1 d、Na+/Cl-<1 Cl--Na+/Mg >1c、Na+/Cl->1 Na+-Cl-/SO42、按照现代油气成因理论,控制油气生成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
a、温度b、生油层厚度c、时间d、催化剂3、相同水动力条件下, 同一圈闭对天然气聚集无效, 对石油聚集。
a、可能有效b、肯定有效c、肯定无效d、可能无效4、背斜圈闭中充满油气时油气藏高度______________。
a、等于闭合度b、小于闭合度c、大于闭合度d、为零5、华北任丘古潜山油藏的生储盖组合类型是___________。
石油地质基础试题一(含答案)
![石油地质基础试题一(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830fb4cb14e852459fb577e.png)
试题一课程名称:《石油地质基础》适用班级:班级:姓名:学号:分数: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20分)1、岩石:2、矿物:3、沉积岩:4、地质作用:5、构造运动:6、沉积相:7、油气的运移:8、石油:9、油气藏:10、圈闭:二、填空:(每空0.5分,共15分)1、地球的形状为的椭球体。
2、外力地质作用是指以为主要能源而引起地表形态和发生变化的地质作用。
3、成岩作用的方式主要有:、、。
4、矿物在形成过程中有趋向于的习惯,晶体的这种习惯称结晶习性或简称晶习。
5、深成侵入作用形成的岩体主要呈、产出。
6、促使岩石变质的外在因素主要有、及。
7、层理由、、等要素组成。
8、生物演化的特点是:、、。
9、年代地层单位包括、、、、时间带六级。
10、通常根据构造运动的方向将构造运动划分为运动和运动两类。
11、断层的要素有:、、、。
三、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每小题2分,共10分)1、岩石是否发生变质的标志是要看其有无重结晶现象或有无形状的改变。
()2、在碳酸盐岩中,方解石含量大于50%的为石灰岩类,白云石含量大于50%的为白云岩类。
()3、湖成三角洲亚相属于碎屑湖泊相。
()4、地层接触关系通常指上下地层的产状变化关系。
()5、采收率是可采储量与剩余可采储量的比值。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碎屑岩的结构与储油物性的关系如何?2、粘土岩的研究意义是什么?3、三角洲相与油气的关系是什么?4、简述断层的分类。
5、油气藏有哪些类型?五、作图题:(每小题5分,共10分)1、绘图示意断层的产状要素2、绘图示意褶曲根据形态可分为哪两种类型。
六、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试论述油气生成的外在条件有哪些?2、试论述油气藏富集的条件有哪些?《石油地质基础》试卷1答案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20分)1、岩石:所谓岩石,就是矿物在各种地质作用下,按一定的规律组成的自然集合体。
2、矿物:是地壳中的化学元素,在各种地质作用下所形成的自然产物,它具有一定的化学成分、结晶构造、外部形态和物理性质,是岩石的基本组成单位。
《油田开发地质学》期末考试试卷a
![《油田开发地质学》期末考试试卷a](https://img.taocdn.com/s3/m/eec505dfff00bed5b9f31de6.png)
20**—20**学年第一学期《油气田地下地质学》试卷(答案及评分标准)专业班级 资源2003级姓 名学 号开课系室 油气资源系考试日期题 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得 分阅卷人一、名词、术语解释(每小题1.5分,共15分)1.油层对比标准层--岩性、电性特征明显,在三级构造范围内稳定分布(>90%),(用它基本可以确定油层组界线)。
2.孔隙结构--岩石中孔隙与连通它的喉道的形状、大小、分布及其孔喉配置关系 3.测井相--指能够表征沉积物特征,并据此辨别沉积相的一组测井响应(参数)。
4.储集单元--具有独立的水动力系统,由储层、产层、盖层、底层组成的能封闭油气的基本岩性单元。
5.岩屑迟到时间--岩屑从井底返至井口所需要的时间。
6.裂缝性储集层--指天然存在的裂缝对储集层内流体的流动具有重要影响(或据预测具有重要影响)的储集层。
7.可采储量--在现代工艺技术和经济条件下,能从储油层中采出的油气量。
8.油层有效厚度--(现有工艺技术条件下,)能产出工业油气流的油层厚度。
9.地温梯度--(在恒温带以下,)埋藏深度每增加100米时,地温增高的度数。
10.井位校正--(为了提高剖面的精度,充分利用剖面线附近的井资料,)把剖面附近的井移到剖面线上的工作。
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15分)1. 常规地质录井方法主要有岩心录井、_钻时录井_、_岩屑录井_、_钻井液录井_、_气测录井_和荧光录井等六种。
2. 断层破碎带在地层倾角测井的矢量图上可以显示_杂乱_或_空白_模式。
3. 碎屑岩油层对比单元由小到大可分为_单油层_、_砂层(岩)组_、_油层组_、_含油层系_四个级别。
4. 压力降落法利用由__累积产气量__和__气藏压力__所构成的“压降图”来确定气藏储量。
因此,该储量又称为__压降储量_。
5. 地下的自然电位主要受粒度、分选和泥质含量的控制,而它们又受沉积时的_水动力条件_和__物源供应条件_的影响。
《石油地质基础》试题及答案
![《石油地质基础》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67fcb7371fe910ef02df80c.png)
《石油地质基础》试题一、名词解释(5×2=10分)1、干酪根:是指沉积岩(物)中分散的不溶于一般有机溶剂的沉积有机质,也可理解为油母质。
2、构造运动:地球内部动力作用所引起的地壳结构改变和地壳内部物质变位的机械运动,称为地壳运动,习称构造运动。
3、沉积岩:是在近地表条件下,主要由母岩的风化产物及其它物质,经搬运、沉积及成岩作用而形成的岩石。
4、盖层:是指位于储集层之上能够封隔储集层并使能阻止储集层中的油气向上溢散的岩层。
5、石油:储存在地下岩石孔隙介质中由碳氢化合物及少量杂质组成的呈液态或稠态的可燃有机矿产。
二、填空题(30×1=30分)1、根据海拔高程和地形起伏特征,陆地地形主要划分为山地、丘陵、盆地、高原、平原等。
2、年代地层单位:宇、界、系、统。
地质年代单位:宙、宙、纪、世。
3、地层接触关系分为整合接触、和不整合接触.4、岩层产状三要素:走向、倾向和倾角。
5、摩氏硬度从1到10的矿物依次是:划石、石膏、方解石、萤石、磷灰石、正长石、石英、黄玉、刚玉、金刚石。
6、地质年代从早到晚依次是:震旦纪、寒武纪、奥陶纪、、二、泥盆纪、志留纪、石炭纪、三叠纪、二叠纪、侏罗纪、白垩纪、古近纪、新近纪、第四纪。
三、选择题(10×2=20分)1、风化作用按其性质可分为( c )、化学风化作用、生物风化作用三种类型.A.沉积风化作用 B.搬运作用 C.物理风化作用 D.岩浆作用2、成岩作用主要包括压实作用、( a )、重结晶作用.A.胶结作用 B.风化作用 C.沉积作用 D.搬运作用3、下列各组选项,均属于内力作用主要表现形式的是( c )。
A.地质作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 B.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固结成岩作用C.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 D.水平运动、升降运动、固结成岩作用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两种元素是( d )。
A.氧和铝 B.铝和硅 C.铁和镁 D.氧和硅5、石油和天然气与( c )关系最为密切。
石油大学石油地质学历年考题综合
![石油大学石油地质学历年考题综合](https://img.taocdn.com/s3/m/42d284f5770bf78a64295400.png)
2002年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石油地质学及其新进展》考试大纲石油地质学基础部分(70分)第一章石油、天然气、油田水的成分和性质一、油的成分和性质二、天然气的成分和性质三、油田水的成分和类型四、重质油的成分和性质五、石油沥青类中的碳、氢、硫、氧、氮同位素第二章现代油气成因理论一、干酪根热降解成烃的基本原理和模式二、天然气的成因类型及判识三、烃源岩评价的内容和方法第三章储集层和盖层一、岩石的孔隙性和渗透性二、碎屑岩储集层的孔隙类型、形成机理及影响因素三、碳酸盐岩储集层储集空间的类型、形成机理及影响因素四、盖层的类型及其封盖机理第四章石油和天然气的运移一、油气初次运移的动力、相态、通道和模式二、油气二次运移的动力、通道、方向和时期三、油气运移的疏导体系四、地下流体势分析第五章石油和天然气的聚集一、圈闭与油气藏的基本概念二、油气藏形成的基本条件与油气聚集的基本原理三、油气藏形成时间的确定及油气成藏史研究第六章地温和地层压力及其与油气藏形成的关系一、地温场与古地温研究二、地层压力与异常地层压力三、凝析气藏的形成与分布第七章油气藏的类型及其形成机理一、构造油气藏二、地层油气藏三、岩性油气藏四、其他类型的油气藏第八章油气聚集单元一、油气田及其类型二、油气聚集带及其类型、油气藏组合、在盆地中的分布三、含油气盆地及其类型四、油气系统第九章油气资源分布一、我国油气资源分布轮廓二、世界油气资源分布轮廓三、前陆盆地、裂谷盆地和克拉通盆地的石油地质特征第十章油气资源评价概述一、油气资源概念及序列二、盆地评价基本内容及方法三、区带评价基本内容及方法四、圈闭评价基本内容及方法石油地质学新进展(30分)第一章低熟油与煤成油理论第一节低熟油气形成机理一、低熟油的概念二、低熟油气形成的物质基础三、低熟油气的性质及其判识标志四、低熟油气形成机理及地质模式五、我国低熟油的分布及其资源前景第二节煤成油形成机理一、煤成油的概念二、煤和煤系地层的生油潜力三、煤成油的地球化学特征四、煤成油的形成机理和模式五、我国煤成油的勘探前景第二章油气成藏理论新进展第一节流体压力封存箱一、封存箱的概念二、封存箱的特征三、封存箱的识别四、封存箱的形成机理五、封存箱与油气成藏第二节天然气成藏机制一、天然气的溶解性二、天然气的扩散性三、天然气运聚动平衡第三节非常规天然气聚集一、深盆气二、天然气水合物三、煤层气第三章油气系统一、油气系统的概念二、油气系统的划分与命名三、油气系统的研究程序与研究内容四、油气系统研究中的关键技术参考书:张厚福、方朝亮、高先志等编,1999,石油地质学,石油工业出版社钟宁宁、张枝焕编,石油地球化学进展,石油工业出版社,1998张厚福编,石油地质学新进展,石油工业出版社,1998郝石生等著,天然气运聚动平衡原理及应用,石油工业出版社,1994胡见义、黄第藩等,中国陆相石油地质理论基础,石油工业出版社,19912001年地科系博士生入学试题“石油地质学及其进展”一、名词解释(30分,每个名词3分)1.无机成因油气2.干酪根3.排烃门限4.岩性油气藏5.煤层气6.水合甲烷7.资源量8.地质流体9.滚动勘探10.叠合盆地二、简答题(30分,每题10分,任选3题)1.简述盖层封油气机理及主控地质因素2.油气成藏的动力类型及作用机理3.简述油气勘探的地质风险类型及主控因素4.异常地层压力的成因三、论述题(共40分,每题20分,任选2题)1.深盆气成藏机理及其基本特征2.简述油气聚集带与含油气系统概念并评述它们在指导油气勘探中的作用3.论述具有中国特色的油气地质理论在油气勘探中的指导作用2002年博士试题(石油地质及其新进展)答案及评分标准(A卷)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30分)1.孔隙结构:指孔隙和喉道的几何形状(1分)、大小和分布(1分)及其相互连通的关系(1分)。
石油地质学试题库
![石油地质学试题库](https://img.taocdn.com/s3/m/a9eed4e65f0e7cd1852536f5.png)
一、名词解释绪论1石油地质学是矿床学的一个分支,是在石油和天然气勘探及开采的大量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门新兴学科,它是石油及天然气地质勘探领域的重要理论基础课。
第一章石油、天然气、油田水的成分和性质1石油沥青类天然气、石油及其固态衍生物,统称为石油沥青类。
它们同煤类、油页岩、一部分硫,都是自然界常见的可燃矿产.2可燃有机矿产或可燃有机岩天然气、石油及其固态衍生物,统称为石油沥青类.它们同煤类、油页岩、一部分硫,都是自然界常见的可燃矿产。
因为这些矿产多由古代的动物、植物遗体演变而来,属有机成因,又具有燃烧能力,所以常被人们总称为可燃有机矿产或可燃有机岩。
3石油(又称原油)一种存在于地下岩石孔隙介质中的由各种碳氢化合物与杂质组成的,呈液态和稠态的油脂状天然可燃有机矿产.4 气藏气系指基本上不与石油伴生,单独聚集成纯气藏的天然气。
5 气顶气系指与石油共存于油气藏中呈游离气顶状态的天然气。
6凝析气当地下温度、压力超过临界条件后,液态烃逆蒸发而形成的气体,称为凝析气.一旦采出后,由于地表压力、温度降低而逆凝结为轻质油,即凝析油.7固态气体水合物在洋底特定压力和温度条件下,甲烷气体分子天然地被封闭在水分子的扩大晶格中,形成固态气体水合物,或冰冻甲烷或水化甲烷。
8油田水所谓油田水,从广义上理解,是指油田区域(含油构造)内的地下水,包括油层水和非油层水。
狭义的油田水是指油田范围内直接与油层连通的地下水,即油层水。
9底水是指含油(气)外边界范围以内直接与油(气)相接触,并从底下托着油气的油层水。
10边水是指含油(气)外边界以外的油层水,实际上是底水的外延。
11重质油是指用常规原油开采技术难于开采的具有较大的粘度和密度的原油.与常规油相比,包含了数量较多的高分子烃和杂原子化合物,在物理性质上,具有密度大、粘度大、含胶量高、含蜡量低、凝固点低的特点。
第二章油气显1油气显示石油、天然气以及石油衍生物在地表的天然露头2油苗液态原油由地下渗出到地面叫油苗。
石油地质学复习试题
![石油地质学复习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411be5f9700abb68a982fb1a.png)
石油地质学试卷(一)一、名词解释(2.5×8=20)(8、9题任选一题)1、低—未熟油2、相渗透率3、油气田4、圈闭5、生油窗6、油气聚集带7、油气系统8、控制储量9、干酪根二、填空题(1×30=30)1、原油粘度的变化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制约。
2、有机成因气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过渡气。
3、天然气干燥系数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比值。
4、石油的族组分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5、适合于油气生成的岩相古地理条件包括________、__________等。
6、油气二次运移的主要动力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7、油气藏形成的基本条件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8、背斜油气藏根据圈闭成因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影响泥页岩异常压力形成的地质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10、影响盖层排替压力大小的地质因素有_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50)(4、5任选一题)1、简述温度、压力对油气藏形成与分布的影响。
(10)2、比较地台内部断陷型盆地主要石油地质特征。
(15)3、试比较油气初次与二次运移在相态、动力、方向、距离、时期上的区别与联系。
(10)4、简述油气藏评价的任务和工作程序。
(15)5、简述有机质向油气转化的主要阶段及其主要特征。
(15)石油地质学试卷(二)一、名词解释(4×5=20)1、油气藏2、干酪根3、生油门限4、相渗透率5、固态气体水合物二、简答题(7×5=35)1、简述天然气主要成因类型及其甲烷同位素特征。
2、简述油气藏破坏的主要因素。
《石油地质学》在线考试第一次考试
![《石油地质学》在线考试第一次考试](https://img.taocdn.com/s3/m/d21c9c4d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2d43c4d.png)
我的答案:ABCD 此题得分:2.5 分
. - 23.( 2.5 分 ) 苏林根据水中所含的 Na+、Ca2+ Mg2+、S042 四种离子之间的当量关系 ,将油田水
分为四类 ,其中裸露的地质构造中的地下水可能属于型 、与地表大气降水隔绝的封闭水多厲于型 ,两者
A、 压实作用 B、溶解作用 C、胶结作用
D、重结晶作用 E、压溶作用 我的答案:AB 此题得分:0.0 分
32.( 2.S 分 ) 表征储集层储集物性的主要参数都有哪些 ?
A 、 渗透率 B、孔隙度 C、含油饱和度 D、含水饱和度 E、分选系数
我的答案:AB 此题得分:2.5 分
33.( 2.S 分 ) 溶蚀作用是改善碳酸盐岩储层物性的主要作用 ,可以分为 ?
B、指数 、 指数 C、指数、线性 D、线性、指数
我的答案:C 此题得分:2.5 分
12.( 2.S 分 ) 在油气初次运移中 ,石油主要星以哪种相态运移的?
A、 水溶相 B、气溶相 C、游离相 D、吸附相
我的答案:C 此题得分:2.5 分
13.( 2.S 分 ) 波斯湾盆地类型属于( ),渤海湾盆地类型属于( )?
15.( 2.S 分 ) 石油的颜色和密度与( )含量有关 ,含量越高 ,颜色越深 ,密度越大 。
A 、 饱和烃 B、芳香烃 C 、 胶质和沥青质 D、含氮化合物
我的答案:C 此题得分:2.5 分 多选题 (共 25 道题)
收起
16.( 2.S 分 ) 石油的族分包括饱和g和?
A 、 芳香烃 B、非烃 C、烷烃 D、浙青质 E、胶质
. 之间的过渡带一般属于型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考试试卷及答案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考试试卷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db74734240c844768eaeebf.png)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期末考试试卷考试形式:闭卷考试考试时间:120分钟班号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__1.石油:2•门限温度:3.相渗透率:4.地层圈闭:5.油气二次运移:6•油气聚集:7.二级构造单元:& CPE:二、问答题(共42分)1•简述油气差异聚集的条件及油气分布特征。
(6分)2 •简述有机质成烃演化的阶段性及主要特征。
(10分)3•何谓孔隙结构?用压汞法的原理如何评价储集层的孔隙结构?(10 分)4 •简述油气初次运移的动力因素。
(10 分)5 •根据地球动力学基础并考虑所处板块位置,含油气盆地可分为哪几种类型?( 三、分析作图题(10分) 下图为某储层顶面的构造等高线图。
1•在平面图上有 A 、B 、D 三个圈闭,在图中标出每个圈闭溢出点的位置(用 Ca 、Cb 、Cd 表示),圈出闭合面积(用斜线表示)。
2.计算每 个圈闭的闭合高度(用 ha 、hb 、hd 表示)。
3•判断圈闭类型。
1—地层顶直构造等音线虹〕;2—砂层尖灭线;3—正断层四、论述题(共24 分)6分)0123 IKn fc. . jfc —■…乂 鼻12.论述油气生成的大地构造环境和岩相古地理环境。
(12分)《课程名称》期末考试试卷标准答案考试形式:闭卷考试考试时间:120分钟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24分)1、石油:一种存在于地下岩石孔隙介质中的由各种碳氧化合物与杂质组成的,呈液态和稠态的油脂状天然可燃有机矿产。
2、门限温度:随着埋藏深度的增加,当温度升高到一定数值,有机质才开始大量转化为石油,这个温度界限称门限温度。
3、相渗透率:储集层中有多相流体共存时,岩石对每一单相流体的渗透率称该相流体的有效渗透率。
4、地层圈闭:主要是由于储集层岩性发生了横向变化或者是由于储集层的连续性发生中断而形成的圈闭。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试题与答案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试题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9e7772a16fc700aba68fc03.png)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试题(一)一、概念题(30分):1.生物标志化合物2.圈闭3.溢出点4.TTI5.CPI6.初次运移7.流体势8.系列圈闭9.含油气盆地 10.石油二、论述题:1.气藏气中常见的化学组成是什么?(10分)2.简述如何评价圈闭的有效性(10分)。
3.圈闭度量的实质及其一般步骤是什么(10分)?4.论述有机晚期成油说的基本内容(10分)。
5.简述微裂缝排烃模式(10分)6.分析含油气盆地中形成油气田的综合地质条件(10分)。
7.油气差异聚集原理是什么(10分)?一、概念题(30分):1、生物标志化合物:沉积物和石油中来自生物体的原始生化组成,其碳骨架在各种地质作用过程中被保留下来的有机化合物。
2、圈闭:圈闭是指储集层中能聚集和保存油气的场所或容器。
3、溢出点:指圈闭容纳油气的最大限度的位置,若低于该点高度,油气就溢向储集层的上倾方向。
该点是油气溢出的起始点,又叫最高溢出点。
4、TTI:即时间—温度指数(Time Temperature Index )。
根据促使有机质成烃热演化的温度和时间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出的一种定量计算有机质成熟度的指标。
5、CPI:碳优势指数,反映有机质或原油的成熟度。
6、初次运移:是指油气脱离烃源岩的过程,是发生在烃源岩内部的运移,烃源岩是初次运移的介质。
7、流体势:单位质量的流体所具有的机械能的总和;8、系列圈闭:沿一定的路线上溢出点依次升高的多个圈闭;9、含油气盆地:指有过油气生成、并运移、聚集成工业性油气田的沉积盆地。
10、石油:以液态形式存在于地下岩石孔隙中的可燃有机矿产。
成分上以烃类为主,并含有非烃化合物及多种微量元素;相态上以液态为主,并溶有大量烃气和少量非烃气以及固态物质。
二、论述题(70分):(答题要点)1、气藏气中常见的化学组成是什么?(10分)(1)气藏气中常见的烃类组成有甲烷(C1H4)、乙烷(C2H6)、丙烷(C3H8)、异丁烷(iC4H10)、正丁烷(nC4H10);(2)气藏气中常见的非烃气有氮气(N2)、二氧化碳(CO2)、硫化氢(H2S)、氢气(H2)、一氧化碳(CO)、汞(Hg)蒸气及惰性气体(氦、氖、氪、氩、氙、氡)。
石油地质学试卷习题集精华答案
![石油地质学试卷习题集精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43951b4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d5.png)
石油地质学试卷习题集精华答案第一题:题目:石油地质学是研究石油地质和石油资源的形成、分布、储集与勘探开发的一门学科。
请简要解释石油成因理论。
答案:石油成因理论是指研究石油形成的理论模型和机制。
石油成因理论主要分为有机质降解理论和热解理论两种。
有机质降解理论认为石油是由有机质在地下长期作用压力和温度条件下产生的,主要包括生物降解和热解两个过程。
热解理论则认为石油形成于高温高压下的有机质热裂变,产生了复杂的碳氢化合物。
第二题:题目:请解释石油成藏的条件。
答案:石油成藏的条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合适的母质:石油一般是由有机质转化而来,因此需要存在丰富的有机质供给。
通常,富含有机质的沉积物如泥页岩、煤等是石油的主要母质。
2. 适宜的沉积环境:石油的形成与沉积环境密切相关。
适宜的沉积环境应具备有机质富集的条件,并且有利于有机质降解和保存,如湖泊、湿地、河道和海洋等。
3. 适宜的埋藏深度:石油生成需要一定的埋藏深度,通常在2000米以下,且与地质构造密切相关。
过浅或过深的埋藏深度都不利于石油的形成和保存。
4. 合适的温度压力条件:石油生成需要适宜的温度和压力条件。
一般来说,较高的地温和地压有助于石油的形成和保存。
5. 合适的构造圈闭:石油需要在合适的构造圈闭中储集和保存。
构造圈闭是指由地质构造运动形成的地下空间,通过形成封盖层或物理隔绝层,将石油集聚在一定的范围内。
第三题:题目:简要介绍常用的石油勘探方法。
答案:常用的石油勘探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地质调查: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和地质剖面观测,了解地质构造、岩性、古地理等情况,寻找潜在的石油勘探目标。
2. 地球物理勘探:包括地震勘探、重力勘探、磁力勘探等。
地震勘探是最常用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通过地震波在不同地层中的传播速度和反射特征,推断地下构造及潜在的石油储层的分布。
3. 钻探勘探:通过钻孔获取地下岩石和矿物样品,以及信息记录和实时数据测量,在地下直接观察和测试地质状况和石油勘探目标。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智慧树知到“石油工程”《地质学基础》网课测试题答案2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智慧树知到“石油工程”《地质学基础》网课测试题答案2](https://img.taocdn.com/s3/m/7c77b81f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38.png)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智慧树知到“石油工程”《地质学基础》网课测试题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综合考核(共15题)1.同沉积断层一般为走向正断层,剖面上呈上陡下缓凹面朝上的勺状,而且下降盘地层明显增厚。
()A.错误B.正确2.障壁海岸潮坪亚相中砂坪属于()A.高潮坪B.中潮坪C.低潮坪D.潮上坪3.地球的形状为()A.球形B.理想的旋转椭球体C.苹果形D.近似梨形的旋转椭球体4.相同气候条件下,非晶质、细粒、等粒结构或孔隙度大的岩石比成分相同的结晶质、非等粒和粗粒的岩石更不易于化学风化。
()A.错误B.正确5.6.下列地区中几乎没有沉积物发现的是()A.海沟B.深海平原C.陆隆D.洋中脊裂谷7.大气圈中与人类活动和地质作用密切相关的是() A.对流层B.平流层C.中间层D.暖层8.寒武纪最重要的标准化石是()A.笔石B.珊瑚C.半淡水鱼D.三叶虫9.根据沉积物颗粒在块体流中的支撑机理,把重力流划分为()类型A.浊流B.颗粒流C.液化沉积物流D.碎屑流10.被子植物到新生代开始占统治地位。
()A.错误B.正确11.向斜在地表的出露特征为:从中心到两侧,岩层由新到老,呈对称性的重复出现。
()A.错误B.正确12.威尔逊按照地理位置分布划分碳酸盐沉积相带,其中台地沉积区应该属于欧文按海水能量划分的Z带,也就是近岸低能带。
()A.错误B.正确13.按照李克定律,在地壳深处,矿物在最大应力方向沉淀,最小应力方向溶解。
()A.错误B.正确14.影响风化作用的因素主要有()A.地质营力的大小B.岩石的结构和构造C.岩石的矿物成分D.自然地理条件15.在下列地层中发现煤最多的有()A.石炭纪B.侏罗纪C.二叠纪D.三叠纪第2卷一.综合考核(共15题)1.分布于洋中脊的地震特点是()A.震源浅而震级大B.震源深而震级大C.震源浅而震级小D.震源深而震级小2.成岩作用主要包括()A.压实作用B.胶结作用C.重结晶作用D.胶体沉积作用3.正断层上盘上升,下盘下降。
地质学基础试题及答案(共8套 含答案)
![地质学基础试题及答案(共8套 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08861f777232f60dccca18d.png)
第一套《地质学基础》试题姓名 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一、名词解释(4´×8共计32分)1.新构造运动2.风化壳3.莫霍面4.标准化石5.岩石圈6. 矿物7. 向斜8. 转换断层二、填空(1´×20共计20分)。
1、古登堡面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分界面。
2、火山喷发类型有_________和_________两类。
3、火成岩可以分为超基性、基性、中性、酸性、脉岩等类别,请按此顺序分别列举一类岩石名称_________ 、 __________、 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_________。
4、中生代从早到晚有,它们的代号分别为。
5、变质作用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三类。
6、火山碎屑岩按照碎屑粒径大小可以划分为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三类。
7、岩石变形发展的三个阶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选择题(20×1共计20分)1、人和真象,真马等出现于哪一个纪___________。
A、JB、KC、TD、Q2、印支运动发生于______纪。
A、石炭纪B、二叠纪C、三叠纪D、白垩纪3、矽卡岩型矿床是下列哪一种变质作用形成的_____。
A、接触交代型变质作用B、区域变质作用C、埋藏变质作用D、动力变质作用4、加里东运动发生于________。
A、中生代B、晚古生代C、早古生代D、新生代5、下列哪一种褶皱构造一定发生了地层倒转________。
A、倾伏褶皱B、直立褶皱C、倾斜褶皱D、翻卷褶皱6、在推覆构造中,由于强烈侵蚀作用,如果较年轻岩块出露于较老岩块之中,这种构1造称为________。
A、飞来峰B、构造窗C、逆掩断层D、冲断层7、片理构造是区域变质岩中的常见构造,下列哪一种片理构造变质作用最强______。
2011油气地球化学考题(第一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11油气地球化学考题(第一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561e2d26dd36a32d737581ac.png)
密 封线姓名考试日期学号课程号教学班年级 课程名称专业《油气地球化学》 考试试卷(第一套)课程号3404007030考试时间 100 分钟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6分)1、立体异构立体异构是指具有相同的分子式和相同的原子连接顺序,但是由于分子内的原子在空间排布的位置不同而产生的异构2、稳定同位素根据目前的测试水平和技术条件,凡未发现有放射性衰变或裂变的同位素称为稳定同位素3、干酪根干酪根是指不溶于非氧化的无机酸、碱和有机溶剂的一切有机质 4、镜质体反射率指在油浸介质中测定的镜质体入射光强度与反射光强度的百分比。
(指在油浸介质中测定的镜质体反射率)。
5、有机成因天然气指沉积岩中分散状或集中状的有机质通过细菌作用、物理化学作用等形成的天然气6、地质色层作用适用专业年级(方向): 资源勘查工程2008级 考试方式及要求:笔 试 闭 卷题 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 得 分 阅卷人密封线姓名考试日期学号课程号教学班年级课程名称专业油气在运移过程中,岩石矿物对石油中不同组分的吸附能力不同以及油气运移路径的差异等所引起的油气化学组成的变化称为地质色层作用。
7、生物标志化合物沉积物或岩石中来源于活体生物,并基本保存原始生化组分碳骨架的、记载原始生物母质特殊分子结构信息的有机化合物。
8、潜在烃源岩能够生成但尚未生成具有工业价值油气流的岩石。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1、干酪根主要由芳核、侧链、含杂原子基团组成,从元素组成看,干酪根的热演化是 去氢 、 脱氧 、 富碳 的过程。
2、储集层中石油可能发生次生变化,其中 脱沥青作用、热蚀变作用 使原油性质变好, 生物降解、氧化作用、水洗作用 使原油性质变差。
3、实验室在分离石油的族组分过程中,通常用 正己烷 分离饱和烃,用 苯 分离芳香烃。
4、研究表明在相同演化阶段,油型气碳同位素相对富集 12C ,而煤型气碳同位素相对富集 13C ,成熟度相当或相近的 煤型气 碳同位素重于 油型气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什么叫孔隙结构?用压汞法的原理如何评价储集层的孔隙结构? 孔隙结构指岩石所具有的孔隙和喉道的几何形状、大小、分布以及
相互关系。(2 分) 评价参数:
①排驱压力(Pd):是指压汞实验中汞开始大量注入岩样的压力,表
姓名
考试日期
学号
西 南 石 油 大 学 试 卷 第3页共6页
线 变为纯油藏→油气藏→纯气藏的油气分布特征。(2 分)
3、简述油气初次运移的动力因素。 ①压实作用:是沉积物在上覆沉积负荷作用下,沉积物致密程度增
大的地质现象,在压实作用过程中,沉积物通过不断排出孔隙流体,孔 隙度不断减少。在正常压实过程中,当烃源岩生成的油、气溶解在孔隙 水中,就能够随着孔隙水一起被压实排出,实现油气的初次运移。如果 排水不畅,造成欠压实,可以延缓孔隙流体的排出,如果流体的排出正 好被推迟到主要生油时期,则将对油气初次运移起到积极作用。还有利 于有机质的热成熟,也是驱使油气进行初次运移的潜在动力。(2 分)
提高,使异常高压进一步增强,这种压力的增加将导致微裂缝的产生
(Hedberg,1980),使石油进入渗透性的载岩和储集层。(2 分)
④粘土矿物的脱水作用:泥岩在埋藏过程中,随着深度的增加,粘
土矿物要发生成岩作用,放出大量的层间水,在没有增大的孔隙体积中
造成异常高压,也是油气运移的一个动力。(2 分)
(3 分)
hd=-1000-(-1300)=300 米 (4 分)
第6页共6页
(3 分)
在图中标出每个圈闭溢出点的位置(用 Ca、Cb、Cd 表示),圈出闭合面 积(用斜线表示),计算每个圈闭的闭合高度(用 ha、hb、hd 表示)。
A:构造—岩性圈闭
业
课程名 称
专
西南石油大学试卷
ha=-700(-750)- (-1150)=450 米(400 米)
B:背斜—断层圈闭 hb=-950-(-1150)=200 米 D:构造—岩性圈闭
西 南 石 油 大 学 试 卷 第1页共6页
《石油地质学》考试试卷(第一套)
课程号
3406002040
考试时间 100 分钟
适用专业年级(方向): 资源勘查工程 2007
考试方式及要求:
闭卷
姓名
考试日期
学号
课程号 教学班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总分
密 得分
阅卷人
一、填空题(每空 1 分,22 来自)示非润湿相开始注入岩样中最大连通喉道的毛细管压力。排驱压力越小, 说明大孔喉越多,孔隙结构越好。(2 分)
②孔喉半径集中范围与百分含量:孔喉半径的集中范围与百分含量 反映了孔喉半径的粗细程度和分选性,孔喉粗,分选好,其孔隙结构好。 毛细管压力曲线上,曲线平坦段位置越低,说明集中的孔喉越粗;平坦 段越长,说明孔喉的百分含量越大。(2 分)
西 南 石 油 大 学 试 卷 第5页共6页
分布特点:挤压型盆地的变形带(褶皱带),油气藏常成排成带出 现。(2 分)
五、综合分析题(每题 10 分,20 分)
1、在下图中标出可能形成的圈闭位置,确定圈闭的类型,写出其确 切名称,并用序号注明各圈闭形成的时间顺序。
密
姓名
考试日期
学号
课程号 教学班
年级
1、如地层水的Na+/Cl-<1,Cl--Na+/Mg >1,按照苏林的分类方案该地层水
封
类型为 氯化钙型 。 2、烃源岩的特点是 暗色、细粒、富含有机质、分散状黄铁矿 ;储集 岩的特征是 孔隙性和渗透性 。 3、确定油气藏形成时期的方法主要有 根据圈闭形成时期 、 根据烃源 岩的生排烃期 、 油藏饱和压力法 、 流体包裹体分析法(储层自身伊
封
(1)地层不整合圈闭(古潜山圈闭)(2)(3)地层超覆圈闭
(4)披覆背斜圈闭
线
(5)砂岩透镜体圈闭 (6)砂岩上倾尖灭圈闭
(7)地层超覆圈闭
(8)断层圈闭
(9)地层不整合圈闭(潜伏剥蚀构造圈闭)
(10)生物礁圈闭
(11)砂岩透镜体圈闭 (12)砂岩上倾尖灭圈闭
圈闭名称答对 1 个 0.5 分,圈闭顺序排对 1 个 0.5 分。 2、下图为某储层顶面的构造等高线图。在图上有 A、B、D 三个圈闭,
线
利石年代学分析法) 。 4、盖层封盖油气的机理有 物性封闭 、 超压封闭 和 烃浓度封闭 。 5、油气初次运移的主要时期 油气生成的主要时期 。 6、 毛细管力 是油气二次运移的最主要最普遍的阻力。 7、相同水动力条件下,同一圈闭对天然气聚集无效,对石油聚集 肯定 无效 。 8、导致油气藏破坏的地质作用有 剥蚀和断裂作用 、 生物降解和氧化 作用、 热蚀变作用 、水动力作用_ 。 9、大庆油田位于 松辽 盆地,主要产油层系为 白垩系地层 。 10、世界上油气最富集的盆地类型有三种,波斯湾盆地类型属于 前陆
②热力作用:由于埋藏深度的增加,孔隙体积膨胀远远小于孔隙流 体的膨胀,造成异常高压,为油气运移提供了一个动力。(2 分)
课程号 教学班
年级
业
课程名 称
专
西南石油大学试卷
第4页共6页
③烃类及非烃气体生成的作用:干酪根在热降解生成石油和甲烷气
体等烃类的同时,也产生大量的水和非烃气体(主要是CO2),而这些流 体的体积大大超过原来干酪根的体积,引起页岩孔隙流体压力大幅度的
封
岩相岩性稳定,渗透性好;区域运移通道的连通性好。(1.5 分) ②相联系的一系列圈闭,它们的溢出点海拔依次增高。(1.5 分) ③油气源供应区位于盆地中心带,有足够数量的油气补给。(1.5 分) ④储集层中充满水并处于静水压力条件下,石油和游离气是同时一
起运移的。(1.5 分) 油气分布特征:在系列圈闭中出现自上倾方向的空圈闭向下倾方向
③饱和度中值压力:是指非润湿相饱和度为 50%时对应的毛细管压 力。Pc50%越低,则孔隙结构好。(1 分)
④最小非饱和的孔隙体积百分数(Smin%):当注入汞的压力达到仪 密 器的最高压力时,仍没有被汞侵入的孔隙体积百分数。束缚孔隙含量愈
大,储集层渗透性能越差。(1 分)
2、简述油气差异聚集的条件及油气分布特征。 油气差异聚集的条件: ①具有区域性较长距离运移的条件,要求具区域性的倾斜;储集层
(1 分)
5、简述挤压背斜圈闭的形成机理,挤压背斜油气藏的基本特征及分布
特点。 圈闭形成机理:由侧向挤压作用形成。(2 分) 油气藏特点: ①两翼地层倾角较陡,且不对称,一翼陡,一翼缓。(1 分) ②闭合高度大,闭合面积小。(1 分) ③陡翼常伴生逆断层。(1 分) ④分布方向与构造线方向一致。(1 分)
4、简述断层在油气运移聚集中的作用,断层的封闭性与哪些因素有关。 作用:断层是油气运移的良好通道;断层也具有封闭作用,可以形
成遮挡条件,造成油气聚集。(2 分) 影响断层封闭性的因素: ①断层的性质:压性断层封闭性好,张性断层封闭性差。(1 分) ②断层的产状:断层面倾角缓,封闭性好;断层面倾角陡,封闭性
差。(1 分) ③断层带内地层的性质:柔性地层中(泥岩、泥灰岩),常形成断层
泥,封闭性好;脆性地层、渗透性地层发育封闭性差。(1 分) ④断层两侧地层接触情况:砂-泥对接封闭性好,砂-砂对接封闭性
差.(1 分) ⑤断层带内地下水的性质:富含CO2的地下水溶解作用,封闭性差;
富含CaCO3的地下水沉淀,封闭性好。(1 分) ⑥断层带其它封堵物的形成:被固体沥青、矿物充填的封闭性好。
年级
业
课程名 称
专
西南石油大学试卷
第2页共6页
盆地 ,渤海湾盆地类型属于 断陷型裂谷盆地 ,西西伯利亚盆地类型
属于 克拉通盆地 。
二、名词解释(每个 2 分,18 分)
1、石油的荧光性 石油在紫外光照射下产生荧光的特性。 2、油田水矿化度 单位体积水中各种离子的总含量。 3、油气二次运移 油气进入储集层后的一切运移。 4、古潜山油气藏 古地形突起被上覆不渗透地层形成的圈闭中的油气聚集。 5、生储盖组合 剖面上生油层、储集层和盖层同时存在并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套地 层。 6、含油气系统 是一个包含着有效烃源岩、与该源岩有关的油气以及油气聚集成藏 所必须的一切地质要素和作用的天然系统。 7、地层圈闭 指纵向上沉积连续性中断而形成的圈闭。 8、相渗透率 指岩石孔隙中有多相流体共存时,各相之间彼此干扰,岩石对其中 每一相流体的渗透率。 9、储集层 凡是能够储存和渗滤流体的岩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