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传统文化(不带拼音)

合集下载

一年级传统文化.PPT知识讲解

一年级传统文化.PPT知识讲解

在家 敬 父母,何须 远 烧 香 ?
jiā hé pí n yě hǎ o bù yì fù rú hé
家和贫也好,不义富如何?
pà ré n zhī dà o xiū zuò
yà o ré n jì nɡ zhò nɡ qí n xué
怕人知道休做,要人 敬 重 勤学。
tà ishā n bù què w ē iché n
4 《治家格言》(节选一)
yì zhō u yì fà n dā nɡ sī lá i zhī bù yì bà n sī bà n
一 粥 一饭, 当 思来之不易;半丝半
lǚ hé nɡ nià n w ù lì w é ijiā n yí w è i yǔ é r chó um ià o
缕 ,恒 念 物 力 维 艰 。宜 未 雨 而 绸 缪 ,
一年级传统文化.PPT
1 《笠翁对韵》(节选一)
tiā ndu ì dì yǔ duì fē nɡ dà lù duì chá nɡ kō nɡ
天对地,雨对 风 。大陆对 长 空 。
shā nhuā duì hǎ ishù chì rì duì cā nɡ qió nɡ
山 花对海树,赤日对 苍 穹 。
村 落 晚 晴 天 ,桃 花 映 水 鲜 。
m ù tó nɡ hé chù qù niú bè i yì ō u m iá n
牧 童 何处去?牛背一鸥眠。
12 《池上》
【唐】白居易
xiǎ o w á chē nɡ xiǎ otǐ nɡ tō u cǎ i bá iliá nhuí
小娃 撑 小 艇 ,偷采白莲回。
患 ,不可 生 喜 幸 心。善欲人见,不
shì zhē nshà n è kǒ nɡ ré n zhī bià n shì dà è

一上传统文化1-8课教案

一上传统文化1-8课教案
教师提问:刘琎为什么要过那么长时间才给他哥哥开门呢?
2、"看"动画提问导入:你们平时会自己穿?
3、教师提出如下问题:
(1)你们早上起床是怎样穿衣的?
(2)妈妈告诉你们怎样的衣服就可以穿?
(3)小朋友你觉得怎样的衣服才是漂亮的?
学生有疑问可再次观看动画,老师根据本班级学生共性特征及个体差异,对动画进行暂停或播放,结合剧情节点,在学生已有经验上进行选择性互动提问教学。
四、妙拓展。
1、积累《幼学琼林》中的名句。
2、联系生活谈谈自己对容有度,言有章的理解。
教学反思
级部主任签批: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传统文化教案
一年级设计教师:
教学主题
4、不学礼无以立
教学目标
1、了解“不学礼,无以立”的出处;
2、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课文意思;
3、培养学生知礼懂礼、尊重他人的好习惯。
重点学生学会穿着衣服,纽扣要对齐,鞋子穿正确。
难点让学生明白穿衣只要整洁大方,得体合适。









一、活动导入
1、带领学生随着歌曲做律动。
2、带领学生向孔夫子行三鞠躬礼仪。
二、说文解字
1、出示: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
2、解释:君子衣冠整齐,目不斜视,庄重威严的样子使人望而有所畏惧。1、安静听《刘琎束带》故事,情境导入。
(二)读裴秀学礼的故事
1、自由读2、说说裴秀做的对吗?从中读懂了什么3、你平时应该怎么做?
(三)出示图片,看看谁做得对,为什么?
三、拓展阅读
1、读《弟子规》的“凡道字,重且舒……”。
2、行为演练:公共礼仪

(完整)一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完整)一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完整)一年级传统文化教案一年级传统文化教学计划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

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效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手段。

一、指导思想:中国有着五千年未曾中断的发展历史。

在漫长的、不绝如缕的繁衍历程中,我们的祖先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形成了本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审美情趣、行为模式、德行素养和社风民俗。

通过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系统整合教育资源,形成德育特色模式,全面提升学校办学的核心竞争力,全方位提高育人质量。

通过教育,为学生奠定文化修养的基础,使学生未来能以健全的人格、道德和智慧投身于社会,为中国文化之发扬光大,为建构“人文和科技交汇的未来世界”做出贡献,培养名副其实的文明人、现代人、成功人。

二、理论意义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等文件精神,进一步改进学校德育工作体系,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等。

依据心理学原理“幼儿养性,童蒙养正,少年养志,成人养德”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记忆力,提升学生的民族素养。

三、实施原则1、育人性原则:根据学校实际,结合时代特点和形式需要,发挥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使广大师生在校园传统文化的教学中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教育方针。

2、整体性原则:传统文化教学要符合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

围绕学校教学工作,密切联系学校实际,弘扬传统文化精神3、特色性原则:创新学校教书育人的途径和方法,丰富校园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在继承中挖掘新意,通过传统文化来领导新事物。

用融合的手段为我校教书育人注入生机与活力。

四、目标任务1、通过诵读经典,使学生在小学阶段能够掌握1000条成语,300余首古诗词,熟练背诵经典篇目。

一年级传统文化

一年级传统文化

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 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
1、简明了解出处 2、总体把握古语今说。 3 明道喻理:四季的变化
三)拓展延伸:知行合一 你最喜欢什么季节?
二次修改
教 后 反 思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七: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第 课时
1、 使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过学习,使学生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并能在实际生活中 以师为 榜样学习
使学生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课文




一) 、导入新课 二) 、学习新课 谈话导入你见到的老师是怎样为人处世的? 1、范读。师者,人之模范也
二次修改
2、老师讲解句子的意思。
三)、明道喻理。 1、 自由读。 2、 美丽的桃花 , 你从中懂得了什么? 小
组交流,指名汇报。
四)、 拓展活动 知行合一:说一说春天开的花
教 后 反 思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文化传承 8.:志当存高远
第 课时
1、使学生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2、 在老师的引导下,能够联系生活实际,弄清课文的意思。
2、 在老师的引导下, 能够联系生活实际,弄明白课文 的意思。 能够联系生活实际,弄明白课文的意思。
能够联系生活实际,弄明白课文的意思。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课文插图;学生搜集描写春天景物的古诗。




一) 、导入: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二次修改
二)、借助拼音读课文。
1、 自由读,指名读。指导。 2、 边读边想: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3、 小组讨论,交流。 4、 全班交流,古语今说。

一年级语文 上册 第七单元 传统文化

一年级语文 上册 第七单元 传统文化

第一、传统文化的定义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一系列传承下来的历史文化积淀,包括语言文字、宗教信仰、风俗习惯、节庆活动、传统技艺等多种元素。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追求和文明成果的结晶,承载着民族的情感、信仰和智慧,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和社会意义。

在我们学习的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中,也涵盖了传统文化的教育内容,让我们通过这篇文章来深入探讨一下这些传统文化元素对我们的意义和启发。

第二、节日文化的传承传统文化中的节日文化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我国,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都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传承,它们不仅是人们传统的休息和娱乐方式,更是凝聚民族情感和传承文化记忆的载体。

在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中,通过学习古诗词和相关课文,我们能体会到我国传统节日的美好和意义,如春节联欢、赏月赋诗等活动,这些都是传统文化的具体表现,也让我们更加珍惜和传承这些传统文化元素。

第三、传统技艺的传承与发展我国的传统技艺源远流长,如书法、绘画、剪纸、京剧、民间音乐等,这些技艺都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在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中,我们学习了我国的部分传统绘画和书法,从中能感受到古人的审美情趣和智慧,也能培养我们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

这些传统技艺的传承和发展,不仅可以让我们了解传统文化的魅力,也能激发我们对艺术的热爱和创造力的发展。

第四、语言文字的传承与发展我国的语言文字拥有悠久的历史,汉字是我国文字的代表,也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

在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中,我们通过学习古诗词和课文,接触到了古代汉字的魅力和美感,这些古代汉字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学习汉字不仅能够增加我们的文化底蕴,更能够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和表达能力。

我们也能体会到语言文字对一个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的重要性,更加珍惜和传承我们的语言文字文化。

第五、总结回顾通过对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中的传统文化内容的深入学习和探讨,我们能够更加全面、深刻和灵活地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和意义。

一年级传统文化全册教案

一年级传统文化全册教案

一年级传统文化全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2. 通过学习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3.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在道德、智力、体育、美育等方面全面发展。

二、教学内容:1.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概念,如孝道、礼仪、传统节日等。

2. 家乡的风土人情,如民间艺术、传统手工艺等。

3. 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如书法、国画、传统音乐等。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传统文化的基本概念,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2. 采用案例分析法,介绍家乡的风土人情,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3. 采用实践教学法,让学生亲自动手体验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四、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概念2. 第二课时:家乡的风土人情3. 第三课时: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传统文化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家乡风土人情的了解和感受。

3. 学生参与传统文化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和表现。

六、教学活动设计:1. 课堂导入:通过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图片,引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2. 课堂讲解:讲解传统文化的基本概念,如孝道、礼仪、传统节日等。

3. 案例分析:介绍家乡的风土人情,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4.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加传统文化实践活动,如书法、国画、传统音乐等。

5. 总结反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鼓励学生继续学习传统文化。

七、教学资源准备:1. 图片素材:中国传统文化的图片。

2. 案例资料:关于家乡风土人情的资料。

3. 实践活动材料:书法、国画、传统音乐等实践活动所需的材料。

八、教学注意事项:1.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 在讲解传统文化知识时,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3. 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4.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锻炼和提升。

九、课后作业布置:1. 让学生收集有关传统文化的资料,进行自主学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期备课(一年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期备课(一年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期备课一、教材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和《山东省普通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指导纲要》的编写意图,明确教学要求,组织教学经验芬芳的专家,编写了此书。

此书包括五个单元》第一单元好学,第二单元是孝亲,第三单元是友爱,第四单元是尊师,第五单元是明礼。

二、教学目标:1.借助《三字经》《论语》《弟子规》等蒙学经典中的名言警句,告诉同学们学习对人生的重要作用,唤醒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对学习的重视,从而做一个善思、实干的人。

2.从小培养学生心灵,从小培养其尊亲、孝亲的良好美德。

3.从小培养学生友爱的美好品德。

4.培养学生尊敬师长的好品质。

5.让学生从小树立明礼理念,培养讲文明、懂礼貌的行为习惯。

三、教学重点:1. 借助“说字解词”“诗文今译”等板块理解古代名言的含义,将古语之中的勤学之道与自己的学习实际联系,体会勤学的现实意义。

2. 秉承古代先贤的勤学品质,珍惜时间,刻苦学习,树立勤奋学习的意识,在实践中感受勤学的文化价值。

3.联系生活实际,谈谈如何做到举止端正,指导学生的行为。

4.培养学生兄友弟恭、友爱朋友,结交益友的良好行为习惯。

5.教育孩子如何做到明礼,培养讲文明、懂礼貌的行为习惯。

四、教学时间:16课时。

第1课勤学一、教学目标1.借助拼音,朗读课文,有韵律的诵读课文。

2.在诵读的基础上,借助“说字解词”“诗文今译”等板块理解古代名言的含义,将古语之中的勤学之道与自己的学习实际联系,体会勤学的现实意义。

3.了解“力”字由甲骨文到隶书的演变过程,理解“力”的含义。

4.秉承古代先贤的勤学品质,珍惜时间,刻苦学习,树立勤奋学习的意识,在实践中感受勤学的文化价值。

二、学习重难点:1.本课学习应以诵读名言内容,理解名言含义,感悟名言中蕴含的勤学之道的现实意义为重点。

2.难点是将古语中的勤学之道与自身的学习实际结合,在今后的学习中勉励自己发奋学习。

三、学习过程:(一)儿歌激趣。

一年级上传统文化

一年级上传统文化

一年级上传统文化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经过五千年的文明发展,流传下来的宝贵的财富。

它包括了古代的诗词歌赋、书法绘画、曲艺皮影、节日民俗、民风民族、孝道礼仪等等。

这些文化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也是我们每个中华儿女应该去珍视和传承的。

在一年级的传统文化课程中,我们主要学习了汉字的起源和演变、古代诗词的欣赏和朗诵、传统美德故事以及中国画的基础知识。

这些内容旨在让我们了解中华文化的根源和魅力,培养我们的文化自信和爱国情怀。

在学习汉字的起源和演变时,我们了解到了汉字的演变过程,知道了每个汉字都有它的起源和演变过程,也明白了汉字对于中华文化的重要性。

同时,我们也学习了如何正确书写和拼读汉字,为以后的语文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欣赏和朗诵古代诗词时,我们领略到了古人的智慧和才情。

每一首诗、每一句词都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情感,让我们感受到了古人对于人生、自然和社会的感悟和思考。

通过朗诵和背诵,我们也逐渐理解了诗词中的韵律和美感,培养了我们的语言感知能力。

在了解传统美德故事时,我们学习了许多有关诚信、孝道、友爱、尊重等美德的故事。

这些故事让我们明白了什么是正确的道德观念,也让我们知道了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这些美德。

这些故事不仅让我们受益匪浅,也让我们更加珍惜身边的人和事。

在学习中国画的基础知识时,我们了解到了中国画的起源和特点,知道了中国画注重意境和气韵生动,也明白了中国画对于中华文化的重要性。

通过观察和尝试,我们也逐渐掌握了基本的绘画技巧和方法,创作出了自己的小作品。

通过学习一年级上的传统文化课程,我们不仅了解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也培养了我们的文化自信和爱国情怀。

我们也学到了许多做人的道理和处事的方法,让我们的成长更加健康、全面。

在未来的学习中,我们应该继续深入了解和学习中华传统文化,为传承和发扬中华文化做出自己的贡献。

一年级传统文化一年级传统文化今天,我要向大家推荐一本书,名叫《一年级传统文化》。

这本书是由海燕社的,是学校里的一年级教材。

传统文化一年级

传统文化一年级

1、《笠翁对韵》(节选一)教学目标:1、找出不认识的生字词。

2、能够顺畅朗读课文。

3、理解明白课文大意。

4、背诵课文教学重点1、能够顺畅朗读课文,理解大意。

2、背诵课文教学准备:搜集对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今天我们要学习《笠翁对韵》。

作者是清代文人李渔,立翁诗他的号。

知道《笠翁对韵》作何解释吗?“翁”就是李渔自称。

“笠”就是下雨天穿的蓑衣。

“对韵”就是古代人对对子,讲押韵。

二、范读、带读《笠翁对韵》老师先范读一遍课文,请同学们认真听。

解决文中的生字词。

下面请同学们伸出右手的食指开始指读。

老师读一句,你们齐读一句,并用手指跟着朗读的节奏移动,朗读到哪个字手指就停在哪个字上,标点符号跳过去不指。

听明白了吗?同学们,跟我念。

三、释读1、师读第一段2、讲解第一段(1)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

……(2)苍穹:天空下响:指下午高舂:傍晚青春:指春天(3)学生一起说文意。

四、分组读(分两组,每组读一章,进行小组比赛)五、作业把课文回家读熟,明白其含义。

第二课时一、检查上节课布置的作业二、今天让我们继续学习这篇课文1、首先大家齐读这篇课文2、下面男生女生分读。

3、老师说上句,学生对下句。

“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小组练习,然后男生说上句,女生说下句。

)4、这些句子当中都描写了那些事物?在过春节的时候,家家都要贴春联。

春联必须对仗工整,合乎韵律。

你能根据课文试着能写几句吗?三、背诵1、多种形式朗读,来争取当堂课背诵。

2、让我们进行一次朗读,背诵比赛吧!四、课后拓展:1、利用课余时间熟读一东、二冬。

2、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搜集你身边的对联。

教后小记:2、笠翁对韵(节选二)教学目标:1、找出不认识的生字词。

2、能够顺畅朗读课文。

3、理解明白课文大意。

教学重点:能够顺畅朗读课文,理解文意。

教前准备:呈现搜集的对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今天大家来学习立翁对韵的另一篇。

二、首先大家回顾一下这篇文章的作者是谁,找生起来回答。

一年级传统文化

一年级传统文化

一年级传统文化(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叙事作文、写景作文、抒情作文、童年作文、童话作文、山水作文、状物作文、观察日记、英语作文、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all kind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you, such as narrative composition, landscape composition, lyric composition, childhood composition, fairy tale composition, landscape composition, composition, observation diary, English composition,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一年级传统文化一年级传统文化一我们的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传统文化,比如:字正腔圆的京剧,红黄蓝绿的脸谱,栩栩如生的剪纸,展翅飞翔的风筝,精美绝伦的刺绣,皮薄馅大的饺子,足以让外国人都赞不绝口。

一年级传统文化知识

一年级传统文化知识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包括了诗词、书法、绘画、音乐、舞蹈、戏曲、服饰、饮食、建筑等方方面面。

这些传统文化不仅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深远的历史渊源,更能够培养孩子们的审美情趣、文化素养和道德品质。

以下是一些适于一年级学生的传统文化知识。

1.中国四大发明:指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和火药。

这四个发明对于人类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2.中国结:中国结是一种传统手工艺品,它由绳子编织而成,形状各异,象征着美好的祝愿和喜庆的气氛。

3.长城:长城是中国古代修建的一道巨大工程,它起到了保护国土的作用,也是中国文化的象征之一4.红色包装纸:中国传统节日和礼品通常用红色包装纸,红色在中国文化中代表喜庆和幸福。

5.中秋节: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通常在农历八月十五,是家人团聚的时刻,人们会吃月饼、赏月、赏花灯等。

6.春节:春节是中国传统的新年。

人们会贴春联、贴门神、包饺子、放鞭炮等来庆祝新年的到来。

7.中国画:中国画是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一种,以墨、色为主要材料,注重气韵生动和表现主观情感。

8.京剧:京剧是中国传统的戏曲艺术形式之一,以唱、念、做、打为主要表演方式,既有唱腔,又有动作与表情的演绎。

9.诗词: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学的重要形式,以四言、五言为常见,通过精练的语言表达内心的感受和思考。

10.四合院:四合院是中国传统的建筑形式,四周围合成一大院子,中间有天井,深受人们喜爱。

11.龙舟竞渡:龙舟竞渡是中国传统的节日活动,通常在端午节进行,人们划着长长的龙舟比赛。

12.茶道:茶道是中国传统的礼仪活动,通过品茶的过程传递情感和感悟人生。

以上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小部分,希望这些知识能够帮助一年级的学生们了解和熟悉中国传统文化,培养他们对于中华文化的兴趣和感情,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小学一年级中华文化传统

小学一年级中华文化传统

小学一年级中华文化传统
中华文化传统。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拥有着丰富的传统文化。

在小学一年级的学生中,我们要
传承和发扬中华文化的传统,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和学习吧!
首先,中华文化传统包括了许多方面,比如节日、习俗、传统手工艺等。

我们
可以通过学习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了解中国人的传统习俗和风俗。

同时,我们也可以学习中国的传统手工艺,比如剪纸、刺绣、陶艺等,了解这些手工艺的传统和技艺。

其次,中华文化传统还包括了中国的传统美食和服饰。

我们可以学习中国的传
统菜肴,比如饺子、汤圆、粽子等,了解中国人的饮食文化。

同时,我们也可以了解中国的传统服饰,比如汉服、旗袍等,了解中国人的传统着装和风格。

最后,中华文化传统还包括了中国的传统价值观和道德规范。

我们可以学习中
国的传统思想,比如孝道、礼仪、忠诚等,了解中国人的传统价值观和道德规范。

通过学习这些传统文化,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认识中国人的传统习俗和文化内涵。

在学校和家庭中,我们可以通过课堂教学和家庭教育,让孩子们了解和学习中
华文化的传统。

通过这样的方式,我们可以让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传承和发扬中华文化的传统,让中华文化的传统在孩子们的心中生根发芽,继续传承下去。

让我们一起努力,传承和发扬中华文化的传统吧!。

传统文化经典诵读拼音版

传统文化经典诵读拼音版

1.江ji āng 南n án (汉乐府h ànyu âf ǔ)江ji āng 南n án 可k ě 采c ǎi 莲li án,莲li án 叶y â 何h ã( ) ( )!( ) 戏x ì 莲li án 叶y â 间ji ān。

鱼y ú 戏x ì 莲li án 叶y â( ),鱼y ú 戏x ì 莲li án 叶y â( ),鱼y ú 戏x ì 莲li án 叶y â 南n án,鱼y ú 戏x ì 莲li án 叶y â 北b ěi。

2.风fēng(唐t áng)李lǐ 峤qiáo解jiě 落luî ( )秋qiū 叶yâ ,能nãng ( )( )( )花huā。

过guî 江jiāng 千qiān( )浪làng ,( )竹zhú 万wàn 竿gān 斜xiã。

3、马诗dà mò shā rú xuě yān shān yuè sì gōu ( ) 漠 沙 如 雪, 燕 ( ) ( ) 似 钩。

hé dāng jīn luò nǎo kuài zǒu tà qīng qiū何 当 金 络 脑, 快 ( ) 踏 清 秋。

4、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刘长卿)rì mù cāng shān yuǎn tiān hán bái wū pín ( ) 暮 苍 ( ) 远, ( ) 寒 ( ) 屋 贫 。

传统文化知识 包括难字词拼音及词义

传统文化知识 包括难字词拼音及词义

传统文化知识(难字词拼音词义)一.词语1.一语成谶(chân):谶:指将要应验的预言、预兆,一般指一些“凶”事,不吉利的预言。

2.媸(chī)妍:妍指美丽,媸指丑陋。

本义为丑。

3.魑魅魍魉:比喻形形色色的坏人。

是古代传说中害人的鬼怪的统称,亦指古代传说中的山川精怪。

4.踟蹰(chí chú):徘徊。

心中犹疑,要走不走的样子。

5.叴(qiú):叴叴指傲气逼人的样子。

6.霅(zhá):水流激荡声,亦指雷电交加的样子,如“~~前溪白,苍苍后岭巍。

6.羞赧(xiūnǎn):因害羞而脸红的样子。

7.柔荑(rïu tí):出自《诗经·硕人》中的“手如柔荑,肤如凝脂”,意为美人的素手像初生的茅茎一样柔嫩纤小,肌肤像羊脂般光洁平滑。

移用到植物学上,柔荑花序是指花轴较小的单性穗状花,常见的有杨树柳树的花序等。

8.颐指气使(yí zhǐ qì shǐ):颐指:动下巴示意,指挥别人;气使:用神情气色支使人。

不说话而用面部表情示意。

形容有权势的人指挥别人的傲慢态度。

9.管窥蠡测(guǎn kuī lǐ câ):管:竹管;蠡:贝壳做的瓢。

从竹管里看天,用瓢测量海水。

比喻对事物的观察和了解很狭窄,很片面。

10.发指眦裂(fà zhǐ zì liâ):发指:头发向上直竖;眦裂:眼眶睁得开裂。

形容愤怒到了极点。

出处:《史记·项羽本纪》:"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

"11.茕茕孑立(qiïng qiïng jiã lì):孑然一身,处境孤单,无依无靠。

出处:晋·李密《陈情表》:“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rù),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12.饕餮(tāo tiâ):本义指传说中龙的第五子,四大凶兽之一,它的最大特点就是吃。

部颁教材一年级上册传统文化1-8课

部颁教材一年级上册传统文化1-8课

部颁教材一年级上册传统文化1-8课一知礼守规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读典明理”中的句子,并能熟练背诵。

2、通过“绘本启智”提出问题讨论、合作探究,开展探究活动。

3、培养学生热爱学习、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4、通过整理信息,能有条理地介绍自己身边人物事迹,从而懂得知礼守规。

5、培养学生发自内心对美的追求,懂得知礼守规,我们应该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

教学方法:朗读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1正衣冠重礼仪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原文,熟读成诵,积累语言。

2、体会原文含义,初步感受儒学经典的魅力,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

3、懂得衣着得体既是对自己的尊重,也是对别人的尊重。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多媒体课件。

2、小组讨论时的资料。

学生准备:1、自己搜集有关衣着的诗词、文章资料。

2、水彩笔、小镜子、梳子。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观察图片,你喜欢哪一个?为什么?生:喜欢衣着整齐的孩子。

……板书课题:正衣冠重礼仪二、诵读感悟。

1、朗读感悟,读准读顺。

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

——《论语·尧曰》师范读,生读。

2、质疑释义。

教师出示课件,为生解读句意:君子衣冠整齐,目不斜视,庄严地使人望而有所畏惧。

3、背诵原文,诵出节奏韵律。

三、绘本启智:1、读故事《刘琎束带》说一说,你受到什么启发?生:因为他心中对哥哥敬重,所以很重视礼节。

2、出示容止格言:南开中学的容止格言:并进行讨论:面必净:不仅是说脸要洗干净,主要是讲究卫生的习惯。

发必理:指头发必须梳理整齐,长了要理,乱了要理。

衣必整:指一个人的着装要整齐,着装要得体。

钮必结:指一个人穿衣时要系扣子。

头容正,肩容平,胸容宽,背容直。

指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健康向上的体态形象是美的。

气象:勿傲,勿暴,勿怠。

指人的气色表象。

我们常看到人生气时,气色难看,表象也难看,如果人经常生气,气色表象不好看,人也容易变得丑陋,轻者伤身体,重者危及生命。

传统文化带拼音和全文解释(打印版)

传统文化带拼音和全文解释(打印版)

传统文化带拼音和全文解释(打印版)传统文化(Chuán tǒng wén huà)内容解释(Nèi róng jiě shì)传统文化是指一个民族或地区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民族特色的综合文化系统。

它包括语言文字、宗教、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社会礼仪、艺术表现等方面的内容。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独特的精神财富,代表着民族的历史、智慧、品格和情感。

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Zhòng yào xìng)传统文化在如今快速变化的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传统文化是民族认同感和共同价值观的重要来源。

通过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人们能够加强对自己民族的认同,凝聚共同的价值观念。

其次,传统文化能够为人们提供经验和智慧。

在传统文化的指导下,人们可以借鉴前人的智慧,以此指导自己的行为和决策。

最后,传统文化有助于培养个人的道德品质和责任感。

传统文化强调家庭、社会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能够培养人们的品德和责任感。

传统文化的拼音(Pīn yīn)Chuán tǒng wén huà传统文化解释(Jiě shì)"Chuán tǒng wén huà" shì zhǐ yī gè mín zú huò dì qū zài cháng qī fā zhǎn guò chéng de, jù yǒu mín zú tè sè de zòng hé wén huà xì tǒng. Tā bāo kuò yǔ yán wén zì, zōng jiào xìn yǎng, sī wéi fāng shì, jià zhí guān niàn, shè huì lǐ yí, yì shù biǎo xiàn děng fāng miàn de nèi róng. Chuán tǒng wén huà shì yī gè mín zú dú tè de jīng shén cái fù, dài biǎo zhe mín zú de lì shǐ, zhì huì, pǐn gé hé qíng gǎn.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拼音 (Zhòng yào xìng)Zhòng yào xìng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解释(Jiě shì)Zhòng yào xìngReferences无。

写传统文化遗产的作文:杨家板龙_小学生作文

写传统文化遗产的作文:杨家板龙_小学生作文

写传统文化遗产的作文:杨家板龙_小学生作文写传统文化遗产的作文:杨家板龙特邀点评教师鲍海淞(中学高级教师,杭州市濮家小学教育集团)浙江省台州市三门县上叶小学叶诗萱指导老师李彩宫你听说过我们家乡的杨家板龙吗?告诉你,它可名气不小,是我国著名的传统文化遗产,还被载人了《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呢!这条板龙历史悠久,据说流传至今已经有600多年了。

因为亭旁镇杨家村地处山区,木材资源丰富,当地老百姓能就地取材,用木板做龙的主体,所以得了板龙的命名。

板龙全长400多米,龙头长达5米,龙身由204段组成,每段长2米,龙的尾巴也有3米长呢!制作时,人们先用白布做成小拱桥的样子,粘上金光闪闪的龙鳞,然后安装在2米长的木板上,并且在小拱桥内安置了明灯。

这样,全村每户制作一段龙身,段段相连,就成了造型占朴大气、流光溢彩的板龙了。

每逢正月十五元宵节,人街小巷充满了节日的喜庆。

板龙出征了,这时需要600-800名壮汉共同托举。

前面有人象开路,接管仃雄狮,麒麟、犀牛、梅花鹿等五兽陪伴。

龙头高昂,龙角耸立,口含宝珠,龙鳞耀眼,金光闪闪,龙身和龙尾随着龙头翩翩起舞,前不见头,后不见尾,非常壮观!杨家板龙真不愧为天下第一龙,小朋友,欢迎你来一饱眼福啊![鲍老师的话]小作者善于选材,将极具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遗产杨家板龙呈现于我们眼前。

全文语言精练,用词准确,描写生动,首尾呼应。

第一段问号引入,以“吉尼斯世界纪录”启下:中间两段分别写了板龙的制作和出征时的壮观,用上列数字、打比方等说明方法和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法,让“天下第一龙”跃然纸上;最后让我们不得不跟作者一起发出了带感叹号的惊赞。

尤其值得学习的是,小作者词汇丰富,运用了大量的四字词语,使文章文采飞扬,也让板龙更显气势、更为壮观。

我们仔细读一读,可以找到不少于20处哦!这可得靠课内外大量的阅读和用心的积累。

相信爱读书、爱写作的你,也可以这样厚积薄发!春天来了作文100字(一)春天到了,轻柔的春风阵阵吹来,好似一只柔嫩的小手抚摸着我的脸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林杰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21 《蚕妇》 【宋】张俞
昨日入城市 , 归来泪满巾。 遍身罗绮者 , 不是养蚕人。
22 《凉州词》
【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23 《咏松》 陈毅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6 《名贤集》(节选一)
得人一牛,还人一马。 老实常在,脱空常败。 三人同行,必有我师。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7 《名贤集》(节选二)
在家敬父母,何须远烧香? 家和贫也好,不义富如何? 怕人知道休做,要人敬重勤学。 泰山不却微尘,积少垒成高大。
8
《逢老人》
【唐】隐峦
路逢一老翁,两鬓白如雪。 一里二里行,四回五回歇。
13
《关山月》(节选)
【唐】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14
《棉花》
【清】马苏臣
五月棉花秀,八月棉花干。 花开天下暖,花落天下寒。
15
《小松》
【唐】王建
小松初数尺,未有直生枝。 闲即傍边立,看多长却迟。
16 《神童诗》(一) 劝 学
【宋】汪洙
自小多才学 ,平生志气高。 别人怀宝剑 ,我有笔如刀。
1 《笠翁对韵》(节选一)
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 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 晨对午,夏对冬。下晌对高舂。 青春对白昼,古柏对苍松。
2 《笠翁对韵》(节选二)
河对汉,绿对红,雨伯对雷公。 清对淡,薄对浓。暮鼓对晨钟。 奇对偶,只对双。大海对长江。 泉对石,干对枝。吹竹对弹丝。
3 《小儿语》(节选)
17 《神童诗》(二) 清 明
【宋】汪洙
春到清明好 ,晴天锦绣文。 年年当次节 ,底时雨纷纷。
18 绕口令
鹅与河 小乐放鹅到南河, 宽宽的河,肥肥的鹅, 鹅要过河,河要渡鹅, 不知是鹅过河, 还是河渡鹅。
19 《龟虽寿》(节选)
【魏】曹操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20 《乞巧》
9
《幼女词》
【唐】施肩吾
幼女才六岁,未知巧与拙。 向夜在堂前,学人拜新月。
10
《陶者》
【宋】梅尧臣
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 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
11
《题画》
【清】袁枚
村落晚晴天 ,桃花映水鲜。 牧童何处去?牛背一鸥眠。
12
《池上》
【唐】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24 《清பைடு நூலகம்》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水连天 天连水,水连天, 水天一色望无边, 兰兰的天似绿水, 绿绿的水如蓝天。 到底是天连水, 还是水连天?
天 才 在 于 积 累 ,聪 明 在 于 勤 奋 。 ——华罗庚
一切言动,都要安详。 十差九错,只为慌张。 沉静立身,从容说话。 不要轻薄,惹人笑骂。
4 《治家格言》(节选一)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 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宜未雨而 绸缪,毋临渴而掘井。
5 《治家格言》(节选二)
人有喜庆,不可生妒忌心;人 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善欲 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 便是大恶。
山东省义务教育必修地方课程教科书(试用)
(一年级)
词诵 点读 人 亮经 生 智典 慧诗
1 《笠翁对韵》(节选一) 2《笠翁对韵》(节选二) 3《小儿语》(节选) 4《治家格言》(节选一) 5《治家格言》(节选二) 6《名贤集》(节选一) 7《名贤集》(节选二) 8《逢老人》 《陶者》 9《幼女词》 10 《池上》 11《题画》 12 《关山月》(节选) 《棉花》 13 14 《小松》 《神童诗》(一) 15 16 《神童诗》(二) 17 18绕口令 鹅与河 水连天 2 《龟虽寿》(节选) 《乞巧》 19 2 0 《蚕妇》 《凉州词》 21 2 2 《咏松》 《清明》 3 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