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鱼品系介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孔雀鱼品系介绍
第一种礼服系,礼服系的特点是鱼的腰身有一块深蓝色或其它纯色的礼服斑,而尾鳍、背鳍上没有任何杂斑或花纹。
礼服系的母鱼比其它品系的母鱼要更漂亮。
代表品种:德系黄尾礼服、黑礼服、粉红礼服。
礼服系早期是中欧的深色系统。
但后来广为流传的德系黄尾礼服,乃是60年代出自法兰克福的吉哈德?格瑞奇之手,而后德国人将黄尾礼服的鳍色改良为白色,美国人则在黄尾礼服的基础上推出了计程车黄。
现在有人将黄尾礼服的白子误称为象牙白,而实际上象牙白乃是黄尾礼服黄化体的白子。
它是维持黄尾礼服系统的重要角色。
同样的,天空蓝也不仅仅是蓝尾礼服的白子,而是蓝尾礼服黄化体的白子。
亚洲的新加坡培育出了红尾礼服,而红苹果即是红尾礼服的黄化体。
粉红礼服则是美国人培育的,也可以用来维持普通礼服。
用蓝化体改良粉红白得到的熊猫,有时被归类到单色系中,但笔者认为它也是属于礼服系的。
德系豹纹,通常是被单独划作一个种系的,但是它实际上是黄尾礼服的一个另类分支。
表现为尾鳍上有浓黑色的斑点。
东南亚的礼服马赛克系统,实际上也是这样的一个分支系统。
第二种马赛克系,马赛克系的特点是尾鳍和背鳍都是由橙红和青黑两色镶嵌成珊瑚树枝状的纹路,不过也有其它颜色的,比如:蓝马赛克。
马赛克的身体是野生色,但尾柄处颜色较深,因为该品种最初是有礼服血缘的。
马赛克这个词是指欧洲一种细致镶嵌的工艺,类似于中国的景泰蓝。
有些资料称这个品系起源于日本,但也有资料称马赛克是日本60年代从德国引进的。
考虑到这个系统名字十
分的欧化,起源地还是在欧洲的可能性较大。
马赛克系统如果维持不力,尾鳍的纹路会退化成一圈一圈环状的,不过也有很多人喜欢这种环状纹,总比退化成杂斑强。
第三种草尾系,草尾系的通常特点是身体上有菱形斑,而尾鳍上有细致的喷点。
代表品种:蓝草尾、红草尾、黄草尾。
草尾系对应的英文名是Glass(琉璃),但是翻译成日文再翻译到中文后却变成了草皮(Grass),这其中可能存在着一些误会。
日本是1970年从新加坡引进的琉璃尾,然后和蓝马赛克杂交做成的原始蓝草尾。
但是1980年日本又从新加坡引进蓝化体,85年后由新井做成另一种蓝草尾。
另外蓝草尾大师木岛丰的蓝草尾据说又是用蓝马赛克定向培育得到的。
改良过程本身就有点混乱,日本观赏鱼杂志的编辑筒井良树的纪录又不是很清楚。
而同期欧美人也在做改良。
我们晚到的中国人怕是永远搞不清楚琉璃和草尾的渊源了,只知道草尾里面有尾鳍比较透明的一类。
草尾系中的蓝草尾乃是高人气、高难度的品种,蓝草尾的母鱼经常能长出巨大的体形。
蓝草尾在繁殖中会产生红蓝草尾和蓝化体这两种副产品。
不过红蓝草尾的红色纯正度远远不如真正的红草尾。
黄草尾则是少见品种,其体色往往是自由色而没有标准的菱形斑。
蓝草尾的难度并不在于繁殖中会产生副产品,而是菱形斑散乱、尾柄发黄这些问题。
可以利用银蓝草尾进行去黄斑的维持,不过也有人往蓝草尾的基因里注入日本蓝。
第四种古典系,古典系或者称古老系孔雀鱼,并不是指早期的原始孔雀鱼,跟野生色是两个概念。
古典系是人工改良的,看上去比较古朴的一个平系。
特点是身上有模糊的眼斑,
有类似早期蛇王的模糊纹路,尾鳍花纹类似马赛克,但是深色的部分比较浅,有照相底片的感觉。
这个品种的杂交种不太好定义。
并且古典系孔雀鱼通常发色比较晚,饲养的人不太多。
第五种单色系,单色系的特点当然就是全身及鳍,都是单一不含杂斑的颜色。
代表品种:全红、莫斯科蓝。
尽管现代的孔雀鱼大多数源于中欧的礼服和蛇王系统,但是源于东南亚的单色系统历史要更为久远。
其中全红起源于东南亚的新加坡。
后来输入到南亚,改良为斯里兰卡红。
然后经由以色列输入到中欧,由德国和荷兰改良为佛郎明戈和荷线全红。
再由中欧分别输入到美国和俄罗斯。
美国将全红改良为美式全红,又输入到日本和中国南方地区。
而中国北方地区则经由俄罗斯得到全红改良为高帆火炬。
尽管中国和东南亚本身地理相隔不远,但是新加坡的全红之所以未能在早期直接输入中国,一方面是因为当时新加坡产的孔雀鱼受到“孔雀鱼艾滋病”的困扰,另一方面是当时中国的社会环境制约。
全红系统看似简单,其实是相当复杂的一个系统,其中含有红珊瑚等好几个不同的红色基因。
莫斯科蓝系统,是苏联在冷战时期改良出来的,身上有金属的光泽。
因为铁幕时期,欧美日本并不了解苏联孔雀鱼的状况,因此莫斯科蓝的生世迷离。
日本的岩崎登大师根据推断认为是蓝化体和金属品系杂交改良得到。
但德国方面和筒井良树均通过实验,大胆的认为是黑茉莉和孔雀鱼异种基因组合得到。
这个系列下还有莫斯科绿、莫斯科红和莫斯科焰火等品种。
单色系还有全鳞黄金,也叫纯金,是德国人的改良结果,但其中也可能含有其他不同胎鳉物种的血缘。
全鳞黄金不同于白金全黄的马特利。
另外,看上去并不像单色系的米卡利夫,一般也是被归类在单色系里的。
第六种蛇王系,蛇王系的特点是体色为金银色,全身及鳍覆盖有纵横交错有如蛇皮般的纹路。
尾鳍上的纹路通常要比马赛克更细致,但是比草尾要粗。
代表品种:眼镜蛇王、蕾丝蛇王。
蛇王系源于中欧,但是现代蛇王定型于美国。
蛇王身体上的纹路以纵横纹皆有为佳。
雌、
雄鱼的胸部都有可能会出现斑点,斑点会随情绪变化浓淡。
斑点显著的品种被称为眼镜蛇王。
蛇王品系的改良种非常多,比如蕾丝,这是一种比草尾更为细致的尾部纹路,但是蕾丝基因往往和尾鳍的中落基因关联,而影响到尾鳍的形状。
由蛇王系衍生而来的金属系,通常是被单列为一个品系的。
但是笔者个人还是觉得金属系跟蛇王系的亲缘太近。
金属系是60年代苏联在德国的眼镜蛇王基础上改良出来的品系,不过是由专业机构在生化实验室里进行改良的试验鱼,而非一般爱好者所为。
因此只到90年代以后,金属孔雀才正式流入到观赏鱼领域。
早期的金属孔雀,仅仅是胸部有一块金属蓝色的斑块。
而现在,已经有金属斑蔓延到整个身体两侧的全金属孔雀出现。
第七种白金系,白金系的特点是鱼身上有成片白金色泽的鳞片覆盖。
代表品种:美杜莎、银河、白金矛尾。
白金系的孔雀鱼,观赏价值是相当高的。
其中的美杜莎和银河都是日本玩家从蛇王系统改良而来的,从蛇发女妖美杜莎的名字也能看出这点渊源。
美杜莎带蕾丝基因,所以有很多尾鳍都是中落的,而银河带蛇王基因,所以尾鳍的斑纹要粗一些。
这两种鱼的命名,有点天马行空的感觉,不太像一贯严谨的日本人的风格,可能是日本人改良出了这两种高难度、高观赏价值的品种后比较得意吧。
第八种日本蓝系,日本蓝系的特点是孔雀鱼的腰部有一段宝石般明快的蓝色,并且身体中部两侧有一个黑色的小圆点眼斑。
没有眼斑的日本蓝比较容易和圣塔玛丽亚混淆,但圣塔的胸部有明显的黄绿色。
圣塔玛丽亚通常也被单独划分为一个品系,但在国内并不流行,笔者就不单列了。
原种的日本蓝是吉田直司所培育的,虽然腰身颜色的遗传性很强,但是背鳍和尾鳍小而透明。
现在已经被改良出了日本蓝马赛克、日本蓝草尾等品种。
日本蓝被改良为白子时,腰身的蓝色是不变的,而圣塔则不行。
第九种剑尾系,剑尾系的特点和其它品系截然不同,并非是以身上和鳍上的颜色来做区分,而是以鳍型来区分的。
剑尾的雄鱼尾鳍上下有特殊的剑状延伸。
代表品种:安德拉斯双剑、维也纳绿宝石双剑。
安德拉斯双剑,身体是典型的野生色,非常艳丽。
这个品种是原产于委内瑞拉和圭亚那交界带的野生虹鳉,跟原产于西印度群岛中小安吉鲁群岛的普通孔雀鱼的祖先,并不完全是同一个物种。
而维也纳绿宝石双剑是奥地利的人工改良品种,有比较久的历史。
其实安德拉斯也是一个匈牙利地区常用的人名。
奥、匈两国以前是一个国家,两种孔雀鱼应该有不小的渊源。
不过维绿双剑的体形通常比安德拉斯要强壮得多。
现在人工改良出的剑尾品种已经比较多,比如日本蓝双剑、蛇王双剑以及斯威夫特等。
第十种其它,有一些孔雀鱼品种不适合归到任何一个品系里,比如肚子透明的玻璃,身材变形的茶壶,没有鳍膜的冠尾,以及一些较新的品种和拥有多个系统特征的杂交品种等,这些另类暂时全部都划归在其它类里面。
孔雀鱼的十个系统大致介绍至此,还有很多像虎斑、薰衣草等品种,没有能够穿插介绍进去。
有一些品种的介绍则过于简略或者有疏漏,有待将来补充。
想必很多读者已经发现,孔雀鱼的大多数原种都是中欧,尤其是德国改良的。
新加坡领衔的东南亚也是孔雀鱼改良的先行者,但是后期衰落。
日本在孔雀鱼领域可以说是一个后来居上的国家。
两个超级大国苏联、美国自然也不乏佳作。
可以说种类繁多的孔雀鱼是全世界爱好者共同努力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