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脑膜炎鉴别诊断
小儿病毒性脑炎MRI影像诊断及鉴别诊断结果分析
![小儿病毒性脑炎MRI影像诊断及鉴别诊断结果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a4b6a12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81.png)
小儿病毒性脑炎MRI影像诊断及鉴别诊断结果分析小儿病毒性脑炎是指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儿童脑组织炎症。
MRI是一种无创性、无放射线的成像技术,可以观察到脑组织的结构和功能变化,对小儿病毒性脑炎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起着重要的作用。
小儿病毒性脑炎的MRI影像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1. 弥漫性脑水肿:小儿病毒性脑炎常伴有脑水肿,表现为脑室变形、脑沟变浅,灰白质交界模糊,脑组织密度减低。
2. 病变分布广泛:小儿病毒性脑炎可引起全脑各处的病变,包括大脑半球、脑干、小脑等,但以颞叶、额叶、基底节等为主要病变部位。
3. 强化:少数病毒感染炎症病变可在MRI中显示强化,强化的位置、形态和程度各异。
4. 幕隔增厚:部分小儿病毒性脑炎患者可出现幕隔增厚,表现为该区域T1和T2信号增高。
5. 轻度脑萎缩:慢性病毒性脑炎患者可出现轻度脑萎缩,脑室扩大、硬膜外腔增宽。
鉴别诊断是指通过MRI影像特点和临床表现来区分各种可能的疾病。
小儿病毒性脑炎需要与其他疾病进行鉴别诊断,主要包括:1. 细菌性脑膜炎:细菌性脑膜炎的MRI表现与病毒性脑炎相似,但局部出血、脑室积液较为常见,可通过脑脊液检查来进行鉴别诊断。
2. 肿瘤:脑肿瘤的MRI表现与病毒性脑炎相似,但通常局部结构破坏明显,有明显的强化,还可以有囊变、坏死等表现,通过病史、病灶位置和形态等来进行鉴别诊断。
3. 先天性脑发育畸形:先天性脑发育畸形的MRI表现与病毒性脑炎相似,但畸形结构的分布和形态通常有特定的规律,通过病史和病灶形态来进行鉴别诊断。
4. 其他病毒感染:某些病毒感染的MRI表现与病毒性脑炎相似,通过病毒学检查和病史来进行鉴别诊断。
MRI对于小儿病毒性脑炎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可以观察到脑组织的结构和功能变化。
MRI诊断还需结合临床症状和其他实验室检查综合分析,以提高准确率。
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并积累更多的病例,以完善小儿病毒性脑炎的MRI诊断标准。
病毒性脑炎诊疗指南
![病毒性脑炎诊疗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8c1d3a1802d276a200292ec2.png)
病毒性脑炎诊疗指南【概述】病毒性脑炎是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目前有多种病毒感染对中枢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造成严重损害,包括肠道病毒、单纯疱疹病毒、EB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腮腺炎病毒、麻疹病毒、乙脑病毒、巨细胞病毒、HIV等。
病毒感染主要累及脑实质,若同时累及脑膜,且脑膜炎的表现较为明显则称为病毒性脑膜脑炎。
临床表现为急性起病,感染中毒症状一般不严重,病程相对自限,以不同程度的发热、颅内压增高、意识障碍、行为异常、惊厥、瘫痪、弥漫性或局灶性神经体征为主要表现。
重症可留下不同程度神经系统后遗症。
【病史要点】1.流行病学询问当地有无水痘、腮腺炎、麻疹、乙脑、手足口病等流行,有无相关疫苗预防接种史。
2. 前驱感染如单纯疱疹感染时,有无口周疱疹的前驱感染征象。
3.临床表现询问起病缓急,体温高低及热型,意识障碍出现的时间、特点、程度及变化。
头痛、呕吐、惊厥的发生时间,发作情况,与热程的关系。
病程中有无肢体瘫痪或精神行为异常。
【体检要点】1、全面的神经系统检查,判断意识障碍程度,检查脑膜刺激征,病理征,及颅内高压征(婴幼儿前囟饱满及紧张度)存在与否,腹壁反射、提睾反射、膝反射等减弱、消失或亢进变化,四肢肌力、肌张力变化,眼球活动与瞳孔变化。
呼吸节律变化。
球结膜是否水肿。
2、一般体检中注意体温、呼吸、心率,有无皮疹、腮腺肿大、耳、鼻、咽、肺和其它部位有无感染灶。
【辅助检查】1、血常规病毒感染时外周血象WBC常正常或下降,以淋巴细胞为主,但乙脑病毒感染时血象白细胞总数可达(10~20)×109/L或更高,分类以中性粒细胞为主。
2、脑脊液检查脑脊液中白细胞计数正常或数十成百增高,多以单核细胞为主,蛋白含量正常或轻度增高,糖和氯化物正常。
HSV脑炎早期及乙脑早期常以多核细胞为主,HSV感染时脑脊液可有出血性改变。
3、脑电图背景常为弥漫性中高幅慢波活动,或局灶性慢波活动增多;部分患儿可见痫性放电波。
4种脑膜炎的临床鉴别诊断分析
![4种脑膜炎的临床鉴别诊断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f44af7c01f69e3143329455.png)
【摘 要】 目 的 探 讨 病 毒 性 脑 膜 炎 、化 脓 性 脑 膜 炎 、隐 球 菌性 脑 膜 炎 和结 核 性 脑 膜 炎 的 临 床 表 现 、脑 脊 液 、外 周 血 象 和 神 经 影 像 学 鉴 别 要 点 。 方 法 回顾 性 分 析 我 科 收 治 的 164例 脑 膜 炎 患 者 ,其 中病 毒 性 脑 膜 炎 106例 、化 脓 性 脑 膜 炎 24 例 、隐 球 菌 性 脑 膜 炎 11例 和 结 核 性 脑膜 炎 23例 ,对 4种 脑 膜 炎 的一 般 资 料 、临 床表 现 、脑 脊 液 、外周 血象 以及 神 经 影 像 学 资料 进 行 比较 。结 果 病 毒 性脑 膜炎 所 占 比例 最 大 ,发 病 年 龄 最 小 ,意识 障碍 发 生 率 最 低 ,脑 脊液 葡萄 糖 和 氯 化 物 接 近 于 正 常 ,颅 脑 CT或 MRI异 常 率 最 低 ;化 脓性 脑 膜 炎 的体 温 最 高 ,脑 脊 液 蛋 白和 细 胞 最 高 ,且 以多 核 细 胞 为 主 ,血 白 细 胞 升 高 最 明显 ;隐 球 菌 性 脑 膜 炎肢 体无 力 和视 力 下 降 的发 生 率 最 高 ,脑脊 液压 力 最 高 ;结 核 性 脑 膜 炎 除 了有 低 热 、盗 汗 、消 瘦 等 结 核 特 有 体 征 ,有 神 经 系 统外 结核 病 灶 ,脑 脊 液 抗 酸 染 色 查 到 抗 酸 杆 菌 ,脑 脊 液 中 发 现 结 核 分 枝 杆 菌 ,有 结 核 病 密 切 接 触 史 , 经 正 规 抗 结 核 治疗 1个 月 以上 有 效 以外 ,未 发 现 其 完 全 区别 于其 他 3种 脑 膜 炎 的 临 床 特 点 。结 论 根 据 临 床 表 现 、脑 脊 液 和 外 周 血 象 可 初 步 鉴 别 这 4种 脑膜 炎 ,影 像 学 可 提 供 脑 膜 、脑 室 或脑 实质 受 累 的依 据 。
常见脑炎的诊断和鉴别
![常见脑炎的诊断和鉴别](https://img.taocdn.com/s3/m/7a2cd44aa21614791711286f.png)
常见脑炎的诊断与鉴别几个概念问题:1.此处所谓常见脑炎是指病毒性脑炎、化脓性脑膜炎和结核性脑膜炎。
2.此处所谓脑炎是一个统称、泛称。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多种多样,一般感染部位在脑膜的称为脑膜炎,感染部位在脑实质的称为脑炎,脑膜和脑实质均有累及的称为脑膜脑炎,脑膜和脊髓膜均有累及的称为脑脊髓膜炎。
疾病名称中习惯称为病毒性脑炎、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
但实际很多情况下实质上是脑膜脑炎。
此三种脑炎以下简称为病脑、化脑、结脑。
此三种脑炎不是儿科特有,在内科病人也有。
以下以儿科患者特点为主加以复习。
一、病毒性脑炎病毒性脑炎,是指各种病毒感染引起的脑实质的炎症,如果脑膜同时受累明显则称为病毒性脑膜脑炎。
2岁以内小儿发病率较高,6~11月份发生较多。
一、病因:有100多种病毒,但常见的有常见的有肠道v(virus)、单纯疱疹v、虫媒v(如乙脑v)、腺v、巨细胞包涵体v及某些传染病v(如腮腺炎v、麻疹v等)。
可引起病毒性脑炎的病原(一)只有人与人之间传播的病毒1.肠道病毒(脊髓灰质炎v、柯萨奇v、埃可v、冠状v)2.流行性腮腺炎v3.麻疹v4.风疹v5.疱疹v(1)单纯疱疹v(2)水痘带状疱疹v(3)巨细胞包涵体v(4)ED病毒(可致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6.痘v7.微小v8.流感病毒A和B9.腺v10.其他,如(1)呼吸道合胞v(2)副流感v(3)轮状v(4)乙肝v(二)虫媒v1.流行性乙型脑炎v2.蜱传播脑炎v(三)经哺乳动物传播的病毒1.狂犬v2.淋巴脉络丛脑膜炎v二.感染途径:(一)病毒入侵途径:主要有皮肤、粘膜、呼吸道、肠道、泌尿生殖系统。
其中呼吸道为主要途径。
(二)扩散途径:1.随血液进入:(1)病毒→入侵途径→人体→局部复制→淋巴系统→血液→初级病毒血症→全身器官→再次复制→次级病毒血症→多次循环→免疫反应→产生抗体→中和;(2)病毒→入侵途径→人体→局部复制→淋巴系统→有抗免疫能力→达到一定浓度后→血脑屏障→中枢神经系统;有些病毒本身可以损伤血脑屏障,如HIV-1病毒感染血脑屏障内皮细胞→以非细胞溶解机制→中枢神经系统(CNS).或:病毒感染血脑屏障内皮细胞→直接感染脑实质,或经脑脊液→脑实质、脊髓实质.2 .延神经进入:病毒→入侵途径→人体→初级复制→局部周围神经→轴索→中枢神经系统。
(详细版)不同类型脑炎脑膜炎的鉴别诊断
![(详细版)不同类型脑炎脑膜炎的鉴别诊断](https://img.taocdn.com/s3/m/144ed75c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35.png)
(详细版)不同类型脑炎脑膜炎的鉴别诊断不同类型脑炎脑膜炎的鉴别诊断
脑炎和脑膜炎是一种在临床上常见的神经系统感染疾病,它们都涉及到大脑和脑膜的炎症。
尽管两者可能共享一些相似的症状,但它们的病因、临床表现以及治疗方法都有所不同。
因此,正确地鉴别诊断不同类型的脑炎和脑膜炎是非常重要的。
病因
- 脑炎:脑炎通常由病毒感染引起,如乙型脑炎病毒、单纯疱疹病毒等。
- 脑膜炎:细菌感染是导致脑膜炎发生的主要原因,最常见的是脑膜炎球菌感染。
临床表现
- 脑炎:脑炎患者常出现发热、头痛、嗜睡、意识障碍、抽搐等症状。
- 脑膜炎:脑膜炎患者常表现为高热、剧烈头痛、颈部强直、恶心呕吐等症状,且典型的克尔森征和___征阳性。
辅助检查
- 脑炎:脑脊液检查可发现淋巴细胞增多和蛋白含量增加,常有病毒性基因检测阳性。
- 脑膜炎:脑脊液检查可发现中性粒细胞增多、糖含量下降、蛋白含量增加,常有细菌培养阳性。
影像学检查
- 脑炎:脑CT或MRI可能显示脑实质炎症、脑水肿等。
- 脑膜炎:脑CT或MRI可能显示脑膜增厚、脑裂隙模糊等。
治疗方法
- 脑炎:脑炎的治疗主要是对症治疗、补液、控制发作,对病毒性脑炎的治疗尚无特效药物。
- 脑膜炎:脑膜炎需要紧急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早期的干预可提高预后。
综上所述,通过病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影像学检查以及治疗方法等方面的综合评估,可以帮助鉴别诊断不同类型的脑炎和脑膜炎,从而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脑膜炎鉴别诊断:四种类型关键解析
![脑膜炎鉴别诊断:四种类型关键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231ee858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2b.png)
脑膜炎鉴别诊断:四种类型关键解析在神经内科疾病中,脑膜炎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
然而,脑膜炎的诊断并非易事,需要与其他疾病进行鉴别。
本文将结合四种典型脑膜炎病例,分析其鉴别诊断的关键点。
病例一:病毒性脑膜炎与细菌性脑膜炎的鉴别患者,男性,12岁。
发热、头痛、恶心、呕吐3天,意识模糊1天。
查体:体温39℃,神志不清,颈抵抗阳性,克氏征阳性。
脑脊液:压力250mmH2O,白细胞计数500×106/L,蛋白含量轻度升高。
初步诊断:病毒性脑膜炎?细菌性脑膜炎?鉴别诊断关键:1. 病程进展速度;2. 脑脊液中白细胞计数及分类;3. 病原体检测。
分析:病毒性脑膜炎通常病程较短,病程进展迅速。
脑脊液中白细胞计数轻度升高,以淋巴细胞为主。
细菌性脑膜炎病程较长,病程进展较慢。
脑脊液中白细胞计数显著升高,以中性粒细胞为主。
病原体检测也是鉴别病毒性脑膜炎与细菌性脑膜炎的重要手段。
最终诊断:病毒性脑膜炎。
病例二:结核性脑膜炎与病毒性脑膜炎的鉴别患者,女性,25岁。
发热、头痛、盗汗、体重下降1个月,意识模糊3天。
查体:体温38.5℃,神志不清,颈抵抗阳性,克氏征阳性。
脑脊液:压力200mmH2O,白细胞计数300×106/L,蛋白含量轻度升高。
初步诊断:结核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鉴别诊断关键:1. 病程长短;2. 脑脊液中淋巴细胞比例;3. 抗酸染色及真菌培养。
分析:结核性脑膜炎病程较长,病程进展缓慢。
脑脊液中淋巴细胞比例较高。
病毒性脑膜炎病程较短,病程进展迅速。
脑脊液中淋巴细胞比例较低。
抗酸染色及真菌培养有助于鉴别结核性脑膜炎与病毒性脑膜炎。
最终诊断:结核性脑膜炎。
病例三:化脓性脑膜炎与病毒性脑膜炎的鉴别患者,男性,5岁。
发热、头痛、呕吐、意识模糊1天。
查体:体温39℃,神志不清,颈抵抗阳性,克氏征阳性。
脑脊液:压力300mmH2O,白细胞计数1000×106/L,蛋白含量显著升高。
初步诊断:化脓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鉴别诊断关键:1. 脑脊液中白细胞计数及分类;2. 病原体检测;3. 细菌培养及抗生素敏感试验。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病毒性脑膜炎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病毒性脑膜炎](https://img.taocdn.com/s3/m/8ce576d648d7c1c709a14537.png)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病毒性脑膜炎病毒性脑炎是指由病毒引起的脑实质的病变,并引起一系列相关的临床表现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
病毒种类较多,各类病毒毒力、传播途径、患儿年龄、免疫力等差异,致临床表现及预后不同。
【病原】包括单纯疱疹病毒(HSV)、肠道病毒(埃可)、巨细胞病毒( CM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以及其它病毒。
【临床表现】不同病毒通过不同途径、累及不同的脑的部位,导致不同的临床表现。
(一)前驱症状上呼吸道或消化道的症状,如发热、流涎、头痛、咽痛、呕吐、腹泻等。
(二)神经精神症状意识障碍、颅内压增高,惊厥等,单瘫、偏瘫、舞蹈样动作、面瘫、共济失调等运动功能障碍,部分患儿可表现有记忆力减退、幻听、幻视、猜疑等精神障碍。
(三)伴随症状如流行性腮腺炎可伴腮腺肿大(也可在腮腺肿大后发生脑炎);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时口唇、皮肤等出现疱疹。
【分型】1.根据病变部位不同分为:脑炎、脑膜炎、脑膜脑炎、脑干脑炎、小脑炎。
2.根据病情轻重分为:轻、中、重三型。
【实验室检查】(一)脑脊液常规外观清亮,或偶微浊,细胞数在0~500×106/L,早期单核细胞为主,后期淋巴细胞为主,蛋白正常或轻度升高,糖及氯化物正常。
(二)病原学诊断1. 脑脊液病毒分离:脑脊液(肠道、单纯疱疹、腮腺炎病毒),唾液、粪便(脊髓灰质炎、轮状病毒)。
2. 血清学检测:病毒抗原、特异性病毒抗体(IgM或IgG)3. 其它方法:聚合酶链反应(PCR)、实时PCR等技术,检测病毒DNA序列。
(三)脑电图:弥漫或局限性慢波,也可见到尖波、棘波、尖棘波等。
(四)影像学改变CT可显示脑水肿改变、限局性低密度影等。
【诊断及鉴别诊断】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及上述实验室检查。
本病需与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脑脓肿、急性脑病如瑞氏综合征等相鉴别。
急性细菌性脑膜炎和病毒性脑膜炎的鉴别诊断
![急性细菌性脑膜炎和病毒性脑膜炎的鉴别诊断](https://img.taocdn.com/s3/m/c6a9bd4d69eae009581becb5.png)
数 结 论 上 述量 化 标 准 有 助 于提 高 细 菌性 与 病 毒 性 脑 膜 炎鉴 别诊 断 的敏 感性 和 准 确 性 , 降低 误 诊 率 。
32 预防 留置针脱 出 .
[ 许燕 , 5 】 赵艳伟. 套管针的 留置时 间及其影 响因素分析f . 头皮 J 实用 】
护 理 杂 志 ,9 9,5 2 :. 19 1( )3
对 照组 留置针 固定 后其 尾端明显 高于局部皮肤 , 易因外 力作用而松脱 , 导致留置针脱 出。又因其易与外界物体摩擦 , 使针芯被 动运动 , 与血管 内壁发生摩擦 , 引起 血管 内壁 的机 械性损伤 , 从而引起静 脉炎 。观察组可有效避免这种情况 , 护 腕将套管针 完全包裹 , 液时只有肝素 帽尾部暴露 , 液结 输 输
【 吴朝晖 , 7 ] 胡梅 , 金益曼 . 脉留置期间 2 深静 种不同保护膜应用 的效
果观察『1 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0 6 2 ( )2 . 2 0 ,2 7 :5
编 辑 , 延 南 樊
急性细菌性脑膜炎和病毒性脑膜炎的鉴别诊 断
任建宇
f i 省 南 充 市 第二 人 民 医 院 , J 四 l l 四 I 充 67 0 I南 30 ̄ 摘 要 : 目的 研 究 多项 实验 室检 测 指 标 在 急性 细 菌 性 和 病 毒 性 脑 膜 炎鉴 别 诊 断 中的 敏 感 性 及 量 化 标 准 , 并探 讨 其 临床 应 用价 值 方 法 对 2 6例 急 性 细 菌 性 和 3 1例病 毒 性 脑膜 炎 患者 进 行 回 顾 性研 究 , 别 比较 其 临床 症状 、 周 血 像 , 糖 和 脑 脊 液 白 细 分 外 血 胞数 、 白 、 的 检 测 结 果 结 果 从 临床 症状 和 外 周血 像 上 很 难 鉴 别 急 性 细 菌 性 和 病 毒 性 脑 膜 炎 , 当脑 脊 液 的 糖 < 、 n l 蛋 糖 但 1 mro/ 7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病毒性脑炎、细菌性脑膜炎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病毒性脑炎、细菌性脑膜炎](https://img.taocdn.com/s3/m/f1741ba0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b816765.png)
影像学检查
MRI和CT等影像学检查可以帮助医生判断脑部病变的情 况和范围。
并发症及其处理
并发症
病毒性脑炎的并发症主要包括瘫痪、癫痫、智力低下等,而细菌性脑膜炎则可能导致脑积水、硬膜下积液、脑脓 肿等并发症。
发热、头痛、呕吐、意识障碍、抽搐等,严重者可能出现呼吸衰竭和休克。
诊断
通过脑脊液检查、血液检查、头颅CT或MRI等检查手段进行诊断。
治疗与预后
治疗
以抗生素治疗为主,常用药物包括头 孢菌素、青霉素类等。同时需要对症 治疗和支持治疗。
预后
细菌性脑膜炎的预后取决于多种因素 ,如病原体类型、治疗是否及时、患 者年龄和身体状况等。大部分患者经 过及时治疗可以痊愈,但部分患者可 能留下后遗症。
细菌性脑膜炎
针对细菌耐药性的问题,将有更多研 究致力于开发新型抗菌药物和其他治 疗方法。同时,为了更好地预防细菌 性脑膜炎的传播和流行,需要加强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疾病监测和控制措施的研究和实施。
总体趋势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对疾病认 识的深入,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 的研究将更加精细化、个体化和综合 化。未来将有更多的研究成果转化为 临床实践,为患者提供更有效、更安 全的治疗方案。同时,跨学科合作和 国际交流将成为推动研究的重要方式 ,为解决全球性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性疾病问题提供支持。
早期诊断与治疗的重要性
早期诊断
对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早期诊断是关键。密切观察患者症状,及时进行脑电图、影像学等检 查,以便早期发现异常。
早期治疗
一旦确诊为病毒性脑炎或细菌性脑膜炎,应立即开始治疗。早期治疗可以减轻病情,降低并发症的发 生率,提高治愈率。
病毒性脑膜炎的健康宣教
![病毒性脑膜炎的健康宣教](https://img.taocdn.com/s3/m/cbbe6140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eb.png)
讲座:邀请专 家进行病毒性 脑膜炎的讲座, 提高公众对疾 病的认识
网络宣传:利 用网络平台, 发布病毒性脑 膜炎的相关信 息,提高公众 的防范意识
04
社区活动:组 织社区活动, 宣传病毒性脑 膜炎的预防措 施,提高公众 的参与度
谢谢
病毒性脑膜炎的康复护理
01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如饮食、睡眠等
02
定期进行身体检查,
监测病情变化
03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避免焦虑和抑郁
04
适当进行康复训练,
05
遵循医嘱,按时服药,
如肢体功能锻炼等
避免病情复发
病毒性脑膜炎的健康 教育
病毒性脑膜炎的健康教育目的
01
提高公众对病毒性脑膜 炎的认识和了解
病毒性脑膜炎的健康宣教
刀客特万
目录
01. 病毒性脑膜炎的基本知识 02. 病毒性脑膜炎的症状和诊断 03. 病毒性脑膜炎的预防和治疗 04. 病毒性脑膜炎的健康教育
病毒性脑膜炎的基本 知识
病毒性脑膜炎的定义
1
2
3
4
病毒性脑膜炎是一种由 病毒引起的脑膜炎症
病毒性脑膜炎的病原体 包括多种病毒,如肠道
病毒性脑膜炎的症 状:发热、头痛、 呕吐、颈项强直等
病毒性脑膜炎的传 播途径:飞沫传播、
接触传播等
病毒性脑膜炎的治 疗方法:抗病毒药
物、对症治疗等
病毒性脑膜炎的康 复指导:注意休息、 合理饮食、保持良
好的心态等
病毒性脑膜炎的健康教育方式
01
02
03
宣传资料:制 作病毒性脑膜 炎的宣传资料, 包括病因、症 状、预防措施 等
接触传播:直接 接触感染者或与 感染者接触过的 物体表面,可能 导致病毒传播
病毒性脑炎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病毒性脑炎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https://img.taocdn.com/s3/m/08a9c9b1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d0.png)
胞毒性水肿),随病程延长,ADC值逐渐升高 ❖ 增强扫描:病变实质区多呈弥漫性或脑回样强化 ❖ 病变累及脑膜,引起脑膜增厚、强化
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HSV)
❖ 即急性坏死性脑炎,分为Ⅰ型和Ⅱ型,Ⅰ型多见于成人, Ⅱ型多见于新生儿
❖ 主要侵犯颞叶、额叶底部、脑岛及边缘系统 ❖ MRI上显示的病灶分布多不对称,可从颞叶内侧面、额叶
眶面延续累及扣带回、岛叶,而基底节区通常豁免,形成 典型的「刀切征象」
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HSV)
图1. 男,22岁 图2. 男,46岁 (a)T1WI示左侧额/岛叶片 状低信号; (b)T2WI上呈高信号; (1c)T2 FLAIR 呈高信号; (2c)DWI扩散受限。
中毒性脑病
❖ 病因:外源性中毒(酒精相关的Wernick脑病和胼胝体变性、甲醇、 CO、毒品、化疗药物)和内源性中毒(高血压脑病、葡萄糖代谢障碍 、肝性脑病、渗透性脱髓鞘等)。
❖ 受累部位:脑白质纤维和脑深部灰质核团(基底节核团、丘脑、脑干 、黑质、红核、小脑齿状核)。
❖ 共同的影像学特征是上述受累部位的对称分布、弥散受限、无强化。
小结
❖ 急性或亚急性起病,以精神意识障碍、癫痫为主要临床表现 ❖ 多灶性为主,呈对称/不对称分布 ❖ 主要表现为脑组织弥漫性肿胀,侵犯灰质为主;急性脱髓鞘脑炎主要位
于皮层下及侧脑室周围白质, ❖ 平扫:CT呈低密度灶;MRI呈长T1长T2信号影,FLAIR呈高信号,DWI能更
早期发现病灶 ❖ 增强:弥漫性、斑片状或脑回样强化 ❖ 治疗:对症治疗、抗病毒为主
概述
❖ 无性别差异,任何年龄均可发病,好发于儿童。 ❖ 病原学分类包括疱疹病毒性脑炎(HSE)和非疱疹病毒性脑炎
脑炎确诊金标准
![脑炎确诊金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98b60b2b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a660e6a.png)
脑炎确诊金标准
脑炎的诊断,首先要从患者的临床表现入手,患者往往表现为头痛、发热,伴有恶心呕吐,查体脑膜刺激征阳性。
考虑脑炎以后,要完善腰穿检查,如果腰穿提示脑脊液压力高,大于180mmHg,且脑脊液细胞数高于正常范围的0到10个,脑脊液蛋白数高于正常范围的0到450mg,则可以考虑存在脑炎。
具体鉴别是哪一个种类的脑炎,还需要结合腰穿、脑脊液细胞学以及影像学的结果。
一般病毒性脑膜炎最为常见,细胞数一般在几十到几百之间,患者脑实质都没有损害,影像学无异常,蛋白可以轻度升高或者正常范围。
病毒性脑炎,以单纯疱疹病毒脑炎最为常见,影像学多表现为颞叶或者额叶及海马、杏仁核等有异常密度,有可能严重的患者出现出血坏死性脑炎的表现,脑脊液检查其细胞数,数十到数百不等,蛋白多轻度升高,有时还可以见到红细胞。
结核性脑膜炎则无明显的特异性,患者可以有结核菌感染的病史,比如呼吸道结核或者消化道结核,脑脊液检查细胞数升高,几十、几百甚至上千都有可能,蛋白往往增高较明显,糖和氯化物有不同程度的降低,ppd实验阳性,可以帮助诊断。
细菌性脑膜炎则是以化脓性脑膜炎最为常见,细胞数成千上万,蛋白明显升高,糖和氯化物明显降低,抗生素治疗有效。
其它还有一些比较特殊类型的脑炎,比如新型隐球菌脑膜炎,其鉴别诊断,主要是脑脊液墨汁染色可以查到隐球菌,就可以确诊。
还有自身免疫性脑炎以及其它的脱髓鞘脑炎,需要完善相关的抗原抗体检测才能明确诊断。
病毒性脑炎诊疗规范汇总.
![病毒性脑炎诊疗规范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e214ab7cf5335a8102d22050.png)
(3) 病毒抗原和基因检查 采用免疫荧光法和 RT-PCR法可在血、脑脊液、分泌物以及排泄 物中检测到特异性病毒抗原和核酸片段。
【诊断及鉴别诊断】
1.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资料,结合患儿急性 起病,有不同程度的发热、颅内压增高,或 意识障碍、惊厥、瘫痪和神经系统定位体征 者,应高度怀疑本病。同时根据外周血的特 点,脑脊液改变符合病毒性脑炎,结合脑电 图、头颅影像学及病原学检查作出临床诊断。
(3)积极控制脑水肿、防止脑疝发生:静脉使 用脱水剂,如甘露醇、甘油果糖,严重者可 给予白蛋白+速尿,必要时在有效抗感染基础 上使用短程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减轻脑水肿, 并严格限制液体入量,脑疝者可在上述抢救 治疗基础上使用过度通气。
病毒性脑炎诊疗规范
郓城县诚信医院
【概述】
病毒性脑炎是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和死亡的主要原因 之一。目前有多种病毒感染对中枢神经系统的结构 与功能造成严重损害,包括肠道病毒、单纯疱疹病 毒、EB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腮腺炎病毒、麻 疹病毒、乙脑病毒、巨细胞病毒、HIV等。病毒感 染主要累及脑实质,若同时累及脑膜,且脑膜炎的 表现较为明显则称为病毒性脑膜脑炎。
1.
一般疗法
(1)控制室内温度(28℃左右为宜),环境力求 安静。 (2)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注意营养热量补充, 昏迷病人可给予鼻饲。 (3)注意眼部、口腔、皮肤清洁护理,定时用 生理盐水或1:5000呋喃西林液清洗口、眼,昏 迷病人用油纱或盐纱掩护眼睛。定时翻身, 拍背,帮助呼吸道痰液排出。用温水擦浴及 30%酒精按摩受压骨突部位,防止褥疮发生。
2. 前驱感染 如单纯疱疹感染时,有无口周疱 疹的前驱感染征象。
3.临床表现 询问起病缓急,体温高低及热 型,意识障碍出现的时间、特点、程度及变 化。头痛、呕吐、惊厥的发生时间,发作情 况,与热程的关系。病程中有无肢体瘫痪或 精神行为异常。
病毒性脑膜炎
![病毒性脑膜炎](https://img.taocdn.com/s3/m/72801714ba1aa8114431d968.png)
临床表现
多数为全部性或局灶性强直-阵挛或阵挛性发作,少数表现为肌 阵挛或强直性发作。皆可出现痫性发作持续状态。 (3)若脑部病变主要累及额叶底部、颞叶边缘系统,患者则主 要表现为精神情绪异常,如躁狂、幻觉、失语以及定向力、计 算力与记忆力障碍等。伴发热或无热。多种病毒可引起此类表 现,但由单纯疱疹病毒引起者最严重,该病毒脑炎的神经细胞 内易见含病毒抗原颗粒的包涵体,有时被称为急性包涵体脑炎, 常合并惊厥与昏迷,病死率高。
病理生理
病毒通过多种机制进入中枢神经系统 (centralnervoussystem,CNS)。很多病毒如肠道病毒在CNS外复制 并且通过血源性播散入侵。病毒颗粒直接通过血脑屏障,或者 被感染的白细胞携带(如腮腺炎病毒、麻疹病毒或疱疹病毒)之 后直接感染血管内皮细胞。其它病毒通过周围神经或者颅神经 入侵,如脊髓灰质炎病毒、单纯疱疹病毒。一旦进入中枢神经 系统,病毒会在蛛网膜下腔的脑脊液内传播,随之产生炎症反 应导致脑膜炎。病毒也会直接传播或者通过白细胞经神经组织 到达神经元和胶质细胞。
其他辅助检查
1.影像学检查 脑部CT或MRI一般无异常。
2.脑电图 以弥漫性或局限性异常慢波背景活动为特征,少数 伴有棘波、棘慢综合波。慢波背景活动只能提示异常脑功能, 不能证实病毒感染性质。某些患者脑电图也可正常。
诊断
大多数病毒性脑膜炎或脑炎的诊断有赖于排除颅内其他非病 毒性感染、Reye综合征等常见急性脑部疾病后确立。
在有的脑炎患者,见到明显脱髓鞘病理表现,但相关神经元 和轴突却相对完好。此种病理特征,代表病毒感染激发的机体 免疫应答,提示“感染后”或“过敏性”脑炎的病理学特点。
常见脑炎的诊断与鉴别
![常见脑炎的诊断与鉴别](https://img.taocdn.com/s3/m/f2b2c42a647d27284b73513e.png)
(一)前驱症状:上感症状,头痛、 发热、精神萎靡、恶心、呕吐、腹 痛、肌痛。 (二)神经系统症状、体征:
1.颅内压增高:头痛、呕吐、血 压升高、心动过缓,婴儿前囟饱 满,严重时可呈现去脑强直状态, 甚至脑疝发生。 2.意识障碍:轻者可无,重者可有, 或有精神症状和异常行为。少数 精神症状非常突出。
(三)其他系统症状:如单纯疱疹v 脑炎→口唇或角膜疱疹;肠道v脑 炎→心肌炎、各种皮疹;腮腺炎v 脑炎→腮腺肿大。
由于病脑临床表现多种多样, 以往部分资料将其临床分型为:普 通型、精神型、局灶型、癫痫型、 昏迷型、基底节型、混合型等;也 有的分为一般型、意识障碍型、精 神异常型、抽搐型、瘫痪型等。
五、辅助检查: 1.CSF:压力增高(正常:新生儿 30―80mmH2O; 儿童70―200mmH2O),外观多 清亮,白细胞数增高, 多﹤300×10 6/L,以淋巴细胞为 主。单纯疱疹V脑炎常可有红细胞。
蛋白正常(﹤0.4g/L)或轻度增 高,糖(新生儿3.9―4.9mmol/L, 儿童2.8―4.4mmol/L)和氯化物 (新生儿111―123mmol/L,儿童 118―128mmol/L)无明显改变。 部分患儿CSF可正常。涂片、培养 无细菌发现。
常见脑炎的诊断与鉴别
硬脑膜
脑蛛网膜
常见脑炎的诊断与鉴别 几个概念问题: 1.此处所谓常见脑炎是指病毒性脑炎、化脓性脑膜炎和结核性脑 膜炎。 2.此处所谓脑炎是一个统称、 泛称。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多种多样, 一般感染部位在脑膜的称为脑膜炎,感染部位在脑实质的称为脑炎, 脑膜和脑实质均有累及的称为脑膜脑炎, 脑膜和脊髓膜均有累及的称 为脑脊髓膜炎。疾病名称中习惯称为病毒性脑炎、化脓性脑膜炎、结 核性脑膜炎。但实际很多情况下实质上是脑膜脑炎。此三种脑炎以下 简称为病脑、化脑、结脑。此三种脑炎不是儿科特有,在内科病人也 有。以下以儿科患者特点为主加以复习。 一、病毒性脑炎 病毒性脑炎,是指各种病毒感染引起的脑实质的炎症,如果 脑膜同时受累明显则称为病毒性脑膜脑炎。2 岁以内小儿发病率 较高,6~11 月份发生较多。 一、 病因: 100 多种病毒,但常见的有常见的有肠道 v(virus)、 有 单纯疱疹 v、虫媒 v(如乙脑 v) 、腺 v、巨细胞包涵体 v 及 某些传染病 v(如腮腺炎 v、麻疹 v 等) 。 可引起病毒性脑炎的病原
各型脑炎脑膜炎的鉴别诊断
![各型脑炎脑膜炎的鉴别诊断](https://img.taocdn.com/s3/m/a7aa32de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26.png)
各型脑炎脑膜炎的鉴别诊断鉴别诊断各型脑炎脑膜炎血象:白细胞计数(WBC):20-40 XXX脑脊液(CSF):外观性状:澄清无色细胞数:0-0.005 XXX蛋白:0.15-2.8 g/L葡萄糖:4.2 mmol/L氯化物:119-129 mmol/LXXX试验:混浊,呈++~+++↑↑,中性↑↑↓↓压力:70-180 mmH2O脑膜炎病原学途径:双球菌,流感嗜血杆菌、葡萄球菌,变形杆菌,大肠杆菌季节:冬春临床表现:起病急,高热寒战,剧烈头痛,烦躁,惊厥,嗜睡,昏迷,面色发灰,双目凝视,感觉过敏,脑膜刺激症(+++),高颅压→脑疝→脱水→酸中毒,休克,DIC脑炎病原学途径:脑炎病毒,乙脑病毒,新型隐球菌临床表现:脑炎病毒:起病急,高热寒战,头痛,呕吐,脑膜刺激症(+)、高颅压,特征性的脑脊液改变,涂片、培养可见致病菌乙脑病毒:夏季,起病缓慢,阵发性头痛,加重或持续,肩背酸痛乏力,纳差,脑膜刺激症,意识障碍,眼颤新型隐球菌:呼吸道,一般起病缓慢,阵发性头痛,加重或持续,肩背酸痛乏力,纳差,脑膜刺激症,意识障碍,眼颤结核性脑膜炎临床表现:转移灶结核症状,头痛,恶心,呕吐,脑膜刺激症,嗜睡,谵妄,意识障碍,↑↑中性烦躁,精神异常,癫痫,瘫痪,面神经,动眼神经,外展神经受损,浅嗜酸升高反射减弱或消失,深反射亢进,共济失调,二便失禁,去大脑皮质强直流行性乙型脑炎临床表现:流行季节,起病急,发热头痛,神志改变,皮肤粘膜瘀斑瘀点,脑膜炎刺激症,特征性的脑脊液改变需要注意的是,文章中存在大量的格式错误和明显有问题的段落,这些部分已经被删除。
同时,对于每一段话,进行了小幅度的改写,使得句子更加清晰易懂。
接触过结核患者,出现起病缓慢、高颅压、脑膜刺激症、精神症状等症状,脑脊液中出现结核杆菌,提示可能为结核性脑膜炎。
另外,起病缓慢、免疫功能低下、脑脊液中查到隐球菌等症状,提示可能为隐球菌性脑膜炎。
乙脑病毒感染可出现急性头痛、呕吐、高热、昏迷、抽搐、脑膜刺激症等症状,需要注意与其他病毒感染、化脑、毒痢等疾病鉴别。
病毒性脑膜炎
![病毒性脑膜炎](https://img.taocdn.com/s3/m/1e26d29125c52cc58ad6be51.png)
病毒性脑膜炎
病毒性脑膜炎
【病史采集】
1.发病季节,病毒感染史。
2.症状:
(1)全身症状:畏寒、发热、全身不适、咽痛、肌痛、腹痛等。
(2)神经症状:头痛、恶心、呕吐、颈项强直、嗜睡、畏光、颈背部
疼痛等。
【物理检查】
1.全身检查:皮肤改变如皮疹、疮疹、瘀斑,肌肉压痛,腮腺肿大和
心脏体征。
2.专科检查:意识状态,脑膜刺激征。
【实验室检查】
血液白细胞计数及分类。
脑脊液压力、白细胞计数、蛋白、糖和氯化物。
【诊断要点】
1.病初有发热及各种原发病(如上呼吸道感染或胃肠道感染、腮腺炎、疱疹、麻疹、水痘等)症状。
2.急性或亚急性起病,有明显的头痛、呕吐、发热及脑膜刺激征。
3.多无明显的脑实质局灶损害体征。
4.脑脊液白细胞数轻度增加,蛋白正常或增加,糖和氯化物正常。
腮
腺炎和淋巴细胞脉络膜脑膜炎病毒感染时,糖含量可降低。
血清和脑
脊液特异性抗体阳性。
【鉴别诊断】
1.类脑膜感染。
2.细菌性脑膜炎。
3.结核性脑膜炎。
4.真菌性脑膜炎。
【治疗原则】
同病毒性脑炎。
对于有明显颅内高压和意识障碍的病人,可选用短程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
【疗效评价标准】
1.治愈: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脑脊液恢复正常。
2.好转:症状及体征减轻,脑脊液改善。
3.出院标准:达到上述治愈或好转标准者可出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早期诊断和治疗是降低本病死亡率的关键,主要 包括病因治疗,辅以免疫治疗和对症支持治疗。
二.免疫治疗
治疗
三
肾上腺皮质激素
抗 病 毒 一药 物 治 疗
五、对症支持治疗
四.抗菌治疗
1.抗病毒药物治疗
一.阿昔洛韦:为核苷类抗DNA病毒药。体外
CNS感染途径
①血行感染:病原体通过昆虫叮咬、动物咬伤、 使用不洁注射器静脉或肌肉注射、静脉输血等进 入血流,面部感染时病原体也可经静脉逆行^颅, 或孕妇感染的病原体经胎盘传给胎儿; ②直接感染:穿透性颅外伤或邻近组织感染后病 原体蔓延进入颅内; ③神经干逆行感染:嗜神经病毒如单纯疱疹病毒、 狂犬病毒等首先感染皮肤、呼吸道或胃肠道粘 膜.然后经神经末梢进入神经干。
确诊尚需 如下检查
鉴别诊断
本病需要与下列病毒性脑炎鉴别:
带状疱疹 病毒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脑 炎 肠道病 毒性脑 炎 急性播 散性脑 脊髓炎 :
本病是由带状疱疹病毒 感染后引起的变态反应 性脑损害,临床表现意 识模糊,共济失调,局 灶性脑损害的症状和体 征。病人多有胸腰部带 状疱疹的病史,头颅 cT无出血性坏死的表 现,血清及脑脊液检出 该病毒抗原、抗体和病 毒核酸阳性,可资鉴别 。
•HSV1主要潜伏在三叉神经节,或HSV2主要潜伏在骶神经 节 •而HSV-2则大多数是由原发感染所致,且HSV-2所引 起的HSE主要发生在新生儿,是新生儿通过产道是被HSV2感染所致。
4.头痛、轻微的意识和人格改 变,有时以全身性或部分性运 动性发作为首发症状,病情缓 慢进展,精神症状表现突出, 如注意力涣散、反应迟钝、言 1.任何年龄均可发病, 临床常见症状 语减少、情感淡漠和表情呆滞 约2/3的病例发生于40 发病年龄 ,或有动作增多、行为奇特及 岁以上的成人 冲动行为,智能障碍也较明显 5. 偏盲、偏瘫、失语、眼 肌麻痹、共济失调、多动( 2. 原发感染潜 震颤、舞蹈样动作、肌阵 潜伏期 伏期2-21天, 挛)、脑膜刺激征等,多数 平均6天 病人有意识障碍,表现意 识模糊或谵妄,随病情加 神经症状 重可出现嗜睡、昏睡、昏 3.可有发热、全身 不适、头痛、肌痛 迷或去皮质状态,约l/3 、嗜睡、腹痛和腹 病人可出现全身性或部分 泻等症状,多急性 性痫性发作 起病,约l/4患者 病程为数日至1—2个月。以往报道预后差 可有口唇疱疹史; 前驱期表现 ,死亡率高达40%,70%,现因特异性抗 发病后患者体温可 HsV药物的应用使多数患者得到早期有效 高达38.4~40.0 的治疗,死亡率有所下降。 度
诊断
•①口唇或生殖道疱疹史,或本次发病有皮肤、 粘膜疱疹
临床诊断依据
• ②发热、明显精神行为异常、抽搐、意识障碍 及早期出现的局灶性神经系统损害体征
•③脑脊液红、白细胞数增多(白细胞≥5/mm3), 糖和氯化物正常
•④脑电图以颞、额区损害为主的脑弥漫性异常
•⑤头颅cT或MRI发现颞叶局灶性出血性脑软化灶 •⑥特异性抗病毒药物治疗有效可间接支持诊断。 • ①脑脊液中发现HSV抗原或抗体;②脑组织活检或病理 发现组织细胞核内包涵体,或原位杂交发现HSV病毒核酸; ③脑脊液PcR检测发现该病毒DNA;④脑组织或脑脊液标 本HSV分离、培养和鉴定;⑤PcR检查脑脊液中其他病毒, 以除外其他病毒所致脑炎
临床表现
辅助检查
CSF病原学
①检测HSV:抗原抗原阴性可 作为排除本病的依据之一;② 检测HSV特异性IgM、lgG抗体 :病程中2次及2次以上抗体滴 度呈4倍以上增加,即具有确 定诊断的价值;③检测csF中 Hsv—DNA
EEG
CSF常规 出现弥漫性高波幅 慢渡,以单侧或双 侧联、额区异常更 明显,甚至可出现 颥区的尖渡与棘波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2012-09-11
.
定义及分类
病原微生物侵犯中枢神经系统的实质、被膜及血管等引起 的急性或慢性炎症(或非炎症性)疾病即为中枢神经系统 感染性疾病 根据感染的部位可分为: ①脑炎、脊髓炎或脑脊髓炎:主要侵犯脑和(或)脊髓实质; ②脑膜炎、脊膜炎或脑脊膜炎:主要侵犯脑和(或)脊髓软 膜; ⑦脑膜脑炎:脑实质与脑膜合并受累。 根据发病情况及病程可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感染。 根据特异性致病因子不同,以脑炎和脑膜炎为例,有病毒性 脑炎、细菌性脑膜炎、真菌性脑膜炎和脑寄生虫病之分。
头颅CT及MRI
压力正常或轻度增高,细胞数明显增多,以单 个核细胞为主,可有红细胞数增多,除外腰椎 穿刺损伤则提示出血性坏死性脑炎;蛋白质呈 轻、中度增高,糖与氯化物正常
CT可正常,也可见一侧或双侧颞叶、海马及边缘系统局 灶性低密度区,若低密度病灶中出现点状高密度影提示颞 叶有出血性坏死,更支持HSE:的诊断。头颅MR/有助 于发现脑实质内长T1长T2信号的病灶。
病因及发病机制 临床表现 诊断及鉴别诊断 治疗
病因及发病机制
HSV是一种嗜神经DNA病毒,分为I型和Ⅱ型,近90%的人类HSE是由I型引起, 6%一15%系由Ⅱ型所致。成人约2/3的HSV-1脑炎起因于内源性病毒的活化:
潜伏 2-3周口腔和 生殖道原发感 染 三叉神经节( HSV1)或骶 神经节( HSV2) 机体免疫力低下 病毒激活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
病毒感染性疾病
细菌感染性疾病
化脓性脑膜炎 结核性脑膜炎
病毒感染性疾病
病毒进入神经系统及相关组织引 起的炎性或非炎性改变即为神经 系统病毒感染
单纯疱疹性病毒性脑炎
herpes simplex virus encephalitis ,HSE
定义
是由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 一种急性CNS感染性疾病, 又称为急性坏死性脑炎
多见于夏秋季,可 为流行性或散发性 。临床表现发热、 意识障碍、平衡失 调、反复癫痢一 166—发作以及肢体 瘫痪等。病程初期 的胃肠道症状、脑 脊液中的病毒分离 或PcR检查阳性可 帮助诊断。
多在感染或疫苗接种后 急性发病,可表现为脑 实质、脑膜、脑干、小 脑和脊髓等部的症状和 体征,故症状和体征表 现多样,重症病人也可 有意识障碍和精神症状 ;但HSte为脑实质病 变,精神症状突出,智 能障碍较明显,少数患 者可有口唇疱疹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