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成化青花瓷(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明成化青花瓷

一、概述

明成化朝(公元1465—1487年,明宪宗朱见深年号)历时23年,是我国陶瓷烧造史上重要的历史时期,成化青花可谓明代中期青花艺术的代表。其器突出特点是玲珑秀奇、端巧工细,后人对其评价颇高。

二、胎釉

成化青花瓷器胎质洁白、细密、胎体秀美而轻薄。施釉洁白肥腴,釉质独特,润如凝脂,呈半透明状,若迎光透视,隐约可见胎体泛出淡淡的肉红色。这种釉色是鉴定明成化青花瓷器的一个重要特征,后人仿造的多不成功。成化瓷器修胎规整,瓶、罐、壶等立器接口痕迹不明显,盘子多有塌底现象,碗、盘类等足较直而且较高。官窑青花瓷器分底施釉和砂底两种。以带釉居多。砂底有些呈褐黄色。俗称“米糊底”,上手摸之,温润细滑,无粗糙感,为成化官窑器所特有风格。成化民窑瓷虽比不上同时期的官窑瓷精细规矩,但其器型规整、胎子洁白细密、釉子光润肥厚的程度,在明代各朝中都是最突出的。

三、青花呈色

成化青花除了前期官窑瓷有的继续使用苏麻离青料,宣德遗风仍存,后期的制品绘彩主要用的是江西乐平县产的陂塘青,也称平等青,其色柔和淡雅,蓝中闪灰,呈色非常稳定、平静,颇有水黑画风格,与洁白温润的胎釉和纤细的纹饰相衬,分外脱俗。但往往因釉质肥厚,青花色淡,而有云遮雾障若隐若现的现象。尤以底足的青花款色调表现得最为突出。青花色调浓重者,相近于宣德晚期,并和多数浅淡色调同时并存。成化青花线条纤细,多用双勾线条勾勒图案,然后在图案内进行渲染,双勾线用浓笔,渲染用淡笔,因而其烧成作品呈色大多浅淡雅致。成化民窑青花瓷,青花颜色同样浅淡发灰。

成化青花与弘治青花相类似,故有“成弘不分”的说法。

四、造型

明成化瓷器造型庄重圆润,玲珑俊秀,历来有“成化无大器”的说法,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从传世品来看,明成化青花瓷大件少见,绝大多数为小件器。常见的官窑瓷器有碗、盘、杯、高足杯、高足碗、卧足碗、罐、盒、炉、洗、梅瓶、梨壶、盏托、玉壶春瓶等。

五、纹饰

成化青花瓷纹饰纤细活泼,多用双线勾勒填色法,填色较淡。只用平涂,只分浓淡而不分阴阳,无渲染烘托。绘人物衣着,只绘单色外衣,无内衣作衬托,故有成窑“一件衣”的说法。

常见纹饰有:荷莲鸳鸯、松竹梅石、灵芝花草、秋葵牡丹、折枝花果、缠枝花卉、菊花苜蓿、兰花栀子、宝相花、山茶花、牵牛花、莲花八宝、龙、凤、火云、狮子麒麟、海兽、花鸟团龙、婴戏仕女、八仙高士,以及梵文和藏文等。器口内外多以弦纹,少数以卷草纹带或锦地纹带装饰。足外墙一般围以两或三道弦纹,一道靠上,两道靠近足底部边缘。

成化民窑青花瓷,纹饰常见狮子、麒麟、海兽、荷塘鸳鸯、秋葵山茶、山石花草、折枝牡丹、婴戏、高士、结带宝杵等,有的纹饰画得柔和,有的画得潦草,无论哪种都透出潇洒活泼,从随意之中见其清丽。

六、款识

有六字双圈或六字双框款,写“大明成化年制”。从窑址出土的瓷器看,写有双框款的瓷器,一般是成化后期的产品。也有在罐上写“天”字款的,无圈框,俗称“天字罐”。

民窑青花瓷多数无款,少数有款的既有“大明成化年制”的,也有写“大明成化年造”的。

成化款苍劲有力,笔画圆润,字体较大,被框、圈紧紧束住。“大”字尖圆头高,“成”字撇硬直到腰,“制”字上大下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