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故都的秋综合版
《故都的秋》《荷塘月色》《我与地坛》群文阅读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第七单元《故都的秋》《荷塘月色》《我与地坛》群文阅读【教学目标】1.品读文段,准确理解情景交融的散文写作手法;2.体悟人文之美,激发学生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3.理解中华民族审美心理,传承民族文化。
【教学重点】把握景、情、人的关联,掌握情景交融的散文写作手法。
【教学难点】理解中华民族审美心理。
【教学过程】一.导入:师:从某种意义上来看,世间一切,都是遇见。
就像,冷遇见暖,就有了雨;春遇见冬,有了岁月;人遇见山水,就有了情思;情思遇见文字,就成了散文。
这节课,我们会通过对必修上册第七单元3篇现代写景散文的品读,领略文字中的自然之美,寻找安放在那里的深沉的灵魂。
学习任务一:人间有味是清欢说明:朗读赏析的文段,小组内进行评议。
被推选者,朗读文段并自己的赏析文字,与大家共赏。
教师小结:这三篇散文中,郁达夫以情驭景,带着浓厚的兴味,描摹欣赏着故都清、静、悲凉的秋日之美,蕴含了他对故都之秋的眷恋与热爱;朱自清工笔细描,以极其细腻的笔法写出荷塘的幽静素雅和朦胧诗意,投射出他淡淡喜悦中的淡淡哀愁;史铁生抓住景物特点,在荒芜并不衰败的地坛中找到了生命的支撑。
由此可知,散文中的景物描写一定是为了表达作者的某种情感,而这种情感须联系整篇散文来进行定位。
如果“情”与“景”的比例相当,我们既能看到“自然”之景,又能感受到“情”的自然流动,那便是达到了“情景交融”的效果,这也是散文的高境界。
三位作家用发挥到极致的语言之美,通过景物描写或含蓄或直接地传递了自己的情感,情景交融,给予了我们厚重的审美体验。
学习任务二:生命律动的哲思作为读者,我们总是处在旁观者的角色,去观赏作者看到的一朵花开,去想象作者情思的冷暖。
我们觉得散文厚重,恰恰是因为每一篇隽永的散文背后,都藏着一个善感的作者和一种独特的文化。
活动一:请结合导学案上提供的背景材料以及文中相关句段,从作者经历、心路历程、审美趣味三个方面分析异同,探究散文中体现的人文特征和审美心理。
《故都的秋》《荷塘月色》联读课件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作一种独特的审美体验。而朱自清则力求用江南的
明艳与风流抗拒“颓废”,渴望成为摇着轻舟一边
伴随着美女釆莲、一边唱着艳歌嬉戏玩乐的阳光青
年。遗憾的是朱自清只能在幻想中挣脱那些凡俗的
各种羁绊,一旦梦醒,依旧只能回到不得不颓废的
现实人生中。好在两个人心中都依旧有梦,手中都
读者的认同。理由很简单:《故都的秋》虽缺乏宏大、明
亮、昂扬的特质,但其字里行间的那份“悲凉”或者“颓废”
,绝不具备榴莲或者臭豆腐的强大嗅觉穿透力。《故都的
秋》拥有的味道,处于至浓和至淡的中间,中庸却又病态
,更像是中药铺中的汤剂。此种滋味,健康者或许并不喜
爱,病患者却因为与之长久为伴,反而会形成一种心理上
同城异景
《荷塘月色》《故都的秋》联读
活动一
语言审 : 入有“我”之
境假如你在北京大学作为新团的团长,你策划在
开学季带新生参加“文人走过的北京”打卡
活动。夏末,你们要打卡朱自清的清华园荷塘;
秋初,则要打卡郁达夫的秋晨庭院。作为团长,
你将如何介绍这两处美景?考虑到任务的难
度,下面有两处景点解说词的部分内容供参考。
方寻觅更浓的悲凉秋味?
其三,“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
下来的日光”凭什么能够“感觉到十分的
秋意”?只有“一丝一丝”的日光漏下来,
说明树叶依旧十分茂密。真正的“十分秋
意”,该是枝头叶尽,日光朗照。
其四,“忽而来一阵凉风,便息列索落地下
起雨来了。一层雨过,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
天又青了,太阳又露出脸来了”。这说来
实的北平的8月。
其二,近十年来惦念着的,总是“陶然亭的芦花,
《故都的秋》《荷塘月色》《我与地坛》群文阅读+教案
《故都的秋》《荷塘月色》《我与地坛》群文阅读+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三篇文章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
2. 分析三篇文章的文学手法和语言特点。
3.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故都的秋》:了解作者郁达夫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分析文章中的景物描写和情感表达,探讨故都秋天的特色和作者对故都的眷恋之情。
2. 《荷塘月色》:掌握作者朱自清的生平和创作特点,解读文章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体验荷塘月色带来的宁静和作者内心的矛盾情感。
3. 《我与地坛》:了解作者史铁生的创作背景,分析文章中的自我反思和人生感悟,探讨地坛对作者成长的影响和启示。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
2. 运用比较分析法,让学生发现三篇文章的异同点。
3. 利用情境教学法,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情感体验。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三篇文章的作者和背景。
2. 学生自读三篇文章,注意理解文章的大意和情感。
3.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和理解。
4. 教师引导讨论,提出问题,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
5. 比较分析三篇文章的文学手法和语言特点。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包括提问、讨论和分享。
3. 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通过问题回答和分析表达。
六、教学资源1. 文本材料:《故都的秋》、《荷塘月色》、《我与地坛》原文。
2. 参考资料:关于作者郁达夫、朱自清、史铁生的相关介绍和分析文章。
3. 多媒体资源:相关景物和时代背景的图片、音频、视频资料。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三篇文章的主题思想、文学手法和语言特点。
2. 教学难点:分析作者的情感表达和景物描写的深层含义。
八、教学过程设计1. 课堂导入:通过问题引发学生对故都、荷塘、地坛的兴趣,激发阅读欲望。
2. 自主学习:学生自读文章,感知文本内容,记录关键信息。
3.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阅读心得,提出疑问。
4. 教师引导: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进行引导,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
《故都的秋》《荷塘月色》《我与地坛》群文阅读+教案
《故都的秋》《荷塘月色》《我与地坛》群文阅读+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群文阅读,让学生了解和感受不同作者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表达。
2.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和对作者情感的理解能力。
3. 引导学生从作品中汲取生活智慧和人生感悟。
二、教学内容1. 《故都的秋》:郁达夫对北京秋天的描绘,以及他对故都的热爱和怀念之情。
2. 《荷塘月色》:朱自清对荷塘月色的细腻描写,以及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3. 《我与地坛》:史铁生对地坛的描写,以及他与地坛的情感联系,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坚韧和乐观。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通过群文阅读,理解作者的写作手法和情感表达。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从作品中汲取生活智慧和人生感悟。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
2. 采用对比分析法,让学生分析不同作者的写作特点和情感表达。
3. 采用小组讨论法,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悟。
五、教学步骤1. 引入:介绍三位作者和他们的作品,激发学生的兴趣。
2. 阅读:让学生独立阅读三篇文章,理解文章内容和大意。
3. 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感悟和问题。
4. 分析:对比分析三篇文章的写作特点和情感表达。
5. 总结:引导学生从作品中汲取生活智慧和人生感悟。
6. 作业:让学生选择一篇文章,写一篇读后感。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分享时的积极参与程度。
2. 学生作业:评估学生的读后感作业,了解他们对作品的理解和感悟。
3. 学生提问和回答: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评估他们的思考过程。
七、扩展活动1. 组织一次实地考察,让学生亲自体验和感受自然景色,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
2. 邀请一位作家或诗人来校园进行讲座,让学生与作家面对面交流,了解他们的创作心得和经历。
3. 举办一次诗歌朗诵会,让学生选择一篇自己喜欢的作品进行朗诵,展示他们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
八、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目标是否明确,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故都的秋》《荷塘月色》《我与地坛》群文阅读-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同步课件+教案(统编版必
理解富有哲理的语句时要从表层意义、句内 意义(即句子的语境意义、临时意义)、句外 意义(言外之意)等角度理解。
任务五:品味再现散文之美
1.每个人对“美”有自己的见解与感受,请你阅读《故都的秋》、《荷塘 月色》、《我与地坛(节选)》,选择其中优美的片段吟诵,记忆。
2.仿写一个景物片段,体现自己当时的心境。 (提示)你走过的路,跨过的桥,穿越的山河,可曾封存着你美好/忧 伤的记忆?而记忆深处,哪里是你心中的一方净土?一间教室?一片 操场?还是身边一个宁静清美的地方?请你描绘出你心中的一方净土 ,并朗读给观众听。
任务四: 表达美的技巧
对比《故都的秋》与《荷塘月色》,《我与地坛(节选)》 在写景方面各有何特色?
《故都的秋》所写之景富有生活气息,多是直观之景,从五幅图中可以看 出。如“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像喇叭似的牵牛花的蓝朵”“几根疏疏 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等景物,再如秋雨图的对话,秋果图的描绘,都贴 近生活。即使如秋蕊图中的描绘,也在诗情画意中不忘加入尘世的丝丝扫帚 纹。
示例:我心灵的一方净土在家乡连队平房的屋顶上,那里 有我儿时最童真的回忆。房屋周围是田田的棉花地和轻柔的拂 柳。春天,我和露露会去屋顶,感受麻雀叽叽喳喳的在柳枝间 雀跃,歌唱着春的喜悦;夏日的屋顶,晚风习习,听着蟾蜍的 悄悄话,数着繁星点点;秋天的屋顶,看到的是片片白云在地 面铺展;冬天,我们在屋顶盖起白雪的小房子,开心的说着“永 远做邻居”的誓言。现在,记忆是别人的现在,而我除了回忆, 什么也没有了……
《荷塘月色》主要是借景抒情。紧扣文眼“心里颇不宁静”通过三幅 美丽的画徐徐展现作者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忧愁。当然结尾还借用《 采莲曲》《西洲曲》,在精神王国里幻化出一个自由美好的世界,与 现实对比,反衬自己内心的不宁静。
《故都的秋》《荷塘月色》群文阅读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3. 审美鉴赏能力:学生能够通过对两篇课文的阅读和分析,培养对文学作品的审美鉴赏能力,能够感知并欣赏到文学作品的美好。
4. 思考和创新能力:通过对两篇课文的对比阅读,学生能够激发思考,培养创新思维能力,能够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见解。
2. 对于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差异,可以通过分层教学的方式,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和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 改进教学评价方式,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小组合作等,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作业布置与反馈
作业布置:
1. 根据本节课学习的《故都的秋》和《荷塘月色》两篇课文,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包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情感态度的领会、表达技巧的应用等方面。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拓展思维。
(四)巩固练习(预计用时:5分钟)
随堂练习:
随堂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检查学生对课文知识的掌握情况。
鼓励学生相互讨论、互相帮助,共同解决问题。
错题订正:
针对学生在随堂练习中出现的错误,进行及时订正和讲解。
引导学生分析错误原因,避免类似错误再次发生。
1. 学生层次:
根据我对学生的了解,他们在知识、能力和素质方面存在以下层次:
(1)知识层面:学生对文学作品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于《故都的秋》和《荷塘月色》两篇课文所处的时代背景和文化内涵可能不够熟悉。
(2)能力层面: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有高有低,部分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分析能力较弱,需要引导和培养。
(3)素质层面:学生具备一定的审美鉴赏能力和创新思维,但在写作实践中运用课文表达技巧的能力有待提高。
荷塘月色故都的秋综合版
我们的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让我们走进秋 天
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秋的壮丽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秋的凄苦
一江秋水澹寒烟,水影明如练。
-秋的明净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秋的悲凉
一片自然风景就是一个心灵的世界。
学习目标
课文背景
1927年7月,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 政变之后,白色恐怖笼罩了中国大地。旧 时代正在崩坏,新时局尚未到来。知识分 子不满黑暗现实,向往自由生活,但颓丧 和骚动使得他们惶惶然,看不见前进的方 向。 作者在此想躲开恼人的现世,求得短暂的 安宁。所以清清冷冷的荷塘也成为超脱尘 世的绝妙世界。
2、夜深人静之时,作者为 什么会突然想去荷塘边散步?
“这几天心里颇不 (文眼) 宁静”
整 体 感 知
作者的散步的行踪是怎样的? 求宁静
小径
不 宁 静
小径
得 宁 静 失宁静
文章 明线:空间变化 线索 暗线:情感变化
课 文 鉴 赏
1、作者在描写月下荷塘时,
具体描绘了哪些景物?
荷叶
荷花
荷香
第 四 段
荷波 流水
秋蝉残鸣
秋雨话凉
品读五幅图,从“清、静、悲凉”的角度找出 相关的语句。
清
向院子一坐,你能看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
静
听得到天下驯鸽的飞声
悲 凉
我以为蓝色或白色为佳,紫黑色次之。
清
灰土上留下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细腻..清闲
静
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会铺得满地,声音也没 有,气味也没有…细极柔软的触觉。
第 四 段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群文阅读】《故都的秋》《荷塘月色》《我与地坛》群文阅读 “一座城不同景三段情” 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上
《故都的秋》《荷塘月色》《我与地坛》 群文阅读
一座城
三千多年历 史的古都
三个人
邂逅北京 留下经典
他们与它是什么关系?
郁达夫 朱自清 史铁生
郁达夫与北平
• 本文写于1934年,此时的中国, 连年战乱,民不聊生,郁达夫也是 居无定所,颠沛流离,饱受人生愁苦和哀痛。
• 北平在民国时期已不是首都,但在作者心里,依旧是都。从当时的地 域,特别是文化底蕴来说,都是当之无愧的。
落故山 日国围 故不故 园堪国 情回周
首遭 月在 明, 中 ,
故都的秋 =
北平的秋
解题
“故”蕴含着昔日的繁华、深 厚,使“都”具有一种历史与 文化的沧桑感。 故都,是一份深情,是一份眷 恋。
作者为何要先写江南的秋?
➢ 对比。 ➢ 表达对北国之秋的爱之深、爱之切。 ➢ 文章在开头和结尾都以北国之秋和江南之秋作对
蕴含相反状态的词句
景物 蕴含相反状态的词句
落日 雨燕 脚印 古柏 草木泥土 落叶
我
坛与地
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 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 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 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 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
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 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 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 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 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 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 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 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统编版】《故都的秋》《荷塘月色》群文阅读 (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翘楚亭掩映在蓊郁的垂柳之中,远远望去, 只露出红色的飞檐。柳色已然斑驳,却仍丰厚, 柳枝在风中冒冒失失的摇摆,叶子一片繁杂。翘 楚亭就静静地站在那儿,守着面前的一汪碧水, 仔细的聆听高三学子的读书声,嬉闹声,还有那 心底呼喊未来的声音。
秋带着它的口令想让万物臣服,但总有一些 东西会紧紧那甬道旁的新竹,笔直苍翠,心无 旁骛如剑一般指向天空。就如那遒劲的松柏,绿 色淋漓,牢牢守住自己每根针叶。
篇目
景物 选择
形声色态 语言特色 画面组合
《故都的秋》 天色、 色彩映衬 多用修饰语
晨院赏秋图
鸽声、 以动衬静 牵牛花、视听结合
短句、句中 多停顿 质朴有韵味
秋草、
房屋
《荷塘月色》 月下荷塘图
荷叶、
荷花、
荷香、
荷波
动静 视觉 嗅觉
多种修辞 叠词 精雕细刻 华丽典雅
景与情的关系
破败的、狭 窄的小院与 作者悠闲中 的寂寞漂泊 中的宁静融 为一体
写景抒情散文基本要素参照量表
基本要素
非常 较为 符合 符合
选取触动心灵的景物,景中有 4-5 3 我,文中有情
基本 不 分数 符合 符
合 21
情景交融,景物特点与感情表 4-5 3 达的情味一致
21
写景借助比喻、拟人等修辞手 7-10 4-6 法,或者语言准确、生动、有 韵味 状物逼真,景物描写有画面感 7-10 4-6 (层次、角度、色彩、动静)
为什么柔美素雅、清幽萧瑟的画面都能打动你呢?
入境
美在意境
淡淡的月色、淡淡的荷香引领你进入了一个朦胧 的意境,好似你在细嗅荷香。 破败的小院领你走进了一个清幽萧瑟的意境,恰 似你在细数日光。
触动你的是景物,寄情山水、借景抒 情,是民族的审美传统。
《故都的秋》《荷塘月色》《我与地坛》群文阅读 学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一草一木一世界,一花一叶总关情——《故都的秋》《荷塘月色》《我与地坛》群文阅读学习目标:1. 读懂课文中的树,感受景物之美。
2. 探究心灵中的树,体会情感之美。
3. 构建生命中的树,感悟人生之美。
课前预习导入:树木将环境变化铭刻在一圈圈的年轮里,天候为墨身为简,用一根树芯记录千百年的阴晴冷暖,从一截断木窥见亿万年的沧海桑田。
这是真实的一花一世界的故事,来自世间最忠于事实、秉笔直书的史官,它在长河尽头伫立,见证千百年的历史,也见证着我们的一生。
一、读懂课文中的树,感受景物之美。
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
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
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郁达夫《故都的秋》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
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
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朱自清《荷塘月色》譬如那些苍黑的古柏,你忧郁的时候它们镇静地站在那儿,你欣喜的时候它们依然镇静地站在那儿,它们没日没夜地站在那儿,从你没有出生一直站到这个世界上又没了你的时候;——史铁生《我与地坛》篇目句式手法景物特点作者情感《故都的秋》短句:简练白描:朴素槐树:落蕊满地清冷《荷塘月色》叠词:繁复比喻:典雅柳树:色阴姿丰淡泊《我与地坛》长句:严谨反复:强烈柏树:苍黑镇静深沉篇目《故都的秋》《荷塘月色》《我与地坛》地点破屋市井清华雅园皇城古园时间秋天,早晨夏天,晚上四季,下午动物驯鸽的飞声、秋蝉的啼唱蝉声、蛙声昆虫:蜂儿、蚂蚁瓢虫、蝉蜕、雨燕植物槐树、牵牛花疏草、枣树树、柳树、荷叶、荷花柏树、落叶、野草荒藤二、探究心灵中的树,体会情感之美。
第十四课《故都的秋》《荷塘月色》教考融合练习 参考答案
第十四课《故都的秋》《荷塘月色》教考融合练习参考答案一、语言文字的运用与表达1、A 先看第一空:“浓墨重彩”指绘画或描述着墨多;“可歌可泣”的意思是值得歌颂,使人感动得流泪,指悲壮的事迹使人非常感动。
此处语境是说郁达夫小说中的“零余者”形象在文学史上的分量很重,应选用“浓墨重彩”,据此排除B、D两项。
再看第二空:“水乳交融”形容关系非常融洽或结合十分紧密;“并行不悖”指同时实行,互不冲突。
该处说的是“郁达夫笔下的中国底色与异域风情”,强调融合,应选用“水乳交融”,据此排除C项。
2、B 联系上下文“但无论郁达夫受到外国文学影响有多深……浸淫着中国传统士大夫的人格与修养”可知,该处所填语句应先承接上文的“无论”,表明一种结果,即“无论……都……”,据此排除C、D两项。
再结合选项可知,该处所填语句还应连接下文构成对上文结果的解释,据此排除A项。
3、C(A项,语序不当,前面说的是“本土‘化’”,后半句“本土文学”作主语,所以应该是“本土文学与非本土文学”。
B项,“整合、发现、提炼”语序不当,应该是“发现、整合、提炼”。
D项,“相互渗透、相互影响”语序不当,应该是“相互影响、相互渗透”。
)4、D 一干二净,形容一点也不剩。
一尘不染,原指佛教徒修行时,排除物欲,保持心地洁净。
指丝毫不受坏习惯、坏风气的影响。
也用来形容清洁、干净。
后用以形容清静、纯洁。
也形容为人清廉,不沾染坏习气。
后多用以形容清净廉洁,品格高尚。
第一处表达的是校舍干净。
因此选用“一尘不染”。
当之无愧,担得起某种荣誉或称号,无须感到惭愧。
无可厚非,表示没有可过分责难的。
意指说话做事虽有缺点,但还有可取之处,应予谅解。
第二处语境表达的是清华园里,有水有木,环境幽雅,“水木清华”四个字当得起。
因此选用“当之无愧”。
依依不舍,形容很留恋、十分舍不得。
流连忘返,意思是玩乐时留恋不愿离开。
第三处语境说的是同学们来到土山的背后读书玩乐,这儿环境优美,不想离开。
《故都的秋》《荷塘月色》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明净、高爽、无纤尘 之感,写出了“清”
冷色调
(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 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
生命的衰竭与凄 凉
之,淡红色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 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观景、赏景的心态、 动作,悠闲、惬意、
悠然
一、情境导入 总之,所写的景是破败、狭窄、单调、平凡的,完全是市井平民的生活
悠闲、无聊、感伤、悲凉、寂寞 奇、有味、像样 清、静的淡色
“清秋的佳日”“Golden Days”
2.分析《故都的秋》中写秋的主要技巧。
(1)选材上:选取典型的景物去体现秋的特点。 (2)角度上: 从声、形、色、境等方面入手;从视、听、味、触等感官入手。 (3)效果上:分别从色、形、声、味、实,来体现一个共同的主题—— “清”“静”“悲凉”,体现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形”是五幅故都的秋景图, “神”是“清”“静”“悲凉”。 (4)语言上:多用整齐语句、排比语句,具有工整、雅致之美,雅俗共赏、感情浓郁、 造势饱满、富于联想,朗读起来具有音韵之美。
静、清
“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
“衰弱”“残声”“嘶叫”
悲凉
秋雨图 秋果图
看雨
内容 “息列索落”“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 “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
话雨 评雨
全盛时期
“缓慢悠闲的声调” “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 “淡绿微黄”
“叶落”“枣子红完” 成熟时期
特点 静、快、利索、不拖泥带水、清爽
2.写作背景:
故都的秋
荷塘月色
《故都的秋》:从1921年9月至1933年3月,郁达夫用
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和进行创作。由于国 《荷塘月色》:本文写于1927年7月,当时朱
故都的秋荷塘月色+群文教案+统编版定案
任务活动一读文章,构建文本
《荷塘月色》在描写荷塘上和荷塘四周的景象时,分别用了何种描写 手法?请在图中①②处填出,每处限定4个字。
答案 ①正面描写 ②侧面烘托
任务活动一读文章,构建文本
下面是《故都的秋》的思想内容框架图,读完思考后面两个问题。
①秋院晨景 ②秋槐落蕊 ③秋蝉 残声 ④秋雨话凉 ⑤秋果美景
找出两篇文章中所描写的景物画面并概括每幅画面的特征一枝一叶总关情体会散文的自然之景与人间真庭院品秋视觉秋色触觉柔软秋蝉图秋雨图闲人叹秋清晨踏秋听觉秋声听觉秋韵视觉秋色画面画面意象画面特征月下小径月下荷塘荷塘月色荷塘四面一枝一叶总关情体会散文的自然之景与人间真荷塘月色在所描写的四幅画面中描写了哪些景物
文学知识
创造社
创造社是“五四”新文学运动中著名的新文学团体。成立于1921年7月,主要成 员有郭沫若、郁达夫、张资平、成仿吾、田汉等,先后办有《创造》季刊、《创造 周报》、《创造日》、《洪水》等十余种刊物,并编辑出版了《创造丛书》等。创 造社初期主张“为艺术而艺术”,讲究文学的“全”和“美”。强调“直觉”“灵 感”在文学创作中的作用,主张表现作家的“内心要求”。他们同时又注重文学表 现时代的使命,对旧社会不惜加以猛烈的炮火。创作上的流派特色十分明显,他们 的作品大都侧重表现自我,带有浓厚的抒情色彩,直抒胸臆和病态的心理描写往往 成为他们表达内心矛盾和对现实的反抗情绪的主要形式。
任务探究三 相似的客观世界,不同的主观心灵——走进朱自清和 郁达夫的内心世界
1.本着知人论世的原则,请结合有关资料进行探究:郁达夫笔下的秋为何如此 “悲凉”呢?
知人不易,论世更难。既要了解作者写作时的处境及心境,又要了解创作背景。 答案 (1)社会环境黑暗。在20世纪30年代,中国社会连年战乱,民生凋敝,读书人 衣食无所安,居无定所。为了谋生,郁达夫辗转千里,颠沛流离,饱受人生愁苦与 哀痛。他描写自己心中的“悲凉”已不仅仅是故都赏景的心态,而是整个的人生感 受。这种感受在郁达夫的其他作品中也时有流露。 (2)与作家的文艺观和审美追求有关。在杭州期间,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着闲 散寂寥的生活,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多是“静如止水似的遁世文学”。 (3)与中国文人传统的悲秋情结有关。郁达夫作为一个现代文人,由于所受教育的影 响,始终没有完全摆脱中国旧式传统文人的积习,因此,当他写故都之秋时,就自 然地承袭了中国传统文人的悲秋情结。
14《故都的秋》《荷塘月色》群文阅读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2. 例题二:请比较《故都的秋》与《荷塘月色》在描写自然景观时的不同手法。
答案:《故都的秋》以宏观的视角,描绘了壮阔的秋景,而《荷塘月色》则从微观入手,细腻地刻画了荷塘夜景的细节。
3. 例题三:从《荷塘月色》中找出至少三个比喻或拟人的修辞手法,并分析其作用。
- 共同点:自然美、情感表达、艺术特色
② 重点句子:
- 《故都的秋》:“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 《荷塘月色》:“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今晚在荷塘上,已经是第三个晚上了。”
③ 艺术性与趣味性:
- 使用彩色粉笔突出季节特色,如秋天的黄色、棕色调,夏夜的蓝色、绿色调。
- 建议学生关注生活中的自然变化,培养观察力和审美情趣,尝试用日记、绘画、摄影等方式记录美好瞬间。
- 引导学生探索其他作家的自然描写作品,对比分析不同作家的写作风格和情感表达,拓宽文学视野。
七、板书设计
① 知识点:
- 《故都的秋》关键词:秋色、故土情怀、细腻描写
- 《荷塘月色》关键词:夏夜、宁静、审美情趣
4. 学生小组讨论(10分钟)
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过程: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季节或自然景观进行深入讨论,比较两篇文章的异同。
小组内讨论各自所选主题的描写手法、情感色彩和艺术效果。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准备向全班展示讨论成果。
5. 课堂展示与点评(15分钟)
目标: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加深全班对两篇文章的理解。
答案:如“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通过比喻,形象地描绘了月光的柔和与动态。
对比阅读-《故都的秋》《荷塘月色》比较阅读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
写景方式
剪辑拼贴 (分散)
移步换景 (集中)
精读赏析,探抒情特色
活动二:探究两文中抒情特色 任务1找一找作者情感变化的句子,理一理两文的情感走向。 任务2探究两文中的抒情方式的异同(可从抒情主体、写景段落、
情感字词等角度探究),并说明理由。 注意事项: 直抒胸臆:基本不写景,直接抒情。 寓情于景(以情驭景):先情后景,情含景中。 触景生情:先景后情,边写景边抒情
任务2.比较两文在写景方面的异同,完成表格。
文本 《故都的秋》
《荷塘月色》
概括画面
景物特点
写景手法
写景方式
任务3.展示交流
画面命名
描写对象
写景手法
景物特点
例如 破屋、碧绿的 庭院秋晨 天色......
展示要求:1口头展示需要先展示题目,声音要洪亮、条理清晰。 2板书展示要写清题目、分条、书写认真。
改文:在北平不出门,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住着,早晨 起来,泡一碗浓茶,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碧绿的天色,听得到训鸽的 飞声。从槐树叶底漏下来一丝一丝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有像喇叭似的牵 牛花(朝荣)的蓝朵。牵牛花中以蓝色或白色者为多,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 下。在牵牛花底,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
文本 概括画面 景物特点
写景手法
《故都 的秋》
庭院秋晨 秋槐落蕊 秋蝉残声 秋雨话凉 秋果奇景
清、静 、悲凉
俯仰结合、动静结合、 视听结合、虚实结合、 比喻、排比、拟人、对 比、多种感官、色彩
月下荷塘
《荷塘 荷塘月色 月色》
宁静、 朦胧、 淡雅、 优美
通感、比喻、博喻、拟人 、衬托、动静结合、虚实 结合、多种感官、炼字
北国的秋:清、静、悲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 题 背 景 :
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1933-1936年郁达夫 转辗各地,的确在此期间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 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此间写了许 多游记.
故都的秋=北平的秋?
落日故园情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故垒萧萧芦荻秋
眷恋,暗含一种文化的底蕴
整体感知
总结:
作者以艺术的笔法,描绘的荷塘月色,可
以说画面是美丽的,气氛是宁静的,格调是
雅致的,心情是难静的。一切景语皆情语。
我们可以感受诗人淡淡的喜悦中夹杂着淡淡 的哀愁的心情。荷塘月色这杯清茶,历久弥 香,时时散发慰藉心灵的清香。
寄语:
不是缺少发现而是缺少感知的心灵,不是 缺少感知的心灵而是缺少表达的才情。希 望同学们学以致用,学习本课写景抒情的 方法,做到我手写我心!
了解文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
景情交融的写作特点。体会作者在 秋景中所寄托的感情。
郁 达 夫 :
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1913年留学日 本,十年异国生活,使他饱受屈辱和歧视,激发了爱国热忱。 1922年回国,从事文学创作活动。1930年参加了中国左翼作家联 盟。抗日战争爆发后,赴武汉抗日救亡运动,并到南洋参加新加 坡华侨抗敌动员委员会,新加坡文化界战时工作团、文化界抗日 联合会的工作,积极宣传抗日。1945年9月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 主要作品有短片小说《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出奔》《她 是一个弱女子》等。
2、夜深人静之时,作者为 什么会突然想去荷塘边散步?
“这几天心里颇不 (文眼) 宁静”
整 体 感 知
作者的散步的行踪是怎样的? 求宁静
小径
不 宁 静
小径
得 宁 静 失宁静
文章 明线:空间变化 线索 暗线:情感变化
课 文 鉴 赏
1、作者在描写月下荷塘时,
具体描绘了哪些景物?
荷叶
荷花
荷香
第 四 段
荷波 流水
在郁达夫笔下, 北国的秋,却特 北国的秋天的主要 别地来得清,来得 静,来得悲凉。 特点是什么?
提问:散文的特点是“形散而神聚”, 本文围绕“秋”描写了哪些关于秋的景 物?
有人说作者描绘的 是五幅秋景图,试 用简短的语句各拟 一个小标题。
庭院秋景图
秋槐落蕊
秋果奇景
作者选取哪些景物来表现故都的秋味?
荷塘月色
朱自清
导入课文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一位作家铮铮铁骨, 毛泽东在《别了,司徒雷登》中说他“一身重 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表现 了我们的民族的英雄气概”。他就是写出《背 影》、《绿》、《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著 名作品的散文大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朱 自清。今天我们学习他的另一篇散文名作《荷 塘月色》。
A、色彩 (清冷) B、声音 (宁静)
碧绿的天色、青天 (牵牛花)以蓝色或白色为佳 驯鸽的飞声
C、环境 (悲凉) E、生活 (悠闲)
一椽破屋、破壁腰 漏下来的日光 租破屋、泡浓茶、看天色、听飞声 细数日光、静对蓝朵
作者写秋槐,运用了哪些感官去感悟?
视觉:像花而又不是花、铺得满地、扫帚的丝纹 听觉:声音也没有
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 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 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 别有风味的。
品 读 鉴 赏
荷塘上的月色之景及特点
月光 洁白明净
第 五 段
从不同 角度写 青雾 轻盈飘忽 出了飘 荷叶荷花 静谧恬淡 侧 渺、朦 面 胧的月 灌木的黑影 阴森恐怖 描 色。 杨柳的倩影 秀美可爱 写
品 读 了哪些描写手法? 鉴 描写手法: 田田的荷叶 静 赏 叶间的荷花
动静 月 结合 动 下 荷 远 塘 远近 结合 近
颤动的荷波 田田的叶子 零星的白花 凝碧的波痕 脉脉的流水
除了修辞方法,本段还运用
视觉
缕缕的清香 嗅觉
视觉
第 四 段
听觉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片叶子和花上。
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 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
嗅觉:气味也没有 触觉:极微细极柔软 感觉:细腻、清闲、落寞、深沉 一片飘零的槐叶能打动情意,几声秋虫的 哀鸣更足以牵动心魄,这种深远的忧思和孤 独者的冷落之感,正是郁达夫当时的心境。
按照分析秋花秋树的方法,自行分析其余 三幅图画,说说哪些方面体现了故都的秋“清、 静、悲凉”的特点。
秋蝉蝉鸣而报秋:
课文背景
1927年7月,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 政变之后,白色恐怖笼罩了中国大地。旧 时代正在崩坏,新时局尚未到来。知识分 子不满黑暗现实,向往自由生活,但颓丧 和骚动使得他们惶惶然,看不见前进的方 向。 作者在此想躲开恼人的现世,求得短暂的 安宁。所以清清冷冷的荷塘也成为超脱尘 世的绝妙世界。
随堂练习
结合刚才你对现实中 秋味的感悟,运用“以景抒 情,缘情造景”的手法写一 段表现家乡秋味和自己心境 的秋景短文!(当堂完成 100~200字)
走近朱自清
朱自清,生于光绪二十四年十月 初九( 1898年11月22日),卒于1948年 8月12日。原名自华,号秋实,取“ 春华秋实”之意,为勉励自己在困 境中不丧志,不灰心,保持清白, 不与坏人同流合污,便取《楚辞· 卜居》,“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中 “自清”二字,改名“朱自清”, 字“佩弦”。籍贯浙江绍兴,生于 江苏海宁。著名诗人、作家、教授 、民主战士。
正 面 描 写
品 读 荷塘四周的景色重点写的是 鉴 什么?本段运用了什么手法来写? 赏
(多、密、错落有致) 荷塘四周的树
第 六 段
远近结合、由静到动
对比
问 题 探 究
结尾作者回忆采莲的部分可 以删掉吗?为什么?
不可以,当现实无法满足作者寻静
的要求时,转向记忆中寻静,江南 采莲的热闹场景表明人们的生活是 幸福的,心情是愉悦的,表达情感 是自由的,而这些是作者要追求的 理想,也是现实缺少的,又使作者 陷入淡淡的哀愁。
第 四 段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有袅娜地开着的
有 羞 涩 地 打 着 朵 儿 的
正如一粒粒的明珠
又如碧天里的星星
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 歌声似的.
叶子和花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 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
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 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秋蝉的衰弱的残声…嘶叫的秋蝉
悲 凉
一层秋雨一层凉啊
悲 凉
球果
清
租破屋、泡浓茶
悲 凉
品读庭院秋景,从以下几个角度找出能表现故都秋味的词句。
的神 环韵 普 境。 通 ,只 百 才有 姓 能这 的 抚种 世 慰平 俗 作淡 生 者、 活 饱凄 , 经清 渗 离、 透 乱幽 了 和静 深 屈而 入 辱又 骨 的有 髓 灵点 的 魂落 传 。寞 统
课文字词
xiè sè fàn pì duó wěng mí bó qiàn zhuì yuàn xì niǎo nuó
煤屑路 幽僻 踱着 蓊郁 弥望 袅娜
zhào liǎn jū
羞涩 斑驳 倩影 媛女 櫂
shāo hān
敛裾
wǎn
梵婀玲 点缀 树梢 空隙
酣眠
宛然
预 1、本文描述了作者一次 习 怎样的经历? 检 月下荷塘散步 查
多次写到南国之秋的原因
• 写南国之秋是为了南北 对比,以南衬北,突出 故都的秋感人至深,令 人向往眷念。
BACK
议论的作用 • 从记叙到议论,这是从“形” 到“神”的深化过程。这段 议论,在前面记叙的基础上, 从理喻的角度进一步颂秋, 赞颂北国之秋。
提问:你认为郁达夫在文中是颂秋 还是悲秋?
• 文中的秋景中融入了作家情的眷恋, 对故都秋的向往;而作家的主观情感 中又有秋的落寞,而且全文的基调是 忧伤的、悲凉的,因此可以说是作者 对故都的秋的一曲悲凉的颂歌。
• “结合点” 是“清、 静、悲 凉”。
• 提问:作者认为南国之秋与 北国之秋最大的区别在哪个 方面?能否用一个字概括? 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又是从 哪几个角度入手的呢?
• 明确:最大的区别在于:味。 • 四个比喻又是从饮食文化入手,让人从 饮食中的“味”去领悟秋之“味”,让 人从形象的“味”去品味抽象的“味”。 北国之秋就像“白干、馍馍、大蟹、骆 驼”,让人感到味烈、味深、味浓、味 久;而南国之秋就像“黄酒、稀饭、鲈 鱼、黄犬”,让人感到味润、味浅、味 淡、味短。用如此丰富生动的意象又令 人读后回味悠长,明了于胸。
课 2、作者在描写这些景物时,运用 文 了哪些手法?达到了怎样的效果? 鉴 赏
修辞手法:
(比喻)“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
第 四 段
女的裙。”将“叶子”比作“舞女的裙”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荷叶笔直、挺拔、富
于动态的美。
课 文 鉴 赏
(拟人)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
打着朵的。把女子娇美的姿态、羞涩 的神情用来写荷花,赋予荷花人的生 命力和感情,分别写出了荷花饱满盛 开和含苞待放的样子,使无生命的东 西活跃起来,更易感染人。
秋蝉残鸣
秋雨话凉
品读五幅图,从“清、静、悲凉”的角度找出 相关的语句。
清
向院子一坐,你能看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
静
听得到天下驯鸽的飞声
悲 凉
我以为蓝色或白色为佳,紫黑色次之。
清
灰土上留下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细腻..清闲
静
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会铺得满地,声音也没 有,气味也没有…细极柔软的触觉。
我们的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让我们走进秋 天
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秋的壮丽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秋的凄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