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阅读辅导材料之一:题目的
初中语文作文辅导完整版
![初中语文作文辅导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9c1a7ccb84254b35eefd342b.png)
初中语文作文辅导(一)审清题意:审题,就是动笔前,认真读题,对题目中每一个字和标点(有的题目中含有标点)都要认真阅读。
每一个作文题目对作文内容都会有一定的限制,我们在习作时要弄清这种限制,也就是要弄清范围。
一般有这样几种范围。
1、时间范围。
有的题目,从时间上规定了写作范围,我们审题时就应该审请时间范围,这种规定大体有三种情况:一是取材的时间界限如《暑假中的一件事》。
二是启示了所写的内容时间跨度,如《午饭前后》。
三是限定了所写内容的特定时间背景,如《童年趣事》。
2、地点范围。
作文题目中常常出现一些表示空间(方位)的词语,它们往往对所写内容的地点背景作了明确的限定。
如《农贸市场》《上学路上》。
3、对象范围。
如《我熟悉的人》、《我的同桌》、《我的同学》、《我的伙伴》。
4、内容范围。
这是指对事件的限制。
如《一个难忘的事》、《老师二三事》。
5、数量范围。
有些题对所写人和事物都作了数量上的限定,我们要确定它的数量范围,按照题目规定的数量要求去写作。
如《暑假中的一件事、《学校生活二三事》。
其次就是要找准“题眼”。
我们把它找出来,也就是找到了写作的重点。
如《一件难忘的事》这个题目,“难忘”就是题眼。
有的题目比较含蓄,我们更需注意什么是关键词,把意思领会清楚。
比如《我的“傻”爸爸》,这个“傻”字是反语,表面是傻,实际上是不傻的意思。
找“题眼”有一定规律。
如果题目是一句话。
“题眼”多数在回答“谁?什么?”的部分词语中。
如《我爱我的老师》的“爱”。
如果题目是一个词组,“题眼”多是修饰部分。
如《快乐的节日》的“快乐”。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标题都有“题眼”,如《我的同学》。
第三,确定体裁。
记叙文包括记事、写人、写景、状物等四种主要体裁。
如果碰到半命题作文,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写作习惯先填充,再一步步来。
审题练习1、看看下面的作文题,说说题目的意思,并找出“题眼”,在它的下面划上“~~~~”线。
①最爱我的人②小学生活中的一件乐事③可爱的家乡④园丁赞2、比较下面每组作文题,说说它们有哪些共同点,每个题目又有什么不同要求:①我们做了一件事②难忘的日子③我爱老②我做了一件好事难忘的一天我的老师③这件事做得好难忘的时刻我和老④节日的夜晚⑤春游XX记⑥记一次运动会⑤欢乐的节日游XX记运动会的一角3、仔细审题,确定下面这些习题目的体裁(记事、写人、写景、状物、读后感)重点和范围。
初中生语文阅读材料
![初中生语文阅读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3c65c7ed172ded630b1cb6ac.png)
做阅读不像做数学,不能采用题海战术,要做精亦求精,不重数量重经验。
把握正确的阅读步骤:[开窍门路]面对阅读试题怎样入手阅读解答呢?正确的步骤如下:1、通读材料,扫除障碍。
首先要读全、读懂材料,对试题有粗浅认识,形成整体印象。
“全”,就是将所给的材料及试题全部列入审读范围;“懂”就是能理解全文(段)的内容和中心。
理清结构的段落之间的关系。
2、审读题意,定向选读。
这一步要领是仔细审读各题,且根据各题的规定材料、要求、目的等确定阅读范围,捕捉语言信息。
审题要细、透、准,考场中的“仔细”优为重要。
弄清题干要求,有目的、有指向性地筛选阅读材料,辨明考点,对号入题。
3、调集“库存”,思索求解。
解答每一道具体的阅读题,需要的是与题有关的知识,因此,明确了考点,弄清了题意后,在定向阅读基础上,就要调集大脑库存的与阅读有关的知识,经过筛选、整理,变成语言文字。
解题的核心是:比较、辨析、运用。
4、全面检查,认真验证。
解题得出答案,并不算是最后的工序。
必须全面检查,认真验证。
“检查”是指检验审题有无偏差,符号、字形等有无错漏,答案是否符合要求。
“验证”是指检测答案的正确与否。
验证一般采用“复校”(再换角度做题)、“代入”(将答案代入原题中阅读)、“析因”(重新思考答案正误的原因)等方法。
[开窍示例] 依据下列语段,回答1——4题(1)孔乙已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惟一的人。
(2)他身材很高大;清白的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一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
(3)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
(4)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
(5)因为他姓孔,别人便从描红纸上的“上大人孔乙已”这半懂不懂的话里,替他取下一个绰号,叫作孔乙已。
1、下面对(1)(2)两句中加点的词语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站着喝酒”说明孔乙已经济拮据,不能享受“长衫主顾”的待遇。
B、他身材很“高大”,说明他品德比别人好,给“小伙计”的印象很“高大”C、皱纹间的“伤疤”,说明他因为贫穷不免偷窃,时常被人打伤。
中考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训练(一)解题方法和技巧及练习题及解析
![中考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训练(一)解题方法和技巧及练习题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bc66e0e633687e21af45a9cf.png)
中考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训练(一)解题方法和技巧及练习题及解析一、中考语文试卷文学类文本阅读1.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暖国的雨,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
博识的人们觉得他单调,他自己也以为不幸否耶?江南的雪,可是滋润美艳之至了;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
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磬口的蜡梅花;雪下面还有冷绿的杂草。
胡蝶确乎没有;蜜蜂是否来采山茶花和梅花的蜜,我可记不真切了。
但我的眼前仿佛看见冬花开在雪野中,有许多蜜蜂们忙碌地飞着,也听得他们嗡嗡地闹着。
孩子们呵着冻得通红,像紫芽姜一般的小手,七八个一齐来塑雪罗汉。
因为不成功,谁的父亲也来帮忙了。
罗汉就塑得比孩子们高得多,虽然不过是上小下大的一堆,终于分不清是壶卢还是罗汉;然而很洁白,很明艳,以自身的滋润相粘结,整个地闪闪地生光。
孩子们用龙眼核给他做眼珠,又从谁的母亲的脂粉奁中偷得胭脂来涂在嘴唇上。
这回确是一个大阿罗汉了。
他也就目光灼灼地嘴唇通红地坐在雪地里。
第二天还有几个孩子来访问他;对了他拍手,点头,嘻笑。
但他终于独自坐着了。
晴天又来消释他的皮肤,寒夜又使他结一层冰,化作不透明的水晶模样;连续的晴天又使他成为不知道算什么,而嘴上的胭脂也褪尽了。
但是,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却永远如粉,如沙,他们决不粘连,撒在屋上,地上,枯草上,就是这样。
屋上的雪是早已就有消化了的,因为屋里居人的火的温热。
别的,在晴天之下,旋风忽来,便蓬勃地奋飞,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弥漫太空,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
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闪闪地旋转升腾着的是雨的精魂……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一九二五年一月十八日(1)本文选自《_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原名__________。
(2)做个小翻译!①凛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目光灼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给文章划分层次,并归纳层意。
推荐几本适合小学生语文辅导的教辅材料
![推荐几本适合小学生语文辅导的教辅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85cf0e57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bc.png)
推荐几本适合小学生语文辅导的教辅材料在小学生的语文学习过程中,适合的辅导教材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和提高阅读能力。
以下是几本推荐的适合小学生语文辅导的教辅材料:1.《小学六年级语文全套练习与测试》该教辅材料是一本小学六年级语文练习册,它包含了丰富多样的练习题,可以帮助学生复习和巩固所学的语文知识。
练习题涵盖各个语文知识点,包括词语理解、句子搭配和篇章阅读等。
通过这本教辅材料,学生可以系统地进行语文练习,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
2.《小学语文作文指导与习题集》这本教辅材料主要针对小学生的作文写作进行指导,帮助他们提高作文的写作能力。
教材中提供了许多范文和写作指导,涵盖了不同类型的作文题目,如记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等。
通过写作练习,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写作思维和表达能力,有助于提高语文素养。
3.《小学语文阅读理解精品讲义》这本教辅材料主要针对小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进行培养。
教材中提供了各种不同难度的阅读理解题目和答案解析,可以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的能力。
同时,教材中还包含了一些阅读技巧和方法的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文章,提高阅读效果。
4.《小学语文基础知识点总结与归纳》这本教辅材料主要总结并归纳了小学语文的基础知识点,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记忆语文知识。
教材中将语文知识点进行分类整理,包括字词、句子、篇章和写作等方面。
每个知识点都有简明扼要的解释和例子,帮助学生理解和巩固所学的知识。
5.《小学语文名师教你读名著》这本教辅材料是一本融合了名著和语文教学的辅导书籍。
它选择了一些适合小学生阅读的名著作品,如《小王子》和《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等,并根据作品提供了阅读导引和习题。
通过阅读名著,学生可以培养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同时加深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总之,以上推荐的教辅材料都是适合小学生语文辅导的优质资源。
通过使用这些教辅材料,小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和阅读能力,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
同时,教辅材料也可以帮助家长和老师更好地指导小学生的语文学习,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语文培训交流研讨材料题目
![语文培训交流研讨材料题目](https://img.taocdn.com/s3/m/4fd45a3a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f8.png)
语文培训交流研讨材料题目语文培训交流研讨材料题目:如何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语文写作能力对学生来说越来越重要。
然而,许多学生在语文写作方面存在困难,需要寻找有效的提升方式。
本研讨材料将探讨如何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从优化教学方法、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以及提供实践机会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讨。
一、优化教学方法1. 提供充分的写作指导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教师需要提供充分的写作指导。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写作技巧、分享优秀作文范文以及对学生写作进行评价和修改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写作技巧和方法。
2. 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语文写作需要思考和表达能力的综合运用。
教师可以通过提出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一些小组讨论和写作比赛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写作能力。
二、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1. 阅读习惯的养成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只有通过广泛的阅读,学生才能拓展自己的思维和表达方式。
因此,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鼓励他们多读好书,并通过讲解阅读策略和分享阅读感受等方式,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
2. 练习的持续性语文写作是需要不断练习的,只有通过大量的写作实践,学生才能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因此,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坚持写作,为他们提供充足的写作机会和反馈,帮助他们发现并改正自己的写作问题。
三、提供实践机会1. 写作比赛和社团活动通过组织写作比赛和成立语文写作社团等形式,学生将有更多的机会进行写作实践。
这些活动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还能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2. 写作指导课外辅导班针对那些对语文写作有较大需求的学生,可以提供专门的写作指导课外辅导班。
通过小班教学的方式,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写作进行指导,帮助他们解决困惑和提升水平。
同时,学校还可以组织写作展示会、开展写作讲座等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写作实践机会和交流平台。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阅读与理解课后辅导专项练习题精编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阅读与理解课后辅导专项练习题精编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b08a100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0b.png)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阅读与理解课后辅导专项练习题精编及答案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一、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山茶花你见过山茶花吗?山茶花,真是美极了。
有红的、白的、紫的、粉红的、墨色的,等等。
有的一根树上就有好多种颜色,甚至一来花上就色彩缤纷。
譬如山茶的白吧,那是怎样的白呀!像高山飞瀑溅出的水花一样晶莹,清凉入人心牌,但又不会刹那间消失,难于把握,而是静静地呈现在你眼前,让你赏个够,再如那墨茶,如果以为是一同系,那就大错特借了,那是丽日下千尺深潭的深沉,带着波光,又学着阳光。
山茶花的花形也很美。
有潇洒地舒展着单瓣的,也有重瓣的,有叠成六角形的,大小疏密排列有致。
即使闭上眼,你还是会感受到:啊,美啊.……有一次_____我问一位老农_____山茶花为什么这么美_____他乐呵呵地说_____你没看到山茶骨朵的那股特别的劲儿吗_____我这才注意起花骨朵来。
果真特别!一般的花,开放前不久才打骨朵。
山茶呢?几乎是花一谢就又冒出来年新花的骨朵。
原来山茶的骨朵是这样一月又一月,一季又一季地积累着,下的功夫这么大,花的力气这么多,开出的花怎能不美呢?啊,山茶的骨朵,好一般特别的劲儿。
1.给短文第三自然段加上合适的标点。
2.在第二自然段中,作者是围绕中心句________来写的,分别从________和________两个方面写出了山茶花的美,表达了作者________之情。
3.用横线画出描写山茶花花形美的句子,4.山茶花为什么这样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课内阅读。
我们奇妙的世界(节选)冬天,我们看到了冰雪,它们好像一把把锋利的刀剑在阳光下闪耀,等到积雪融化时,从房檐上落下的每一滴水,都像一个透明的玩具气球。
()我们仔细地观察、寻找,()能从极普通的事物中找到美——各种形状的卵石,三桅小船的模型,颜色各异的羽毛。
1.照样子写词语。
一把把(刀剑)一颗颗(________)一把把(________)一颗颗(________)2.选择合适的关联词填到文中括号里。
阅读理解语文题目和答案
![阅读理解语文题目和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046955e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88.png)
阅读理解语文题目和答案在语文学习中,阅读理解是检验学生理解文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方式。
以下是一篇典型的阅读理解题目及其答案。
题目: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题。
文章:在古老的东方,有一个美丽的小镇,镇上住着一位智慧的老人。
老人喜欢在黄昏时分,坐在村口的老槐树下,给孩子们讲述古老的传说和智慧的故事。
孩子们总是围坐在他的周围,聚精会神地听他讲述。
有一天,老人讲了一个关于勇气和智慧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很久以前,有一个年轻的勇士,他为了寻找传说中的宝藏,踏上了一段充满危险的旅程。
在旅途中,他遇到了各种困难和挑战,但他从未放弃。
他用勇气和智慧克服了一个又一个难关,最终找到了宝藏。
然而,当他打开宝藏的箱子时,他发现里面并没有金银财宝,只有一张纸条,上面写着:“真正的宝藏,是旅途中的经历和你所学到的智慧。
”孩子们听完故事后,都陷入了沉思。
老人微笑着对他们说:“记住,孩子们,生活中最大的宝藏,不是物质的财富,而是我们的经历和智慧。
”1. 文章中提到的“智慧的老人”象征着什么?2. 年轻的勇士在寻找宝藏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和挑战?3. 宝藏箱子里的纸条上写着什么?4. 老人最后对孩子们说的话意味着什么?5. 这篇文章想要传达给读者的中心思想是什么?答案:1. “智慧的老人”象征着经验丰富和智慧的传承者,他通过故事向孩子们传授生活的智慧和价值观。
2. 年轻的勇士在寻找宝藏的过程中,遇到了各种未知的危险和挑战,如险峻的山峰、湍急的河流、凶猛的野兽等。
3. 宝藏箱子里的纸条上写着:“真正的宝藏,是旅途中的经历和你所学到的智慧。
”4. 老人最后对孩子们说的话意味着,真正的价值不在于物质财富,而在于个人的成长和智慧的积累。
5. 这篇文章想要传达给读者的中心思想是:生活中最宝贵的不是物质财富,而是通过经历和学习获得的智慧和成长。
以上是一篇典型的阅读理解题目和答案,旨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内容,思考其深层含义,并能够从中吸取生活的智慧。
阅读作文辅导教案
![阅读作文辅导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bdca35dddccda38366baf38.png)
语文阅读一对一讲义科目语文任课教师:学生姓名:时段:8:30-10.:30 课题六年级下册阅读与写作作文的写作思路学习目标与分析学习重点审题是重点学习内容与过程教师分析与批改一、审题这是写作文首先要做好的事,否则,就会直接导致“文不对题”,“下笔千言,离题万里”。
怎样才能审好题呢?根据通常的作文题目的形式来看,一般可分为命题作文和材料作文两大类。
对命题作文的审题,就是要审查给定的文章题目确定的具体要求,审清文题意图,明晰题外要求,确定“题眼”。
通过审题,明确作文的内容范围、时间范围、数量范围、人称范围、处所范围等。
不能超出给定的范围。
对材料作文的审题,主要从两个方面去把握:一是与材料的思想内容要“形影不离”,二是与作文形式的要求“丝丝入扣”。
1.命题作文我们先重点谈一下关于命题作文的审题,要注意做好哪些事情。
确定内容范围有的题目,对写作内容做出规定。
所以,审题时,要确定题目规定的内容范围:记人的,要记什么人;叙事的,要叙什么事;写景的,要写什么景;状物的,要状什么物,等等。
精彩习作-----童年趣事童年,是一方没有莠草、污秽的净土,是一片无遮无拦明朗的天空。
这里流淌的纯真与甜美,总会使人产生难以忘怀的回忆。
记得我4岁那年,迷信的奶奶告诉我:“要是剪掉了胳膊上的毛,会变成疯子。
”幼稚而好奇的我听了以后,半信半疑,手痒痒的,老是想试试看,但又怕家人和亲戚为我担心。
可是没试,就老是惦记着,越惦记,就越是想试。
于是,我准备马上试。
我拿出那可怕的剪刀,用颤抖的右手慢慢地靠近左手胳膊上的一根毫毛。
刚要剪,我又停了下来。
心想:“我要是真的变成一个疯子,会不会像老鼠过街一样人人喊打?爸爸、妈妈和奶奶会不会不再疼爱这个傻孩子了?”我越想越害怕。
我犹豫了许久,才把胳膊上的毛剪掉了。
一剪完,我什么都不顾地钻进被窝里,不知不觉就睡着了。
醒来时,我发现,我还是原来的我,一个正常的小女孩。
于是,我不顾一切,高兴地蹦到奶奶身边,撒娇地说:“奶奶呀,奶奶!我今天剪了胳膊上的一根毫毛,可没变成疯子啊!”奶奶听了以后,笑了笑,摸着我的小脑袋,没说什么。
小学语文阅读题教学方法
![小学语文阅读题教学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09028ec8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7f.png)
⼩学语⽂阅读题教学⽅法 语⽂阅读是语⽂学习中较为重要的部分之⼀,⼩学⽣在刚开始学习的阶段,还不太会阅读,在试题练习中遇到⼀些阅读类型的题⽬,也难以做到精准审题。
下⾯是⼩编为⼤家整理的关于⼩学语⽂阅读题教学⽅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欢迎⼤家阅读参考学习! 1⼩学语⽂阅读题教学⽅法 阅读是学习语⽂的难点也是学习语⽂的重点,⼩学⽣正是处在学习语⽂的关键时期,阅读学习的好坏关系着语⽂学习的好坏。
⼀、借助课⽂,触类旁通 课堂是孩⼦学习语⽂的主阵地之⼀,是孩⼦提升阅读能⼒,培养语感的主要来源。
因此,教师必须重视学⽣阅读技巧的培养,教会学⽣如何阅读,让学⽣掌握阅读的技巧,从⽽轻松答题。
1、从概括主要内容中学会举⼀反三 概括⽂章主要内容是读懂课⽂的关键,也是学⽣需要养成并提⾼的⼀项重要能⼒,需要教师在⽇常教学活动中常抓不懈,注意引导,强化教与学、学与练。
(1)课题扩充法 交代了课⽂主要⼈物的标题,如《⼩英雄⾬来》、《普罗⽶修斯》等,概括时就可以抓住题⽬来补充主要⼈物和主要事件。
有的课题点明了⽂章主要对象,如《北京的春节》、《藏戏》、《桂林⼭⽔》等,可通过扩充这类对象的特点来概括。
有些提⽰了主要事件甚⾄也交代了⼈物,如《草船借箭》、《⽂成公主进藏》等,概括时结合课题补充时间、地点、主要⼈物及事件即可。
(2)六要素概括法 ⼩学语⽂教材中以写⼈叙事的⽂章为多,像《画杨桃》、《尊严》等这类⽂章就抓住时间、地点、⼈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将这六要素进⾏合理组织,整理成⼀段通顺的话,就是⽂章的主要内容。
除此,还可通过串联段意来概括,像《记⾦华的双龙洞》,根据作者的游览路线串联即可。
有些可直接找中⼼句、总结句,通过回答课后问题来概括等。
2、从品词析句中学会迁移运⽤ 圈画关键词句进⾏感悟是语⽂学习的常⽤⽅法,可是有很多句⼦⼀语双关,学⽣理解深层次的含义显得费⼒。
因此,教师对词句的引导、点拨要落到实处,让学⽣习得⽅法,学会迁移运⽤。
三年级上册语文阅读与理解课后辅导专项练习题精编及答案
![三年级上册语文阅读与理解课后辅导专项练习题精编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d91d813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e1.png)
三年级上册语文阅读与理解课后辅导专项练习题精编及答案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一、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_____________________秋天来了,人们忙着秋收。
一群小蚂蚁也忙着往洞里搬运食物准备过冬。
它们有的滚着圆圆的豆粒,有的抬着大虫子,还有的扛着树叶……大家干得可欢啦!有一只蚂蚱,它既不搬食物,也不拾树叶,只是懒洋洋地吹着口琴,还自言自语地说:“趁着这大好时光,还不痛痛快快地玩,这群傻瓜在瞎忙什么?”冬天来了,大雪纷飞。
小蚂蚁们在温暖的洞里,一边开着联欢会,一边享用着秋天就准备好的美食,快乐极了!雪地里,那只吹口琴的蚂蚱捂着空空的肚子,在垂头丧气地走着。
它多么渴望有一片树叶落下来呀,哪怕一颗小小的豆粒也好啊!可是,它什么也没有等到,终于倒下了……1.给短文加个题目,并把它写在开头的横线上。
2.照样子写词语。
懒洋洋(ABB式) ( ) ( )自言自语(ABAC式) ( ) ( )痛痛快快(AABB式) ( ) ( )3.请用“﹏”画出写小蚂蚁劳动的句子。
4.你认为小蚂蚁是傻瓜吗?你想对蚂蚱说些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课内阅读。
①方法是把用剩的碎肥皂放在一只小木碗里,加上点儿水,和弄和弄,使它融化.然后用一支竹笔套管,蘸上那黏稠的肥皂水,慢慢地吹起,吹成一个轻圆的网球大小的泡儿,再轻轻地一提,那轻圆的球儿便从管上落了下来,软悠悠地在空中飘游。
若用扇子在下面轻轻地扇送,有时能飞得很高很高。
……②那一个个轻清脆丽的小球,像一串美丽的梦,是我们自己小心地轻轻吹起的,吹了起来,又轻轻地飞起,是那么圆满,那么自由,那么透明,那么美丽。
借着扇子的轻风,把她们一个个送上天去送过海去。
到天上,轻轻地挨着明月,渡过天河跟着夕阳西去。
或者轻悠悠地飘过大海,飞越山巅,又低低地落下,落到一个熟睡中的婴儿的头发上……目送着她们,我心里充满了快乐、骄傲与希望。
语文阅读题答题技巧及套路
![语文阅读题答题技巧及套路](https://img.taocdn.com/s3/m/703dcda9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0b.png)
语文阅读题答题技巧及套路一、内容理解题内容理解题主要考察学生对文中信息的理解和把握能力。
解答这类题目时,应首先仔细阅读题目和相关材料,理解文中的含义和论述,然后进行分析辨别。
1.主旨大意题:通过题目和材料可以判断出文章要表达的主要内容和观点。
解题步骤:(1)浏览全文,把握文段的整体结构和内容;(2)仔细阅读题目,理解提问的目的和要求;(3)结合题目和文章,在文章中找到相关内容,进而判断文章的主旨大意。
解题步骤:(2)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题目的要求;二、病句修改题病句修改题主要考察学生对语法知识和语句结构的掌握能力。
解答这类题目时,要注意考虑语法的正确性、上下文的连贯性和语句表达的准确性。
解题步骤:(1)仔细阅读题目,分析出句子存在的错误和修正的方法;(2)根据错误的类型,选择正确的修正方法;(3)注意句子的语法结构和上下文的连贯性,修正后的句子要表达清楚、准确。
三、文言文阅读题文言文阅读题主要考察学生对古代文字和句子的理解能力。
解答这类题目时,要对文言文的古代意义和用法有一定的了解,并善于运用词义、语境和句法等知识点。
解题步骤:(1)通读全文,理解句子和词语的意义和结构;(2)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题目的要求和目的;(3)结合题目和文中材料,分析出正确答案。
四、词句理解题词句理解题主要考察学生对词语、句子的含义和运用能力。
解答这类题目时,要注意细节,理解词语和句子的含义和修辞手法。
解题步骤:(1)仔细阅读题目和文中相关句子,理解词语和句子的意义;(2)利用上下文的暗示和修辞手法等,推敲词语和句子的含义;(3)根据题目要求,选择正确答案。
总结:解答语文阅读题的关键是要读懂题目和材料,理解文章的主旨和意义,并根据题目要求选择正确答案。
同时,要善于运用语法和修辞等相关知识,结合上下文分析,正确解答题目。
平时多做语文阅读练习,提高语文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也是解答语文阅读题的重要方法。
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解题技巧分析及练习题(答案)
![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解题技巧分析及练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fcf814a998fcc22bdd10d88.png)
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解题技巧分析及练习题(答案)一、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1.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乙】铨①九龄,母授以《礼记》《周易》《毛诗》,皆成诵。
暇更录唐宋人诗,教之为吟哦声。
母与铨皆弱而多病,铨每病,母即抱铨行一室中,未尝寝;少痊,辄指壁间诗歌,教儿低吟之以为戏。
先府君②苟有过,母必正色婉言规。
或怒不听,则屏息,俟怒少解,复力争之,听而后止。
先府君在客邸,督铨学甚急,稍怠,即怒而弃之,数日不及一言;吾母垂涕扑③之,令跪读至熟乃已,未尝倦也。
铨故不能荒于嬉,而母教由是益以严。
(选自蒋世铨《忠雅堂集》)【注】①铨:作者蒋世铨的自称。
②先府君:指作者已去世的父亲。
③扑:打。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实词的含义。
①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假:________②援疑质理质:________③同舍生皆被绮绣被:________④吾母垂涕扑之涕:________(2)选出下列划线虚词含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烨然若神人吴广以为然(《陈涉世家》)B. 以衾拥覆咨臣以当世之事(《出师表》)C. 教之为吟哦声吾妻之美我者(《邹忌讽齐王纳谏》)D. 令跪读至熟乃已乃不知有汉(《桃花源记》)(3)对文中画线词语的相关解说错误的一项是________(只填序号)①加冠,意思是到了成年。
【精品】部编七年级 上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训练试题含解析
![【精品】部编七年级 上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训练试题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2449b0725ef7ba0d4b733b72.png)
【精品】部编七年级上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训练试题含解析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课外阅读理解练习1.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读书如“熬粥”①我的母亲煮得一手好粥。
孩提时曾问母亲何以能烧出好粥,她告诉我:“粥是熬出来的,熬粥有三要素,即‘好米、文火、持续’。
”②是的,要熬一锅好粥,首先在于有“好米”。
米好,粥就好。
熬粥拼的是米,是那种不加附加值的实力与质地。
有了“好米”,还须用“文火”,即要用比较弱的火来熬,用“文火”易熬透,既能保证营养成分不流失,又能保持那份天然的鲜香味。
熬粥还须持续。
一锅好粥,少说得熬上个把小时。
熬粥之妙,令我想及读书。
细细回味一番,读书不正如熬粥一般吗?③读书之法,贵在选择好书。
经典好书,如同“好米”。
经典往往记录着优秀的思想,它们总是超越时代,历久弥新的。
读经典,你将从先贤的精神世界中吸收养分,从与高贵的心灵对话中得到陶冶。
秘鲁作家略萨说:“如果一个人不读书,或者很少读书,或者只读‘垃圾书’,他可能会说话,但是永远只能说那点事情,因为他用来表达的词汇量十分有限。
不仅是词汇有限,同时也使智力和想象力有限,使知识和思想贫乏。
”略萨的这番话对阅读经典的意义作了深刻的诠释。
一个常读经典作品的人,一个常读好书的人,更容易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
④读书之法,贵在耐心细读。
心急火燎是读不了书的,粗枝大叶也不会有任何效果。
读书须用“文火”,好似老牛吃草,不慌不忙,细细咀嚼。
读书是一个人的心灵之旅,拿到一本书看到书名时,就像在长途汽车站的站牌上看到一个遥远的目的地,它意味着什么,暂时你还不知道,你只是向往。
然后,你打开书本,仿佛踏上一段陌生而新奇的旅程。
如果说,最幸福的旅行是那种沿途风光无限,刺激而浪漫的行程的话,那么,最幸福的阅读则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在书本中向你次第展开。
按高尔基的说法,就是阅读向你“打开了一扇扇新的未知世界的窗户”。
只是别忙,须从容读。
从容读,你便会觉得处处皆风景。
四年级西师大版语文下册阅读理解专项辅导题含答案
![四年级西师大版语文下册阅读理解专项辅导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83cac39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67.png)
四年级西师大版语文下册阅读理解专项辅导题含答案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一、课外阅读大自然的色彩是迷人的。
红的花,绿的叶,湛蓝的天空,蔚蓝的海洋,都是一幅幅美妙的图画。
当你流连于湖光山色之中,对大自然的斑斓色彩欣喜感叹之际,你是否想过,大自然的色彩是怎样形成的?为什么天空是蓝的,树是绿的?而当夜幕降临后,不管是远山还是近树都成了黑色?大自然的这些色彩都与太阳光有关。
阳光是复色光,它的可见光部分由红、橙、黄、绿、青、蓝、紫这七种单色光组成,不透明的物体反射某一些单色光,而吸收另一些单色光,物体的颜色就是由它所反射的那些光决定的。
譬如,红苹果只反射红光,看上去就是红的;绿叶只反射绿光,看上去呈绿色;雪对阳光是全反射,哪一种也不吸收,因此是白色的;所谓黑色,其实是将七种光全部吸收。
当七种光既不被物体反射,也不被物体吸收,而是全部通过物体的时候,这个物体就是透明的。
水晶和水晶般的冰都是这样。
天空所以呈现蓝色,道理也与此相类似。
在七种单色光中,蓝色的光波长很短,极易被大气中的微粒反射。
当阳光通过地球周围的大气层时,其他波长较长的光,不受大气中的碳粒、尘埃、水蒸气的影响,而蓝色不断被这些微粒反射和折射,因此我们看见天空是蓝的。
日落以后,物体没有阳光可反射,大自然就沉睡在黑色的夜幕之中了。
1.这篇短文围绕中心,主要从哪三方面来说明?(1)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
2.第二段画直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
3.给这则短文拟一个小标题:________4.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_______修辞方法,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5.天空呈现蓝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飞翔”的蜘蛛有一天黄昏,我发现一只黑蜘蛛在后院的两檐之间结了一张很大的网。
人教版三年级秋季学期语文阅读理解专项辅导题
![人教版三年级秋季学期语文阅读理解专项辅导题](https://img.taocdn.com/s3/m/37b0fb40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71f2904.png)
人教版三年级秋季学期语文阅读理解专项辅导题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阅读理解1. 课外阅读。
小河和大海秋天,河水上涨,河面变得宽阔了。
小河觉得天底下只有自己最大了。
他得意扬扬地流向大海,想去和大海比一比谁大。
一路上,他仰着头,挺着胸,翻卷着浪花,顺流而下。
到了大海,只见一片汪洋,往远处看,天连着海,海连着天,小河用尽全身的力气,抬起脚跟,却怎么也看不到岸边。
他懊丧地自言自语说:“唉,我以为自己很大,原来海比我大得多。
”大海听了笑着说:“不错,我是比你大得多,可是如果没有无数江河流到我这里,我也不会有这么大呀!”1.读完语段,选词填空。
谦虚骄傲(1)从“小河觉得天底下只有自己最大了”这句话,我感觉到小河很(______)。
(2)从大海说的这句话“我是比你大得多,可是如果没有无数江河流到我这里,我也不会有这么大呀”我感觉到大海很(______)。
2.这则寓言告诉我们()。
A.小河没有大海大B.不能孤立地看问题,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C.江河都流到大海里2. 课外阅读。
古诗中赞美荷花的确实不少,荷花固然值得赞美,然而我却更爱荷叶。
看啊,这些荷叶墨绿、浑圆、厚重,风雨袭来,它们紧密团结,连成一片,不怕风吹雨打,就是身子翻过来也忘我地保护荷花。
烈日吐火,它们个个撑起翠盖,挡住炎热,静静地看着阴凉处的鱼戏虾游。
荷叶作为药材,可去火清热;作为特别的包装材料,荷叶不怕油污,不怕水浸,不怕烟熏;用荷叶煮成的粥,碧绿清香,清爽可口……当人们欣赏荷花时___荷叶从不计较___不争名求利___不出风头___不论地位___它总是默默地工作___默默地战斗___荷叶是美的,最吸引我的是它的心灵美。
所以,我更爱荷叶。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团结—________ 炎热—________吸引—________ 忘我—________2.给短文的第3自然段加上标点,填在内。
语文阅读题答题模式(1)
![语文阅读题答题模式(1)](https://img.taocdn.com/s3/m/8e9936aaf121dd36a32d82d6.png)
语文阅读题答题模式题型一理解词语或句子的含义提问方式:1.怎样理解...这句话在文中的含意?2.作者为什么反复说...这句话?3.某句话里的...词语的含义是什么?1写出表面意思;○2写出深层意思。
答:○(1)对重要词语的“理解”例2006年湖南《在山阴道上》:“好久以来,‘故乡’就在吸引着我”,句中“故乡”一词的含义是什么答:①鲁迅的故乡(字面意思)②作者向往的精神家园。
(内涵意义)(2)对句子的理解例2007年广东卷《泥泞》:最后一段,作者既说“我们也不会刻意制造一种泥泞让它出现在未来的道路上”,又提出“我们是否渴望着在泥泞中跋涉一回呢”,你是如何理解的?(6分)答:因为泥泞是浑然天成的,无法人为制造;而且泥泞象征着苦难与屈辱,没必要在未来的路上人为地设置逆境和挫折。
但是泥泞可以使人警醒,给人力量,可以促使人们重温历史,所以当我们在顺境中茫然和麻木时,我们会渴望在“泥泞”中再跋涉一回。
(3)对标题的含义的理解例《秋日里对春风的怀念》:试结合文章内容,解释题目“秋日里对春风的怀念”的含义。
(4分)1“秋日”果实累累,答:○文中指的是李文珍先生学有所成的学生们,“春2秋天的果实包含着春天风”指的是李文珍先生对学生的谆谆教诲和人格光辉;○雨露的滋润,寓学生对李文珍先生的充满深深的感激和怀念之情题型二:文章的写作思路提问方式:文章是怎样表现……的”或“如何”表达情感或主旨的?1从结构和内容入手;○2从写作手法入手;如修辞的运用。
答:○1/32页题型三:分析作用(1)词语、句子的作用(2)内容的作用:1.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2.为后面情节的发展作铺垫或埋下伏笔3.照应前文4.线索或推动情节发展5.刻画人物性格(3)结构的作用:①开头:统摄全文、铺垫伏笔、设置悬念、引人入胜②中间:过渡,承上启下③结尾:总结全文,点明主旨,照应前文,深化主题,卒章显志。
(4)修辞的作用提问方式: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好处?1写出修辞;○2写出在文中如何运用;○3写出作用。
小学五年级短文阅读辅导方法
![小学五年级短文阅读辅导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49df7772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a1.png)
小学五年级短文阅读辅导方法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理解是根本,也一直是让学生揪心,老师烦心的难题。
那么怎么辅导小学生做语文阅读题呢?一起来理解下吧:一、速读原文材料——优化阅读方法,讲求阅读实效小学语文阅读理解的基本水平,就是能认真地阅读给出的文字材料,理解材料的基本大意。
而对于小学中高年级学生来说,语言知识与阅读时间都是有限的。
所以,除了布置相适合的阅读任务以外,在课堂上适度的精读指导是相当有意义的。
培养快速阅读水平,指导准确的阅读方法和思维理解的方法,我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1)严格要求,严格练习。
针对这些不良读法,在阅读练习时,我要求他们做到:集中注重力,阅读时做到“心到”、“眼到”、“笔到”;自主阅读,独立思考;快速阅读,快速感知文字信息。
在规定阅读的时间,一定要按时按量完成。
(2)教给读法,自主感悟。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要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水平。
”在读法指导上要求做到对阅读材料要一气呵成读完它,中间不能停顿或复读;尽量使用默读,达到在感知中认读,在速读中感知。
(3)捕捉信息,重点突破。
学生阅读,既有“从书面文字开始而止于大脑的某种再现或解释的过程”,也有“从已经习得的知识和技能”出发在阅读中又选择自己所需要的信息,成为一个“真正主动的、由内心促动并受内心支配的过程”。
阅读的同时要用笔标出不懂的字、词或句子,以便即时解决。
课文《神童的“秘诀”》中陈毅读书的方法,学生能够借鉴。
认真地阅读文章是做好题目的前提,只有认真地通读全篇,做题时才能胸有成竹。
二、看清题目要求——平心静气审题,切忌粗心大意学生在审视阅读理解的问题要求时,关键的字、词或句子要让学生在文中找到用笔圈下来,作为扣题作答的要点。
在实行语文阅读理解训练时,第二遍读文章要求学生带着问题细读全文,一般要做到如下几点:(1)基础知识,牢牢掌握。
阅读题型多种多样,但是一定有基础知识的考察,比方填标点符号、填关联词语、填拼音、找错别字、找出文中的近反义词,摘抄比喻句、划出中心句等等。
语文阅读回答问题解题技巧
![语文阅读回答问题解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a9de7522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6c.png)
语文阅读回答问题解题技巧读书和学习是在别人思想和学问的关心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和学问。
语文这一学科有自身的学问系统和复习规律。
我们需要做的就是熟记这些学问系统和复习规律,然后娴熟的运用。
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一些语文阅读回答问题解题技巧的学习资料,盼望对大家有所关心。
中考语文阅读答题技巧1)文章开头的作用1、引起下文,为下文作铺垫(记叙文)2、开篇点题,提出中心(中心论点)3、用故事或典故引出论点或论题(说明对象),激起读者阅读爱好。
文章结尾的作用1、深化中心,升华感情2、篇末点题,提出中心或中心论点3、总结上文,提出倡议,发出号召一句话或一段话的作用1、结构上的作用是:总起全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笔、作铺垫、承上启下(过渡)、前后照应、首尾呼应、总结全文、点题、推动情节进展。
2、语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感情)、点明中心(揭示主旨)、突出主题(深化中心)。
①、充当事实论据,证明前(后)一句话,进而证明中心论点;②充当道理论据,证明前(后)一句话,进而证明中心论点;③说明白前(后)一话(说明事物的特征)常见写作方法、表现手法联想、想象、象征、比较、对比、衬托、烘托、反衬、欲扬先抑、先抑后扬、以小见大、托物言志、借物喻理、寓理于物、借物喻人、状物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借物抒情、借古喻今、运用典故、直接抒情、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等。
“这”、“它们”等指代什么1、一般是往前找,不会超出前三句;2、找到之后,将找到的内容放在指代词所在句中读一读,看是否适合。
语句特色评价用词精确、严密、生动、形象、深化浅出、通俗易懂、语言简练、简洁明白、言简意赅、富有感染力、节奏感强、委婉含蓄、意味深长、发人深省、寓意深刻、引发阅读爱好、说理透彻、有劝说力限字题的解答1、依据题目要求作完全精确的表述(此时不要过多地考虑字数的多少);2、对比字数要求进行简缩:①去除无关紧要的修饰语,②多音节词改为单音节词,③用简称(尤其是地名)。
部编初三语文阅读解题方法(整理版-适用于学生)+专项训练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部编初三语文阅读解题方法(整理版-适用于学生)+专项训练练习题(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a4ff0a63a216147916112837.png)
部编初三语文阅读解题方法(整理版-适用于学生)基础知识:1.景物描写的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推动情节发展,表现人物的品质,衬托中心意思2.运用描写方法的作用: 表现人物性格,反映作品主题3.文章题目的作用: 概括内容;揭示主题;提示线索4. 用自己的话回答问题:1、这种题目往往就是限定不能直接原文中的语句来回答,从另个层面上来说,也就是暗示你原文中有相关语句,所以你首先应该找出原文中的相关语句;2、现在要考虑的就是如何将原文中的语句变成自己的话,可以采用下列方法:①概括大意法,适用于原文相关句子较长的情况;②翻译句子法,适用于文言文语段;③解释重点词法,适用于原文语句中有生僻词;④变换句式法,适用于原文使用的是疑问、设问、反问的语意未能完全明确的句子,而题目又要求作出明确表达的情况。
5.中间句、段的作用: 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6.结尾议论性句子的作用:总结全文,照应开头,点明中心,深化主题7.写作人称的好处:第一人称,真实可信; 第二人称,亲切自然第三人称,可以多角度描写,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8. 容易弄错的术语:(1)表达技巧= 艺术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2)表达方式 = 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3)表现手法= 象征、对比、衬托、烘托、伏笔铺垫、照应(呼应)、直接(间接)描写、扬抑(欲扬先抑、欲抑先扬)、借景抒情、借物喻人(托物言志)……(4)修辞手法 = 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反问、设问、引用、反复……(5)语言特点 = 通俗易懂/ 严谨/ 优美、生动、鲜明/ 充满感情色彩(常与修辞手法合用)9.在哪儿找线索:标题;反复出现的某个词语或某个事物;抒情议论句10. 引号的作用:表引用(引用人物对话、诗文句等);表特定称谓(特殊含义);表否定、反语、讽刺等意味;表强调。
记叙文阅读:一、记叙文基础知识:(一)记叙线索的形式:实物;人物;思想感情变化;时间;地点变换;中心事件(二)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记叙文的顺序:顺叙、倒叙、插叙(三)记叙文第一段的作用:1)环境描写:点明故事发生的地点,环境,引出下文,为下文情节发展作铺垫2)其他:开篇点题,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总领全文或引起下文,为下文情节发展作铺垫二、语段阅读题答题总原则:1、快速浏览全篇文章。
语文阅读拓展参考答案
![语文阅读拓展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d41496f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f5.png)
语文阅读拓展参考答案语文阅读拓展参考答案语文阅读拓展是学生在学习语文过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语文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思维能力。
下面我将为大家提供一些语文阅读拓展的参考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阅读理解类题目1. 题目:根据短文内容,回答问题。
短文:《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也是世界文学的瑰宝。
它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一众人物为主线,展现了封建社会的种种矛盾和人性的复杂。
通过对贾府的描写,作者揭示了封建家族的衰败和封建伦理的虚伪。
同时,小说中还融入了大量的诗词歌赋,展示了作者对文学艺术的独到见解。
问题:《红楼梦》的主要人物有哪些?参考答案:《红楼梦》的主要人物包括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一众人物。
2. 题目:根据短文内容,判断正误。
短文:《论语》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之一,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和思想。
它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儒家的核心价值观念,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问题:《论语》是中国古代道家经典之一。
参考答案:错误。
《论语》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之一。
二、填空类题目1. 题目:根据短文内容,填写空缺处的词语。
短文:《西游记》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以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等一众人物为主线,讲述了他们西天取经的故事。
这部小说不仅描写了他们的冒险经历和战胜困难的勇气,还传达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问题:《西游记》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_____。
参考答案:《西游记》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
2. 题目:根据短文内容,填写空缺处的词语。
短文:《水浒传》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以宋江、李逵、武松等一众英雄人物为主线,讲述了他们起义抗敌的故事。
这部小说不仅描写了他们的英勇事迹和忠诚精神,还反映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人民的苦难。
问题:《水浒传》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_____。
参考答案:《水浒传》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
三、判断类题目1. 题目:根据短文内容,判断正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阅读辅导材料之一:题目的作 用
• 一、题型:
–
– –
(一)为什么以此为题? (二)谈谈你对题目的理解。 (三)试分析题目的作用。(四)给文章加(换)题目。
• 二、结合学过的文章谈谈你对下面题目的理解
《背影》充当线索、抓住外貌特写镜头表现父子深情。 《阿长与山海经》 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突出阿长为我 买《山海经》这件事;表现阿长真诚、善良和乐于助人; 表明我的感激和怀念。 – 《变色龙》用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主人公善变(见风 使舵)的性格。具有极强的讽刺性。 – 《心声》语带双关,表层意义是李京京在课堂上十分渴 望读课文。深层意思是需要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肯定、理解 和尊重;需要父母和好,家庭温暖,需要亲情和友情。
语文阅读辅导材料之一:题目的作 用
• 四、答题技巧
– – – – – – – 1、先看标题的本义: 内容(词语的含义,点明写作对象、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2、再思考深层含义: (1)结构 (线索 贯穿全文 / 悬念 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2)修辞、手法(比喻、拟人 、象征、 双关等) (3)主旨 与主旨(中心)的关系(点明中心、揭示主旨) (4)人物 与人物的关系(表明作品人物性格、表明作者的 情感与态度、作者情感的触发点) – (5)写法 修辞(比喻、拟人、双关等) – (6)表现手法 象征 – 3、最后分析其效果 (题目本身特点) 生动形象、新颖含 蓄、言简意丰、发人深思、引起读者阅读兴趣。
语文阅读导材料之一:题目的作用
•
三、归纳题目的作用 – (1)把握象征意义;例如:《雷电颂》 – (2)语带双关;例如:《我的一本书》《心声》语带双关,表层意义是李京京在课堂上十分渴 望读课文。深层意思是需要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肯定、理解和尊重;需要父母和好,家庭温暖, 需要亲情和友情。 – (3)作者感情的出发点;例如:《春酒》 《山坡羊 潼关怀古》 – (4)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阿长与山海经》 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突出阿长为我买《山海经》 这件事;表现阿长真诚、善良和乐于助人;表明我的感激和怀念。 点明写作内容;例如:《雷 电颂》、《藤野先生》、《再塑生命》 点名叙事中心《端午的鸡蛋》 – (5)点明文章线索;例如:如《三棵枸杞豆》和《柳叶儿》,分别以枸杞豆和柳叶为线索;还 可以是某个人物 – 《背影》A点明文章线索,起贯穿全文作用;B点明文章主旨,抓住外貌特写镜头表现父子之间 的深情。作用:点明主旨,使文章结构严谨,深化主题,升华中心。 – (6)文眼;揭示文章中心;突出文章主旨;例如:《背影》A点明文章线索,起贯穿全文作用; B点明文章主旨,抓住外貌特写镜头表现父子之间的深情。作用:点明主旨,使文章结构严谨, 深化主题,升华中心。 – (7)吸引读者、新颖;设致悬念,引发读者思考,激发阅读兴趣;例如:《喂¬——出来》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旅鼠之谜》 – (8)题目中运用修辞的,要还原它的本义后再分析作用。例如:《变色龙》用比喻生动形象地 写出了主人公善变(见风使舵)的性格。具有极强的讽刺性。 – (9)点明情事情的时间、人物等写作对象。例如:《我的母亲》《列夫托尔斯泰》《短文两篇 日 月》巴金、《海燕》《云南的歌会》 – (10)点明写作对象和文体 例如:《马说》《送东阳马生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