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7上午9点光学开题报告
光学基础技术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光学基本原理,掌握光学实验的基本方法。
2. 熟悉光学仪器和器件,提高实验操作技能。
3. 分析实验数据,培养科学思维和实验能力。
二、实验原理光学实验是研究光学现象和光学器件的基本方法。
本实验主要涉及以下光学基本原理:1. 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 光的反射与折射: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会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
3. 光的干涉与衍射:当两束或多束相干光相遇时,会发生干涉和衍射现象。
4. 光的偏振:光波的电场振动方向和磁场振动方向垂直,称为光的偏振。
三、实验仪器与材料1. 光学仪器:激光器、分束器、透镜、狭缝、光栅、偏振片等。
2. 实验材料:干板、光栅、偏振片、滤光片等。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1. 光的直线传播实验(1)调整激光器,使其发出一束平行光。
(2)在激光器前方放置一个狭缝,观察光束通过狭缝后的传播情况。
(3)在狭缝后放置一个屏幕,观察光束在屏幕上的分布。
2. 光的反射与折射实验(1)调整激光器,使其发出一束光束。
(2)在光束前方放置一个透明介质(如水或玻璃),观察光束在介质中的传播情况。
(3)在透明介质前后分别放置两个屏幕,观察光束在介质中的反射和折射现象。
3. 光的干涉实验(1)调整激光器,使其发出一束光束。
(2)在光束前方放置一个分束器,将光束分成两束。
(3)调整两束光束的夹角,观察光束在屏幕上的干涉条纹。
4. 光的衍射实验(1)调整激光器,使其发出一束光束。
(2)在光束前方放置一个狭缝,观察光束通过狭缝后的衍射现象。
(3)调整狭缝宽度,观察衍射条纹的变化。
5. 光的偏振实验(1)调整激光器,使其发出一束光束。
(2)在光束前方放置一个偏振片,观察光束通过偏振片后的偏振现象。
(3)调整偏振片的角度,观察光束的透射和反射情况。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光的直线传播实验:观察到光束在狭缝后沿直线传播,并在屏幕上形成光斑。
2. 光的反射与折射实验:观察到光束在透明介质中发生反射和折射,光束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减慢。
光学微腔的本征模式分析的开题报告
光学微腔的本征模式分析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光学微腔是一种将光子聚集在微小空间中的器件,可以实现高灵敏度物理量测量、超快光学信号处理、光学拓扑保护等应用。
其中,光学微腔的本征模式是实现这些应用的基础,因此对于光学微腔的本征模式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二、论文内容及意义本文将讨论光学微腔的本征模式,并对其进行数值模拟分析。
具体内容包括:1. 光学微腔的基本物理特性及常见的微腔形状。
2. 对于不同形状的微腔,通过解析求解或数值模拟得到其本征模式的频率、波形等特性,并进行比较分析。
3. 基于得到的本征模式,探讨其应用于物理量测量、光子间相互作用等方面的可能性,并分析其具体实现的可行性。
4. 最后,对于未来研究的方向进行探讨和总结。
本文的意义在于:1. 对于光学微腔的本征模式进行全面的数值模拟分析,对于提高对于微腔的理解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2. 深入探讨本征模式在物理量测量、光子间相互作用等方面的应用,为后续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启示。
3. 对于未来光学微腔研究的发展方向进行总结和展望,促进光学微腔相关领域的研究发展。
三、研究方法和步骤1. 对于不同形状的微腔,使用FEM (Finite Element Method)数值模拟方法,求解出其本征模式。
2. 分析求解得到的本征模式的频率、波形等特性,并通过比较分析得到不同微腔形状下本征模式的相似和差异。
3. 应用得到的本征模式,探讨其在物理量测量、光子间相互作用等领域的应用,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验证其可行性。
四、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1. 微腔在制备过程中的不同形状可能会导致实验数据的波动,影响本征模式的求解。
解决方法可以是设计一种新的微腔制备方法,使得微腔形状更加稳定。
2. 数值模拟过程中,求解的计算量可能会很大,需要进行效率优化。
解决方法可以是选用更加高效的数值方法,使用分布式计算平台等。
3. 对于本征模式在实际应用中的可行性进行分析时,可能会遇到一些实现上的困难。
光学系统中心偏误差分析方法研究的开题报告
光学系统中心偏误差分析方法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及意义随着光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光学系统在工业、医疗、军事、科学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在光学系统中,中心偏误差是影响系统质量、性能的一个重要因素。
因此,研究中心偏误差的分析方法对光学系统的性能提升和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内容本课题将探究中心偏误差的产生机理,分析并总结现有中心偏误差的分析和校正方法,重点研究以物理光学和计算机模拟的方法为主的中心偏误差分析方法,并探讨其优缺点及应用范围。
三、研究方法1.文献调研法:对过去几年中心偏误差分析方法的研究文献进行搜集、整理、分析和总结,了解中心偏误差的研究发展现状。
2.理论研究法:深入分析中心偏误差产生机理,以及现有分析方法的理论基础和优缺点,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3.计算机模拟法:利用ANSYS、ZEMAX等软件模拟光学系统的运行状态,通过参数调节分析光学系统中心偏差的生成原因并提出正确的校正方法。
四、预期研究结果1.总结近年来中心偏误差分析方法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2.深入分析中心偏误差产生机理,并评估各种分析方法的优缺点。
3.基于理论和计算机模拟,提出可行的中心偏误差分析方法,并应用于实际光学系统中进行检测和调整。
五、研究意义1.为光学系统中心偏误差的检测和调整提供理论和实际应用的研究方法。
2.为光学系统中心偏误差的优化和提高系统质量提供有效技术解决方案。
3.为光学系统领域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六、研究进度计划1.第一阶段:文献调查、整理和分析。
预计用时2周。
2.第二阶段:深入研究中心偏误差的产生机理及分析方法,并提出计算机模拟方案。
预计用时3周。
3.第三阶段:计算机模拟并分析方法的可行性和优缺点,并确定最终分析方法。
预计用时4周。
4.第四阶段:应用分析方法进行实际光学系统中心偏误差的分析,优化和调整。
预计用时6周。
七、预算本项目预计耗时15周,项目经费预算共60000元,主要用于实验材料购买、软件费用和研究人员的实验和生活费用。
光学显微层析实验系统设计与研制的开题报告
光学显微层析实验系统设计与研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与意义光学显微扫描层析成像技术是一种新型的三维成像技术,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光学显微镜对样品进行扫描,获取不同方向的二维投影图像,经过图像处理和反投影算法重构出目标样品的三维结构。
该技术结合了光学显微的高分辨率、清晰度和层析成像的三维信息,因此在生命科学、医学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目前,国内外已有相关研究成果,但这些成果多是基于现成的光学显微镜,而没有从系统层面进行设计和研制。
因此,本文旨在研制一套全新的光学显微层析实验系统,该系统结合了光学显微、数字成像、三维成像等多种技术,通过系统集成和优化,提高了成像效率和准确性,为生命科学和医学研究提供了新的工具和方法。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1. 系统设计系统设计是整个研究的核心部分,其主要任务是根据研究要求和技术特点,设计出一套符合要求的光学显微层析实验系统。
具体来说,系统设计需要完成以下任务:(1) 光学显微镜的选择和搭建。
(2) 电子控制系统和成像采集系统的设计。
(3) 三维成像算法的设计和实现。
(4) 系统集成和优化。
2. 系统研制在系统设计完成后,需要进行系统研制和优化。
具体来说,系统研制需要完成以下任务:(1) 光学显微镜、成像采集系统和控制系统的搭建和优化。
(2) 三维成像算法的实现和优化。
(3) 系统调试和性能测试。
(4) 系统优化和改进。
三、预期成果和意义预期成果:(1) 成功研制一套全新的光学显微层析实验系统。
(2) 实现高效、准确的三维成像。
(3) 探索并验证该系统在生命科学和医学等领域的应用前景。
意义:(1) 推动光学显微层析成像技术的发展和普及。
(2) 提供先进的工具和方法,促进生命科学和医学等领域的研究和应用。
(3) 在技术和应用上具有广泛的实践意义和社会价值。
光学系统可见光透过率测试技术研究的开题报告
光学系统可见光透过率测试技术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现代光学系统应用范围广泛,如光学仪器、光通信、光电子等领域。
其中,光学系统可见光透过率是一个重要参数,它是衡量光学系统光传输性能的指标之一,直接影响到光学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的光学传输效果。
因此,对光学系统可见光透过率的测试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应用价值。
当前,光学系统可见光透过率测试技术已经成为光学系统开发与研究的重要内容。
二、研究内容和目的本次研究旨在探究合适的光学系统可见光透过率测试技术,并进行实验研究。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 分析当前光学系统可见光透过率测试的方法和技术,比较其优缺点。
2. 研究光学系统可见光透过率测试的基础理论和方法,包括透过率定义、测试原理、测试装置设计等。
3. 设计和制作适用于光学系统可见光透过率测试的实验装置。
4. 进行光学系统可见光透过率测试实验,验证测试技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研究、实验模拟、数值模拟等方法。
1. 文献研究: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并分析其方法和技术,总结出目前可见光透过率测试的研究热点和趋势。
2. 实验模拟:通过实验模拟的方式,对不同测试方法和技术进行比较,寻找最优的测试方法。
3. 数值模拟:通过计算机仿真和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测试装置进行优化设计,提高测试技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四、预期成果1. 掌握光学系统可见光透过率测试的基础理论和方法。
2. 创新设计和制作出适用于光学系统可见光透过率测试的实验装置。
3. 进行实验测试,得到一批可靠、准确的测试数据。
4. 结合文献资料、实验测试和数值模拟,提出结论和建议,为光学系统可见光透过率测试技术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五、研究意义本研究对提高光学系统可见光透过率测试技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研究结果对于推动光学系统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现实意义。
六、总体安排1. 第一年:文献研究和理论分析,并设计和制作实验装置。
全场光学相干层析成像研究的开题报告
全场光学相干层析成像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和意义光学相干层析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OCT)是一种基于光学原理、以高分辨率成像生物组织的技术,具有非损伤性、无辐射、高速、高分辨率等优点,在医学影像学、生物学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传统的光学相干成像(OCI)技术需要在成像过程中对物体进行扫描,这既增加了成像时间,又限制了成像区域,而光学相干层析成像技术通过采用窄光谱光源和光学干涉技术,实现了非接触式、全景式成像,成为新一代高分辨率光学生物成像技术。
全场光学相干层析成像(Full-field OCT, FF-OCT)是OCT的一种新型形式,它通过记录一系列连续的相干图像,然后获取整个样本的三维图片。
与传统的OCT相比,FF-OCT 无需扫描,因此可以实现非接触式、全景式成像,而且采集速度快,成像质量高,因此在医学、生物学、材料科学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本课题旨在研究全场光学相干层析成像的成像原理、成像技术和成像应用。
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 光学相干层析成像的基本原理和成像模型;2. 全场光学相干层析成像的成像系统设计与实现;3. 全场光学相干层析成像的成像性能评价和优化;4. 全场光学相干层析成像在生物和材料科学中的应用。
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文献调研、实验研究和理论分析。
通过文献调研了解全场光学相干层析成像的最新进展和研究现状,实验研究和理论分析则用于验证原理、优化性能和应用实践。
三、预期目标和成果本研究的预期目标和成果包括:1. 深入了解全场光学相干层析成像的原理和成像模型;2. 设计并实现全场光学相干层析成像系统,并测试其成像性能;3. 优化成像系统性能,提高图像分辨率和信噪比;4. 在生物和材料科学领域开展应用实践,取得应用成果。
四、研究意义和社会价值本研究的意义和社会价值包括:1. 推进全场光学相干层析成像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为医学、生物学和材料科学研究提供新的技术手段和方法;2. 促进传统OCT技术在成像速度、成像质量等方面的改进,提高其应用范围和市场竞争力;3. 促进光学成像技术与其他生命科学领域的交叉融合,加快生物医学工程与新材料的研发;4. 提高人类健康、安全与生产效率,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开题报告范文
1.毕业设计(论文)综述(题目背景、研究意义及国内外相关研究情况)1.1题目背景及研究意义光学薄膜在光学系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大部分光学元件中的最基本的元件,为了减低光学系统中光学元件表面反射对光学系统光能量的损失,同时减少杂散光对光学系统的影响,一般都需要在光学元件的表面镀制减反射薄膜。
减反射膜又称增透膜、AR膜、AR片、减反射膜、AR滤光片,它的主要功能是减少或消除透镜、棱镜、平面镜等光学表面的反射光,从而增加这些元件的透光量,减少或消除系统的杂散光。
它是以光的波动性和干涉现象为基础的。
二个振幅相同,波长相同的光波叠加,那么光波的振幅增强;如果二个光波原由相同,波程相差,如果这二个光波叠加,那么互相抵消了。
减反射膜就是利用了这个原理,在镜片的表面镀上减反射膜,使得膜层前后表面产生的反射光互相干扰,从而抵消了反射光,达到减反射的效果。
最简单的减反射膜是单层膜,它是镀在光学零件光学表面上的一层折射率较低的薄膜。
如果膜层的光学厚度是某一波长的四分之一,相邻两束光的光程差恰好为π,即振动方向相反,叠加的结果使光学表面对该波长的反射光减少。
适当选择膜层折射率,这时光学表面的反射光可以完全消除。
一般情况下,采用单层增透膜很难达到理想的增透效果,为了在单波长实现零反射,或在较宽的光谱区达到好的增透效果,往往采用双层、三层甚至更多层数的减反射膜。
而减反射膜的应用广、产量大使它至今仍是光学薄膜技术中重要的研究课题,研究的重点则是寻找新材料,设计新膜系,改进淀积工艺,使之用最少的层数,最简单、最稳定的工艺,获得尽可能高的成品率,达到最理想的效果。
根据光学系统使用波段的要求,减反射薄膜分为单波长减反射、宽带减反射以及超宽带减反射薄膜。
目前对于单波段以及宽波段减反射薄膜的研究较为充分,而对于超宽带减反射薄膜的研究较少,特别是400—900nm以上的超宽带减反射薄膜的研究则更少。
为此,提出“超宽带减反射膜的研究”这一课题。
光学相关探测与识别中图像处理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光学相关探测与识别中图像处理的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现代光学探测技术在工业、军事、医疗等领域应用广泛。
光学成像技术通过探测目标反射、吸收、散射的光线,将其转换成数字图像信息,再进行分析、处理和识别等操作,从而实现对目标的观察、检测、识别等任务。
光学图像处理技术是光学探测技术中不可缺少的一环,主要涉及图像增强、特征提取、匹配识别等方面的研究。
二、研究内容1、图像增强光学图像由于受到环境光线干扰、成像系统自身存在的噪声等因素影响,常常出现图像带噪、模糊、低对比度等问题。
图像增强技术通过对图像进行滤波、去噪、锐化等操作,改善图像质量,在提高目标识别率、缩短实际工作时间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2、特征提取光学图像识别的关键在于特征提取,即从图像中提取出目标的显著特征信息,用于描述和区分不同的目标。
光学图像中的目标特征可能是几何特征、纹理特征、颜色特征等,各种特征相互组合,共同描绘出目标独特的特征空间。
3、匹配识别目标特征提取后,需要进行匹配识别,找到与目标特征相似或匹配的目标。
目标匹配算法的选择、性能评估等是图像识别中的核心问题。
传统的模板匹配方法、基于像素点的匹配算法、特征点匹配算法等方法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下有各自的优缺点,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改进。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将结合光学成像技术和数字图像处理技术,通过实验和仿真方法,探索光学图像增强、特征提取和匹配识别等方面的研究。
具体方法包括:1、实验采集光学图像数据,并对其进行预处理、去噪、滤波等操作。
2、在图像特征提取方面,选取几何特征、纹理特征、颜色特征等进行研究,并对其进行定量化评估。
3、在目标匹配识别方面,选择传统的模板匹配算法、基于像素点的匹配算法、特征点匹配算法等方法进行研究和比较,并对其匹配准确率、鲁棒性等进行性能评估。
四、预期成果本研究预期取得以下成果:1、在图像增强方面,研究和实现不同的滤波算法,并对其效果进行比较和评估。
2、在图像特征提取方面,提出一种基于综合特征描述子的目标识别方法,并进行实验验证。
光学相干层析成像系统与像质改善方法研究开题报告
光学相干层析成像系统与像质改善方法研究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光学相干层析成像技术(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OCT)是一种无创、高分辨率、高灵敏度的成像技术,由于其优良的分辨率和可靠性,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眼科疾病的检测、诊断和治疗。
然而,OCT 系统的像质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光学系统的失调、样本表面形态、光束散焦等,造成图像质量降低、伪迹出现、特征模糊等问题,进而影响到临床诊断精度。
因此,针对OCT系统中的像质改善问题展开研究,对于提高其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本研究旨在针对OCT系统中的像质改善问题,通过对光学系统、信号处理和重建算法等方面进行优化及改进,以提高其在临床应用中的图像质量和精确度。
本研究的意义在于提升OCT系统的成像能力和临床应用价值,进而促进眼科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有效治疗。
三、预期研究内容1. 光学系统优化通过改善光学系统的参数设置、光源强度、探测器灵敏度等多方面的优化,以提高系统的成像能力和稳定性。
2. 信号处理和优化重建算法通过图像处理和优化重建算法,对OCT成像信号的降噪和伪迹修复进行分析和研究,以提高成像的准确性和准确度。
3. 图像质量评估与改进方案通过图像质量评估方法,对OCT系统成像质量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评估,制定出相应的改进方案和建议,以提升系统成像质量。
四、预期研究成果完成本研究后,我们将得出以下成果:1. 提出基于光学系统优化的OCT成像质量改进方案。
2. 改进OCT系统信号处理算法和优化重建算法,提高系统成像的准确性和准确度。
3. 提出基于图像质量评估的OCT成像质量改进策略,指导临床使用。
以上成果将能推动OCT技术在临床应用中的广泛应用,进而驱动眼科领域的科学发展和进步。
五、研究方法本研究任务分为三个阶段。
在第一个阶段中,我们将对OCT成像系统进行详细的信号处理和算法分析,研究信号处理和重建算法的性能,制定相应的改进方法和措施。
光学课程设计报告范文
光学课程设计报告范文一、教学目标本章节的教学目标分为三个维度: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需要掌握光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定律,包括光的传播、反射、折射、干涉、衍射等现象。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光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进行光学实验、分析光学图像、计算光学参数等。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提高学生对光学实验和科学研究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光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定律。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光的传播:介绍光的传播方式、速度和介质对光传播的影响。
2.光的反射:讲解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图像的形成和反射现象的应用。
3.光的折射:讲解光的折射定律、折射现象的观察和折射率的概念。
4.光的干涉:介绍干涉现象的产生原因、干涉条纹的形成和干涉实验的原理。
5.光的衍射:讲解衍射现象的产生条件、衍射光强的分布和衍射实验的原理。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章节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具体包括: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系统地介绍光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定律。
2.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光学问题。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的光学实验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光学知识。
4.实验法:安排光学实验课程,让学生亲身体验光学现象,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的光学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全面的学习材料。
2.参考书:推荐学生阅读相关的光学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
3.多媒体资料:制作光学教学PPT、视频等多媒体资料,生动形象地展示光学现象。
4.实验设备:准备光学实验所需的仪器和设备,确保学生能够顺利进行实验操作。
五、教学评估本章节的教学评估将采用多种方式,以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有关光照的开题报告
有关光照的开题报告光照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给予了我们光明和温暖,还对我们的生活和健康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光照的定义、光照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以及光照的应用等方面展开讨论。
首先,光照是指光线照射到物体上的现象。
光线是由光源发出的电磁波,在空气中传播并照射到物体上。
光照的强度可以通过光照度来衡量,单位是勒克斯(lux)。
光照度越高,表示光照越强。
光照的颜色也是多样的,不同波长的光线会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如红光、橙光、黄光、绿光、蓝光、靛光和紫光等。
其次,光照对人类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
首先,光照是人类获取维生素D的重要途径。
当皮肤暴露在阳光下时,紫外线能够激活皮肤中的胆固醇,合成维生素D。
维生素D对于骨骼的健康至关重要,能够促进钙的吸收和骨骼的形成。
其次,光照对人类的心理健康有着积极的影响。
阳光能够促进脑内多巴胺和血清素等神经递质的释放,从而提高人们的情绪和幸福感。
此外,光照还能够调节人体的生物钟,促进睡眠和清醒的正常交替,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和调整作息时间。
光照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首先,光照在建筑设计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合理的采光设计能够使室内光线充足,提高室内环境的舒适度。
其次,光照在植物生长中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光照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能源,能够提供植物所需的养分和能量。
因此,在农业生产中,合理利用光照是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的重要手段。
此外,光照还被广泛应用于医疗领域。
光疗是一种利用光线治疗疾病的方法,如紫外线疗法、光动力疗法等。
光疗能够有效治疗皮肤病、精神病等一系列疾病,对人体健康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然而,虽然光照对人类的健康和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但过量的光照也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长时间暴露在强光下会导致眼睛疲劳、视力下降甚至视网膜损伤。
此外,紫外线辐射也会引发皮肤癌等疾病。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合理利用光照,注意保护眼睛和皮肤。
总结起来,光照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对人类的健康和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
光学散斑原理及其应用研究的开题报告
光学散斑原理及其应用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光学散斑是指光波在透明介质中传播时遇到不均匀折射率引起的干涉现象,产生明暗
相间的斑点。
光学散斑现象在各个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如光学检测、光学成像、
光学测量等。
其基本原理是根据散斑的形变信息,推断出被测物体表面的形貌。
因此,研究光学散斑原理及其应用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二、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本研究的目的是深入探究光学散斑的物理机制和基本原理,分析其应用领域和发展趋势,并对其在光学测量和成像领域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和研究。
具体内容包括:
1. 光学散斑现象的物理机制和基本原理。
2. 光学散斑在图像处理中的应用及其算法。
3. 基于光学散斑的三维形貌测量方法研究。
4. 基于光学散斑的生物成像技术研究。
5. 基于光学散斑的微流动测量方法研究。
三、研究的方法和步骤
1. 文献资料的查阅和资料整理。
2. 实验室实验和数据处理分析。
3. 讨论分析实验结果,提出改进方案。
4. 撰写论文和实验报告。
四、预期成果和意义
通过本研究,将深入了解光学散斑原理及其应用。
其中,基于散斑的三维形貌测量和
生物成像技术等领域的研究,将有助于推动相关领域的发展和应用,为行业提供新的
技术手段和应用解决方案。
同时,积累并沉淀相关知识和经验,促进本领域研究的深
入和发展。
光学相干层析成像系统研究的开题报告
光学相干层析成像系统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光学成像技术是一种常用的非接触式检测技术,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材料科学等领域。
其中,光学相干层析成像技术是一种基于干涉原理和光学透明性的新型成像技术,具有高分辨率、非侵入性、高灵敏度等优点,已经成为生物医学诊断和研究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二、研究目的光学相干层析成像系统的研发是为了提高光学成像技术在生物医学、材料科学等领域中的应用价值,更精准地观察疾病和材料的内部结构和成分变化,为科研和医学诊断提供新的思路和手段。
三、研究内容1. 系统设计:根据光学成像技术和光学相干层析成像原理,设计光路和光学系统的参数,建立一个完整的光学相干层析成像系统。
2. 光学模拟和仿真:使用Matlab或COMSOL Multiphysics等软件,对系统进行光学模拟和仿真,验证光路设计的有效性,并优化系统的分辨率和探测效率。
3. 硬件实现与检测:根据系统设计,选择合适的光学元器件,进行系统硬件的搭建和实现。
同时,针对成像过程中的噪声干扰和数据处理等问题,进行相应的检测和优化。
4. 成像实验和分析:利用搭建好的系统进行成像实验,观察不同材料和样本的内部结构和成分变化,并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统计,验证系统的成像效果和应用价值。
四、研究意义光学相干层析成像系统的研发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学术意义。
一方面,它可以为生物医学和材料科学等领域提供高分辨率、高灵敏度的成像手段,为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材料的快速检测提供重要依据。
另一方面,它还可以推动光学成像技术的发展,促进光学成像技术与其他前沿科技的交叉创新。
五、研究计划1. 前期调研:对光学相干层析成像技术的研究现状和相关技术进行调研分析,明确研究重点和方向。
2. 系统设计:根据研究目的和调研结果,设计光学相干层析成像系统,制定系统硬件和软件方案。
3. 光学模拟和仿真:利用Matlab和COMSOL Multiphysics等软件,对系统进行光学模拟和仿真,评估系统性能和优化设计。
全场光学相干层析成像技术研究的开题报告
全场光学相干层析成像技术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光学相干层析成像技术在医学中已经有了广泛的应用,如眼底层析成像、皮肤病变检测等。
其工作原理是利用光的干涉和反射原理对组织的反射和折射率进行探测,通过成像获得高精度、高分辨率的组织结构信息。
在全场光学相干层析成像技术中,采用的是全局激光成像法,由此可以得到完整的层析图像。
因为这种技术不需要对样本进行任何处理,同时成像速度快、分辨率高且无侵入性,所以可以广泛地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
二、研究内容1.建立全场光学相干层析成像技术的成像系统,包括全局激光成像法、成像系统设计和探测器等。
全局激光成像法主要是使用激光干涉来检测样本的反射和折射率,探测器主要是用来接收和记录反射的光信号。
2.通过实验测试,优化系统性能,确定取样率和扫描速度,提高成像质量和速度。
这可以通过改变探测器的扫描速度和分辨率,调整成像系统的光源位置、波长和强度,以及对成像结果进行后处理来实现。
3.应用全场光学相干层析成像技术研究人体眼球的结构、性质和功能,进一步探索其在眼科医学中的潜在价值。
三、研究意义全场光学相干层析成像技术在眼科、皮肤病变检测等领域的应用中已经越来越受到关注。
通过研究和优化这种成像技术,可以提高其分辨率、灵敏度和成像速度,增加其在临床医学和生物医学研究中的应用。
同时,通过深入研究人体眼球的结构、性质和功能,可以为更好地理解眼疾的发生、预测和预防提供科学依据。
四、研究方法1.搭建全场光学相干层析成像的成像系统,包括光源设计、探测器设置和后处理程序开发等。
2.通过实验研究技术参数对成像质量和速度的影响,如光源位置、波长和强度,探测器的分辨率和采样率,以及后处理方法等。
3.应用已开发的全场光学相干层析成像系统和优化的技术参数,对人体眼球样本进行成像和分析,获得其结构和性质的详细信息。
五、预期结果1.建立一个全场光学相干层析成像技术的成像系统,其分辨率和灵敏度均能达到较高水平。
同时,优化的成像系统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实用性,可应用于实际的医学研究中。
光学相干层析成像的实验研究与理论模拟的开题报告
光学相干层析成像的实验研究与理论模拟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与意义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体内部的结构和功能信息可以被获取得越来越全面、精细。
在这一背景下,成像技术被广泛地应用于医学诊断、生命科学研究和临床治疗等领域。
其中,光学相干层析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技术因其高分辨率、无创伤、非侵入性、实时成像等优点逐渐受到关注。
OCT是一种基于光学干涉原理的成像技术,被广泛用于生物医学领域中的组织成像和诊断。
OCT的成像过程基于测量从样本中反射回来的光信号,释放出的散射光被分解成多条对干涉光的相对相位差的测量。
这种干涉测量可以产生高分辨率三维图像,从而获得组织结构详细信息。
OCT技术因其高分辨率、大深度范围和无损伤等特点,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药物研发、生物材料研究等领域。
然而,传统的OCT成像技术仍然存在着一些局限性。
例如,其成像深度受到衰减和散射的影响,只能成像浅层组织结构,深度范围有限;同时,在成像过程中需要对样品进行固定,过程不便于实施。
因此,对OCT技术进行深入研究,以提高其成像深度、增加成像范围和改善成像质量,对于精确诊断,实现无创、高分辨率成像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本研究主要围绕光学相干层析成像技术,采用实验和理论模拟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
具体包括以下方面:1、光学相干层析成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对现有的OCT成像技术进行总结和分析,探究其优缺点及可优化方向。
2、基于红外激光和高灵敏度探测器开展OCT的实验研究。
在实验过程中,研究组将设计一套新型的OCT成像系统,优化成像参数,对不同类型的组织结构进行成像,探究OCT成像的深度范围和分辨率。
同时,还将研究OCT相干性长度和空间相干性长度之间的关系,以及成像数据的处理方法。
3、结合理论模拟研究OCT成像技术的优化和改进。
在研究过程中,针对OCT成像范围限制问题,探讨不同的信号处理算法,如动态聚焦、变形补偿和散射校正等,以提高成像深度和范围。
光学实验设计性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光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2.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3. 通过设计性实验,提高学生对光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二、实验原理本实验旨在设计一个简单的光学实验,验证光学原理,并探讨实验设计的方法和技巧。
实验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2. 光的反射定律: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相等;3. 光的折射定律: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入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夹角正弦之比等于两种介质的折射率之比;4. 薄透镜成像规律:物体通过薄透镜成像,成像规律与物距、像距和焦距有关。
三、实验内容1. 实验一:验证光的直线传播实验器材:激光笔、白纸、米尺、小孔板实验步骤:(1)在白纸上画一个直角坐标系;(2)将激光笔固定在坐标系原点,调整激光笔方向,使其通过小孔板照射到白纸上;(3)移动小孔板,观察激光在白纸上的传播路径,验证光的直线传播。
2. 实验二:验证光的反射定律实验器材:激光笔、平面镜、白纸、米尺实验步骤:(1)将平面镜放置在白纸上,调整平面镜角度;(2)将激光笔照射到平面镜上,观察反射光线在白纸上的传播路径;(3)调整激光笔角度,观察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是否相等,验证光的反射定律。
3. 实验三:验证光的折射定律实验器材:激光笔、玻璃板、白纸、米尺实验步骤:(1)将玻璃板放置在白纸上,调整玻璃板角度;(2)将激光笔照射到玻璃板上,观察折射光线在白纸上的传播路径;(3)调整激光笔角度,观察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是否满足折射定律。
4. 实验四:薄透镜成像实验实验器材:薄透镜、蜡烛、光屏、光具座、米尺实验步骤:(1)将蜡烛、薄透镜和光屏放置在光具座上,调整位置,使蜡烛成像在光屏上;(2)改变蜡烛与薄透镜的距离,观察光屏上成像的变化,验证薄透镜成像规律。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一:验证光的直线传播,实验结果表明,激光在白纸上的传播路径是直线,验证了光的直线传播原理。
光学微操纵技术及应用的开题报告
光学微操纵技术及应用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和意义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光学技术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生物医学、材料科学、物理学等领域。
其中,光学微操纵技术的发展为许多实验提供了便利,也成为了研究中的热点话题。
光学微操纵技术指的是利用激光束对微小物体进行操纵的技术,是一种高精度、非接触式的操作手段。
在生物医学领域,光学微操纵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细胞操作、光遗传学、单细胞力学等领域。
在材料科学领域,光学微操纵技术也被用于微纳米结构的制备和微机械系统的制作。
因此,本文旨在介绍光学微操纵技术的原理、方法和应用,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进行探讨,为光学微操纵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1.光学微操纵技术的原理及方法介绍光学微操纵技术的原理,包括光学力学作用原理、光场模拟及调制技术、光学光谱学等。
同时介绍光学微操纵技术的常见方法,包括光学镊子、光学陷阱和光学扭矩等。
2.光学微操纵技术在生物医学领域中的应用介绍光学微操纵技术在细胞操作、光遗传学、单细胞力学等领域的应用,并介绍其优势和不足之处。
3.光学微操纵技术在材料科学领域中的应用介绍光学微操纵技术在微纳米结构的制备和微机械系统的制作中的应用,并介绍其优势和不足之处。
4.光学微操纵技术的发展趋势探讨光学微操纵技术的发展趋势,包括光学镊子和光学陷阱等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融合,以及新兴的光学技术和微操纵方法的应用。
本文将采用文献调研的方法,收集和整理相关文献,对光学微操纵技术的原理、方法和应用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并结合实际应用进行分析和评价。
三、预期成果本文将深入了解光学微操纵技术的原理、方法和应用,为读者提供光学微操纵技术的全面介绍和分析。
同时,通过对光学微操纵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探讨,对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建议。
自聚焦透镜光学准直系统设计的开题报告
自聚焦透镜光学准直系统设计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随着光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自聚焦透镜逐渐被广泛应用于光学仪器、自动化检测等领域中,其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
自聚焦透镜的原理是利用其非球形曲率折射率的改变,将光线聚焦到一个焦点上。
在某些情况下,由于受到所测量物体表面的反射或散射而造成测量误差,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使用到自聚焦透镜光学准直系统。
二、研究目的本文旨在针对自聚焦透镜光学准直系统进行设计和研究,通过设计不同的实验方案和方案比较,得到最优的自聚焦透镜光学准直系统设计方案,以提高光学检测精度和有效性,为光学仪器和检测设备的应用提供技术支持。
三、研究内容1. 自聚焦透镜原理、特点及应用分析;2. 自聚焦透镜光学准直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3. 设计不同方案的自聚焦透镜光学准直系统并进行比较分析;4. 最终确定最优设计方案,并板文件制作;5. 设计结果的实验验证和分析。
四、研究方法1. 理论研究:深入研究自聚焦透镜和光学准直系统的原理、特点和设计方法;2. 数值模拟:通过数值模拟软件对不同的自聚焦透镜光学准直系统方案进行优化设计和分析;3. 实验验证:通过实验验证,比较测试结果,确定最优方案。
五、预期成果1. 实现自聚焦透镜光学准直系统的设计;2. 比较不同方案的优缺点,并确定最优设计方案;3. 实现设计方案的板文件制作;4. 得出实验验证结果及相关数据;5. 结论分析和展望。
六、研究难点1. 如何在设计中充分发挥自聚焦透镜的特点及优势,使其适合于特定问题的解决;2. 如何选取合适的数值模拟软件和参数,对不同方案进行优化设计和分析;3. 如何设计合适的实验验证方案和进行实验数据处理。
七、研究计划及时间安排1. 阶段一:自聚焦透镜基本原理分析和文献研究,时间:1个月;2. 阶段二:自聚焦透镜光学准直系统的设计方法研究,时间:2个月;3. 阶段三:设计不同方案的自聚焦透镜光学准直系统并进行比较分析,时间:3个月;4. 阶段四:最终确定最优设计方案并板文件制作,时间:1个月;5. 阶段五:实验验证及结果分析,时间:2个月。
光学图像测量技术研究的开题报告
光学图像测量技术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随着制造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机械零部件和产品需要进行尺寸检测与测量。
其中,光学图像测量技术已经成为一种广泛应用的测量方法,其通过拍摄目标物体的图片,再利用计算机对其进行处理,从而实现对目标物体的测量。
因此,光学图像测量技术具有快速、精确、非接触等优点,可以广泛应用于精密制造、汽车制造、航空航天、电子工业、医疗等领域。
然而,光学图像测量技术在应用过程中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
一方面,不同的光学图像测量技术具有不同的适用范围和精度等级,需要根据目标物体的特性来选择相应的测量方法;另一方面,光学图像测量技术的测量精度可受到环境光线、噪声等因素的影响,需要通过积累大量数据和建立合适的算法来提高测量精度。
因此,光学图像测量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推动制造业的发展和提高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对光学图像测量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包括各种光学图像测量技术的原理、适用范围、精度等级,以及如何建立合适的算法提高测量精度,在此基础上,构建一套完整的光学图像测量系统,进行实验验证其精度和适用范围,为制造业提供高效、精确的测量手段。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本研究将包括以下内容:1.光学图像测量技术的分类和原理:研究各种光学图像测量技术的原理和特点,包括结构光测量、投影光线测量、相位测量和三角法等。
2.测量精度分析和算法建立:研究影响光学图像测量精度的因素,通过建立合适的算法来提高测量精度。
3.光学图像测量系统构建:结合以上研究,设计构建一套完整的光学图像测量系统,并进行实验验证其精度和适用范围。
本研究将采用文献综述、实验验证等方法,探究光学图像测量技术的原理和应用,通过实验验证来提高测量精度。
四、预期研究成果本研究的预期成果如下:1.光学图像测量技术的分类和原理:掌握各种光学图像测量技术的原理和特点,对其适用范围和精度等级有一定的认识。
2.测量精度分析和算法建立:分析光学图像测量精度的关键因素,通过建立合适的算法来提高测量精度。
光学系统透过率测试的开题报告
光学系统透过率测试的开题报告
标题:光学系统透过率测试
摘要:本文将介绍使用光学方法测试材料透过率的方法。
透过率是材料吸收或散射光线的程度,通常在光学应用中使用,并且对于许多应用程序是至关重要的。
在本文中,我们将解释透过率的定义和计算方法,并介绍如何使用光学系统进行透过率测试。
我们还将提供实验步骤和结果分析。
问题陈述:透过率是描述光线在材料中传播过程中丢失的程度的重要参数。
在许多光学应用中,如激光器中使用的光学元件,材料透过率的精确测量是至关重要的。
因此,需要一种精确可靠的测试方法来测量材料透过率。
目标:本文旨在开发一种使用光学系统测量材料透过率的方法,并提供详细的实验步骤和结果分析。
方法:本文将使用一种基于光源、样品和探测器的光学系统来测量材料透过率。
通过测量发射源入射一定功率的光线穿过一个标准参考材料和需要测试的材料之后,透过率将得到计算。
使用这种方法可以获得非常精确的透过率数据。
预期结果:预计实验将获得准确的透过率数据,并能够说明光学系统测试方法的有效性和精度。
同时,预计这种方法将为光学系统测试提供一种新的途径。
意义:精确测量材料透过率是许多领域的关键需求。
本文所提出的光学系统测试方法将有助于实现此目标,并将有望成为光学系统测试领域的标准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文题目
宽视场 CCD 天文星图图像处理技术研究 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超分辨率算法研究 长波红外多普勒差分干涉仪风速反演技术研究 基于光谱吸收的多参数水质监测技术研究 单光子探测编码体制及图像重构研究 基于视觉显著性的目标检测技术研究及应用 基于深度学习的聚类算法研究及应用 干涉成像光谱仪高精度光谱复原与快速处理技术研究 高分辨率紧凑被动相干成像技术研究 小型高精度星敏感器技术研究 高光谱遥感影像异常目标检测的关键问题研究 基于多源数据的行为识别研究
陈国庆
王
昊
赵 卫 康福增 赵 卫 赵 卫 任立勇 屈恩世 任立勇 屈恩世 任立勇 贺正权 刘朝晖 刘朝晖
李思奇 葛志强 姜艳茹 解青坤 庄 斌
上官爱红 宋 冲
10.23
部门
9 点—下午 5.30:
姓 名
信号与信息处理:开题报告
专业 导师
曹剑中 马彩文
入学时间
2017-9-1 2017-9-1
论文题目
杨明洋 卢晓昀 韩 斌
樊学武 李 王 创 虎
冯玉涛 冯玉涛 冯玉涛 鱼卫星 杨建峰 薛 彬 杨建峰
张亚飞 肖 旸
许黄蓉 刘生润 曲 锐
10.18
下午 1.30:
姓 名
微电子、物理电子学:开题报告
专业
微电子学与固体 电子学
部门
瞬态室 瞬态室 光电子学 条纹相机
导师
刘兴胜 赵 卫 赵宝升 田进寿
入学时间
李思远 刘青松 兰富洋 李瑞昌 杨文刚 任国瑞 屈艳军
光学工程 光学工程 光学工程 光学工程 光学工程 光学工程 光学工程
深空探测 深空探测 瞬态室 瞬态室 瞬态室 信息光子学 信息光子学 信息光子学 光电跟踪
光电跟踪
宋
兴
光学工程 光学工程 光学工程 光学工程 光学工程 光学工程 光学工程 光学工程 光学工程 光学工程
苏秀琴 李 哲 苏秀琴 苏秀琴 乔永明 汶德胜 宋宗玺 马彩文 马彩文 卢孝强 卢孝强 卢孝强 卢孝强 袁 袁 媛 媛
2017-9-1 2017-9-1 2017-9-1 2017-9-1 2017-9-1 2017-9-1 2017-9-1 2017-9-1 2017-9-1 2017-9-1 2017-9-1 2017-9-1
导师
汶德胜 苏秀琴 刘学斌 胡炳樑 苏秀琴 郝 伟 曹剑中 曹剑中 汶德胜 宋宗玺 汶德胜 宋宗玺 汶德胜 宋宗玺 袁 袁 媛 媛
入学时间
2015-9-1 2016-9-1 2016-9-1 2014-9-1 2016-9-1 2016-9-1 2014-9-1 2016-9-1 2016-9-1 2014-9-1 2016-9-1 2014-9-1
材料中心 信息光子学 信息光子学 瞬态室 瞬态室 瞬态室 瞬态室 瞬态室
贺全龙 巨海娟 许程访 薛明园 吴 鹏
赵凤艳 康 岩
王国梅
10.18
部门
上午 9 点:
姓 名
光学工程:开题报告
专业
光学工程 光学工程
导师
马彩文 李 创
入学时间
2017-9-1 2017-9-1
论文题目
光子计数成像系统光学技术研究 远距离傅立叶叠层成像技术研究
物理电子学 物理电子学 物理电子学
10.18
部门
下午 1.30:
姓 名
物理电子学:中期考核
专业
物理电子学 物理电子学 物理电子学 物理电子学
导师
田进寿 田进寿 田进寿 田进寿
入学时间
2016-9-1 2016-9-1 2016-9-1 2015-9-1
论文题目
时间分辨光子计数成像探测器及应用 高亮度增益条纹相机的研究 InAs/GaSb 二类超晶格宽光谱、中长双色红外探测器的研究 时域快速荧光寿命成像方法研究
论文题目
高分辨率高光谱测绘技术研究 基于成像干涉技术探测深海热液甲烷的研究 剪切光束成像技术成像性能影响机理研究 合成孔径雷达与光学相机共孔径复合成像技术研究 空间天文望远镜焦面 测器热电制冷技术研究 空间望远镜复合材料结构阻尼减振技术研究 空间大口径反射镜轻量化及支撑组件结构优化设计研究
光谱室 光谱室 空间室 空间室 空间室 空间室 空间室
王汉奇
高旭珍
王
旭
光学 光学 光学 光学 光学 光学 光学 光学 光学 光学 光学
谢小平 程光华 张文富 张同意 范文慧 谢小平 程光华 王屹山 曾健华 姚保利 任立勇 彭 波 彭 波 崔晓霞
瞬态室 瞬态室 瞬态室 瞬态室 瞬态室 瞬态室 瞬态室 信息光子学 材料中心 材料中心
李星仪 俱 高 沛 卫
李广英 王 静
李宝鹏 申 超
陈亚雄 孙 昊
陈文静 王斌强 房 杰
张园林
10.24
部门
9 点—下午 5.30 :通信、信号:中期考核
姓
都
名
云
专业
通信与信息系统 通信与信息系统 通信与信息系统 信号与信息处理 信号与信息处理 信号与信息处理 信号与信息处理 信号与信息处理 信号与信息处理 信号与信息处理 信号与信息处理 信号与信息处理
2017-9-1 2017-9-1 2017-9-1 2017-9-1
论文题目
半导体激光阵列近场非线性“smile”效应产生机理及降低措施研究 时间分辨远程 LIBS-Raman 联用光谱仪研制及其岩石分类识别研究 空间 X 射线通信传输理论与应用研究 基于少周期飞秒脉冲的宽谱阿秒脉冲测量和反演
张宏友 朱香平 苏 徐 桐 鹏
星载大气风场探测的高稳定性可见差分干涉仪结构设计 利用傅里叶叠层实现空间遥感成像技术研究 动态环境下的视觉定位与建图 长波红外差分干涉仪光学系统设计及杂散辐射分析 测风多普勒差分干涉仪辐射特性分析 双视场双波段测风多普勒差分干涉仪技术研究 基于光谱成像的肝肿瘤介入式诊断技术研究 太阳硬 X 射线成像仪(HXI)准直器光学检测方法研究 红外干涉成像光谱关键技术研究
论文题目
基于激光等离子体的太赫兹波产生及调制研究 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中物质波的非线性局域态操控 飞秒激光曝光 PTR 玻璃机理与应用研究 基于超表面的光束调控原理及器件研究 基于相位、偏振调控的光纤激光技术研究 高功率光纤激光模式不稳定的斑图动力学研究 基于宽带可饱和吸收体的全固态超短脉冲激光器研究 环形电极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光学诊断与机理研究 低维非线性介质中局域态的存在、传播与稳定性 轴向光场调控技术及在双光子荧光显微中的应用 基于波前调制的多模光纤出射光斑聚焦及扫描成像技术研究 高重频、高阈值新型光学窗口材料的研发及其性能研究 稀土掺杂纳米发光材料的制备与生物应用
空间室 光电跟踪 光谱室 光谱室 光电跟踪 飞行器室 飞行器室 空间室 空间室 空间室 光学影像 光学影像
冯旭斌 孙 晨
王雪霁 陈松懋 王亚楠 郝富生 张维康 刘 卫 罡 昕
马单丹 赵 阳
光学影像 光学影像 光学影像
张无瑕
祁 雷
信号与信息处理 信号与信息处理 信号与信息处理
卢孝强
卢孝强
2016-9-1 2016-9-1 2016-9-1
论文题目
高能辐照诱导氟磷酸盐玻璃的损伤机理研究 基于偏振光主动照明的目标偏振成像技术 基于光传输矩阵的多模光纤成像理论与实验研究 高功率窄线宽调频激光光源及线宽测量研究 高功率掺镱超荧光光纤光源技术研究 基于渐变折射率多模光纤可饱和吸收锁模机理与实验 究 高效率单光子计数三维成像技术研究 基于色散傅里叶变换的光纤激光锁模演化的实时探测及其机理的研究
条纹中心 条纹中心 条纹中心 条纹中心
刘永安 田丽萍 郭春妍 李亚晖
10.19
部门
9 点—下午 5.30:
姓 名 专业
光学工程:中期考核
导师
胡炳樑 胡炳樑 樊学武 罗秀娟 樊学武 樊学武 李 创 王 炜
入学时间
2013-9-1 2016-9-1 2016-9-1 2016-9-1 2014-9-1 2013-9-1 2016-9-1
杨建峰
杨建峰 薛 彬
2016-9-1 2014-9-1 2014-9-1 2016-9-1 2016-9-1 2016-9-1 2016-9-1 2016-9-1 2014-9-1 2016-9-1
基于计算机辅助的离轴光学系统装调技术研究 空间激光通信光学系统偏振特性研究 光在水下湍流中的传输 基于人工超表面的涡旋光产生与调控研究 硅基无源光子器件的研究 高匀光菲涅尔聚光镜的优化设计及误差分析 光场超振荡调制器件设计及超分辨成像技术研究 基于浑浊介质光传输矩阵的无扫描 3D 内窥成像理论与实验研究 空间高精密运动机构热变形研究及控制技术 快照式光谱成像技术与图像复原算法研究
曾亮维 尹威禹 耿 高 范 燚 飞 琪
10.17
部门
下午 1.30:
姓 名
光学:中期考核
专业
光学 光学 光学 光学 光学 光学 光学 光学
导师
陆 敏 任立勇 任立勇 孙传东 王屹山 赵保银 孙传东 王屹山 张同意 赵 卫
入学时间
016-9-1 2016-9-1 2016-9-1 2016-9-1 2016-9-1 2016-9-1 2016-9-1 2016-9-1
光谱影像的目标检测关键问题研究 影像内容中的分类问题研究 基于影像内容的行为分析及理解
郑云朋
卢孝强 李学龙
光电跟踪 空间室
朱文华 相 萌
空间室 空间室 空间室 光谱室 光谱室 光谱室 光谱室 深空探测 深空探测
孙
剑
光学工程 光学工程 光学工程 光学工程 光学工程 光学工程 光学工程 光学工程 光学工程
王
炜
2017-9-1 2017-9-1 2017-9-1 2017-9-1 2017-9-1 2017-9-1 2017-9-1 2017-9-1 2017-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