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地貌第九章 冰川的地质作用及其地貌特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3)山谷冰川。当雪线下降时,在有利的气候和补 给条件下,冰斗冰川迅速扩大,大量冰体从冰斗中 流出,进入山谷形成山谷冰川。山谷冰川以雪线为 界,有明显的冰雪积累区(粒雪盆)和消融区(冰 舌)。
• 山谷冰川长度可由数公里 至数十公里,冰川厚度数 百米至近千米。单独存在 的称为单式山谷冰川;由 几条山谷冰川汇合的称为 复式山谷冰川。汇合的方 式有并列、嵌入和上迭等 形式(见图9-1)。
• 表面的脆性带是被下部的可塑带托着往前运动的。 过去有一种推论,认为冰川的下部由于处于可塑状 态,因而运动速度比表面快。经实际观测,运动速 度以表面最快,并向底部递减,因为冰川底部存在 摩擦阻力。
• 初降的新雪为六角形的冰片,雪层疏松,密度仅 0.0085g/ml。随着雪层的加厚,下部的雪层受压缩, 排出部分空气,同时,在压力和阳光照射下,部 分雪升华或融化,水气迁移到另一部分雪粒上再 结晶,雪粒增大受圆,形成粒雪。
• 粒雪是一种白色冰晶,比重0.2~0.4。粒雪继续被 压实,孔隙进一步减少,彼此结合成冰川冰。
• (二)大陆冰川的特点
• 发育在两极地区,由于面积广大和冰层巨厚(常超 过千米),冰流不受下伏地形限制,由中央最高处 向四周作放射状流动。冰流下常掩埋规模宏大的山 脉和低于海面的盆地。
• (三)高原冰川的特点
• 高原冰川是大陆冰川与山谷冰川的一种过渡类型, 冰川下伏的是起伏和缓的高地,向周围伸出许多冰 舌。
• 三、冰川地质作用
• (一)冰川的运动
• 任何冰川都有或大或小的运动速度。冰川的运动一 般以年为计算单位,由数十米至数百米不等。但是, 有一种冰川能发生周期性的突然前进,运动速度十 分惊人。这种冰川叫波动冰川,是特殊类型的冰川, 其运动规律不受气候变化控制。
• 冰川运动速度在冰川的各个部分是不一样的,较快的 是在冰川的中部,即从粒雪盆出口到冰舌的最上部这 一段。因为这里冰川最厚,由此向上游和下游都逐渐 减薄。横穿冰舌,运动速度最快在冰川的中部。
• (四)山麓冰川的形成及特点
• 一条巨大的山谷冰川或几条山谷冰川从山地流出, 在山麓地区扩展或汇合成一片广阔的冰原,叫做山 麓冰川。
• 山麓冰川是山岳冰川向大陆冰川转化的中间环节, 当雪线下降时,山岳冰川先联合形成山麓冰川,山 麓冰川向平原扩大并逐渐掩盖山地,分水岭不再是 山地而是冰川的高起部分。于是冰川摆脱地形限制, 成为大陆冰盖 。
• 冰川通过陡坡常形成冰瀑布,这里运动速度最快, 因拉伸作用,冰面布满裂隙。冰川运动速度随季 节变化,一般夏季快于冬季,日间快于夜晚,因 为夏天和日间冰川融水多,经裂隙及边缘渗入冰 川床,使冰川底部润滑,因而速度加快。
பைடு நூலகம்
• 冰川冰受力后易发生翅变,这种力主要来源于冰 川自身的重力,因而冰川可分为表而的脆性带和 下部的可塑带。裂隙的深度很少超过30m,这说 明这个深度以下冰川冰处于塑性状态、破裂面易 于闭合,主要以流变方式来消除应力,冰川的流 动即发生在这个带中。
• 冰川冰是浅兰色的,是致密透明冰层,在缓慢持久 的压力下,具有可塑性,通常在低洼处积雪达到40m 厚时,底部雪层即转化为冰川冰。只要冰川冰表面 达到一定坡度,冰川冰就会在上层压力和重力推动 下,从高的地方流向低的地方,冰川就形成了。
• (二)冰川的分布
• 既然冰川是气候和地形相配合的产物,所以冰川的 分布和形状、规模也受地表热量、降水量分布规模 和地形条件的制约。由于地表温度自赤道向两极降 低,所以决定了现代冰川分布在气候严寒的南纬度 和极地地区,中低纬度地区只有高出当地雪线以上 的高山上才有零星分布的冰川。我们称前者为大陆 冰川,后者为山丘冰川。
• 高原冰川亦叫冰帽,如斯堪的纳绍亚半岛上的约斯 特达尔冰帽,面积达1076km2,长为90km,宽为 10~12km,有许多冰舌向东西两侧伸出。冰岛东南 部的伐特纳冰帽规模更大,面积达8410km2。我国 西部高原和高山常在古夷平面上发育平顶冰川,也 属高原冰川的性质。祁连山西南部最大的平顶冰川 面积达五十多平方公里。
《地质地貌学》
长安大学 地质工程系 成玉祥
chjkk2003@163.com
第九章 冰川的地质作用及其地貌特征
• 第一节 冰川的形成 • 第二节 冰川地貌特征 • 第三节 冰碛物与古冰川的研究意义
第一节 冰川的形成
• 一、冰川的形成和分布
• (一)冰川的形成
• 1、雪原与雪线
• 对流层气温随高度和纬度的 增加而降低,这样,到达一 定高度的高山地区和一定纬 度的高纬地区,气温经常在 0℃以下。水分的降落和保 存多处于固体状态。降雪不 能在一年之内全部融化或升 华掉,便长年累月地积聚起 来,形成终年积雪区,叫做 雪原。
• 二、冰川的类型特征
• (一)山岳冰川的类型及特点 • 山岳冰川主要分布于中低纬度地区。雪线高出海平
面较多,冰川积累区不大,因而冰川形态受地形限 制较严格,故又分为:
• (1)悬冰川 • 这是山岳冰川中数量最多的一种冰川,一般面积
小于1km2,依附在山坡上。由于所在的山头高出 雪线不多,随气候变化易生易灭。
• (2)冰斗冰川 • 冰斗冰川以其所在的地形为冰斗而得名。
• 冰斗的规模差别极大,大的可达数平方公里以上, 小的不及1km2。冰斗冰川都有一个陡峭的后壁,常 发生频繁的雪崩和冰崩,这是冰雪补给的一个重要 来源。有时,冰斗冰川有个短小的冰舌流出冰斗口。 位于谷地源头的冰斗规模一般比较大,周围还可以 有次一级冰斗,这种冰川叫围谷冰川。
• 终年积雪区的下线叫雪线。在雪线附近,年阵雪 量大约等于年消融量;雪线以上,降雪量大于消 融量,形成冰雪的积聚;雷线以下,降雪量小于 消融量,所以没有雪的覆盖。雪线高度与气温、 阵雪量、地形等因素有关,所以各地雪线高度不 同,总的规律是自赤道向两极迅速降低。
• 2、冰川的形成
• 当地面高度超出当地雪线时,那里就出现雪原。降 落下来的雪,被风吹扬到背风的地形低洼之外,逐 渐形成巨厚的雪层。由雪变成冰川冰须经历两个过 程:新雪变成雪粒,雪粒再变成冰川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