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数学小论文.doc
数学小论文 数学小论文(精选7篇)
![数学小论文 数学小论文(精选7篇)](https://img.taocdn.com/s3/m/f20b078b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32.png)
数学小论文数学小论文(精选7篇)在学习、工作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论文吧,论文是对某些学术问题进行研究的手段。
写论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下面这7篇数学小论文是作者为您整理的数学小论文范文模板,欢迎查阅参考。
数学小论文篇一今天,爸爸带我到世茂运河城的英派斯去游泳,因为爸爸有那的健身卡。
在准备去哪游泳之前已经事先调查好了那的价格,健身卡:五点之前25元,1米5以下半价,而且随便你游多长时间。
五点之后30元,1米5以下半价,较多只能游2个小时。
无健身卡:五点之前30元,1米5以下半价。
五点之后35元,无半价。
于是爸爸叫我算一下这样我们可以省多少元。
列式:用健身卡25/2=12.5(元)(因为我正好1米49)12.5+25=37.5(元)不用健身卡:30/2=15(元)15+30=45(元)45——37.5=7.5(元)也就是说用健身卡可以省下7.5元。
数学小论文篇二随着新课程的推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通过观察、操作、猜测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已成为小学数学教育界的共识。
作为数学新课程标准四大版块之一的“实践活动”,以其鲜明的教育性、科学性、实践性、思考性、趣味性、开放性、层次性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创造能力、发展数学思维和问题意识,从而成为课改的热点之一。
本文结合自己的实践与探索,就实践活动课何以成为课改的热点谈几点认识:【实践活动能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建构学习理论认为,数学学习不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过程,而是一个主动的建构过程,即通过内部认识结构与周围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来建构知识。
这就是说,我们的教学须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创设条件使新的学习材料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相互作用,让学生主动地建构新的数学认知结构。
实践活动提倡“做中学”也就是让学生在各种各样的操作探究、体验活动中,去参与知识的生成过程、发展过程,主动地发现知识,体会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培养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小学数学论文优秀5篇
![小学数学论文优秀5篇](https://img.taocdn.com/s3/m/38577d2d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cc.png)
小学数学论文优秀5篇=100.48(平方分米)又如,以上教材第40页例2,一堆煤近似圆锥体,底面周长18.84米,高1.8米,准备用载重5吨的车来运。
一次运走这堆煤,需要多少辆车?(1立方米煤重1.4吨)。
教材采用三步分步式计算,共有四次乘法、两次除法计算,麻烦不说,准确率可想而知。
在学生获取题目信息,理解题意,明确解题步骤的基础上,采用综合式计算较为简便,且π以外的乘除法都先计算(在只有乘除法的算式中这样计算是符合运算规律的),最后再求关于π的值,学生都会做得心应手:3.14(18.84÷3.14÷2)21.8(1/3)1.4÷5=3.14(90.61.4÷5)=3.141.512=4.74768≈5(辆)(这里采用“进一法”取近似值)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和强化,学生学习兴趣明显提高,学习自信心和学习动力明显增强,计算准确率大大提高,使这部分内容学习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1.我国小学数学教学发展的趋势1.1思想性与科学性结合在数学教学中,教师更注重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的整合。
将数学思想渗透在数学教学中不仅能够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数学知识,还能够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注重数学学习方法的教学,重视数学中的思想情感教育。
1.2基础性与智力性的结合小学生基础存在差异,在数学学习能力也有所不同,在这一特点下,数学教师应当注重数学内容基础性和智力性的区分和结合,在加强数学基础知识教育的同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开发学生的潜力。
1.3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结合数学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学科,在教学方法上应当具有完善的理论基础,通过正确的理论思想指导教学活动。
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尝试通过更多的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做到理论和时间的完美结合。
1.4形成了新的考试评价体系小学数学考试随着数学教学变革而发生了改变,逐步形成了适合现代素质教育的评价机制,改变了传统的只以考试分数为定论的模式,增加了对学生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平时成绩等方面的评价。
关于数学小论文四篇
![关于数学小论文四篇](https://img.taocdn.com/s3/m/49b9af67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c7.png)
数学小论文关于数学小论文四篇导语:数学的运用在我们的生活里有很大的帮助。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关于数学小论文四篇,欢迎借鉴!篇一数学小论文今天早上一起来,妈妈就宣布:由于家里停水,今天全家到欧尚那边去吃早餐,顺便到超市买东西。
到了那边,我们准备先去吃早餐,先来到了珅府捞面。
可是,这里一碗面就要3、40块钱,好贵,而且更加“惊悚”的是,这里的一个鸡爪要5块钱。
我们觉得太贵不合算,就来到了“丸来丸趣”,没想到,仅仅一墙之隔,价钱差距就这么大:这里一碗面只要9块钱。
吃完早餐,我们就开始逛超市啦!我们先买了一袋我和爸爸最喜欢吃的青桔子,总共数量是11个,价钱是5.2元,差不多一个5毛钱左右。
我们又去买了5个鸡爪,一共4.8元。
这个鸡爪的价格简直与珅府捞面的价格有着“天壤之别”,一边是不到1元/个,一边是5元/个。
来到水果区,我们买了一袋青蛇果,3个共17.7元,这么小的一个青蛇果差不多一个要6元,好贵!接下来,我们又去买了一个哈密瓜,11.3元,没想到,3个小小的青蛇果比一个大大的哈密瓜整整还贵出了6.4元。
由于我在邻居桃桃家里尝过黄桃很好吃,我们又去买了3个大大的黄桃,一共9.6元,平均下来每个黄桃是3.2元。
我们买完所有需要的东西去结帐,算上这里没有提到的东西,一共是500元。
这次,我从买东西里面学到了很多数学知识,今天真是太开心了!篇二数学小论文数学无处不在,上个假期我就深深的感到了这一点。
有一天,妈妈带我去菜场买菜,经过世纪联华。
当时超市在搞促销活动:满38元可以抽奖一次,设一等奖:一名,一辆电动自行车;二等奖:两名,一床被子;三等奖:5000名,一瓶矿泉水。
我缠着妈妈去购物来抽奖。
一会儿,妈妈拿着购物40元的单据去柜台抽奖。
我闭着眼睛,抽了一张刮刮卡,小心翼翼的将兑奖区刮开,真可惜,我只抽到了一瓶矿泉水。
我不服气,又缠着妈妈去购物。
妈妈告诉我:摸到电动自行车的可能性太小了,只有5003分之1,因为电动自行车只有一辆,而水有5000瓶,抽到水的可能性有5003分之5000,5003分之1小于5003分之5000,所以抽到水的可能性大。
六年级数学小论文(15篇)
![六年级数学小论文(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bf70bfff01f69e3142329400.png)
六年级数学小论文第1篇今日,我在做题时被一道应用题给难住了。
这道题的题目是小华今年3岁,今年爸爸26岁,几年后爸爸的年龄是小华的3倍?我百思不得其解。
之后妈妈回来了,我就请教妈妈。
妈妈帮我分析根据这个题目的条件可知,今年爸爸和小华的“年龄差”是26-4=24(岁)。
再根据“爸爸的年龄是小华的3倍”这一关系,画张图试试。
我们俩就开始画了起来。
画了图之后,我立刻明白过来了他们俩过了几年后,“年龄差”还是24岁。
再根据差倍问题的解法求出几年后小华的年龄,用几年后小华的年龄减去2岁,就能够求出中间经过了几年了。
解是26-2=24(岁)24÷(3-1)=12(岁)12-2=10(年)答10年后爸爸的年龄是小华的3倍。
妈妈又让我验算一下,10年后爸爸的年龄是不是小华的3倍。
(26+10)÷(2+10)=36÷12=3耶!我答对了。
看来做题先得画图,画了图就能就一目了然了。
六年级数学小论文第2篇孙一、王二、张三、李四四位水手乘坐的小船不幸被大风吹到了一座荒岛边,可整个岛上除了椰子树就是灌木林与野草。
为了生存他们只好把所有的椰子都采摘下来,堆放在一齐。
天黑了,大家又累又困来不及分摊椰子就躺下睡着了。
夜里1点钟,孙一醒来,肚子饿得咕咕直叫。
他看伙伴们睡得正香,就轻手轻脚地爬起来,走到椰子旁,把椰子分成相等的4份,见还多出1个,就把那个椰子吃了,然后把自我的一份藏起来后躺下继续睡觉。
夜里2点钟,王二醒了过来。
他见伙伴们呼呼大睡,也轻手轻脚地爬起来,走到椰子旁,把椰子分成相等的4份,见还多了1个,就把多出的那个椰子吃了,然后把自我的一份藏好后躺下继续睡觉。
夜里3点钟,张三又醒了。
他看伙伴们睡得很香,就轻手轻脚地爬起来,走到椰子旁,把椰子分成相等的4份,见还多了1个,就把那个椰子吃了,然后把自我的一份藏好后躺下继续睡觉。
夜里4点钟,李四又醒了。
四周静悄悄的,伙伴们都在睡梦中。
李四就轻手轻脚地爬起来,走到椰子旁,把椰子平均分成相等的4份,见还多了1个,就把那个椰子吃了,然后把自我的一份藏起来躺下继续睡觉。
四年级数学小论文
![四年级数学小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2eebc3dc453610661fd9f4b9.png)
四年级数学小论文四年级数学小论文3篇篇一:数学小论文今天,我无意间发现里一个有趣的测试,这是一个由印第安人发明的水晶球心理测试。
我打开页面,看了看规则,是这样的:随便从10—99之间选一个数字,把十位数和个位数相加,再把原数减去相加的数,最后记住得出数字的图案,点一下水晶球,就会出现那个你记住的图案了(水晶球旁边有10——99的数字,数字旁有一种图案)。
如:23 2+3=5 23——5=18。
我看好后,就选了78 7+8=15 78——15=63。
我又看了看63旁的图案,便点了点水晶球,发现出现的图还真的是我记下的图。
我又选了一些数字,算了算,水晶球都可以准确的出现我记下的图案。
好神奇啊!我心想:水晶球为什么知道我记下的图案啊?于是,我做了一个很笨的小实验:从10——99的数字都算一遍。
结果发现得出来的数都是9的倍数:9。
18。
27。
36。
45。
54。
63。
72。
我又看了看这些数字边的图案,都是一样的。
我说:”哦,所以水晶球会知道我记下的图案啊!哈哈哈!“我发现数学其实无处不在。
只要我们善于发现,善于观察,善于思考,数学的海洋将任我们翱翔!篇二:数学小论文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在我们数学王国里也有许多有趣的事情。
比如,在我爸爸给我买的一本数学拓展题中,有一题思考题是这样说的':”一辆客车从东城开向西城,每小时行45千米,行了2。
5小时后停下,这时刚好离东西两城的中点18千米,东西两城相距多少千米?“ 这时,我就在数学草稿纸上这样写:45×2.5=112.5(千米),112.5+18=130.5(千米),130.5×2=261(千米),答:东西两城相距261千米。
但我又看了看,发现有点不对劲。
原来,我忽略了一个重要的东西,就是:这时刚好离东西两城的中点18千米,其中的”离“,这到底是没到中点呢?还是过了中点呢?如果是还没到中点,离中点还差18千米的话,就是我刚刚这么写。
但如果是到了中点多了18千米,那就应该这么写:45×2.5=112。
关于数学小论文六篇
![关于数学小论文六篇](https://img.taocdn.com/s3/m/bdc86c4ccaaedd3383c4d378.png)
第1篇:年龄问题今天,我在做题时被一道应用题给难住了。
这道题的题目是:小华今年3岁,今年爸爸26岁,几年后爸爸的年龄是小华的3倍?我百思不得其解。
后来妈妈回来了,我就请教妈妈。
妈妈帮我分析:根据这个题目的条件可知,今年爸爸和小华的“年龄差”是26-4=24(岁)。
再根据“爸爸的年龄是小华的3倍”这一关系,画张图试试。
我们俩就开始画了起来。
画了图之后,我马上明白过来了:他们俩过了几年后,“年龄差”还是24岁。
再根据差倍问题的解法求出几年后小华的年龄,用几年后小华的年龄减去2岁,就可以求出中间经过了几年了。
解是:26-2=24(岁)24÷(3-1)=12(岁)12-2=10(年)答:10年后爸爸的年龄是小华的3倍。
妈妈又让我验算一下,10年后爸爸的年龄是不是小华的3倍。
(26+10)÷(2+10)=36÷12=3耶!我答对了。
看来做题先得画图,画了图就能就一目了然了。
第2篇:数学小论文关于速度一向学习成绩不好的我,在无意中发现了一道题,并且给做出来了,下面我给大家分享一下吧!在2008年春运期间,我国南方出现大范围冰雪灾害,导致某地电路断电。
该地供电局组织电工进行抢修供电局距离抢修工地15千米。
抢修车装载着所需材料先从供电局出发,15分钟后电工乘吉昔车从同一地点出发,结果他们同时到达抢修工地,已知吉普车速度是抢修车速度的1。
5倍,求这两种车的速度。
解:1。
设抢修车的速度为x千米/时,则吉普车的速度为1。
5x千米/时.由题意走相同路程15千米,吉普车比抢修车快15分钟(即0。
25小时)得方程15/X-15/1。
5X=0。
25解得X=20千米/小时,则1。
5X=30千米/小时答:抢修车的的速度为20千米/时,吉普车的速度为30千米/时.2。
因为走的路程(S=15KM)一样,人用的时间是X。
材料用的时间是X+15,即(15÷X)÷(15÷(X+15))=1。
数学小论文作文(集合15篇)
![数学小论文作文(集合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1cf405a2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00.png)
数学小论文作文(集合15篇)数学小论文作文1今日,我无意间发觉里一个好玩的测试,这是一个由印第安人创造的水晶球心理测试。
我打开页面,看了看规章,是这样的:任凭从10—99之间选一个数字,把十位数和个位数相加,再把原数减去相加的数,最终记住得出数字的图案,点一下水晶球,就会消失那个你记住的图案了〔水晶球旁边有10——99的数字,数字旁有一种图案〕。
如:23 2+3=5 23——5=18。
我看好后,就选了78 7+8=15 78——15=63。
我又看了看63旁的图案,便点了点水晶球,发觉消失的图还真的是我登记的图。
我又选了一些数字,算了算,水晶球都可以精确的消失我登记的图案。
好奇妙啊!我心想:水晶球为什么知道我登记的图案啊?于是,我做了一个很笨的小试验:从10——99的数字都算一遍。
结果发觉得出来的数都是9的倍数:9。
18。
27。
36。
45。
54。
63。
72。
我又看了看这些数字边的图案,都是一样的。
我说:”哦,所以水晶球会知道我登记的图案啊!哈哈哈!“我发觉数学其实无处不在。
只要我们擅长发觉,擅长观看,擅长思索,数学的海洋将任我们飞翔!数学小论文作文2今日晚上外甥来让我帮助辅导作业,原来是写数学小论文。
下午就在我们学校群里听说了这个名词“数学小论文”,就没当回事,我以为是哪位老师要交论文,问问谁有么,同行借借。
晚上一听嫂子将才知道,原来是让学校生参照报纸,自己写一个数学小论文。
我就看了数学小报,然后上网搜搜关于数学小论文,原来就是让同学记录一件事,表达数学在生活中到处存在、与生活息息相关。
小外甥写的一篇《妈妈带我去书店》星期天,妈妈带我去新华书店,妈妈让我自己选,我要了一本最喜爱的《赛尔号》,还要了一本《爆笑宠物》。
我们在那还看了许多其他的书,最终我们去结账了,《赛尔号》30元一本,《爆笑宠物26元一本,30+26=56〔元〕星期天妈妈帮我买书一共花了56元钱,感谢我的妈妈。
数学小论文作文3在一次奥数课上,老师出了一道题目,“小红用一只平底锅煎饼,每次只放两只饼。
三年级数学小论文(优秀7篇)
![三年级数学小论文(优秀7篇)](https://img.taocdn.com/s3/m/e782ab40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94.png)
三年级数学小论文(优秀7篇)小学数学论文范文年级:谈小学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篇一在批改作业时,常常听到老师讲:“唉,这么简单的题目又做错了,真是太粗心了!”学生什么原因会出现这么多不应该的错误呢?通过我平日的观察,有的同学在做题时,根本没把题读完,只是根据平时的做题经验草草把题目做完了;又或者在读题的过程中,添字、漏字,关键性词没有注意到,理解错误了,题也就做错了。
只要老师将题目读一遍,有时甚至读到一半时,他就会叫道:“哦,原来如此!”。
什么原因呢?一、直面数学阅读的现状。
在实际教学中,绝大多数的老师把教材中的精髓挖掘出来,又通过自己的理解表达给学生,进而忽视对学生阅读数学课本的能力和习惯的培养,似乎研读数学教材仅仅是老师的事,而对于绝大多数的学生来讲却是被动的接受和理解,觉得自己只要听懂课就满足了。
因此常常是老师反复讲解、学生被动接受,一本书快讲完了,而学生仍没有掌握多少,老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
知识学了一大堆而能力却提高不多,教学效率比较低下。
针对这种情况,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老师应该重视数学阅读的教学,使学生在不断的数学阅读中逐步领悟数学语言,提升数学素养。
数学课标指出,“数学为其他科学提供了语言、思想和方法”,而“数学阅读”则是读者通过数学语言符号获得意义的一种心理过程,因此专家指出:“数学课堂教学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所以,若要切实加强数学自主学习的思维训练,提高解决问题的准确性,最为重要的一个基点就是强化“数学阅读”。
数学阅读是掌握数学语言的前提,是顺利、有效地进行数学学习活动的重要基础之一。
二、追问数学阅读的本义。
阅读是以理解为核心的认知活动;《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出指出:“阅读是一种从印的或写的语言符号中取得意义的心理过程。
”因此,老师应从心理学的角度研究阅读活动,这可以使老师对阅读的本质有更为深切的了解。
阅读实质上是阅读主体在主动积极的思维活动中,对信息进行加工、筛选,并重组脑中原有的知识信息,最后将所获信息作用于主体已有知识结构,达到重整的过程。
四年级数学小论文(有3篇)[范文]
![四年级数学小论文(有3篇)[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7fb2e5e6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d5.png)
四年级数学小论文(有3篇)[范文]第一篇:四年级数学小论文(有3篇)[范文]连乘的简便运算今天,我做完作业,打开妈妈让我做的一册练习本。
一翻开要做的那一页,就看见许多简便运算题。
看到一题是这么写的:25×125×32。
我看了看,回忆起老师讲过的方法:25和125无论哪一个乘32都不好算,而且把这两个数拆开来和32去乘也不是很好算,这样做肯定不对的,那只能把32拆开来,拆成什么呢?我想:老师教过,25×4=100,125×8=1000,这样算起来最好算,而且32也是由4乘8得过来的,所以只要把32拆开来,变成25×125×(4×8),然后再把小括号去掉,把数字换一下位置,就成了(25×4)×(125×8),这样就好算多了,25×4=100,125×8=1000,100×1000=100000,这应该就是这题的简便方法了。
看来学习数学必须深入思考啊。
巧用高斯定律在这个星期天,我过得很快乐,因为我学会了用高斯定律。
这天,妈妈看我整天在看电视,就出了一道题给我:0.1+0.4+0.7+……+3.7+4,还告诉我,不能用计算器,而且要用简便方法。
这不是刁难人吗,我发起了牢骚。
妈妈提醒到,你可以参考数学书32页的高斯定律。
我一看,从1加到100,真难呢,不过我发现了规律:1、头加尾的和,乘以所有个数的一半,最后是正确答案,就是:(1+100)×(100÷2)。
2、头加倒数第二个数正好等于最后一个数时,可以把它们加起来乘所有个数的一半,最后加上中间的数,也是正确答案,就是:(1+99)×50+50。
依照这些结论,我把妈妈出的那道题的头和尾,即0.1和0.4加起来,再乘以个数的一半14÷2,最后答案是28.7。
那天,妈妈奖励我去看书。
装灯问题那天,徐老师叫我们做数学书的122页,我翻开来先看了看,目光停留在第四题上。
学生数学小论文10篇
![学生数学小论文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71dbd62dbb68a98271fefa4a.png)
数学学习经验学好数学很重要,因为在生活中,我们经常用到数学,比如:妈妈爸爸发工资的时候,就要数工资,数工资,就要用到数学。
钟表上也有数学知识,所以学好数学是很重要的。
我认为要想学好数学,上课听讲很重要,因为数学知识光靠自己很难理解和掌握,所以在课堂上,要认真听老师的讲解,我们的大脑要跟着老师的讲解思路转动,这样才能听懂老师的说法,知道这类题怎么做为什么要这样。
你上课不认真听讲,老师留的上交作业不会做,家庭作业也不会做。
下课后,你要看一下老师教你们的练习题、算式题等……要复习一遍。
下课后,还要多做练习题,这样才会提升你的算术能力。
指导老师:李晓丽学习数学好方法南阳市第五小学三(4)班宋雨桥数学一直是我最爱的科目,上三年级以后我逐渐积累了一定的学习经验,平时成绩比较稳定,以下是我的学习方法总结方法:第一种方法:上课认真听讲,多发言。
如果老师讲的内容,在预习时搞不懂,或者是你做错的题,认真听老师讲解后,会记得更清楚,下次再出现和它类似的题,我们一定得满分。
第二种方法:认真观察身边的数学。
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学,比如:陪妈妈上街买菜的时候,我发现土豆1元1斤,黄瓜1.5元1斤,妈妈各买2斤,这时候我就会帮妈妈算一算。
这样,不但复习了乘法,又学习了小数加法。
只要认真观察,留心身边的事物,我们会有更多的发现。
数学伴随着我们的生活,所以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
指导老师:李晓丽我是这样学数学的南阳市第五小学三(4)班线为国数学是我们小学生最重要的学习科目,学好数学的方法很多,我平时主要做到以下几点:一、做好课前预习如果第二天有数学课,头一天晚上我们要做好充分的准备,预习好第二天的课程,看看哪些自己懂得,哪些看不懂,是要通过老师的讲解才能明白的,把不懂的地方标清楚,进行初步思考,等老师上课时解决。
二、专心听讲,做好课堂笔记在老师讲课时,我们应该带着预习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专心听讲,围绕老师提出的问题积极思考,踊跃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还要记下没听懂的问题,课后请老师给予辅导。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论文(10篇)-数学教学论文-教育论文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论文(10篇)-数学教学论文-教育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5ab4feef31126edb6e1a109c.png)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论文(10篇)-数学教学论文-教育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第一篇: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有效探究摘要:在日常生活中,计算随处可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计算更是贯穿始终,它是学习数学和其他学科的重要基础,可见,计算有着举足轻重的教学地位。
学生计算能力的高低受他们计算兴趣、态度、意志和习惯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也影响着他们今后的数学学习。
对于小学数学计算教学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和尝试,抛砖引玉。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教学;兴趣计算教学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教学地位,它贯穿于数学教学的整个过程中,直接关系到学生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和掌握,也关系到学生各项数学能力以及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和发展。
但是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不难发现,学生对于计算不是很喜欢,也正是由于这种心理,直接影响了计算教学的实际效率。
为了改善当前的计算教学状态,我进行了初步的探索、研究和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总结如下:一、培养学生的计算兴趣在传统的计算教学中,多数都是“题海战”的模式,在学生的心里,计算就是无止境的做题,算完这一道,还有下一道等着,对于计算大多没有什么好感。
兴趣是的老师。
在小学计算教学中,只有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地进行计算学习,才乐于学,乐于做。
因此,在计算教学中,教师要想方设法地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
教师在计算教学中,也应当巧妙地设置一个相适合的情境,提高计算教学的趣味性。
首先,设置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
生活是数学知识的源泉,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选择一些发生在学生身边的,学生喜闻乐见的题材来设计并表现计算内容,这样更容易被学生接收,也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其次,创设一些具有操作性的情境。
“好动”是小学生的显著特点,在计算教学中,教师要尽量让学生动起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亲身动手,获得更广泛的经验;最后,创设一些具有开放性和探索性的情境。
四年级数学小论文3篇
![四年级数学小论文3篇](https://img.taocdn.com/s3/m/ab0a9e32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fd95a7d.png)
四年级数学小论文小学四年级数学知识小论文-1四年级数学学习,是孩子数学学习过程中的关键时期。
在这一阶段,孩子开始接触到更高深的数学知识,需要掌握更多的知识点,开启了更广阔的数学学习之旅。
四年级数学常见知识点包括整数、分数、小数、算术、几何等。
其中整数是孩子接触到的第一个数学知识点,也是孩子在数学学习中应该掌握的最基本知识点之一。
在掌握整数的基础上,孩子才能更好地学习分数和小数等更为深入和复杂的数学知识点。
在四年级数学学习中,孩子不仅需要学习数学知识点,还需要掌握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培养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因此,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家长和老师需要给予孩子更多的鼓励和指导,帮助孩子克服数学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总之,四年级数学学习是孩子数学学习的关键时期,要帮助孩子掌握基本知识点,培养问题解决能力和良好的思维习惯,帮助孩子更好地开启数学学习之路。
小学四年级数学知识小论文-2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孩子需要掌握许多数学知识点和方法。
在这些知识点和方法中,算术知识点是最基础的,也是孩子必须精通的一个领域。
在四年级数学学习中,算术是孩子需要掌握的重要知识点之一。
这是因为算术不仅是学习其他数学知识点的基础,还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技能。
在学习算术的过程中,孩子需要掌握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计算技巧和方法,掌握各种运算符号的含义和运用。
在学习算术过程中,不仅需要掌握这些基本知识点,还需要掌握各种运算方法和技巧。
例如,在解决问题时,孩子需要善于运用比较、大小、顺序等概念,使用各种辅助工具和图形进行计算。
总之,四年级数学学习中,孩子需要掌握算术知识和各种运算方法和技巧,才能更好地解决数学问题,学好数学,开启未来学习数学的道路。
小学四年级数学知识小论文-3在四年级数学学习中,孩子需要学习与几何有关的知识点。
几何是数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也是各种理论语言和实践技术的基础。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论文(最新6篇)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论文(最新6篇)](https://img.taocdn.com/s3/m/9ae5122a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7ee1460.png)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论文(最新6篇)帮学生建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篇一如我班一位女生,数学基础差,学习态度不明确,很要面子,别人帮助她学习她还不愿意,认为很没面子。
问她懂了吗,都是说懂的,作业往往又是错的,看得出做作业时很急躁。
我从写字开始,要求她把字写端正,允许作业少做,要求做一题对一题,不会做的重新做,做对了继续,让她认识到她也能做对,慢慢地树立学习的信心,发现优点及时大力地表扬,使她尝到成功的喜悦,并且认识到学习需要脚踏实地一步一步来,不能有任何虚假的行为。
渐渐地,她对数学有些信心了,字写端正了,成绩也提高了。
实行民主教学,构建轻松和谐的师生双边活动篇二在课堂上,师生的双边活动轻松和谐,师生们展示的是真实的自我。
课堂上针对老师提出的问题,同学们时而窃窃私语,时而小声讨论,时而高声辩论。
同学们争相发言,有的`居高临下,提纲挈领;有的引经据典,细致缜密。
针对同学们独具个性的发言,老师不时点头赞许,对表达能力较差的学生,老师则以信任鼓励的目光和话语激活学生的思维。
学生自然敢于讲真话、讲实话,个性得到充分地张扬。
如教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分类一课时,在教学生明确什么是分类知识之后,我有意识地放手让学生主动实践,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将30多支不同颜色、不同长短、带有或者不带有橡皮头的铅笔打乱放在一起,让学生去分类,看谁分得合理。
同学们争先恐后抢着去分类:有按颜色分类的;有按长短分类的;有按带有或者不带有橡皮头分类的;也有胡乱分的。
再找学生说明这样分的理由,对讲不清理由的学生予以指导,让学生在自主活动中,自主学习、主动实践。
教师还注意学生的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抱有一种想学、乐学、会学的态度。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论文篇三内容摘要: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教师要根据他们的心理现象及其发展规律,不断更新教学方法和手段,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施教,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愉悦地学习,轻松地学习,快乐地体验,并逐渐获得成就感,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来提高课堂成效。
五年级数学小论文6篇
![五年级数学小论文6篇](https://img.taocdn.com/s3/m/50bb305c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9f.png)
五年级数学小论文6篇五年级数学小论文篇一:五年级数学小论文500字组合图形的面积五年级数学小论文500字组合图形的面积今天,我和妈妈在做数学题。
妈妈问我:“阳阳,你会算组合图形的面积吗?”我自以为是地说:“当然会了,这么简单!”妈妈拿出8个完全相同小正方体,摆成一个正方形,问我:“总面积怎么算?”我用直尺量了量,一个正方形的一条边大约是3厘米,我说出算式:“一条边3厘米,那么一个正方形的一个面就是3×3=9(平方厘米),一个正方形有6个面,就是9×6=54(平方厘米),8个就是54×8=432(平方厘米)。
”妈妈好像很沮丧,说:“你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既然是组合图形,有些面肯定会重合了!”我恍然大悟:“对哦。
”我又重算了一下:重合了1、2、3、4、5……24个面,24×9=216(平方厘米),432-216=216(平方米)。
现在对了吧?过了一会,妈妈又摆出了另一种组合图形,这个图形上下8个,左右都是2个,前后都是4个,问我:“面积怎么算?”我说:“用12×6=72(平方厘米)就是上面的面积,再用6×3=18(平方厘米)就是左边的面积,再用12×3=36(平方厘米)就是前面的面积,最后用(72+18+36)×2=252(平方厘米)。
”妈妈说:“没有发现一些规律吗?”我看了看,真有嘞!“每个正方体它的上面是什么下面就是什么,左边是什么右边就是什么,前后也一样。
”我有些感触。
妈妈欣慰地笑了,说“我的女儿真聪明!”哦,原来如此,组合图形的面积算好前面后面就不要算了,算好上面下面就不要算了,算好左边右边就不要算了。
太好了,以后算组合图形的面积就很方便了,你们学会了吗?五年级数学小论文篇二:数学小文章400字圆柱的体积问题数学小文章400字圆柱的体积问题这段时间,我们学习了圆柱的表面积、体积等,除了简单的应用,我们还遇到了“拦路虎”。
小学生数学小论文范文(精选10篇)
![小学生数学小论文范文(精选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15030963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98.png)
小学生数学小论文范文(精选10篇)小学生数学小论文篇1在生活中,我们可以发现有许许多多的数学知识。
例如有三角形、植树问题、位置与方向只要我们细细观察,多多去想。
现在就让我给大家详细讲一下三角形吧。
在这周的星期二,爸爸带我去了宿舍楼下打篮球。
爸爸问我:你知道篮球板支架是什么形的吗?三角形是怎么来的呢?我说支架是三角形的。
但不知道三角形是怎么来的?爸爸说: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首尾相连组成的封闭图形叫做三角形。
三条直线所围成的图形叫平面三角形。
我会意的点点头。
在周三,我要回广州了。
在机场里,我看见有个卖小木制品的地方。
我看见部分东西都带有三角形,如:小房子的房檐,自行车的的三脚架,古时侯的相机的三条支架围成了个三角形可是标价太贵,我没舍得买。
可是看到这些小物品,我的心里又有了一个疑问,为什么它们都带有三角形呢?哦,是原来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三角形可以使它们更坚固。
出机场后,我又发现三角形了。
是一个小女孩叠的小帽子我坐在爸爸派的车上,一遍遍想着那天学到的知识。
就觉得很开心。
你说,我是不是个很爱观察的小女孩呢?只要你们细细观察,多多去想。
数学原来就这么简单,你也可以学到很多的知识。
小学生数学小论文篇2大千世界,数学无处不在。
真的,只要你留心观察,善于动脑,你就觉得自己好像置身于数学的海洋。
是的,数学无处不在,这个假期,我就深深地感到了这一点。
我的肚子莫名其妙地奏起了狂响曲,“好饿啊——”我呻吟道。
“来,吃个苹果吧!”还是妈妈好,“但是……”“但是什么?吃个苹果,哪有什么但是啊?”我笑问道,伸手向一个又大又红的苹果抓去。
谁知,妈妈一把抓住苹果,夺了过去,神秘兮兮的。
我一脸茫然,妈妈这是卖哪门子的药啊?我不耐烦了“妈,别闹了,还让不让人吃啦?”妈妈还是微笑着,洗起苹果来“吃,谁说不让你吃啦,我这不是洗了吗?”“哦!”我还是一脸疑惑。
“但是,我还是有一个要求。
”终于说出来了,我就知道不对劲了吗。
“什么要求啊?”我有点生气了,不就是吃一个苹果嘛,怎么有那么多要求啊。
小学数学论文8篇
![小学数学论文8篇](https://img.taocdn.com/s3/m/fce0ab580029bd64793e2c28.png)
第一篇:小学数学学生兴趣培养一、培养数学学习兴趣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数学是其他自然科学的基础和保证,因此,学好数学对于学生以后其他学科的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小学数学主要是促进学生在幼年时期接受数学教育,进而为将来的数学学习奠定基石,因此,培养小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显得非常重要.处于7~12岁年龄段的小学生是各项认知技能都在快速发展的阶段和人群。
在这一年龄阶段,其学习数学知识的能力会随着其兴趣而得到不同的发展。
如果学生因为缺乏学习兴趣,产生厌学心理,就会对其今后的发展造成不可修复的伤害.教育和教学就是培养人和塑造人的一门科学,所以说,好的教育教学是会使得人的全面发展得到增强的.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1.必须要实行的原则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是一个重要的教学问题,它必须与学生的知识结构一致和协调,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全面发展,那么,我们就必须必须遵循和执行一定的原则:(1)适应性原则适应性原则要求在小学数学教育的日常活动中,学习兴趣是关键,那么,我们就需要以此为原则来不用该年龄阶段的知识去引导学生的努力方向.比如说,现在小学阶段,那些小学奥数比赛已经非常流行了.这些所谓的奥数竞赛,不符合小学生的学习阶段和知识结构,很多题目大大超出他们的知识范围.但这在校园里却是一种很普遍的风尚,这种错误的风尚打击了一大部分学生,使他们发出“数学难”的呼声.这样的学习榜样当然值得肯定,但不适宜在推广而后实施,也不利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兴趣.(2)发展性原则发展性原则是为了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来结合社会的生活和学生的身心特点双重因素.那么,启发学生思考的问题要符合学生知识结构,既不能太简单也不能太难,主要是要联系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此外,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感到有挑战性,又感觉到好玩和有成效。
这样,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学习中不但能学到一定的知识,又有了继续学习的欲望和兴趣,为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是实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的.2.所采取的方法以根本原则为基础,以具体措施为方法来有针对性地达到教学目标.例如:我们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趣味性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年级数学小论文3篇
![五年级数学小论文3篇](https://img.taocdn.com/s3/m/a8f85420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c515565.png)
五年级数学小论文第一篇:数学中的加减运算数学中的加减运算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用到的,而且在数学学科中也是非常重要的基础知识。
在初学时,我们需要先了解什么是加法,什么是减法,并学会进行正确的计算。
首先,加法是指将两个或多个数字相加的运算。
举个例子,如果我们需要计算5+3的结果,我们可以将5和3相加,得出答案8。
对于加法,还需掌握以下几点:1. 加法满足交换律,即a+b=b+a。
2. 加法满足结合律,即(a+b)+c=a+(b+c)。
3. 加法有一个特殊的数字0,任何数与0相加都不会改变原数的值。
接下来是减法,减法是指将一个数减去另一个数的运算。
比如计算7-3的答案是4。
值得注意的是,在减法中,被减数要大于减数,否则计算结果将会是负数。
除了掌握减法的基本规则外,还需要注意减法与加法的关系。
例如,a-b=c,那么a=c+b。
这是因为减法与加法互为逆运算,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总的来说,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掌握好加减运算,这不仅能够帮助我们在计算时更加准确,还可以培养我们的思维能力和数学基本功。
第二篇:数学中的乘除运算除了加减运算,数学中还有着乘除运算,它们也是数学中最基础的运算。
在初学时,我们需要了解乘法和除法的基本概念和常用规则。
首先,乘法是指将两个数字相乘的运算。
举个例子,如果我们需要计算2×3的结果,我们可以将2和3相乘,得出答案6。
对于乘法,还需掌握以下几点:1. 乘法满足交换律,即a×b=b×a。
2. 乘法满足结合律,即(a×b)×c=a×(b×c)。
3. 乘法有一个特殊的数字1,任何数与1相乘都不会改变原数的值。
接下来是除法,除法是指将一个数除以另一个数的运算。
比如计算10÷2的答案是5。
值得注意的是,在除法中,除数不能为零。
除了掌握除法的基本规则外,还需要注意乘法与除法的关系。
例如,a÷b=c,那么a=c×b。
数学小论文五年级十四篇
![数学小论文五年级十四篇](https://img.taocdn.com/s3/m/f205b3a65727a5e9856a61e6.png)
数学小论文五年级十四篇【篇一:我的心脏有多大】我曾经看过这样一个新闻,说人的心脏和人的拳头差不多。
今天,我就要来量量我的拳头的体积,也好了解一下自己的心脏有多大。
可是,人的拳头是一个不规则物体,怎么量呢?我可以借助水来啊!我找来一个从里面量得底面半径4厘米,高是15厘米的圆柱体杯子,先把拳头放了进去,再往里面放水,一直放到拳头全部浸了水中。
量一量,水面的高度是9厘米。
我再把拳头拿出来,水面就从9厘米降到4厘米,下降了5厘米,这5厘米水的体积就是我的拳头(心脏)的体积。
我在用“π×5×5×(9﹣5)”计算出了自己拳头的体积,约为251立方厘米。
我测完后,还不敢确定是否正确,于是又做了一个实验。
我又拿出一个从里面量长和宽都是9厘米,高是10厘米的长方体盒子,我先把我的拳头放进去,再往里面放黄沙,直到正好把拳头淹没,我用直尺把黄沙抹平,正好10厘米高。
然后,我小心翼翼地将拳头从盒子里拔出来,把掉到桌子的黄沙检出来,把沙子摇平。
这时,沙子的高度是7厘米。
我再用"9×9-(9-7)"来算,算出了我的拳头(心脏)的体积约为243立方厘米。
通过两次实验,我发现结果都差不多,于是我用(251+243)÷2,算出了拳头的体积约250立方厘米,这时,我就知道了我的心脏大概也这么大.【篇二:闹钟的巧算】你有遇到过不会做的题目吗?可不今天我就遇到一个题不会了,这个问题是:一个挂钟一天一共敲了多少下?这个钟整点是几时它就敲几下,每半点时只敲一下。
这个时钟现在在我们身边很少见,现在大家都用上手机、电子时钟,很少见到这能讲话的钟。
当我遇到这题时,考虑到一天有24小时,先写的算式是:整点时敲:1+2+3+4+5+6+7+8+9+10+11+12=78(下);一天整点敲:78*2=156(下),因每天有24小时,以上才算12小时整的敲响数,所以在此要乘2才能算出一天所敲响的数;题中所讲每半点敲1下,可算出12*1=12(下)12*2=24(下);一天所敲响:156+24=180(下)妈妈见我写的算式后对我说:“不光有这个方法,还有一简单的算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献血趣闻
最近的电视上老是播放“血荒”,昆明、青岛、南京……看到那些亟待输血的病人,我突然想到去献血。
于是在我的撺掇下,爸爸同意带我去献血。
我们大清早便乘车来到县医院门口,正好献血车也在那里,说真的,看到车了我反而有点害怕了。
爸爸看出了我的心思,问我:“怎么了?不想献血了吗?”我说出了心里话,爸爸笑了笑,说:“走吧,我们进去看看再说。
”
上了车,我感觉比进医院还要恐怖和紧张,心都提到嗓子眼了,不过一位穿白大褂的阿姨却笑容满面地对我说:“小朋友,你陪爸爸献血啊?”我说:“不是,我要献血。
”阿姨说:“你可真懂事,但是小孩子是不能献血的。
”她看到我沮丧的表情,对我说:“你可以等长大后再献血啊!现在阿姨有个关于血型的题目考考你?”我一听来了精神,说:“好啊!”又转过头对爸爸说:“你献血吧,我做题了。
”
只见阿姨拿的那张纸上写着:
人的血型通常分为A型,B型,O型,AB型。
子女的血型与其父母的血型关系如下表所示:
父母的血型子女可能的血型
O,O O
O,A A,O
O,B B,O
O,AB A,B
A,A A,O
A,B A,B,AB,O
A,AB A,B,AB
B,B B,O
B,AB A,B,AB
AB,AB A,B,AB
现在三个分别穿红、黄、蓝上衣的孩子,他们的血型依次为O,A,B。
每个孩子的父母戴同样颜色的帽子,帽子颜色也分红、黄、蓝三种,依次表示所具有的血型为AB,A,O。
问穿红、黄,蓝上衣的孩子的父母各戴什么颜色的帽子?
看到这个题目,我突然觉得非常熟悉,好像见过类似的题目。
我的脑筋飞快的转动,猛然想起这不是我们前几天数学课上学过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吗?我只要把所有可能的情况列举出来就可以了。
我对爸爸说:“你献血吧,我做题了。
”
忧郁父母帽子颜色相同,即每个孩子的父母都是统血型的,从而只要看列表中的四行(O,O;A,A;B,B;AB,AB)。
从表中可见,孩子血型为O时,父母血型可能为O或A(父母血型不可能为B),故在孩子血型O与父母血型O,A间连2条线。
同样,在孩子血型为A,与父母血型为A,AB的点间连2条线,在孩子血型为B与父母血型为AB的点间连1条线,
这样共连了5条线。
孩子父母
O AB
A A
B O
由于孩子血型为B的点只连了一条线,所以血型为B的孩子的父母的血型是AB。
血型为A的孩子的父母的血型必定为A。
血型为O的孩子的父母的血型只能为O。
大功告成,正好爸爸抽血也完成了,我告诉阿姨:“穿红上衣的孩子的父母戴蓝帽子;穿黄上衣的孩子的父母戴黄颜色的帽子,而穿蓝上衣的孩子的父母戴红帽子。
”我一口气说完了,阿姨高兴的直夸我是个聪明的孩子。
赣榆县海头镇胡村小学五(1)班王雨凡
指导教师白学笃
民谣与数学
数学课上,老师说我们今天的学习任务完成的很不错,想给我们一个奖励,让我们猜猜看是什么奖励?同学们有的猜奖励作业本,有的猜下课带我们打篮球……老师都摇了摇头。
老师说:“我今天想奖励同学们一首中国民谣。
”班里顿时炸开了锅,有个调皮的同学说:“老师要给我们唱歌了!快鼓掌。
”
老师故意清了清嗓子,说:“这首民谣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思考题。
你们想做吗?”
一队猎手一队狗,二队并着一起走,数头一共三百六,数腿一共八百九。
这首民谣中有多少个猎手?多少只狗?
同学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摸着自己的脑瓜想啊想。
老师看到我们为难的样子,就给我们一点提醒,说:“数头一共三百六说明什么?”我马上举手说:“因为猎手和狗都只有一个头,所以猎手和狗一共有360个。
”老师又说:“数腿一共八百九说明什么?”王慧举手说:“狗有4条腿,而人有两条腿。
”这时,“数学牛人”薛阳站起来说:“我们可以用假设法解这道题,因为猎手和狗一共360个,我假设狗和猎手一样也长着两条腿,这样360×2=720(条),再用890-720=170(条),这170条腿就是实际上狗比猎手多长的两条腿,所以170÷2=85,这85就是狗的只数。
那么猎手有360-85=275(个)。
说到这,班级里想起了热烈的掌声。
在惊叹之余,我也对古人充满了敬佩,连数学题都可以用民谣呈现,真是太厉害了!
赣榆县海头镇胡村小学五(1)班吴贝贝
指导教师白学笃
运用运算定律灵活解答数学题
在解答数学题时,往往会碰到一些复杂的计算和计算困难的应用题,只要我们灵活运用相关的数学知识,这样就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计算出正确的结果。
有这么一道题:(1+1.2)+(2+1.2×2)+(3+1.2×3)+……+(99+1.2×99)+(100+1.2×100),如果按照常规计算,就要先算括号里,最后再把它们加起来,这样解答的话,草稿纸会用掉一张又一张,花几个小时也可能把答案算错。
如果我们灵活运用学过的数学知识,就能既快又准确的计算出结果。
上面这道题,计算时可以把括号展开,再两次运用乘法分配律,最后运用等差数列求和的计算公式,把它简化成(1+100)×100÷2×(1+1.2),这样就能很快把答案计算出来。
还有一道题: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3小时行了200千米,照这样计算,再行6小时可到达乙地,甲乙两地相距多少米?我们常用的列式为200÷3×(3+6),但在计算时,200÷3是除不尽的,所以不能计算出正确结果。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灵活进行计算,根据“同一级运算中,可以交换运算顺序,结果不变”这一数学知识,可以把200÷3×(3+6)转化成200×[(3+6)÷3],这样就能精确地计算出甲乙间的距离。
其实,这道题列式时还可以体现灵活性,用倍比方法解列式为(3+6)÷3×200,这样可以直接避免除不尽这一问题,同样可以计算出正确结果。
由此可见,解答数学题不能一成不变,要灵活运用有关定律、法则来列式计算,这样就能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快速、准确地算出结果。
赣榆县海头镇胡村小学六(1)班高存涛
指导教师白学笃
感悟数学运用数学
——生活中的数学
曾听一位数学老师说过这么一句话:学数学,就犹如鱼与网;会解一道题,就犹如捕捉到了一条鱼,掌握了一种解题方法,就犹如拥有了一张网;所以,“学数学”与“学好数学”的区别就在与你是拥有了一条鱼,还是拥有了一张网。
数学,是一门非常讲究思考的课程,逻辑性很强,所以,总会让人产生错觉。
数学中的几何图形是很有趣的,每一个图形都互相依存,但也各有千秋。
例如圆。
计算圆的面积的公式是S=∏r²,因为半径不同,所以我们经常会犯一些错。
例如,“一个半径为9厘米和一个半径为6厘米的比萨饼等于一个半径为15厘米的比萨饼”,在命题上,这道题目先迷惑大家,让人产生错觉,巧妙地运用了圆的面积公式,让人产生了一个错误的天平。
其实,半径为9厘米和一个半径为6厘米的比萨饼并不等于一个半径为15厘米的比萨饼,因为半径为9厘米和一个半径为6厘米的比萨饼的面积是S=∏r²=9²∏+6²∏=117∏,而半径为15厘米的比萨饼的面积是S=∏r²=15²∏=225∏,所以,半径为9厘米和一个半径为6厘米的比萨饼是不等于一个半径为15厘米的比萨饼的。
体育课上我在操场上和同学踢足球。
中场休息时,我和小明坐在墙角边休息。
这时,我突然想到了一个小红和小丁踢足球的题目,于是就问小明:“小红和小丁在踢足球,小红每小时踢进20个,小丁每小时踢进30个,现在是下午一点十分,问下午什么时候小红和小丁
一共踢进90个?”小明一下子想不出来,就说:“笔和草稿纸呢?”我想:现在有笔和草稿纸你也未必做得出来呢!其实这到题的解题方法很简单:先算出小红和小丁平均几分钟踢进一球?再算出踢进90个球要几分钟?最后把所需时间加上一点十分,就能算出什么时候一共踢进90个球。
没想到一个小小的数学题竟和生活有着联系。
看来生活是离不开数学的。
生活中无时无刻不与数学打交道,足球场上也不例外。
例如,足球场的大小就有严格的数字规定:长90—120米,宽45—90米,球门宽7. 32米,高2.44米,中圈半径为9.15米等。
把足球场与数学联系起来,.确实是一件有趣的事。
数学,就像一座高峰,直插云霄,刚刚开始攀登时,感觉很轻松,但我们爬得越高,山峰就变得越陡,让人感到恐惧,这时候,只有真正喜爱数学的人才会有勇气继续攀登下去,所以,站在数学的高峰上的人,都是发自内心喜欢数学的。
记住,站在峰脚的人是望不到峰顶的。
赣榆县海头镇胡村小学六(1)班苏文
指导教师白学笃
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