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心理学

合集下载

《高等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高等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高等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总结).doc《高等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总结引言《高等教育心理学》是研究高等教育领域中个体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它涉及学生的认知发展、情感态度、学习动机、个性特征以及教师的教学心理等多个方面。

本文档旨在总结《高等教育心理学》的核心知识点,为高等教育工作者和学习者提供参考。

第一部分:高等教育心理学概述1.1 定义与研究对象定义:高等教育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原理于高等教育领域,研究学生和教师的心理过程和行为。

研究对象:学生的认知、情感、动机;教师的教学策略、师生互动等。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研究内容:学习理论、发展心理学、教育评估、教学设计等。

研究方法: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案例研究等。

第二部分:学生心理发展2.1 认知发展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

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近侧发展区、指导性学习。

2.2 情感与社会性发展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信任与不信任、自主与羞愧等八个阶段。

同伴关系、友谊、恋爱关系的发展。

2.3 个性与人格发展特质理论:五大人格特质。

自我概念、自尊、自我效能感的发展。

第三部分:学习理论与策略3.1 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经典条件作用、操作条件作用。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信息加工、认知结构。

构建主义学习理论:知识构建、社会互动。

3.2 学习策略认知策略:复述、精加工、组织。

元认知策略:计划、监控、调节。

资源管理策略:时间管理、环境管理、求助策略。

第四部分:动机与情感4.1 学习动机内在动机与外在动机。

自我决定理论:能力、关联性、自主性。

成就动机理论。

4.2 情感态度情感态度对学习的影响。

积极心理学在教育中的应用。

第五部分:教学设计与评估5.1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的设定。

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

教学方法与媒体的选择。

5.2 教育评估形成性评估与总结性评估。

标准化测试与表现性评估。

反馈的提供与利用。

第六部分:教师心理与专业发展6.1 教师心理教师的信念、态度与价值观。

高等教育心理学

高等教育心理学

高等教育心理学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

心理活动又称心理现象,简称心理。

☞个体心理可以分为心理动力、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心理特征四个方面。

1、主要包括动机、需要、兴趣、世界观等心理成分。

其中,动机的基础是人类的各种需要;需要即个体在生理或心理上的某种缺失状态的反映;需要是个体进行活动的基本动力,是个体积极性的源泉;兴趣是需要的具体体现。

2、包括认知过程、情绪过程和意志过程。

(1)认知过程是个体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言语等。

(2)情绪过程:人的需要是情绪产生的主观原因。

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3)意志过程:心理学把自觉地确定目的,并为实现目的而有意识地支配和调节行为的心理过程叫做意志过程。

意志常常与克服困难相联系,并对人的行为具有发动和制止作用。

3、心理状态:人的心理活动总是在睡眠状态、觉醒状态或注意状态下产生的,这些不同的心理状态体现着主体的心理激活程度和脑功能的活动水平。

4、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1)能力是人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具备的心理特征。

(2)气质是指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等方面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即我们平时所说的脾气、秉性。

气质的体液说将气质分为4种类型: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和抑郁质①胆汁质:坦率、精力旺盛、反应迅速、情绪发生快而强、急躁易冲动,具有外倾性(对应兴奋型)②多血质:活泼好动、反应迅速、敏感、情绪发生快而多变、注意兴趣易转移、善交际,具有外倾性(对应活泼型)③黏液质:沉着、安静、反应缓慢、情绪发生慢而弱、注意稳定,往往表现为固执和淡漠,具有内倾性(对应安静型)④抑郁质:情绪体验深刻、敏感、反应慢、行动迟缓、行为孤僻、心理脆弱,具有内倾性(对应抑制型)研究学生气质类型的意义:①了解气质类型的特点,有利于分析个性品质②根据不同的气质类型,因势利导,采取适当的教育方法或不同的对待方式③有些特殊专业在人的气质特性上有特定的要求④根据临床研究,两种不平衡类型往往是精神病的主要发生者(3)性格是人对现实稳固的态度以及在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现的心理特征。

高等教育心理学

高等教育心理学

高等教育心理学
高等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大学和高等教育环境中学生学习和
发展的心理学分支。

它关注的是大学生的认知、情感和社
会发展,以及其对学习和成就的影响。

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包括:
1. 学习过程和策略:研究大学生的学习方式、记忆和信息
处理策略,以及如何提高学习效果和能力。

2. 学业动机和目标:研究大学生的学业动机、学习目标和
学业投入,以及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和自我调节能力。

3. 自我效能和自我概念:研究大学生的自我效能信念和自
我概念,以及其对学习和成就的影响。

4. 学业和职业发展:研究大学生的职业兴趣、职业决策和
职业适应能力,以及如何促进学生的职业发展。

5. 学生发展和身份认同:研究大学生的身份认同和个人成
熟过程,以及大学经历对学生发展的影响。

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目标是帮助大学生充分发展自己的潜力,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和成就,并提供支持和咨询服务,以
促进他们的学业和职业发展。

高校教师《高等教育心理学》精编打印版

高校教师《高等教育心理学》精编打印版

1第一章 绪论: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包括以心理动力:决定个体对现实世界的认识态度和对活动对象的选择与方向,它主要包括动机、需要、兴趣和世界观等心理成分。

动机:推动人进行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动力。

需要:个体进行活动的基本动力,人有了需要就会产生求得满足需要的动力即动机。

兴趣:人对事物、世界好奇而进行探索认知的需要。

世界观:个体对客观世界的总体看法和基本态度,决定人行为的基本方向。

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三个方面。

认知过程:个体认识世界、获得并运用知识的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想想)。

情绪过程:个体在认识客观世界时对事物产生的态度(满意、喜爱、厌恶憎恨等主观体验)。

意志过程:即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为实现目的而克服困难、有意识地支配和调节自己行为的心理过程。

心理状态:是人的心理活动在一定时间里出现的相对稳定的持续状态; 个性心理特征:是人们在长期的认识、情绪和意志活动中形成的稳固而经常出现的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心理学家在研究人内在的心理现象,也研究人外在的行为反应。

心理学有时也叫行为科学,即通过对行为的客观记录、测量和分析来揭示人心理现象的规律性。

心理学除了研究人的意识外,还研究人的无意识。

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科学。

2 :①创始人:(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弗洛伊德;②研由联想,分析梦境。

精神分析学派重视对异常心理和异常行为进行分析,并且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无意识现象,认为人类的一切思想和行为,都根源于心灵深处的某种动机,特别是性欲的冲动,他们以无意识得形式:①创始人:华生;后期是斯金纳;②研观测的行为,研究外在刺激与个体行为之间的联系(S-R )。

对教育的影响:开发了行为矫正技术,并提出了程序教学的思想,对今天的教学改①奈塞尔1967发表《认知心理学》标志诞生;②采用与人类在某种活动上的操作模式在功能上相同,那么计算机的程序就能很好的解释人类完成这一任务的过程。

高等教育心理学

高等教育心理学

高等教育心理学
高等教育心理学是研究高等教育中学生心理活动和心理问题的学科。

它关注高等教育阶段学生的发展过程、学习和成就动力、学业问题、职业规划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问题。

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学生发展:研究高等教育中学生的发展过程,包括身份认同、自
我概念、性别角色认同、道德发展等方面的问题。

2. 学习和成就动力:研究学生学习的动机和动力,以及影响学习成
绩的因素,如学习策略、学习环境和教学方法等。

3. 学业问题:研究学生在高等教育中的学业问题,如学业压力、学
习困难、学业满意度等,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4. 职业规划:研究学生在高等教育中的职业规划问题,如职业选择、职业决策、职业满意度等,以及职业发展的支持和辅导。

5. 心理健康:研究学生在高等教育中的心理健康问题,如压力管理、情绪调节、心理疾病等,以及心理健康促进和干预的方法和措施。

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和理论可以为高等教育教师、辅导员和管理者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以促进学生的学业发展和心理健康。

高等教育心理学

高等教育心理学
第二章 教育心理学和高等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教育情境中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高等教育心理学:是研究高等教育情境中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1.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应遵循哪些原则?1.客观性原则。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坚持客观性原则就是要用客观的态度对待教育教学中所发生的各种问题和现象,采用客观的研究方法,要避免个人的主观臆想和任何的虚构和猜测,要从某一心理现象产生的客观条件、内部的生理过程变化的事实中揭示心理变化规律。2.系统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就是用系统论的方法来研究心理现象,把人的心理作为一个开放的、动态的、整体的系统加以考察。3.教育性原则。高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过程中,所采用的实验手段和方法应能促进大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要具有教育意义。
(论述)怎样培养大学生的记忆能力?1.明确记忆的目的任务,不断提高记忆的自觉性。2.识记材料的数量要适当。3.加强对识记材料的理解。4.掌握正确的识记方法。(1)形象记忆法。(2)谐音记忆法。(3)逻辑记忆法。(4)口诀记忆法。5.利用遗忘规律正确组织复习。(1)合理地安排复习时间,复习要及时。(2)合理地分配复习时间,一般来讲分散复习的效果比集中复习的效果好。(3)阅读与尝试回忆相结合。(4)复习的形式要多样化,多种感受器官协同活动。6.合理用脑。(1)学会休息。(2)摸索自己大脑的工作规律。(3)加强身体运动。
心理学独立的标志:冯特(W.Wund 1832-1920)总结了前人的经验,与1879年在德国的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实验室。冯特此举对心理学发展起着划时代的作用,它标志着心理学脱离了哲学母体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因此冯特被誉为心理学之父。
心理学主要派别的代表人物?
(一)构造主义心理学:冯特、铁钦纳主要观点:1)心理学是研究意识(经验)的科学。2)人的意识经验分为感觉、意象和情感三个基本要素。3)在研究方法上,强调内省法研究心理学。(二)机能主义心理学:詹姆士、杜威、安吉尔等,主要观点:1)意识是一种川流不息的过程,而不是个别心理原色的集合,因此不能分解2)强调意识的机能和功用3)重视心理学在教育等其他领域的应用

高等教育心理学

高等教育心理学

高等教育心理学第一章认识高等教育心理学第一节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对象一、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界说高等教育学,就是研究在高校院校这个特定的情境中的各种心理问题与行为问题的学科。

具体来说高等教学要研究来自大学生方面的心理问题,包括在高等教育条件大学生心理和行为的一般特点,教学的心理过程,大学身过掌握知识、技能,发展智力,能力,形成品德、个性以及个别差异等问题。

高等教育心理学也要研究来自大学教师方面的心理问题。

包括大学教师本身的心理素质、教学过程,教学设计,教学模式以及因材施教等心理问题。

二、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一)高等教育心理学是学校教学心理学的分支学科(二)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特色是“高”与“专”高:是指高级,规定了学校的层次和培养人才的规格。

专:大学教学的专门化和专业化。

培养大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和创造能力为重点。

还要探索人类的未知领域。

(三)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对戏那个是处于青年中期的大学生(四)高等教育心理学要为实现高校的三大社会职能提供心理学依据高等教育在教学方法上的特殊性具体表现在:1、教学中教的比重逐渐降低,学的比重逐渐增加。

2、教学上由传授法向指导法转化。

3、校内教学和社会实践相结合三、高等教学心理学的主要内容(一)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科学学问题(二)高等学校学习心理研究(三)高校教育、自我意识及群体心理等方面研究(四)高校教师心理与教学心理研究四、高等教育与高等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是培专门人才的教育,它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处于最高层次,包括专科、本科和研究生教育。

高等教育心理学则是反映高等教育特点的教育心理学分支,它充分反映了高等教育的本质。

是研究高等教育情境中学生的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高等教育心理学,对于高校教师至少具有一下几点重要意义:1、有助于提高高校教师师资水平2、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3、有助于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第二节教育心理学发展历程追溯教育心理学一词1531年最早出现在西方学者琼·魏维斯的著作中。

高等教育心理学总结

高等教育心理学总结

高等教育心理学总结一、心理学基础与高等教育高等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高等教育中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学科,它与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

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高等学校的教师、学生和管理者,旨在揭示他们在高等教育过程中的心理规律,为提高教育质量提供心理学依据。

二、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学生心理发展是高等教育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学生在高等教育阶段,面临着更为复杂和严峻的挑战,如学业压力、职业规划、人际关系等,这些挑战对学生心理发展的要求更高。

因此,高等教育心理学强调要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自我调节能力,促进学生的心理发展。

三、高等教育中的认知过程认知过程是指人在认识客观世界时所表现出的心理活动。

在高等教育中,学生的认知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学科特点、教学方法、课程设置等。

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了学生的认知规律,提出了相应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如启发式教学、问题解决学习等,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

四、情感与社交在高等教育中的作用情感和社交是高等教育中不可忽视的因素。

情感因素包括情绪、态度、价值观等,它们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行为。

社交因素包括人际关系、群体行为等,它们影响着学生的社会适应和团队合作能力。

高等教育心理学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智商,提高学生的情绪调节和社交能力,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自我实现。

五、学生学习动机与激励机制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学习的重要动力,它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

激励机制是通过一定的手段和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高等教育心理学提出了多种激励方法,如奖励、表扬、竞争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高等教育中的心理适应与压力管理在高等教育中,学生面临着多种压力和挑战,如学业压力、人际关系压力、就业压力等。

心理适应是指学生在面对压力和挑战时能够调整自己的心态和生活方式,以适应新的环境和要求。

《高等教育心理学》学习心得常用版(5篇)

《高等教育心理学》学习心得常用版(5篇)

《高等教育心理学》学习心得常用版高等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高等教育过程中学生心理发展、心理问题及其解决方法的学科。

我在学习这门课程的过程中,收获了很多知识和体会。

在此,我将我的学习心得总结如下。

一、对高等教育心理学的认识和理解在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的过程中,我明确了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高等教育阶段学生的心理发展及相关问题,它通过研究和分析高等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和问题,探索和解决人们在高等教育中所遇到的心理困惑和问题。

二、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体系在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的过程中,我了解到高等教育心理学包含许多基本概念和理论体系。

其中,我对认知发展理论、情感发展理论、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等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这些理论为我们理解和分析高等教育中的学生心理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和观点。

三、高等教育心理学与高等教育实践的关系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使我认识到高等教育心理学与高等教育实践的密切联系。

高等教育心理学为高等教育实践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使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对高等教育中的学生心理问题。

同时,高等教育实践也为高等教育心理学提供了丰富的研究材料和实验场景,推动了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和进步。

四、高等教育心理学在学习和教学中的应用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使我认识到在高等教育中,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心理需求对于学习和教学至关重要。

通过运用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相关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同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和心理需求也使我们更好地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五、高等教育心理问题的解决方法在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的过程中,我了解到高等教育中存在的一些常见心理问题,如学习焦虑、人际关系问题等。

同时,我也学到了一些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如学习技巧的培养、人际沟通的技巧等。

这些方法和策略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六、对自己的思考和启示通过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我对自己的思考和心理发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高等教育心理学

高等教育心理学

高等教育心理学1、简述高等教育心理学的主要作用。

高等教育心理学有助于认识学与教的心理活动规律,做到科学育人。

高等教育心理学有助于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高等教育心理学有助于提高高校教师的基本素质。

高等教育心理学有助于高校教师开展教育科学研究。

2、简述教师角色的构成。

知识传播者、学习发动者、组织者和评定者。

父母长者、朋友和管理员。

榜样和模范公民。

学生灵魂的塑造者。

教育科学研究人员。

3、简述教师角色的影响和作用。

教师领导方式对学生的影响。

教学风格对学生的影响。

教师期望对学生的影响。

教师的举止言谈对学生的影响。

4、简述教学效能感对教师教学行为的影响。

影响教师在工作中的努力程度。

影响教师在工作中的经验总结和进一步的学习。

影响教师在工作中的情绪。

5、简述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的构成。

计划性与准备性。

课堂教学的组织性。

教材呈现的水平与意识。

沟通性。

对学生进步的敏感性。

对教学效果的反省性。

职业发展性。

6、试述如何提高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

角色改变技术:让教师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念,提高其参加教育科研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实现角色的转变,包括专家讲座、听观摩课、参加教育科研工作。

教学反馈技术:对自己教学各环节有一个准确而客观的认识,正确评价自己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状况。

现场指导技术:帮助教师针对不同教学情景,选用最佳的教学策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7、简述气质典型的类型及其特点。

胆汁质:精力旺盛、热情率直、意志坚强、脾气躁、不稳重、勇敢、乐于助人,思维敏捷。

多血质:反应快、适应性强、可塑性高、活泼热情、充满朝气。

粘液质:缄默沉寂、反应慢、态度持重、稳健抑郁质:敏捷性低、反应迟钝、缺乏生气、不爱交际。

8、简述学习风格的构成要素。

生理要素:学习者对学习环境中某些要素的偏爱。

社会要素:体现在学习活动形式上。

心里要素:认知、情感和意动。

9、简述适应学习风格差异的教学含义。

首先必须全面分析学生特点,了解不同学生的学习风格。

其次教师要尊重学生学习风格的差异,对学习风格不同的学生要一视同仁。

高等教育心理学重点(全)

高等教育心理学重点(全)

高等教育心理学重点(全)第一章心理学概述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心理现象包括心理动力、心理过程、心理动态、个性心理。

心理学的发展代表人物有XXX、XXX、XXX、格式塔心理学派、XXX、XXX和XXX。

个体发展规律表现为连续性和阶段性、方向性和顺序性、差异性以及不均衡性。

心理发展的心理学理论有遗传决定论和环境决定论,其中埃里克森的社会心理发展论和维果茨基的心理发展论是比较有代表性的。

第二章高等教育心理学及其研究方法高等心理学发展史代表人物有赫尔马特和桑代克。

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未来趋势是综合化、本土化和情景化。

研究高等教育心理学的意义在于帮助教师建构科学的教育理念、提高教学质量、有效开展品德教育工作以及进行高等教育科学研究。

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是伦理性原则、实事求是的原则、系统性原则和发展性原则。

研究方法包括观察法、心理实验法、调查法和测验法。

第三章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发展与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包括身份危机、情感危机、价值观危机和人际关系危机。

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包括宣传教育、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

同时,大学生也应该通过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调适来保持心理健康。

11、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可以从认知、情绪、人格、追求、人际交往和恋爱与性观念六个方面来看。

当代大学生具有认知和思维敏锐、追求效率化的特点;情感强烈、积极乐观的特点;个性张扬、渴望关注的特点;崇尚平等自由、思想活跃的特点;现实人际关系良好、网络关系拓展的特点;渴望和正视爱情、性呈现出开放性特征的特点。

12、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包括了解自我、悦纳自我;接受他人、善与人处;正视现实、接受现实;热爱生活、乐于工作;能协调与控制情绪、心境良好;人格完善和谐;智力正常;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八个方面。

1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包括全体性原则、主体性原则、差异性原则和预防、调治和发展性原则。

高等教育心理学知识点

高等教育心理学知识点

第一章绪论1、心理: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情感,意志,情绪,意识倾向等心理现象的总称。

心理是脑的机能,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2、意识:一种自觉的,意识到的心理活动,是清醒状态。

3、个体心理结构:个体心理有多种心理现象组成,包含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心理特征和心理动力。

4、教育心理学:研究学校情境下的学和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5、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高等教育情境中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学科。

6、观察法:实际的教育环境中,通过感官或利用仪器,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被试心理活动的行为表现和行为的或生理变化以获取有关研究资料的方法。

7、实验法:控制无关变量,操纵自变量以考察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

8、调查法:在自然条件下,通过提问的方式收集资料,间接了解被调查对象的心理研究方法。

9、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心理现象及其规律,内容包括个体心理结构,个体心理与行为,意识与无意识,个体心理与社会心理.其中个体心理结构又包括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心理特征和心理动力.10、高等教育心理学任务是什么,高校教师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意义何在? 任务:研究学生学习的性质,研究学生学习的分类,研究学生学习的过程及学习条件;意义:有助于提高高校师资水平, 有利于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 有助于进行教育教学改革。

11、简述心理与行为的关系第一,人的行为是受其内心心理活动支配的,第二,人的心理活动是在行为中产生的,并且会在行为中表现出来,第三,人的行为是非常复杂的,人行为的复杂性正是由心理活动的复杂性引起的。

12、教育心理学研究中搜集资料的方法按其研究情境与真实教育情境的相似性,可分为实验室研究与现场研究;按是否对有关变量进行控制和操纵,可分为实验研究和非实验研究;按照其获得资料的量化程度可分为量化研究和质的研究;按照研究对象的来源可分为总体研究、抽样研究和个案研究;按照问题来源与假设的种类,可分为探索性研究、叙述性研究和因果性研究。

(完整)高等教育心理学

(完整)高等教育心理学

高等教育心理学一、名词解释:心理过程:心理过程:在人的认识、情感、意志行动方面表现出来的内心心理活动,它们经常处于动态变化的过程中。

个性心理:一个人在心理过程的发展和进程中,经常表现出来的那些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

高等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心理学是研究高等教育情境中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得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它是教育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教师角色:角色是指个人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相应的社会身份和社会地位,并按照一定的社会期望,运用一定权力来履行相应社会职责的行为。

传道授业解惑,既是社会角色,又是这一角色的承担者。

教师主要是指受过专门教育和训练的,在学校中向学生传递人类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学生的体质,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社会需要的人才的专业人员。

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是指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来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

教学监控能力:教学监控能力是指教师为了保证教学达到预期的目的,而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分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

教学监控能力的发展:1从他控到自控 2.从不自觉到自觉3.敏感性逐渐增强 4.迁移性逐渐提高教师胜任力:是指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应具备的进取心、责任感、理解他人、自我控制、专业知识技能、自信心等特征。

心理发展:是指个体随年龄的增长,在相应环境的作用下,获得新结构或引起心理结构发生改变的过程,是一种体现在个体内部的连续而又稳定的变化。

学习:是人类和动物共有的心理现象。

学习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学生的学习是狭义的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系统地进行的,是在较短的时间内接受前人所积累的科学文化知识,并以此来充实自己的过程。

人类的学习是广义的学习,是人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以语言为中介,通过思维自觉地、有目的、有计划地掌握社会历史经验和个体经验的过程。

《高等教育心理学》学习心得简单版(五篇)

《高等教育心理学》学习心得简单版(五篇)

《高等教育心理学》学习心得简单版《高等教育心理学》是一门涉及到学习、教育和心理学的综合性课程。

在学习此课程的过程中,我从中获益匪浅。

本文将简要总结我对于《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学习心得。

首先,通过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我深刻理解到了学习的本质。

学习不仅是一种通过接收知识来获取信息的过程,更是一种对于自身认知、理解和运用能力的提升。

在课程中,我了解到了不同的学习理论和学习策略,如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学习理论以及元认知能力的培养等。

这些学习理论和策略帮助我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学习方式和优缺点,并且能够通过合适的方法和策略来提高学习效果。

在今后的学习中,我将运用这些学习理论和策略,不断优化自己的学习过程,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成果。

其次,通过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我对教育的本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一种通过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能力和塑造学生个性的过程。

在课程中,我了解到了关于教育目标的设定、课程设计和教学评价等方面的知识。

这些知识使我更加清楚地认识到,作为一名教育者,除了传授知识外,还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造力和批判思维能力等综合素质。

在今后的教育实践中,我会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他们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支持和指导。

最后,通过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我对心理学的应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心理学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是十分广泛的,它可以帮助教育者更好地了解和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在课程中,我学习了关于学生发展、学习困难和心理问题等方面的知识。

这些知识使我能够更好地认识到学生的需求和问题,并且能够通过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

在今后的教育实践中,我会积极运用心理学的知识和方法,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总之,通过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我对学习、教育和心理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这门课程使我意识到学习是一种全面的发展过程,教育是一种多元化的培养过程,心理学是一种广泛应用的科学。

(完整版)高等教育心理学电子版

(完整版)高等教育心理学电子版

第一章总论第一节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一、心理学与教育的关系心理学与教育的关系极为密切。

教育教学的开展是基于受教育者的心理发展水平的,同时教育的最终目的也是要促进受教育者心理的发展。

从教育者的角度来看,教师要实现教育的终极目标,不仅要了解教育教学的相关规定和要求,也要理解这些规定和要求背后的真正意图,这样才能保证教师能够有效地执行这些规定,不折不扣地实现教育要求。

心理学对教育的支持:1.心理学有关儿童心理发展的知识是教师进行教育教学行为选择的基础2.心理学有关心理发展、认知与学习的研究结论是构建科学教育教学观的基础3.心理学有关个性差异的研究是因材施教的基础4.心理学关于群体的社会心理研究为学校与班级管理提供了依据5.心理健康教育也是促进大学生身心和谐、全面、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课后思考题:什么是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人和动物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

研究领域包括:异常心理学、生物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实验心理学、神经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精神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社区心理学、理论心理学等。

应用领域包括:临床心理学、辅导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法医心理学、犯罪心理学、健康心理学、预防心理学、工业及组织心理学、学校心理学等。

二、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心理现象也叫心理活动,简称心理,主要包括:心理动力、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

(一)心理动力心理动力决定个体对现实世界的认知态度和对活动对象的选择与方向,它主要包括动机、需要、兴趣和世界观等。

在学校的情景下,有关学习的动机、兴趣、需要和世界观构成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系统,存在于学生的主观意识中,是推动学生从事学习活动的最重要的主导动力。

(二)心理过程主要包括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三个心理过程从不同的角度能动地反映着客观事物及其相互关系。

(三)心理状态心理状态是人的心理活动在一定时间里出现的相对稳定的状态,其持续时间可以是几个小时、几天或者更长的时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
1. C
2. C
3. B
4. B
5. B
6. A
7. C
8. C
9. D
二、名词解释:
1.教育经验总结法——研究者从心理学的角度有目的地整理教育工作经验,从而抽取和提
炼出所包含的心理学原理和规律的研究方法。

2.教学模式——在一定教育理论指导下,为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
的比较稳固的教学范型。

3.创造性思维——能创造新的观点或新的理论并且能够作用于人的行为,进而创造实物形
态的心智活动。

4.元认知监控——个体在进行认知活动的全过程中,将自己正在进行的意识活动作为意识
对象,不断地评价认知过程,获得认知活动质量的信息,找出认知偏差,对其进行积极的监视、控制盒调节。

5.学习定势——先前习得的学习方法、思维方式等对后续学习产生倾向的心理准备状态。

6.大学生心理发展——大学生从入学到毕业所发生的心理变化过程。

既包括认知的心理发
展,也包括个体社会性以及大学生群体的发展。

7.陈述性知识——主要反映事物的形态、内容及变化发展的原因、说明事物“是什么”、“为
什么”、“怎么样”等问题。

8.学习策略——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指定的有关学习的程序
规则和调控方式。

9.创造力——在一定的目的和条件下,运用一切已知信息,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
会价值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能力。

10.心理健康——能够充分发挥个人的最大潜能,以及妥善处理和适应人与人之间、人与社
会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具体说,包括两层含义:一是个体的心理功能是正常的,无心理疾病;而是能积极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顺应环境,能有效、富有建设性地发展自我,完善个人生活。

三、简答题:
1.学习迁移的分类。

答:学习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常见的分类如下:
①根据学习迁移的内容,分为知识、技能、情感及态度的迁移
②根据学习迁移的效果,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
③根据学习迁移的方向,分为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
④根据学习迁移的水平,分为横向迁移和纵向迁移
⑤根据学习迁移的适合范围,分为特殊迁移和一般迁移
2.教学设计系统模式的步骤。

答:①确定教学目标;②进行教学分析;③检查学生起点行为;④拟订作业目标;⑤拟定测试题目;⑥提出教学策略;⑦选定教学内容;⑧形成性评价;⑨总结性评价。

3.大学教师的能力素质。

答:教师素质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决定其教育教学效果的,对学生身心发展有直接和显著影响的心理品质的综合。

教师素质由教育观念、知识结构、教学能力和个性品质等若干子系统组成,其中能力素质是教师素质中的核心素质。

大学教师的能力素质包括:①教学效能感:是教师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和学习结果产生积极影响的主观判断和期望。

②教学反思:是教师对教学、教育活动进行理性反省的能力。

③教育机智:在复杂的环境中处理复杂事件的能力,即随机应变的能力。

4.探究性教学模式的特点。

答:探究性教学模式一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探究性思维方式的培养,学生经历了对事实性的材料或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主动思考、搜寻线索、问题解答等一系列探究过程后,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显著提高,处理生活和学习的能力得到了较大程度的发挥。

主要表现在:具有更强的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

5.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

答: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①生活适应问题;②学习问题;③人际关系问题;④情绪问题;⑤自我意识问题;⑥恋爱与性心理问题;⑦就业心理问题;⑧上网成瘾问题;⑨神经症。

6.一个完整的教学包括哪些环节?
答:一个完整的教学活动应包括6个环节:①明确教学目的;②分析任务;③确定学生原有水平;④设计课程;⑤教学;⑥评定。

7.人类个体心理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答:个体心理主要包括:心理动力、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心理特征四个方面。

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心理特征的区别在于其稳定性。

心理过程是流动的,动态的、变动不居的;心理特征是相对稳定的、人各不同的;心理状态的稳定性居于其间。

8.影响问题解决和创造力的主要因素?
答:影响个体的问题解决效率和创造力水平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我们可以从宏观、中观和微观的角度,将之大体划分为社会因素、个人因素和问题情境因素。

社会因素包括:①社会文化的影响;②学校因素的影响;③家庭因素的影响。

个人因素包括:①心理定势;②动机强度;③知识经验;④认知风格。

问题情境因素包括:①问题空间;②个体所获得的外部指导。

9.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
答: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①主体性与主导性原则;②全体与个别原则;③活动性与情境性原则;④整体性与循序性原则;⑤发展、预防与矫治相结合的原则。

10.大学教师扮演的新型社会角色?
答:现代大学教师与传统大学教师相比,扮演的新型社会角色主要有:①学习者;②促进者;
③心理卫生工作者;④协调者;⑤研究者。

四、论述题
1.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智慧技能?
答:认知心理学的产生式系统理论认为,智慧技能的形成需要经过以下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模式识别学习。

指学习者对某一特定内外刺激模式进行辨认和判断,即学习一个简单的产生使所需要的条件和相应的动作。

模式识别具有两种不同的水平:低级水平和高级水平模式。

模式识别学习的主要任务是学会把握产生式的条件项,其心理机制是概括和分化。

概括指学习者对同类刺激模式中的不同个体做出相同的反应。

分化指对不同类的刺激具有不同的反应。

第二阶段,动作步骤学习。

指学习者学会顺利执行完成一项活动的一系列操作步骤。

动作步骤的学习通过程序化和程序的合成来完成。

程序化指动作序列从陈述性知识的表征转换为程序性知识的表征,不再依赖于陈述性知识而独立完成动作步骤的过程。

程序合成是指把若干个产生式合成一个产生式,把简单的产生式合成复杂的产生式。

2.研究材料初步揭示,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中存在着一个转折时期,大约发生在大学二年
级末、三年级初。

在你的学习经历或教育工作中是否也发现了这种现象,请你谈谈对这转折时期的看法。

答:自我意识就是一个人对自己的意识即主体——我,对客体——我的意识。

它包括:
个体对自身的意识和自身与周围世界关系的意识两个方面。

自我意识具有自觉性和能动性。

自我意识具有以下三种类别的结构:①从形式上看,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调控;
②从内容上看,包括: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心理自我;③从自我观念上看,包括:现实自我、投射自我、理想自我。

个体自我意识的发生与发展的规律包括:自我中心期、客观化时期、主观化时期。

总的来说,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需要:全面认识自我、积极悦纳自我、努力完善自我。

3.联系实际,谈谈如何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动机?
答:(1)学习动机的内涵:①动机:是激发和维持个体行动,并帮助其完成任务的心理过程。

学习动机:是有学习的内驱力和诱因相互作用所决定的。

②学习动机的结构:在学习动机结构中需要和诱因是两个主要的因素,而需要又是更为基本的。

③学习动机的种类:A.前苏联的心理学家们根据学习动机的来源吧学习动机分为两类:一是内部动机,即学生的学习动力来自自身,如学习兴趣、求知欲等。

二是外部动机,指学生的学习动机由外部因素引起。

B.美国心理学家根据学习动机的社会性将其分为:交往动机和成就动机。

C.我国心理学家根据学习动机的作用分为:直接近景性学习动机和间接远景性动机。

D.另外,根据学习动机是否处于活跃和主导状态,把学习动机分为:主导性学习动机和辅助性学习动机。

(2)学习动机的激发策略:①学习动机的激发:是指在一定教学情境下,利用一定的诱因,使已形成的学习需要由潜在状态变为活动状态,形成学习的积极性。

②学习动机激发的策略主要有:运用强化原理,区别对待学生的不同需要;重视立志教育,对学生进行成就动机训练;培养学生努力导致成功的归因观;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自我概念,获得自我效能感;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认知好奇心;对学生进行竞争教育,适当开展学习竞争。

(3)联系自己谈谈对大学生动机激发的认识。

4.俄国教育学家乌申斯基指出:“我们的工作对象是正在形成中的个性的最细腻的精神领
域,即智慧、感情、意志、信念、自我意识。

这些领域也只能用同样的东西即智慧、感情、意志、信念、自我意识去影响。

”请用所学教育心理学理论,分析这段话的涵义。

答:(1)要教育好学生就需要了解学生个性的最细腻的精神领域,即智慧、感情、意志、信念、自我意识。

(2)要认真分析学生的智慧、感情、意志、信念和自我意识。

(3)要利用好教师的智慧、感情、意志、信念和自我意识。

(4)师生间相互接触十分重要:转变教师观念是搞好师生关系的必要条件,实施导师制是保证良好师生关系的有效手段。

(5)对于学生只能在感情上与教师相互接纳才能真正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6)联系实际谈你的经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