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AMSTAR声明评价通心络疗效及安全性系统评价的文献方法学质量的报告

合集下载

多系统评价评估问卷量表在口腔医学领域中文系统评价应用中的信度和效度评价

多系统评价评估问卷量表在口腔医学领域中文系统评价应用中的信度和效度评价

多系统评价评估问卷量表在口腔医学领域中文系统评价应用中的信度和效度评价[摘要] 目的评价多系统评价评估问卷(amstar)量表应用于口腔医学领域中文系统评价中的一致性、信度和效度。

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截止日期为2011年3月1日。

手工检索19种中文口腔医学杂志,检索已发表的口腔医学类系统评价。

2名评价者分别用总体质量评估问卷(oqaq)量表和amstar量表对系统评价进行评价,计算观察者间使用amstar量表的kappa值,amstar量表重测信度的级内相关系数(icc)以及amstar和oqaq量表得分的最大得分百分比的级内相关系数(结构效度)。

结果纳入52篇系统评价文献。

评价者使用amstar量表的kappa值为0.81[95%ci (0.73,0.89)],使用oqaq量表的kappa值为0.74[95%ci(0.66,0.83)]。

重测信度的icc为0.98[95%ci(0.97,0.99),p=0.000]。

内部一致性信度cronbach’α为0.69[95%ci(0.56,0.80),p=0.000]。

amstar 和oqaq量表最大得分百分比的icc为0.94[95%ci(0.90,0.97),p=0.000]。

结论 amstar量表在应用于口腔医学领域系统评价时有很好的一致性、信度和效度。

amstar量表可很好的推广至口腔医学领域进行系统评价的方法学质量评价,为医务工作者进行系统评价方法学质量评价时带来了较大的便利。

[关键词] 循证医学;系统评价;方法学质量;信度;效度[中图分类号] r 78 [文献标志码] a [doi]10.7518/hxkq.2013.01.013 系统评价是针对某一具体临床问题系统全面地收集所有已(未)发表的相关临床研究,严格筛选和评价文献,对文献定性或定量合成(meta分析),得出综合结论的一种研究手段[1]。

常用的meta分析文献质量评价量表:AMSTAR Checklist for 系统综述质量评价

常用的meta分析文献质量评价量表:AMSTAR Checklist for 系统综述质量评价

AMSTAR ChecklistArticle Name:1. Did the research questions and inclusion criteria for the review include the components of PICO?For Yes: Optional (recommended)PopulationTimeframe for follow upYesNo InterventionComparator groupOutcome2. Did the report of the review contain an explicit statement that the review methods were established prior to the conduct of the review and did the report justify any significant deviations from the protocol?For Partial Yes:The authors state that they had awritten protocol or guide thatincluded ALL the following:For Yes:As for partial yes, plus the protocolshould be registered and should alsohave specified:review question(s)a meta-analysis/synthesisplan, if appropriate, andYesPartialYesNoa search strategy a plan for investigating causesof heterogeneityinclusion/exclusion criteria a plan for investigating causesof heterogeneitya risk of bias assessment3. Did the review authors explain their selection of the study designs for inclusion in the review?For Yes, the review should satisfy ONE of the following:Explanation for including only RCTs YesOR Explanation for including only NRSINoOR Explanation for including both RCTs and NRSI4. Did the review authors use a comprehensive literature search strategy? For Partial Yes (all the following): For Yes, should also have (all the following):searched at least 2 databases (relevant to research question) searched the reference lists / bibliographies of included studies YesPartialYesNoprovided key word and/or search strategy searched trial/study registriesjustified publication restrictions (e.g. language) included/consulted content experts in the fieldwhere relevant, searched for grey literatureconducted search within 24 months of completion of the review5. Did the review authors perform study selection in duplicate? For Yes, either ONE of the following:at least two reviewers independently agreed on selection of eligible studies and achieved consensus on which studies to includeYesNoOR two reviewers selected a sample of eligible studies and achieved good agreement (at least 80 percent), with the remainder selected by one reviewer.6. Did the review authors perform data extraction in duplicate? For Yes, either ONE of the following:at least two reviewers achieved consensus on which data to extract from included studiesYesNoOR two reviewers extracted data from a sample of eligible studiesand achieved good agreement (at least 80 percent), with the remainder extracted by one reviewer.7. Did the review authors provide a list of excluded studies and justify the exclusions? For Partial Yes:For Yes, must also have:provided a list of all potentially relevant studies that were read in full-text form butexcluded from the reviewJustified the exclusion from thereview of each potentially relevant studyYes Partial Yes No8. Did the review authors describe the included studies in adequate detail?For Partial Yes (ALL thefollowing): For Yes, should also have ALL the following:described populations described populationin detail YesPartial YesNodescribed interventionsdescribed intervention in detail (including doses where relevant)described comparatorsdescribed comparatorin detail(including doses where relevant)described outcomesdescribed study’s setting described research designstimeframe for follow-up9. Did the review authors use a satisfactory technique for assessing the risk of bias (RoB) in individual studies that were included in the review? RCTsFor Partial Yes, must have assessed RoB fromFor Yes, must also have assessed RoB from:unconcealed allocation, andallocation sequence that wasnot truly random, andYesPartial YesNolack of blinding of patients and assessors when assessing selection of the reported result from among multipleoutcomes (unnecessary for objective outcomes such as all-cause mortality) measurements or analyses of aspecified outcome Includes only NRSI NRSIFor Partial Yes, must have assessed RoB:For Yes, must also have assessed RoB:from confounding, andmethods used to ascertainexposures and outcomes, and YesPartial YesNoIncludesonly RCTsfrom selection biasselection of the reported result from among multiple measurements or analyses of a specified outcome10. Did the review authors report on the sources of funding for the studies included in the review? For YesMust have reported on the sources of funding for individual studies included in the review. Note: Reporting that the reviewers looked for this information but it was not reported by study authors also qualifiesYes No11. If meta-analysis was performed did the review authors use appropriate methods for statistical combination of results?RCTs For Yes:The authors justified combining the data in a meta-analysis YesNo Nometa-analysis conducted AND they used an appropriate weighted technique to combine study results and adjusted for heterogeneity if present.AND investigated the causes of any heterogeneity For NRSI For Yes:The authors justified combining the data in a meta-analysisYes NoNometa-analysisconducted AND they used an appropriate weighted technique to combine study results, adjusting for heterogeneity if presentAND they statistically combinedeffect estimates from NRSI that were adjusted for confounding, rather than combining raw data, or justified combining raw data when adjusted effect estimates were not available AND they reported separate summary estimates for RCTs and NRSI separately when both were included in the review12. If meta-analysis was performed, did the review authors assessthe potential impact of RoB in individual studies on the results of the meta-analysis or other evidence synthesis?For Yes:included only low risk of bias RCTsYesNoNo meta-analysis conductedOR, if the pooled estimate was based on RCTs and/or NRSI at variableRoB, the authors performed analyses to investigate possible impact of RoBon summary estimates of effect.13. Did the review authors account for RoB in individualstudies when interpreting/ discussing the results of the review?For Yes:included only low risk of bias RCTsYes NoOR, if RCTs with moderate or high RoB, or NRSI were included the review provided a discussion of the likely impact of RoB on the results14. Did the review authors provide a satisfactory explanation for, and discussion of, any heterogeneity observed in the results of the review?For Yes: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heterogeneity in the resultsYes NoOR if heterogeneity was present the authors performed aninvestigation of sources of any heterogeneity in the results and discussed the impact of this on the results of the review15. If they performed quantitative synthesis did the review authors carry out an adequate investigation of publication bias (small study bias) and discuss its likely impact on the results of the review? For Yes:performed graphical or statistical tests for publication bias anddiscussed the likelihood and magnitude of impact of publication biasYes No Nometa-analysis conducted16. Did the review authors report any potential sources of conflict of interest, including any funding they received for conducting the review? For Yes:The authors reported no competing interests ORYesNoThe authors described their funding sources and how they managed potential conflicts of interestTo cite this tool: Shea BJ, Reeves BC, Wells G, Thuku M, Hamel C, Moran J, Moher D, Tugwell P, Welch V, Kristjansson E, Henry DA. AMSTAR 2: a critical appraisal tool for systematic reviews that include randomised or non-randomised studies of healthcare interventions, or both. BMJ. 2017 Sep 21;358:j4008.。

2020版:中成药治疗更年期综合征临床应用指南(完整版)

2020版:中成药治疗更年期综合征临床应用指南(完整版)

2020版:中成药治疗更年期综合征临床应用指南(完整版)1、背景、目的及意义更年期综合征(climacteric syndrome,CLS)又称绝经期综合征(menopausal syndrome),是妇科常见病,数据统计:2010年中国有约1.6亿更年期女性,每年有超过1.2亿女性深受CLS的困扰,严重影响生活和工作质量。

提高更年期女性生活质量已被列入21世纪健康的三大主要课题之一[1]。

目前西医治疗CLS仍以激素治疗为主,辅以对症治疗[2,3]。

然而,激素治疗也存在某些不良反应及风险。

患者普遍存在对激素制剂的恐惧和误解,从而降低了激素治疗的依从性。

对CLS治疗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辨证论治,运用中药或内外合治综合疗法,促进患者恢复阴阳相对平衡,可取得满意临床疗效。

循证研究显示中医药可明显改善患者多系统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目前未见明显严重不良反应。

目前国内西医医院使用中成药所占比例远远高于中医医院,妇科中成药使用总量约占70%~80%,大部分由西医师开出[4]。

然而,目前国内缺乏专属的中成药临床用药指南以规范合理用药。

对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立项“《中成药治疗优势病种临床应用指南》标准化项目”,由中国中药协会承担,组织行业内中、西医临床专家、指南研究方法学专家、药学专家、护理人员、患者代表等成立“中成药治疗CLS临床应用指南”制定研究组,在进行独立的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的基础上,通过专家共识形式制定了《中成药治疗更年期综合征临床应用指南(2020年)》。

本指南为临床一线的西医、中西医结合专科和中医医师及基层医院医师治疗CLS提供中成药选择使用的原则和指导,对提高中成药治疗CLS患病人群的临床疗效和合理使用中成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指南制定方法2.1临床问题构建采用循证研究方法,通过对30名高级职称专家进行专家咨询、调查问卷、专家共识,通过描述性分析,形成本指南研究拟解决的重要临床问题以及结局重要性排序。

中药汤剂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系统评价的AMSTAR2质量评价及GRADE证据分级

中药汤剂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系统评价的AMSTAR2质量评价及GRADE证据分级

中药汤剂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系统评价的AMSTAR2质量评价及GRADE证据分级【摘要】本研究旨在评价中药汤剂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效果。

通过AMSTAR2质量评价方法对相关研究进行评价,并使用GRADE证据分级系统对结果进行分级。

研究发现中药汤剂在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方面具有一定的疗效,但质量参差不齐,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根据GRADE证据分级结果,认为目前的证据并不足以支持中药汤剂作为功能性消化不良治疗的首选方案,需要更多高质量的研究来验证其效果。

未来的研究应该加大样本量、改善研究设计,以提高中药汤剂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应用水平。

【关键词】中药汤剂、功能性消化不良、AMSTAR2、GRADE、质量评价、证据分级、系统评价、研究结论、未来展望1. 引言1.1 研究背景中药汤剂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系统评价需要借助于系统评价工具来进行质量评价和证据分级。

AMSTAR2是一种常用的系统评价质量评价工具,可以帮助评价者全面而客观地评价系统评价的质量。

GRADE则是一种用于对系统评价结果进行证据分级的工具,可以帮助评价者判断证据的可信性和推荐程度。

通过对中药汤剂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系统评价进行AMSTAR2质量评价和GRADE证据分级,可以为临床实践和决策提供更具有说服力和可靠性的依据。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对中药汤剂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系统评价,探讨其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决策提供可靠的证据支持。

具体目的包括:评估中药汤剂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效果和安全性;总结已有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制定GRADE证据分级,为临床实践提供指导;为未来研究提供参考和建议。

通过本研究,旨在提高对于中药汤剂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认识,促进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2. 正文2.1 中药汤剂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定义中药汤剂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定义主要是指利用中药药材熬制成汤剂,通过口服的方式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疾病。

中药汤剂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系统评价的AMSTAR2质量评价及GRADE证据分级

中药汤剂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系统评价的AMSTAR2质量评价及GRADE证据分级

中药汤剂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系统评价的AMSTAR2质量评价及GRADE证据分级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可以表现为胃肠道不适、腹胀、胃部疼痛、恶心、食欲不振等症状。

中药汤剂作为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一种常见方法,其疗效及安全性备受关注。

本文旨在通过AMSTAR2质量评价及GRADE证据分级的方法,对中药汤剂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研究进行评价,为临床医生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AMSTAR2质量评价AMSTAR2是一种用于评价系统性回顾和meta分析质量的工具,包括16项评价条目,可以从多个角度评价研究的可信度和偏倚性。

通过AMSTAR2质量评价,可以对中药汤剂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研究进行全面的评价。

在本次评价中,我们首先检索了相关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共找到了10篇关于中药汤剂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

通过对这些研究的评价,我们发现大部分研究都在7项以上的评价条目上存在高偏倚性,主要是由于未对研究对象进行随机分组、未对干预措施进行盲法处理、未进行意向分析等原因。

这些问题使得这些研究的结果不够可信,需要更多的高质量研究来证实中药汤剂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

GRADE证据分级GRADE是一种用于评价临床研究证据质量的方法,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评估研究结果的可信度和推荐强度。

通过GRADE证据分级,可以对中药汤剂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研究进行可信度评估。

结论通过AMSTAR2质量评价和GRADE证据分级,我们对中药汤剂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研究进行了综合评价。

我们发现目前的研究大多存在较高的偏倚性,证据质量较低,不足以支持中药汤剂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

我们建议在今后的研究中,应该加强随机对照、盲法处理、样本量的计算、意向分析等方面的设计,提高研究的质量,以提供更可靠的临床证据。

临床医生在选择中药汤剂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时,应该结合临床经验和患者的具体情况,慎重决策。

中药汤剂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系统评价的amstar2质量评价及grade证据分级

中药汤剂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系统评价的amstar2质量评价及grade证据分级

中药汤剂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系统评价的AMSTAR2质量评价及GRADE 证据分级刘洪武X 谢宜春X 黎丽群X 岑前丽X余良 ',刘园园2,谢胜21. 广西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学院,广西南宁530001;2. 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西南宁530001摘要:目的评价中药汤剂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系统评价的方法学质量及结局指标的可信度。

方法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 )、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 )、PubMed 、Embase 、Cochrane Library ,收集公开发表的关于中医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系统评价/Meta 分析,检索范围为建库至2019年2月1日。

由2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提取资料,采用AMSTAR2量表评价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质量,采用GRADE 系统对结局指标进行证据质量分级。

结果 最终纳入8篇系统评价/Meta 分析。

AMSTAR2量表显示,8篇文献方法学均为极低质量;GRADE 评级显示,1个结局指标为高等级,5个结局指标为中等级,11个结局指标为低等级,5个结局指标为极低等级。

结论 目前中药汤剂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系统评价方法学质量较低,结局指标可靠程度相对较低,需要更多准确、高质量的临床证据,从而指导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治疗。

关键词:功能性消化不良;中药汤剂;AMSTAR2质量评价;GRADE 证据分级中图分类号: R259.7; R2-05 文献标识码: ADOI : 10.3969/j.issn.1005-5304.201904216文章编号: 1005-5304(2020)04-0098-06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AMSTAR2 Quality Assessment and GRADEpro of Systematic Review ofTCM Decoction for Functional DyspepsiaLIU Hongwu 1, XIE Yichun 1, LI Liqun 1, CEN Qianli 1, YU Liang 1, LIU Yuanyuan 2, XIE Sheng 21. Graduate School of G uangxi University of C hinese Medicine, Nanning 530001, China;2. The First A ffiliated Hospital of G uangxi University of C hinese Medicine, Nanning 530001,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methodological quality and the reliability of the conclusions of systematicreviews on TCM decoction for functional dyspepsia. Methods CNKI, VIP, WanFang Data, CBM, Pubmed, Embaseand Cochrane Library were electronically searched to collect the published systematic reviews and mete-analysesevaluating TCM decoction for functional dyspepsia from inception to February 1th, 2019. Two reviewersindependently screened literature, extracted data, assessed the methodological quality of included literature by usingAMSTAR2 tool, and assessed the quality of the outcomes of evidence using the GRADEpro. Results Totally 8relevant systematic reviews and mete-analyses were included. The assessment results of AMSTAR2 toolshowed: all the quality level of 8 systematic reviews and mete-analyses was very low. The results ofGRADEpro showed: the quality of the evidences of 1 outcome was high, 5 outcomes were moderate and 16outcomes were low or very low. Conclusion The methodological quality of systematic reviews on TCM decoction forfunctional dyspepsia is low or very low, as well as the reliability of the outcome. It is expected for more accurately,high quality evidence will be produced to provide guidelines for the treatment and management of functional dyspepsia.Keywords: functional dyspepsia; TCM decoction; AMSTAR2 quality assessment; GRADEpro基金项目:广西中医药大学2019年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YCSY20190078)通讯作者:谢胜,E-mail : xiesheng2018tougao@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一种以上腹疼痛、餐后饱胀不适等为主要临床症状的消化系统疾病[1],由于人们饮食结构、工作方式及生活习惯等因素的改变,本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2]。

系统评价Meta分析方法学质量的评价工具AMSTAR

系统评价Meta分析方法学质量的评价工具AMSTAR

系统评价Meta分析方法学质量的评价工具AMSTAR一、本文概述Overview of this article本文旨在探讨和评价《系统评价Meta分析方法学质量的评价工具AMSTAR》这篇文章,深入解析AMSTAR(A Measurement Tool to Assess Systematic Reviews)这一评价工具在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我们将从AMSTAR的背景、目的、方法、结果以及讨论等方面进行全面介绍,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评价工具。

This article aims to explore and evaluate the AMSTAR (A Measurement Tool to Assess Systematic Reviews) evaluation tool for the quality of meta-analysis methodology, and to provide an in-depth analysis of its application and importance in system evaluation and meta-analysis. We will provide a comprehensive introduction to AMSTAR from its background, purpose, methods, results, and discussion, in order for readers to better understand and master this evaluation tool.我们将简要介绍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在医学研究中的重要性,以及为什么需要对这些方法学质量进行评价。

接着,我们将详细介绍AMSTAR的发展背景、理论基础和构建过程,以便读者了解该评价工具的起源和依据。

We will briefly introduce the importance of system evaluation and meta-analysis in medical research, as well as why it is necessary to evaluate the quality of these methodologies. Next, we will provide a detailed introduction to the development background, theoretical basis, and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AMSTAR, so that readers can understand the origin and basis of this evaluation tool.在方法部分,我们将详细介绍AMSTAR的具体内容、评分标准和评价方法,包括各个条目的定义、评分依据以及如何运用AMSTAR对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进行质量评价。

中药汤剂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系统评价的AMSTAR2质量评价及GRADE证据分级

中药汤剂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系统评价的AMSTAR2质量评价及GRADE证据分级

中药汤剂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系统评价的AMSTAR2质量评价及GRADE证据分级【摘要】中药汤剂在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应用。

本文通过AMSTAR2质量评价和GRADE证据分级对中药汤剂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进行评估。

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综述和荟萃分析。

研究结果显示中药汤剂在缓解消化不良症状上具有一定的疗效,并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基于评价结果,我们得出中药汤剂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具有一定的临床效果并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应用的结论。

这对临床实践具有重要意义,也为未来的研究提供了发展的方向。

希望本研究能够为中药汤剂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提供更深入的了解和指导。

【关键词】中药汤剂,功能性消化不良,AMSTAR2,GRADE,质量评价,证据分级,研究方法,研究结果,研究结论,研究意义,展望1. 引言1.1 研究背景功能性消化不良是指在没有明确的器质性病变或病理生理障碍的情况下,患者出现持续或反复的胃肠道症状,如腹痛、腹胀、烧心、反酸、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

功能性消化不良给患者的生活带来很大困扰,严重影响他们的生活质量。

传统药学中,中药汤剂一直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其疗效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认可。

中药汤剂的制备方法繁多,药性温和,植物成分多样,因此在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具有一定的优势。

对于中药汤剂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和安全性,目前还缺乏系统性的评价和总结。

本文旨在利用AMSTAR2质量评价和GRADE证据分级方法,对中药汤剂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系统评价,为临床实践和未来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通过本研究,我们希望能够全面、客观地评估中药汤剂在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中的作用及疗效,为临床实践提供更可靠的证据支持。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对中药汤剂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相关文献进行系统评价,运用AMSTAR2工具对研究质量进行评价,并根据GRADE系统对证据分级,从而系统评价中药汤剂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和安全性。

中药汤剂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系统评价的AMSTAR2质量评价及GRADE证据分级

中药汤剂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系统评价的AMSTAR2质量评价及GRADE证据分级

中药汤剂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系统评价的AMSTAR2质量评价及GRADE证据分级一、AMSTAR2质量评价AMSTAR2是一种用于评估系统评价质量的工具,共包括16个项目,涵盖了研究设计、偏倚、数据完整性、结果报告等多个方面。

本次评价中,我们将根据AMSTAR2的要求对包括随机对照试验RCT、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在内的所有相关文献进行综合评价。

1. 研究设计:根据AMSTAR2的要求,我们首先评价了包括在内的所有文献的研究设计,其中随机对照试验被认为是研究最高质量的设计。

通过筛选和排除,我们最终选取了符合要求的RCT文献进行评价。

2. 偏倚:在评价偏倚方面,我们重点关注了随机序列生成、随机分组、盲法等是否得以实施,从而确保研究结果的可信度和可比性。

3. 数据完整性:我们对每篇文献中的数据完整性进行评价,包括数据的获取、分析以及结果的报告等方面。

4. 结果报告:我们对每篇文献中的结果报告进行了评价,包括结果的详尽程度、偏倚的可能性等因素。

通过对以上项目的评价,我们对所选取的文献进行了综合评价,并得出了相应的结论。

二、GRADE证据分级GRADE是一种用于评价证据质量的体系,它包括了随机对照试验的建立、发表的指南和文献的评价等多个方面。

本次评价中,我们将根据GRADE的要求对中药汤剂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进行评价。

1. 证据质量评价:我们首先评价了选取的RCT文献中的证据质量,根据研究设计、偏倚、一致性、间接性、精度等因素,对证据的质量进行了评价。

2. 效果评价:在确定证据质量的基础上,我们对中药汤剂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进行了评价,包括有效率、症状改善情况等。

3. 不良反应评价:我们对中药汤剂在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了评价。

综合以上AMSTAR2质量评价和GRADE证据分级的评价结果,我们得出了中药汤剂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较为明确的结论。

在进行临床决策时,我们仍需综合考虑患者的个体差异、治疗的安全性以及患者的意愿等因素,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

amstar量表评分标准

amstar量表评分标准

amstar量表评分标准Amstar鉴定评价量表评分标准Amstar鉴定评价量表涵盖了14个核心属性,以评价系统发表文章的研究质量和评价偏差:1)根据研究目的进行综述:量表将考虑这些研究的目的,以更好地理解研究根据以达到概念上的一致性,并确定这会给读者带来多大的价值。

2)明确搜索策略:对被评估的系统进行搜索,搜索的范围和拉的结果的重点都应该表明明确的策略,提供有意义的信息。

3)确定评估的准确性和专业性:研究要提供准确和可靠的匹配,评估的语言和方法也要准确地描述彼此之间的关系,这需要足够的专业性。

4)确定对伦理审查的充分考虑:这会考虑伦理利益可能被直接或间接受到伤害,并确保任何受试者都有意识地获得他们在研究中的作用。

5)考虑权力的充分讨论:考虑到研究的权力,以确保结果的正确性。

此外,应考虑如何最大化参与者的参与。

6)确定有足够的免疫类型和权衡:考虑参与者的特定信息和背景,使其安全参与评估。

应考虑任何可能影响参与者的负面结果,并建议改进以预防这些结果,sup>7)考虑学术质量:这将考虑研究中缺乏主观性和保持技术上完备的参考,以确保研究的学术质量未受影响。

8)考虑对参与者的充分支持:参与者有资格获得参与的支持,特别是可能体验到的任何负面结果,应有明确的支持,以充分支持参与者。

9)明确参与者的参与条件:要考虑参与者的参与条件,包括年龄,性别,社会经济背景,医疗和疾病历史,以及联系方式,以充分衡量和研究相关性。

10)考虑研究准备:应该考虑对参与者进行培训,以及对数据和通信系统可能存在的准备工作。

11)考虑数据分析格式:考虑研究设计,计算参数,以及计算结果的有效性,以确保数据质量得到保持。

12)识别研究的结果:结果应该能够说明和解释研究发现的不同方面,包括实施的效果,影响组织运行的重要结论,以及究竟有多大的改变。

13)基于报告的研究结论:发现的结论应体现在报告中,以支持和提高研究发现的可用性。

14)考虑随机误差因素:应考虑研究的结果可能由于随机误差而有所偏离的主要因素,以确保准确的结论。

中国药品综合评价指南参考大纲_第二版_第二章药品有效性评价指南

中国药品综合评价指南参考大纲_第二版_第二章药品有效性评价指南
纳入rct的基本特征研究患者基本特征干预措施疗程月结局指标备注疾病年龄试验组对照组agreeii评价领域评价内容条目数理论最小分值理论最大分值范围和目的指南总体目标涵盖健康相关问题目标人群42指南制定参与人员指南制定小组包括相关各领域专业人员考虑到目标人群的观点及个人选择明确界定指南的目标用户或使用者42制定严谨性全面系统检索证据明确描述证据选择标准详细描述证据强度及局限性详细描述形成推荐建议的方法形成推荐建议时已全面考虑推荐建议所带来的健康获益不良反应及应用风险推荐建议与相关证据间有明确联系指南发布前经过专家外部评议提供指南更新步骤16112明晰陈述与表达推荐建议明确不引起歧义明确陈述管理不同病症或健康问题的不同选择主要推荐建议易于识别和确认42适用性介绍了促进和阻碍指南应用的因素提供了将指南用于实践的建议或工具考虑了应用推荐建议时需要的潜在资源提供了监查或评定指南应用情况的标准56编撰的独立性资助机构的观点未影响指南的内容记录和陈述了指南制定小组成员的利益冲突28合计2346322新视野newhorizons10药品评价2015年第12卷第08期rct的质量评价研究质量评价条目高低或不清楚1
·质量降低三级的RCT 极低 我们对效应估计值几乎没有信心:真实值很可能与 ·质量降低一级的观察性研究 ≤-3分 ⊕○○○/D 级证据 估计值大不相同 ·系列病例观察 ·个案报道
(执笔:刘芳,翟所迪 等)
第三章 体内药学特性评价指南
1 药代动力学
资料来源:药品说明书、注册资料、企业申 报材料、Micromedex检索资料,MEDLINE检索文 献、ASHP Drug Information、FDA或CFDA等政府 网站等。 1.1 关注药物蛋白结合率与分布特性。对蛋白结合 率90%以上的药物,注意其蛋白结合与置换、导致 游离药物浓度升高所引起的相互作用。 1.2 关注药物代谢方式及其与肝功能不全时代谢程 度的变化。说明在轻度、中度和重度肝功能不全时 如何调整剂量。 1.3 关注主要代谢酶亚型及其基因多态性。对遗传 药理学差异导致显著临床意义变化的药物,需说明 基因多态性对其影响的程度、需监测的项目和方 式、剂量调整方法。 1.4 关注肾排泄程度及肾功能不全时肾排泄的变 化。说明在轻度、中度和重度肾功能不全时如何调 整剂量。 1.5 关注药物理化性质、稳定性、消除半衰期与剂 型设计的合理性。说明该剂型设计是否恰当和必 要。例如,对半衰期24h以上的药物做成缓/控释制 剂就没有临床意义。

临床实践指南循证评价方法的综述

临床实践指南循证评价方法的综述

临床实践指南循证评价方法的综述临床实践指南是医学领域中重要的资源,用于指导临床医生的决策和行动。

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进展和临床实践的不断发展,制定临床实践指南的方法和评价的循证性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对临床实践指南循证评价方法进行综述。

首先,为了评价临床实践指南的循证性,需要确定所使用的评价方法。

目前常用的方法有GRADE法、AGREE II法和AMSTAR法等。

其中,GRADE法是较为常用的方法之一。

它结合了循证医学和临床实践指南制定的特点,通过对研究设计、效果评估、不确定性评估及其他相关因素的考虑,对临床实践指南的循证性进行评价。

AGREE II法是一种用于评估临床实践指南制定过程质量的方法,通过评估指南的透明度、内容、应用和评估等方面的指标,对指南的质量进行评估。

AMSTAR法则主要用于评估系统评价报告的质量,可以作为补充方法来评价基于证据的指南的循证性。

其次,循证评价的关键步骤包括问题建立、文献检索、筛选与提取文献、评价和综合证据等。

在问题建立阶段,需要明确评价的目的、研究问题、研究对象和评价指标等。

在文献检索阶段,需要使用合适的检索策略搜索相关文献,以获得尽可能全面的证据。

在筛选与提取文献阶段,根据事先制定的纳入与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并提取有关信息。

在评价阶段,可以使用相应的评价工具对研究的方法学质量、结果质量和报道偏倚等方面进行评价。

最后,在综合证据的阶段,将不同研究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和综合,以获得可靠的结论。

循证评价的结果可以用于评价临床实践指南的循证性,并为指南的制定和更新提供科学依据。

如果临床实践指南被评价为高质量的循证指南,那么临床医生可以更加自信地根据指南来制定治疗方案。

相反,如果指南被评价为低质量的循证指南,那么可能需要更多的研究和验证才能确定治疗方案。

因此,循证评价对于指导临床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

此外,循证评价方法的不断发展和改进也需要持续关注。

例如,目前有一些研究正在探索如何更好地评价非药物干预的循证性,因为这类研究常常面临难以进行随机对照试验的困境。

国内护理类网状Meta分析文献的质量评价

国内护理类网状Meta分析文献的质量评价

・1436・爲爲行爲2020,58(11):1436-1439•护理.国内护理类网状Meta分析文献的质量评价唐芳,张留平,王越(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血液净化中心,江苏南京210009)[摘要]目的:对国内护理领域的网状Meta分析(NMA)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匸方法:检索知网、万方数据库中的护理类网状Meta分析文献,采用系统评价方法学质量评价工具(AMSTAR)以及NMA的系统评分报告规范扩展版(PRISMA-NMA)量表,对纳入文献进行方法学质量与报告质量评价。

结果:检索得到34篇护理领域的网状Meta分析文献,其中22篇文献研究内容为基础护理,2篇文献研究内容为护理教育,10篇文献研究内容涉及临床护理;AMSTAR方法学质量评价显示,平均得分为(6.91±1.26)分,全部属于中等质量及以上等级;PRISMA-NMA报告规范评价平均得分为(22.06±2.45)分。

总体方法学质量尚可,在检索、注册、偏倚、利益冲突的阐明方面有着一定程度的忽视。

报告规范质量不高,主要问题存在于方法学和结果部分阐述的缺失,NMA特征没有很好地展现。

结论:国内护理领域NMA正处于起步阶段,文献方法学质量整体较好,但报告质量需进一步加强,建议今后护理人员在进行NMA研究时参考AMSTAR和PRISMA-NMA报告规范,提高循证护理研究的严谨性。

[关键词]护理;网状Meta分析;质量评价;系统评价[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7562(2020)11-1436-04doi:10.3969/j.issn.1671-7562.2020.11.016网状Meta分析(network Meta-analysis,NMA)是一种基于间接比较的统计分析方法,在伴有或不伴有直接比较的原始研究的情况下,被用来评价某种或几种干预措施在类似的受试者中的有效性、安全性及最佳干预措施的概率"⑷目前,NMA作为循证医学发展的二代方法学,越来越受到各国卫生技术评估组织的认可⑸。

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处方点评理论与实践

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处方点评理论与实践

处方点评理论与实践题库答案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目录一、处方点评概述 (1)二、超说明书用药处方点评 (3)三、抗菌药物处方专项点评 (5)四、心血管药物处方点评 (7)五、糖皮质激素的处方点评 (9)六、中药注射剂处方点评分析 (10)七、国家处方集及基本药物简介 (12)八、基层医院处方点评的注意事项 (14)九、质子泵抑制剂处方精简策略 (16)十、儿科处方审核点评要点 (18)十一、中药处方点评中药饮片处方的临床药学点评新技术与实践 (20)十二、中药注射剂处方点评及不良反应监测 (22)十三、PIVAS中心临床药师对处方的评估 (24)十四、处方审核存在问题及改进策略 (25)一、处方点评概述1.处方点评流程不包括()A.抽样B.统计C.报告D.干预E.检测参考答案:E2.处方点评依据不合理的为()A.实验室未发表数据B.专家共识C.治疗指南D.处方管理办法E.药典、说明书参考答案:A3.三级以上医院应当逐步建立健全专项处方点评制度,应当至少()点评一次A.每周B.每月C.每天D.每10天E.每季度参考答案:E4.处方点评专家组不包括()A.药学B.临床医学C.临床微生物学D.医疗后勤E.医疗管理参考答案:D5.规范处方为()A.药师未对处方进行适宜性审核的B.使用药品规范名称开具处方的C.新生儿、婴幼儿处方未写明日、月龄的D.药品的剂量、规格、数量、单位等书写不规范或不清楚的E.医师签名、签章不规范或者与签名、签章的留样不一致的参考答案:B二、超说明书用药处方点评1.超说明书用药的原因不包括()B.更新说明书比较复杂繁琐C.制药企业缺乏动机D.药物开发时间短,研究药物新适应证的成本不高,而超说明书用药可以增加治疗效果。

E.药物开发时间长,研究药物新适应证的成本高,而超说明书用药可以减小治疗效果参考答案:D2.超说明书用药循证证据,叙述不正确的是()A.GRADEA.OCEBM 1或Thomson分级系统Ⅰ级,制订强推荐意见,推荐临床应用;B.GRADEB.OCEBM 2或Thomson分级系统Ⅱa级,制订中等强度推荐意见,建议临床应用C.GRADEC.OCEBM 3或Thomson分级系统Ⅱb级,制订弱推荐意见,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可尝试临床应用D.GRADED.OCEBM 4/5或Thomson分级系统Ⅲ级,制订强推荐意见,推荐临床应用。

系统评价方法学质量评价工具AMSTAR2解读

系统评价方法学质量评价工具AMSTAR2解读
作者单位:1 300202 天津,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国家肿瘤临 床医学研究中心;2 430071 武汉,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循证与转化医学中 心·武汉大学循证与转化医学中心·武汉大学第二临床学院循证医 学与临床流行病学教研室;
共同通讯作者:强万敏,E-mail:nursing1331@; 靳英辉,E-mail:jinyinghui0301@
doi:10.3969/j.issn.1674-4055.2018.01.03
9月推出AMSTAR 2[13],其英文版可从http://amstar. ca/docs/AMSTAR-2.pdf上免费获取。本文旨在对 AMSTAR 2进行解读,以期为研究者更清晰地理 解和更科学地使用AMSTAR 2提供参考。
?至少检索2个与研究问题相关的数据库?检索纳入研究的参考文献或书目?是?提供关键词和或检索策略?检索试验研究注册库?部分是?说明文献发表的限制情况如语言限制?纳入咨询相关领域合适的专家?否?检索相关灰色文献?在完成系统评价的前24个月内实施检索5是否采用双人重复式文献选择
• 14 •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sc Med,January,2018,Vol.10,No.1
【关键词】系统评价;方法学;质量评价;工具;AMSTAR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674-4055(2018)01-0014-05 An Introduction to AMSTAR 2: a critical appraisal tool for systematic reviews Zhang Fangyuan*, Shen Aomei, Zeng Xiantao, Qiang Wanmin, Jin Yinghui. *Tianjin Medical University Cancer Institute & Hospital; National Clinical Research Center for Cancer, Tianjin 300202, 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 Qiang Wanmin, E-mail:nursing1331@; Jin Yinghui, E-mail: jinyinghui0301@ [Abstract] AMSTAR 2 is currently revised and updated based on the original AMSTAR instrument, which is an appraisal tool for systematic reviews that include randomized or non-randomized studies of healthcare interventions, or both, and has good inter-rater agreement and usability. AMSTAR 2 is applied to systematic review of RCT or NRSI or both of them. AMSTAR 2 has 16 items in total, and seven domains can critically affect the validity of a review and its conclusions. Researchers recommend that users adopt the rating process based on identification of critical domains, or some variations based on this principle. We aim to introduce AMSTAR 2 to researchers and users from china, in view of basic information, assessment items and rating overall confidence in the results of the review. [Key words] Systematic review; Methodology; Quality assessment; Tool; AMSTAR

以下为二次研究报告质量评价工具

以下为二次研究报告质量评价工具

以下为二次研究报告质量评价工具以下为二次研究报告质量评价工具研究报告在科学研究中占据重要地位。

研究报告的质量直接影响到研究成果的可信度和科学价值。

为了客观评价研究报告的质量,提出了一系列的评价工具。

本文将介绍以下几种常用的二次研究报告质量评价工具。

一、AMSTAR(A Measurement Tool to AssessSystematic Reviews)AMSTAR是评价系统性综述质量的评价工具。

它包括11个项目,涵盖了综述的目标、文献搜索和筛选、数据提取和风险评估等方面。

每个项目都有一些具体的评价标准,评价者根据这些标准对综述进行评价。

AMSTAR评价工具简单实用,适用于评价发表在期刊上的系统性综述的质量。

二、PRISMA(Preferred Reporting Items for Systematic Reviews and Meta-Analyses)PRISMA是系统性综述和荟萃分析的报告指南。

该指南涵盖了开展系统性综述和荟萃分析的全部流程,包括文献搜索、筛选、数据提取和结果呈现等。

PRISMA评价工具从报告的角度出发,要求综述报告按照一定的格式展示研究的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等内容。

PRISMA评价工具可以帮助评价者判断综述报告是否按照规范进行撰写。

三、ROBIS(Risk Of Bias In Systematic reviews)ROBIS是用于评价系统性综述风险偏倚的评价工具。

ROBIS从设计、进行和报告三个阶段评估了综述的风险偏倚。

评价者根据一系列问题来评估综述在每个阶段的偏倚风险程度。

ROBIS评价工具可以帮助评价者了解综述报告的可信程度,判断是否存在风险偏倚。

四、COSMIN(Consensus-based Standards for the Selection of Health Measurement Instruments)COSMIN是用于评价测量工具质量的评价工具。

左氧氟沙星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疗效的系统评价/荟萃分析的质量评价

左氧氟沙星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疗效的系统评价/荟萃分析的质量评价

左氧氟沙星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疗效的系统评价/荟萃分析的质量评价万素馨;黄道秋;余蕾;向毅;方伟【摘要】Objective Assessing the publication and quality of systematic reviews/Meta-analyses correlated to levofloxa-cin for MDR-TB in China to promote the rational use of levofloxacin .Methods A literature retrieving was made in CNKI/VIP/WanFang Med-online/CBM and other databases ,to collect literatures published in the nearly 10 years correlated to sys-tematic reviews/Meta-analyses of levofloxacin for MDR-TB .Two researchers screened the literatures ,extracted data and as-sessed the quality of literatures independently ,and then cross-checked .OQAQ and AMSTAR scale were used to qualify the methodological quality of included studies ,PRISMA scale was used to evaluate the report quality .Results Fourteen literatures were included ,of which 4 were Meta analysis and 10 were systematic reviews .OQAQ methodological quality rating up to 7 points and the lowest was 3 .5 points ,the average was 6 .21 points .The highest rate of in line with AMSTAR were entry 1 and 9 ,and the compliance rate of entries 2 ,4 ,8 ,10 were good as well .PRISMA report quality scored up to 21 points and the low-est was 13 .5 points ,the average was 19 .29 points .The main problems were:incomprehensive search strategy and scrope , none specific inclusion and exclusioncriteria ,unreported selection bias and no evaluation of the quality of part of the included studies .Conclusion The publication and quality ofsystematic reviews/Meta-analyses correlated to levofloxacin for MDR-TB in China were good ,but still need further improvement .%目的:评价国内发表的左氧氟沙星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疗效的系统评价/荟萃(M eta )分析的质量,促进左氧氟沙星的合理使用。

系统评价方法学质量评价工具amstar2解读

系统评价方法学质量评价工具amstar2解读

系统评价方法学质量评价工具amstar2解读AMSTAR 2是一种用于评估系统评价方法学质量的工具。

系统评价是一种全面综合研究和分析相关证据的方法,用于回答特定研究问题。

AMSTAR 2可以帮助研究人员和决策者判断一项系统评价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AMSTAR 2包含16个项目,涵盖了系统评价的关键方面。

这些项目涉及问题清晰度、研究设计、搜索策略、研究选择、数据提取和数据分析等各个环节。

每个项目都有一些可选项,根据被评价的系统评价的情况,选择相应的选项进行评价。

在使用AMSTAR 2时,评价者需要仔细阅读所评价的系统评价文章,并根据AMSTAR 2的项目要求,进行评价。

评价者需要判断系统评价是否明确了研究问题、是否有详细的研究设计和方法描述、是否进行了全面的文献搜索、是否进行了适当的研究选择和数据提取等。

评价者可以通过选择相应的选项进行评价,并给出总体的质量评分。

AMSTAR 2的优点在于它提供了一种系统的方法来评价系统评价的质量。

它可以帮助研究人员和决策者更好地理解和评估系统评价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通过使用AMSTAR 2,研究人员和决策者可以更好地利用系统评价的结果,做出更准确和可靠的决策。

然而,AMSTAR 2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AMSTAR 2只是一种评价工具,不能替代对系统评价结果的综合判断。

其次,AMSTAR 2的评价结果可能受到评价者主观判断的影响,不同评价者可能会有不同的评价结果。

因此,在使用AMSTAR 2时,需要谨慎评价,并结合其他信息进行综合判断。

总的来说,AMSTAR 2是一种用于评估系统评价方法学质量的有用工具。

它可以帮助研究人员和决策者更好地评价和利用系统评价的结果,从而做出更准确和可靠的决策。

然而,在使用AMSTAR 2时需要注意其局限性,并结合其他信息进行综合判断。

中药汤剂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系统评价的AMSTAR2质量评价及GRADE证据分级

中药汤剂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系统评价的AMSTAR2质量评价及GRADE证据分级

中药汤剂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系统评价的AMSTAR2质量评价及
GRADE证据分级
引言
方法
数据来源
通过检索PubMed、Medline、Embase、CNKI等数据库,筛选相关的中药汤剂治疗功能
性消化不良的系统评价,同时还包括了最新的随机对照试验(RCT)。

质量评价
根据AMSTAR2(A MeaSurement Tool to Assess systematic Reviews 2)工具,对所选系统评价进行质量评价。

AMSTAR2包括16项评价指标,用于评估系统评价的方法学质量,从而确定其可信度。

证据分级
根据GRADE(Grading of Recommendations Assessment, 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体系,对系统评价的结果进行证据分级,分为高、中、低和极低四个级别。

结果
共筛选出5篇符合条件的系统评价和3篇最新的RCT,这些研究包括了中药汤剂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和安全性。

根据AMSTAR2评价结果,所有系统评价的方法学质量普遍较高,但在关于偏倚风险的
控制和结果报告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

根据GRADE证据分级,经过综合评估发现,中药汤剂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
证据等级为低至中等,而安全性证据等级为中等至高。

讨论
本研究对中药汤剂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系统评价进行了AMSTAR2质量评价和GRADE
证据分级,发现中药汤剂在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和相对较高的安
全性。

但在今后的研究中,需要加强对偏倚风险的控制和结果报告的规范,以提高中药汤
剂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MSTAR声明是衡量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方法学质量的一种量表[1],可直接反映出文章方法学质量的高低、提供证据的可信度及临床推广度,可影响医疗决策者的判断。

1990年,“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一词开始受到人们关注。

中医的临床研究也可以用EBM进行客观、如实和有效地评价[2]。

加强传统医学的循证医学研究,有助于推进其国际化进程,有学者倡导参照循证医学评价方法,建立反映中医药“整体调节”优势的复杂、多维的终点指标评价体系[3]。

目前,业界认为循证临床实践指南更具权威性[4],而高质量的系统评价是循证医学重要的研究方法和目前最高级的证据之一[5],被公认为是评价临床疗效、制定临床指南和规范的基石[6]。

近些年来,随着系统评价/Meta分析数量的快速增长,文章的质量备受关注,其方法学质量也逐渐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

该类文献也存在一些问题:报告质量好的研究不一定方法学正确,报告质量不好的研究也可能具有较好的真实性,但是低下的报告质量将影响结果的实用性[1]。

通心络胶囊是络病理论指导下应用较为成熟的经典纯中药制剂,也是开发较为成功、应用范围广泛的中成药。

基应用AMSTAR声明评价通心络疗效及安全性 系统评价的文献方法学质量的报告*刘秋燕1, 张焕1, 王玉龙1, 王娅妮1,马雯雯1,吕光耀1,2,3**(1. 新疆医科大学中医学院 乌鲁木齐 830011;2. 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 乌鲁木齐 830000;3. 新疆名医名方与特色方剂学实验室 乌鲁木齐 830011)摘 要:目的:使用AMSTAR声明评价有关通心络疗效及安全性的系统评价文献的方法学质量。

方法:计算机检索包括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重庆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和中国中医药期刊文献数据库(TCM)、Medline数据库、Pubmed数据库、ISI Web of Knowledge数据库、Web of Science数据库在内的国内外各大数据库,检索时限从建库至2014年12月20日。

由5名评价者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进行文献筛选,并应用AMSTAR声明清单对纳入的所有系统综述文献逐一进行评价。

结果:最终纳入22篇文献。

其中17篇系统评价,5篇Meta分析,所有文献在方法学及报告质量上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主要集中在方案与注册、文献的检索收集、纳入排除标准、真实性评价、数据处理及基金等几个方面;纳入的所有文献对AMSTAR 声明的平均报告率为57.02%。

结论:从目前平均报告率的高低可以看出,应用AMSTAR声明评价有关通心络疗效及安全性的系统评价报告的方法学质量相对偏低,影响了文章的质量,说明目前系统评价在论文报告的各个环节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这势必会影响临床证据的可靠性及临床决策的判定,提示撰写此类文章需遵照AMSTAR声明条目以提高文章报告的方法学质量。

关键词:AMSTAR声明通心络系统评价Meta分析doi:10.11842/wst.2015.07.003 中图分类号:R2-03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4-12-24 修回日期:2015-04-23* 新疆医科大学省部级重点学科(XYDXK50780338):方剂学,负责人:吕光耀。

** 通讯作者:吕光耀,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脑血管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和方剂的组方配伍规律研究。

于AMSTAR声明是评价系统评价文献方法学质量的工具,而关于通心络胶囊的文献有近2 500篇,其中系统评价的文献有40余篇(含检索重复和分析时排除的文献),故本文尝试以通心络为例,应用AMSTAR声明来评价其相关文献系统评价的方法学质量高低,为临床决策及医疗实践提供证据。

l 资料与方法计算机检索包括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重庆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库(WangFang Data)和中国中医药期刊文献数据库(TCM)、Medline数据库、Pubmed数据库、ISI Web of Knowledge数据库、Web of Science数据库,采用交叉检索方式以防漏检或误检。

全部数据库检索时间为建库到2014年12月20日。

具体步骤见表1。

1.1检索策略各数据库的检索策略见表1。

以“通心络(#1)”、“系统评价(#2)”、“Meta分析(#3)”、“系统综述(#4)”、“Tongxinluo(#5)”、“Systematic Review (#6)”、“Systematic Overview(#7)”作为主题词在中文数据库进行“#1 And #2 Or #1 And #3 Or #1 And #4 ”和英文数据库“#5 And #6 Or #5 And #7”主题词和自由词的计算机检索,检索范围包括CJFD 数据库、VIP数据库、CNKI数据库、CBM数据库、WanFang Data数据库和TCM数据库、Medline数据库、Pubmed数据库、ISI Web of Knowledge数据库、Web of Science数据库在内的国内外各大数据库,采用交叉检索方式以防漏检或误检。

检索结果下载后,采用Excel 2003软件进行管理及进一步筛选。

以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检索策略为例,其具体检索策略如下:以CNKI检索策略为例#1通心络#2系统评价#3Meta分析#4系统综述#5 #1 And #2 Or #1 And #3 Or #1 And #4 1.2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1.2.1研究设计评价通心络胶囊疗效及安全性RCT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文献。

1.2.2研究对象通心络胶囊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文献(不分疾病的病种)。

1.2.3干预措施治疗组应用通心络胶囊治疗;对照组治疗措施不限。

1.2.4结局指标结局指标种类不限,但原研究结果中应报告此项结局指标下每一篇纳入文献的具体效应值及可信区间。

1.2.5排除标准①重复的系统评价文献;②系统综述或系统评价的研究方案;③单纯介绍系统评价/Meta分析理论的文献。

1.3文献质量评价的方法所有研究人员组成了一个专门的AMSTAR声明学习小组,认真学习AMSTAR声明及其说明与详述,阅读国内外大量应用AMSTAR声明评价系统评价的相关论文,充分理解系统评价的概念、方法学和技术(包括文献检索、文献质量评价等)。

研究者按照AMSTAR声明清单编制了资料提取表,对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结果各自在Excel表格中独立地进行文献报告内容的提取,并按照AMSTAR声明中11个条目根据作者是否报告逐条进行评价。

评价完成后,对所有作者的评价结果进行对比,其中有分歧的,进行集体讨论并达成一致意见。

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评价,作者首先独立地阅读所获文献题目和摘要,在排除明显不符合纳入标准的试验后,对可能符合纳入标准的试验阅读全文,以确定是否真正符合纳入标准,对难以确定其是否符合纳入标准的试验,通过集体讨论决定其是否纳入。

根据研究目的,设计文献数据提取表,对纳入文献的主要内容按照AMSTAR声明清单项目逐条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

每一条目根据作者是否报告,做出“是”(给1分)或“否”(给0分)的判断。

所有被评估的文献均由受过统一培训的研究者按照评价表独立完成后再次进行对比,并核对评价结果。

评价结果中任何疑问都集体讨论解决,最终达成共识。

1.4统计分析方法分别计算AMSTAR声明中每一项条目报告的数目及占总条目的百分比,了解纳入文献的报告质量。

同时,计算出每一条目的平均报告率,了解作者共同忽略的问题,明确系统评价的方法学质量,提高报告的真实性,为临床应用及决策提供高质量的证据。

2 结果2.1 文献检索结果截止至2014年12月20日共检出系统评价223篇,排除重复文献180篇;通过阅读文题及摘要,排除13篇,根据排除标准,排除5篇;阅读全文,排除3篇,最终纳入22篇。

文献筛选流程及结果见图1。

2.2 纳入文献的基本特征(见表2)2.3 按照AMSTAR 声明评价纳入文献的报告质量按照AMSTAR 声明11条项目清单评价纳入的22篇文献的报告质量,报告情况总结见表3。

本研究运用AMSTAR 声明对纳入的系统评价文献方法学质量进行了评价。

结果显示,纳入的所有文献对AMSTAR 声明共11个条目的平均报告率仅为57.02%,其中各条目的平均报告率分别为9.090%、54.54%、50.00%、68.18%、18.18%、81.81%、95.45%、100.00%、40.90%、54.54%、45.45%。

3 讨论由于临床研究的实用性与文献的报告质量紧密相关,而方法学报告质量的高低将直接影响读者对准确信息的获取。

目前,通心络胶囊的临床应用日益广泛,大量的临床研究报告相继涌现,系统评价也多有报道,但报告质量尚未得到评价,准确度未知。

本文应用AMSTAR 声明评价通心络相关系统评价/Meta 文献的方法学质量现状,用以辅助判断其证据强度的高低和用于临床实践的价值,同时帮助临床医师和研究者改进并提高未来研究的设计、实施和报告质量,增强其临床证据的可信度,为临床提供足够准确、有效地循证医学证据。

本文纳入系统评价的22篇文献的平均报告率为57.02%,说明其方法学质量相对较低,其原因可能是没有严谨的设计和实施手段,撰写论文时没有按照AMSTAR 声明去写,也就是说其系统评价的方法学质量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其结果的可靠性也有待于进一步增强。

在系统评价/Meta 的研究报告中,不仅应当报告研究结果,而且应该报告试验的设计和实施细节,从而帮助读者判断其研究结果的内部真实性和外部真实性。

图1 文献筛选流程及结果AMSTAR是国外研发的用于评价系统评价/Meta 分析方法学质量的测量工具,具有良好的效度、信度和反应度[1],可以客观真实地报道文章的方法学质量,证实提供的证据可信度。

本研究发现,纳入研究范围的文献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①没有预先制定前期研究方案在做一篇系统评价之前,详细的研究方案是必不可少的。

在AMSTAR声明的详述中也提到研究者应该尽可能在Cochrane协作网注册相应的研究计划,在研究结果发表时就可以标注研究方案的注册号,并在前期设计方案中提供确定的研究问题及纳入排除标准。

而本研究纳入的文献几乎均缺少详细的研究方案:1篇提供了注册号[22],1篇提供了研究方案[17],但并未给出其注册号,其余20篇文献均未提及。

②纳入研究的选择和提取数据的可重复性欠佳根据AMSTAR声明的详述要求,在纳入的文献中有8篇文献未提供提取数据的具体方法[7,10,13-15,23,25,28],这其中有1篇只提供提取的内容[28],有11篇文献提及提供的方法由2人独立提取[8,9,11,12,17-22,24],1篇文献提及2人盲法提取数据[26],1篇文献提及4人独立提取[27],这些均具有一定的可重复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