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工艺的确定
污水处理工艺比选
污水处理工艺比选一、引言污水处理是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的重要措施之一。
在污水处理过程中,选择合适的处理工艺对于提高处理效果、降低成本和减少环境影响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比较不同的污水处理工艺,以便为污水处理厂选择最适合的工艺提供参考。
二、背景污水处理工艺的选择应基于以下因素:1. 污水特性:污水的有机物含量、氮磷含量、重金属含量等特性将直接影响工艺的选择。
2. 处理要求:根据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标准,确定对污水处理后的排放要求,如COD、氨氮、总磷等的浓度限制。
3. 处理能力:根据污水处理厂的设计规模和估计的处理量,确定工艺的处理能力。
4. 运营成本:包括能耗、化学品使用量、设备维护费用等。
5. 投资成本:包括设备购置费用、土地使用费用等。
三、常见的污水处理工艺比选1. 活性污泥法活性污泥法是一种常见的生物处理工艺,通过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将有机物降解为无机物。
该工艺具有处理效果好、运行稳定等优点,适合于有机物含量较高的污水处理。
优点:- 处理效果好,能够有效去除有机物和氮磷等污染物。
- 运行稳定,适应性强。
- 投资成本相对较低。
缺点:- 能耗较高,需要提供大量的氧气。
- 对温度和pH值较为敏感。
- 污泥产生量大,需要进行污泥处理。
2. 厌氧处理法厌氧处理法利用厌氧微生物降解有机物,产生甲烷等可再生能源。
该工艺适合于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
优点:- 能够有效降解高浓度有机废水。
- 产生可再生能源,如甲烷。
缺点:- 处理效果受温度等环境因素影响较大。
- 对污水中的氮磷等其他污染物去除效果较差。
- 对操作要求较高,需要专业技术支持。
3. 膜分离技术膜分离技术包括微滤、超滤、纳滤和反渗透等,通过膜的孔径和份子筛选性,将污水中的悬浮物、胶体、溶解物等分离出来。
该工艺适合于对水质要求较高的场合。
优点:- 处理效果好,能够有效去除悬浮物、胶体和溶解物。
- 能够实现水的回用。
缺点:- 投资成本较高,设备和维护费用较大。
- 对水质要求较高,容易受到膜污染。
污水处理工艺选择原则
污水处理工艺选择原则污水处理工艺选择是污水处理工程设计中的关键环节,合理选择适合的污水处理工艺可以有效提高污水处理效率,降低运行成本,保护环境。
本文将介绍污水处理工艺选择的原则,匡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如何选择适合的污水处理工艺。
一、适合性原则1.1 考虑污水水质特点:不同水质的污水需要采用不同的处理工艺,如有机物含量高的污水适合采用生物处理工艺,而含有重金属的污水则需要采用化学处理工艺。
1.2 考虑处理规模:根据污水处理规模确定适合的处理工艺,小型污水处理厂适合采用物理化学处理工艺,大型污水处理厂则需要采用生物处理工艺。
1.3 考虑处理效果:根据对出水水质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处理工艺,确保达到排放标准要求。
二、经济性原则2.1 考虑投资成本:选择适合的处理工艺要考虑其投资成本,确保在满足处理效果的前提下尽量降低投资成本。
2.2 考虑运行成本:选择处理工艺要考虑其运行成本,包括能耗、维护费用等,确保运行成本可控。
2.3 考虑综合效益:综合考虑投资成本、运行成本和处理效果,选择经济性最佳的处理工艺。
三、可靠性原则3.1 考虑稳定性:选择处理工艺要考虑其稳定性,确保在各种情况下都能稳定运行,不受外界影响。
3.2 考虑适应性:选择处理工艺要考虑其适应性,能够适应不同水质、水量和处理条件的变化。
3.3 考虑运行维护:选择处理工艺要考虑其运行维护便捷性,确保设备维护保养方便,减少停工时间。
四、环保性原则4.1 考虑排放标准:选择处理工艺要考虑其处理效果是否符合环保排放标准,确保出水水质符合环保要求。
4.2 考虑资源回收:选择处理工艺要考虑其资源回收利用情况,尽量实现污水资源化利用,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4.3 考虑减排减量:选择处理工艺要考虑其减排减量效果,尽量减少废水排放量,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五、技术先进性原则5.1 考虑技术水平:选择处理工艺要考虑其技术水平,尽量选择技术先进、效果显著的处理工艺。
5.2 考虑设备性能:选择处理工艺要考虑其设备性能,确保设备运行稳定、效率高。
污水处理工艺选择原则
污水处理工艺选择原则一、引言污水处理是保护环境、维护人类健康的重要环节。
在污水处理过程中,选择合适的工艺是确保污水得到有效处理的关键。
本文将介绍污水处理工艺选择的原则,以匡助您在实际工程中做出明智的决策。
二、污水处理工艺选择的原则1. 污水特性分析在选择污水处理工艺之前,必须对污水的特性进行全面、准确的分析。
这包括污水的流量、浓度、pH值、COD(化学需氧量)等参数。
通过对污水特性的分析,可以确定适合的处理工艺。
2. 适合性评估根据污水特性分析的结果,评估不同的处理工艺对污水的适合性。
考虑工艺的处理效果、投资成本、运营费用、操作难易度等因素,选择最适合的工艺。
3. 处理效果处理效果是选择污水处理工艺的重要因素之一。
根据国家环境保护标准,确定污水处理后的排放要求。
选择工艺时,要确保能够达到或者超过这些排放标准。
4. 投资成本投资成本是选择污水处理工艺时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
不同的处理工艺在投资成本上会有所差异,需要综合考虑设备、工程、土地等方面的投资费用。
5. 运营费用除了投资成本,运营费用也是选择污水处理工艺时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
运营费用包括能耗、化学药剂、人工维护等方面的费用。
选择工艺时,要综合考虑这些费用,并选择经济合理的工艺。
6. 操作难易度操作难易度是选择污水处理工艺时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
不同的工艺对操作人员的要求不同,有些工艺需要高技能的操作人员,有些工艺则相对简单。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工艺。
7. 可行性评估在选择污水处理工艺之前,进行可行性评估是必要的。
评估包括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环境可行性等方面。
综合评估结果,选择最合适的工艺。
8. 技术创新随着科技的进步,污水处理工艺也在不断创新。
选择工艺时,要关注新技术的应用,评估其在处理效果、投资成本、运营费用等方面的优势,以及其可行性和可靠性。
9. 可持续发展选择污水处理工艺时,要考虑其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对可持续发展的贡献。
选择工艺时,要优先考虑低能耗、低排放、资源回收等方面的工艺,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污水处理工程的设计要点
污水处理工程的设计要点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污水处理工程在城市建设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一个高效、可持续和环保的污水处理系统是确保城市环境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
本文将重点探讨污水处理工程的设计要点,并提供一些建议以帮助工程师和设计师完成优质的设计。
一、污水处理系统的整体规划污水处理系统的整体规划是设计过程的关键步骤。
在这一阶段,设计师需要考虑以下几个要点:1.1 流量与负荷分析:对污水的流量和负荷进行详细的分析,包括人口数量、用水习惯以及污水水质特性等。
这有助于确定合适的设计处理能力。
1.2 处理工艺选择:根据流量与负荷分析的结果,选择适当的处理工艺。
常见的工艺包括物理化学处理、生物处理和纳滤/反渗透等。
1.3 设备选型:根据所选择的处理工艺,选择适当的设备,包括沉淀池、生物反应器、气浮机等。
要考虑设备的性能、运行成本和可靠性等因素。
1.4 输送和排放系统:设计合适的输送和排放系统,包括污水管道、泵站和出水排放管道等。
要确保系统高效稳定运行,并满足环保要求。
二、预处理环节的设计要点预处理环节对后续处理过程的效果具有重要影响。
以下是一些预处理环节的设计要点:2.1 筛分机和格栅:安装合适的筛分机和格栅,以去除污水中的固体杂质和大颗粒物质。
2.2 沉砂池:设置沉砂池可以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沙子和砂石等重质杂质。
2.3 脱油池:设计适当尺寸的脱油池,以去除污水中的油脂和悬浮颗粒。
三、生物处理环节的设计要点生物处理是污水处理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
以下是一些生物处理环节的设计要点:3.1 曝气系统:设计适当的曝气系统,提供充足的氧气供给,促进好氧微生物的生长和降解有机物质。
3.2 曝气池和生物反应器:根据处理工艺的要求,设计合适的曝气池和生物反应器,确保污水在其中停留足够的时间,以充分进行生物降解和去除污染物质。
3.3 污泥处理:结合处理工艺,设计适当的污泥处理系统,包括污泥的浓缩、脱水和干化等环节。
四、综合能耗和运行成本的考量设计污水处理工程时,应综合考虑能耗和运行成本,以达到可持续性发展的目标。
污水处理工艺标准
污水处理工艺标准一、引言污水处理是保护环境、维护人类健康的重要工作。
为了确保污水处理工艺的有效运行和质量控制,制定了一系列的污水处理工艺标准。
本文将重点介绍污水处理工艺的规范和标准。
二、污水处理工艺选择1. 不同污水处理工艺的特点及适用场景混凝沉淀法、生物处理法、膜分离法等是常用的污水处理工艺,它们各有特点:- 混凝沉淀法适用于去除悬浮物、大颗粒污染物;- 生物处理法适用于有机物降解和去除的处理;- 膜分离法适用于细颗粒、微生物、重金属等物质的分离。
2. 工艺选择原则- 可行性原则:根据污水水质、处理规模、资金和运营成本等因素综合考虑;- 目标效果原则:根据排放标准、处理效果要求等确定目标工艺;- 经济性原则:在满足性能和效果要求的前提下,选择经济性最优的工艺。
三、污水处理工艺规范1. 设计规范- 污水处理设施的设计应满足排放标准及相关环境规定;- 设计要充分考虑处理效果、运行成本、安全性等因素;- 设计应有可行性研究、工艺流程设计、设备选型等内容。
2. 操作规范- 污水处理工艺操作应按照相关规范和操作指南进行;- 操作人员应具备相关操作证书或考核合格;- 定期进行设备检查、记录操作数据并分析;- 操作中及时处理异常情况,保持设备的正常运行。
四、污水处理工艺标准1. 排放标准- 根据国家和地方的环境规定,污水处理后的排放应满足相关的标准;- 针对不同行业、不同水质类型制定相应的排放标准。
2. 设备标准- 污水处理设备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如水质处理设备的GB/T标准;- 设备应有合格证明和质量保证文件。
3. 运行与维护标准- 运营单位应制定操作、维护和维修的标准化管理措施;- 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提供操作人员培训和技术支持,加强设备的运行和维护管理。
五、污水处理工艺监测与评估1. 监测要求- 污水处理工艺应建立完善的监测系统,包括进水、出水和工艺各环节的监测;- 监测内容包括水质、水量、设备运行情况等。
污水处理厂工艺一般要求
第一节污水处理厂工艺一般要求一、泵站(一)一般规定1、排水泵站宜按远期规模设计,水泵机组可按近期规模配置。
2、排水泵站宜设计为单独的建筑物。
抽送会产生易燃易爆和有毒气体的污水泵站,必须设计为单独的建筑物,并采取相的防护措施。
3、排水泵站的建筑物和附属设施宜采取防腐蚀措施;抽送腐蚀性污水的泵站,其水泵和管配件必须采取防腐蚀措施。
4、单独设置的泵站与住房和公共建筑物的距离,满足规划、消防和环保部门的要求。
泵站的地面建筑物造型与周围环境协调,做到适用、经济、美观,泵站内绿化。
5、泵站室外地坪按城镇防洪标准确定,并符合规划部门要求;泵房室内地坪比室外地坪高0.2-0.3m;易受洪水淹没地区的泵站,其入口处设计地面标高比设计洪水位高0.5m以上;当不能满足上述要求时,可在入口处设置闸槽等临时防洪措施。
6、雨水泵站采用自灌式泵站。
污水泵站和合流污水泵站宜采用自灌式泵站。
7、泵房宜有二个出入口,其中一个能满足最大设备或部件的进出。
8、排水泵站供电按二级负荷设计,特别重要地区的泵站,按一级负荷设计。
9、经常有人管理的泵站内,设隔声值班室并有通讯设施。
对远离居民点的泵站,根据需要适当设置工作人员的生活设施。
(二)集水池1、集水池容积,根据设计流量、水泵能力和水泵工作情况等因素确定。
一般符合下列要求:(1)污水泵站集水池的容积,不小于最大一台水泵5min的出水量;注:如水泵机组为自动控制时,每小时开动水泵不得超过6次。
(2)雨水泵站集水池的容积,不小于最大一台水泵30s的出水量;(3)合流污水泵站集水池的容积,不小于最大一台水泵30s的出水量;(4)污泥泵房集水池的容积,按一次排入的污泥量和污泥泵抽送能力计算确定。
活性污泥泵房集水池的容积,按排入的回流污泥量、剩余污泥量和污泥泵抽送能力计算确定。
2、大型合流污水输送泵站集水池的面积,按管网系统中调压塔原理复核。
3、流入集水池的污水和雨水均通过格栅。
4、雨水泵站和合流污水泵站集水池的设计最高水位,采用与进水管管顶相平;设计最低水位采用一台水泵流量相的进水管水位;当设计进水管渠为压力管时,集水池的设计最高水位可高于进水管管顶,但不得使管道上游地面冒水。
污水处理厂工艺的选择
污水处理厂工艺的选择当选择污水处理厂的工艺时,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废水的性质、水量、目标排放标准、经济性和可操作性等。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污水处理工艺及其优缺点的介绍。
1. 传统活性污泥法(Activated Sludge Process)传统活性污泥法是最常用的污水处理工艺之一。
它通过将氧气注入到废水中以支持生物处理过程。
废水与来自污水处理厂回流的污泥混合,形成活性污泥,然后通过一系列的过程包括曝气、沉淀和污泥处理等,来分解有机物和去除悬浮物。
该工艺的优点是处理效果好、适用于各种废水类型、对温度变化适应性较强。
然而,传统活性污泥法需要占用较大的土地面积,同时在处理高负荷废水时存在易产生污泥过多,处理效果降低的问题。
2. 厌氧处理工艺(Anaerobic Treatment Process)厌氧处理工艺是利用厌氧菌在无氧环境下进行废水处理的一种方法。
通过将废水引入厌氧反应器中,厌氧菌可以将有机物质分解为甲烷和二氧化碳。
这种工艺可以有效地去除有机污染物,并产生可燃性气体作为能源。
厌氧处理工艺的优点是处理效果好、耗能低、产生可持续能源等。
然而,该工艺对废水中的氨氮和硫化物等物质的处理效果较差,并且需要将产生的废水进行二次处理以达到排放标准。
3. 膜生物反应器(MBR,Membrane Bioreactor)膜生物反应器是一种将传统活性污泥法和膜过滤技术相结合的工艺。
膜生物反应器通过在活性污泥法中引入膜设施,可以实现生物污泥与水的物理分离,从而实现高效的悬浮物和微生物的去除。
该工艺的优点是出水质量稳定,能够满足更高的排放标准要求,并且占地面积相对较小。
然而,膜生物反应器投资和运营成本较高,对膜设施的维护也需谨慎。
4. 人工湿地(Constructed Wetland)人工湿地是利用湿地生态系统中的植物、微生物和土壤等资源来处理废水的一种自然处理方法。
废水通过湿地中的多层植物根系和土壤层,经过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反应,达到去除污染物的目的。
如何选择合适的污水处理工艺
如何选择合适的污水处理工艺污水处理工艺是指将生活污水或工业废水中的污染物通过一系列处理步骤去除或转化,以达到排放标准或再利用的目的。
选择合适的污水处理工艺对于保护环境、保障人类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介绍如何选择合适的污水处理工艺。
一、了解污水的特性在选择适合的污水处理工艺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污水的特性。
包括污水的流量、污染物的种类和浓度、PH值、水温等。
这些特性将有助于我们选择合适的处理工艺以及确定处理工艺的规模和设计参数。
二、常见的污水处理工艺1. 传统的物理化学处理工艺:包括初沉池、曝气池、二沉池等。
这些工艺主要通过物理作用(如沉淀、吸附、悬浮等)和化学反应(如氧化、中和等)去除污染物。
适用于废水中有较高浓度的悬浮物和化学需氧量(COD)的情况。
2. 活性污泥法:利用微生物降解有机污染物的工艺。
通过加入活性污泥,形成一种微生物合成污泥颗粒的系统。
适用于有机污染物浓度较高的情况。
3. 膜分离技术:包括微滤、超滤、纳滤和反渗透等。
通过半透膜的筛选、拦截和阻挡作用,去除悬浮物、胶体、溶解物等。
适用于废水中有大量悬浮物和溶解物的情况。
4. 生物膜法:是在生物膜上进行的生物降解处理技术,包括生物固定化床法、生物膜滤池法等。
适用于高浓度、高毒性、难降解的有机物质和废水中有色物质的处理。
三、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工艺选择合适的污水处理工艺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考虑。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污水的排放标准:不同国家和地区对污水排放的标准有所不同。
选择合适的工艺应符合当地的法规和标准要求。
2. 处理工艺的可行性:包括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和管理可行性。
即技术是否成熟,是否能够达到预期的处理效果,是否能够满足经济成本控制要求,以及是否能够实施和管理。
3. 处理工艺的适用性:不同工艺对于不同种类和浓度的污染物有不同的处理效果。
因此,要根据污水的特性选择适用的处理工艺。
4. 处理工艺的可持续性:选择的污水处理工艺应该具备可持续性,包括资源利用、能源消耗和废弃物处理等方面的考虑。
污水处理厂的工艺选择
污水处理厂的工艺选择
污水处理是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的重要环节。
污水处理厂是将城市和工业生活污水经过一系列处理设施后排放到自然水体中的设施。
污水处理厂的工艺选择对于污水处理效果和运行成本有着重要影响。
污水处理厂的工艺选择主要包括初级处理、二级处理和三级处理。
初级处理是对生活污水的简单处理,包括格栅除渣、沉砂池和初沉池等过程。
二级处理是指主要对废水中的有机物进行降解处理,常用的方法包括活性污泥法、生物滤池法和生物膜法等。
三级处理则是对二级处理后的水体进行进一步处理,即深度处理,以达到更高的处理标准,通常采用的方法包括河流生态修复、人工湿地处理等。
在污水处理厂的工艺选择中,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关键因素:
1.污水水质:不同水源的水质差异较大,需要根据水质情况选择合适的
处理工艺,以达到处理效果。
2.处理效果:不同工艺的处理效果也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合适的工艺,以满足排放标准。
3.运行成本:不同工艺的运行成本也不同,包括设备采购成本、工艺运
行成本等,需要综合考虑。
4.对环境的影响:不同工艺对环境的影响也不同,需要选择对环境影响
较小的工艺。
综上所述,污水处理厂的工艺选择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考虑各个因素,并进行科学合理的选择,以达到经济、高效、环保的处理效果。
同时,污水处理厂在工艺选择后还需要根据实际运行情况进行不断调整和改进,以确保污水处理效果持续稳定达标。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环境、维护人类健康。
怎样选择适合的污水处理工艺
怎样选择适合的污水处理工艺污水处理工艺是指将污水中的有害物质去除,并使其符合环境排放标准或可循环利用的工艺方法。
在选择适合的污水处理工艺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一、污水特性分析在选择污水处理工艺之前,需要对污水的特性进行详细分析。
包括污水的流量、水质、浓度,以及其中所含的有机物、无机物、悬浮物、氨氮等成分。
通过对污水特性的分析,可以明确污水的处理需求,从而选择适合的工艺。
二、处理效果要求根据对污水特性的分析,在选择适合的污水处理工艺时,还需要明确对处理效果的要求。
比如要求污水去除率达到多少,对某些特定成分的限制要求等。
只有明确处理效果的要求,才能选择合适的工艺,并进行相应的工艺设计。
三、运营成本考虑在选择适合的污水处理工艺时,还需要充分考虑运营成本。
包括设备投资费用、能耗费用、人工维护费用等。
不同的工艺所需的设备、能耗和维护成本是不同的,经济性也不一样。
因此,在选择工艺时,需综合考虑投资和运营成本,选择经济合理的工艺。
四、工艺的可行性和适用性选择适合的污水处理工艺还需要考虑其可行性和适用性。
工艺要符合现有的技术水平和操作能力,同时要适应当地的环境条件和法规要求。
例如,某些工艺对温度、pH值、污泥处理等方面有特殊要求,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五、工艺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污水处理工艺需要保证其可靠性和稳定性。
即在长期运行中能够持续保持良好的处理效果,不受外界环境变化的影响。
因此,在选择工艺时,需要考虑其操作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
避免因为工艺本身存在的不稳定性导致处理效果下降或设备故障。
六、工艺的技术发展和创新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环保意识的提高,污水处理工艺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
在选择适合的工艺时,需要关注当前的最新技术和新兴工艺。
包括膜分离技术、生物处理技术等。
这些新技术和工艺可能会更加高效、节能,并具有更好的处理效果。
总之,选择适合的污水处理工艺,需要综合考虑污水特性、处理效果要求、运营成本、可行性和适用性、可靠性和稳定性以及技术发展和创新等因素。
污水处理工艺比选
污水处理工艺比选一、概述污水处理工艺比选是针对污水处理过程中选择合适的处理工艺方案进行比较和评估的过程。
通过比选不同的工艺方案,可以找到最适合特定污水处理项目的工艺方案,以达到高效、经济、环保的处理效果。
本文将以某市某污水处理项目为例,详细介绍污水处理工艺比选的步骤和相关数据分析。
二、污水处理工艺比选步骤1. 采集基础数据首先,我们需要采集与该污水处理项目相关的基础数据,包括污水水质特征、日处理量、处理要求等。
这些数据将为后续的工艺比选提供基础。
2. 确定候选工艺根据采集到的基础数据,我们可以确定一些适合该项目的候选工艺方案。
常见的污水处理工艺包括生物处理工艺、物理化学处理工艺等。
根据项目的特点和要求,我们可以选择几种常用的工艺进行比选。
3. 确定评价指标在进行工艺比选时,我们需要确定一些评价指标,以便对不同工艺方案进行评估和比较。
常见的评价指标包括处理效果、处理能力、投资成本、运行成本、运维难度等。
根据项目的特点,我们可以确定适合该项目的评价指标。
4. 数据分析与比较根据采集到的数据和确定的评价指标,我们可以对不同的工艺方案进行数据分析和比较。
可以通过建立模型或者使用专业软件进行摹拟计算,得出不同工艺方案在各项指标上的表现情况。
5. 综合评估在数据分析和比较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对不同工艺方案进行综合评估。
可以使用加权平均法或者层次分析法等方法,将各项指标进行综合权衡,得出最终的评估结果。
6. 结果解读与决策最后,根据综合评估的结果,我们可以对各个工艺方案进行解读和决策。
选择最适合该项目的工艺方案,并进行进一步的优化和设计。
三、数据分析与比较在某市某污水处理项目中,我们采集到了以下数据:- 污水水质特征:COD浓度为200mg/L,BOD浓度为100mg/L,氨氮浓度为20mg/L,悬浮物浓度为50mg/L。
- 日处理量:5000m³/d。
- 处理要求:COD去除率≥90%,BOD去除率≥90%,氨氮去除率≥80%,悬浮物去除率≥90%。
污水处理工艺比选
污水处理工艺比选一、引言污水处理是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的重要环节。
而污水处理工艺的选择对于处理效果和成本效益有着直接影响。
本文将对污水处理工艺进行比选,以确定最适合的工艺方案。
二、背景某市区的污水处理厂需要对该区域的污水进行处理,以达到排放标准。
该区域的污水特点为高浓度有机物、低浓度重金属和微量有机物的混合污水。
根据该区域的污水特点和处理要求,我们将比选以下两种工艺方案:生物法和物化法。
三、工艺方案比选1. 生物法生物法是利用微生物对有机物进行降解和转化的一种处理方法。
该工艺方案的主要步骤包括预处理、生物处理和后处理。
预处理阶段主要进行初步的固液分离和去除大颗粒物质。
生物处理阶段通过生物反应器中的微生物对有机物进行降解和转化。
后处理阶段主要对生物处理后的污泥进行处理和处置。
2. 物化法物化法是利用物理和化学方法对污水进行处理的一种方法。
该工艺方案的主要步骤包括预处理、物化处理和后处理。
预处理阶段主要进行初步的固液分离和去除大颗粒物质。
物化处理阶段通过调整pH值、添加化学药剂等方法对有机物和重金属进行去除和转化。
后处理阶段主要对物化处理后的污泥进行处理和处置。
四、比选指标为了确定最适合的工艺方案,我们将根据以下指标进行比选:1. 处理效果:包括COD、BOD、氨氮、重金属等指标的去除率。
2. 运行成本:包括设备投资、能耗、药剂消耗等方面的成本。
3. 操作维护:包括工艺的操作难度、维护工作量等方面的因素。
4. 环境影响:包括工艺对环境的影响、产生的污泥处理等方面的因素。
五、比选结果经过对比选指标的评估,我们得出以下比选结果:1. 处理效果方面,生物法对于有机物的去除效果较好,特别是对于高浓度有机物的处理效果更佳。
物化法对重金属的去除效果较好,但对于有机物的去除效果相对较差。
2. 运行成本方面,生物法的设备投资较高,但能耗和药剂消耗相对较低。
物化法的设备投资较低,但能耗和药剂消耗较高。
3. 操作维护方面,生物法的操作难度相对较大,需要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操作和维护。
污水处理工艺的选择
污水处理工艺的选择污水处理工艺的选择是根据污水的性质和处理要求来确定的。
主要有物理处理、化学处理和生物处理等方法可以选择。
在选择合适的污水处理工艺时,需要综合考虑水质要求、技术可行性、经济性和可持续性等因素。
首先,污水处理工艺的选择要考虑水质要求。
根据污水中所含的污染物种类和浓度不同,可以选择适合的处理工艺。
对于含有悬浮物较多的污水,可以采用物理处理方法,如格栅、沉砂池等;对于含有高浓度有机物的污水,可以采用生物处理方法,如活性污泥法、人工湿地等;对于含有重金属等特殊污染物的污水,可以采用化学处理方法,如沉淀法、吸附法等。
根据不同的水质要求,可以选择合适的处理工艺。
其次,污水处理工艺的选择还要考虑技术可行性。
不同的处理工艺具有不同的处理效果和技术要求,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
比如,活性污泥法对微生物要求较高,需要在处理过程中对污水进行通气和搅拌,以提供充足的氧气和良好的混合条件;而人工湿地的建设和维护成本较低,适合于规模较小的地区。
因此,在选择污水处理工艺时,需要充分考虑到技术可行性,以确保能够实施和操作。
此外,污水处理工艺的选择还要考虑经济性。
不同的处理工艺在设备、能耗和运维成本方面存在差异,需要综合考虑投资和运行费用,以选择最经济合理的处理工艺。
例如,人工湿地的运维成本相对较低,但建设投资相对较高;相反,活性污泥法的设备和能耗成本相对较高,但维护成本较低。
综合考虑经济性的因素,可以选择合适的处理工艺。
最后,污水处理工艺的选择还要考虑可持续性。
在选择处理工艺时,需要考虑其对环境的影响和资源利用情况。
例如,采用生物处理方法可以实现有机物的降解和资源回收利用;人工湿地等生态系统工程能够提供生态服务,改善水体环境。
因此,在选择处理工艺时,需要综合考虑其对环境的影响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综上所述,污水处理工艺的选择需要综合考虑水质要求、技术可行性、经济性和可持续性等因素。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判断和权衡,以选择最适合的工艺,以便高效、经济、可持续地进行污水处理。
污水处理工艺的确定
污水处理工艺的确定污水处理工艺的确定概述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污水处理成为了一项十分重要的环境保护工作。
污水处理工艺的确定是确保污水得到有效处理的关键。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一些常见的污水处理工艺,并介绍它们的优缺点以及适用场景。
传统的污水处理工艺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人们使用了传统的污水处理工艺,包括物理处理、化学处理和生物处理。
这些工艺在去除悬浮物、氮、磷和有机物等方面具有一定的效果。
传统工艺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处理效率较低、能源消耗大、处理后的废物难以处理等。
人们开始寻找更加高效和环保的污水处理技术。
新兴的污水处理工艺近年来,一些新兴的污水处理工艺逐渐被引入和应用。
其中包括膜生物反应器(MBR)、反渗透(RO)、电化学氧化(EO)等。
这些工艺的主要特点是处理效率高、废物处理方便、能源消耗低等。
这些工艺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设备成本较高、操作维护复杂等。
工艺选择的因素在确定适合的污水处理工艺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污水水质特点不同污水的水质特点会影响工艺的选择。
例如,高浓度有机物的污水适用于生物处理,而高浓度盐分的污水适用于反渗透工艺。
处理效果要求对污水处理后的排放水质要求高的情况下,就需要选择更为高效的处理工艺。
设备成本和运营成本不同工艺的设备成本和运营成本差异较大,需要综合考虑经济性。
空间要求不同工艺对场地面积和空间要求也有差异,需要根据具体场地条件进行选择。
结论污水处理工艺的确定是确保污水得到有效处理的基础。
传统的污水处理工艺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需求,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新兴的污水处理工艺具有更高的处理效率和更低的能源消耗,但也存在一些挑战。
选择适合的污水处理工艺需要综合考虑水质特点、处理效果要求、设备和运营成本以及空间要求等因素。
通过合理选择污水处理工艺,可以高效、环保地处理污水,保护我们的环境。
污水处理工艺及设备选择指南
污水处理工艺及设备选择指南污水处理是一项重要的环保工作,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选择适合的工艺和设备对于有效处理污水至关重要。
本篇指南将介绍污水处理工艺及设备的选择要点,帮助您做出明智的决策。
一、污水处理工艺选择要点1. 了解污水性质:不同行业和场所产生的污水性质各异,如工业污水、生活污水、农业污水等。
了解污水的主要成分、浓度以及可能含有的有害物质,有助于选择适合的处理工艺。
2. 确定处理目标:根据国家和地方的环保法规以及对水质的要求,明确污水处理的目标。
例如,是否需要达到再生水标准,或仅需要满足排放标准。
3. 考虑处理能力:根据污水的产生量和处理需求来确定工艺的处理能力。
充分考虑峰值期和波动性,确保工艺能够稳定运行。
4. 考虑土地和资源限制:污水处理工艺通常需要一定的土地面积,同时需要电力、水和化学药剂等资源支持。
因此,在选择工艺时,要考虑到可用的土地面积和资源供应。
5. 效能与成本权衡:污水处理工艺的效能和成本是选择的关键考虑因素。
工艺的效能可以从提供的数据和先进技术中评估,但成本因素也要全面考虑,包括建设成本、运行成本和维护成本。
二、污水处理设备选择要点1. 初次处理设备:初次处理设备通常用于除去大颗粒固体和沉淀物,如格栅、砂石分离器和沉砂池等。
选择设备时,要考虑处理能力、耐腐蚀性和易于维护等因素。
2. 生物处理设备:生物处理是常见的污水处理方式,包括活性污泥法、固定床生物反应器和人工湿地等。
在选择生物处理设备时,要考虑处理效率、空间要求和对污染物的降解能力。
3. 理化处理设备:理化处理设备如吸附柱、气浮机和消毒设备等能够去除污水中的溶解性有机物和微生物。
在选择时,要考虑设备的处理效果、能耗和操作难易程度。
4. 膜分离设备:膜分离技术广泛应用于水处理领域,包括微滤、超滤和反渗透等。
选择膜分离设备时,要考虑膜的孔径、通量、气泡堵塞和防污染能力等因素。
5. 除臭设备:某些场所产生的污水可能含有恶臭物质,需要除臭设备进行处理。
污水处理工艺比选
污水处理工艺比选一、引言污水处理是指对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等进行处理,以达到排放标准或循环再利用的要求。
污水处理工艺比选是指通过对不同的污水处理工艺进行评估和对比,选择最适合的工艺方案来处理污水。
本文将详细介绍污水处理工艺比选的步骤和标准。
二、污水处理工艺比选的步骤1. 收集污水性质和水质要求数据在进行污水处理工艺比选之前,首先需要收集污水的性质数据,包括污水的流量、COD(化学需氧量)、BOD(生化需氧量)、氨氮、总磷、总氮等指标。
同时还需要了解污水处理后的水质要求,如COD、BOD、氨氮等指标的排放标准。
2. 确定污水处理工艺方案根据收集到的污水性质和水质要求数据,结合实际情况,确定适合的污水处理工艺方案。
常见的污水处理工艺包括物理处理、化学处理和生物处理等。
3. 评估和对比不同工艺方案针对确定的污水处理工艺方案,进行评估和对比。
评估的内容包括处理效果、投资成本、运营成本、占地面积等。
可以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评估,以便更全面地比较不同工艺方案的优劣。
4. 制定评估指标体系为了进行客观的评估和对比,需要制定评估指标体系。
评估指标包括处理效果指标(如去除率、出水水质)、投资指标(如设备投资、土建投资)、运营指标(如能耗、化学药剂消耗)等。
根据实际情况,给予不同指标不同的权重,以反映其重要性。
5. 进行综合评估和对比根据制定的评估指标体系,对不同工艺方案进行综合评估和对比。
可以采用层次分析法、熵权法等方法进行权重计算和综合评估,得出各工艺方案的综合得分。
6. 选择最优工艺方案根据综合评估的结果,选择得分最高的工艺方案作为最优方案。
同时,还需要考虑实际可行性、技术可行性等因素,以确保最终选择的工艺方案能够满足实际需求。
三、污水处理工艺比选的标准1. 处理效果标准处理效果是评估污水处理工艺方案的重要指标之一。
根据不同的污水性质和水质要求,可以制定相应的处理效果标准。
例如,COD去除率达到80%以上,BOD 去除率达到90%以上等。
污水处理工艺设计技术手册
污水处理工艺设计技术手册
一、简介
污水处理是环境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手册主要介绍污水处理工
艺设计的基本流程和方法。
二、污水处理工艺设计的基本流程
1.确定污水水质特征及要求
在进行污水处理工艺设计前,需要对污水的水质特征进行分析,并
根据使用要求和排放标准确定出相应的要求。
2.确定污水处理工艺
根据水质特征和要求确定适合的污水处理工艺,包括物理处理、化
学处理、生物处理等。
3.技术方案评估和比选
根据实际情况,对不同的工艺进行评估和比选,综合考虑经济性、
技术可行性和治理效果等因素。
4.设计污水处理设施
按照选定的工艺方案,设计出相应的污水处理设施,包括设备选型、土建结构、管道布置等。
5.制定施工图纸和技术方案
根据设计要求制定出相应的施工图纸和技术方案,为工程的建设提供指导。
三、污水处理工艺设计的方法
1.物理处理
物理处理是通过物理手段将污水中的悬浮物、沉淀物等去除,包括格栅、沉砂池、气浮池等。
2.化学处理
化学处理是利用化学药剂对污水进行处理,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包括中和、沉淀、氧化等方法。
3.生物处理
生物处理是通过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将有机物转化成无机物的过程,常见的生物反应器有A/O反应器、MBBR反应器等。
四、结论
污水处理工艺设计是一项复杂的任务,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才能够完成一个高效、经济、可靠的污水处理系统。
了解本手册,对污水处理工艺设计有更深入的理解。
污水处理工艺方案的选择需要考虑哪些方面
污水处理工艺方案的选择需要考虑哪些方面1.出水水质要求: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出水中各种污染物的排放标准,包括化学需氧量(COD)、总悬浮物(TSS)、氨氮、磷等物质的浓度要求。
根据这些要求选择适当的处理工艺。
2.处理工艺的适用范围:不同工艺对污水水质的适应性有所不同,例如对于含有高浓度有机物的污水,生物处理工艺通常是比较适合的选择;对于富含悬浮物的废水,物理化学处理工艺可能更为适用。
3.处理效率:要考虑处理工艺的处理效率,即该工艺对各种污染物的去除效果。
一般来说,处理效率越高,处理设备越大型化,成本越高。
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权衡处理效果和成本。
4.工艺流程:需要考虑污水处理工艺的流程,包括预处理单元、主要处理单元和后处理单元。
各个单元之间的协调和衔接需要满足出水水质要求,并且确保处理效率。
5.技术成熟度和可操作性:选择一个技术成熟且操作简便的处理工艺是重要的。
技术成熟度高意味着有更多的实践经验和验证数据可供参考,减少风险和不确定性。
6.能耗和运维成本:处理工艺需要消耗一定的能源,因此需要考虑能耗问题。
同时,运维成本也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包括设备维护、操作人员的培训和薪资等方面。
7.处理设备和建设成本:不同工艺需要不同的处理设备和建设投资,需要综合考虑设备的成本和性能指标,以及建设成本和空间占用等因素。
8.环境友好性:选择一个对环境影响较小的处理工艺是十分重要的。
需要考虑工艺产生的副产物、气体排放等对环境的潜在影响,并选择合适的处理方式。
综上所述,污水处理工艺方案的选择需要综合考虑出水水质要求、处理工艺的适用范围、处理效率、工艺流程、技术成熟度和可操作性、能耗和运维成本、处理设备和建设成本以及环境友好性等方面的因素,以找到一个满足各方面需求且经济可行的解决方案。
污水处理厂 毕业设计论文
污水处理厂毕业设计论文一、引言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
污水处理厂作为水污染治理的重要设施,其设计和运行的合理性直接关系到污水处理效果和环境质量。
因此,进行污水处理厂的毕业设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污水处理厂的设计规模和水质要求(一)设计规模设计规模的确定是污水处理厂设计的基础。
需要综合考虑服务区域的人口数量、工业发展状况、用水量以及未来的发展规划等因素。
通过对相关数据的收集和分析,确定污水处理厂的日处理水量。
(二)进水水质进水水质的确定对于选择合适的处理工艺至关重要。
需要对服务区域内的污水来源进行详细调查,包括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等。
通过对污水的采样和分析,确定主要污染物的浓度,如化学需氧量(COD)、生化需氧量(BOD)、悬浮物(SS)、氮、磷等。
(三)出水水质根据当地的环保要求和受纳水体的环境容量,确定污水处理厂的出水水质标准。
一般来说,出水水质应达到国家或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以保护生态环境和水资源。
三、污水处理工艺的选择(一)常见的污水处理工艺目前,常见的污水处理工艺包括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氧化沟法、SBR 法等。
每种工艺都有其特点和适用范围。
活性污泥法是一种应用广泛的传统工艺,具有处理效果好、运行稳定等优点,但占地面积较大,能耗较高。
生物膜法具有生物量大、耐冲击负荷能力强等优点,但处理效果相对较差,容易发生堵塞。
氧化沟法具有工艺流程简单、运行管理方便等优点,但占地面积较大,对自动化控制要求较高。
SBR 法具有工艺流程简单、占地面积小等优点,但对操作人员的技术要求较高。
(二)工艺选择的考虑因素在选择污水处理工艺时,需要综合考虑进水水质、出水水质要求、处理规模、占地面积、运行成本、技术可靠性等因素。
同时,还应考虑当地的实际情况和工程经验。
对于水质变化较大、处理要求较高的污水处理厂,可选择具有较强抗冲击负荷能力的工艺,如氧化沟法、SBR 法等。
污水处理工艺技术路线规划
污水处理工艺技术路线规划污水处理工艺技术是指为了达到排放标准,将生活污水或工业污水进行处理的一系列工艺和技术。
污水处理工艺技术路线规划是指根据不同情况和需求,确定污水处理过程中的一系列工艺和技术的顺序和具体实施步骤。
首先,污水处理工艺技术路线规划的第一步是预处理。
预处理主要针对大颗粒物质、悬浮物、沉积物等进行分离和去除。
常用的预处理工艺包括格栅、沉砂池、沉淀池等。
通过预处理,可以有效减少后续处理工艺的负担,提高处理效果。
其次,污水处理工艺技术路线规划的第二步是生化处理。
生化处理主要是利用微生物的生物降解能力,将有机物质转化为无机物质。
常用的生化处理工艺包括活性污泥法、曝气生物膜法等。
通过生化处理,可以有效降解有机物质,减少水体中的污染物。
接着,污水处理工艺技术路线规划的第三步是二级处理或高级处理。
二级处理主要是进一步去除污水中的残留有机物质和微量污染物。
常用的二级处理工艺包括接触氧化法、活性炭吸附法等。
高级处理主要是对水质进行进一步提升,达到更高的处理效果。
常用的高级处理工艺包括臭氧氧化法、超滤膜法等。
最后,污水处理工艺技术路线规划的最后一步是后处理。
后处理是为了保证处理完成后的污水达到国家或地方的排放标准。
常用的后处理工艺包括消毒、脱盐等。
通过后处理,可以杀灭残留微生物和去除盐分,确保污水处理的综合效果和水质的安全性。
总之,污水处理工艺技术路线规划是根据不同情况和需求,确定污水处理过程中的一系列工艺和技术的顺序和具体实施步骤。
通过预处理、生化处理、二级处理或高级处理以及后处理,可以最大程度地去除污水中的污染物,提高水质,保护环境。
在今后的发展中,还需要进一步研发和应用更加高效、节能、环保的污水处理工艺技术,推动污水资源化利用和循环经济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小型污水处理工艺的选择对污水处理工艺的选择应当十分慎重,污水处理工艺选择应当充分考虑污水量和污水水质以及经济条件和管理水平,优先选用技术先进、安全可靠、低投入、占地少、操作管理方便的处理工艺。
对于常规的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污水(生活污水为主,工业水含量较少)进行活性污泥法处理,满足一级B出水标准后,再进行深度处理,基本能够满足一级A标准的要求,而二级处理可选的工艺很多,如A/O法、A2O及其改进工艺、氧化沟及其改进工艺、SBR法及其改进工艺等等,均能取得良好效果。
但是对于某些城市污水处理厂,由于工业废水所占比例较大,有机物浓度远高于城市生活污水水质,其B/C、B/N、B/P的比值波动较大,会对常规的A/O、氧化沟法等工艺造成极大的冲击,使得系统运行不稳定,影响处理效果。
进水多为工业废水(化工废水较多),为保证后续处理工艺进水水质稳定,避免因BOD5/CODcr和C/N比值不稳定影响后续处理效果,本工程工艺前段增加水解酸化池,进一步提高BOD5/CODcr比值,满足易生化处理要求。
水解酸化池的作用是在进水水质B/C和C/N比不稳定的情况下,在水解阶段把固体物质降解为溶解性物质,大分子物质降解为小分子物质,在酸化阶段把碳水化合物降解为脂肪酸,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维持后续处理工艺正常运行,保证出水水质。
根据我国《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污水处理厂的处理效率见下表。
对于受人们生活、生产影响而受污染的污水,其主要成份具有较高得可生化性,污水中的污染物易被微生物所降解。
因而,选用“脱氮(除磷)二级处理+深度处理(化学除磷)”工艺。
对于以工业废水(占60%以上)为主要成份的污水,由于此类污水中含有含有大量的难降解化学成份,可生化性较差。
因而,选用“水解酸化+脱氮(除磷)二级处理+深度处理(化学除磷)”工艺。
1.生物处理工艺方案的选择生物处理段是污水厂的核心部分,生物处理工艺的选择对污水厂的投资以及运行管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根据进出水水质要求,所选工艺应具有除磷脱氮功能。
目前常用的污水处理除磷脱氮工艺大多是在传统生物处理工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种类及形式较多,如传统的A2/O及其改良工艺(如UCT工艺)、SBR 类及其变型工艺(CAST工艺等)、各种氧化沟工艺等,但不外乎活性污泥法工艺和生物膜法工艺两种。
目前活性污泥法占有绝对优势,仅有少数污水厂采用生物膜法工艺。
1.1传统A2/O及其改良工艺传统A2/O法即厌氧/缺氧/好氧活性污泥法。
污水流经三个不同的功能分区,在不同微生物菌群的作用下,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氮和磷。
其流程简图见图1-1。
图1-1A2/O法流程简图该工艺在系统上是最简单的同步除磷脱氮工艺,总水力停留时间小于其它同类工艺,在厌氧(缺氧)、好氧交替运行的条件下可抑制丝状菌繁殖,克服污泥膨胀,SVI值一般小于100,有利于处理后污水与污泥的分离,运行中在厌氧和缺氧段内只需轻缓搅拌,运行费用低。
由于厌氧、缺氧和好氧三个区严格分开,有利于不同微生物菌群的繁殖生长,因此除磷脱氮效果非常好。
目前,该法在国内外使用较为广泛。
但传统A2/O工艺也存在本身固有的缺点。
脱氮和除磷外部环境条件的要求是相互矛盾的,脱氮要求有机负荷较低,污泥龄较长,而除磷要求有机负荷较高,污泥龄较短,往往很难权衡。
为了克服传统A2/O工艺的缺点,出现了多种改良型A2/O工艺,其中一种就是UCT工艺。
UCT工艺的流程简图见图1-2。
混合液回流混合液回流图1-2 UCT工艺流程简图与传统A2/O法相比,UCT工艺不同之处在于污泥先回流至缺氧池,而不是厌氧池,再将缺氧池部分混合液回流至厌氧池,从而减少了回流污泥中过多的硝酸盐对厌氧放磷的影响。
但是UCT工艺增加了一次回流,多一次提升,运行费用将增加。
此工艺流程较长,构筑物较多,设备维修不便,操作管理较复杂,投资略高,相对成熟可靠,处理效果稳定,一般运用于较大规模且具有较高运行管理水平的城市污水厂。
1.2 SBR法及其变型工艺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又称间歇式活性污泥法,早在1914年就由英国学者Ardern和Locket发明的水处理工艺。
80年代前后,由于自动化、计算机等高新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在污水处理领域的普及与应用,此项技术获得重大进展。
使得间歇活性污泥的运行管理也逐渐实现了自动化。
由于SBR在运行过程中,各阶段的运行时间、反应器内混合液体积的变化以及运行状态等都可以根据具体污水的性质、出水水质、出水质量与运行功能要求等灵活变化。
对于SBR 的反应来说,只是时序控制,无空间控制障碍,所以可以灵活控制。
因此,SBR 工艺发展速度极快,近几年来,已发展成多种改良型,主要有:ICEAS法、CAST 法、Unitank法和DAT-IAT法。
CAST工艺和SBR不同,在循环式活性污泥法中结合有生物选择器、生物反应池二个区域,容积较小的第一区作为生物选择器,第二区为主反应区。
第一区和第二区在水力上是相通的。
用泵将主反应区的活性污泥回流到选择器中。
UNITANK的工艺思想、池子布置和运行方式与三沟式氧化沟相类似,但在池体构型、曝气方法、出水方式等方面有所不同,一般由一矩形池子组成,内分三格,三格在水力上是相通的。
池子外侧二格交替作为曝气池和沉淀池,中间池始终作为曝气池,在每一格池子中设置曝气装置,可以为表面曝气设备,也可以是鼓风曝气系统。
SBR类活性污泥法工艺操作灵活,可采用多种运行方式,但是单池处理能力较小,在较大规模的城市污水厂中采用,分组数多,控制点多,给操作管理带来了不便。
为减少平面占地,该工艺也可在较大水深下运行(取决于撇水设备的能力),但水深加大,浪费的水头较大,运行能耗较高,同时对运行过程的自控技术要求较高。
故国内仅有十余座城市污水厂采用该工艺。
1.3各种氧化沟工艺氧化沟是上世纪中期发展起来的一种污水处理技术,因其构筑物呈封闭沟渠而得名,属于活性污泥法的一种,在实际运用中发展成多种型式,能够同时实现碳有机物氧化、氮硝化以及生物脱氮是氧化沟的基本特征。
常规氧化沟相当于普通活性污泥法中的曝气池,氧化沟可以在高、中、低不同负荷条件下运行。
一般氧化沟都在低负荷条件下运行,属于延时曝气范畴,氧化沟一般具有以下特点:a、处理流程简捷,构筑物少,一般不设初沉池、污泥消化系统。
b、采用的机械设备种类少,运行管理较方便。
c、耐冲击负荷,出水水质稳定,一般不发生污泥膨胀现象。
d、产生的污泥量少,并且污泥得到一定程度的稳定,简化了污泥处理流程。
e、采用氧化沟工艺的污水处理厂总占地和其它工艺的二级处理厂相比,氧化沟单体体量较大。
氧化沟工艺形式较多,主要有Orbal氧化沟、T型三沟式氧化沟、DE型氧化沟、Carrousel氧化沟等。
近年来以Orbal、DE氧化沟和三沟式为主导的氧化沟工艺在污水处理工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1.4 曝气生物滤池曝气生物滤池属于生物膜法的范畴。
现代曝气生物滤池是在生物接触氧化工艺的基础上引入饮用水处理中过滤的构思而产生的一种好氧废水处理工艺。
其突出的特点是将生物氧化和过滤结合在一起,滤池后部不设沉淀池,通过反冲洗再生实现滤池的周期运行。
其核心技术是采用多孔性的滤料作为生物载体,单位体积的生物量数倍于活性污泥法,因此具有处理负荷高,池体体积小,占地省的特点。
此外,曝气过程中气泡行程长,气液接触时间长,经滤料多次剪切,氧的利用率高,能耗低。
生物滤池运行的基本原理如下:经预处理后的污水与经过硝化后的滤池出水混合后通过滤池进水管进入滤池底部,并向上流经填料层的缺氧区,一方面反硝化细菌利用进水中的有机物将进水中的NO3--N转化为N2,实现反硝化脱氮;另一方面,SS通过一系列复杂的物化过程被填料及其上面的生物膜吸附截流在滤床内。
经过缺氧区处理的污水进入好氧区,进一步降解有机物和发生硝化作用,同时继续去除SS。
以SS形态被截留在滤床内的有机物和被生物膜吸附的有机物实际被降解的时间接近一个运行周期(通常一个运行周期为1d左右)。
随着过滤的进行,填料层生物膜增厚,截留的SS不断积累,过滤水头损失增大,达到一定值后进行反冲洗。
反冲洗采用气水反冲。
如果对出水磷要求较高,可在滤池进水中投加药剂,经滤床截流达到除磷的目的。
国内已有污水厂采用生物滤池技术。
为延长滤池的过滤周期,强化一级处理以尽量减少进入滤池的SS是必要的。
强化一级处理大致有两类方法,一是投加药剂絮凝沉淀,另一类是利用生物的絮凝吸附作用。
工艺特点:(1)反应时间短、占地少、需空气量少,节能等(2)对水量变动有较大适应性,具有很强得消化功能。
(3)反冲洗水量大。
2、深度处理工艺方案论述深度处理旨在进一步降低出水的CODcr、BOD5、SS、TN、TP等污染物指标,尤其是氮、磷的存在对于污水再生利用影响很大,从一级B标准到一级A标准,氮磷、磷等污染物指标的去除率要求较高,必须通过深度处理单元才能满足出水要求。
2.1 常规深度处理工艺常规深度处理工艺为混凝(化学除磷)、沉淀(澄清、气浮)、过滤、消毒工艺,根据国内外常用工艺,本着技术成熟、运行稳定、管理方便、节省占地等原则,深度处理工艺流程选择为高效混凝沉淀池+滤池。
工艺原理:二级出水经提升泵房提升后,进入机械加速澄清池(高效混凝沉淀池)进行混凝和沉淀分离,随后进入气水反冲洗滤池,滤后水消毒后可达标排放。
机械加速澄清池属泥渣循环型澄清池,是集混合、絮凝、沉淀于一体的构筑物,其特点是利用机械搅拌的提升力作用来完成泥渣回流和接触反应,生产能力高,处理效果好,可去除二级处理出水中剩余的胶体、悬浮颗粒、CODcr等污染物,降低水中溶解性磷酸盐、钙、镁离子和某些重金属浓度。
高效混凝沉淀池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一个“反应池”,一个“预沉池-浓缩池”以及一个“斜管分离池”。
高效混凝沉淀池生产能力高,处理效果好,可去除二级处理出水中剩余的胶体、悬浮颗粒、CODcr等污染物,降低水中溶解性磷酸盐、钙、镁离子和某些重金属浓度。
V型滤池为重力式快速滤池,可进一步去除水中的悬浮物、CODcr、BOD5、磷、色度、细菌等。
采用均粒石英砂滤料,滤层厚度大,截留细小的悬浮物,滤速较高,过滤周期长;冲洗采用气水联合反冲和表面扫洗;冲洗时,滤层呈微膨胀状态;V型进水槽(冲洗时兼作表面扫洗布水槽)和排水槽沿池长方向布置,池面积较大时,有利于均匀布水。
D型滤池是快滤池的一种。
它采用863纤维滤料,小阻力配水系统,气水反冲洗,恒水位或变水位过滤方式。
D型滤池具备传统快滤池的主要优点,同时运用了DA863过滤技术,多方面性能优于传统快滤池,是一种实用、新型、高效的滤池,可进一步去除水中的悬浮物、CODcr、BOD5、磷、色度、细菌等翻板滤池是具有世界水平的气水反冲滤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