鲴鱼的分类及垂钓方法(精髓)

合集下载

黄尾鲴鱼钓法几种经典战例

黄尾鲴鱼钓法几种经典战例

钓黄坂子(黄尾鲴鱼)技法交流,请大家讨论‎,谈谈心得!黄尾鲴鱼,南北地方俗‎称黄尾鱼、黄姑子、黄梢等,属鲤科,鲴鱼鲴亚科‎。

它的特点是‎头尖吻钝,口小,下位成弧形‎,下颌前有比‎较发达的角‎质边缘,腹部在肛门‎前方有不明‎显的腹棱。

黄尾鲴鱼身‎长侧扁,腹部银白色‎,背鳍灰色,其他各鳍均‎浅黄色,尾鳍呈麦黄‎色。

黄尾鲴鱼味‎鲜肉美,营养价值极‎高;加之它野性‎十足,中钩后冲击‎力大(一尾三两重‎的黄尾鲴在‎水底的冲劲‎有如一斤多‎的鲤鱼),给人以极佳‎的手感与强‎烈的刺激,因此一直是‎广大钓鱼爱‎好者钟情的‎对象鱼之一‎。

但垂钓黄尾‎鲴的难度较‎大,对技术的要‎求也较高。

我近两年来‎一直喜欢与‎黄尾鲴打交‎道,总结了不少‎实战经验,现特别献与‎同好之钓友‎。

一、黄尾鲴的习‎性黄尾鲴大多‎生活在江河‎、湖泊、水库等宽广‎自然水域的‎底层,这些年来随‎着人工繁殖‎鱼类技术的‎发展,大江南北很‎多养殖塘里‎也能见到其‎踪影。

黄尾鲴属高‎氧鱼类,群聚性强,生殖季节亲‎鱼群集溯游‎到浅滩处产‎卵,2冬龄性成‎熟,一年可长到‎150-200克,两年可长至‎300-500克左‎右;成鱼一般习‎性是春秋浅‎水、夏入深潭。

黄尾鲴食性‎杂,多以天然水‎生昆虫、浮游生物、底生藻类等‎为食,是池塘水库‎的清洁夫。

虽说黄尾鲴‎一般在0℃-38℃水温下均能‎正常摄食、既适低温又‎耐高温,但它觅食欲‎望的强弱与‎季节、水温变化密‎不可分。

南方有一句‎口头语----“麦子熟了,尾巴黄了”,就是指在四‎五月份、江南一带小‎麦成熟时,正是黄尾鲴‎为了产卵需‎要大量进食‎的时期。

所以这个时‎节是一年中‎垂钓黄尾鲴‎的头个黄金‎季节,北方则因为‎气候上的差‎异会有所推‎迟。

立秋后(南方十月、十一月、北方八九月‎),秋高气爽,氧分充足,水温适宜,已长得很肥‎硕的黄尾鲴‎为过冬,必须要补充‎营养,这时又是一‎个最佳垂钓‎时期。

其实,夏天黄尾鲴‎也很活跃,但白天去钓‎,小杂鱼闹钩‎太凶,晚上出钓会‎有比较好的‎收获。

黄尾鲴习性生理特征以及钓法

黄尾鲴习性生理特征以及钓法

黄尾鲴习性生理特征以及钓法一:黄尾鲴的生理特征和生活习性简介黄尾鲴,当地称黄鲴鱼,国内也有称黄尾、黄姑子、黄梢等。

属于鲤科。

特点是头尖吻钝,口小,下位成弧形,下颌前有比较发达的角质边缘,腹部在肛门前方有不明显的腹棱。

黄尾鲴鱼身长侧扁,腹部银白色,背鳍灰色,其他各鳍均浅黄色,尾鳍呈麦黄色。

属于中小型鱼种,就本人钓获的黄尾鲴一般都在半斤以下,最大见过一斤左右的。

但是力道、冲劲非常的足,3两-半斤的黄尾鲴的冲劲不亚于一斤的鲤鱼。

黄尾鲴在水库喜欢群体觅食,一般用嘴角的角质挂取石缝、瓦砾、乱石上的青苔、藻类植物。

也有时觅取水库中上层的浮游生物。

因此在养殖黄尾鲴的水库,水质非常的好。

就我们县的这个水库,因为水质好,现在是我们县的生活用水。

黄尾鲴,特别的耐高温,在大太阳天垂钓往往能见到钓位前方水底下一群群的鱼群反着白光,没错那就是黄尾鲴,但是把它钓上来可不是一般的难。

为什么?因为他的嘴小,半斤多的鱼,嘴巴竟然只能刚好塞进去一支烟。

这还不说,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他的嘴巴,上唇突出,属于天包地,在吸食的时候往往还未开始吸食,上唇就碰到了子线,造成浮漂假动作的产生。

这时候扬竿,就绝对是空杆。

二:钓法:弄清楚了黄尾鲴的生活习性,跟生理特征,加上台钓的灵活性、可调整性。

钓黄尾鲴就变得简单多了。

在调钓上选择调灵钓钝,让子线适当的弯曲。

这样的话是为了黄尾鲴这狗ri的天包地的嘴巴吸食更方便。

抓口抓清晰的顿口一般浮漂下去2目-3目一般就是标准的正口。

假设轻微的下沉或者上升都不适宜扬竿。

本人在7-10月份那几个月,几乎去专门钓它。

饵料,因为黄尾靠刮食藻类、青苔,或者浮游物为食,因此饵料可以选用藻腥味的饵料,或者粮食本味的饵料。

藻腥味如:丸九海藻一公斤,本味如:纯谷物。

饵料适合拉饵,不适合搓饵,要求拉出的饵料小而圆,软,比重轻、不挡口为上。

钓到口稀后,需要赶紧及时的用雾化快的饵料抛满竿重新诱鱼。

这是黄尾的常规钓法。

但是在有些时候黄尾不下底的情况下,你需要钓半水,怎么钓?水深2米到2米5。

浅谈如何垂钓黄尾鲴

浅谈如何垂钓黄尾鲴

浅谈如何垂钓黄尾鲴1对黄尾鲴习性的认识1.此鱼可以在水质良好的江河、湖泊和水库自行繁殖生长并形成种群。

2.此鱼爱群聚,生长慢,一龄鱼可达150~200克,两龄鱼仅500克。

3.食性杂,常以水生虫类和水底石块上附着的藻类为食。

春秋喜爱浓腥略有藻味的饵料。

4.口腔是一个开口向下,横着生长的“一”字形,非常小。

1千克的黄尾鲷,这个“一”字的宽度不足1厘米。

2调钓方法1.钓离底。

调高目钓低目,钓离层为主兼顾钓底。

抓口的方法为见到标准的下顿信号就提竿。

在钩线细小时打中正口的机会颇多。

2.正常钓底。

调平水,钓高目或正常目,稍放一放下顿信号,抓上顶后的下顿。

这种钓法针对较大体型的黄尾鲴也效果颇佳。

3钓黄尾鲴的钓具1.钓线。

打离底和正常钓正口,都是鱼钩正常进入鱼的口腔。

这种钓法主线不太讲究粗细,考虑到需要钓其他大鱼,一般选用1.5~2.0号。

对脑线的要求比较高,脑线一定要用尽量细的。

根据对鱼情的了解,并考虑到垂钓其他鱼种时,需要有一定的成功率,脑线一般选用0.4号以上,最大不要超过0.8号。

黄尾鲴体型健美冲撞力强,对细线的结节强力要求特别高。

市场上有的高端钓线往往具有挺实、不易卷曲的特点,非常适合钓快鱼,但结节强力略低,不大适合钓这种鱼。

2.鱼钩。

黄尾鲴的嘴小,一定要用小钩来适应它。

4号袖钩、钩条较粗的3号和3.5号袖钩比较好。

有些钩门较宽的鱼钩,不大适合钓这种鱼。

3.鱼竿。

一般选用3.6或4.5米手竿,根据钓法不同选择软硬度。

正常钓离底或钓底,吃正口,鱼竿一定要偏软,以便鱼中钩后,能及时弓住大鱼。

4.鱼饵。

可以钓黄尾鲴的饵料挺多,春秋时节喜爱吃浓腥淡藻腥的,饵团调制得黏一些。

如果确信窝里有鱼,饵团一定要上得很小。

4钓黄尾鲴的其他小技巧1.确定钓黄尾鲴的时机。

黄尾鲴生活的自然水体一般较大,同时伴生有各种大体型的鱼类。

只有在确信窝子里有黄尾鲴时我们才可以改用小钩细线,搓或拉小饵。

确定窝里有黄尾鲴的特征是:知道水库过去有黄尾鲴;没有小杂鱼信号,经常出现标准的下顿信号提竿却不中鱼。

水库钓鲴鱼(黄尾鲴、银鲴)实战经验

水库钓鲴鱼(黄尾鲴、银鲴)实战经验

水库钓鲴鱼(黄尾鲴、银鲴)实战经验2015年5月24日周日,应钓友邀请去一水库钓鲴鱼。

鲴鱼以前除了钓过黄尾鲴之外,就没有钓过其它的鲴鱼类。

今天去水库钓鲴鱼,说不是黄尾鲴,那应该是银鲴。

车七弯八拐,跑了好几十公里的山路,终于到了水库,也开启了水库钓鲴鱼之旅。

一、纠结的水库钓鲴鱼的上午却没有想到今天的水库钓鲴鱼之旅一波三折。

找好钓位,随行的几位钓友都挨得不管,大约就五米左右。

但是刚开始垂钓不久,却感觉到头晕。

我所一会晕得太厉害就准备去车上休息一下。

结果一到车上靠背躺下,顿时觉得天旋地转,稀里哗啦吐了一阵子,感觉稍好一点,但是地也不能动身,晕晕呼呼的直到第二次吐出来。

随行钓友终于听到我这边的动静,赶紧上来。

其中一位钓友家人有学医的,说我这症状是因为淋雨寒了胃,用薄毛衣捆着额头,喝了些水,吃了点饼,继续休息。

等到一点,水库老板送饭来之时,头晕症状好了很多,只是肚子饿得厉害,免强让自己吃了大半碗饭,继续休息了半小时。

钓友们说上午的战况并不是很好,只钓到这尾鲴鱼。

不过下午天气好些,估计能出鱼。

于不也不管自己身体还很虚弱,回到了钓位。

二、水库钓鲴鱼之旅并不顺利上午基本上没钓到鱼,于是重新打窝。

窝子用的来得快5号颗料,因为他们这边都打这个。

但是无数的白条来吵闹。

这里不敢钓底,因为水底全是石头,钓底必定挂钩。

隔壁钓友在挂了三幅钩子之后就再也不敢钓底了。

于是我调漂钓离底大约15公分左右。

但是仍然是白条吵得厉害。

可是对面的钓友已经频频上鲴鱼了。

看他们在这水库钓鲴鱼乐不可支的感觉,自己感觉应该去看看。

三、去对面学习水库钓鲴鱼经验去到对面之后,发现他们与我们最大的区别就是钓点的距离。

我在这边用的3.9米竿,钓大约4米的位置,水深大约2米。

而这边的钓友大多数居然用的3米竿,直接钓面前2米多的位置。

然后我问他们为什么钓这么近。

他们说:在这水库钓鲴鱼,只钓2米左右就可以了,远了,白条太吵了。

于是赶紧回到钓位,又在2米左右的位置打下窝开钓。

库钓黄尾鲴详解

库钓黄尾鲴详解

库钓黄尾鲴详解黄尾鲴,俗名黄尾、黄片、黄尾刁,体长稍扁,头小,身体呈银白色,尾部呈橘黄色,体长最大可达40厘米,体重最大可达一斤。

在我国的华中、华南地区的江河、湖泊、水库等水域均有分布,种群数量庞大。

黄尾鲴味道鲜美、生长迅速、食性广泛。

更吸引人的是它野性足,爆发力强,所以越来越多的钓鱼人偏爱做钓黄尾鲴,中鱼之后手感极佳,惊险刺激。

但是很多初钓黄尾鲴的钓友由于不了解这种鱼,在做钓过程中经常有口打不到或是将鱼锚上来的,很难有好的收获。

以下我将详解如何钓好黄尾鲴。

黄尾鲴的习性想要钓好目标鱼种,首先就要了解这种鱼的生活习性。

黄尾鲴主要以水中微生物、昆虫、藻类、草屑为主要食物来源,食性很杂,一年四季皆会进食。

多生活在水质干净的宽广水域,属于底栖鱼类。

喜欢群居,趋氧性强。

黄尾鲴有个明显不同于其他鱼类的特点:口腔朝下,下颌拥有发达的角质层似剃刀一样用来刮取食物。

黄尾鲴做钓时段虽然黄尾鲴一年四季皆会进食,但也有强弱之分,水温在24摄氏度左右时是黄尾鲴进食欲望最强的时候,所以在南方4月至11月最适合钓钓黄尾鲴。

而这个时间段中又有三个时点是做钓黄尾鲴的黄金时间:4月春季、6-9月夏季的夜间、11月秋季。

春季正式黄尾鲴繁衍产卵的季节,为了保持充足体力黄尾鲴会大量进食;夏季南方温度高且闷热白天很多大鱼种都不会开口进食,而且白天容易招引小杂鱼,但是到了晚上水温下降到适宜温度,周边一切安静无声,此时黄尾鲴便会靠边寻找食物;秋季秋高气爽温度适宜,水体溶氧量高,并且黄尾鲴因为需要存储脂肪过冬,在此时会大量进食为过冬做最后的准备。

如何选钓位无论钓什么鱼,选择一个正确的钓位往往成为了钓鱼最关键的因素。

钓黄尾鲴也不例外,根据黄尾鲴的习性通常选择岩石陡坡、铧尖缓坡、大坝等容易生长藻类、青苔和掉落昆虫的地方聚集。

或者选择河湾无风的地方,湾内无风往往可以滞留大量黄尾鲴喜爱的食物,并且由于黄尾鲴口型小吃口轻,无风便于观漂。

钓位标点线组搭配黄尾鲴的身体特性(嘴小,吃口轻)决定了我们在选择线组上必须要'小',线号要小、钩号要小、浮漂要小。

鲴鱼的钓法和饵料

鲴鱼的钓法和饵料

鲴鱼的钓法和饵料鲴鱼,又称白鲌,是一种常见的淡水鱼类,广泛分布在亚洲、欧洲和北美洲的河流和湖泊中。

钓鲴鱼可以是一项有趣的垂钓活动,但成功的钓鱼需要一些技巧和了解鲴鱼的习性。

以下是一些关于鲴鱼的钓法和饵料的信息:鲴鱼的习性:在钓鲴鱼之前,了解它的生活习性是很重要的。

鲴鱼通常喜欢在深水中觅食,它们是底栖鱼类,常在河床或湖底寻找食物。

它们喜欢食用底栖生物和腐肉,所以选择合适的饵料对成功的钓鱼至关重要。

饵料选择:鲴鱼对各种不同类型的饵料都会产生兴趣。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饵料选项:1. 虫类饵料:蚯蚓、蚂蚱、蛆虫等都是受鲴鱼欢迎的饵料。

它们通常易于获取,并且在吸引鲴鱼方面非常有效。

2. 鱼肉饵料:鱼肉或鱼饵也是很好的选择,因为鲴鱼是肉食性动物。

你可以使用鲤鱼肉、鳝鱼或其他鱼类的碎片作为饵料。

3. 粒状饵料:玉米、面粉团或蒜蓉味道的粒状饵料也可以吸引鲴鱼。

这些饵料可以用来制作饵团,然后用作饵料。

4. 气味饵料:鲴鱼对气味敏感,因此香味浓郁的饵料也很受欢迎。

一些垂钓商店出售添加了调味品的饵料,可以吸引鲴鱼。

钓具和钓法:钓鲴鱼通常需要较重的钓具,因为鲴鱼可能相对较大且有一定的抗拒力。

以下是一些通常用于钓鲴鱼的钓具和钓法:1. 鱼竿和鱼线:使用中等到重型的鱼竿,以应对潜在的大型鲴鱼。

鱼线应该具有足够的强度,以应对鲴鱼的抵抗。

2. 鱼钩:选择足够大的鱼钩,以容纳你选择的饵料。

钓鲴鱼时,通常使用固定式钓钩,而不是旋转式的。

3. 浮漂:使用浮漂有助于你观察鲴鱼咬钩的迹象,因为鲴鱼可能在水下一动不动。

4. 沉降物:你可能需要一些沉降物,如铅坠或其他重物,以确保你的饵料保持在水底附近,这是鲴鱼通常出没的地方。

5. 钓法:通常,你会将饵料放在鱼钩上,然后将其悬挂在水下的适当深度,以吸引鲴鱼。

观察浮漂,一旦它下沉或有其他迹象,就可能是鲴鱼咬钩的时候。

时间和地点:钓鲴鱼的最佳时间通常是清晨和黄昏时分,因为这些时候鲴鱼更活跃。

选择钓鱼地点时,考虑到深水和有较多植被的地方可能是不错的选择。

鲴鱼的分类及垂钓方法(精髓)

鲴鱼的分类及垂钓方法(精髓)

鲴鱼的分类及垂钓方法(精髓)各品种鲴鱼垂钓手法(精髓)一、什么是鲴鱼鲴鱼是一种底栖类鱼种,是细鳞斜颌鲴、黄尾密鲴、圆吻鲴、银鲴等四种鲴鱼统称,属鲤形目、鲤科、密鲴亚科、鲴属。

其中黄尾密鲴俗称黄鲴鱼,也称黄尾、黄姑子、黄梢、黄白等。

特点是头尖吻钝,口小,下位呈弧形,下颌前有比较发达的角质边缘,腹部在肛门前方有不明显的腹棱。

黄尾鲴鱼,身长侧扁,腹部银白色,背鳍灰色,其他各鳍均浅黄色,尾鳍呈麦黄色,也有呈桔红色。

是湖南省洞庭湖水系的名产,由于此鱼鳍与鱼尾分别呈青黄色与桔黄色,规格一般在500克左右,湖南地方名为黄板刁。

黄尾鲴在自然水域亦有生存,就是对水质要求较高,但在汛期,也会在较为浑浊的水质中出现。

黄尾鲴特别耐高温,在大太阳天垂钓,往往能见到钓位前方水底下,一群群的鱼群反着白光,那就是黄尾鲴在群聚。

二、鲴鱼经济价值鲴鱼易规模养殖且营养丰富,深受群众喜爱,是有重要经济价值和发展前途的自然增值优良鱼类,是全国重点推广的四大优质鱼之一,可作为当前农业水产品结构的最佳优质鱼种进行调整、优化。

广东河源市源城区黄尾鲴10元/斤;江苏盐城市大丰区黄尾鲴8元/斤。

鲴鱼的品种与产地不同,价格也会有所差异。

(此价格仅供大家参考,具体应以实地为主)三、鲴鱼生活习性鲴鱼通常生活在江河、湖泊等开阔水域的中下层,其中银鲴和黄尾蛔多栖息于江河的中上游水段,细鳞斜颌鲴栖息于下游,圆吻鲴常栖息于上游。

冬季在深潭越冬,繁殖季节上溯至流水浅滩产卵繁殖。

鲴鱼以自然水域中固有的高等植物碎屑、水底腐殖质和水生昆虫为主食。

四、鲴鱼分布范围常见的典型河川性中小型鱼类。

多分布于亚洲,中国各主要江河流域均产。

五、鲴鱼品种分类及垂钓相关事宜黄尾密鲴黄尾密鲴俗称黄尾、黄片、黄姑子、黄瓜鱼等,是一种中小型淡水鱼类,主要分布于长江、珠江、闽江及闽东南各溪流,具有食性杂、生长快、适应能力强、易捕捞等特点。

1.形态特征黄尾密鲴体长而稍侧扁,腹部圆。

头小而尖,眼居头侧上位,吻端圆突,吻长小于眼后头长,口小下位,横裂呈弧形,下颌有发达的角质边缘。

钓鱼技巧:钓黄尾鲴最佳饵料及配方

钓鱼技巧:钓黄尾鲴最佳饵料及配方

钓黄尾鲴最佳饵料及配方黄尾鲴是鲤科鲴属淡水鱼类,俗称黄尾鱼、黄姑子、黄片鱼等,全国各地普遍都有分布,喜栖息在江河、湖库等水体的中下层,常以下颌角质边缘刮食藻类、腐殖质、高等植物碎屑等,接下来来讨论下钓黄尾鲴最佳饵料及配方!一、摄食习性黄尾鲴是杂食性鱼类,鳃耙排列紧密,下颌角质边缘发达,喜在水底刮取硅藻、丝状藻等藻类及高等植物碎屑、水底腐殖质等,亦摄食浮游动物、小型甲壳动物、水生昆虫及幼虫等动物性食物,人工饲养时可投喂麸皮、米糠、禽畜粪便、膨化颗料饲料等。

二、自然饵料钓黄尾鲴可以用自然饵料,主要有两大类,其一是米饭、发酵麦粒、嫩玉米粒或发酵玉米粒等素饵,其二是蚯蚓、红虫、面包虫、沙蚕等荤饵,其中夏、秋等气温偏高的季节用素饵钓黄尾鲴的效果相对较好,而春、冬等气温偏低的季节则建议用荤饵。

三、商品饵料钓黄尾鲴可以用商品饵料,所谓商品饵料是指饵料厂商加工并包装好的粉状饵料,例如龙王恨旗下的野战蓝鲫、化氏旗下的化氏大黄尾、钓鱼王旗下的疯钓鲫、老鬼旗下的九一八等商品饵料均可钓黄尾鲴,若是黑坑或竞技钓还要添加一定比例的原塘颗粒。

四、自制饵料钓黄尾鲴可以用自制饵料,所谓自制饵料是指钓鱼人自己动手做的饵料,事实很多钓鱼高手都是用自制饵料钓鱼的,例如麦麸、米糠、面粉、玉米渣等都可用来自制黄尾鲴饵料,为了增强饵料的诱鱼效果还要适量添加些虾粉、骨粉、红虫粉、鱼粉等。

五、经典配方1、配方一:野战蓝鲫40%、九一八野战篇40%、腥版速攻2号20%,可搓可拉,搓饵饵水比1:0.8,拉饵加10%拉丝粉、饵水比1:1。

2、配方二:库战黄尾鲴40%、九一八野战篇40%、速攻2号20%,可搓可拉,搓饵饵水比1:0.8,拉饵加10%拉丝粉、饵水比1:1。

3、配方三:化氏大黄尾40%、4#鲫40%、新四季20%,或化氏大黄尾60%、6#鲫20%、新四季20%,饵水比1:0.6~1:0.8搓饵钓底。

垂钓黄尾鲴的饵料钓具钓法技巧

垂钓黄尾鲴的饵料钓具钓法技巧

垂钓黄尾鲴的饵料钓具钓法技巧黄尾鲴,俗称黄尾鱼、黄尾刁,鲤科。

体扁长,呈银白色,尾呈金黄色,体重一般在几十克到几百克。

在长江流域的湖泊、水库中分布很广,多为自然繁殖。

此鱼外形漂亮,肉质鲜美,更吸引人的是,它野性十足,上钩后冲击力大,有极佳的手感和刺激,因此,越来越多的钓手偏爱垂钓黄尾鱼。

现将本人多年垂钓黄尾鱼的经验,介绍给广大钓友。

一、垂钓黄尾鲴最佳钓饵是线虫线虫,中文名红线虫,别名丝蚯蚓、水蚯蚓、红丝虫,属环节动物水生寡毛类,长几厘米,体红色或青灰色。

它主要生活在水下沟渠的泥土中,一团团地,繁殖力极强。

可将带泥的线虫捞出后,放在盆内,在淤泥表面放一张窗纱布,然后盖上盆盖,片刻后,线虫爬满窗纱布,这时把窗纱布上的线虫放入水中再淘洗干净。

若线虫在第二天或以后几天用,可将其放在阴凉潮湿的水泥地上,每天在上面洒几次水即可(它团聚在一起,不会乱爬)。

也可放在水中养着,但要勤换水,线虫最怕缺氧和高温。

线虫还是在长江里垂钓鳊鱼、鲤鱼、鲫鱼、白鲦、刁子的最佳饵料。

在水库钓鱼和堰塘里垂钓效果也不错。

到钓场以后,将装着线虫的桶沉入水中。

线虫适应水温以后,用手搅拌线虫团,待活线虫沉淀以后,将死虫和浊水倒出。

反复几次。

将活线虫装满钓饵盘,剩余的放在桶中,桶沉入水中养线虫。

最好用极细极密的不锈钢丝网制作一个筛网盆,在水中养虫效果更好。

二、垂钓黄尾鲴最佳诱饵窝料是油菜籽饼垂钓黄尾鱼,诱饵以菜籽饼为主,结合不同的钓场情况,诱饵中可掺入商品饵、鱼饲料、黄泥巴等。

购买菜籽饼时要嗅一下,又香又新鲜的油菜籽饼最好。

三、垂钓黄尾鲴要准备线虫耳盘线虫饵盘可仿照钓箱和铝合金钓台,所配备的圆饵盘外形制作(制作材料可用酚醛树脂板,板厚0.5厘米左右),嵌入10块小强力磁铁,然后在没有嵌磁铁的地方,钻上10个小孔。

板面绷上极细极密的不锈钢丝网布,用0.5厘米左右高,近1厘米宽的树脂板边子压住后,把压住部分粘牢(为了节省材料,也可做成18乘16厘米的长方形),一个经久耐用的线虫拉饵盘就制作好了。

也谈圆吻鲴钓法

也谈圆吻鲴钓法

也谈圆吻鲴钓法
鲴鱼,鲤科,头尖吻钝,有三个品种,一是细鳞斜颌鲴,二是银鲴,三是圆吻鲴。

黄姑的典型特征就是嘴向前突出,形似猪嘴,并且口在下位,头尖小,吻端圆而突出,口呈一横裂,上颚长有发达角质缘,挡住了差不多一半的鱼嘴。

性喜温,底栖,是一种生活在黄河、长江、珠江等流域的淡水鲤科、杂食性小型鱼类,俗称黄姑,有的地方也叫黄鲴、青尾、尖嘴等名称。

我国大江南北的一些水库、湖泊等淡水水域都有它的踪迹,其食性广,生长快,抗病性强。

黄姑鱼体型美观,肉质细嫩、肉多刺少,味道鲜美,蛋白质含量在25%以上,营养价值高,深得垂钓爱好者青睐。

鲴鱼的主要食物就是底生藻类、浮游生物、生长在石头上青苔和苔鲜等藻类物质,其发达的角质喙就是用来刮食这些食物用的。

黄姑鱼性喜温,天越热吃口越好,6、7、8、9月份是钓获此鱼的最佳时间。

黄姑鱼虽然是底层鱼类,却并不在水底生活,而是在离底20-40厘米左右的地方集群活动,这也是很多钓友钓不多少黄姑鱼的重要原因。

主线0.8号,子线0.4号,钩1-2袖钩,浮漂使用打截口的枣核型细长尾、长脚1号芦苇浮漂,空钩半水调高钓低目,钓离底。

拉饵钓,拉出饵团越小中鱼率高越,主打行程,抓小口。

饵料:腥香型饵料,雾化能力要好一点,才能保持钓点内的饵料不断,才能更好的诱留鱼,否则,进窝的鱼会很快离开。

钓鲴鱼,要打频率战,钩饵到位后,可稍等片刻,如无鱼咬钩就应提竿换饵,不可久等,钓获量才高。

钓鲴鱼的技巧与常识(黄尾鲴、圆吻鲴等)

钓鲴鱼的技巧与常识(黄尾鲴、圆吻鲴等)

钓鲴鱼的技巧与常识(黄尾鲴、圆吻鲴等)据资料介绍,鲴鱼种类多,主要有四种:细鳞斜颌鲴、黄尾密鲴、圆吻鲴、银鲴,鲴鱼是它们的统称,其食性、钓法基本相同。

朱俊芝钓友说的黄鲴鱼应当时黄尾密鲴,汉中地区四个品种都有,但以细鳞斜颌鲴适量最多。

黄尾密鲴和细鳞斜颌鲴是鲴鱼里最有经济价值的物种,适宜规模养殖,汉中地区所产的鲴鱼都是野生,没有专门养殖。

鲴鱼脾气暴躁,上唇前突似鹰钩,我地钓手给他起了一个形象的名字——鹰鱼。

以前我还以为他是白条的变种,不了解其真实身份,不知其习性,所以难以钓获。

经过不断研究学习,特别是与周围钓友经常交流,我不但摸清了鲴鱼的习性,也掌握了他的基本钓法,现在钓鲴鱼不再是件难事,关于鲴鱼钓法,朱俊芝钓友的文章已经说得十分详细,我认为再把我地钓友的一些经验介绍给大家,相互学习切磋,共同提高钓技,是件锦上添花的事。

一、做窝尽管鲴鱼对食物不挑剔,但垂钓高手做窝却十分讲究。

首先窝料就与众不同:廉价的小鸡饲料加上一半黄泥巴就足以把鲴鱼乐得晕头转向。

鲴鱼特别喜欢在水质干净但有一溜浑水的地方活动,能找到这样的钓点最好,多数时候要靠人工制造。

打窝也有技巧,有时钓的好好的,突然出现断口,排除鱼稀的因素,主要原因是窝子里没食了,鲴鱼脾气暴躁不愿意久等;窝子也不能做大,否者这些好动的家伙吃饱了就会扬长而去,因此开始做窝时不要一次投足,拳头大的两团就行了,窝料要松散不要攒紧,以制造雾化效果,以后每隔一段时间撒上两团窝料,这点很重要。

不要嫌麻烦,也不要担心频繁补窝会惊散窝子,脾气暴躁的鲴鱼可不像老成稳重的鲤鱼那么刁滑。

二、饵料不要总以为钓鱼高手都有秘密饵料,其实他们对使用哪种品牌的钓饵都没有特别的偏好,多用的都是普通钓鲫鱼的商品饵。

野战蓝鲫加小鸡饲料开出的拉饵时我地钓手最常用的饵料,效果不错,这款饵料有粗有细,既有雾化成分又有留鱼颗粒,还能和窝料保持一致。

其次野战蓝鲫色泽鲜红非常醒目,容易引起鱼儿注意。

要说高手一定有秘诀,那就是他们上饵很讲究手法,手上饵分成两半,一半拉饵一半搓饵,通常上钩搓松散大饵,下钩拉大饵,要求饵料从水皮就开始雾化,到底后只要保证一个钩子上有残留就可以了,如果能控制下钩到底后只有米粒大的一点残留效果最好,鲴鱼最喜欢在浑水里追逐那一丁点醒目的食物。

鲴鱼养殖技术和管理

鲴鱼养殖技术和管理

鲴鱼养殖技术和管理鲴鱼是一种重要的淡水经济鱼类,也是我国重要的食用鱼类之一。

鲴鱼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及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其适宜适合健康饮食观念的需求。

鲴鱼的养殖技术和管理是饲养员必须掌握的重要知识,下面将对鲴鱼的养殖技术和管理进行详细介绍。

一、鲴鱼品种常见的鲴鱼品种有黄鲴、银鲴、尖吻鲴等。

其中,黄鲴适宜墨西哥湾流域,适温范围为18~30℃,能适应各种水体,水质杂质较多或含食物较少的水体也能生长繁殖,适合于我国的南方、中南部和西南省份。

银鲴适宜中国北方,适温范围4~30℃,对低温耐力好,适合于我国的东北、华北和青海、甘肃等省份。

二、鲴鱼养殖场选址笔者认为,鲴鱼养殖场选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选用平缓的地势,地势不宜过陡,尽量选择垂直于水源方向的坡面,不要在深山或悬崖陡岩处选址,以防土石流、滑坡等自然灾害。

二、水质首先要符合国家的环保标准,选用水质优良的水源。

三、选用地脉清晰、气候适宜的地区进行养殖,以保证鲴鱼的生长和繁殖。

四、选址要便于水电、交通和通讯,方便管理和后期销售等。

三、鲴鱼的水质要求鲴鱼是一种喜好清洁、水质要求高的鱼类。

其适合的水温范围为18~28℃,PH值应控制在6.5~8.5之间,总硬度应保持在80~200mg/L之间,氨氮值小于0.5mg/L,溶解氧需维持在5~8mg/L。

同时,水质要求水质杂质少,污染物含量低,污染源不直接对其影响,水源稳定,水流畅通,水温适宜等。

四、鲴鱼的养殖技术1. 面积鲴鱼养殖的面积大小,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但是建议首先根据可行性研究报告评估;其次要根据地形、人力、财力等方面的因素选择合适的面积。

如果面积过大、数量过多可能导致饲料不及时补充或管理不当等问题;而如果面积过小,那么可能会导致成本过高,无法达到预期的效益。

2. 饲料1)青蒿:青蒿是有机标准化养殖的理想饲料,青蒿有良好的生长速度,在饵料中注入适量的青蒿可以促进鲴鱼的成长。

2)垃圾碎片和蚯蚓:这些饲料是几乎每个鲴鱼都可以吃的。

钓鱼技巧之钓具:万能袖鱼钩钓鲴鱼的技巧

钓鱼技巧之钓具:万能袖鱼钩钓鲴鱼的技巧

万能袖鱼钩钓鲴鱼的技巧鲴鱼是鲤科鲴属小型淡水鱼类,因尾鳍呈桔黄色也称黄尾鱼,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的溪流、江河、湖库等水体中,杂食性,主要以藻类、浮游生物、高等植物碎屑等为食,接下来来讨论下万能袖鱼钩钓鲴鱼怎么样!一、钩型特点万能袖鱼钩特别适合钓鲴鱼。

鲴鱼是鲤科鲴属小型鱼类,因尾鳍呈桔黄色也称黄尾鱼,广泛分布于各地的溪流、江河、湖库等水体中,常见个体在500克以内,最大个体可达1.5千克,钓鲴鱼常用的鱼钩有袖钩(包括金袖、万能袖、赤袖)、溪流钩、海夕钩、秋田狐钩等。

二、钩号划分万能袖的型号有1号、2号、3号、4号、5号、6号、7号、8号等,从尺寸上看1号万能袖(钩身长约6.9毫米、钩门宽约2.6毫米)要略大于1号袖钩(钩身长约6.5毫米、钩门宽约2.7毫米),从拉力值上看1号万能袖(拉力约1.6~2.3千克)要相当于2号袖钩(拉力约1.8~2.1千克)。

三、尺寸对照钩号钩身(mm)钩门(mm)钩底(mm)钩径(mm)拉力值(kg)参考钓重1号6.92.62.90.321.6~2.31两以内2号7.73.23.50.352.1~2.61两至2两3号7.93.83.80.382.5~3.22两至半斤4号8.84.64.20.413.0~3.8半斤至1斤5号9.15.04.70.443.5~4.11斤至2斤6号10.05.55.20.464.0~4.72斤至3斤注:万能袖钩实际上并没有尺寸标准,生产厂家不同万能袖钩的尺寸、拉力值等均可能不同。

四、线组搭配钩号拉力值(kg)子线主线参考钓重鱼种1号1.6~2.30.4号0.8号1两以内白条、麦穗2号2.1~2.60.6号1.0号1两至2两鲫鱼、白条3号2.5~3.20.6号1.0号2两至半斤鲫鱼、罗非4号3.0~3.80.8号1.2号半斤至1斤鲫鱼、罗非5号3.5~4.11.0号1.5号1斤至2斤鲫鱼、罗非6号4.0~4.71.2号2.0号2斤至3斤罗非、鲤鱼注:上述万能袖钩的线组搭配仅供参考,若在鱼不活跃的深秋、冬季、早春也可用小1号的线组。

钓银鲴鱼技巧

钓银鲴鱼技巧

钓银鲴鱼技巧
银鲴是我国南方的一种常见鱼类,其个体不大,最大可长达1米,因其颜色洁白如银而得名。

银鲴的营养价值很高,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微量元素,味道鲜美。

是一种深受人们喜爱的食用鱼类。

我们在垂钓时,除了要注意鱼漂的动作和漂相外,还要掌握一些垂钓技巧。

1.选钓点宜在水流较缓、水面较宽的地方。

钓场的选择应尽量选择有水草、障碍物或小岛的地方。

最好是有建筑物或大树干的地方。

2.钓竿宜用4.5米以上硬调鱼竿,硬度在4~5级为好,竿长以70厘米左右为宜,不宜太短。

竿长太短,不易观察鱼漂动作和漂相;竿太长,又会增加垂钓的难度和劳累。

3.钓钩可用伊势尼1号或2号钩,钩条粗而结实,钩尖锐利且向内弯曲不外露;用小钩也可,但应注意鱼线不宜过细或过长。

4.浮标可采用1号铅坠,也可用2号铅坠,配上3号主线或2号子线,主线要在1号线上。

—— 1 —1 —。

钓鲴鱼的技巧有哪些

钓鲴鱼的技巧有哪些

钓鲴鱼的技巧有哪些鲴鱼繁殖能⼒强,对⽔质的要求⽐较⾼,因其⾁质鲜美、营养丰富、⾊泽鲜艳,同样深受很多钓友的喜爱。

但是钓鲴鱼也是有⼀定难度的,需要考虑很多的⽅⾯,下⾯就为各位钓友分享⼀些技巧。

⽬录1 做窝2 饵料3 调漂4 钓点1做窝鲴鱼通常会在清澈且带有⼀点混浊的⽔域活动,如果可以找到这样的钓点也是极好的。

打窝的窝料要松散的能够产⽣雾化效果,之后就每隔⼀段时间撒上两团窝料,这种⽅法可以有效避免长期窝内没有饵料,让焦急的鲴鱼中途离去。

但是运⽤这种⽅法也不要⼀次性投的太多,要尽量保持在拳头那样的⼤⼩,以免它们饱腹⽽去。

2饵料野战蓝鲫加⼩鸡饲料开出的拉饵是最常⽤且效果最好的⼀种饵料,这款饵料有粗有细,既有雾化效果⼜有可以有效吸引鱼的颗粒成分,还能和窝料保持⼀致。

其次野战蓝鲫的颜⾊⾮常的明显,容易引起鱼⼉察觉。

上饵时需要将⼿上的饵分成两半,拉饵和搓饵各⼀半,通常上钩把⼤饵搓松散,下钩拉⼤饵,饵料要从⽔⾯就开始雾化,到达⽔底后只需要⼀个钓钩上有残余部分就⾏了。

最好可以控制下钩到达⽔底后只有⽶粒⼤的⼀点残留,鲴鱼会对⽐较浑浊的⽔域⾥的⼀点明显饵料感兴趣。

3调漂鲴鱼的上嘴唇厚⽽突出,这就造成了其咬住钓饵时,上嘴唇会最先碰到⼦线。

垂钓鲴鱼⼀定要钓钝,可以调⽔平钓2⽬,调4⽬钓5⽬和6⽬。

有时即使钓钝也要放⼝,等⿊漂或者顶到上⾯⼜停了⼀下之时再提竿。

在垂钓鲴鱼时要根据天⽓和地形来离底钓或钓浮,但可能会影响漂相,每次反复提起钓竿,不是空竿就是挂鱼,此时应该上顶然后下顿,其次是上顶⾄停顿,突然加速下滑同样可以捕获⼤鱼。

4钓点鲴鱼对⽔质和周围环境有较⼤的兴趣,没有鱼窝⼜想靠饵料的⽓味来吸引它们会有较⾼的难度,所以钓鲴鱼关键在于要选好钓点。

即使坝基下、乱⽯堆、黄泥坡前都会有鱼,也只有某⼀两个钓位的上钩率会⽐较⾼。

钓鲴鱼的难度在于钓点的选择,在同⼀个⽔域也不⼀定会有很⾼的钓获量,这就需要善于观察,在鱼窝、饵料、浮漂上多多改进。

我来分享下钓黄尾鲴和红尾鲴等鲴鱼的钓鱼经验

我来分享下钓黄尾鲴和红尾鲴等鲴鱼的钓鱼经验

我来分享下钓黄尾鲴和红尾鲴等鲴鱼的钓鱼经验如今逐渐形成了应当钓顿的共识,并认识到钓顿不仅是基于黄尾鲴的口型,更是取决于黄尾鲴特殊的索饵方式——啃食。

黄尾鲴才会成为人们最容易钓获,也是钓获量较多的鱼种。

也正是基于黄尾鲴这样的摄食本领,我们可以料想,它的吃口也是不会“轻”的。

某日将原来钓3目调到8——10目,心想就钓死口,钓几条算几条,不求鱼只求轻松。

然而见证奇迹的时候就这样发生了。

此时,假动作几乎不见了,其漂象或是轻轻的往上送1——3目,然后就是一个大幅度的匀速下沉,或是直接一个大幅度的匀速下沉,而且都是正口,钩刺入深。

由于因黄尾尾部的触碰主线或水流带动主线,黄尾刚要吸入钩饵,钩饵在黄尾索饵动作的作用下又移动了,故它就不停的追逐饵料,反应到浮漂上就是不断的慢慢的上升,或慢慢的下沉。

而下顿的动作也就是它追逐到钩饵时,为不使钩饵再次移动的一个快速的吸入的一个动作在浮漂上的漂象。

如果钓5目以上,此时钓组在水底的状态是钩饵、子线、连接环,甚至主线的一部是横卧水底,钩饵离垂直水底的主线就有了一定的距离,黄尾索饵时,其尾部就不易触碰到主线,黄尾索饵游动造成的水流对主线影响也不大,故假动作几乎很少,且钩饵也几乎是顺着陡坡静静的停留在一个位置,这就大大的方便黄尾索饵,当它吸入钩饵后,不致同类或其他鱼类抢食,就会快速的游离,故反应到浮漂上的漂象就是匀速的大幅度的下沉(上浮的情况极少)。

二是短子线(0.6号,5——7厘米)的作用就是提高钓组的灵敏度,以弥补钓顿的不足。

如果子线过长,入水后就会呈弯曲状,,当黄尾吸入钩饵后,反应到浮漂上信号就要比短子线的钩组慢,,甚至入水后还会折返到垂直水底的主线附近,而短子线几乎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基本上是平直的卧于水底。

三是不易惊动窝里的鱼。

这样的钓顿法,黄尾可以稳稳当当的吸食,吸入钩饵后游动,带动浮漂匀速下沉,此时提竿,无需抓顿口那样突然有力,而是顺势的提竿,由于平卧水底的线组较长,提竿后就有一个缓冲,不致使黄尾突然的受惊,当它明白被擒,此时黄尾已离底有一定的距离了。

钓青尾鲴的方法技巧

钓青尾鲴的方法技巧

钓青尾鲴的方法技巧钓青尾鲴是钓鱼爱好者非常喜欢的一种钓鱼活动,因为青尾鲴营养丰富、味道极佳,而且钓起来非常具有挑战性。

下面就分享10条关于钓青尾鲴的方法技巧,并展开详细描述。

1.选择适合的钓具。

在选择钓具时,要选择钓竿长度适中、鱼线细且耐磨、鱼钩锋利、漂浮器轻便且稳定的钓具。

这些都是保证钓青尾鲴成功的关键。

2.选择合适的饵料。

钓青尾鲴的饵料有很多种,比如虫子、蚯蚓、蚂蚱、软虫等等。

但最大的特点是选择不同种类的饵料来钓鱼时效果非常显著。

3.在合适的时间进行钓鱼。

钓青尾鲴的最佳时间是早晨和黄昏时分,在这两个时段里鱼儿活泼、觅食量大,非常适合钓鱼。

4.合理的掎角重心。

掎角重心是指左右比重一致,不要过分偏向某一侧。

如果掎角不平,在钓鱼时会很不方便,也会影响成功率。

要注意保持平衡。

5.控制浮漂下沉速度。

浮漂下沉速度过快或过慢都会影响钓鱼效果。

一般来说,掉落的速度需要适当加快,这样才能引起大鱼的注意。

6.随时调整浮漂位置。

当浮漂不断上浮时说明鱼儿可能已经咬钩,需要调整浮漂位置。

在调整浮漂位置时要动作轻柔,快速准确地将鱼钩拉起。

7.正确施放鱼线。

在钓青尾鲴时,鱼钩被咬时,要迅速拉起鱼线。

要注意不要让鱼钩脱钩,也要注意不要让鱼线太松了,要保持适当的张力和角度。

8.提高耐心。

在钓鲫鱼时,经常需要等待很长时间,如果没有耐心就很难成功。

钓鲫鱼者需要有耐心,并且保持足够的耐心。

9.做好记录。

在钓鲫鱼时,钓鱼者应该记录每次的钓鱼情况,包括时间、鱼的数量、大小、位置、深度、水温等等。

这些记录可以帮助钓鱼者更好地掌握钓鱼技巧。

10.注意安全。

在钓鲫鱼时,要注意安全。

在到达钓鱼地点后,首先要检查是否存在危险,如断坑、洪水等。

在钓鲫鱼过程中,要注意避免滑到水中,要注意不要过于贪心,过深的水域不要深入。

安全第一,钓鱼第二。

以上就是关于钓青尾鲴的方法技巧,钓鲫鱼是一项需要技巧和经验的运动,只有不断练习和总结经验,才能提高自己的钓鱼技术。

野外垂钓鲴鱼技巧大全

野外垂钓鲴鱼技巧大全

野外垂钓鲴鱼技巧大全在笔者的家乡江西省,鲴鱼是黄尾、青尾、圆吻鲴这几种鱼类的统称。

鲴鱼属鲤形目、鲤科、密鲴亚科、鲴属,是江西省鄱阳湖水系、湖南省洞庭湖水系中的特有鱼类。

由于此鱼的鱼鳍与鱼尾分别呈青黄色和橘黄色,故在一些地区也有黄姑子、沙姑子、黄条、黄川、黄尾鱼等俗称。

鲴鱼喜食腐泥及有机碎屑等食物,有净化水质、改善生态环境的特殊能力,因此又称“生态鱼”。

该鱼的主要特点是力气大,尤以中钩之后挣扎的力道著称,巴掌大小的鲴鱼咬钩之后就够钓者折腾一番。

因此,鲴鱼是广大钓友非常喜欢挑战的对象鱼种之一。

每年的夏初和秋末是垂钓鲴鱼的黄金季节,但是,鲴鱼在冬季也会开口,而且在冬季晴朗的天气里极为活跃。

因此,在江西和湖南地区,鲴鱼成为很多钓友在冬季主钓的对象鱼之一。

只要钓法对路,钓者不仅能享受同鲴鱼过招儿的刺激手感,还会有丰厚的收获。

垂钓鲴鱼时,窝料是重中之重。

鲴鱼是生活在水体中下层的鱼类,从它们的生理结构来看,它们的肠相当长,约为体长的10倍。

这种生理结构决定了它们的消化能力极强,而且食量极大,故生长速度也较快。

由这个生理结构特点不难看出,钓鲴鱼必须打窝,否则就留不住这些贪吃的家伙。

不过鲴鱼对窝料的要求并不是很高,只要用鱼饲料,小鸡饲料混合商品鲮鲴颗粒来打窝就可以了。

如果钓者计划钓一整天的话,至少要准备2~3千克窝料。

因为鲴鱼的食量极大,所以钓者在施钓的过程中要不停地续窝。

下竿前要先打半斤窝料,等有口了或上鱼之后再撒一把窝料,也可以每隔一刻钟就续一把窝料。

说完窝料之后,我们再来说说钓饵。

鲴鱼十分喜欢偏腥香型的饵料,所以我们可以用商品饵加虾粉再加拉丝粉来开饵。

为了适应鲴鱼的口味,一定要多加些虾粉。

此外,我们也要在钓饵中加入少许雪花粉,以增强钓饵在水中的雾化状态。

施钓时,钓者应先钓搓饵再钓拉饵。

由于鲴鱼的嘴巴较小,吃口较轻,所以针对它们的饵料状态尤为重要。

在开饵时,我们要将饵料调得偏软些,同时加强饵料的雾化效果,以钓饵能在冷水中雾化为最佳状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各品种鲴鱼垂钓手法(精髓)一、什么是鲴鱼鲴鱼是一种底栖类鱼种,是细鳞斜颌鲴、黄尾密鲴、圆吻鲴、银鲴等四种鲴鱼统称,属鲤形目、鲤科、密鲴亚科、鲴属。

其中黄尾密鲴俗称黄鲴鱼,也称黄尾、黄姑子、黄梢、黄白等。

特点是头尖吻钝,口小,下位呈弧形,下颌前有比较发达的角质边缘,腹部在肛门前方有不明显的腹棱。

黄尾鲴鱼,身长侧扁,腹部银白色,背鳍灰色,其他各鳍均浅黄色,尾鳍呈麦黄色,也有呈桔红色。

是湖南省洞庭湖水系的名产,由于此鱼鳍与鱼尾分别呈青黄色与桔黄色,规格一般在500克左右,湖南地方名为黄板刁。

黄尾鲴在自然水域亦有生存,就是对水质要求较高,但在汛期,也会在较为浑浊的水质中出现。

黄尾鲴特别耐高温,在大太阳天垂钓,往往能见到钓位前方水底下,一群群的鱼群反着白光,那就是黄尾鲴在群聚。

二、鲴鱼经济价值鲴鱼易规模养殖且营养丰富,深受群众喜爱,是有重要经济价值和发展前途的自然增值优良鱼类,是全国重点推广的四大优质鱼之一,可作为当前农业水产品结构的最佳优质鱼种进行调整、优化。

广东河源市源城区黄尾鲴10元/斤;江苏盐城市大丰区黄尾鲴8元/斤。

鲴鱼的品种与产地不同,价格也会有所差异。

(此价格仅供大家参考,具体应以实地为主)三、鲴鱼生活习性鲴鱼通常生活在江河、湖泊等开阔水域的中下层,其中银鲴和黄尾蛔多栖息于江河的中上游水段,细鳞斜颌鲴栖息于下游,圆吻鲴常栖息于上游。

冬季在深潭越冬,繁殖季节上溯至流水浅滩产卵繁殖。

鲴鱼以自然水域中固有的高等植物碎屑、水底腐殖质和水生昆虫为主食。

四、鲴鱼分布范围常见的典型河川性中小型鱼类。

多分布于亚洲,中国各主要江河流域均产。

五、鲴鱼品种分类及垂钓相关事宜黄尾密鲴黄尾密鲴俗称黄尾、黄片、黄姑子、黄瓜鱼等,是一种中小型淡水鱼类,主要分布于长江、珠江、闽江及闽东南各溪流,具有食性杂、生长快、适应能力强、易捕捞等特点。

1.形态特征黄尾密鲴体长而稍侧扁,腹部圆。

头小而尖,眼居头侧上位,吻端圆突,吻长小于眼后头长,口小下位,横裂呈弧形,下颌有发达的角质边缘。

体长为体高的3.2~3.6倍,为头长的4.4~4.8倍。

头长为吻长的2.7~3.7倍,为眼径的3.7~4.7倍。

下咽齿3行,主行侧扁,外形呈细条状。

鳃耙47~51,短而侧扁,呈三角形,排列紧密有。

胸鳍不发达。

腹鳍起点位于背鳍起点下方稍后。

臀鳍较小,有9~11根分枝鳍条。

尾鳍分叉,上下叶近相等。

侧线前部弯曲,后延至尾柄中央。

鳞较小,侧线鳞63~68。

肛门靠近臀鳍,肛门前有一小段不明显的腹棱,以此区别于细鳞斜颌鲴。

体色背侧灰色,腹部银白色,鳃盖后缘有一条浅黄色斑块,尾鳍桔黄色。

2.生活习性黄尾密鲴属底层鱼类,通常生活在江河、湖泊的中下层,尤其喜栖息于多水草、软泥底质的水域底层,一般少到上层水域活动,但在缺氧时会浮上水面而出现"浮头"现象。

生存水温5℃~38℃,最适生活温度16℃~30℃。

冬季群集在深水处越冬,春季水温回升时开始分散于水域下层,繁殖季节上溯至流水浅滩产卵繁殖。

在池塘养殖条件下,最适生长水温18℃~25℃;水体最适溶解氧含量在3mg/L 以上,当溶解氧含量低于1.5mg/L时出现缺氧浮头,甚至窒息死亡;适应pH范围在6.0~8.5,最适pH6.8~7.5。

3.食性与生长黄尾密鲴属杂食性鱼类,食性特点偏于植物性,主要食物以高等水生植物碎片和藻类为食,摄食方式以下颌角质边缘刮取。

仔鱼阶段以浮游生物为食;体长达3cm以上转食附生藻类、水生植物的枝叶、有机碎屑以及一些底栖生物。

在池塘养殖条件下,常栖息于水体下层,刮取有机碎屑、腐殖质及水体中的附生藻类等,也可摄食人工饲料(如米糠、麸皮、菜籽饼和配合饲料等)。

若与其它鱼类混养,放养量适中时可不必增加投喂饲料,只靠其它鱼类摄食的剩余饲料残渣和天然饵料生物即可。

4、垂钓时机气温较冷的月份,黄尾巴很少咬钩。

而在四五月份、江南一带小麦成熟时,它们集群,溯游到浅滩产卵,这个时节是一年中垂钓黄尾鲴的头个黄金季节,北方则因为气候上的差异会有所推迟。

到了夏季,也是比较适合钓黄尾,只是白天太热,出钓时间最好选在高温天的晚上,也是钓黄尾巴的好时机。

立秋后(南方十月、十一月、北方八九月),秋高气爽,氧分充足,水温适宜,已长得很肥硕的黄尾鲴为过冬,必须要补充营养,这时又是一个最佳垂钓时期。

鲴鱼对水温的适应性很好,和鲫鱼差不多,但是它对溶氧量和水质非常敏感。

所以,快要下雨,尤其是一丝风都没有的时候鲴鱼是绝对不开口的。

另外,大雨过后涨浑水的时候也很难钓到。

最好的天气是1、2级北风,气温15-25度,气压1000-1010,钓早晚气温相对比较低的时间段。

5、垂钓实施a、选择钓位选择一个好的钓位,对垂钓黄尾鲴来说非常关键。

原则上应根据黄尾鲴的生活习性,选择黄泥坡、坝基下、乱石堆、华尖、陡岩、深浅交汇及库内大弯处。

陡坡优于平地,泥坡优于岩坡;而在黄尾鲴产卵期,沙土混合的缓坡则为最优的钓点。

不过,随季节的变化,钓位的选择也略有差异。

每年清明节前,可找向阳、陡坡、水底有乱石杂物、水深1.8—3米且不太挂钩的地方。

清明节后,随着气温的上升,要选浅滩、深浅结合处、坡度较平缓等水深在1.2—1.5米的钓点下钩。

初夏、秋季,阴天时钓浅;仲夏,晴天亦可钓深水。

b、如何打窝窝里饵料不足时,鲴鱼因为脾气暴躁不愿意久等而离去;窝子也不能做大,否则这些好动的家伙吃饱了也会扬长而去,因此开始做窝时不要一次投足,拳头大的两团就行了,窝料要松散不要攒紧,以制造雾化效果,以后每隔一段时间撒上两团窝料,这点很重要。

c、配备钓具黄尾鲴虽然属中小型鱼类,但中钩的瞬间冲劲儿十足。

竿子太硬,容易断线跑鱼;竿子较软,又不能轻易抄之入护。

因此在钓竿选用方面,要结合鱼的大小和挣扎力定调性。

通常我钓150克以下的黄尾鲴,多选用三七调竿;对付200克以上的,常使用二八调竿。

钓竿长短也要适宜。

竿子太长会造成扬竿过迟,以我的经验;水浅、鱼小,用十二尺竿;水深、鱼大,用十五尺亦足够。

钓线选择方面,主线要用质量比较好的,根据鱼情配置0.5---0.8号;子线也应使用结节力强、有一定伸缩性的优质线,以0.3---0.6号为主,长度12---18厘米为宜。

钓线选择同样要视水温高低、鱼挣扎力大小进行更换,只要主、子线能承受住鱼的拉力即可。

浮标的选择,要依据天气的变化和鱼情的快慢而定;鱼摄食强烈时,选择标身适中、翻身快、稳定性强的2—3号硬尾标(11—13目)或软尾标;鱼开口小时最好选用细长身、短碳脚、细长硬尾的灵敏度较高的小号浮标,这样可以有效放大鱼咬钩的信号。

鱼钩的选择方面,由于黄尾鲴口裂小,口裂上长下短,就饵表现轻微(以下颌角质边缘刮食),所以用钩不能大,4号左右袖钩比较适合它吸入口;双钩距正常在两个钩左右为宜,如果鱼的密度大、个体又大时钩距要适当加大,可以增加中双尾的机会。

另外,所选鱼钩要具备一定的锋利度(刺鱼快)和坚韧性(要能抗住黄尾鲴的冲力),这样才能减少鱼脱钩。

d、配置钓饵钓饵一直是众多钓友关心的话题,根据鱼的食性、季节、水温变化合理搭配鱼饵,是提高黄尾鲴钓获量的重要因素。

黄尾鲴主要以藻类和高等植物碎屑、青苔,或者浮游物、水生昆虫为食。

成鱼后,主要的食用大量的腐屑和极少数着生硅藻、颤藻,食物营养价值很差,因此导致成鱼整年摄食,摄食量大,这是黄尾巴的摄食特点。

根据以上特点,我们在钓黄尾巴的时候,用腥味、香味均可,加点藻类的商品饵混合一下就可以了。

为了加速诱鱼,可以选择开制快频率的拉饵。

笔者喜用蚯蚓做钓饵,效果往往也不错,但需先用腥味底料来做窝。

若是用活饵蚯蚓,则应以中小型为宜;若太大,则影响进口。

如果用饵料,则要加有澡元素成分的饵料,其他的跟钓鲫鱼类似,只不过加50%的藻成分饵料。

在水温较低的季节,往饵料中添加50%左右的高动物蛋白腥饵,则具有较强的诱食力,实战钓效明显。

气温、水温较高时,要降低饵料中的腥饵,加大超级诱等粗颗粒一类的成分。

在鱼食欲弱时,可添加适量草梅香或是奶香的饵料,进一步调节诱食性,作用亦非常明显。

除此之外,鱼饵的状态是一个重要环节,要求是;搓饵要比重适中,柔软,便于鱼一吸进嘴;拉饵所拉出的饵球要圆而光滑,有良好的附钩性。

钩饵入水到位后只有米粒大的一点残留效果最好,鲴鱼最喜欢在浑水里追逐那一丁点醒目的食物。

钓鲴鱼是个力气活,不要死等,越是口稀抛竿越要勤,这样才能把鱼诱来并留住。

e、如何看漂黄尾鲴的体征和吸食习惯决定了钓法,如果按常规悬坠钓法,调高钓高,或者调高钓低,浮漂有动作,提竿却难中鱼。

这是因为鲴鱼吃饵时先是嘴唇上部触及子线,造成了许多假动作,所以浮标应调低钓高,让子线适当弯曲,这是钓上黄尾鲴的关键。

调灵钓顿,可以调水平钓2目,调4目钓5目、6目。

在小杂鱼多和大风大浪的天气,还可以采用钓跑铅的方法,效果不错。

有时天气和地形迫使我们钓离底、钓浮,这种时候以我的经验:上顶然后下顿命中率最高,其次是上顶至停顿,突然加速下滑也可逮。

大的动作不必抓,不是小鱼闹钩就是游鱼带动了线组。

有位钓鱼大师说:提竿准确及时,不如放慢半拍。

这对钓鲴鱼非常适用。

另外,钓黄尾鲴,要敢于放口,浮标轻微地一上一下急速回标或快速黑标的中鱼率都不会高,浮漂下沉到位,鲴鱼来后,先缓缓下沉一目,这时抓第一口命中率非常低,一般情况下,浮标上升1至半目到2目浮标下顿时中钩率最高,浮标慢慢上升中不要扬竿,等浮标瞬间停顿时才能扬竿中鱼。

再有黄尾鲴下颌具角质边缘较硬,故需要用稍大点力提竿,有利于钓钩的刺入。

根据黄尾鲴鱼的上下口裂长短不一的这一生理特点,钓底比钓浮略胜,脑线在水底弯曲形成一定角度,更适合和方便黄尾鲴鱼吸食,信号也很真实。

因为黄尾鲴鱼口裂小,鱼的个头也小,吸食的力度相对来讲,比其他鱼类的吸食力要弱一些,在深水区浮漂产生的信号,也就相对比较弱,因此采用拉饵垂钓,比搓饵垂钓略胜一筹。

钓黄尾鲴手法上更讲究搓拉结合,黄尾鲴鱼喜欢群居生活,在钓上几条鱼后,要及时补窝。

当窝中的鱼被我们钓了几条后感觉要停口了,要搓松软的大饵团及时补窝,将远处的鱼群再次引到窝中,等窝中有口后,又可以改为拉饵垂钓,这就是为什么身边的钓友会比你少钓几条鱼的主要原因。

f、抬竿飞鱼最后要提醒下钓友的是,黄尾鲴鱼属于中小型鱼种,一般都在半斤左右,最大见过1斤至2斤的。

但是力道、冲劲非常足,3两到半斤的黄尾鲴冲劲,不亚于1斤的鲤鱼。

如一次性飞鱼入护往往会伤及子线,正确的方法是在上鱼后马上向左侧倒竿,鱼不要拉出水面,划一个弧形,把鱼牵到面前的过程已消耗了鱼的冲击力,这时可以提鱼入护,大点的鱼可用抄网抄取。

另外,黄尾鲴的性情比较急躁,在钓到后不宜用手触摸(特别是夏天气温高时更要注意),鱼护以用大口为佳,且不要经常拉动,因为一旦用手取鱼或使用了小口鱼护,鱼在鱼护里不能自由游动,它很快就会死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