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其书
黄帝内经全文
黄帝内经全文范文一:我读过一本很有名的中医养生经典叫做《黄帝内经》,它是中国古代最早的医学经典之一,涵盖了人体结构、生理、病因、病理、诊断、治疗等方面的知识。
它的作者是古代中国传说中的医圣黄帝,所以被称为《黄帝内经》。
整本书包括《素问》、《灵枢》两部分,其中《素问》是基础理论,是医学骨架,而《灵枢》则是以临床为导向的实用性较强的内容。
《黄帝内经》不仅是一部中医学经典,也是一部人类文化的经典。
它以医学为基础,却涉及到广泛的人类学、哲学、文化、心理学等学科领域。
全书不仅讲述了医学知识的理论体系,还强调了养生保健的重要性。
医学与养生的结合使得这本书在古代中国社会中有着极高的影响力与价值。
在阅读《黄帝内经》时,我发现其写作重点着重于人的自然本能,人体运作规律和人体病因的概念。
书中非常强调良好的生活方式和健康生活的重要性,告诉我们身体健康是生存的基础。
它强调了治疗疾病应当从整体治疗上考虑,注重身体的协调与调节。
书中还特别提到饮食、运动、情志和生活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而这些对于我们日常的养生保健都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在用词上,《黄帝内经》语言优美,深奥易懂,把复杂的内容通俗易懂地表达出来。
书中特意使用了一些特殊的语言表达方式,如以“夫人之脉”代替“脉象”,以“五脏”代表人体主要器官,等等。
这些用词方式既符合当时医学知识的表达方式,也使得内容更加传统、典雅。
总的来说,《黄帝内经》是一部具有深刻历史价值和医学价值的书籍,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学习中国传统医学文化。
范文二:在《黄帝内经》中,我们可以找到中医完整的理论体系,从人体的构成到人体的疾病形成,再到治疗方法和药物治疗。
读这本书,使我更好地理解了中医执着于“治未病”的理念,非常注重人体内部的平衡与协调。
就整本书的写作重点而言,主要是关注人的身体和心理的关系,以及整体的健康保健知识。
《黄帝内经》提到的养生理念,如饮食、运动、情志等,涉及到了人体各个方面,从生活的角度出发关注了身心的健康状况。
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与神农本草经
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与神农本草经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与神农本草经是中国传统医学中至关重要的两部经典著作。
它们对于中医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不仅对医学界有着深远影响,同时也成为了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
本文将对黄帝内经和神农本草经的起源、内容以及其对中医学的影响进行探讨。
一、黄帝内经黄帝内经,又称《素问》,是中医学领域最早的一部专著。
相传该书是由中国的神农氏所创,以黄帝名义命名。
黄帝内经是中医理论的根基,主要讲述了阴阳学说、经络理论、病因病机等内容。
该书不仅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深入思考,并具有较高的实用性,更以其系统的理论架构为中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黄帝内经的内容包含了五千多年的中医经验,它通过阐述人体的生理和病理过程,阐释了人体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其中,黄帝内经提出了很多重要概念与理论,如《灵枢》中的“针灸”理论与技术、《素问》中的“阴阳五行”学说等,这些理论对于后来的中医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二、神农本草经神农本草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草药学著作,作者是远古帝王神农氏。
该书记录了大量的草药资源,对草药的性味、功效、应用等方面进行了详细描述。
神农本草经对中草药学的考据、分类以及使用有着重要的影响。
神农本草经的内容分为上、中、下三编,包含了365种常用草药的考察和论述。
通过对草药的认识和研究,神农本草经为中医学提供了重要的草药依据。
此书还提出了“三百六十五病,百病皆可治”的观点,强调了草药的多样性和适应性,充分展示了中医草药治疗的独特优势。
三、黄帝内经与神农本草经的影响黄帝内经和神农本草经作为两部流传至今的中国古代医学著作,对中医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首先,这两部经典为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完善奠定了基础。
它们通过对人体结构及其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的探讨,为后来中医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其次,黄帝内经和神农本草经为后世医者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和经验。
这两部经典讲述了中医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包括针灸、中药等方面的应用。
电视纪录片《黄帝内经》简介
电视纪录片《黄帝内经》简介很喜欢这部电视纪录片,其内容、配乐和场景拍摄等方面都具有相当的水准,而且深入浅出,内容丰富,除了可以让人吸取丰富的知识之外,还能享受音乐和画面的美感。
对于追求健康美好生活的朋友,一定很有帮助。
该片分医史篇、医理篇和养生篇三大部分,简介如下:成书于二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是本什么样的书?《黄帝内经》是中国奉献给世界的三大奇书(另外两部为《易经》与《道德经》)之一。
唐代鉴真东渡日本带去的《黄帝内经·太素》,至今还供奉在日本的皇家寺院中,奉为国宝。
北宋时,高丽国进献《黄帝内经·灵枢》,要求以此交换中国历代史等书。
苏轼五次奏本反对,皇帝仍坚持以《册府元龟》等书换回《黄帝内经》。
21世纪现代医学提出的生态医学等观点,竟然与二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相同……如果说,通过一部纪录片便能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思想,那么,这就是纪录片《黄帝内经》。
如果说,通过一部纪录片便能破译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机密,那么,这还是纪录片《黄帝内经》。
如果说,通过一部纪录片便能了解中国独特的养生思想,那么,这仍然是纪录片《黄帝内经》。
今天西方发达国家刚刚兴起的如医学地理学、医学心理学、气象医学、时间医学等先进学科,却在2500年前的《黄帝内经》中得到了极为完善的表述。
在当今世界上,还找不到一部著作能像《黄帝内经》这样,将哲学、医学、养生学、地理学、天文学、气象学、数学、心理学、甚至美学、乐理等等学科融会贯通、凝聚一体;还难以找到一部像《黄帝内经》这样独一无二的、天才的、博大精深的生命科学巨着。
这是一部不朽的奇书,至今仍在指导着中医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
通过这部著作我们将会知道,人可以自然地度过百岁,长寿不是每天摄取多少维生素多少蛋白质,五脏不是解剖学的五脏,精神的力量何等巨大……重要的是,我们将学会一种独特的思维,一种精妙无比的思维,一种可以在任何领域运用的思维。
这是另一种思维,另一种关于生命的表述,另一种方****,另一种文化宝典。
]《黄帝内经》是什么时候成书的?作者是谁?
《黄帝内经》是什么时候成书的?作者是谁?《黄帝内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医学基础理论著作,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是黄老道家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学说”“病机学说”、“病症”、“诊法”、“论治”及“养生学”、“运气学”等学说,被称为医之始祖,洋洋20万言,集中国古代医学经验之大成,开中医理论体系之先河,历来为医家所推崇,至今仍被列为学习研究中国古代医学必读的经典性着作。
但是,就是这样一部着名的古代医经,它的成书年代,却从古到今,众说不一。
考《黄帝内经》的书名,在现存的所有史书中,最早出现于《汉书.艺文志》:“《黄帝内经》十八卷,《外经》三十七卷。
”今天我们看到的《黄帝内经》,包括《素问》和《灵枢》两大部分,而《黄帝外经》则早已亡佚。
《汉书》是东汉班固所撰,但是班固在撰写《汉书。
艺文志》时,是以西汉末年刘散(?—公元23年)的《七略》为底本的。
西晋时的医家皇甫谧(公元215—282 年)在所着《针灸甲乙经。
自序》中写道:“按《七略》、《艺文志》:《黄帝内经》十八卷。
”可见,在刘歆的《七略》中,肯定已经提到了《黄帝内经》。
由此推断,《黄帝内经》最迟在西汉末期,即公元前一世纪末已经成书问世。
这是《黄帝内经》成书的最后年限。
那么《黄帝内经》究竟成书于何时呢?会不会更早一些呢?历代学者对此一直有分歧。
有些学者认为:《黄帝内经》是黄帝时代(公元前26~前22世纪)的作品,如晋皇甫谧在《针灸甲乙经。
自序》中说:“黄帝咨访岐伯、伯高、少俞之徒,内考五藏之腑,外综经络血气色候,参之天地,验之人物,本性命,穷神极度,而针道生焉。
其论至妙,雷公受业传之。
”北宋时的高保衡、林亿在《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序》中说:“昔黄帝……坐于明堂之上,……乃与岐伯上穷天纪,下极地理,远取诸物,近取诸身,更相问难,垂法以福万世;于是雷公之伦,授业传之,而《内经》作矣。
”但是,黄帝、雷公都是传说中原始公社制末期的人物,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不可能产生出像《黄帝内经》这样的科学着作。
中医教育思想史——《黄帝内经》神秘的经典
四、中医学——心健康的标准
案列——骑驴的故事
五、《黄帝内经》的医学教育思想
1、传后世济群生 —— 论医学教育的目的 医学教育的直接目的在于医学知识的传承
医学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造福百姓,利济群生
五、《黄帝内经》的医学教育思想
2、上工、圣人、天下师—论人才目标
多知多能 上工知“道” 心怀“慈悯” 神必清,诊必审 为天下师
五、《黄帝内经》的医学教育思想
2、运用多学科来研究医学,构建天地人“三 才”的医学模式
3、独特的医学发明,创建了世界所特有的疾 病诊疗体系。
四、《黄帝内经》的核心思想
《内经》是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传统医学四 大经典著作之一。分为《素问》和《灵枢》两 个部分。
"阴阳五行学说"、"藏象学说"、"病因学说"、 "养生学说"、"药物治疗学说"、"经络治疗学 说"等学说。
二、中医理论的象思维
所以现代西医也认识到未来医学发展的趋势, 可能更加重视我们的个体化治疗、更加重视我 们的心理因素、更加重视预防、更加重视环境 因素。而这些东西我们中医有其独特的理解。 因此,也有人认为中医学代表了未来医学发展 的趋势,现在人多人都在提“精准医学”、“ 精准治疗”。什么叫“精准治疗”根据个体的 情况去实事求是的治疗,就是中医学的辩证论 治。
也有人叫“藏象理论”。包括藏象和经络两个 部分,包含有病因、发病、病理、传变这些都 属于病机。二是讲医学的基础。医学的基础是 什么?哲学、天文历法、地理气象、数学、社 会学等,也就是说《黄帝内经》产生的时代其 他学科都作为医学的基础而存在的。哲学是医 学的重要基础。
《黄帝内经》全文简介
《内经》认为“心主身之血脉”,气血“总流于肺”,血依赖气而运行,气血病变互有影响。《内经》对人体的体循环和肺循环作了较为正确的论述。它比公元2世纪罗马医学的血液如潮汐的说法,要先进得多。
《黄帝内经》全简介
《黄帝内经
》,成书约在秦汉时期,即公元前2世纪左右。
中医学是世界医学宝库中的瑰宝,越来越引起西方医学界的重视和兴趣。中医从人的整体着眼,辨证施治,常常能够治愈被西医宣判为不治之症的疾病。
《黄帝内经》,简称“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理论着作。它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宏大基础。
此外,《内经》介绍了内服、外治、针灸、按摩、导引等多种疗法,对腹腔穿刺术治疗腹水病作了详细记载。《内经》还叙述了伤寒、咳嗽、气喘、腹泻、糖尿病、精神病、麻风病、黄胆型肝炎、肾炎、肿瘤、各种出血性病症以及妇科、五官科等病症,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依据。
《内经》反映了我国古代医学的早期成就,对后世医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和理论知识,阐述了人体的内脏部位和血脉循行情况,提出了病理学说,介绍了三百一十种病症和汤液、针灸、接摩等治疗方法,为我国医学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内经》所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其中最主要的理论是阴阳说和藏府经络说。
阴阳是中医基本理论和思想方法。《内经》提出“和于阴阳,调于四时”,“提挈天地,把握阴阳”的中医生理和病理、临床和治疗的总纲。它强调整体和局部的辩证关系,强调预防为主,提出“不治已病治未病”。《内经》提倡早期治疗,“上工救其萌芽”,“下工救其已成”指出“治病必求于本”的思想。这些医疗原则在今天仍在施行着。
养生宝典:《黄帝内经》是本什么书
金 、 克 木 、 克 土 、 克 水 , 到 金 木 土 找 “ 以情 胜 情 ” 的方 法 : 恐 胜 喜 、 胜 “ 喜 忧 、 胜 怒 、 胜 思 、 胜 恐 。” 忧 怒 思
《 黄帝 内经》 管 只有 l 尽 3个 药 方, 但这本 “ 老黄历 ” 在现 代医 学先 进 浪潮中却始终不褪色 。陈四清告 诉记 者 ,因为它有着一套举世 无双
诊治学上仍具 有指导意义。
的常见情绪 与五 行对应 : 恐类 水 、 “ 喜类火 、 忧类金 、 怒类木 、 思类土 。”
而 根 据 五 行 相 克 — — 水 克 火 、火 克
临床实践 的作用 ,因为它蕴藏着 丰
富 的科 学 成 分 ,包 含 了 祖 国医 学 的 基 本 理论 知识 。
的养 生 方 法 。
《 黄帝 内经》肯定不是黄帝所 作 , 属后人 伪托 。冠 以“ 纯 黄帝 ” 之
按照这套 方法 ,古代行 医者见
到 因各 种 情 绪 导 致 心 病 的人 ,无 需
名, 意在溯源崇本 , 以说明我 国医 借
药文化发祥甚早 。《 黄帝 内经 》 这部 书名 , 最早见载录在《 汉书 ・ 文志》 艺
权。
是猛药越不招它待见 。《 黄帝 内经 ・
素问・ 五常政大论 》 中说 :大 毒治 “ 病, 十去其六 ; 常毒治病 , 十去 其七 ;
小毒 治病 , 十去 其八 ; 毒治 病 , 无 十
去其九。”
典的 《 黄帝内经》到底是本什 么书
呢?
中 医药 专 家解 释 说 , 黄帝 内 《
今 天所 说的 《 帝 内经 》 它 的 黄 , 组成包括 了《 素问》 灵枢》 和《 两大部
黄帝内经典籍介绍
黄帝内经典籍介绍《黄帝内经》,简称《内经》,係中医理论着作,非一人一时之作。
该书的主要部分已形成于战国时间,还有一些内容是秦汉乃至唐代医家补撰的。
在长期流传过程中,出现了多种不同名称的不同传本,其中名为《素问》、《灵枢》最为流行。
《素问》、《灵枢》两书合称为《黄帝内经》。
现存的《素问》及《灵枢》二书主要内容是:《素问》共81篇:1~2篇论述人体发育的规律,养生的塬则与方法,以及"不治已病治未病"的预防医学思想;3~7篇论述阴阳五行学说在自然界、人体各部机能以及疾病*等方面的联繫;8~11篇论述臟腑的生理与其主病;12~14篇论述针、砭、灸法、按摩、汤剂、药酒、温熨等*方法;15~21篇论述以脉诊为主,包括色诊、问诊的诊断学,及疾病转归、死亡徵兆;22~30篇论述有关臟腑、经络等病证的临床辨证规律;31~48篇论述若干主要病类(包括热病、疟、厥病、疟病、腹中病、风病、痹病、奇病等)的病候及其针治方法;49~65篇论述週身孔穴("气穴"、"气府"、"骨空")的名称、部位和针刺的手法、补泻和禁忌,以及有关经脉病候的解释,疾病演变过程等;66~71篇及74篇(第72、73篇仅存篇目,塬文已佚)共七篇,系唐代王冰据古佚医书补入,主要阐述运气学说在医学上的应用;75~81篇杂论有关医理及诊法中的一些问题。
《灵枢》:1~9篇论述九针的形制十二塬穴、五腧穴(井、荥、输、经、合)、根结穴,针刺方法(九变刺、十二节刺、叁刺、五刺等),针法补泻,烫法,臟腑病候及与情志的关係;10~18篇论述人体经络系统(经脉、经别、经水、经筋),体表测量(骨度、脉度)及营、卫、气、血,叁焦所主等;19~30篇论述四时杂病、五臟病、寒热病,癫狂、厥病、击痹及其他杂病的病候及刺法;31~41篇论述臟腑解剖、色诊、不同体质刺法、泻血、有关四海、五乱、阴阳清浊、阴阳应十二月之理论及胀病、癃病等;42~46篇论述五行与五腧,针刺之道,疾病传变,梦与疾病,五变病;47~55篇论述臟腑类型,脉诊(人迎、寸口),望诊,疼痛病机,灸法补泻人,人体发育,要穴(标、本、气街)及禁刺;56~66篇论述二十五种人体类型,动输,百病始生,病之逆顺,卫气失常,贼风、水胀病,五行与五味等;67~81篇论述人与自然,五行所主,五人,尺肤诊法,卫气行,九宫八风,九针论,行针之法,刺有五节,以及多种杂病(上膈、无言、寒热、目不瞑、疟疾、风病、眼目诸病、痈疽等)。
国学知识:《黄帝内经》是一本什么样的书
国学知识:《黄帝内经》是一本什么样的书
导读:本文国学知识:《黄帝内经》是一本什么样的书,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黄帝内经》是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
它是研究人的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治疗原则和药物学的医学巨著,在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学说”、“病机学说”、“病症”、“诊法”、“论治”及“养生学”、“运气学”等学说。
其医学理论是建立在我国古代道家理论的基础之上的,反映了我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
《黄帝内经》是《素问》与《灵枢》之合称,反映了中国古代的医学成就,创立了中国医药学的理论体系,奠定了中国医学发展的基础。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黄帝内经》一直指导着中国医药学的发展。
直到今天,《黄帝内经》对于中医药学的理论研究与临床实践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此外,《黄帝内经》中还记述了大量中国古代天文、气象、物候等学科的知识,为各有关学科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史料。
黄帝内经》(简称《内经》的书名
关于《黄帝内经》书名《黄帝内经》(简称《内经》的书名,最早提到者是西汉刘歆所撰的《七略》,惜该书已佚。
现存文献中最早记载《黄帝内经》者,是东汉班固的《汉书·艺文志》,其中写到“黄帝内经十八卷”,但未记载何时成书,也未写明包括那几部分。
由于该书各篇长短颇为悬殊,语气文风也不一致,以及某些内容的重复、矛盾等,历代学者对其论说又是多种多样,所以直到目前,对于《黄帝内经》的成书年代,在学术界仍未取得一致的定论。
《黄帝内经》的“黄帝”两字,并非指黄帝时期产生的著作。
《淮南子·修务训》说:“世俗之人,多尊古而贱今,故为道者必托之于神农、黄帝而后能入说”。
即是说,写上神农、黄帝的名字,更有权威性和说服力。
又因中国人民历来尊崇黄帝氏族为中华民族的祖先,认为是华夏大地的最早开拓者和中华文明的最早创建者。
人们将书名冠以“黄帝”名字,既寓有溯源崇本的意思,又含有渊源远古、悠久珍贵的用意。
此外,《内经》的理论受道家、阴阳家的思想影响相当大,而道家尊崇黄帝为鼻祖,这也可能是写上黄帝名字的原因。
古代中医学著作的书名中,带有“经”字者不少,除《黄帝内经》外,还有《神农本草经》、《难经》、《黄帝三部针灸甲乙经》等,“经”的含义,《左传·昭公二十五年》载:“夫礼,天之经也”,注:“经者,道之常也”。
唐代陆德明《经典释文》解释说:“常者,法也,径也,由也”。
换言之,“经”是常道。
为何称“内经”?历来有多种见解。
一种见解认为“内”与“外”是相对而言,《汉书·艺文志》记载的书目,计有七种医经,其中既有《黄帝内经》,又有《黄帝外经》;既有《扁鹊内经》,又有《扁鹊外经》;既有《白氏内经》,又有《白氏外经》。
所以认为,内经和外经并无多大含意。
第二种见解认为,“内经”是纯者,“外经”是驳者,如近人余嘉锡《四库提要辨证》就是这种看法。
第三种见解如明代吴昆等的说法,认为“五内(指人体内的五脏等重要脏器)阴阳谓之内,万世宗法谓之经”。
解读黄帝内经最好的书
解读黄帝内经最好的书
解读《黄帝内经》的优秀书籍有很多,以下是一些推荐:
•《梁东徐文兵对话黄帝内经》:这本书通俗易懂,适合初学者。
•《黄帝内经素问校释》和《灵枢经校释》(人民卫生出版社):这两本书全面解读了《黄帝内经》的内容,适合深入学习的读者。
•《黄帝内经》白话版(中国中医药出版社):这本书对《黄帝内经》进行了全面的白话翻译,适合初学者。
•《黄帝内经注解》(人民卫生出版社):这本书由多位医学专家共同撰写,对《黄帝内经》进行了详细的注解和解读,适合深入学习的读者。
•《黄帝内经解读》(中华书局):这本书由著名中医专家进行解读,内容准确、通俗易懂,适合初学者。
以上书籍都是解读《黄帝内经》的优秀之作,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水平选择适合自己的书籍。
《黄帝内经》在线阅读
《黄帝内经》在线阅读 《黄帝内经》分《灵枢》、《素问》两部分,是现存最早中医理论著作,传统医学四⼤经典著作之⼀(其余三者为《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
对后世中医学理论的奠定有深远的影响。
此书相传是黄帝与岐伯、雷公、伯⾼、俞跗、少师、⿁臾区、少俞等多位⼤⾂讨论医学的记述,在四库全书中为⼦部医家类。
《黄帝内经》分为《素问》和《灵枢》两部分。
《素问》重点论述了脏腑、经络、病因、病机、病证、诊法、治疗原则以及针灸等内容。
《灵枢》是《素问》不可分割的姊妹篇,内容与之⼤体相同。
除了论述脏腑功能、病因、病机之外,还重点阐述了经络腧⽳,针具、刺法及治疗原则等。
《黄帝内经·素问》1. 上古天真论 【译⽂】2. 四⽓调神⼤论 【译⽂】3. ⽣⽓通天论 【译⽂】4. ⾦匮真⾔论 【译⽂】5. 阴阳应象⼤论 【译⽂】6. 阴阳离合论 【译⽂】7. 阴阳别论 【译⽂】8. 灵兰秘典论 【译⽂】9. 六节藏象论 【译⽂】10. 五藏⽣成 【译⽂】11. 五藏别论 【译⽂】12. 异法⽅宜论 【译⽂】13. 移精变⽓论 【译⽂】16. 诊要经终论 【译⽂】17. 脉要精微论 【译⽂】18. 平⼈⽓象论 【译⽂】19. ⽟机真藏论 【译⽂】20. 三部九候论 【译⽂】21. 经脉别论 【译⽂】22. 藏⽓法时论 【译⽂】23. 宣明五⽓ 【译⽂】24. 宝命全形论 【译⽂】25. ⼋正神明论 【译⽂】26. 离合真邪论 【译⽂】27. 通评虚实论 【译⽂】28. 太阴阳明论 【译⽂】29. 阳明脉解 【译⽂】30. 热论 【译⽂】31. 刺热 【译⽂】32. 评热病论 【译⽂】33. 逆调论 【译⽂】34. 疟论 【译⽂】35. 刺疟 【译⽂】36. ⽓厥论 【译⽂】37. 咳论 【译⽂】38. 举痛论 【译⽂】39. 腹中论 【译⽂】40. 刺腰痛 【译⽂】41. 刺腰痛 【译⽂】42. 风论 【译⽂】43. 痹论 【译⽂】44. 痿论 【译⽂】45. 厥论 【译⽂】46. 病能论 【译⽂】49. 脉解 【译⽂】50. 刺要论 【译⽂】51. 刺齐论 【译⽂】52. 刺禁论 【译⽂】53. 刺志论 【译⽂】54. 针解 【译⽂】55. 长刺节论 【译⽂】56. ⽪部论 【译⽂】57. 经络论 【译⽂】58. ⽓⽳论 【译⽂】59. ⽓府论 【译⽂】60. ⾻空论 【译⽂】61. ⽔热⽳论 【译⽂】62. 调经论 【译⽂】63. 缪刺论 【译⽂】64. 四时刺逆从论 【译⽂】65. 标本病传论 【译⽂】66. 天元纪⼤论 【译⽂】67. 五运⾏⼤论 【译⽂】68. 六微旨⼤论 【译⽂】69. ⽓交变⼤论 【译⽂】70. 五常政⼤论 【译⽂】71. 六元正纪⼤论 【译⽂】72. 刺法论 【译⽂】73. 本病论 【译⽂】74. ⾄真要⼤论 【译⽂】75. 著⾄教论 【译⽂】76. ⽰从容论 【译⽂】77. 疏五过论 【译⽂】78. 徵四失论 【译⽂】79. 阴阳类论 【译⽂】《黄帝内经·灵枢》1. 九针⼗⼆原 【译⽂】2. 本输 【译⽂】3. 针解 【译⽂】4. 邪⽓藏府病形 【译⽂】5. 根结 【译⽂】6. 寿天刚柔 【译⽂】7. 官针 【译⽂】8. 本神 【译⽂】9. 终始 【译⽂】10. 经脉 【译⽂】11. 经别 【译⽂】12. 经⽔ 【译⽂】13. 经筋 【译⽂】14. ⾻度 【译⽂】15. 五⼗营 【译⽂】16. 营⽓ 【译⽂】17. 脉度 【译⽂】18. 营卫⽣会 【译⽂】19. 四时⽓ 【译⽂】20. 五邪 【译⽂】21. 寒热病 【译⽂】22. 病狂 【译⽂】23. 热病 【译⽂】24. 厥病 【译⽂】25. 病本 【译⽂】26. 杂病 【译⽂】27. 周痹 【译⽂】28. ⼝问 【译⽂】29. 师传 【译⽂】30. 决⽓ 【译⽂】33. 海论 【译⽂】34. 五乱 【译⽂】35. 胀论 【译⽂】36. 五癃津液别 【译⽂】37. 五阅五使 【译⽂】38. 逆顺肥瘦 【译⽂】39. ⾎结论 【译⽂】40. 阴阳清浊 【译⽂】41. 阴阳系⽇⽉ 【译⽂】42. 病传 【译⽂】43. 淫邪发梦 【译⽂】44. 顺⽓⼀⽇分为四时 【译⽂】45. 外揣 【译⽂】46. 五变 【译⽂】47. 本藏 【译⽂】48. 禁服 【译⽂】49. 五⾊ 【译⽂】50. 论勇 【译⽂】51. 背俞 【译⽂】52. 卫⽓ 【译⽂】53. 论痛 【译⽂】54. 天年 【译⽂】55. 逆顺 【译⽂】56. 五味 【译⽂】57. ⽔胀 【译⽂】58. 贼风 【译⽂】59. 卫⽓失常 【译⽂】60. ⽟版 【译⽂】61. 五禁 【译⽂】62. 动输 【译⽂】63. 五味论 【译⽂】64. 阴阳⼆⼗五⼈ 【译⽂】66. 百病始⽣ 【译⽂】67. ⾏针 【译⽂】68. 上隔 【译⽂】69. 忧患⽆⾔ 【译⽂】70. 寒热 【译⽂】71. 邪客 【译⽂】72. 通天 【译⽂】73. 官能 【译⽂】74. 论疾诊尺 【译⽂】75. 刺书真邪 【译⽂】76. 卫⽓⾏ 【译⽂】77. 九宫⼋风 【译⽂】78. 九针论 【译⽂】79. 岁露论 【译⽂】80. ⼤惑论 【译⽂】81. 痈疽 【译⽂】 《黄帝内经》是⼀本综合性的医书,在黄⽼道家理论上建⽴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学说”“病机学说”、“病症”、“诊法”、“论治”及“养⽣学”、“运⽓学”等学说,从整体观上来论述医学,呈现了⾃然、⽣物、⼼理、社会“整体医学模式”(另据现代学者考证,认为今本中的黄⽼道家痕迹是隋唐时期的道⼠王冰窜⼊)。
《黄帝内经》简介以及概要
《黄帝内经》简介以及概要《黄帝内经》简介以及概要《黄帝内经》,简称“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理论着作。
《黄帝内经》是我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也是第一部冠以中华民族先祖“黄帝”之名的传世巨著,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
是研究人的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治疗原则和药物学的医学巨著。
在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学说”“病机学说”、“病症”、“诊法”、论治及“养生学”、“运气学”等学说。
其医学理论是建立在我国古代哲学理论的基础之上的,反映了我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辨证思想。
黄帝内经成编于战国时期,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专著。
总结了春秋至战国时期的医疗经验和学术理论,并吸收了秦汉以前有关天文学、历算学、生物学、地理学、人类学、心理学,运用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对人体的解剖、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治疗与预防,做了比较全面的阐述,确立了中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成为中国医药学发展的理论基础和源泉。
现存最早的中医药学著作《黄帝内经》收载的成方13首中,就有10种中成药,并有丸、散、酒、丹等剂型。
《黄帝内经》是早期中国医学的理论典籍。
世简称之为《内经》。
最早著录于刘歆《七略》及班固《汉书?艺文志》,原为18卷。
医圣张仲景"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为伤寒杂病论",晋皇甫谧撰《针灸甲乙经》时,称"今有针经九卷、素问九卷,二九十八卷,即内经也",《九卷》在唐王冰时称之为《灵枢》。
至宋,史嵩献家藏《灵枢经》并予刊行。
由此可知,《九卷》、《针经》、《灵枢》实则一书而多名。
宋之后,《素问》、《灵枢》始成为《黄帝内经》组成的两大部分。
1 成书年代和组成内容关于探讨《黄帝内经》成书年代的问题,早经许多学者在这方面作过考证,一般都认为写成于战国时期,加上"黄帝"的名字,不过是后人的伪托而已。
《黄帝内经》写了哪些内容?《黄帝内经》的作者是谁?
所谓“医经”,就是阐发人体生理、病理、诊断、治疗和预防等医学理论之著作。之所以称之为“经”,是因为其重要性。古人把具有一定法则、一般必须学习的重要书籍称之为“经”,如儒家“六经”,老子的“道德经”以及浅显的“三字经”等。之所以称“内经”,并非像吴昆《素问注》、王九达《内经合类》所称“五内阴阳之谓内”,也不是张介宾《类经》所说“内者,生命之道”,而仅仅是与“外”相对为言。这和“韩诗内传”、“韩诗外传”,“春秋内传”、“春秋外传”,《庄子》的《内篇》、《外篇》,《韩非子》的《内储》、《外储》之意相同,只是《黄帝外经》及扁鹊、白氏诸经均已散佚不传。
清代《四库全书简明目录》进一步肯定了这一说法,因为《四库全书》在中国古代学术界有相当高的地位,这种说法也就被许多人所接受。
西汉时期
明代郎瑛从夏禹时仪狄造酒的传说和“罗”出现于汉代等证据推断《素问》产生于西汉时期。
现代中医学专家刘长林 [23] 、吴文鼎 [24]
等人也持这种意见。其主要理由是:其一,《黄帝内经》全书约计20万字,这在2000多年前可以说是一部巨著。编著这样的医籍需要有一个安定的社会环境,需要花费巨大的人力、物力,这在战事连年、七雄割据的战国时代是不可能办到的。只有在西汉时期,随着政治的稳定,经济的发展,才为医学家编著医籍提供了现实的条件;其二,西汉初淮南王刘安的《淮南子·修务训》曰:“世俗人多尊古而贱今,故为道者必记之神农、黄帝而后能入说。”《黄帝内经》在书名和思想内容上与“黄老学派”的密切联系,也为只有在西汉“黄老学派”鼎盛时期才能成书提供了佐证;其三,西汉司马迁在《史记·仓公列传》中,记述了西汉初年名医淳于意在接受老师公乘阳庆传授给他的十种医书中,竟没有《黄帝内经》,这也足以说明《黄帝内经》不可能成书于西汉之前。
以上观点可以看出,古人认为《黄帝内经》成书为战国时期较为可信。但也不能认为《素问》、《灵枢》所有篇章尽出战国。元末明初医学家吕复对此发表过中肯的见解,认为内经非一时之言,亦非一人之手。姚际恒《古今伪书考》、周木《素问纠略序》、程敏政《新安文献集·运气说》、黄省曾《五岳山人集·内经注辨序》等人也赞同吕复。
《黄帝内经》全文-古籍
黄帝内经《黄帝内经》分《灵枢》、《素问》两部分,起源于轩辕黄帝,后又经医家、医学理论家联合增补发展创作,一般认为集结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
在以黄帝、岐伯、雷公对话、问答的形式阐述病机病理的同时,主张不治已病,而治未病,同时主张养生、摄生、益寿、延年。
是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
是研究人的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治疗原则和药物学的医学巨著。
在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等。
上古天真论昔在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登天。
乃问于天师曰: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岐伯对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
故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
是以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贤不肖,不惧于物,故合于道。
所以能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
帝曰:人年老而无子者,材力尽邪?将天数然也?岐伯曰: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
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
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
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
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
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
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
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
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
本书为道家历代所秘传黄帝内经
本書為道家歷代所秘傳黃帝內經,不同于傳世版本,三申道長將之公之於眾,發於百度空間,以惠大眾,善莫大焉。
Zqhwsl不知醫,然知內經之重要,特輯錄成文。
内篇縂目黄帝《内經》上99陰陽12太無10太合12太乙8太初9太始11太易12太素9太无8太微8黄帝《内經》下75太樸10太華11太常10太昊10太玄11太沖5太虚9太黄9附: 天水劉道長傳說明:1.本書由zqhwsl根據三申道長百度空間日誌內容整理而成;2.每篇文章前的序號由zqhwsl所加;3.每篇文章前的日期時間為原日誌的發表時間;4.上古遺文,文辭古奧,文中有多處無法打出的字以同音字或相近字代替;黄帝内經上篇2009年01月22日星期四06:02陰陽1《上經、知辧》曰:“見所見;見不見。
不見見;見見愚乎弗見。
見見也,乃謂常見。
見弗見之見,見見之見;不見見見,見而得之道矣。
”故見見者有;非見見者;不見見者有,非不見見者。
不見見不見者,見見不見乎?見不見見焉?是以見見者陰也,不見見者陽也;弗見而可見見者,陽中之陽,見見,見而弗見者,陰中之陽也;不見見,工也,不見見見,神也。
若(髟付)陰陽之道,生之樞也,天地之常也,恒生之主也。
然哉!見而盲於心者,不謂見見而不見者也。
見乎見,不見乎見。
不見見者,見矣。
是故天之道者,見而弗見也。
地之道者,見可見見也。
故見而弗見見之見者,道也。
見見而不見見見者,常也。
道者,諸象之根也。
常者,眾玅之始也。
是時也,亦非時也;是常也,亦非常也。
時有所應,亦有非應;常有亘常,亦有非常。
恒有不常之見,亦恒有不見見者,豈有弗明而愚者哉!且夫病病,始攝養也;生養也,此常也,然而有未成而病者,病而屍如死者,豈非然哉!是以聖人知民之苦,而立醫之道者,治其病也。
諸求之於未治而治者,養攝之道蒙也”。
故經曰:‘道生唯一,一生唯二,二生爲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气以爲龢。
是以宇宙一也,天地陰陽二也,齊之人物之生三也。
故‘逹道無形’而天地運行有序,‘逹道無名’而萬物生息爲紀,‘逹道無亟’而立陰陽爲萬物之綱紀。
《黄帝内经》的成书和沿革
《黄帝内经》的成书和沿革《黄帝内经》的成书和沿革《黄帝内经》(简称《内经》),是我国现存医学文献中最早的一部经典著作它集中反映了我国古代的医学成就,创立了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奠定了中医学的发展基础。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黄帝内经》的成书和沿革相关内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一、成书年代关于《内经》的成书年代,历代医家、学者的观点有很大的分歧。
归纳起来主要有四种意见:①黄帝时代;②战国时期;③秦汉之际;④汉代,主要是西汉,其中有些篇章形成于东汉。
宋·林亿囿于《黄帝内经》文字中有“黄帝曰”三字而认为黄帝所作。
他在《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序》中说:黄帝“乃与岐伯上穷天纪,下极地理,远取诸物,近取诸身,更相问难,垂法以福万世。
于是雷公之伦,授业传之,而《内经》作矣。
”根据黄帝时代的医学及其他自然科学水平,不可能达到《内经》这样的造诣,因此,林亿之说纯属臆测。
战国时期,政治、经济、文化都有显著发展,学术思想也日趋活跃。
故宋代以来有学者认为《内经》成书于战国。
如程颖在《二程全书》中说:“观《素问》文字气象,只是战国时人作,谓之三坟书则非也。
”清·魏荔彤在《伤寒论本义·自序》中也说:“轩岐之书,类春秋战国人所为,而托于上古。
”轩岐之书,这里即指《内经》。
认为《内经》成书于秦汉之际的学者,如宋·司马光《传家集·与范累仁第四书》中述:“谓《素问》为真黄帝之书,则恐未可,……此周汉之间,医者依托以取重耳。
”又如明·方孝儒《逊志斋集·读三坟书》也说:“世之伪书众矣,如《内经》称黄帝,《汲家书》称周,皆出于战国秦汉之人。
”认为《内经》出于汉人之作的,如明·顾从德在《重雕素问序》中说:《内经》“广衍于秦越人、阳庆、淳于意诸长老,其人遂似汉人语。
”又如明·郎瑛在《七修类稿》中也说:“《素问》文非上古,……以为淮南王之作。
《黄帝内经--五禁》
《黄帝内经--五禁》
读完《黄帝内经--五禁》,我深深感受到,这本书是一部宝贵的中医典籍,其中所涉及的“五禁”,既呈现出了中医理论的精髓,也揭示了中医治疗的独特之处。
“五禁”包括五种禁忌,即暴饮暴食、过度劳累、过度性交、过度思虑和过度担忧。
在中医看来,这些过度行为会损伤人体的正常生理机能,导致疾病的产生。
因此,需要注意处理这些禁忌,以维护人体的健康。
其中,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过度思虑”和“过度担忧”这两个禁忌。
很多人时常为家庭、工作等事情烦恼,这容易使身体处于紧张的状态,导致内分泌紊乱,影响免疫力,进而导致各种疾病。
中医治疗注重整体,以平衡身心、调整气血、提高免疫力的方案来治疗疾病,这正是与西医不同的独特之处。
不只是中医,其实现代医学也强调了身心健康的平衡,很多医生也会向患者推荐保持心情愉悦,减轻压力的方法。
因此,“五禁”在现代医学中也有着参考价值。
综合而言,作为一位中医爱好者,我认为《黄帝内经--五禁》是
一本宝贵的经典,它为人们的健康保护提供了重要参考,建议有兴趣的读者可以仔细阅读,了解更多中医理论,促进自身健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帝内经》其书
今本《黄帝内经》包括《素问》、《灵枢》两篇,各九九八十一卷,合一百六十二卷。
两书侧重点各有不同,《素问》侧重于讲理论,如阴阳五行、病因、藏象、气血精液等,而《灵枢》则侧重于讲经络、针灸。
《黄帝内经》书名首见于《汉书·艺文志》,当时班固在写《汉书》时,将目录类统归于《艺文志》下。
医药类书目又分为“医经”、“经方”、“房中”、“神仙”四小类,共记录医学文献868卷,其中“医经”类七家,共216卷,名目如下:
《黄帝内经》十八卷
《外经》三十七卷
《扁鹊内经》九卷
《外经》十二卷
《白氏内经》三十八卷
《外经》三十六卷
《旁经》二十五卷
从以上记载中可以看出,“内经”一名本不专指《黄帝内经》,但由于其它医书均以轶失,所以我们今天所说的《内经》就专指《黄帝内经》而言。
但《汉书》里没有说《黄帝内经》十八卷究竟包括那些内容,到了晋朝,有一位大学者名皇甫谧在《甲乙经序》中说:“《黄帝内经》十八卷,今天有《针经》九卷,《素问》九卷,二九十八卷,即《内经》也。
亦有所亡失。
”文中的亡失是指《素问》的第七卷。
现代人都认为,皇甫谧学术造旨很高,而且他生活的年代去汉代不远,故本其所言,将《内经》定为《素问》、《灵枢》两部分。
但也有学者不同意,认为《汉书》所载卷数18与今《内经》162篇对不上号,因为汉代没有积篇为卷的说法。
据此有人推论,当时《内经》的字数很少,大约只有今本的九分之一。
其次,从内容分析,《素问》侧重理论,《灵枢》侧重经络针灸,两书用语、理论取舍均有不同之处,可证这是两部不相关的独立著作。
《汉书》其它子目下的著作也都与医学有关,“经方”包括方药、本草、内、外、妇、儿各科医书,总11家274卷;房中与神仙两类,也涉及到医学内容,如房中类的“养阳方”、“有子方”,神仙类的按摩术、引导术等。
目前比较一致的看法是,《黄帝内经》与神话中的黄帝本无关联,冠以“黄帝”之名,是为了追本溯源。
黄帝乃传说中的古帝王,曾有许多重大发明,使后人受益非浅,故中华民族一直以黄帝为祖先,历代后人均以黄帝子孙为荣。
古人由此将一切文物制度都归于黄帝名
下,《淮南子·修务训》曾总结过这种归祖情结说:“世俗之人,多尊古而贱今,故为道者必托之于神农、黄帝而后能入说。
”
《素问》之名,始见于张仲景《伤寒论序》:“感往昔之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阴阳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辩证》,为《伤寒论》,合十六卷。
”在我国正史中,《素问》之名见于《北齐书·马嗣明传》:“马嗣明,河内人,少明医术,博综经方,《甲乙》、《素问》、《明堂》、《本草》,莫不咸诵,为人诊候,一年前知其生死。
”在目录学上,《素问》之名始见于《隋书·经籍志》:“黄帝素问九卷。
”
《灵枢》作为书名,始见于唐代王冰《素问》注:“《灵枢经》曰,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孔络。
”据学者们考证,最早时本无《灵枢》,仅有《九卷》,后改为《针经》,其后又改为《九灵》,到唐代时始称《灵枢》。
有人认为,这种情况恰好说明一个问题,即古代民间相传的同一医书可能有许多不同版本,这样名称差异就较大,很可能内容多少也有区别。
关于《内经》的成书年代,历来有不同看法,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
1、成书于黄帝时期。
因为《黄帝内经》是以设问形式写成的,主要是黄帝问臣下答,也有一些是臣下问黄帝答。
所以有人直观地认为,《内经》就是黄帝写成的,因此其成书年代也与黄帝同期,如此推论,成书当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
但此观点现在很少有人坚持。
2、成书于战国时代。
到了宋代,一批学者认为应该成书于战国时,始创此观点的有宋代邵雍,此人乃是研究《易经》的宗师,相传曾创“梅花易数”之法,他曾经说:“《素问》、《阴府》,七国之书也。
”宋代大哲学家程颢也持此观点,他说:“《素问》书,出战国末,气象可见。
若是三皇五帝典坟,文章自别,其气运处,绝浅近。
”
3、成书于秦、汉之际。
持此观点的学者众多,窦苹《洒谱》曰:“《内经》十八卷,言天地生育,人之寿夭系焉,信三坟之书。
然考其文章,知卒成是书者,六朝秦汉之际也。
”《四库全书简明目录》曰:“《黄帝素问》,原本残阙,王冰采《阴阳大论》以补之。
其书云出于上古,固未必然。
然亦必周秦间人,传述旧闻,著之竹书,故贯通三才,包括万变。
”
4、成书于汉代。
从元朝开始,有人就怀疑此书成于汉代,元明之际的吕复曾说:“《黄帝内经》,世称黄帝岐伯问答之书,乃观其旨意,殆非一时之言。
其所撰述,亦非一人之手。
刘向指为韩诸公子所著,程子谓出战国之末。
而其大略,正如《礼记》之萃于汉儒,而与孔子、子思之言并传也。
”此后,历朝各代均有人坚持汉代成书说,现代持此说者也不在少数。
综合这些观点,大约有两点是共同的:一是《内经》的成书的时间与中医理论的形成的时间是两回事;二是《黄帝内经》是一部集纳本,而绝非原著,是战国到汉代期间,许多人整理上古医书的结果,但在整理的过程中,有些医学家将自己对古医书的理解加入进去,形成目前《内经》文风不统一的事实。
由于《内经》是集纳本,所以内容、编排上都有些混乱:
一是本身内容混乱,比如,《灵枢·本输篇》曰:“六府皆出足之三阳,上合于手者也。
”但《经脉篇》中六府之大肠、小肠、三焦均属手经,非“出足之三阳”;《逆顺肥瘦篇》说“少阳之脉独下行”,可在《经脉篇》又说此脉为上行脉。
再比如说,《内经》中目前读不懂的地方有许多是观点不同,表现在“黄帝——雷公”对问,“黄帝——伯高”对问,“黄帝——少师”对问,“黄帝——少俞”对问,这些人在论述医理时并不相同,比如伯高与少俞都论及五味,伯高的“五味论”是按五行来安排的,而少俞的“五味论”却不按五行。
二是《素问》与《灵枢》之间的有不对应的情况,例如《素问》里“虚里”、“缨脉”、“胞脉”、“溜脉”、“尻脉”、“解脉”、“大脉”、“散脉”等脉名特立独行,毫无统属,与《灵枢·经脉篇》的体系完全不同。
三是后人添加的东西与原本的内容混杂在一起,例如《灵枢·九宫八内》说,就源于汉代人对《易经》的理解,《乾凿度》中有一段关于太一游宫的记载,读起来云山雾罩:“易一阴一阳,合而为十五之谓道。
阳变七之九,阴变八之六,亦合于十五,则彖变之数。
若一阳动而进,变七之九,象其气之息也;阴动而退,变八之六,象其气之消也。
故太一取其数以行九宫,四正四维皆合于十五,五音、六律、七宿由此作也。
”此理论明显是后人对《易经》的发挥,而且发挥得十分牵强。
因此,中医的研究应该作这样一项工作:彻底分清楚《内经》的组成,将后人属于理解发挥的东西单列出来,尽量恢复古抄本的原貌。
既然《内经》是集纳本,也就是说在此以前应该有大量原始的医书存在,可这些医书又在那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