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科学素养
幼儿核心素养的培养
幼儿核心素养的培养幼儿教育是一项重要的任务,它不仅仅是为了培养孩子的知识技能,更需要注重培养孩子的核心素养。
幼儿核心素养是指幼儿在成长过程中所需具备的一系列能力和品质,包括科学素养、人文素养、社会素养、生命素养和创新素养等。
一、科学素养科学素养是幼儿在科学活动中所需具备的能力和品质,包括观察、探究、实验、推理、创新等。
在幼儿园,教师可以通过科学实验、观察、探究等活动来培养幼儿的科学素养。
教师可以鼓励幼儿提出问题,寻找答案,发现科学规律,培养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精神,激发幼儿学习科学的兴趣和热情。
二、人文素养人文素养是幼儿在人文环境中所需具备的能力和品质,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审美、文化等。
在幼儿园,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唱歌、舞蹈、绘画等活动来培养幼儿的人文素养。
教师可以引导幼儿感受美,体验情感,培养幼儿的情感认知和情感表达能力,让幼儿在情感交流中学会尊重、关爱和分享。
三、社会素养社会素养是幼儿在社会环境中所需具备的能力和品质,包括合作、交往、分享、关爱等。
在幼儿园,教师可以通过游戏、互动、合作等活动来培养幼儿的社会素养。
教师可以鼓励幼儿与他人互动,合作完成任务,分享资源,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和合作意识,让幼儿在社交活动中学会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和团结合作。
四、生命素养生命素养是幼儿在生命环境中所需具备的能力和品质,包括健康、安全、环保等。
在幼儿园,教师可以通过游戏、实践、体验等活动来培养幼儿的生命素养。
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学习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和安全,理解和尊重动植物,认识和爱惜自然环境,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和健康生活方式。
五、创新素养创新素养是幼儿在创新环境中所需具备的能力和品质,包括创造、发明、思维、表达等。
在幼儿园,教师可以通过启发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表达能力来培养幼儿的创新素养。
教师可以鼓励幼儿提出新的想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幼儿学会思考、发现、创造和表达,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幼儿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幼儿教育的重要任务,需要教师通过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引导幼儿在科学、人文、社会、生命和创新等方面积极探索和发展,让幼儿在快乐学习中健康成长。
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提升
多读书,看相关的体育教学视频,查找教学资料。示范所教运动技术技能的正确姿势,要做的标准正确,讲的重难点,通俗易懂,运动术语简单明了,学生易于接受和掌握,使学生能够学会保护他人和自我保护的安全的做运动。学生学会了自我安全运动的方式方法,你的专业素养就提高了。如果拿你所教的一个班的学生为例,测试达标项目合格率能达到70%,你都算是个优秀的体育教师了。体育教师可是个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工作者,属于实战多于理论的。
体育教师是体育教育中最具有活力、影响力和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在当前的体育教育改革中,我们应当不断进行体育课程改革,不断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但是,首要的前提应该解决决定性因素———人的问题,也就是体育教师的人文素养问题。在上面提到的体育教师的人文素养要素中,文化、心理、道德、美学、精神五个要素彼此密切联系、相互依托,缺一不可。当我们的体育教师都具有崇高的人文素养的时候,就会变不利为有利,变曲折为坦途,体育教育事业才会蒸蒸日上,我们的国家才能始终走在世界前列。
2.心理素养。当今社会生活节奏日益加快,人们的生存空间日益狭窄,世界日趋一体化,人的生存价值已经更多地指向心理层面。面对严峻的生存与竞争压力,人们必须具有健康乐观的心理素养。对于体育教师来说,学校激烈的竞争环境,不尽如人意的工作环境和福利待遇等,都需要体育教师具有良好的心理素养。良好的心理素养应包括对体育工作浓厚的兴趣、丰富的情感和优良的意志品质等。有了这些良好的心理素养,掌握了相关的心理学知识,就能够树立稳固的事业心,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能够爱护学生、感染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能够创造性的开展工作。
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浅较
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浅较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是当前教育界比较热门的两个词汇。
遗憾的是,长期以来,教育界对这两种素养似乎自说自话,既没有对二者做过比较,也没有将二者并列研究。
这既折射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之间天然存在的隔膜,也不利于教育界在整体上思索如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事实上,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在内涵上既有区别更有联系,在培养方式上,也有颇多相似。
笔者不揣简陋,在此浅析。
1 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的内涵比较之前,我们先厘清二者的内涵。
事实上,不同的学者,对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的内涵,看法或认识不尽相同,但同时又有着相当的共识。
1.1 科学素养的内涵科学素养是当前理科教育的核心目标之一。
关于科学素养,世界上并不存在适用于所有国家公众的统一的标准,同时,科学素养的内涵也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在变化的[1]。
尽管对科学素养的表述存在着一些差异,但是,其核心的因素却是共同的[2]。
(1)对科学技术的理解,包括理解科学技术的性质、概念、原理和过程;(2)对科学、技术、社会三者关系的理解;(3)科学的精神和态度;(4)运用科学技术解决日常生活及社会问题的能力,包括运用科学方法的能力、判断和决策的能力、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自我补充和继续学习的能力。
笔者总结一下,有三个关键词:理解,即对有关知识的占有或掌握;精神,即形成一种内在的心理状态与定势;能力,即能够外显为某方面的行为。
1.2 人文素养的内涵关于人文素养,论述颇多,笔者在此引用两位学位论文作者的观点:人文素养是指通过人文学科等知识的习得而形成的一种人之为人的稳定的修养与品质。
人文素养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人文知识、人文精神、人文行为[3]。
人文素质(现代汉语词典解释,素质与素养含义是相通的[4],笔者注)是指与科学素质相对应的人的基本素质,它主要可分为人文知识及方法、人文精神、人文行为三个层面……人文知识及方法是人文素质的基础,人文精神是人文素质的核心,人文行为是人文素质的外化[5]。
谈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的联系
谈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联系
科学素养以尊重事实为基础,严谨规范是它的核心,人文素养注重以人为本,自由与美是它的最崇高的追求。
人们并不因具备了科学素养而放弃人文素养的自我培养,反之亦如此,或者说在将两者明确区分前,很多造诣颇深的大家是兼具两种素养而并不自觉地加以区分的。
像达芬奇这种涉猎建筑、雕像、绘画、哲学、几何、工程、化学并皆有建树的典型例子并不罕见,譬如笛卡尔,一位在数学界享有盛名的哲学家;爱因斯坦,发现相对论的他的音乐天赋极高。
这种现象将给予我们很重要的启示,即一个人的素养,当他触及人类一直以来想要探寻的终极目标的时候,往往兼具我们现在所说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特征,这种特征,可以用严谨的逻辑、广阔的视野、崇高的情怀和不遗余力地钻研来概括。
同时,从另一方面来讲,没有人会因为仅仅具有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其中的一种而取得巨大成就。
仅有科学素养将造就没有道德的疯子,只有人文素养将形成思想的空中花园。
学术界一直以来激烈讨论的科学伦理道德即是一个鲜明的例子,科学与技术在某个方面来讲可以看作服务于人类的工具,而抛弃伦理道德的理论和技术研究割裂开了两者的关系,因而不被学术界认可,也不被公众认可。
总的来讲,从人本身的角度,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是自我塑造过程中同时进行的,人们所有专精的领域并不排斥其他因素的作用;从社会的角度,推动人类进步的每一个脚印,都是,也都将会是兼具两种素养的人,以及兼具两种特点的社会环境所形成的。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造就现代化社会所需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
面对社会发展的需要,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改革,应以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总结我国语文教育的成改得失,借鉴各国母语教育改革的经验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努力建设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语文课程,在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一课程性质与地位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应尽可能够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并能够根据社会的需要不断自我调节、更新发展。
应当密切关注当代社会信息化的进程,推动语言语课程的变革和发展。
一、总目标1.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2.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
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
3.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
4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
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
5.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
人文教育与科学素养的平衡
人文教育与科学素养的平衡一、人文教育与科学素养的内涵及其重要性人文教育是指以人类文化、历史、哲学、艺术等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它着重于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审美能力、批判性思维和人文关怀。
科学素养则是指个体对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它强调逻辑推理、实证分析和创新思维。
在现代社会,人文教育与科学素养的平衡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全面发展的个体的两大支柱。
1.1 人文教育的核心价值人文教育的核心在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这包括对人类文化遗产的了解、对不同文化背景的尊重和理解、以及对社会问题的深刻洞察。
通过人文教育,学生能够学会从多角度审视问题,形成的判断力和批判性思维。
1.2 科学素养的构成要素科学素养不仅仅包括对科学知识的掌握,更重要的是对科学方法的运用能力和科学精神的内化。
科学方法强调观察、实验、假设和验证,而科学精神则倡导理性、怀疑和创新。
1.3 人文与科学素养的互补性人文教育与科学素养在教育过程中是相辅相成的。
人文教育可以丰富科学素养的内涵,使其不仅仅局限于技术层面,而是能够触及到伦理、社会和哲学等更深层次的问题。
反过来,科学素养也能够为人文教育提供新的视角和方法,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人类社会和文化现象。
二、当前教育体系中人文与科学素养的不平衡现象尽管人文教育与科学素养的平衡至关重要,但在实际的教育体系中,这种平衡往往难以实现。
在许多情况下,科学教育得到了更多的重视,而人文教育则相对边缘化。
2.1 教育资源的倾斜教育资源往往倾向于科学教育,特别是在经费、师资和设施等方面。
这导致科学课程和实验室条件得到优先保障,而人文课程则可能面临资源不足的问题。
2.2 社会价值观的影响社会对于科学成就的高度重视也影响了教育体系的发展方向。
家长和学生可能更倾向于选择那些能够带来直接经济回报的科学专业,而忽视了人文学科的价值。
2.3 教育评价体系的偏颇现有的教育评价体系往往更注重量化的科学成绩,而忽视了人文学科的深度和广度。
研究生人文与科学素养讲座
研究生人文与科学素养讲座
研究生人文与科学素养讲座旨在培养研究生在学术研究和专业发展过程中的综合素养。
这样的讲座通常包括以下内容:
1. 人文素养:研究生需要具备批判思维、创造力和批评能力,以及跨学科的视野和思维能力。
讲座将介绍研究生如何培养这些素养,包括阅读经典文献、参与研讨会和学术讲座、批判性思考和写作技巧等。
2. 科学素养:研究生需要掌握科学研究方法和技能,了解科学伦理和科学界的规范。
讲座将介绍科学实践的基本原则、科学论文写作和发表的规范、科学领域中的伦理问题等。
3. 学术道德:研究生需要遵守学术道德标准和研究伦理规范。
讲座将介绍学术诚信和正直的重要性,包括如何避免抄袭、如何处理数据造假等学术不端行为。
4. 学术交流和合作:研究生需要具备良好的学术交流和合作能力。
讲座将介绍学术会议和研讨会的参与方式,如何在学术界建立联系和合作。
同时也会鼓励研究生互相学习和分享经验,以促进彼此的成长和发展。
通过这样的研究生人文与科学素养讲座,研究生将培养批判思维、创造力和批评能力,掌握科学研究方法和技能,遵守学术道德标准,提高学术交流和合作能力,从而更好地进行学术研究和专业发展。
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
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是当代社会发展中极为重要的两种素养。
科学素养强调对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和科学方法的理解和运用,而人文素养则更注重人类的情感、价值观和道德修养。
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构建了人们全面发展的素养体系。
首先,科学素养对于个体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在当下信息爆炸的时代,科学知识日新月异,科技发展迅速。
缺乏科学素养的人往往会被社会淘汰。
而科学素养不仅仅是了解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种能力不仅可以帮助个人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变化,还能提高生活质量,使个体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脱颖而出。
其次,人文素养同样至关重要。
在快节奏、高压力的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多的人忽略了对人类情感、历史渊源和人文精神的理解和尊重。
人文素养强调人类的独特性和尊严,注重处理人际关系,培养同理心和社会责任感。
具备较高人文素养的个体往往更容易获得他人的认可和尊重,更具有社会亲和力和影响力。
在当代社会,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既有联系又有差异。
科学素养更偏向于客观、理性,强调分析、实证和技术;而人文素养则更强调主观、情感,注重人类性格、思维方式和价值观。
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两种素养并非截然对立,而是互为补充、相辅相成。
科学需要人文的启迪,人文需要科学的支撑。
科学家也需要人文素养来引导科技发展符合人类的价值观和道德规范,而人文工作者同样需要科学知识来更好地理解和解决社会问题。
因此,提升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是一个全面发展的过程,需要全社会的努力。
教育是培养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基础,学校教育应当注重科学技术教育的同时,也要重视人文社会科学的传承和发展。
家庭教育和社会环境也应该给予个体更多的人文关怀,培养出更全面、更有品德的新一代。
政府和社会组织应当提供更多的资源和机会,促进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共同提升,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综上所述,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是当代社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两种素养。
增强科学素养可以提高个体的适应能力和竞争力,而培养人文素养则可以提升个体的价值观和道德水平。
第一讲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的内涵及其培养介绍
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27
据此,我们认为科学素养是指人们通过对科学基本
知识与技能、科学过程与方法、科学思想与精神、
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学习、理解和体验而形成的由科
学知识与技能、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科学道德与
情感构成的内在品质。
28
(二)科学素养的特征
1、科学素养虽然是后天培养的,但早期形成的科学
美、真实之美等等,借助于文学艺术同现实社会生活间的广泛
联系和渗透,而影响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由此派生出文学艺 术在现实生活中的其它价值与功能,包括它的娱乐的、教育的 、政治的、经济的、道德的种种功能与作用。
一个有广泛的精神情感世界的人,可以从天地宇宙之间,从
大自然的一草一木,感受到美好,感受到快乐。因而他的快
中较为通用的一般科学方法。科学方法是人们揭示 客观世界奥秘、获得新知识、探索真理的工具。
43
哲学方法是最高层次、应用最普遍的方法,能够运 用于以自然界、社会和思维为研究对象的所有科学 部门,可以看作是科学方法的组成部分。
科学方法还可以按照适用范围的大小,区分为一般 科学方法和特殊科学方法两个层次。
5
二、人文素养的内涵
(一)人文素养的含义
人文,通常有两层含义: 第一、它是一种文化。 文化分为三种:科学、伦理和艺术。 科学文化的功能在于求真 伦理在于求善 艺术创作、文学、音乐、绘画、书法等等在于求美
6
第二、指人的文采。 “观乎天文以差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象” 人的文采不是指人的外表,人的体貌特征,人的长相,而是 指人的一种文雅的举止。这个文雅的举止是来自于哪里呢? 来自于人的内在的一种德行修养,主要指五种德行: 仁、义、理、智、信。
10
如何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
如何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
谈到人文素养,如果想得到提高,我认为首先要博览群书,增加自己的文化底蕴。
人文素养不是向别人学来的,也不是能够装出来的,它需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后才能表现出来。
所以说读书是提高人文素养的必经之路,而且要多读书,多去了解。
比如我们书法教师,不但要去了解每个时期书法家所处的历史背景,还要去弄明白整个汉字的演变过程。
中国是个文明古国,而我们将去传承先辈留下的古老文化以及精神,并得以发扬光大、有所创新。
老祖宗留下了很多珍贵的思想,《论语》、《诗经》、《大学》等文献凝聚了先人们的智慧的精华,而这些,足以将我们的人文素养带到一个高度。
科学素养的提高也不是一朝一夕的,它需要我们努力去钻研科学文化知识,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要去探索、发现我们从未发现过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以一个研究者的身份去寻求一条科学的道路,创造出自己的一些理论用于教育教学中去。
以书法为例,过去的我们只知道写字,那么怎样能写好字呢?我们可能研究过,可努力的还不够,需要我们能形成自己的理论,并使之用于教学实践,提高学生的书写水平,乃至学会自己创作作品的程度。
没有一颗科学探索的心,最终会止步于现状。
所以只有不断的去探索,去挖掘在教授专
业知识所面临的问题,不断的改变自己的认知,我们的科学素养才会得以提升。
总之,无论是人文素养还是科学素养,都需要我们有一颗执著的心,在不断博览群书中用知识武装自己的同时,还要勇于探索、钻研专业发展,从而才能使自己在两方面都能得以提高。
人文素养包括哪些方面
人文素养包括哪些方面人文素养是指人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通过对一定的社会文化和知识的实践、思考,形成对于事物发展规律的认知、判断、协调、评价等活动的心理过程和行为方式,是人类最基本也是最基本的生存技能。
作为人类生存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人文素养对于人如何健康成长尤为重要。
那么,人文素养包含哪些方面?该怎么培养呢?有哪些要求?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人文素养包括:社会责任与社会责任感;人文关怀;科学精神与学科核心价值观;科学素养——实事求是,公正,创新。
其中包含了人文素养中许多内容,下面具体介绍一下。
一、教育目标一个人的人文素养是建立在基本的人的自然、社会和文化发展规律上来,这也是每个人从出生到成年都必须具备并保持的基本素质之一。
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着新时代人文化内涵。
因此,在小学阶段大力开展人文教育,对学生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小学阶段开设人文教育课程;在大学阶段开设人文教育课程。
使学生养成良好习惯与精神面貌,使学生具备良好地生活与学习能力,具有良好地人际关系。
1、使学生具备良好地学习与生活习惯。
这是因为人文素养不仅是学生学业发展的核心内容之一,而且是终身发展地核心内容。
人的终身发展与学习都离不开良好地学习习惯的养成。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自觉地学习并且能取得一定地成果,能自觉地完成学习任务。
学生们在学习中可以主动自觉地学习、主动思考知识的同时也是对其周围世界加以思考和总结并加以发展与提升,从而获得知识与技能。
良好地学习习惯包括学习目的明确;思维敏捷;主动接受新事物;有创新意识;养成时间观念;独立完成作业;主动交往等能力与习惯;遵守规则、热爱集体、团结协作、关爱他人;培养主动学习地良好学习习惯;提高写作能力等。
在学习中能自觉地思考、善于创新;能把知识运用到具体的工作、生活中;能够在各种场合中发挥自己应有地作用;能够对知识保持积极地态度并以积极地态度去看待事物进行思考……等等诸多地学习习惯与能力是一个人能否学好的基本条件,是在实践中养成地重要习惯之一……良好地学习与生活习惯使人拥有良好地思维、品质。
如何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科学素养
如何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科学素养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对于教师自身的发展以及学生的教育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如何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
一、加强人文素养1.阅读经典文学作品: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经典文学作品,如《红楼梦》、《水浒传》等,通过阅读这些作品,可以拓宽自己的思维,增强对人生和社会的理解。
2.关注艺术与美学:教师可以参观美术馆、音乐会等文化艺术活动,培养自己对艺术的鉴赏能力,提高审美情趣。
3.关注社会问题:教师应该关注社会的变化和问题,参与到社会的讨论和行动中去。
参加公益活动、社区服务等,增强社会责任感。
4.学会倾听与沟通:教师应该学会倾听学生、家长和同事的意见和建议,尊重并理解他们的观点。
同时,教师也应该提升自己的沟通能力,与学生和同事进行良好的沟通。
5.培养情绪管理能力:教师要学会处理情绪,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
面对挫折和困难时,要学会积极应对,不抱怨、不消极。
二、提升科学素养1.加强学科知识的学习:教师作为科学知识的传播者,自己首先要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
通过参加学术研讨会、培训班等方式,不断学习和更新自己的知识。
2.科学研究与创新: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科学研究课题进行深入研究,并进行创新实践。
通过研究和实践,不断提升自己的科学素养。
3.加强科技应用:随着科技的发展,教师要学会运用科技手段进行教学。
学习使用教育软件、科技设备等,提高科技应用能力。
4.培养科学思维:教师应该培养科学思维,注重观察、实验和思考。
通过开展实验教学、科学实践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5.与科研人员合作:教师可以与科研人员进行合作,参与到科研项目中。
通过与科研人员的交流和合作,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
总之,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教师不断学习和提升。
通过加强人文素养、提升学科知识、培养科学思维等方式,教师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素养水平,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
如何提高教师的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
如何提高教师的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
大营小学------杨建清
如何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使自己能够更好的从事教研、教学以充沛的精力和饱满的情感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呢?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学生可以原谅教师的严厉、刻板甚至吹毛求疵,但是不能原谅他们的不学无术。
”学高为师正是对此的印证,如何成为学生心中的楷模呢?教师应该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
怎样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呢?
一、提高自身的科学知识
科学知识包括专业知识,相关学科知识及现代科学技术,从知识结构上来说教师必须对知识的横向与纵向都有所掌握,通过听专题报告或讲座,参加相应的培训和学习,个人自学。
二、提高科学能力
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养成勤于动手的习惯;借助符号数字图表等进行思维找出事物的异同点;要敢于发现新思想提出新方案。
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有较强的教学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动手实践能力
三、培养自己的科学精神
科学是来不得半点虚假的,为此要学习科学家认真、敢于提出问题、不厌其烦实验以及论证的精神。
如何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呢?
一、向书本学习
读教科书度翻译过来的作品,多读能滋养心灵和温暖生命的书
二、向他人学习
欣赏并分享同事家长和学生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个人经验。
三、向问题学习
遇到问题要潜心研究,不耻下问,锲而不舍,知难而进。
2016.10。
人文科学素养
人文科学素养嘿,咱们聊聊这人文科学素养,这事儿吧,其实啊,就跟我这做人的道理似的,得有点儿底蕴,得有点儿味儿。
说起来,咱们这人文科学素养,那可真是千丝万缕,绕来绕去,说不完道不尽。
先说这素养,那得是日积月累的,不是一朝一夕能学会的。
就像我这儿种花儿,得伺候,得呵护,得耐心,才能开出花儿来。
人文科学素养,也是一样的道理。
记得我年轻时,那会儿不懂这人文科学素养是个啥,成天就知道忙活着挣钱,啥文化、啥素养,那都是浮云。
后来啊,接触了些事儿,才慢慢明白,这素养,其实就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对世界的理解,一种内心的修养。
咱们就拿这读书来说吧,那可不是简单的读个书名,翻翻页,那叫什么素养?那叫消遣。
真正的人文素养,是得把书里的东西消化吸收了,变成自己的。
就像我,现在喜欢看些杂七杂八的书,历史、文学、哲学,啥都瞧瞧。
一来呢,丰富自己的见识,二来呢,学会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
记得有一次,我朋友跟我聊天,说起他公司里有个小伙子,整天忙得跟猴似的,成天加班,累得跟狗似的。
我就问他:“你说这小伙子有素养吗?”我朋友想了想,说:“这事儿得两说,他工作努力,有上进心,这是好的一面。
但另一方面,他忽视了生活,忽视了自我修养,这人文科学素养,恐怕就差了点儿。
”我听了,心里咯噔一下,是啊,这人文科学素养,可不是只看表面,得看内在。
就像我那朋友,他虽然工作努力,但生活呢,缺乏情趣,这人文素养,自然也就差强人意。
再来说说这人情世故,那也是人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年轻时,那会儿不懂事儿,总是得罪人,不是这说的不好听,就是那做的过分。
后来啊,慢慢明白了,这世界,不是你说了算,不是你强就强,得学会谦让,得学会包容。
就像我现在的朋友,他待人接物,总是彬彬有礼,让人感到舒心。
这就是人文素养,一种让人感觉舒心的品质。
总之啊,这人文科学素养,那可是一门大学问,得用心去体会,去实践。
咱们得像种花儿一样,用心呵护,才能开出美丽的花朵。
这素养,既是生活的态度,也是对世界的理解,更是内心的修养。
六大素养解读
六大素养解读六大素养是指成人教育领域内普遍认可的包括科学素养、人文素养、审美素养、健康素养、公民素养和创新素养六个方面。
这些素养旨在培养和提升个体的综合素质,以适应当代社会的需求和挑战。
首先,科学素养是指个体对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科学素养使个体具备科学思维,能够理性思考和分析问题,并通过科学方法进行实证研究。
这种素养的培养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科学的价值和意义,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人文素养强调对人文知识和人文价值观的理解和尊重。
人文素养使个体具备广泛的文化知识和跨文化的理解力,能够欣赏和理解各种艺术形式和文学作品。
这种素养的培养使人们更具有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并能够从人文角度审视和解决问题。
审美素养是指个体对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审美素养培养使人们对于美学原则和审美价值有着深入的理解和鉴赏力。
通过培养审美素养,个体能够更好地欣赏艺术和美的表达形式,从而提高对美的观察和判断能力。
健康素养关注个体的身心健康和生活方式。
健康素养的培养使人们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身体素质和保持心理健康。
这种素养的培养使人们更好地理解健康的重要性,并能够自我管理和保持健康状态。
公民素养是指个体在社会中具备的合法权益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
公民素养的培养使人们了解社会和政治制度,了解自己的权利与义务,以及积极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能力。
培养公民素养能够使人们成为有资格和有能力参与社会发展和公共事务的成员。
最后,创新素养是指个体在创造和创新方面的能力和素质。
创新素养的培养使人们具备创新思维和创新方法,能够提出新的观点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培养创新素养能够激发个体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创新发展。
综上所述,六大素养的培养对于个体的全面发展和成长至关重要。
通过深入探索和理解这些素养的不同方面,个体可以拥有更多元化的知识和技能,更好地适应和应对现代社会的需求和挑战。
培养六大素养需要长期的教育和实践,同时也需要个体持续的学习和自我提升。
中小学教师如何坚持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并重的理念
中小学教师如何坚持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并重的理念教育教学是中小学教师的责任和使命,而坚持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并重的理念是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任务。
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相辅相成,互为补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培养出德才兼备的学生。
下面将从教学方法、课内内容和教师自身素养方面探讨中小学教师如何坚持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并重的理念。
首先,中小学教师应该注重科学素养在教学过程中的渗透。
科学素养主要包括科学知识的掌握和应用、科学思维的培养和科学方法的运用。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观察-提问-实验”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索问题、发现规律。
例如,在物理实验课上,教师可以设计简单的实验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从中获得对物理规律的直观感受。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能够掌握科学知识,还能培养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
其次,教师还应该注重人文素养的培养。
人文素养主要包括人文知识的传授、人文情感的培养和人文精神的拓展。
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可以选取一些经典文学作品让学生阅读,引导他们思考作品中的人生哲理和情感表达。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讨论和写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提升其人文修养和情感认同。
最后,中小学教师自身也需要具备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
只有教师自身具备了这两种素养,才能有效地传授给学生,起到榜样的作用。
教师可以通过持续学习和专业培训来提升自己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
同时,教师还要注重个人修养的提升,培养审美情趣、人文情怀和社会责任感,才能更好地引领学生走向全面发展的道路。
总之,中小学教师在坚持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并重的理念时,需要在教学方法、课内内容和教师自身素养等方面下功夫,不断提升自身素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
只有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兼备,才能培养出德才兼备、具有综合素质的新时代学生。
中小学教师应该以身作则,引领学生在科学与人文的海洋中砥砺前行。
高中阶段学习重点之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培养
高中阶段学习重点之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培养作为一名资深教育家,关于高中阶段学习重点之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培养,我希望通过以下专业、科学的角度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指导,并给予实际的执行方案。
首先,为了培养高中生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我们应该全面提升他们的思辨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学生需要学会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推理论证和评估信息的能力。
为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可以采用以下实际的执行方案:1. 强化课堂讨论:教师可以设置有争议性的话题,引导学生进行辩论和思辨,让他们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并培养他们分析和评估观点的能力。
2. 研究性学习项目:学生可以参与个人或小组的研究项目,选择感兴趣的人文社会科学课题,培养他们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3. 实地调研活动: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历史遗址、社区组织等,通过亲身经历了解社会现象和历史文化,培养学生的社会观察力和跨学科思维能力。
其次,了解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和理论对于培养高中生的素养至关重要。
学生需要了解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原理、常用方法和数据分析技巧。
以下是实际的执行方案建议:1. 引入研究方法课程:为学生提供简要但全面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和理论导论,让他们了解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步骤和常用方法。
2. 开展小规模实践研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小规模的社会调查或问卷调查,并帮助他们分析和解读数据,以加深对研究方法的理解和应用。
最后,为了培养高中生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我们应该注重实践应用和跨学科融合。
以下是一些建议的实际执行方案:1. 跨学科整合课程:设计富有挑战性的跨学科整合课程,如历史与文学的交叉学习、心理学与社会学的联合研究等,帮助学生理解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与相互影响。
2. 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如参与社区服务、环保活动等,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
通过以上指导和执行方案,我们可以更好地培养高中生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提升他们的思辨能力、批判性思维和研究方法,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浅谈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在工程教育中的重要性
浅谈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在工程教育中的重要性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工程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工程教育逐渐把重心放到了实践能力的培养上,而对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的关注度相对较低。
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在工程教育中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有助于培养工程师的综合素质,更有利于工程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浅谈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在工程教育中的重要性。
一、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的涵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是指对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包括对历史、文化、哲学、社会学等领域的学习和理解。
它是一种宽泛的文化素养,不仅仅是对科学技术的了解,更包括对人类社会和文化的认知和理解。
在工程教育中,通常我们更注重学生对工程技术的学习和应用,但是在实际的工程实践中,工程师需要具备的不仅仅是专业技术,还需要具备相应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
这是因为工程师在设计和实施工程项目的过程中往往需要考虑到社会文化、人类生活、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因素,而这些都需要建立在对人文社会科学的充分理解和素养上。
二、促进多元交流工程项目的实施通常需要不同领域的专业人才之间的合作和交流。
如果工程师缺乏对人文社会科学的素养,往往会难以深入了解其他专业领域的要求和需求,难以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作。
而具备了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的工程师,往往能够更好地融入到各种跨学科的协作中,更好地理解和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推动项目取得更好的效果。
这也为工程师开拓广泛的视野,提升了他们在工程实践中的综合能力。
三、推动创新发展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能够激发工程师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
在实际工程实践中,人文社会科学素养不仅能够帮助工程师更好地理解用户的需求和期望,更可以为工程师提供更广阔的思考方向和创新灵感。
这对于推动工程领域的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城市规划和设计中,工程师需要考虑到人类的生活方式、文化习惯等因素,这就需要具备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
只有这样,工程师才能为城市规划和设计提供更加贴近人们生活的产品和服务,从而推动城市规划的创新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文与科学素养2003年10月15日,航天英雄杨利伟承载着中国的航天梦想成功带着“神舟5号”遨游了太空。
这是中华民族骄傲的里程碑。
此后,“神舟6”、“嫦娥3号”陆续的继承着伟大的航天梦。
另外,现代社会的电话、数据传输、电视传播、卫星电视教育、移动通信、医疗技术,在很大程度的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
据了解,目前已有1800项空间技术成果移植到国民经济各部门。
总而言之,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实现了“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的愿望。
这些伟大的进步与人类的人文素养密不可分。
不仅科技的发展需要人文素养,我们各个工作领域也都需要它。
首先跟大家分享1个我曾看过的一个小故事:一次在法国,三个中国作家一同乘坐法国外交部的车去郊区。
天刮着风,不时飘着雨,前边有一辆旅行车,车上坐着两个漂亮的法国女孩,不断地从后窗看着中国作家的车。
车轮滚起的尘土扑向作家的车窗,加上雨滴,车窗被弄得很脏。
一个作家问司机:“能超吗?”司机说:“在这样的路上超车是不礼貌的。
”正说着,前面的车停下来了,下来一位先生,对司机嘀咕了几句,然后回到车上,把车靠到边上。
这个作家又问司机:“他刚才跟你说什么了?”司机回答:“他说‘一路上,我们的车始终在前边,这不公平。
''他还说,‘车上还有我的两个女儿,我不能让她们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
”就这几句话,让这个中国作家感慨了好几天。
其实有很多外国人对中国的印象不是很好那是因为在他们的印象里中国人是会随地吐痰、贴小广告、不懂礼貌的人。
通过这样的一个小故事,也让我们可以反省下为什么外国人会有这样的评价,那么一个真正具备人文素养的人应该是什么样的?带着这个问题我将对这个问题进行分析。
一、科学人文素养的概念(一)人文素养:根据上面的小故事,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个人应具备的基本品质和基本态度。
有个调查,某省的人文科学素养总体达标比例仅为7.5%。
显然我们的精神家园需要格外重视。
当然我们人的人文素养离不开我们身边的各种角色的人物以及社会。
处理好我们在他们之间所扮演的人文素养会决定了我们如何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
人文素养提升了,自然它所包含的的智力、德行、情感、健康因素也会急剧提升。
最重要的还是它的人文精神的感染。
包括我们现在要讨论的科学精神,也就是科学人文素养。
在我看来,科学人文素养就是在原来名称多了一个形容词“科学”。
一谈到科学大家会立即想到科技,会想到航空航天、医学、电子、以及我们常用的电脑等等。
这两者是紧密不可分的。
(二)科学的人文素养领域内容通过查阅相关的资料,我总结了以下三点:1、人文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人文知识,比如,文学、历史、社会、政治、艺术、以及其他和自己涉及的领域相关的知识[1]。
例如:科学工作者的人文素养水平的一个调查,比如科技工作者对文学、历史学、社会主义类、政治学这样的科学知识问题平均的正确率仅有50.8%。
如果按照百分数计算还未到及格水平。
其中历史类问题的正确率最高,到达75%,经济学相关问题正确率仅有43.2%,政治学相关知识正确率更低到36.1%,因为他们工作之余主要参加这些活动,上网占61.6%、看电视50.1%阅读占36%.从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虽然有很多都在科学领域工作,但是他们在人文知识的关注上不够。
2、人文思想:人文思想是人文知识的升华,也是知识的内在修养。
这种思想会受到民族性、个体性以及意识形态色彩的影响。
比如,有些民族的人会比较传统现在也会有家长认为女孩就应该有个稳定工作,主要是照顾家庭,当个家庭主妇。
但大部分在城市的家庭,基本上不会有这种想法,他们还是会尊崇孩子意愿,甚至会鼓励孩子,只有自己强大了,才是真正的幸福。
我就是受了这样的教育,所以我做什么事,父母的思想影响着我,让我不退缩,什么事都尽力做到最好。
3、人文精神:精神是思想的灵魂。
也是科学人文素养的核心内容。
它是一个广泛意义的词,它不仅对本人有影响,本人所具有的人文精神还会对身边的人产生深刻的影响,具有一定传承的作用,例如“雷锋精神、郭明义精神”。
这种精神会突出人的主体原则。
“正能量”的作用在现今精神缺失的时代还是尤为重要的例如科技工作者希望从其他人身上看到“诚信”,支持比例达到44.8%,仁爱和奉献所占的比例分别是15.7%和14.8%。
所以说这些都是人文精神的重要表现。
二、科学的人文素养在各领域的影响不仅科技的发展需要人文素养,我们各个工作领域也都需要它。
(一)兴国之道重在科技——对科技创新的影响在当今国际竞争如此激烈的情形下,科技创新也就定格为体现国家科技竞争的关键。
例如,美国推行“美国创新的基础”研发计划。
日本紧抓“科学技术创造立国战略”。
当然我们国家也不甘示弱,[4]在2004年时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推进结构调整作为中心环节。
那么,科技和人文又有什么关系呢?为什么会说人文素养会对科技产生影响呢?为了更好的理解他们的关系我决定用表格的方式来总结我的看法:(如下表)内涵结构特点关系制约因素例子人文素养是人应具备的各种基本素质突出人的思想、态度人文知识(基础)人文方法(组成)人文精神(灵魂)人文社会(保证)主体性独一无二创造性人文知识(必备)科技创新人文方法(借鉴)科技创新人文精神(必备)科技创新人文教育失衡有一个调查对重点大学86名学生随机采访,60%认为读书原因是学习需要。
4人完整的读过四大名著。
50%人打算以后读。
谈到什么书必须读:90%人认为英语4、6级50%人读学习用书。
45%人不打算读。
30%人认为人物虚假成分太浓科技创新能够不断提供科学家自然资源不重复实践性人文环境有很多官员想在自己任期内见到成绩,不舍得在科技上下属性对象新鲜血液人力资源生产资源继承性历史性社会性本钱,至今我国每年用于研发的经费只占GDP1.1%,低于发达国家3%。
从表中我们可以清晰的感受到人文素养是科技创新的基础保证,科技创新又是人文素养的发展。
两者互相影响制约。
(二)立国之本源于教育——对教师职业的影响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在新时代教育事业是我们强国的力量,在丰富渲染的教师角色下,我认为教师的角色就好比“打气筒”如果气打的太少,老师用的劲不到位,就不会造就人上人,相反,打的过猛,做的太到位,就会是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会忽视学生的个性。
究竟做一个什么样的老师才是最适中的,教师又应该具备什么样的人文素养呢?教师的人文素养就是教师应具备的品质、态度。
由于教师职责的神圣性、广泛性也包括了处理人与人、人与集体、人与社会、人与国家甚至自然的关系。
它就应该体现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无论对待工作还是学生都要追求真实、真理,坚持理性的思考,懂得放手、平等,拥有开放、多元、反思的精神。
要想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根本在于情感的陶冶,因为人的情感是复杂的,教师更是如此,只有真诚的情感流露才会培养学生理想的情感观。
反之,消极的情绪会对学生学习的效果有影响。
举个典型的体育老师的例子,调查表明,老师的消极情绪会使学生产生压力、紧张感,31.5%学生缺乏练习的激情和主动性、33.5%学生对学的内容厌学,26%学生对动作能力领悟能力下降。
这些会阻碍学生的领会能力。
而教师就是要在新背景下不断加深终身学习、信息技术、学情分析、教学科研的能力。
要想成为一个能在这个岗位站稳脚需要在人文素养完备的同时,努力朝着创新型发展。
(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对学生的影响举个例子:还记得2004年云南大学发现有四位大学生被人用钝器杀死在宿舍里。
犯罪的马加爵也受到了惩罚。
马加爵和被害的四个人关系还不错平时,他们还是同一个专业。
但是他的杀人动机简单的让人难以置信:又一次和同学打扑克,同学说他作弊,因而耿耿于怀,最后还是残忍的杀死了4名同窗。
就这样5个即将报效祖国的鲜活生命就这样结束。
像马家爵这样智商极高学生,也是很多学生的榜样。
但意想不到的是在精神品格、道德观念、法律意识上如此不堪一击。
这不仅是道德的缺失,还有人文素养的缺失。
其实我们在反思人文素养对成年人的影响之余,最重要的不能忽视哪些没走向社会的学生。
无论你多大只要你还在象牙塔的保护范围之内,作为学生就应该受到人文素养的教育,甚至内化。
像马家爵这样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心理病,而我总结了一下主要因为承受压力的能力弱,曾[3]在网上看到有个调查显示,[5]34.94%读者认为引起大学生心理压力主要原因是应试教育导致家长、学校过度保护,继而当学生在外面有什么小挫折时就会做出反常的行为。
三、提高人文素养的途径作为社会的一份子我们应该:我们应该用劳动、智慧来为科技发展,社会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尤其是走在技术前线的工作者,应该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稳健的技术水平。
同时最重要要有真诚的工作态度和进取的思想。
作为人民教师我们应该:端正人文态度、有热情、坚忍不拔的意志。
更要有一颗乐于奉献的心。
这让我想起第一次去实习经历:累——并快乐着。
对于上课需要花课上的几倍时间来准备。
每一次给孩子上课我都激情洋溢,甚至上了一段时间后嗓子哑了,但还是觉得有事干很充实。
在课上找到了我的价值。
同时也感受到了孩子们求知若渴的样子。
教师的人文素养提升就在那些芝麻绿豆的小事上。
作为学生我们应该:每个人都是从学生时代走来的,况且现在文盲的现象基本不存在了。
学教育的人都知道,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说,第二个就是安全的需要,所以对于学生来说首先应做到“自尊自爱”,其次是社交需要,对人素养的另一个要求学会平等和尊重。
最后是自我实现的需要,也就是只要尽心尽力把每件事做好你就会获得快乐。
这些要求不仅是对学生素养的监督,对所有人也同样适用。
四、科学人文素养对未来深化教育改革的展望根据第八次基础教育改革的观点,我关注信息结合本次作业想对人文素养进行进一步的展望。
实施素质教育,深入开展新课改,教师理应担当此重任。
(一)构建培育系统。
促进教师人文知识积累和教育教学能力提高的有机结合。
要把教师人文素养培养纳入本市中小学教师培训规划,作为全体教师职务培训的重要内容。
要组织专家讲座、征文比赛、网上论坛等系列活动激发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拓宽视野,加强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二)完善资源系统。
通过各种途径为教师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编写教师人文类系列丛书和校本课程,推荐相关辅助学习资料。
(三)优化实践系统。
开展与人文素养相关的各类实践活动。
探索多种载体,充分展示教师的才艺和魅力。
(四)形成组织保障。
把教师人文素养提升工作纳入教师队伍建设的总体规划。
学校要把提升教师人文素养工作与日常的教师政治学习、校本培训工作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教师社团等群众组织的积极作用另外,国家及社会也要高度重视,帮助教育事业人文教育方向的发展。
五、人文素养新视角下的人文教育教育的方式、种类多样,[2]在近代的时候科学教育一直占中心地位,而人文教育在边缘。
现如今,我们需要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才能注重人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