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与实践关系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理论与实践关系的思考
摘要: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问题在近代愈发突出和重要,本文从理
论的最初起源,理论与实践的对象、运行方式、产生条件来分析二者的差异,以康德为例阐述近代在这个问题上思维方式的转变,分
析指出只有马克思以实践为基础才能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关键词:理论实践关系唯物主义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号:1673-9795(2013)01(b)-0153-01
将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不是自古以来的思考方式,人类认识二者的关系经历了一个过程,探寻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首先要追溯二者的最初规定性。
1 理论和实践的差异
从理论和实践的最初规定性和运行方式的角度看,理论作为知识形态的系统的概括,这个词最初来源于希腊语。理论
(theory,theoros)是动词theorein的阴性名词形式,因此理论的本意就是观看或观赏,在古希腊人的理解中,看是人的本性,因此,人
都有理论或形而上学的倾向。实践是人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这一词最初的表现形式则是行动。
在古希腊,人与自然浑然一体,人不走向自然万物,而是每一自然物走向人,因而理论在此时的这种观看,便在人这里形成被动性的
感受。感受是被突然降临或者袭击人的事件触动,因此引发出感谢、激动、快乐和痛苦等情绪体验,感受不是从人的主体出发去体验事
物,而是事物向人的逼近和接触。这种被动性在古希腊人看来是偶然发生的。感受的发生是由外在于人的自然,自行运动于人的视线,外物强力作用的结果。体现了人在巨大的自然力的环境中的被动和不自由。因此,理论的这种看,不是主动的看,而是外物的强力召唤下的人对于其的朝向性的展开。
从产生的条件看,理论产生的条件是空间距离的存在和时间的闲暇,实践产生的条件是空间距离的消失和行动时间的连续。我们的视线只有通过,穿过一个已经打开的空间才能抵达事物,没有这样
的一个敞开的空间,观看即是不可能发生的。观看的对象必须是在观看者自身之外的事物。实践行动是力图使事物转变成人所期望的面貌,实践的对象必须有量或者质的改变,没有人的参与无法实现
合乎人目的的改变,人与实践对象直接或间接的接触即空间距离的消失是实践结果得以可能的前提。在持续的实践活动中,对象也就发生改变。无时间的连续就不会形成对象量的积累,或者质的改变。在实践的闲暇期产生了理论。这种闲暇并非仅仅是指理论者只有从日常劳动和工作中出来,摆脱必需品的束缚才进行纯粹的观看,真
正意义上的闲暇是指灵魂的一种能力,是排除来自世俗事务的一切干扰直接面对事物的本原。
从理论与实践对对象的本质要求看,二者存在差异。理论要求对象本真的无目的地观看和还原,获得对象整体的概念。理论之观看不仅是在事物之中的居留和沉浸,它同时是一种回忆,有一种返归
本原的倾向。作为本原事物本身所发出的光芒使我们惊异,产生观
看。当事物消失或不在场时,回忆便成为观看的另一种表达形式重现事物本原的形相。实践即合目的地改变对象的原初形态,是人的本质要求。在人与自然的直接联系的分化中,劳动起到了主导作用。劳动产品包含着人的精神和物质的本质力量,劳动产品的现实化的时间延迟,使人的物质和精神的满足被延迟,劳动成为人与动物的
本质区别。
2 近代主体性思维方式导致理论需要为实践服务
从理论与实践的诸多区别中看出,二者的差异是绝对的。在古希腊哲学家那里,就亚里士多德而言,一方面,他开创了实践哲学这一研究领域,认为实践哲学具有独立的价值,但另一方面,他认为与实践“以可变事物为对象”不同,理论的对象是“出于必然而无条件存在的东西”,即“永恒的东西”,因而,理论并不具有实践性,理论与实践之间便不具有内在的关系,而只在同为人类活动方式这一点上具有一种等级关联,即理论比实践更高贵一些。然而到了近代,主体和客体分化对立,主体占据优势地位,人们无反思地接受了主体
性形而上学的观看方式,提出理论为实践服务的要求。康德在此实现了哥白尼式的思维转向。在康德那里理论的观看即康德的直观,是要主动有选择地将理论对象纳入到人的视野中,直观采取了先天的形式。他假定对象必须依照我们的知识和直觉能力的状况,人的理性先天地认识到规则在对象向我呈现以前就先天地存在我的心中。人先天的认识模式因人而异,理智通过认识模式认识直观的对象。因此,对象是经过人的加工处理过的,符合人先天的概念形式,
人将现象世界揽入自己的概念所构建的秩序体系之中,现象就有了一定的秩序和规则,受人的支配是不自由的。然而现象背后的物本身即物自体并不可认识。在实践领域中康德又认为,只有实践高于理论,才能真正体现人的价值和尊严,因为只有当实践理性统治理论理性,现象统一于本体,必然服从于自由的时候,人类理性才超越了自然的限制,达到了自由的境界。康德虽已开始对于理论哲学或旧形而上学的批判性反思,他把理性区分为理论理性与实践理性,并与亚里士多德不同,视理性的实践运用更为根本,但无论如何,他亦像亚里士多德一样,把理论理性与实践里理性截然分割开了,从而也就谈不上考察二者之间的关系了。
3 实践唯物主义视野下的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在马克思看来实践既包括思维也包括活动。既然人的活动包括思维活动,所以思维活动也应当从实践去理解。而且只有把思维活动和感性活动共同作为人的活动,才能够把人的活动理解为马克思所指向的实践。从一定意义上说,历史实践就是把思维活动统一于感性活动的过程,实践活动本身就是一个在实践发展中才能不断实现它的理论规定的活动。思维活动应该与感性活动一致,感性活动是人的生命活动的直接的存在,思维活动是感性活动的延续。马克思的实践概念内在地包含了人的活动应该是一个一致的整体的思想。在马克思的话语系统中,主体对客体的关系首先是实践的,而在传统哲学的话语系统中则是认识关系。因此,从马克思的话语系统来说,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不能是两重的,即既是实践关系又是认识
关系,人的对象只能是通过实践活动建构起来的对象性关系。因此,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和目的,理论认识只是实践的延续。只有在马克思的实践的唯物主义视野下,理论和实践才能实现真正的统一,理论才有可能为实践提供指导。
参考文献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单行本[m].人民出版社,2000.
[2]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下卷[m].商务印书馆,2009.
[3]殷明耀.实践唯物主义视野中的理论与实践关系三题[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8):21-24.
[4]马彪.如何理解康德的哲学体系?[j].社会科
学,2010(12):133-140.
[5]李婉莉.理论理性与实践理性的中介——论判断力在康德哲学中的地位和作用[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
版,2006,8(2):77-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