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中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合集下载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出自《易经·系辞》。

原话是:“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举而错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

”意思就是说,形体以上而不可见的叫做道,形体以下而可见的叫做器,转化而裁成万物的叫做变,推移往来运行的叫做通,将这些施加于天下民众的,就叫做事业。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这两句话,通常的理解是:大道无形,故旧形而上,器用之物为有形,是为形而下。

“形而上”也作“自上而下”,指理而言,常用来指从抽象到具体的、以思辨方式为主的研究思路。

“形而下”也作“自下而上”,指事物而言,常用来指从具体到抽象的、以实证分析为主的研究思路。

通俗地讲,“形而上”的东西就是指道,既是指哲学方法,又是指思维活动。

“形而下”则是指具体的,可以捉摸到的东西或器物。

“形”,是天象地形的省称。

“形而上”,是指在天地形象上存在的抽象原理。

“道”,是乾坤之合德。

“形而下”,是天地变化向下落实到现象界。

“器”,是阴阳交感到生的具体事物。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中国哲学与世界哲学的渊源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中国哲学与世界哲学的渊源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中国哲学与世界哲学的渊源大家好,这里是小播读书。

今天我们来聊聊什么是“形而上学”和“哲学”,以及它们的来历。

这个词在百度中的解释是指:对世界本质的看法,也指片面的、孤立的、静止的思维方式。

这里其实说的是,在不同的语境中,对形而上学有两方面的理解:一方面是从哲学上理解,是指以用超经验的思辨方式,研究非客观或者无形世界的哲学体系,而非科学研究现实世界的现象及规律;而另一个方面是指与辩证法对立的,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观察世界的思维方式。

当然,今天我们聊的是指它的第一个方面,也就是哲学上的“形而上学”到底是怎么来的,它有什么意义?首先,我们聊聊“形而上学”这次词的中文来历,“形而上学”其实是亚里士多德一部著作的名称。

这本著作是亚里士多德死后200多年由安德罗尼柯把他专讲事物本质、灵魂、意志自由等研究经验以外对象的著作编集成册,排在研究事物具体形态变化的《物理学》(physica)一书之后,并名之为《物理学之后诸卷》。

英文Metaphysic,古希腊文τὰμετὰτὰφυσικά,拉丁文metaphysica。

meta这个前缀有之后、超越、基础的意思。

这个用语被拉丁语注解家理解为“超物理科学”,亚里士多德在书中讨论的问题成为了形而上学的很多基本问题。

那为什么叫“物理学之后”呢?因为在亚里士多德的年代,“哲学”其实是一个泛称,是对所有知识的一个统称。

任何学科都叫哲学,比如物理学是哲学,政治学也叫哲学,但亚里士多德在这本书中讲的内容,既不是物理学、也不是政治学,也不是文学艺术,而且发现这部分内容是亚里士多德整个知识体系或者广义哲学的基础,其实是关于“存在”本身的一种学说。

所以,当时的研究者就姑且把它放到“物理学之后”,加了一个前缀“meta”,也就变成了“Metaphysic”。

而且也称之为“第一哲学”,因为当时其他学科也被称之为“哲学”,所以为了区分开来,也把这门学科称之为“第一哲学”。

「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

「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

孟子字義疏證(清)戴震序丙申余少讀論語,端木氏之言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聞也,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

」讀易,乃知畜性與天道在是。

周道衰,舜、禹、湯、文、武、周公致治之法,煥乎有文章者,棄為陳跡。

孔子既不得位,不能垂諸制度禮樂,是以為之正本溯源,使人於千百世治亂之故,制度禮樂因革之宜,如持權衡以御輕重,如規矩準繩之於方圜平直。

言似高遠,而不得不言。

自孔子言之,實言前聖所未言;微孔子,孰從而聞之?故曰「不可得而聞」。

是後私智穿鑿者,亦警於亂世,或以其道全身而遠禍,或以其道能誘人心有治無亂;而謬在大本,舉一廢百;意非不善,其言衹足以賊道,孟子於是不能已於與辯。

當是時,群共稱孟子好辯矣。

孟子之書,有曰「我知言」,曰「遊於聖人之鬥者難為言」。

蓋言之謬,非終於言也,將轉移人心;心受其蔽,必害於事,害於政。

彼目之曰小人之害天下後世也,顯而共見;目之曰賢智君子之害天下後世也。

相率趨之以為美言。

其人人心深,禍斯民也大,而終莫之或寤。

辯惡可已哉!孟子辯楊、墨;後人習聞楊、墨、老、莊、佛之言,且以其言汩亂孟子之言,是又後乎孟子者之不可已也。

苟吾不能知之亦已矣,吾知之而不言,是不忠也,是對古聖人賢人而自負其學,對天下後世之仁人而自遠於仁也。

吾用是懼,述孟子字義疏證三卷。

*韓退之氏曰:「道於楊、墨、老、莊、佛之學而欲之聖人之道,猶航斷港絕潢以望至於海也。

故求觀聖人之道,必自孟子始。

」嗚乎,不可易矣!休寧戴震。

孟子字義疏證卷上理十五條理者,察之而幾微必區以別之名也,是故謂之分理;在物之質,曰肌理,曰艤理,曰文理;【亦曰文縷。

理、縷,語之轉耳。

】得其分則有條而不紊,謂之條理。

孟子稱「孔子之謂集大成」曰:「始條理者,智之事也;終條理者,聖之事也。

」聖智至孔子而極其盛,不過舉條理以言之而已矣。

易曰:「易簡而天下之理得。

」自乾坤言,故不曰「仁智」而曰「易簡」。

「以易知」,知一於仁愛平恕也;「以簡能」,能一於行所無事也。

「易則易知,易知則有親,有親則可久,可久則賢人之德」,若是者,仁也;「簡則易從,易從則有功,有功則可大,可大則賢人之業」,若是者,智也;天下事情,條分縷(晰)〔析〕,以仁且智當之,豈或爽失爽幾微哉!中庸曰:「文理密察,足以有別也。

孔子:唯酒无量不及乱

孔子:唯酒无量不及乱

要谈到孔子,大概可以想到他“为政以德”的主张,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

这种治国方略也叫“德治”或“礼治”。

德治就是主张以道德去感化教育人。

孔子一生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处世哲学与人生妙悟。

殊不知,这些对后人产生莫大影响的警世箴言喻世明言,皆伴随着一样东西——酒,而产生。

《易经》中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酒,无论是作为形而上的酒礼、酒德,还是作为形而下的酒器,都体现出中国古人的情怀和智慧。

酒,也许从诞生那天起,就傍上了文化这个贵族。

中国的文化人,几乎都是从酒海里浸泡出来的,个个浑身上下散发着冲天的酒气。

以至于万世师表的孔圣人也是个瘾君子,而且酒量大得惊人,是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豪饮之士。

《十国春秋》载:“文王饮酒千钟,孔子白觚。

”可见孔子的酒量令人惊叹。

孔子在饮酒方面不仅是一位实战家,同时在酒的理论方面也很有自己的独到见解。

他提出“饮酒不醉为度”“唯酒无量,不及乱”的健康饮酒态度,很值得后人学习和借鉴。

饮酒也是一门学问,正如明代进士黄周星所说:“饮酒者,乃学问之事,非饮食之事也。

”有文献资料表明,孔夫子不仅在饮酒方面是实战家,而且是个理论家。

他把饮酒上升到政治哲学之上,强调礼乐治国。

他说“百礼之会,非酒不成。

”在孔子看来,如果没有酒,礼就是去了存在的形式;有音乐无酒,就不能形成欢乐的气氛。

孔子还在《论语乡党》中说:“肉虽多,不使胜食气”,“唯酒无量,不及乱”,“不撤姜食,不多食”。

意思是说,筵席上的肉食再多,食用量也不能超过主食;喝酒虽不限量,但是不能喝醉;用餐时不忌讳吃姜,但是不能够多食。

孔子的限肉、限酒、限姜说,在今天看来,也是非常进步的。

“唯酒无量,不及乱”,既能反映出酒在当时人们生活中占据的重要地位,又反映出酗酒造成的危害。

一个“乱”字,反映出孔子对酗酒危害的深刻认识。

作为一个理性的饮酒者,孔子有没有喝醉过呢?春秋战国时期,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学术之争十分激烈,门户之见的攻讦时有发生。

器与道,并行不悖?

器与道,并行不悖?

器与道,并行不悖?作者:来源:《作文与考试·高中版》2018年第25期《易经》中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道,是抽象的法则规律;而器,是具体可感的物体。

貌似,器与道,并行之。

我之见,器非与道并行不悖者。

器,当在道之上。

李鸿章曾说:“欲求驭外之术,惟有力图自治,修明前圣制度,勿使有名无实;而于外人所长,亦勿设藩篱以自隘,斯乃道器兼备,不难合四海为一家。

”国家想要发展壮大,既要有中国传统的道,又不能固步自封,要从西方引进先进的“器”,这才是重中之重。

然而,思想落后的晚清政府,却对器没有足够的重视,更没有将其转化为利于社会发展的生产力。

君王以思想、以道德伦理治天下,以致很多生产发明没有被很好地利用起来。

当西方国家工业革命时,我们在参加科举,在考取功名,沉浸在天朝上国的美梦中,每日聆听圣贤之语,认为可以永远安居乐业、衣食无忧。

可是,当列强拿着长枪大炮向中国发起攻击时,我们才发现,理论不能成为对抗的资本;一次次失败的教训,让我们清楚地意识到,没有器的道,是空乏的。

思想家王夫之说:“无器而道毁。

”国家没有道,就没有发展的方向,就会人心惶惶;国家没有器,就没有力量,道的保护与落实就成了空谈。

近年来,我国积极推进“中国制造2025计划”,创造出如贵州天眼、中国高铁、特种隐身技术等令其他科技强国难以望其项背的大國重器。

深入贯彻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思想——真正的大国重器,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里。

国家如此,人亦应如此。

王阳明就堪称有道却更有器的典范。

日本军神东乡平八郎,就曾在腰牌上刻着:一生俯首拜阳明。

为什么呢?王阳明苦苦寻求道的真谛几十年,从风华正茂求索到年华老去,功夫不负有心人,他最终悟出了真理:知行合一。

他一生讲授心学,门下弟子无数;他足智多谋,从不拘泥于世俗礼教。

他不仅悟了道,更成为时代之器。

与他形成鲜明对比的名将之子赵括,自幼学习兵法,谈起兵事来,头头是道,与秦军作战时,却因不懂实战,大败于秦军,这便是著名的“纸上谈兵”。

中国画之山水画理论

中国画之山水画理论

中国画之山水技法理论孙文前1、中国画为什么要讲“用笔”和“笔法”?《易经》中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简单讲,形而下就是指具体的,感性的事物。

形而上就是指比较抽象的规律,原则。

所以形而上者谓之道。

中国画中讲“用笔”和“笔法”,笔法既服务于客观造型的需要,又必须接受画家思想感情的指挥,所以随描绘对象和画家个性感情的不同,就产生了各种不同的笔法,这也与毛笔这种特殊工具有关。

古来制笔要求具备“尖、齐、圆、健”四种品德。

用笔靠指,但归属于心,指掌运动,腕肘支持,笔触纸上,留下点、线,构成物象,总结这些线条变化的规律就产生了笔法。

古人极重笔法,有“失其笔法,岂曰画也”的警告。

黄宾虹集古人用笔大成,留下五字用笔诀——平、圆、留、重、变。

平:指运笔平缓,力度均匀。

行笔过程如物凝碍,持重而行。

用笔须匀,无跳跃,不飘浮,此为中国画用线之根本。

圆:指线条圆浑沉厚,同时指有弹性的曲”线。

树无寸直,石也多圆笔画法,“折钗股”的效果就是“圆”,线是柔和而有弹性的,而不能刻板僵硬。

留:就是收得住,是功底的显现,控制得力就叫留。

古人讲“屋漏痕”就是“留”的效果。

中国画还讲究起止无痕,’同时又力能扛鼎,这就是留。

重:就是往纸背后去的力量感,即厚重感。

大家用笔无一不厚。

厚重的对立面是浮薄轻滑,是用笔的大忌。

古人用笔如“高山坠石”,笔在纸上运行要沙沙有声。

做到以上四条,便体味得到“骨法用笔”。

“骨法用笔”系南齐谢赫首提,五代荆浩解释为“生死刚正谓之骨”,没有力或力不够强的用笔,是不配叫骨法的。

用笔有两个基本要求:力量感、含蓄性。

力量在以上论述中提到,这是线条的基本审美要素。

含蓄是体现笔墨精神的元素之一。

不剑拔弩张,不狂怪奇诡,有内在的美存在于笔中,这是极高境界。

两者结合,为物述形,形式美和内质美都在其中。

至于“十八描”,各种皴法及各种点法,都是用笔程式,须知不一定一一照搬。

用笔有规律,不要强守定法,立足于“变”字。

总之,用笔是画中国画的人绕不过的命题,要花一生精力解决的问题,也是判别中国画高下的第一道门坎。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君子不器。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君子不器。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君子不器。

蒙化养心堂安康普古8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君子不器。

(《易经.系辞》+《论语.为政篇》)
——孔子
安康译文:
在这两段话里,孔子的大致意思是说,物质是有形的,意识是无形的。

在有形的物质的顶端是抽象的思维和意识,是道;在有形的末端是各种各样的器物;介于形象之上的道和形象之下的器二者之间是若隐若现的理和礼,理通礼。

理(礼)受道的指引,叫做道理,就像人的言行受到大脑指挥一样。

理(礼)的本质是人为的制定、规定和规范,叫做规矩,叫做法器。

道看不见,规矩和法器有时可见,有时不可见,他们是用来约束人心人性的,为的是让社会变得有序、和谐和文明。

形而上的道是不会有差错的,但形而下的器是说不准的,有时中正精准,有时偏左偏右。

作为一个求上进、有德行且睿智的人,是不应像器物一样固定成形,一成不变的。

不应该拘泥于形式和手段,而应该回归到无形的道之中。

不应该只关注物质现象本身而忘记了思考物质现象背后的本质和规律。

君子是有思想的,君子是懂得深度思考的,君子是应该以道御术和持经达变的,君子的言行应该受道的思想指引。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析议黄庆萱*(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系退休教授台北)摘要:本文指出「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的「形」,是天象地形的总体概括省称。

形而上,指在天象地形上存在的抽象原理,其名曰「道」;形而下,指天地变化、阴阳交感所生的具体事物,其名曰「器」。

并析论「道先器后」、「道器不离」、「器先道后」诸说,而作评议。

以为道器皆以形为中心;形指干天坤地之形象;道成形而道在形,形生器而道在器;化裁推行举措已属通变事业,则道器各有先后。

结论中将《周易》「形而上」说与西方「形上学」略作比较。

关键词:形而上;形而下;道;器;形上学一、前言『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是《周易‧系辞传上》的两句话,为了避免断章取义,我先把相关的上下文摘录下来:乾坤其易之 邪?乾坤成列,而易立乎其中矣!乾坤毁,则 以见易;易不可见,则乾坤或几乎息矣!是故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

举而错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

这段文字,首先表明乾坤是易道精义蕴藏的处所,认为乾坤相对排列,交感化育,而易道蕴藏的精义就建立在这中间了。

再以假设语气强调乾坤相对交感化育的作用如果毁坏了,就无法来发现易道的精义;易道的精义不能发现,那么天行健而资始、地势坤而资生的功能,也许会几乎停止了。

于是由形上、形下推论道、器的关系:由天象地形向上归纳紬绎,得到阴阳和合这种宇宙终极的抽象原理,叫作「道」;由此天象地形向下落实,阴阳交感,化育成具体的事物,叫作「器」。

并且引申说明:易道通过天地化育、裁成万物,称之为「变」;推广化育,使万物顺利运作,称之为「通」;执持阳健阴顺、交感变通的道理来安顿天下老百姓,称之为「事业」。

形,是天象地形的省称。

《系辞传上》一开始,即说:「天尊地卑,乾坤定矣。

……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

」 本节先言「乾坤其易之缊」,接言「形上形下」,形即乾坤天地之形象,道即易道,所以「乾坤其易之缊」和「形上形下」间才能用「是故」连系之。

盛世危言文白翻译-郑观应-道器

盛世危言文白翻译-郑观应-道器

《xx危言·道器》——[原文]《易·系》曰:"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盖道自虚无,始生一气,凝成太极。

太极判而阴阳分。

天包地外,地处天中。

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所谓"一阴一阳之谓道"者,是也。

由是,二生三,三生万物,宇宙间名物理气无不罗括而包举。

是故,一者奇数也,二者偶数也。

奇偶相成,参伍错综,阴阳全而万物备矣。

故物由气生,即器由道出。

《老子》xx:"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昔轩辕访道于广成,孔子问礼于老氏,虞廷十六字之心传,圣门一贯之秘旨,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盖人受天地之中以生,天地有中,人亦同具。

秦汉以降,群言淆杂,大抵失中之旨。

《大学》云:"止至善。

"止此中也。

《中庸》xx:"得一善则拳拳服膺。

"服此中也。

至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此中国自伏羲神农黄帝尧舜禹汤文武以来,列圣相传之大道,而孔子述之以教天下万世者也。

夫道,弥纶宇宙,涵盖古今。

成人成物,生天生地。

虽《中庸》《周易》已详,要非俗儒所能知,亦非后天形器之学所可等量而齐观也。

《易》独以形上形下发明之者,非举小不足以见大,非践迹不足以穷神。

自《大学》亡"格致"一篇,《周礼》缺"考工"一册,古人名物象数之学流徒而入于泰西。

其工艺之精,遂远非中国所及。

盖我务其本,彼逐其末;我穷事物之理,彼研万物之质。

秦汉以还,中原板荡,文物无存,学人莫窥制作之原,循空文而高谈性理。

于是,我堕于虚,彼征诸实。

不知虚中有实——实者,道也,实中有虚——虚者,器也。

合之,则本末兼赅;分之,则放卷无具。

昔我夫子不尝曰:"由博返约"乎?夫博者何?西人之所鹜格致诸门,如一切汽车、光学、化学、数学、重学、天学、地学、电学,而皆不能无所依据,器是也。

约者何?一语已足包性命之原而通天人之故,道是也。

“道”与“器”关系之探讨

“道”与“器”关系之探讨

一定的促进作用。人需要多读书,从古人留下的经验中汲取精 律,同时在顺应之中加入思想情感、思想意识,这样目的将自然
华,汲取对自己有帮助的知识付诸实践,在自己的实践领域里取 地实现,这是自然无为、大巧若拙的“道”。“形而上者谓之道,形
得成效。通过掌握知识提升技术,在自己的实践中运用技术并 而下者谓之器”中的“道”是一种社会理想,是一种不可或缺的维
的实际操作经验出发与齐桓公讨论读书的问题。他提出,做轮
三、“技进于道”与“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
子,动作慢了榫眼松了就不牢固,动作快了榫眼紧了就对接不 器”
上。不慢不快,得心应手,虽然说不出道理来,但是技艺的妙处
“技进于道”与“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并不矛
就在这里。书本里的知识是古人对经验的总结,对后世之人有 盾。“技进于道”,从“道”出发,不作过分的修饰,自然地顺应规
2.关于“道” “道”就是“三才之道”的合一,即天道、地道、人道的合一。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在这里,“道”是客观存在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 然”说明了“道”与其他事物的关系。“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
编辑 伍 宝
50
物自然,虽拙而巧。”这体现出了“技”的发展要顺应自然,不要过
由此,“技进于道”“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都要
分修饰,只有合乎自然,才有稚拙之美。
求艺术家在其艺术创作中加入自己的内心情感等独特之处,而
二、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且要合乎自然、浑然天成。“道”与“器”并不矛盾,而是相辅相成、
1.“技进于道”的最高境界——大巧若拙
4.“道”和“器”的关系理解
庄子认为“技进于道”的最高境界是大巧若拙。巧得非常自

新材料作文“君子不器”导写

新材料作文“君子不器”导写

新材料作文“君子不器”导写作者:刘腾辉来源:《作文成功之路·高考冲刺》2021年第03期文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班会课上,同学们正就自我成才问题展开热烈的讨论。

有同学引用《论语》里的名言“君子不器”阐述当今时代需要通才,强调要成为多才多艺的人。

也有同学提出“君子当器”,认为当今社会需要的是专才,呼吁大家成为有专门特长的人才。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怎样的感触和思考?请结合材料进行立意,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思想导引《易经·系辞》有云:“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道是整体,道是系统。

器是工具,器是容器。

道有主动性,器为被动性。

道是思想,器为身体。

君子不器,是说君子不能像器具那样,作用仅仅限于某一方面。

君子是孔子心目中具有理想人格的人,超凡脱俗,心怀天下,一言一行都体现着对于世间万物的关怀。

这就要求君子有综合性的能力和见识,而不是仅仅局限于某个方面。

因此孔子才会将“不器”作为君子的标准。

世事变迁,随着社会的更迭,时代对于人才的要求也会有所改变,“君子不器”是否是评价人才的合理标准引发了大家的思考。

曾经的博古通今、谈天论地似乎在现实生活中都仿佛浮萍一般只停留在表面,没有深入的思考和钻研的品质。

这两年,一个全新的名词火了——斜杠青年。

“斜杠青年”指的是不满足“专一职业”,拥有多重职业和多重身份的多元生活的年轻人,他们会在自我介绍中用斜杠来区别自己的不同职业。

可在“专业化”成为“理所当然”的今天,人才应该尽力做到“不器”,丰富自我,做一个“全才”,还是应该刻苦深挖某一领域而有所成就,一招鲜吃遍天,做一个“专才”呢?因此,这个题目的矛盾点就显现出来了,君子应该“不器”还是“器”,也就是当今社会的人才应该广泛涉猎各个领域的知识,还是只专攻于某一领域。

这篇文章的立意有三种:“君子不器”“君子当器”以及“专通结合”,在选择的过程中倾向于前两种,因为这样的立意观点明确,便于阐释。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析议黄庆萱*(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系退休教授台北)摘要:本文指出「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的「形」,是天象地形的总体概括省称。

形而上,指在天象地形上存在的抽象原理,其名曰「道」;形而下,指天地变化、阴阳交感所生的具体事物,其名曰「器」。

并析论「道先器后」、「道器不离」、「器先道后」诸说,而作评议。

以为道器皆以形为中心;形指干天坤地之形象;道成形而道在形,形生器而道在器;化裁推行举措已属通变事业,则道器各有先后。

结论中将《周易》「形而上」说与西方「形上学」略作比较。

关键词:形而上;形而下;道;器;形上学1、前言『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是《周易‧系辞传上》的两句话,为了避免断章取义,我先把相关的上下文摘录下来:乾坤其易之邪?乾坤成列,而易立乎其中矣!乾坤毁,则以见易;易不可见,则乾坤或几乎息矣!是故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

举而错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

这段文字,首先表明乾坤是易道精义蕴藏的处所,认为乾坤相对排列,交感化育,而易道蕴藏的精义就建立在这中间了。

再以假设语气强调乾坤相对交感化育的作用如果毁坏了,就无法来发现易道的精义;易道的精义不能发现,那么天行健而资始、地势坤而资生的功能,也许会几乎停止了。

于是由形上、形下推论道、器的关系:由天象地形向上归纳紬绎,得到阴阳和合这种宇宙终极的抽象原理,叫作「道」;由此天象地形向下落实,阴阳交感,化育成具体的事物,叫作「器」。

并且引申说明:易道通过天地化育、裁成万物,称之为「变」;推广化育,使万物顺利运作,称之为「通」;执持阳健阴顺、交感变通的道理来安顿天下老百姓,称之为「事业」。

形,是天象地形的省称。

《系辞传上》一开始,即说:「天尊地卑,乾坤定矣。

……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

」本节先言「乾坤其易之缊」,接言「形上形下」,形即乾坤天地之形象,道即易道,所以「乾坤其易之缊」和「形上形下」间才能用「是故」连系之。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析意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析意

「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析議黃慶萱*(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系退休教授台北)摘要:本文指出「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的「形」,是天象地形的總體概括省稱。

形而上,指在天象地形上存在的抽象原理,其名曰「道」;形而下,指天地變化、陰陽交感所生的具體事物,其名曰「器」。

並析論「道先器後」、「道器不離」、「器先道後」諸說,而作評議。

以為道器皆以形為中弖;形指乾天坤地之形象;道成形而道在形,形生器而道在器;化裁推行舉措已屬通變事業,則道器各有先後。

結論中將《周易》「形而上」說與西方「形上學」略作比較。

關鍵詞:形而上;形而下;道;器;形上學一、前言『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是《周易‧繫辭傳上》的兩句話,為了避免斷章取義,我先把相關的上下文摘錄下來:乾坤其易之 邪?乾坤成列,而易立乎其中矣!乾坤毀,則 以見易;易不可見,則乾坤或幾乎息矣!是故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

化而裁之謂之變;推而行之謂之通。

舉而錯之天下之民,謂之事業。

這段文字,首先表明乾坤是易道精義蘊藏的處所,認為乾坤相對排列,交感化育,而易道蘊藏的精義尌建立在這中間了。

再以假設語氣強調乾坤相對交感化育的作用如果毀壞了,尌無法來發現易道的精義;易道的精義不能發現,那麼天行健而資始、地勢坤而資生的功能,也許會幾乎停止了。

於是由形上、形下推論道、器的關係:由天象地形向上歸納紬繹,得到陰陽和合這種孙宙終極的抽象原理,叫作「道」;由此天象地形向下落實,陰陽交感,化育成具體的事物,叫作「器」。

並且引申說明:易道通過天地化育、裁成萬物,稱之為「變」;推廣化育,使萬物順利運作,稱之為「通」;執持陽健陰順、交感變通的道理來安頓天下老百姓,稱之為「事業」。

形,是天象地形的省稱。

《繫辭傳上》一開始,即說:「天尊地卑,乾坤定矣。

……在天成象,在地成形,變化見矣。

」 本節先言「乾坤其易之縕」,接言「形上形下」,形即乾坤天地之形象,道即易道,所以「乾坤其易之縕」和「形上形下」間才能用「是故」連繫之。

形而上者谓之道

形而上者谓之道

形而上者谓之道————————————————————————————————作者:————————————————————————————————日期:23 / 8「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析議黃慶萱*(台灣師範大學 國文系退休教授 台北)摘要:本文指出「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的「形」,是天象地形的總體概括省稱。

形而上,指在天象地形上存在的抽象原理,其名曰「道」;形而下,指天地變化、陰陽交感所生的具體事物,其名曰「器」。

並析論「道先器後」、「道器不離」、「器先道後」諸說,而作評議。

以為道器皆以形為中心;形指乾天坤地之形象;道成形而道在形,形生器而道在器;化裁推行舉措已屬通變事業,則道器各有先後。

結論中將《周易》「形而上」說與西方「形上學」略作比較。

關鍵詞:形而上;形而下;道;器;形上學一、 前言『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是《周易‧繫辭傳上》的兩句話,為了避免斷章取義,我先把相關的上下文摘錄下來:乾坤其易之邪?乾坤成列,而易立乎其中矣!乾坤毀,則以見易;易不可見,則乾坤或幾乎息矣!是故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

化而裁之謂之變;推而行之謂之通。

舉而錯之天下之民,謂之事業。

這段文字,首先表明乾坤是易道精義蘊藏的處所,認為乾坤相對排列,交感化育,而易道蘊藏的精義就建立在這中間了。

再以假設語氣強調乾坤相對交感化育的作用如果毀壞了,就無法來發現易道的精義;易道的精義不能發現,那麼天行健而資始、地勢坤而資生的功能,也許會幾乎停止了。

於是由形上、形下推論道、器的關係:由天象地形向上歸納紬繹,得到陰陽和合這種宇宙終極的抽象原理,叫作「道」;由此天象地形向下落實,陰陽交感,化育成具體的事物,叫作「器」。

並且引申說明:易道通過天地化育、裁成萬物,稱之為「變」;推廣化育,使萬物順利運作,稱之為「通」;執持陽健陰順、交感變通的道理來安頓天下老百姓,稱之為「事業」。

形,是天象地形的省稱。

《繫辭傳上》一開始,即說:「天尊地卑, 乾坤定矣。

蔡邕《九势》及译注

蔡邕《九势》及译注

蔡邕《九势》及译注书法九势原文夫书肇于自然,自然既立,阴阳生焉;阴阳既生,形势出矣。

藏头护尾,力在字中,下笔用力,肌肤之丽。

故曰:势来不可止,势去不可遏,惟笔软则奇怪生焉。

凡落笔结字,上皆覆下,下以承上,使其形势递相映带,无使势背。

转笔,宜左右回顾,无使节目孤露。

藏锋,点画出入之迹,欲左先右,至回左亦尔。

藏头,圆笔属纸,令笔心常在点画中行。

护尾,画点势尽,力收之。

疾势,出于啄磔之中,又在竖笔紧趯之内。

掠笔,在于趱(zǎn快走)锋峻趯用之。

涩势,在于紧駃(kuài古通“快”)战行之法。

横鳞,竖勒之规。

此名九势,得之虽无师授,亦能妙合古人,须翰墨功多,即造妙境耳。

书法九势注释〔1〕此文见载于《书苑菁华》卷九,题为蔡邕《九势八诀》,把颜真卿《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大部分内容续写在“九势”后。

后转载于《佩文斋书画谱》卷三,删去了“八诀”,题为《九势》。

此文有认为不能肯定是蔡邕所作的,但更多的人认定文中观点出于蔡邕无疑,后人可能在文字上有增减。

近人沈尹默《论书丛稿》指出:“篇中所论均合于篆、隶二体所用的笔法,即使是后人所托,亦必有所根据。

”〔2〕肇:开始,发端,初始《史记·五帝本纪》:“肇十有二州,决川。

”自然:指自然界,自然事件。

仓颉制文,就是由象形于自然事物而来的。

〔3〕阴阳:古代哲学概念,本义指日照的背向,后遂用以指两种对立的气。

古代思想家把万事万物概括为“阴”、“阳”两个对立的范畴(如天、火,暑是阳,地、水,寒是阴)。

柳宗元《天说》:“寒而暑者,世谓之阴阳。

”东汉盛行用阴阳对立统一哲学来解释天地万物的生成和变化。

如王充《论衡·自然》云:“天地合气,万物自生,犹夫妇合气,子自生矣。

”天地合气,即阴阳合气也。

书法既象形于自然,就要取法于大自然这种阴阳对立的统一,如虚实、刚柔、动静等,以造成书法形式的出现。

〔4〕形势:指书法之形体和态势,此处着重指态势即笔势。

〔5〕藏头护尾:指书写时点画两头藏锋画中,不露痕迹。

形而上与形而下: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形而上与形而下: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形而上与形而下: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形而上,中国古代哲学术语,指无形的东西。

《易传·系辞上》:“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这里的“形而上”指无形的精神本体(道),“形而下”指由道派生出来的具体事物(器)。

“形而上”与“形而下”这一对范畴在中国哲学史上有过长期的争论,常被各家用来表述抽象和具体、本质和现象、本源和派生物等。

众说纷纭有人说:“形而上,理论到实践;形而下,实践到理论。

”有人说:形而上,纯理论,无多少经验,如:思考宇宙本原等问题,无法通过现实观测实证的学问。

形而下与此相反。

有人说:“行而上单纯思辨,行而下诸如物理、法律等理论具体形式。

”有人说: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大哲学家和物理学家,他死后,其弟子在整理他的著作时,就把亚里士多德论述有形体的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的著作(实际就是物理学)放在了书橱的下边;把有关论述没有形体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的著作(实际就是意识形态的东西:哲学著作)放在了书橱的上方。

于是,有关形而上的学问(形而上学)就成了哲学的代名词。

从某位哲学家开始,才把形而上学同辩证法对立起来,成为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

从严格意义上说,西方的形而上学主要是关注"存在"问题的研究。

这样的形而上学就是西方哲学的基础。

而由于在中国哲学里缺失了"存在"这样的词语,因此,中国的形而上学同西方的形而上学有着根本的不同。

中国哲学里的形而上学主要是宇宙论和人生哲学,走的是自然哲学路线。

也有人说:形而上学,即“metaphysics”,由“meta”和“physics”组合而成。

“meta”大概是“之后”的意思,“physics”是“物理”的意思,那么英文字面意思就是“物理之后”,意识流的解释大概就是说,非物理的,“高”于物理的。

“形而上学”是对英文“metaphysics”的中文翻译,出自《易经》里“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因为形而上实际上也就是中国人说的“道”。

什么是「形而上」和「形而下」?

什么是「形而上」和「形而下」?

什么是「形而上」和「形而下」?“形而上”和“形而下”,是一对哲学概念。

这一对哲学概念,出自《易经.易传》,原话是,“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意思就是,物质、物品、物体、事物的具体的形状、形象、表象之上,是抽象出来的物质、物品、物体、事物的内在的本质和其中运行的道理。

而物质、物品、物体、事物的形状、形象、表象之下的,是每一个、是一个个具体的物质、物品、物体、事物的具体而独有的形状、形象、外表和表象。

“形而上”是抽象的本质和道理,它脱离了具体的、个体的物质、物品、物体和事物。

“形而下”是具体的每一个物质、物品、物体、事物的具体的形状、形象、外表和表象。

所以,“形而上”指的是总体的、是抽象的、是本质的、是道理的或理论的。

“形而下”指的是个体的、是具体的、是表象、是现象的或外表的、表面的。

“形而上”与“形而下”,虽然是一对哲学概念,但其重要性并不仅仅是哲学或概念本身。

而是中国古典哲学通过“形而上”与“形而下”的划分,让我们掌握了一种认识世界和分析事物的方法。

这两个概念,属于中国古典哲学的方法论中的一对概念范畴。

比如说,数学是一门极其抽象的自然科学,数学中的数字、图形、公式、定理、原理,是极其抽象的,但是数学又是最好的解决具体问题的学问。

“1、2、3、4、5,分数,对角线定理”等都是“形而上”的东西,但1个人、2辆车、3栋楼、4条路,以及建筑施工中,运用和解决的,又都是具体的数学方法。

物理、化学、生物,书本、教材更多的讲的都是被称之为“科学”的物理、化学、生物学的理论,而要解决的则又是这三门科学中具体的实际问题。

前者是“形而上”的内容,后者是“形而下”的实际问题。

“形而上”是理论的、是规律的、是总体的、是抽象的,“形而下”是实际的、是表象的、是个体的、是具体的。

通常,我们是通过对“形而下”的具体事物的研究、总结、发现和提炼,形成一种对一类事物的“形而上”的认识,并进而通过对“形而上”的理论的学习、研究和归纳,再进一步地去解决“形而下”的具体事物、具体现象、具体事情中的实际的具体的问题。

理解“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的关键在“形”

理解“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的关键在“形”

理解“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的关键在“形”潘朝晖/文前言:秦亡汉兴之后,对先秦典籍的“注疏”开始流行,说明西汉以后的人已经不容易读懂先秦人的著作了,究其根本原因就是:从秦统六国到楚汉相争的过程中,人为地造成了大量先秦文字的本义丢失了。

由于作注写疏的人都是那个时代的名家大儒,其影响力是非常广泛和深远的,所以一旦解读错误也是非常可怕的。

今天想分享一下对“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的理解。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出自《周易》,经常被人单独拿出来解读。

下面选几个有代表性的注疏一起学习。

唐代的孔颖达:南宋的朱熹:清代的戴震:清代的王夫之:福建师范大学的黄寿祺、张善文:中国人民大学的夏芬:综上,个人感觉:一个字一一玄!四个字一一玄之又玄!另外说明一下,这里的“形而上”与西方哲学的“形而上”根本是两回事。

下面谈谈个人对“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的理解。

从“形而上”和“形而下”的字面可知,“道”与“器”在这里是反义的。

那么,这里的“道”与“器”是指什么?关于“道”,我曾经解读如下:“道”是“可选择的”,但无论怎么选都是“受约束的”。

关于“器”,我曾经解读如下:“器”的本义应是“种犬”,隐含有“纵欲”之义。

所以,“道”和“器”作为一对反义字时,应理解为:“道”,是“约束”,是“出于公德”;“器”,是“放纵”,是“出于私欲”。

举个例子一一跳广场舞有的人晚上九点前就早早结束,有的人甚至戴上蓝牙耳机跳,尽量不影响他人。

这就叫“道”一一出于公德而约束自己。

有的人晚上十点以后还在放着大音响,有的人甚至在机动车道上跳,完全放飞自我。

这就是“器”一一出于私欲而放纵自己。

那么,什么又是“形”?目前所知的最早的“形”是小篆,关于其本义众说纷纭尚无定论,许慎更是无话可说地释为“形,象形也”。

传统都是认为小篆“形”是“幵彡”,我却看到了不一样的拆解一一“干” “干彡”。

“形”是“干” “干彡(干影)”,本义应该就是“立干(竿)见彡(影)”。

哲学里,常说的“形而上和形而下”,原来出处在这里。

哲学里,常说的“形而上和形而下”,原来出处在这里。

哲学里,常说的“形而上和形而下”,原来出处在这里。

《易经·系辞》: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
者谓之器。

这句话前面还有一句“一阴一阳之谓道”。

这两句话其实是对这一句话更进一步的补充阐述。

你认为阴阳就是道了么?这句话告诉你,你错了,阴阳也是有形之物,属于器的范畴,只是盛道的器皿。

一阴一阳所体现出来的道理才是道。

真正的道是形而上的,无法言表的,道是存在于有形万物之上的无形之规律。

这个规律又体现在有形万物之中,所以说万物皆有道。

形而上的道,是看不见摸不着,无形的,抽象的,不可言说的;形而下的器,则是可以看到的,有形的,具体的。

所以,我们看到的万物皆是器,皆是形而下的,而这个器里面又蕴含着形而上的道,因此,器就是道的载体。

小到芥子大到宇宙,中间江河湖海、山川大地都是器,器中有道妙不可言。

老子说: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这个“有”就是形而下的器,“无”就是形而上的道。

说了这么多,其实剑寒也只是一个问道的赶路者。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我们这些没有闻道的俗人,肯定是体会不到这么高端的人生境界的。

我是剑寒,网络文学作家,诗人。

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赞评论关注我!剑寒会深感荣幸!。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易经》中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形而上
形而下
学科
哲学(思辨性)
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揭示
物质世界本体的不变性
现实世界中的变化性
概念
"道"是无形的物质实体,是世界万物的本质、根源和本体
"器"就是拥有具体形态、形体、质量和硬度的世界万物
界定
"形而上"的"道"
"形而下"的"器"物质世界中的问题进行研究和论述的学说
现实世界形成以后的有形的现实世界中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和论述的学说
方法论
对现实世界中的各种事物进行全面而又准确的认识和界定后,才能够推断本质物质的有关情况
根据现实世界中的各种事物,以万物为线索,根据物质的运动、发展和变化,研究和认识各种事物并解释现实问题
关系
"道"是"器"的根源和本体
"器"是"道"的发展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